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体育 > 正文

    初中中考专题总结复习之文言文断句(10页)

    时间:2020-09-21 11:24:1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一、教学目标

    .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会灵活运用方法, 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四、课时安排: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考纲分析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绍兴中考卷已经连续几年考查这一知识点了。

    1 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 3

    

    处)

    

    ( 3

    

    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2 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3 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16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 3 处,停顿处用“ / ”隔开。(3 分)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

    (二)解释什么叫句读

    因为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三)句读的重要性

    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1)趣味断句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 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来老头儿一死, 家里就像炸开锅了, 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

    (请学生思考)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 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2)

    《吝啬的财主》: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 3)

    《机智的客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四)经典例题,感悟断句,总结方法。

    1: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2: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参考答案: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名词、对话、对称、虚词)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总分)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相如奉璧奏秦王 / 秦王大喜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左右皆呼万岁。

    (顶真)

    请学生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 ?

    让学生把方法讨论一下。

    (五)断句妙计: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

    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需要注意的是, 文言文中, 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找虚词,定句读

    ①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 “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一句,“乎”用在句中同 “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也可以做为断句的依据。

    ①发语词和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唯、夫、且夫、若夫” 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②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久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③句尾语气词 :也、矣、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④复句中的关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或、况、而况、且、于是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⑤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4)、看句式,定句读

    古文中还有很多特殊句式,也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何、、、之有 ( 宋何罪之有 ?)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宾语前置句。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 , 何,奈 , 何,若 , 何,得无 , 乎,无乃 , 乎,况 , 乎等。此外

    还有“无所”“有以”“无以”“以为”“孰若”“足以”“何以”“然则”这些复音

    虚词,记住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6)、依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六)牛刀小试:

    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

    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 兄不

    可常依

    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

    曰我以不贪

    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经过 5 分钟的练习后,再校对答案。

    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

    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

    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

    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

    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

    曰∕我以不贪为

    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作业:

    完成课堂资料中的句读练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