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国际 > 正文

    有关什么调查报告_有关全市企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同名5715) (Word版)

    时间:2020-10-14 07:29:0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关于什么的调查报告_关于全市企业人才状况的调查报告(同名5715) (Word版)

    关于全市企业人才状况的调查报告按照于市长的指示,我局抽调7人组成企业人才工作调研小组,采取座谈、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市企业人才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赴鞍山、营口、辽阳、阜新4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人才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企业人才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力度,全市企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质量持续提升,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智力保障。目前,全市共有企业3799户,其中在市工商局注册的731户、在县(市)区工商局注册的3068户,共有各类企业人才68126人,其中管理人才4320人,专业技术人才18058人,技能人才45748人,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优秀的人才队伍,成为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可宝贵的资源。

    尽管我市企业人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速,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相比,全市现有企业人才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实际问题开始凸显。

    此次调查,我局共抽样调查企业786户,其中在市工商局注册的131户,在县(市)区工商局注册的655户。根据抽样调查企业人才缺口情况推算,全市企业共缺少各类人才6293人,其中缺少管理人才812人,缺少专业技术人才1831人,缺少技能人才3650人。

    按行政区划分,在市工商局注册的企业缺少各类人才382人,其中缺少管理人才107人,缺少专业技术人才170人,缺少技能人才105人;

    在各县(市)区工商局注册的企业缺少人才5911人,其中缺少管理类人才705人,缺少技术类人才1661人,缺少技能人才3545人。

    按产业类别划分,第一产业共缺少各类人才917人,其中缺少管理人才163人、缺少专业技术人才366人、缺少技能人才388人;

    第二产业共缺少各类人才3823人,其中缺少管理人才461人、缺少专业技术人才1024人、缺少技能人才2338人;

    第三产业共缺少各类人才1553人,其中缺少管理人才188人、缺少专业技术人才441人、缺少技能人才924人。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企业人才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管理人才质量不高。从全市企业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大型企业数量较少,且多数企业为家庭经营模式,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很多企业经营者是从农民转身而来,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缺乏经济眼光和战略思维,应对竞争和挑战的本领不高,做强做大企业的进取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和发展壮大。

    (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是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核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比资金更为重要。从调研情况看,与省内可比市相比,我市高层次、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直接导致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能力较低。从我市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学历构成看,博硕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比例为1:25:46:53;

    从专业技术职称看,高、中、初级比例为3:10:16,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博士生、高级职称的领军型技术人员奇缺。另外,2013年档案应返回我市的生源地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6337人,目前实际报到返朝毕业生7950人,而且绝大多数人员就业意向倾向于机关事业、国企等岗位较为稳定的单位,真正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就业的非常少。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薄弱。高技能人才处于企业生产一线,处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前沿位置。从实际情况看,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相对落后,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严重萎缩,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十分薄弱,造成企业高技能人才非常短缺,与日益加快的企业发展步伐特别是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尤其是企业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随着地域壁垒的拆除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高技能人才更倾向于到经济发展好、各项待遇优的外地就业。同时,绝大多数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偏重于眼前经济效益,忽视企业未来的发展,对各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舍不得花本钱,导致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日渐缩小,非常薄弱。

    二、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关键时期,认真研究和分析我市企业人才特点与问题,不断加快企业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努力增强我市各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企业人才事业蓬勃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得特别重要。

    (一)提高思想认识,推动人才事业发展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更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在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市而言,朝阳工业的崛起和振兴,人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对朝阳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人才兴、企业兴”、“人才兴、工业兴”、“人才兴,经济兴”、“人才兴、朝阳兴”的思想,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兴市的发展战略,将加快发展企业人才纳入经济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安排,从企业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形成抓企业发展,抓人才进步,抓产业调整,抓人才建设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工作,实现企业人才发展由一般性工作向战略性工作转变。

    (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借鉴鞍山、辽阳等市的经验做法,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有水平、上档次的企业人才队伍。

    一是与国内、省内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政府出资,采取委培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管理人员到外地企业任职或到国内高校研修,通过直接参与管理或研修学习,掌握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的目的;

    同时邀请企业管理精英到我市授课讲学,定期举行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精心编制培训纲目,将先进的管理经验注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培养一支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二是结合域内重点产业集群,由政府出资,有计划选派人员到高校或科研院所研修学习。加强外联,根据实际需要,鼓励依托11个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工业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助力。发挥博士后在科研工作站和科研基地工作期间的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在工作及项目实验期间,为我市企业培养大批骨干技术人员。

    三是依托朝阳技师学院、职教中心和大型骨干企业,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至少1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其中省级以上基地4个。加强基地精品专业打造,对精品专业或学科带头人由政府出资,每年选送到外地进修学习,争取在两年内全部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水平。建立7个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其中省级以上基地2个。在装备制造、原材料、生物医学、仪器仪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是要以全市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为依托,及时征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推广校企合作、入企直培等特色培训方式,必要时可开展一企一式,一企一课的新招员工入企上岗培训和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培训成果与实际需求有效对接。还要大力提倡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以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办法,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等以老带新培训的培训方式,使老技师的专业技能、特长绝活得以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是鼓励结合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针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新兴产业,面向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以技能提升为主要形式的储备培训,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是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由政府统一使用制度,强制各企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切实进行在岗职工培训的在职工教育经费中予以拨付并适当予以奖励,激励企业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三)围绕产业升级要求,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借鉴鞍山、辽阳等地经验做法,围绕域内产业集群发展和工业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吸引各类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以项目为依托,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采取“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的方式,以市政府名义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赴北京、上海等地,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通过聘用、兼职、跨地区柔性吸引我市奇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与他们建立起稳固灵活的使用与被使用、服务与被服务的契约式协作关系。

    二是依托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基地,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专家服务基地。对批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的单位,由政府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对民营企业创办博士后科研基地的,政府提供科研经费5万元,来朝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的博士,工作期间给予每月1000元政府津贴。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是对在域内11个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高端科技人才,市政府给予30万元住房补贴,有关部门给予100万元研发启动资金;

    对在域内11个产业集群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紧缺高技能人才,市政府给予10万元住房补贴。

    四是拓展人才评价服务领域,特殊行业人才评定职称时,对提交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针对有重大影响、对地方经济做出较大贡献及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大中型企业,实行职称评审工作“直通车”。

    五是依托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通过政府、企业共建方式,在市内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建立5个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站,2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市财政对每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主要用于大师奖励津贴等支出。

    六是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出资等方式,鼓励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对通过鉴定并取得高级工以上资格的,给予一次性职业培训(鉴定)补贴,所需资金在同级财政部门列支。

    七是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优先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留住人才一是对在域内11个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高端科技人才,除给予住房补贴和研发启动资金外,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由财政返还,其随迁家属工作安置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二是在政府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