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军事 > 正文

    风水导游词

    时间:2020-12-10 00:10:57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江山如此多娇,风水这边独好”。首先欢迎大家以一种求知识和感兴趣的心态来到三水湾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我有缘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道体验什么是风水文化?什么是建筑风水?以及建筑风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这里不仅了解到风水文化来龙去脉,还可参与有趣的场景互动,从中能领悟到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体验到传统风水的无处不在,这样可以达到认知世界、认知自我、适应变化、通达乐观的目的。

    本馆陈列共分八个展室(厅),下面请依次参观。

    (二)序言部分

    三水湾里“开泰桥”,风水馆中见奥妙。瞧!这是一个LED屏,在30秒内,可见到浩瀚宇宙间物体演化,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归于物类。一切一切的共存平台,万物万象的共同基因,这就是太极。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包含着阴和阳,表和里的两个方面。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里是一幅“泰”卦图,它是《易经》64卦中的第11卦,《易经》在“象”中曰:“天地交,泰”。喻天地之交,阴阳参与,万物流通,生气勃勃。从古至今,“泰”卦都是吉祥的象征。“泰”的释义,为通畅、平安的意思,这就是泰卦的总体内涵和特征,它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泰卦不仅凸显了风水文化中的深刻哲理,而且还彰显了“否极泰来”的文化内涵。瞧!这天井里陈列着三类实物,这是一只古代辟邪,像一只长着翅膀的狮子,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是两只祥泰八仙风水缸,地面有12个不同的“泰”字,缸四周雕刻着“八仙过海”美丽的图案,在古代东为阳,西为阴,阴阳共生,阴阳平衡,这是风水文化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寓意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法则。这是风水文化中的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根据五行学说,青龙代表东方、左侧、春季;
    白虎代表西方、右侧、秋季;
    朱雀代表南方、前方、夏季;
    玄武代表北方、后方、冬季。

    (三)风水文化常识厅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说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科技的不断进步,就现在我们的知识看起来,风和水对人们确确实实有着重大的关系。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水,与过去风水先生所说的风水有着根本的不同。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风水文化? 晋代郭璞在《葬书》中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说白了,风水为阴阳之气,风升为云,降而为雨。在堪舆学家看来,大气是一个循环系统,其表现形式有风、云、雨、地下水、生物和人等等,它们之间皆可转化。传统风水是人力所能阻天地造化的气候,然而风水也可能有扭转乾坤,重造后天的可能。

    根据考古资料来看,我国距今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出土了与风水有关的“青龙”、“白虎”的图案,在我市东边的青墩新石器遗址也出土了两块骨角,上面也发现12个奇文异字,有学者认为这是与风水文化相关的文字符号。一般来说,风水文化起源于夏代,早在远古时期就有“龙马负图、伏羲画卦”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黄河边的河南孟津这个地方,曾从黄河里爬出一个巨大的怪物,马头龙身,还长出麒麟角,跑得飞快,嘴一张,就能吞下一个人。老百姓见此都吓得逃往外地,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时村里有一位英勇强壮的年轻小伙,不远千里去找伏羲告状。伏羲听后,十分恼怒,迅速带着几名得力干将赶到孟津。伏羲见到怪物后,手举宝剑厉声说道:“龙马,你为何不在黄河里呆着,到处祸害百姓,该当何罪?”那怪物害怕伏羲,连忙向黄河里逃窜,伏羲见状,一手抓住它的麒麟角,一手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宝剑,龙马求饶说:“伏羲饶命,我保证以后不再祸害百姓。”说后,伏羲就把龙马放走了。过了几天,龙马又从黄河里爬上岸,背上负着一块玉版,献给伏羲。这就是传说中的“河图”,伏羲据此创造了先天八卦。商周时期,产生了专业性的“卜宅”和“相宅”活动。春秋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也相继出现,并奠定了建筑风水文化的理论基础。汉代又产生了“图宅术”和“图墓术”,勘察建筑风水的专用工具——栻盘至此诞生,由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筑风水文化就出现了。这是三国时期发明的指南车,是一个叫马钧的人发明创造的,他运用齿轮转动的机械原理,当车子改变方向时,车上的小木人始终指着南方。这是古代的司南,是一种识别方向的仪器,是利于磁性的原理制成的。到元代设有阴阳学。在古代建筑风水师又称堪舆家。但传统的风水师与民间的算命、打卦、相面是有本质区别的。风水理论既有科学的内容,也存在一些伪科学成分,还有待于去发现和研究。当然,这里也不排斥由于历史的原因,泥沙俱下,其中也有一些迷信色彩。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言论空间扩大,传统风水又热了起来。2004年9月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还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论坛”,继而在有的高校又开办了“风水文化班”和“风水学课程”。因此说,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流传的民间习俗,更是一种人与环境共处的学问。

    什么是建筑风水呢?简单地说,建筑风水是研究天、地、人相互和谐共存的一门学问。它是前人在长期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总结出一套专门研究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和营造的理论。它不单具有理性精神,也有浪漫情致;
    不单是一门研究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的实用科学,也是一门研究如何选择和规划时空的综合艺术。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哲理的不懈追求。

    中国风水文化,在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的认识和科技进步不断完善,在认识偏重大不相同的情况下支系派生,颇为复杂,建筑风水文化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派是形势宗,注重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偏重形峦,其代表人物是唐代赣州的李筠松。另一派是理气宗,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偏重于定室内外的房屋格局,其代表人物是宋代的王伋,而周敦颐则是宋代理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里投影人像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他对建筑风水很有研究,对泰州的建筑风水情有独钟。请大家聆听他对建筑风水的理解。

    这里陈列的是勘察建筑风水的工具。这是罗盘,罗盘是辨方正位的工具,根据流派的不同,有数十种之多,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综合盘等。这是鲁班尺,是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似现在工匠所用的曲尺。它上有八个字,分别是:“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是用来丈量房宅的吉凶。

    (四)五行体验厅

    风水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相互运动和变化构成的。它含五行相生和相克两大原理,说明万物循环不已,宇宙变化无穷,同时又包含着古代朴素的矛盾论和辩证法,对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天文学和风水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何为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意思说,就是钻木取火、火尽成泥,土蕴矿物,金熔成水,水养树木。

    何为五行相克呢,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意思是说,金可断木,水可灭火,火可熔金,木破土而生,土能防水。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对立统一的,又是互相转化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同时五行在风水文化中又表示方位: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

    由于五行体验馆面积很小,一次只能由五人进去,快乐互动就知道五行的奥妙。

    (五)名人古籍厅

    华夏文明,历史久远,打从三皇五帝起,几千年来,我国涌现了无数个建筑风水大师。他们总结并提出了风水文化的思想,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建筑风水文化之先河。

    这是鲁班,鲁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他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地的劳动,掌握了许多技能,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发明家,后来被誉为土木工匠们的祖师爷。明代以后流行的建筑风水专著《鲁班经》和建筑风水师常用的鲁班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六朝时期,我国出了两位风水名人,一位是三国时的管辂,二是晋代的郭璞。管辂,山东平原人,是三国时曹魏时著名学者,精通周易和建筑风水,后来,在唐末五代时有人托名将管辂撰成的风水名著,定名为《管氏地理指蒙》。

    另一位就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术数家郭璞,他只活了48岁,但他喜好经术、好古文奇字、深研易理,精通天文历算和五行卜巫之术。历史上著名的温州城就是由郭璞设计的。他根据风水原理,设计成北斗形状,故名“斗城”。然后在城内开凿二十八井,象征二十八宿,不愧为一代风水大师。他的著作颇多,其中《葬书》、《锦囊经》最为著名。

    隋唐时期,唐朝有一位著名的风水大师叫杨筠松,为唐僖宗时的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诸事。他著有《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书,均为地理风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风水亚圣。

    两宋时期,有一位风水名人叫赖文俊,江西定南县人,著有《理气穴法》、《催官篇》等。因自号布衣子而被称为赖布衣,与杨筠松、曾文迪、廖瑀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

    王伋,河南开封人。其祖父王讷因论历法有误,贬居赣州。王伋幼年致力科举未遂就弃家游江湖之地。他喜爱福建瓯江、龙泉一带的山水,便定居在松源,故对闽派风水形成有很大影响。弟子叶叔亮传其所著《心经》、《问答语录》。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为其作跋,称王伋为阴阳学家。

    明清时期,明代有刘基,字伯温,先在元朝为官,后应朱元璋聘请,赴南京应天府当谋士。他用易学数术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是一代功臣,也是一位堪舆大师。风水著作有《堪舆漫兴》三卷、《金弹子》三卷等。

    清代风水名人蒋大鸿,是一位反清复明的义士,非常精通堪舆地理,著有《地理辩正》、《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书,声震大江南北,影响极为深远。

    从古到今,风水文化典籍在我国也是代有新说。从汉代到明清,有据可查达上千部,主要著作有几十部,都是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智慧和历史的文化结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成了我国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和商家的必修之课。这里我们遴选陈列了部分古籍善本。

    这是一本《黄帝宅经》,相传为黄帝所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住宅风水的书。认为宅是阴阳之枢纽,并强调建房前先要选择好方位、方向,以及破土动工的时间,以求阴阳相得。书中讲述了“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唐代卜应天所著的《雪心赋》是形势法风水的经典名著,在中国堪舆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里展示的是清代孟浩为《雪心赋》所作的注本——《雪心赋正解》。

    这里陈列的《地理人子须知》为明代徐善继所著。这是一部具体阐述风水理论和风水应用的权威之作。它将龙、砂、穴、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书中案例多,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这里陈列的是清代张觉正撰著的《阳宅爱众篇》。他将平生相宅的经验之谈汇编成册,该书图文并茂,注重实践,实用性很强,不失为一部堪舆名著。《精校阳宅三要》、《精校地理五诀》是清代赵九峰校正精编的,书中讲述阳宅风水,言简意赅、图谱丰富、校工甚精,传世颇多。

    《崇正辟谬》为清代李奉来所著,是一本择日择吉学问的专著。

    清代黄淦编纂的《易经精义》,一套两册,是嘉庆13年同文堂的刻本,它是当时解说《易经》的一种很流行的读物。

    (六)现代办公风水厅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在地理分布上千差万别,有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客观上存在着有适合和不适合的环境,好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好运,蕴藏着吉祥和幸福。反之,也会给人带来不便、困苦和不利。所以,选择和建设适合于人们生活的美丽、舒适、祥和、吉利的生活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譬如,现代的家居环境和现代的办公环境。

    下面请你触摸一下,你就会了解现代办公风水方面的常识。

    门厅风水好不好,轻轻一按就知道。

    门厅在建筑风水里叫明堂,是藏风纳气之处,气场以弯曲回旋为宜。门厅宜敞亮明快。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前门不宜直对后门,二是大门不宜直对墙角、烟囱和突出的建筑物。

    会议室风水好不好,自己一按就明了。

    会议室是聚集人气之处,宜设在公司前部,一来外来人员不会干扰员工工作,二来不会泄露商业机密和流程细节。而会议桌宜选择圆形或椭圆形,大小需得体协调,这样会使与会者聚精会神,共同交流、启发创意、发挥团队精神。会议室光线宜明亮,只有投影放映时采用暗光线。

    员工办公场所好不好,动手一按就知道。

    员工办公室的座位尽量背靠墙壁,表示后有靠山,但不要太大空间。办公桌应远离门口,少受干扰,工作效率会高一些。这里要注意座位不背向摆设,不宜背窗而坐,不宜头顶横梁。

    老板办公风水好不好,亲自一按更明了。

    老板办公室,宜设在办公区的后方,而且宜用隔断隔开,形成“曲则生情”的风水格局,办公室大小适中为宜,装饰挂画宜气势恢弘。但也需要注意几点:一忌两侧都是大玻璃窗,二忌办公桌直对入室之门。

    (七)现代家居风水厅

    古人云:“人以宅为家。”家是幸福的港湾,是安居养生之所,是尽享天伦之乐、繁衍后代之地,所以家居风水环境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并对事业、婚姻有很大影响。家和万事兴,家乐诸事成。这里有现代家居的互动游戏,只要动一下,荧屏上就会打出分数。

    1.客厅,是家人生活和主人社交的主要场所。客厅风水关系全家的运势及和睦,一句话,带来好运、带来幸福。所有客厅位置最好选在家的前部,靠近窗户,以便直接吸纳门外瑞气。俗话说:“光厅暗房”,为此客厅宜光源充足,自然光为佳,宽敞明亮,地面宜平坦。客厅陈列也有讲究,一是客厅与阳台相连的话,不宜在阳台上放置太高太浓密的盆栽以挡光线;
    二是沙发要坐实向虚,尽量靠墙,不宜放置在横梁之下,这样会有压抑感,引起精神衰弱;
    三是客厅不宜塞满古董、杂物等,古董属阴物,太多的话既不利于保护,也会带来病菌,对人体有害。

    2.卧室,从传统风水看,阳宅有“三要、六事”,“三要”主要指主房、大门和灶;
    “六事”指门、路、灶、井、坑、厕。主房即卧室。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这里度过,故卧室选择和布置都十分重要。这里讲几个注意点:卧室以方整为佳,安静祥和,色彩柔和;
    要留有窗户,通风采光好,晚间拉上窗帘,易于入睡;
    床以离地面40-50厘米为佳,而且床底不宜堆放杂物;
    房门不宜正对床,床头也不宜靠门或背门,门是风口,入眠时对着风口容易生病,床头要靠墙,不要露空,从传统风水看,枕头上方不宜挂空调和吊灯,这对人的精神上会造成压抑感。最后一点是镜子不可对着床,以防被镜中影像惊吓。

    3.书房,是第二办公场所,比办公室更具私密性,故在方位陈设方面必须讲究。书桌前宜留有空间,光源宜采用台灯或地灯,有类似于舞台的效果,书桌两头物品堆放不宜高过头,同时书房内也不宜栽种藤类植物,防止凌乱和潮湿。

    4.儿童房亦不容忽视,在风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小孩独特功能,其色彩、采光、家具、饰品要合理组合,以启发小孩学习上进心、丰富的想象力及智力开发。为此儿童房宜设在住宅东部或东南部,要靠父母房间,也要通风采光好。玩具以木质为好,以启发智力。地面不宜铺设石材和地毯,石材有辐射,地毯容易吸灰尘,对呼吸系统不利。房内不宜放镜子和悬挂风铃,以免小孩思想开小差。

    5.厨房:包括餐厅,宜位于住宅东部。东与东南属木,与水火共处。东北属土,放置厨房则大吉。灶台背后宜靠实墙,地面不宜高于餐厅和客厅地平,以防污水倒流。厨房门忌正对卧室和客厅,以防油烟入室,污染环境。灶具属火,洗碗处属水,水火相克,两者尽量分开为宜。厨房属火,西方属金,火金相克,厨房故忌西晒太阳。

    最后说一下卫生间和阳台。卫生间宜隐蔽,窗户要常开,吹散浊气,切忌卫生间位于住宅中央。卫生间如果设在那里,非但有碍观瞻,而且浊气极易对流至其他房间,不利于健康。阳台位置最好东南向或南向。所谓“紫气东来”,全家平安,阳台宜种养万年青、发财树、棕叶等植物。镂空阳台是犯了风水学上“膝下虚空”大忌。阳台正对大门是犯了风水学上“穿心”大忌。

    (八)休息接待厅

    传统建筑风水为国之瑰宝,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为全国第一座也。该馆自2008年筹建以来,得到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倾囊相助、悉心指导。这里有八位名家被聘为本馆首批顾问。他们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曾师从建筑专家梁思成和刘敦桢,现任国家文物局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等,著作等身,在中国建筑界很有影响。他认为建筑风水是地质、地形、地貌和景观的学科。我们要保护好风水文化,要理直气壮地研究建筑风水。

    王玉德,华中师大历史文化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该校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和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技史学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神秘的风水》、《中国民间相宅》、《寻龙与点穴》等。

    刘策,上海交大生活环境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建设部建筑智能专家委员会成员,从事建筑科学研究40余年,著有《房说:中国古代房屋吉凶新解》、《空间环境生态学概论》等。

    董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设计学终身教授,全美唯一室内环境鉴定委员会华裔委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从2005年起,他还担任了《风水中国》纪录片的国际总顾问。

    还有高友谦、刘沛林、程建军、丁文剑等四位学者,都对我国的建筑风水有过很深的研究和造诣,这里陈列着他们各自的材料,请游客们仔细观看。

    (九)剧场展览厅

    无论是古代的村落,还是现代的楼盘,其风水的理念是亘古不变的。但居住地最基本的选择原则是:“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这符合天人合一的哲理。风水学家把山脉称之“龙脉”,用龙来形容山脉之起伏、转折与变化。“来龙去脉”即源于此。水源是人们生存之本,人一旦离开水就难以生存,故成为“命脉”。下面请大家看一个“风水小诸葛”的影片吧。

    „„

    看过短片,大家再来看一下几个古代村落典例:

    浙江嘉兴的芙蓉村;
    安徽黄山呈坎村;
    安徽黟县的宏村和西递村;
    江西婺源的延村和李村;
    浙江兰溪的诸葛村,都是江南古代村落的“下乘地气”的范例,有很多可鉴之处。

    如果说古代住宅是“下乘地气”,而现代楼盘则是“上乘天气”。如今住宅四周看不到真山真水,然可将周围高楼视作为山,街道视作为水。今天楼盘风水常识,一是前向秀水,二是后靠明山,三是左右有护,四是坐实向虚,五是楼形方整。但楼盘风水也有“形煞”、“尖煞”是需要预防和改造的。

    (十)江南四大民居厅

    我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它与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又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它具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魅力,且受到世界各国建筑艺术家关注和青睐。

    在我国,江南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四大民居,即安徽的徽式民居、江西的赣式民居、苏州的苏式民居和泰州的泰式民居,它们均各具特色、自成一派。为此,我们专门在这里设立专厅,展示其建筑风格与特色,让人们从中了解到这些民居所融合的内在风水元素。

    先介绍“无山无水不成居”的徽式民居。它集中表现了对山水和自然景观的依赖关系。远望,白墙黛瓦、高墙飞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近观呢?居简院深、藏露得当、嫩竹遮窗、芭蕉扶檐,又似一幅图画。另外它还有错落层叠的马头墙,精心铺筑的石板路,古色古香,风景别致,给人以安详和美的享受。

    细细研究,徽式建筑有两大特色,一是因地制宜,选址多在山前溪边,“一阴一阳之谓道”,山水交汇即阴阳平衡,稳中求财,人居平安。二是巧用水系,近水而建,上善若水,水流财旺。白墙黑瓦的组合,在风水文化中就是“金生水”的格局,金盛则水旺,水旺则财聚。

    赣式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布局简洁、朴实素雅。从外面观,多为长方形平面,系空半砖墙组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高的马头墙翘首长空。入内看,多为两进三开门,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堂前天井,在建筑风水上取“四水归堂”之意。既采光通风又四处天落水聚合下地,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苏式民居,非常注重空间布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一排排枕河人家是江南民居的特色。在脊角翘起的屋顶,外加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苏式民居以天井庭院式为主,布局类似于四合院,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加上隽秀的窗棂,玲珑的坐槛,镂空的栏杆和廊坊,与峰石花卉融为一体,体现“移步换景”的独特风格。

    泰式民居,因泰州地处吴头楚尾,是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碰撞交汇之地,因此泰式民居,既有南方清秀、典雅、宅第灵活的艺术特点,同时又具有北方雄浑、简朴、封闭式的建筑格局。它以院落为中心的交往空间,基本上一律坐北朝南,又以中国传统的“间”作为基本单位,后由“间”组“屋”,由“屋”围成“天井”,自成院落。但泰式民居中少有“四合院”,通常是由厅堂、穿堂、堂屋和正房构成,没有厢房。这样就阳光充足,通风自然,排水流畅。式样大多为青砖黛瓦,硬山屋顶,平檐直口,镂空屋脊,具有北方的凝重之气。

    细细研究,泰式民居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囊金叠头翘瓦头”的硬山屋面下有一条柔和的曲线,两端必有山尖翘起成45°的挡风墙,徽式建筑叫“马头墙”,泰式建筑叫“太平山”。屋脊又用汪砖叠起各种吉祥图案,既美观大方,又减轻屋面承重力,能抵御风暴。据说还有辟邪的作用。二是泰式民居通常在遇到街巷拐弯之处,必定要折去墙角,“拐角抹边”,俗称“左右逢源”。同时又在拐角处上方又逐步挑出银锭堆积,俗称“和气生财”。

    (十一)吉祥物品展销厅 在我国广大的民间,一直都流传民族特色的吉祥文化。就是古人对病疫、死亡等充满困惑与恐惧,因而需要借助神灵或某种物件来应对严酷的大自然,除魔消灾,保佑平安。于是风水吉祥物则应运而生,它预示着人们对美好愿望的简单诉求、延续并升华为子孙满堂、好运长寿、升官发财等文化内涵。买不买无妨,看一看饱饱眼福,长长见识。

    这是一柄桃木剑,桃木避邪,可以追溯到后羿被桃木棒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的传说。相传,这种神常在一棵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需要受到宗布神的检验,只要他闻到是一种恶鬼,就会被老虎吃掉。故桃木剑是象征驱灾避邪的方士用剑。

    这是龙神座,古为四灵兽之首,有化解“刀煞”的作用。这是文昌塔,又称文峰塔、文笔塔,此器物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购一件可助小孩读书、收敛心神、文思大发。这是灵蟾吐钱,身背七星北斗,头顶太极两仪,脚踏元宝万钱,是旺财之物,购了定有好运。这是一个灵光通透的水晶球,既象征着“圆满”,也代表着“有求必应”,常用电脑的人挂一水晶对人体有益无损,美观大方。再看,这里还有“聚财大象”、“武财神关公”、“招财貔貅”等物品,挑一件作个留念吧!心动不如行动,花小钱送人情,图个吉利,迎来好运,还是买上几件值!

    龙门是昆明的一个重要景点,以往我们都是用历史、诗词歌赋的眼光去欣赏它,现在我们不妨换个方式,从风水的角度去观察龙门。

    何为“风水”?从表面上看,是指风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现象,因此古往今来对“风水”一词又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而《辞海》对于风水一词是这样定义的:“风水,也叫勘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的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他们认为风水是古人在还不懂得现代很多科学道理的情况下,讲究的一种天人合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工程学!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欣赏龙门的风水:

    一、龙门为什么要修建于山上?提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人哑然失笑。云南94%的地方是山区,平地都拿来盖楼房了,龙门当然要修在山上啦!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古时候在修建一个建筑物时都喜欢去看风水,看风水首先要看“龙”。龙即是龙脉,风水中以龙的变化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其中的主山为“来龙”,由山顶蜿蜒而下的山梁叫“龙脉”,也称去脉,成语“来龙去脉”就源于此。山脉有不同的走势,因此龙也有不同的姿势。风水学把龙势分为五种,即:

    1、南北走向的称为正势;

    2、由西向东的称为侧势;

    3、逆水而上的称为逆势;

    4、顺水而下的称为顺势;

    5、首尾相顾的叫回势。这里顺便说一下,龙的侧势为什么是“由西向东”,为不是“由东向西”呢?风水师常以我国的四条大河来划分龙脉,称为三大干龙。长江以南的山脉为南龙,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山脉为中龙,黄河、鸭绿江之间的山脉为北龙。三大干龙的起点为昆仑山,昆仑山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这里要说“由西向东”。把龙门修建于昆明西山上,正是考虑到风水中“龙”的讲究。

    二、龙门修建于西山的东麓,也是有讲究的!看风水除了看“龙”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现实生活中,有关“水”的讲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汇丰银行的楼顶就有一个大蓄水池,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养鱼池,而是“风水池”!风水学认为“水”是聚财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黄金熔化后就变成了“水”一样的东西。“水”在风水学里代表着财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风水书里写道:“龙势向西,宜坐北向南(阳坡);
    龙势南北,以选址在东坡。总的原则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凶。”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即“龙势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筑,包括龙门,都选址于西山的东坡,而最东面正好对着滇池水,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三、为什么龙门的达天阁供奉魁星?风水书中有云:飞龙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话怎讲呢?龙在飞天的时候,会留下两样东西:一是龙身上的水,二是头、身、尾的三片鳞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从龙身上留下的鳞片就好像楚霸王脱下的盔甲一样,这三片鳞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个穴位,称为财穴、智穴、权穴。我们的西山龙门就属于三穴之一的智穴。各为在左龙门缆车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周围的地形?你会发现石头很多,土很少,树也不是很高大,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这里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树根扎得不深,树长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财也不旺,因此龙门就不是财穴;
    但是风水书上又说:“土乃龙之肉,水乃龙之血,石乃龙之骨,草木乃龙之毛。”我们写文章讲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写文章写得好才可以中状元,才可以“金榜题名”!作为智穴的西山龙门,自然要供奉文运之神魁星、武运之神关羽、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帝君!

    昆明的另外两个穴位,财穴和权穴在哪里呢?财穴位于昆明东郊鸣凤山一带,你到那里游览可以发现那里的树木很高大,郁郁葱葱,说明什么?说明树下面的土壤很厚,土是生金的,这里必然是昆明的财穴。所以吴三桂要把金殿修在这里,铜以前是一种贵重的金属,铸造铜钱的原料之一;
    四A级景点世博园也选址在这里,1999年世博会的召开,带动了昆明城市的建设,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为云南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因此把鸣凤山周围称为昆明的财穴实不为过!昆明的权穴则位于昆明的中心地——五华山一带,不是吗?从清初的吴三桂王府到现在的云南省政府,都在五华山上。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也位于五华山下,短短的二十多年,陆军讲武堂可谓是群英汇萃:中国十大元帅中,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三个国家的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崔庸健,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都是从这里走向战场的……种种历史证明,五华山一带的确是昆明的权穴!

    四、龙门三清境的财神。在三清境灵宫殿对面供奉着一尊神像,他右手持鞭,左手握着一个元宝,右脚脚下爬着一只猛虎,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财神!在中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中,认为财神是掌管天财富的神仙;
    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家肥屋阔。民间流传的财神有很多,但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第一文财神,文财神有两个,一是财帛星君,另一个则是福禄寿三星。财帛星君是一个锦衣玉带,左手捧着元宝,右手拿着“招财进宝”卷轴,外形富态的一个长须长者。相传他是天上的太白星,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福禄寿三星中,本来只有“禄星”才是财神,但因为三通常是三位一体,帮此福寿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视为财神供奉了。第二武财神,武财神也有两个,一个是关羽、另一个是赵公明。关羽是三国名将,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我们龙门三清境的这尊财神,就是另一个武财神赵公明,赵公明又名赵云,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猛将,民间相传他能够降妖伏魔,而且又可以招财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欢把他供奉在店铺中,而在南方的商户则大多供奉关公。财神的供奉也是有讲究的,担任文职的,以及受雇打工的人均益摆放或供奉文财神;
    至于那些经商做老板,以及当兵当差从事武职的人,则应该摆放或供奉武财神。

    讲究风水

    让 您 的 家 更 舒 适 大家听到风水这个词,最容易联想到就是迷信,在这里我首先要给大家强调的就是—风水并不是迷信,他是有科学根据的,在居家中如果您能稍微懂一点风水,会让您的家更舒适,我以前对风水并没有做过仔细的研究,是今年4月份我的新房准备搞装修,我稍微再网上找了一些有关风水的资料,看过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发现讲究一点点风水装修的房子确实会去不讲究的好。

    今天给大家一起分享一点我自己对居家风水的一些心得。

    一、客厅

    1、格局:最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不要是不规则的形状,或者是L形,如果你买的房子就是不规则的,那就需要在装修中用屏风、家具、摆饰进行隔断或修饰。

    2、采光:客厅应该光线充足,明亮的客厅能带来家运旺盛,所以客厅的壁面不宜用太暗的色调,客厅的窗台和阳台上应尽量避免拜访太多浓密的盆栽。

    3、地板:不宜高低不平或有过多的阶梯,高低不平代表坎坷,这样容易使家运起伏而多坎坷。

    4、沙发:

    二、卧室

    1、面积:卧室面积不宜太大,古代风水理论指出“屋大人少,是凶屋”,卧室里面一般是两个人,房子太大会吸人气,去过故宫的人就会知道,即使是皇帝的寝宫,面积也不会超过20平方米,建议卧室的面积控制在10-20平方米为佳。

    2、床:①不能靠门也不能正对门,这样会毫无私密性和安全感,也会影响休息;
    ②床位不可对镜,因为夜里起床容易被镜中的影像所惊吓,精神不安宁,导致头晕目眩,如果要在卧室里安穿衣镜,最好是嵌在卧室衣柜内部,平时不用时就将柜门拉上。

    3、电器:少放电器,卧室里电器过多被称为“火宅”,影像健康,因为电器辐射确实损害人体健康。尤其电视机不要对床,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其辐射能影响双脚的经络运行及血液循环。

    4、内卫:风水理论认为卫生间五行属水,阴气较重,容易引起腰肾不适,若内卫的门正对床,容易使床潮湿,还影响空气质量。

    三、卫生间

    1、位臵:靠北、靠西,刚刚讲过,五行属水,靠西就夏天当西晒,靠北就冬天当北风,这两者都能卫生间干燥。

    2、门:卫生间的门不宜对大门、餐厅和厨房。

    3、洗漱间:

    4、镜子:

    四、摆饰

    1、盆景

    2、照片等图片:客厅不宜挂活人照片、不宜挂猛兽图。

    3、信仰物

    4、其他:①刀剑、火器、动物标本都不宜挂在墙上,这些物品会产生阴气,甚至导致争吵或暴力行为;
    ②风水物如貔貅。

    天子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武陵源观光游览,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地方是武陵源中心景区之一,被誉为“峰林之王”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天子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举目远眺,千山万壑是尽收眼底。大家眼前看到的这种奇特的地貌叫做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我想没有人不会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徒步漫游,用心去体会这“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欣赏那“峰林之王”的无穷魅力。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神堂湾。神堂湾是武陵源景区最为神秘的地方。为什么说它神秘呢?神堂湾共有岩墩九级,曾经有人想进山探险,可他才下到四五十丈深的第四级,就是一片漆黑,阴风怒号,还伴着各种凄厉的叫声,使人毛骨悚然,魂飞天外。1968年解放军某部为采灵芝等贵重药材,带上枪,利用绳索等工具,也只下到第六墩就不敢再下去了,因为从六墩往下看,还是阴森恐怖、深不见底。因此,“神堂湾”这个地方从此以后便成为了无人涉足的神秘世界。

    大家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点将台”,相传向王天子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操练军队,发号施令,那是何等的威风!请大家仔细观察山下的一座座石峰,粗看是杂乱无章,细看则是井然有序,它们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威武壮观,整齐严肃,不正像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吗?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是整个武陵源唯一的一处大型人文景观贺龙公园,进人公园,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尊贺龙铜像,铜像高6.5米,包括战马一起重达9吨多,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伟人中最大最重的一尊铜像。

    在铜像背后的不远处,便是“云青岩”观景台,从这里可以观赏到著名的“西海石林”。西海啊是名副其实的山的海洋,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座山峰风起云涌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底。

    请大家看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排秀丽精致的石峰,形如笔杆。这就是武陵源“十大绝景”之一的“御笔峰”,相传向王天子兵败以后,曾经焚毁所有文稿,可当他看到这几支御笔时,想到曾经用它们批阅公文,指挥过千军万马,如今却功败垂成,自己又有何颜面面对家乡父老,于是悲愤地将几支御笔掷落于山谷之中。然而笔通灵气,落地成峰,形成了大家眼前看到的“御笔峰”。如果在红霞满天的时候来看,御笔熠熠生辉,笔尖还残留着几点朱红墨迹。199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武陵源”邮票和首日封,以及大家手中的武陵源Ic卡门票上的图案,都是用“御笔峰”作背景的。

    各位朋友,接下来请大家来欣赏“天女献花”的秀丽吧。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对面山岭的中部,在朦胧的云雾中是不是有一个美女的倩影在云雾中亭亭玉立呢。你们看,她怀抱花篮,嘴含微笑,正深情地把朵朵鲜花撒向人间,因而称之为“天女献花”。

    天子山的风景是迷人的,这里的民风也是淳朴的,这里有看不完的风景,讲不完的故事,因此有人评价天子山为“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但愿天子山的景色留给大家的是永远美好的回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天子山观光旅游。谢谢大家!

    金鞭溪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美誉的金鞭溪。金鞭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整个峡谷全长大约

    7、5千米。金鞭溪就好比是张家界这位“绝代佳丽”身上的一条蓝色丝巾,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发挥到了极致!那么金鞭溪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峡谷呢?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当年张家界的宣传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沿着吴老和沈老先生当年的足迹去揭开金鞭溪神秘的面纱吧!

    请大家注意看左边这些奇特的植物,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珙桐是多年生木本花卉,通常在春末夏初时节开花,花呈白色,柱头上略带-点紫红,很像鸽子的头和嘴,花身有两片又大又长的苞片,像是一对翅膀。整个花朵的形状就像一只放飞的鸽子,这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而外国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国鸽子花”。

    现在大家请看眼前峡谷的两旁,这种高大而华贵的塔形树,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水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人们曾经以为已经在第四纪冰川袭击时期绝迹了。然而1941年我国的植物学家在四川省万县的磨刀沟发现了它。1982年开发张家界时,人们发现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水杉及3000多种珍奇植物,这真是大自然赐予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请往右前方看,前面这座高耸如云的石柱就是闻名遐尔的金鞭岩,而金鞭溪就是因为长年流经此岩而得名的。它高378米,方方正正,上细下粗,棱角分明,如同一支高举的钢鞭,直指云霄,令人望而生畏。加上其岩石结构为红色石英砂岩和石灰岩,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故名金鞭岩。金鞭岩是整个张家界景区最高、最陡、最壮观的石峰,人们称赞它是“名山大川处处有,惟有金鞭奇上奇”!更为奇特的还有呢,再请大家看紧紧依偎着神鞭左边的巨峰,它好像一只雄鹰,鹰头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还有力地半抱金鞭岩,气势雄伟,所以叫做“神鹰护鞭”,这也是金鞭溪的王牌景点之一。

    看了金鞭岩的雄姿,大家可能会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据科学论证:

    3亿8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张家界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经风化、流水切割,逐渐形成了由一系列柱峰、方山、峡谷组合而成的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没有人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峰回路转,鸟语花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沿溪遍布着一种形状怪异的花,它的形状特别像龙虾,不错,这就是龙虾花。龙虾花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它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实,冬天落叶。根据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当地人称花小的为“米虾花”,花大的叫“龙虾花”,介于中间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叫“河虾花”。

    人们都说武陵源有两只明亮的眼睛,现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紫草潭。据说以前潭壁上长年攀生着一种紫色的草,因而得名“紫草潭”。在这里,河道陡然变宽,从砂刀沟直泻而下的水经过长约15米的层层阻滞已变得没有多少波纹和涟漪了,水平如镜,紫草潭宽4米,水深约5米,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生活的温床,也曾经是著名的金鞭鱼产地。

    黄石寨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张家界,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人们常说“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可见黄石寨是整个张家界风景的精华,一位著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关于黄石寨的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留侯张良曾在此山居住,为纪念师傅黄石公,修庙祭祀,取名黄石寨;
    另一种说法是从远处眺望,此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所以又称“黄狮寨”。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沿着这条“杉林幽径”来欣赏两旁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吧。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级,自古登黄石寨只有后山一条路,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

    大家请注意听,前面传来了阵阵歌声。这是悦耳动听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点歌台。一个个衣着秀丽的土家姑娘正在载歌载舞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她们优美的歌声是否会唤起您对土家民风的无限向往呢?她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是否带给您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感悟到张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谛呢?

    大家请看右边对面的山上,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圆形石柱,上面还有一块长约3米、宽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个石盖,这石盖一半凌空,一半盖于匣上,周围环绕着五棵翠绿的松柏。传说张良曾将黄石公的三卷天书藏于匣内,后因战事平息,张良又取出天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却忘记合上抽盖,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开的石匣。由于石匣内曾藏过天书,因而被人誉称为“天书宝匣”。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半山腰了,离“会当凌绝顶”的寨顶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请看前方,两山相挤,中间仅有一条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气势,这里就是“南天门”。

    大家请看这边,顺着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针”。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强硬的身躯支撑着整座大山。“定海神针”与“金鞭岩”遥遥相对,形成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天然壮景”。那前面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点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300余米,这就是张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为立在南天门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个“武陵源”风景的特写,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种历经万年沧桑却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整个“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缩影,也是“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的节徽和标志。

    说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好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顺利登上黄石寨寨顶了。我带大家到“摘星台”来看看吧。站在这儿,使人油然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特别是到了晚上,有一种与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觉,似乎一伸手,就能将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

    眼前的这个人工景点就是“六奇阁”。“六奇”准确地说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这是公园内唯一的人造景观,它是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层,是一座集民俗、书法、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殊楼阁。站在楼上,可以尽情饱览张家界的壮丽风光。好了,我们的游览也要结束了,有机会欢迎大家再来黄石寨旅游,谢谢大家!

    崀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境内,它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相传舜帝南巡时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而得名。大家知道,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其丹霞地貌的形态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了极限:象我们将要看到的八角寨之高、天下第一巷之长、亚洲第一桥之险、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和扶夷江等五大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牛鼻寨景区。为什么叫牛鼻寨呢?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因为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在这里屯兵扎寨而改称为牛鼻寨。眼前大家看到的“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3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巷最宽的地方也只有0、8米,最窄处仅0.3米。置身在这天下第一巷,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只能看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的感觉,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八角寨景区,八角寨景区是位于崀山最南端的湘桂边境,因为山顶有八座山峰相连,这八座山峰互为犄角,像一朵八角莲花而得名。大家请看这个叫“天生桥”的景点,它被誉为是“亚洲第一桥”,它是丹霞地貌中很独特的自然景观。整个桥呈半圆拱形,就象是人工砌筑,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

    止。登临八角寨要走1708个台阶,走过1708个台阶,来到这个平台,站在这里,我们现在可是一脚跨两省,一边是广西,一边是湖南。

    现在我们进入了骆驼峰景区,骆驼峰景区是丹霞地貌地形中典型的象形景区。大家请看正前方的骆驼峰,像不像是一只从沙漠远足来此的骆驼呢?这可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重的骆驼了。大家再看这边,有一座倒立的辣椒峰,它高180米,上周长约100米,下周长才40米,这通体赤红、分外夺目的辣椒正是我们湖南人热情的象征。2002年9月,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岩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就是在此举行的。

    各位朋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有碧绿的青山、清澈的江水、低垂的翠柳的紫霞峒景区,它包括万景槽、玉泉山、象鼻石、乌云寨、刘华轩墓等景点,以幽为它的主要特色。大家不要以为紫霞峒是一个洞,其实啊,紫霞峒并不是一个洞,峒者冲也,它是少数民族村和寨的意思。传说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相中此地,每天早上起来,点燃香烛,迎着彩霞把袈裟铺在红瓦山上,然后打坐修炼,袈裟经阳光一照,是霞光万道,香火缭绕,故称“紫霞峒”。来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这里也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

    刚刚我们见识了崀山的伟岸,现在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扶夷江的温柔。美丽的扶夷江碧流澄清,两岸奇峰异石就象一条飘带贯穿全景。扶夷江与漓江同发源于广西资源县的猫儿山,因为新宁县古为“扶夷侯国”,故称扶夷江。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崀山六大绝景之一的将军石。将军石原是一座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了石柱,它高400米,周长40米,顶部略小,上下等粗,5千米外仍可见其独立天外的伟岸英姿。

    马王堆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马王堆汉墓呢是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来的马王堆乡,距离市中心约4千米。1971年底,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宫的神秘面纱。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马王堆共有三座墓。其中一号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1800余件以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的原因在于采取了深埋密封的筑墓方式,加上2000多年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因此,一号墓的尸体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大家看到的这件衣服可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了,它的名字叫素纱禅衣。素纱呢是指没有染色的纱!禅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从墓中一共出土了两件素纱禅衣,它们的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也就是说还不到1两,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它的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儿了,真可谓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啊。那么这样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的呢?当时啊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

    大家看到的这幅从一号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也是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因为这幅帛画的外形和英文字母大写的“T”非常相似,因此把它称之为“T”形帛画。据考证这是出葬时,由人高举着走在仪仗的最前面,用以“引魂升天”。

    大家可以看到,整幅画的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狱三个部分。华盖以上为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它是威力巨大的烛龙神。在它的右边画有九个红色的太阳半隐半藏在蓝色的扶桑树

    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最大的太阳当中还画着一只黑色的鸟,古人把它称为“金乌”,其实啊这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人间部分以华盖作屋顶,华盖以下是三个贴身的奴婢紧跟轪侯夫人,两位炼丹的方士正向她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下面的图画可能是老夫人去世以后他的家人守灵祭祀的场景。你们看,他们都神色肃穆,尽显哀伤之态。画面的下部分就是地狱部分,地狱里赤身裸体的地神——鲧正平托着白色的大地,脚下踩踏着两条意欲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这是一幅把神话、想象和现实生活完美统一的杰作,它体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因此,“T”形帛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难得一见的杰作,堪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马王堆女尸。她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她的名字叫“辛追”。辛追夫人出土时身高为

    1、54米,体重为34.3公斤,她的血型为A型,我们可以看到,辛追夫人的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她出土的时候皮肤湿润而且覆盖完整,呈淡黄褐色,手摸上去还有油腻感。大家看到的这具尸体有眼球脱出、口张开、舌头稍微挺出、直肠脱垂的现象,这是尸体的早期腐败现象。但是因为一号墓密封良好,尸体的腐败现象在下葬后不久就停止了。这具女尸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当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它明显不同于呈干瘪状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蜡制模型躯壳的“尸蜡”,也不同于骨骼脱钙软化而易于折断的“泥炭鞣尸”,因此国际上已经认同,在尸体的分类上,应该把马王堆这类历史悠久、软组织仍有弹性、内脏俱在的“湿尸”,命名为“马王堆尸”。

    经过尸体解剖,推断辛追夫人是在吃过甜瓜后由于胆绞痛的急性发作,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为最大,死亡年龄约为50岁。好了,我为大家就讲解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形结构,这里的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里的!西边四间茅草屋是邻居家的,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便是“退堂屋”。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

    这里是厨房。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天,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说,是的,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

    大多数人都这样,这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这一间是横屋。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他所写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间房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还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陈旧的木床也是当年的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为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省城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也就是在这年的的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在毛泽东外婆家珍藏而幸存下来。这里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特别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面来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刻苦攻读。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这里呢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从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毛泽东还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岳阳楼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啊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对岳阳楼地理位置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了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句!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

    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一楼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

    我们现在登上了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儿,凭窗远眺,可以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到岳阳来。谢谢大家!

    凤凰古城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
    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侯,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
    ”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被传为佳话。熊先生成名以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

    “才子内阁”。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在这条旅游商品一条街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还有别具一格的扎染工艺品和蜡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1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当年的官道,到达的这是沈从文的墓地。这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
    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
    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椽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子张允和女士的铭文: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希望凤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机会再相聚凤凰,谢谢大家!

    炎帝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是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各位游客,我们大家现在来到的是祭祀广场,一般祭祖都是在这里举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体建筑——神农大殿,神农大殿是仿清古建筑,重檐歇山顶,看上去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非常相似。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图,神农氏的第一大功绩:“治麻为布,制作衣裳”,这使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现在看到的是第二大功绩:“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神农氏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需要。“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这是指神农氏创造的弓箭,改进了狩猎工具,提高了生产力;
    第四大功绩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发明了早期农具,并教大家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
    “遍尝百草,发明医学”是他的第五大功绩,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大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
    这是“作陶为器,冶制斤斧”,他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这里看到的是第七大功绩“削桐为琴,连丝为弦”,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
    最后一大功绩是“建屋造房,台榭而居”,明堂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憩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从这八大功绩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炎帝的创造发明跟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好了,我们现在的看到的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第一进是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的这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第二进是行礼亭。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的。我们现在到达的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这两根大石柱上悬挂着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幅对联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
    大殿的门额上还悬挂着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你们看,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着的是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

    现在我们到了第四进——墓碑亭。在这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各位也许会问:炎帝为什么又称神农氏呢?因为炎帝始制耒耜,耒耜是一种原始农具,他教民播种五谷而食之,所以称之谓神农氏,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被列人我国古代三皇五帝,称为农皇,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立国。这块碑是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15日为炎帝神农氏题写的。这后面是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我们的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这里一直香火不断。

    好,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御碑园,历代皇帝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好了,今天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谢谢大家!

    南岳衡山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据《南岳志》的记载,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著名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等等。那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尤其是佛教禅宗,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官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家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棂星门。以棂星来命门,寓意着希望人才兴旺,国家昌盛。这里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魁星阁。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大庙的第二重院落正中是御碑亭,是大庙中轴

    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里面立着康熙皇帝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青石碑。绕过御碑亭,这里就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五进建筑——嘉应门。“嘉应”是古代用来迎接远方宾客的仪门。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是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共有屋宇58间。穿过御书楼,各位面前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的大殿便是整个大庙的核心——正殿。整个正殿是处处有景,处处叫绝。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忠烈祠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是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站在这个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一大四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纪念堂的正中竖着的这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纪念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这是蒋介石的真迹。

    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祝融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好了,参观完祝融峰,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桃花源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因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宽和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这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于是改名为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
    欲寻彭泽令,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这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
    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这幅对联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
    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

    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子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子也因此而得名。1995年,江泽民主席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看象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了公议堂,这公议堂是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秦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经过多次重修。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在此祭祀祖先。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

    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岳麓书院”这块匾,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

    苏仙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啊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
    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到了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呈南北朝向,长8

    2、2米,宽

    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银川导游词3篇

    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下面是带来的银川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银川导游词

    各位游客:

    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 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据统计,20xx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 万人。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 1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回族约有22.31万人。

    银川风光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银川昼夜温差很大,全年平均日温差为13.1度—14.4度,这种 2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易于瓜果糖分的贮存,瓜果含糖量较中原地区高出15%—20%。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早在1520xx年前,银川平原就被称为“果城”。这里盛产桃、李、杏、枣、苹果、葡萄和西瓜。水果个大、味甜、肉嫩,且色彩鲜艳。银川种植稻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劳动人民的精心培养和改良,银川的水稻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白豌豆等。蔬菜有宁夏大白菜、辣椒、西红柿、大头葱。此外,蕨菜、沙棘、蜂蜜也小有名气。

    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 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

    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随着引黄灌区的开发,银川平原兴起了 3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一些城堡,当时被人们称为饮汗城的城堡,就是银川城的前身。银川设立县城的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时称怀远郡。公元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迁居于此,改为兴州。公元1038年,西夏国在此建都,称兴庆府,历时189年。之后历经王朝更迭,又改称为中兴府、宁夏、宁夏府、宁夏城,直到1945 年,才设立银川市。

    “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这座有着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点一西夏文化为主要特色。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西夏王陵、拜四口双塔、海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诱人的水乡景色、奇特的塞上风光及多彩的回族风情,使银川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游客们,银川城区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公里,自治区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又为商业区。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区7.5公里,是在清乾隆时住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从前银川市内除了鼓楼、玉皇阁、南门楼等几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黄泥土坯房。如今,银川市古颜新貌相得益彰,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入夜,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宽阔的街道流光溢彩。走 4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进银川,你可以该受到一种宁夏所特有的传统与现在交相辉映的美丽,这座荣古都风貌、回族风情和现代韵味于一体的边塞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嘉宾的光临。

    篇2:银川导游词

    耶!我一蹦三尺高。你知道是什么事情让我怎么高兴吗?怎么?猜不着?嘿嘿,俺来公告诉你,我要去银川了! 一大早,我就到了银川,一下飞机,还是晴空万里,可刚到银川著名旅游景点沙湖时,老天爷的脸就变了。突然下起了 暴雨。这雨不下不要紧,一下可就完了,可不,第一天的计划就泡汤了。

    第二天,一天都是晴天,我们来到了沙坡头。那里有租蒙古靴的,我迫不及待的租了一双。这样在沙漠中沙子就不会倒进鞋里。然后我们去骑了有沙漠之舟的骆驼。我坐到是第一匹。它可乖了。于是我便给它起名叫刚刚,它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

    走起路来当当当的响,可好听了!这时我才明白林海音奶奶为什么说系铃铛为了增加旅途兴趣。

    第三天,我们去了西夏王陵、影视城、贺兰山。这三个景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要

    数影视城了。在哪里拍过很多很多部电影。像大话西游,水浒传、龙门客栈等等。瞧!一名大哥哥正在卖“羊肉串”呢!快瞅瞅,比武擂台上我跟哥哥正手舞刀枪棍棒,大叫:冲!杀!在革命村里,一个个由蜡像作的地主老财被人民解放军押着游街。“呵呵,做的真像!”妈 5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妈赞叹道! 各位读者,银川可真好玩,下次我还来!! 篇3:银川导游词

    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巍峨耸立的贺兰山,自强不息、意志坚定、敢于创新的银川人,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风景画——银川。“贺兰岿然,长河不息”这就是银川的精神。这简简单单的8个字,蕴含了银川是一个文明与现代化为一体的城市。面对着如今的银川,我可以自豪的说:“银川,我的家。”

    一个芝麻大小的城市——银川,马上就要获得两个荣誉称号“全球最适宜的居住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美称。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强不息、意志坚定、敢于创新的银川人才能获得的。回首20世纪的银川。没有霓虹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宽广的马路,也没有供人休闲的场所。在看看现在的银川。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平坦的马路,各式各样的休闲场所。这些是怎样创建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靠自强不息、意志坚定、敢于创新的银川人和银川精神所创建的。面对着如今的银川,我可以自豪的说:“银川,我的家。”

    20世纪90年代人均工资仅仅在几百元。只允许在衣食住三方面消费,并且也吃不好,穿不暖,住不安。而如今呢,人均工资早已上千元了,别说能吃好,穿暖,住安了。还能去旅游、度假、休闲……要问这些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靠自强不息、意志坚定、6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敢于创新的银川人和银川精神所创建的。面对着如今的银川,我可以自豪的说:“银川,我的家。”

    银川,我的家。我爱我的家,因为这的人美,景美,精神更美。

    7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永州导游词精选

    永州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永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的永州导游词精选,欢迎参考! 篇1:永州阳明山导游词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郊区,双牌县东北隅,属五岭山脉,1982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被誉为人间“灵山福地”。是国内外少有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少数尚未得到很好开发的旅游宝地。

    阳明山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古。阳明山有三山五岳同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自东汉起,就是周边地区的朝佛圣地,鼎盛时有大小寺庵108座,万寿寺、歇马庵、白云寺等皆为历史上有名的寺庵。明朝皇室妙竹公主逃婚至阳明山歇马建庵,被朱皇封为一品仙姑;明嘉靖年间,郑秀峰禅师在此坐化成佛,其身不朽,被皇帝封为七世佛祖。如今寺庵虽大多只剩遗址,但身处其中,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越是挖掘,越是厚重。此外,大禹斩杀黑龙、感化黄龙,秦始皇南巡时路过天子山等许多历史传说广为流传。

    二是奇。阳明山拥有万亩杜鹃花海、十万亩竹海、流泉飞瀑、奇峰怪石、云山雾海五大奇观。境内奇石奇水奇树奇花,比比皆是。情 1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侣石、八戒望月、大禹试剑石等情形并在:恋人竹、夫妻树、阴阳树、石中树等趣味横生:山中水质清冽甘甜,万寿寺古井酷暑不竭,大雨不溢,饮之回味无穷,誉为“阳明圣泉”;山上共有32溪、84潭、18可观瀑布,龙潭幽深莫测,紫气升腾,尤其是藏在深山的大黄江源,是柳宗元《游黄溪记》黄溪河的源头,其间一条山溪飞流直下,连成五重瀑布,世界罕见,被旅游专家誉为“湖南的九寨沟”。白云寺遗址四面奇峰妙岭,天然生成一巨大龙首,龙角、龙鼻、龙须栩栩如生,令人浮想联翩。

    三是灵。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胜地,阳明山常年聚集了周边3省18县58个香会约100万的香客,据说,阳明山的菩萨十分灵验,人们求官得官,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福得福,被誉为“福地”。其中万寿寺乃“七祖活佛” 郑秀峰坐化之地,素有“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之盛况。七祖生日前后,周边县区数万善男信女接踵而至,顶礼膜拜,场面宏大,至今每年香客有20多万人。蒋介石当年崇尚阳明山,曾上山拜佛,经仙光大师指点“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蒋介石逃往台湾后,遂将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留下了一段难解的阳明山情结。

    四是秀。阳明山是国内罕见的生态宝库,自古就有“北有庐山、南有阳明”之说,山脚的竹、山腰的原始次森林、山顶的杜鹃花构成了奇特丰富的生态画卷。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6%,原始次森林分布数万亩,华南最大的华东黄杉和红豆杉群落分布其中;境内年均气温 2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4.2℃,空气清新无比,平均负氧离子含量达38000个/cm3,其中小黄江源达到66800个/cm3’,有“天然氧吧”、“湘粤凉岛”之美称。

    阳明山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优势。阳明山位于华南经济圈内旅游热线的枢纽,距永州中心城仅35公里,永连公路从山腰穿过,通过永州机场和即将修通的洛湛铁路、太澳高速公路,到桂林或南岳2小时,到长沙3小时,到广州4小时,到华南经济圈内的大中城市均可朝发夕归,成为名副其实的湘粤桂旅游热线上的枢纽。今天,像这样有山有水有文化,功能齐全而离中心城市如此之近又未得到很好开发的旅游区,在湖南甚至国内也属少见

    篇2:永州萍岛导游词 永州萍岛又称频洲,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北4公里,潇水和湘江两水汇合处。岛呈橄榄状,周长约6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相传岛有随水涨落之奇,故又有\"频洲春涨\"之称。岛上竹蕉繁茂,风帆与岛上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系永州八景之一。

    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这里初春桃李比绿,盛夏芭桑争艳,深秋金桂飘香,严冬修竹摇影,被宋代著名诗人米芾称之为\"瑶台\"仙境。

    萍洲八景是萍洲的自然景观,显示着萍洲的天然之美与环境特色。萍洲八景为:潇湘听雨、白苹骋望、湘口观渔、潇湘之浦、南极潇湘、潇湘水云、清夺湘流、萍洲金桂。

    \"潇湘听雨\",在风雨亭。元杨显之杂剧有《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3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清周皑著有《潇湘听雨词》五卷,江昱著有《潇湘听雨录》八卷。零陵多雨,云雨祁祁,娴静以听,随遇而安。至风雨亭而听雨,亦一乐也。

    \"白苹骋望\",在风雨亭下观景平台。对面青峦中有潇湘庙,右侧南望,远山高峻。屈原《九歌·湘夫人》云:\"登白薠兮骋望\",王逸注:\""薠"或作"苹"\",《昭明文选》引作\"白苹\"。骋望,放眼远望,原意指湘妃望九疑山。

    \"湘口观渔\",在萍洲南端,对面为犁头尖渔村。湘口为潇湘交汇处水道的别称,柳宗元有《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而零陵渔船夜晚打渔,

    \"潇湘渔火\"为旧日一大景观。元结《欸乃曲》:\"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邢恕《朝阳岩》诗:\"岩巅风雨落泉声,岩下江流见底清,夹岸松筠倒疏影,炊烟渔火近寒城。\"钱邦芑《潇湘赋》云:\"或夜渔之方出,又火照而网张\",自注:\"湘中渔人每夜中用火照捕鱼\"。

    \"潇湘之浦\",在萍洲西侧江边。命名出自《山海经》。\"潇湘\"一语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古书引文,有\"潇湘之浦\"、\"潇湘之渊\"、\"潇湘之川\"、\"潇湘之源\"诸说。浦,水濒也,有平缓、安和之意。

    \"南极潇湘\",在萍洲西北角,北望衡山、岳麓、洞庭,连绵不绝。

    4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范仲淹《岳阳楼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以潇湘之交为南国之极致。

    \"潇湘水云\",在萍洲北端望江亭。命名出自郭沔的古琴曲《潇湘水云》。《潇湘水云》为古琴大曲。郭沔字楚望,南宋著名琴家。元兵南侵,移居南岳,眼望潇湘、九嶷,有家国将亡之感,因作此曲。朱权《神奇秘谱》解题云:\"先生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潇湘水云》曲谱共分十段,各段标题为:洞庭烟雨、江汉舒清、天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飞、风起云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万里澄波、影涵万象。

    \"清夺湘流\",在萍洲东侧,碧梧桐下。命名出自《唐才子传·元结传》:\"《大唐中兴颂》一文,灿烂金石,清夺湘流。\"\"潇\"字本义为\"清\",潇湘自古以\"深清\"著称。罗含《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于此可观潇湘之清,亦可想见古人忠孝廉节之大义。

    \"萍洲金桂\",在萍洲书院院落内。每逢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传布四野。月中之桂与人间之桂相应,人间之香与月中之香相应。可赏桂,可赏月,月圆之夜,读书论学,尤见雅致。

    篇3:永州柳子庙导游词 柳子庙是柳子景区的核心景点。公元820xx年,永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文学家永 5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州司马柳宗元而建。

    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皆有重建。

    柳子庙占地面积达20xx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对愚溪,背靠青山。庙门上镌有柳子庙三字石刻,两边有联。进入大门可见庙为三进三开,首先一座双檐八柱戏台。后行至二进中殿,再后为三进正殿,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历代碑碣甚多,其中《荔子碑》、《捕蛇歌》、《寻愚溪谒柳子庙》等堪称文物珍品。正殿后墙的石碑,亦是“三绝碑”,碑文为韩愈所撰,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又名“荔枝碑”。

    柳宗元(公元773-820xx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20xx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永州虽有胜景恐亦在闺中人不识,但柳宗元在永州写下那么多关于永州的华文诗赋,为永州传播声名作出了贡献。

    6 / 6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山水导游词

    丽水导游词

    赤水导游词(共6篇)

    建水导游词(共8篇)

    风景名胜导游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