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图片 > 正文

    _《庆余年》里的“内库”是搞笑吗

    时间:2019-12-18 16:05:00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文/李园

    电视剧《庆余年》播出以来,受到很多关注。很多人表示,以为看的是个严肃权谋剧,但其实是个喜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剧中很多词语,都带着谐音梗,什么“范思辙”“滕梓荆”“内库”……

    尤其“内库”,是剧中各方阴谋暗算、斗争倾轧的核心线索,男主人公从一个乡野市井小子逐渐成为这场争斗中的主导者,最大转变就是“内库”。

    但是,如果你以为“内库”是单纯用来搞笑的,那就不对了。历史上,内库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古代由皇室直接掌控的财库,的确叫内库。

    自秦汉以迄明清的中国传统财政,长期存在或隐或显的二元财政格局,一是以计司为代表的国家公财政,二是为满足宫廷、政治等多重需要,由君主(或内廷)直接掌控的帝室财政,后者的直接体现是以内库为核心的财政运作体制的长期存在。

    内库作为天子别藏,一方面,与计司外库之间存在财赋分配上的博弈关系,因此内库的规模与调整势必关涉国家财政的运作;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的制度环境下,内库作为君主集权的财政杠杆,其职能上的亦公亦私往往超出御用范畴,成为国家财政的一端。

    在中国财政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变革时期。天启元年户部专理新饷郎中杨嗣昌在《恭承召问疏》中说道:“盖在官者,莫多于内库,则议减者,莫先于内库。”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云:“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

    这些有关明代内库的言论,还不足以厘清明代财政的全貌。内库作为传统财政的存储、调度机构,具有浓厚的宫廷与集权色彩。明初成立的内库在性质上亦公亦私,是以负责国家公共事务为主、皇室收支为辅的机构。

    根据实录的记载,明代内库肇建于洪武二年(1369)的南京内府库,八月太祖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置“内府库,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

    作为隶属内廷的内侍机构,该库大使、副使均由内官担任。如洪武四年闰三月命吏部定内监等官品秩,内府库大使正七品,授正奉郎;库副使从七品,授正卫郎。

    至于该库职掌如何,史料未予说明。洪武六年六月更内府库“内府库”在洪武六年以后虽仍有出现,但与洪武二年至六年间具体库藏不同,而是作为一种宫廷库藏的统称。为承运库,仍设大使、副使,皆以内官为之。

    《祖训录》记载:承运库“大使掌出纳宝货金银、珠玉、缎匹、纱罗、布帛等项,副使佐之。掌事掌文案簿籍、收支数目”。

    此后,应宫廷需要以及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南京内库在名目和职掌上不断扩充。依据各库收贮形态的差异,大致可归为钱钞类、物料类与综合类库藏三种。

    明代南京内库始自洪武二年六月的内府库肇建,迄于洪武二十八年的内府供用库出现,经历了由简至繁,由调整到定制的逐步完善过程。至洪武后期,基本定格为职掌各异的十二库。按照后期隶属关系差异,分别指:隶属内府的内承运库、司钥库(天财库)、供用库和隶属户部的承运库(外承运库)、广积库、广惠库、赃罚库、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戊字库等。永乐间,因国家政治中心的北移,又仿南京内府增设北京内库系统,最终形成两京并置格局。

    据公号“人文万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