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军事 > 正文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意义及途径

    时间:2020-09-24 09:56:28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摘 要: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有效途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穿“青马工程”的全过程,要形成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思政格局,开展丰富多彩的“青马”校园实践活动,利用好网络资源,拓宽“青马工程”广度、深度和力度。培养新时代高校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忠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者,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迎接各种风险考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共青团中央 2007 年实施“青马工程”,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 一 2025 年)》,将“青马工程”作为高校重点项目之首,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视,也反映出党中央推行“青马工程”的决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历

     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各种思潮的挑战,立足新时代,关注民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更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意义

     培养新时代高校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忠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者,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迎接各种风险考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青马工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我党历来十分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工作,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已成为我国的历史传统。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显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共青团的旗帜导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要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以及如何开展高校团委工作提供了原则和方向。“青马工程”是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

     养新时代新青年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2.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迎接世界文化挑战,反对文化侵略的根本所在。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伴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逐渐走入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大肆的文化渗透和干扰,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反华社会思潮的侵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怎样在与世界的碰撞中兼容并收,在取其精华的同时又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等多方科技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争夺中国青年人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千方百计通过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活动,以及各种网络平台宣扬西方“普世价值”,影响我国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青年的正确价值取向和对本国文化、政治认同,削弱党的领导,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面对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人是抗击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压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群体,他们既是新思想新文化的接受者和继承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影响范围广泛,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群体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3.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引领中国文化走向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理论,也是指导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乃至未来强起来的唯一选择。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更是祖国发展的栋梁,他们引领着社会信仰和价值取向。“青马工程”就是为了培养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任务,决定着青年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以及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面对市场经济物质至上、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一部分大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物质至上”“以西为尊”等文化思想误区,正常的中西文化差异,却被渲染为文化优劣来看待,先入为主,排斥甚至蔑视本土文化,得出很多模糊甚至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根源就在于,高校没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偏差,没能够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因此“青马工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效利用改革开放的成果,真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优势,自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義、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潜移默化,把家国情怀、人民至上、务实奋斗精神融入青年一代的血液里,内化为前进动力,激发青年一代自觉投身“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 21 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中国梦起飞的翅膀,是战略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的事业要继续前行,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盛不衰,还需要广大青年不懈的努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

     尽的动力源泉。

     二、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

     1.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青马工程”的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迎接国内外各种风险侵蚀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青马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首要任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方向性和原则性问题,这本身也是新时代新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把“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学习、研究、宣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的高校,要形成联动机制,密切配合,协调并进,开展辐射性教育,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

     2.整合学校资源,形成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思政格

     局。要整合学校资源,树立“大思政”格局。首先,学校党委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作为党建思政头等大事来抓,构建宣传部、团委、马院、学生处围绕青马培养的统一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马院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利用马院教学资源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全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种载体和渠道使他们对国情、世情有一个客观了解,突出自信教育,例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取得防疫工作的重大胜利,中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信来源于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和文化的先进性,引导他们把科学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其次,要在“三全育人”上下功夫,形成全体教师积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知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培养对马列主义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立德树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在“人人学马列、处处讲马列、时时行马列”的浓厚氛围中,潜移默化达到培养人的效果。要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搞“活”、搞“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课堂,在理论教学上讲明讲透,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立体化多渠道用真情真心去育人,为大学生的心灵埋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最后,抓住“入党积极分子业余党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契机,把诵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3.结合院校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青马”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社会实践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载体和纽带。首先,高等学校要以寒暑假为契机,利用“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平台,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深入基层社会,开展实践研究,体验基层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再教育,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同行、与创新创造的时代梦想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路架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培养出一批批既脚踏实地立足于当下,又有马克思主义情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要利用好各种节点抓好主题教育。要紧密围绕学雷锋日、七一、十一和伟人的诞辰日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如演讲比赛、道德讲堂、青马论坛等红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再次,高校可以发挥校园各类宣传平台的作用,加强理论教育熏陶,创建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列理论特色的学习社团,可结合专业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骨干,开展独具特色的学习,突出活动育人效果。

     4.利用好网络资源,拓宽“青马工程”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拓展“青马工程”培育空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与网络平台的紧密融合,建设一支理论根基扎实、教育能力突出的线上线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互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增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筑牢马克思主义红色基因的传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