•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财经 > 正文

    【方正策略:10月底前做多窗口出现 看好科技和可选消费】 方正是谁

    时间:2019-09-08 20:04:2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1、市场观点:风险偏好提升,做多窗口出现。10月底之前市场做多窗口出现,结构性机会精彩纷呈。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风险偏好的持续回升,情绪改善主要来源于三个因素。

    一是,逆周期政策对冲力度明显加大。财政政策层面,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使用时间和使用规模都有望超预期。基调上更加注重与“专项债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措施配套合力增效,并且更加注重发债尽快落实到项目上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明年初见效;货币政策层面,新LPR改革使得传导机制有所疏通,央行进行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出9000亿流动资金,此外外部经济体降息、全球共迎货币宽松周期,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空间将会逐渐打开,在政策引导下,后续LPR利率仍将继续下滑,实现变相降息;产业政策层面,近期促进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如9项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措施、20条稳定提振消费信心措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目录发布等,此外推动扶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也在酝酿中,制造业将成为今明年重点扶持的领域。

    二是,改革与开放同时提速,提振市场信心。经济下行和紧张关系压力下,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加速释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改革示范区及创新示范区建立和批复、自贸区再迎扩容形成“1+3+7+1+6”的开放新格局、以新区和金融行业为代表的开放进一步深化、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顶层设计将不断完善等。改革和开放同时提速,有利于不断提振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

    三是,近期催化事件频出,风险偏好快速回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 将在10月初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磋商谈判,意味着短期内贸易局势不会再恶化;②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吸引外资持续流入,9月A股纳入因子将集中生效,预计总共将带来2200-3000亿的资金流入配置;③5G提速,建设规模超预期,带动相关产业链景气度提升,更有利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2、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科技+可选+金融,看好科技和可选消费。结构性机会中最看重科技,核心逻辑在于利率下行,金融资源倾斜。广谱利率下行有助于估值弹性,金融资源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等,都有助于科技企业融资更便利获取金融资源,细分领域关注消费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自主可控、通信5G及其应用场景;可选消费对流动性比较敏感,反映了居民财富预期的变化,关注汽车和家电;金融板块已经连续4个季度出现了业绩的相对优势,关注银行、非银券商等。综合来看,9月份超配汽车、医药生物、电子。

    正 文

    1   政策暖风频吹,结构性机会不断

    10月底之前,流动性的变化以及风险偏好的提升,市场都存在结构性机会。市场情绪改善主要来源于三个因素:

    1.1   逆周期政策对冲力度加大

    1.1.1 财政政策,提前下达部分2020新增地方债务限额

    (1)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使用时间和使用力度都有望超预期

    7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后,显示出消费回落、出口疲软、投资乏力,三季度开始之初就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彼时,市场预期着更为强劲有力的逆周期对冲政策出台,其中具体到财政政策层面,市场普遍预期将提高2019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原因在于:

    其一,2019年的2.1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将在9月底之前发行告罄,即4季度可能面临无地方政府专项债可发的境地;

    其二,在2018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便有额度提高的前例,2018年两会下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为1.35万亿,但最后实际发行了1.79万亿,溢发了4400亿,成为今年提高额度的对标;

    其三,在今年整体专项债额度较去年大增近55%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增速仍然远远不达预期。到7月底,全口径下的基建投资增速也仅为2.91%,实际上基建增速提升的趋势仅到3月份为止,从3月份到7月份,基建增速基本维持在2.9-3.0%区间波动,这与基建补短板和有效托底经济的预设目标有所矛盾。

    2019年可发行地方债务限额通过另一种途径得以提高,即通过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的方式,而非如此前市场预期的直接提高额度的方式。选择此种方式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其一,提前下达额度有法理基础,而若新增扩容今年的额度则还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前下达额度的法理基础在于,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的时候,就给予了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的权限,额度要求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授权期限在2019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本次使用提前下达额度的方式是授权期内的第二次使用,第一次发生在年初也导致了今年的发行节奏和额度有所前倾,而本次(即第二次)同样类似于年初的情况,2020年的部分额度前倾时间更加提前,甚至可以预计在授权期内类似这两次的提前下达债务限额的方式还会继续使用,使用顺序仍将在直接新增扩容债务限额的方式之前。假若新增扩容今年的额度限额,这缺乏法理基础,意味着需要经过提请审议、人大审议等一系列环节,这将在发行前倾的时间上形成后推的压力。

    其二,通过提前下达明年的额度这种方式更具灵活性,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更为富裕的额度内自由调整。根据60%限额权限测算,国务院在明年两会前可以提前下达的额度为1.848万亿(一般债558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以对基建影响更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为例,此前市场预期的专项债扩容规模预计在5000-8000亿之间,而目前国务院可提前使用的额度为12900亿,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此外,这是一种更具灵活性的方式,假若采取的是新增扩容的方式,那意味着扩容的规模当在今年发行完毕,这样就面临着相较实际情形是“不足”还是“富裕”的两难权衡,再者,这种方式在不考虑审议时间等细节的情况下,其有效时间也仅在余下的几个月至年底之前,无法涵盖明年两会前一季度专项债的发行缺失,因此采用提前下达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更宽口径,额度、时间自由灵活调整的更优途径。

    提前下达的额度在今年4季度大概率会使用,使用规模并有望超预期。需要解答两个问题“4季度会否使用提前下达的额度?”以及“使用的规模会有多大?”。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判断今年4季度使用提前下达的额度的概率极大,并且很大可能会接续到9月底,与今年两会规定的额度相衔接。使用提前下达的债务额度通常会有“三步走”流程:第一步,确定可提前使用的债务额度,目前这一步已经完成和明确;第二步,摸底各地方情况,在可提前使用的债务额度内再次明确使用规模和使用结构,目前这一步正在做。近期,监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政府报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符合专项债券支持方向、专项债券发行后能够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和前期准备情况,我们认为这是正式使用提前下达额度的准备工作;第三步,在明晰各地方需求和更多工作细节的情况下,中央总体规划分配专项债额度,继而各地方便可以在分配额度内使用专项债。总体来看,“三步走”中第二步正在加紧进行,因此今年4季度使用提前下达的额度概率极大。

    第二个问题,我们判断今年4季度使用提前下达额度的规模会超预期。有两个信号都传达出了对使用提前下达额度的紧迫感。①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3季度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7月数据全面回落,8月高频数据显示出进一步回落的迹象,二季度GDP增速已滑落至6.2%,在目前形势下三季度经济增速预计会进一步回落至6.1%左右,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可谓不大;② 国常会决议明确要求,“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此外还指出“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专项债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其中“确保年初即可见效”和“优先发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这两项要求都给出了尽快和大力支持专项债使用的紧迫感。通常专项债发行到体现在统计数据上,会存在近半年的时滞期,在参考上半年专项债对基建增速作用乏力的情况下,今年4季度提前使用的专项债规模有可能会超出预期,此外还采取“资金跟着项目走”、“防止半拉子工程”以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方式减少时滞期,力求明年初基建增速出现明显的提升。

    (2)多措并举共同助推基建补短板和托底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除提前下达明年的部分债务限额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共同力保明年初基建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2019年中出台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措施进一步明确化,投向领域大幅扩容,从以前的4个领域进一步扩充到10个领域,包括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内核航电枢纽和港口、城市停车场、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城乡电网、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水等。②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使用规模可占该省份的专项债规模的20%左右比例。

    (3)多种财政政策工具仍在储备库中,将根据经济形势逐渐推出

    近期的财政政策加力主要体现在提前下达政府债务限额以及与前期出台措施的合力增效上。目前仍有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在储备库中,未来将根据经济形势逐渐推出。

    四季及未来两年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仍是冲突上或关系对抗上。

    1.1.2 货币政策,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政策空间逐渐放开

    (1)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9000亿流动资金

    近两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堵塞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核心掣肘,资本市场端与实体经济需求端的资金流通之间出现了一道“难以疏通的天堑”,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疏通成为货币工具能否见效的关键,这也是央行今年来的重点工作。目前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善,新LPR改革搭建起了另外一条连接贯通资本市场端和实体经济需求端资金传导的桥梁。

    在此基础上,国常会决议提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三天后央行落实国常会措施,宣布: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举全面降准将为市场带来8000亿的资金支持。此外,央行还宣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此举定向降准还将额外再给市场带来1000亿的流动资金支持。全面降准和定将准备共计释放出9000亿的流动资金。需要注意的是,降准发生在新LPR改革之后,目的之一便是检验验证新LPR改革的成效。

    (2)未来的货币政策空间将逐渐打开

    无论是从内部和外部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空间都将更为丰富。

    首先,从内部环境来看,如此前所述,之前一切货币政策的核心掣肘都在于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由此导致货币政策工具难以见效,从而倒推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新LPR改革是疏通传导机制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必要性和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改革,一旦借由新LPR搭建起的桥梁发挥了连接两端的效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将变得有效起来。

    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竞相降息、此起彼伏,全球共同迎来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周期,这也将为中国降息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之前掣肘降息宽松的因素也有所缓和:其一,在于汇率,此前汇率在不引起贬值预期和大量资本外流的情况下,成功破除“7”的整数心里障碍后,汇率弹性空间更大,加上外围经济体降息汇率形成贬值一致预期的风险和概率都在减小;其二,在于物价水平,7月份CPI当月同比已攀升至2.8%,离两会“3%”的上限仅0.2个百分点的距离,但我们认为物价水平破3%的概率在减弱,如近期进行的肉价调控和补贴、支持生猪养殖的政策力度大幅加大等,我们判断CPI已经接近了高点位置,对货币政策倒逼制约效果会减弱。整体综合来看,货币政策的空间正在逐渐打开。

    最后,通过新LPR改革变相降息概率大,直接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概率小。8月20日首次公布的新LPR较之前的下降了6个bp至4.25%,这类似于起到了变相降息的效果,未来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随着两轨并一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步淡出,假若货币政策降息,再复用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的概率不大,更多的还是通过利用以及动起来的新LPR进行变相的降息。目前货币政策的倾向十分明确,引导市场融资利率水平下降,完成两会融资成本再下降一个百分点的目标,预计LPR还将继续降低。

    1.1.3 产业政策,促进消费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外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逐渐走向脱钩的情况下,外需疲弱态势预计将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提振内需便成了防止经济失速滑落的关键着力点。具体到产业政策层面,近期的产业措施包括刺激消费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消费措施密集性出台。7月底二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随后的7月31日,国常会进一步明确“确定适应群众需要促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的措施,更大释放最终需求潜力”。在此基调上,8月23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包括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等在内的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8月27日,国办发文《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包括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活跃夜间商业和假日消费市场;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等在内的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8月30日,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进一步支持汽车消费等。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措施密集储备中,预计将成为今明年的重点扶持领域。

    1.2   制度改革与开放措施同时提速,提振市场信心

    改革全面深化,开放进一步提速。近期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进一步深化的信号在加速释放,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

    1.2.1 改革示范区及创新示范区的建立和批复

    7月24日深改组会议提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支持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经济体系,并对科技创新、国企改革以及创业板并购重组和注册制改革等方面做出了部署;9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2.2 自贸区新增6省扩围

    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大自贸区获批,历经五个阶段的发展后,我国的自贸区建设最终形成了“1+3+7+1+6”共计18个自贸区雁阵领先的开放新格局,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全面开放的新态势。

    1.2.3 以上海临港新区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深化

    8月30日《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出台,推出50条特殊政策全方位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上海推进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任务中承担着特殊使命。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6日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中方正在加快开放金融和服务业,扩大开放说到做到。”政策的不断出台和信号的密集释放表明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提速,经济活力有望被进一步激发。

    1.2.4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201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1.3   催化事件频出,有利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1.3.1 摩擦形势短期偏暖,同时市场反馈趋于钝化

    1.3.2 三大指数集中纳入A股,外资将持续流入

    8月8日,MSCI公布其8月指数季度调整结果。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于8月27日收盘后正式生效;8月23日,富时罗素将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5%,该变动将于9月23日开盘前正式生效;9月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将A股以25%的纳入因子一次性纳入,该变动同样于9月23日开盘前正式生效。

    MSCI、富时罗素以及标普道琼斯指数三大指数在8、9两月集中提高A股纳入因子,三者合计预计将带来约300亿—400亿美元(2200亿—30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随着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股正式生效日期的临近,未来主被动配置资金将持续流入A股。

    1.3.3 5G建设提速,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

    2019年6月6日,5G牌照发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7月,5G终端手机陆续上市。9月6日,华为发布世界首个基于内置全制式5G基带芯片和EUV光刻技术的手机芯片麒麟990。9月7日,11个城市5G基站建设表出炉。与之相对应的,三大运营商5G投资预算陆续明确,高于年初指引。

    据赛迪智库研究预测,今年国内基站建设量预计将达到15万台,高于年初预期50%。通信设备主提供商华为、及PCB、光模块等细分领域设备提供商明显受益,业绩均有大幅提升。5G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为商用后的经济拉动效应提供了保障。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2025年间,5G商用可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到2030年,5G将创造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约6%的GDP将会由5G产业直接贡献。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将是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经济、流动性、政策三因素跟踪:经济增长层面,8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预计将平缓下行;流动性层面,降准确认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后续关注MLF利率下调;政策加力的措施集中在财政、货币、产业、对外开放以及就业上,将引导风险偏好上行。

    2.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8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预计将平缓下行。接下来两周将公布8月份经济数据,从先行指标来看,8月份PMI继续下滑,全球主要经济体PMI仍是下滑趋势,美国PMI首次跌破50荣枯线。外需仍维持疲弱状态,韩国出口增速跌幅进一步扩大。从高频数据来看,8月份发电量降幅收窄但依然维持负增长,高炉开工率在低位徘徊。地产销售跌幅扩大,8月份30大中城市地产销售同比下降近10%,汽车8月份销售预计在-6%左右,较上月-5.4%的同比增速基本持平,第四周零售对于全月零售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综合来看,8月份经济仍将保持平缓探底的趋势。

    降准确认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后续关注MLF利率下调。周五央行公布降准,包括全面降准0.5%和定向降准1%,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降准标志着年内货币边际宽松的趋势重新开启,是对9月1日金稳会提出的“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及9月4日国常会提出的“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的确认。LPR改革落地之后,后续关注MLF利率何时调降,上一次调整MLF利率是在2018年3月美联储加息之后,8月1日美联储降息之后央行并未调降MLF利率,目前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非常大,后续关注MLF投放时利率是否调降。

    政策加力的措施集中在财政、货币、产业、对外开放以及就业上。

    2.2   九月行业配置:首选汽车、医药生物、电子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科技+可选+金融。结构性机会中最看重科技,核心逻辑在于利率下行,金融资源倾斜。广谱利率的下行有助于估值弹性,金融资源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各大银行非常注重科技金融,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等,都有助于科技企业融资获取金融资源,细分领域关注消费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自主可控、通信5G及其应用场景;可选消费关注汽车和家电,可选消费对流动性比较敏感,反映了居民财富预期的变化;金融板块关注银行、非银券商等,核心逻辑在于金融板块已经连续4个季度出现了业绩的相对优势。综合来看,9月份超配汽车、医药生物、电子。

    汽车

    标的:、、、等。

    支撑因素之一:汽车销售旺季来临,销量有望有所好转,行业最寒冬时期将过去。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8月前三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为35077辆,与去年同期的44541辆相比,同比下跌21%,随着“金九银十”汽车传统销售旺季的来临,车市逐渐步入年底购车的高峰期,产销数据有望近期回暖,行业最寒冬将过去。

    支撑因素之二:估值低廉,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目前汽车行业的整体估值仅16.27倍,处于近十年来估值的40%分位左右,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

    支撑因素之三: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政策预期强烈。近期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政策红利逐渐累积。首先,“国20条”提出20条提振消费措施,包括逐步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支持商品以旧换新,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消费等金融支持等;其次,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推进汽车平行进口工作常态化制,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平行进口车降低成本,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最后,工信部公布第二十六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特斯拉等多车型在列,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利好。

    医药生物

    标的:、、、、、、等。

    支撑因素之一:细分领域延续高增长。从医药生物的四大子板块来看,二季度化学制药业绩反转,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业绩增速有所下行,但仍能保持25%以上的增速,中药下行较为明显,拖累医药生物整体下行。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龙头业绩仍能延续高增长。

    支撑因素之二:整体估值较低,具备一定安全边际。目前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33.87倍,分别位于近2年、近5年、近10年估值的51%、20%、22%分位,长期来看,具备一定安全边际,中期来看具备提升的契机。

    支撑因素之三:2季度基金仓位小幅滑落,后续配置力度有望加大。医药生物在今年二季度基金持仓中占比为11.2%,较一季度的11.4%,小幅滑落,目前仓位离历史最高持仓18%时仍有很大空间,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上以及抱团品种的选择上,医药生物是重要的行业之一。

    电子

    标的:、、、卓盛微、、等。

    支撑因素之一:单季度业绩反转。电子上半年业绩由一季度的-11.7%收窄至-3.4%,二季度单季度业绩反转至2.7%。细分领域中,电子制造景气度最好,由一季度的8%大幅提升至二季度单季度的31.4%,电子元件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支撑因素之二:细分领域催化剂不断。5G手机方面,下半年5G手机密集发布,5G渗透率提升明年换机潮预期,新型硬件不断涌现;半导体方面,晶圆代工和封测厂营收增速转正、国内政策支持自主可控;电子元件方面,PCB放量趋势明显、龙头业绩高增长。

    支撑因素之三:估值底部区域。目前电子行业估值为34.88倍,处于近5年的24%分位和近10年的15%分位,估值位于底部区域。细分领域中,电子制造估值34.7倍,电子元件估值36.2倍,较为合理。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下行加速超预期、贸易战升级、政策推出时间及力度不及预期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