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搞笑 > 正文

    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之路 我的探索之路

    时间:2019-08-09 00:04:44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五邑大地,红色资源丰富。据普查统计,江门的革命遗址有180多处,数量可观,种类丰富,居珠三角前列。近年来,江门大力挖掘红色资源,着力保护一系列革命旧址,并进行旅游开发,打造红色名片。为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即日起,本报推出《踏上红色之旅讲好红色故事》栏目,敬请垂注!

    距离新会罗坑镇行政中心5公里的西边,有一个拥有八百年历史的村落——下沙村。在一排排青砖老屋中,有一间仅39平方米的小屋子,那里诞生了一位抗日名将;在郁郁葱葱的舞龙山脚下,矗立着一座抗日炮台,它诉说着当时民众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在村头近50多米长的村屋墙壁上,绘着一幅幅爱国主义主题的墙画,它记录着红色精神与故事。

    熟悉珠江流域抗日历史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林锵云,他是珠江纵队司令员,是百姓口中亲切的“林叔”,“珠江水长忆”的抗日英雄。林锵云的故居在新会区罗坑镇下沙村,这里也是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走进下沙村,便看见有三辆旅游大巴停在村口。负责接待的人员告诉记者,林锵云故居先后被评为罗坑镇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新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会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和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经常有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组织员工前来这里参观学习,人流最多的时候一天曾接待5个旅游团。

    A 林锵云:简陋房子走出来的抗日英雄

    7月31日,伴着淅淅沥沥的雨,记者在林锵云故居负责人林锡庆的带领下,穿过青石板铺就的狭窄小巷,与灰白的砖墙擦肩而过,来到抗日英雄林锵云故居门前。

    林锵云故居,与其他村屋连成一排,十分不起眼。记者看到门口上方刻着“林锵云同志故居”字样。屋子的正门不大,一次只够一人进出。抬脚跨过石条做的门槛,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空地,约莫三四平方米。左边有两间房,右边是一面砖墙。记者抬脚便向左边第一间房走去,林锡庆连忙阻止:“错了错了,那不是林锵云家的,是别人的。”

    原来左边第二间房,才是林锵云故居,不足30平方米,陈设简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物品。“林锵云小时候很穷,13岁就跟着父亲去了香港,所以很多物品都已经不在了。”林锡庆介绍说,“1962年,林锵云曾回来过,当时他已经做到广东省副省长,但是他非常挂念家乡的父老乡亲。当他看到有些村民还住着茅寮,当即对村里的干部说:‘要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呀!’”

    提起林锵云,林锡庆娓娓而谈。1926年,林锵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底,他在龙眼、西海、路尾围召集了十几人,建立顺德抗日游击队,活跃在顺德大良县城附近。在其精心策划下,西海成为珠三角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根据地。1941年,他指挥部队击退日伪军来犯,取得“西海大捷”,震动珠三角。他与抗日军民并肩战斗了7年,所率领的游击队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1945年,林锵云担任珠江纵队司令员。解放后,他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总工会主席、广东省副省长。

    B 村委会自建展览室,保存红色记忆

    距离林锵云故居约50米,便是林锵云故居展览室。2015年展览室筹建之初,村委会既没有林锵云相关的历史资料,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林锡庆和村委会成员奔走多地,花费近4个月,到每一个林锵云战斗过的、工作过的地方收集资料,并多方筹集资金。林锡庆回忆道:“当时我们就拿着一台小小的‘傻瓜机’,到惠州罗浮山、中山五桂山、珠海凤凰山等多个地方搜集资料。”

    展览室内收藏着林锡庆和村委会成员从各地搜集回来的历史资料,比如战友为林锵云写的题词、林锵云的生平足迹、各地流传的林锵云故事、珠江纵队的战斗路线图等。一点一滴,细细地记录着这位从小房子走出来的大英雄的故事和抗日精神。

    “林锵云,十分受人爱戴。”谈起展览室开放以来的感受,林锡庆对记者说,“记得有一年,我正在里面讲解,一位90岁的老人杵着拐杖,带着一家四口,来到这里。老人对我说:‘我是林司令的兵,以前跟过他的’。这些年,他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看看。”

    据记载,林锵云办事严肃认真,但平时却活泼风趣,尤其是紧张劳累之时,他总爱说个笑话,哼支歌儿,让人轻松愉快。他教育别人总是循循善诱,让人易于接受,因此,从干部、战士到一般群众,都乐于和他接近,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林叔”。

    C 红色主题壁画,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沙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重视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在下马里公园,舞龙山脚下,有一门大炮静静地矗立着。那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阻击日本鬼子进入台山、开平,当地民众在舞龙山上修筑的。

    在林锵云故居及展览室的周围,记者看到村屋的墙上绘满了以爱国为主题的壁画,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壁画上还有无数革命先烈曾大声呐喊出的口号:“抗战必胜!”“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林锵云故居对面就是下沙村委会。在村委会的下沙历史展览厅中展示的两份资料,让记者记忆深刻。那是退伍军人和曾经参加生产大队的人员名单。“哪怕是当过一天的生产队长,我们都会把他记录下来。”林锡庆说,“我们把这些名单都展示出来,希望后人看到后,能记住这些前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把这种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下去。”

    林锡庆原是住在江门市区的,但为了整理林锵云和这些革命老前辈的资料,为了接待旅游团并讲好红色故事,他一个月有25天都是住在村委会的大楼里。林锡庆说:“也不图什么,就是想把家乡搞好,把这些红色历史告诉年轻的下一代。”

    D 讲好红色故事,发展乡村旅游

    硝烟已散,印记仍存,历史记忆不应被遗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走出振兴乡村经济之路,是下沙村正在努力的方向。林锡庆表示,未来他们还计划建设珠江纵队展览厅,努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

    近年来,江门着力于打造具有五邑侨乡特色的“红色旅游”,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春秋国旅为例,今年共推出了四条红色旅游路线。相关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红色旅游线路比较受欢迎,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会以红色旅游作为团建活动。

    今年2月,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江门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建设,重点开发建设革命遗址遗迹、红色典故和人物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着力打造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旧址、华侨华人爱国情怀、时代精神等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根据普查统计,江门共有革命遗址180多处,发展潜力较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