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食 > 正文

    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研究x

    时间:2020-10-26 07:32:58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研究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从加强国企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入手,不断健全道德教育机制,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方法,着力根除国企领导干部思想堕落、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现象,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夯实国企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巩固国企领导干部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国企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及道德意识,不断增强其道德自律能力,逐渐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渗透力。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相关概念

    一、国有企业与国企领导干部的概念分析

    通过初步分析国有企业的定义与特性,进一步探讨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对国企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任务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本节试图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说明,从而使本文的论述更有针对性。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特性与现实作用

    1.国有企业的定义与特性

    企业是一种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加工处理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正如张维迎指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有企业。相比外国的国有企业,中国国有企业不仅包括由中央政府,还包括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的一种类型,又有其自身特殊属性。

    第一,全民所有性。早在 200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就已明确:“(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又于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表明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这些表述清晰地指明了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性。国企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支配权由人民群众享有,国有企业资产的发展与壮大代表着全体人民共有资产的发展与壮大,意味着国家有更高的能力与实力去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公正、抵御经济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对抑制民众贫富两极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政治属性。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与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等社会重大发展问题紧密相关。它为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其二,国有企业的巨大历史使命即消除资本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实现他们的解放与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是工人阶级的主要阵地,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其三,国有企业承担着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力量。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为了正确而清晰地把握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入了解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内在特性与基本功能,深化领会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须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等概念进行细致剖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内涵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国家意识形态性的角度来定义。顾明远在《教育人辞典》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第二,从社会管理和行为规范的角度来定义。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第三,从意识形态与科学属性的角度来定义。李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按照这些规律实施教育的科学。”3由此可见,以上三种观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目的进行了概括。本文研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针对固定社会群体国企领导干部,通过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实践活动。

    2.道德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对道德教育形成统一概念。辞海中指出道德教育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罗国杰认为道德教育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1中国教育信奉德育为先的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做人根本。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争鸣,许多鸿儒大家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传播其思想精髓、政治理念,道德教育就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道德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德教育仅指伦理道德教育,广义的道德教育指的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本文中的道德教育是广义上的,是通过与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和个性化需要相结合,强调情感态度与道德体验,重视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实践中贯彻多样化、层次化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不是要培养“完人”而是要培养“心智完整”的社会公民。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历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蕴藏着丰富道德教育理论,不仅为无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基奠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成果。通过党的数代领导集体不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也对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拓展与创新。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1844年秋,马克思恩格斯在合写的第一步著作《神圣家族》中便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论述,明确指出物质生产而非自我意识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决定作用。1845 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实践的重要性,也由此揭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直至 1845 年秋到 1846 年夏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论述,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与特征进行解释,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正式创立,为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直至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公开问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明确了道德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并对道德教育的主体与对象进行说明,再次揭示了革命实践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进行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创立的完成。因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道德是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因此道德教育在本质上也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体现,具有其鲜明特色。

    ........................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实践历程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归根结底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根源于特定经济生产关系,受其制约并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发展。本节以经济生产关系变化为时间主线,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可划分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教育两个时期。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1978-199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在历经十年内乱之后遭到建国以来最大重创。邓小平在 1977、1978 连续两年间发表大量讲话,以期在思想领域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为之后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全面转移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商品经济体制的全面过渡。以经济体制过渡变化为时间结点可划分为两大阶段:

    转变程度可细化为以下两个阶段: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1978-1984)

    自 1978 年 7 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议上首次提出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设想,党和中央在经过数年探索实践之后,终在 1982 年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原则。随着对外开放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国企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关系的转变也带动了思想道德的变化。同年,邓小平在《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确了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开展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奠定实践基础。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分析.............59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现状与成因分析 ........... 59

    (一)国企领导干部道德的基本现状............................ 59

    (二)国企领导干部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60

    第四章 新时代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面对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 79

    一、国际环境变化对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 79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79

    (二)国际环境变化对国企领导干部道德的影响.................. 81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 95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 . ..............95

    (一)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 95

    (二)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96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实现机制

    一、国企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与他律:道德教育实现的驱动力

    .......................

    结论

    本文在系统总结既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道德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使受教育者树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素养、培养道德意识、养成道德习惯。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是党提高国企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推动国企领导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理论基础、历史经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等问题的分析考察,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十分重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发展与开展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必要要求,也是发挥传统道德教育优势,增强新时代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客观趋势。

    二是正确认识环境变化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及自身情况转变对国企领导干部道德的影响,及时对道德教育工作作出调整。不断增强国企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树立科学理想信念和集体价值观念,强化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以实现道德教育理论现代化和方法科学化的有机统一。

    三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现途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国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必然注重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廉洁教育、作风教育、党纪国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进一步强化国企领导干部从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完善道德教育领导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与人才保障机制为道德教育实现提供坚实保障,以及完善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推进道德观念的传播与渗透,可使国企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