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图片 > 正文

    品读厚重历史 体味千年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8-10-15 12:09:4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1 《燕国八百年》彭华著中华书局2018年7月出版

    2 《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 [英]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著 余巍译 中信出版社 2018年8月出版

    3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加拿大]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著 李晓江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8年9月出版

    4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 [德]克里斯托弗·诺恩 著 陈晓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8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今天我们通过四本书来读大历史;《燕国八百年》试图复原两三千年前的燕国历史文化风貌;《美洲五百年》全方位展现美洲的历史和文化;《春之祭》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俾斯麦》则通过三个角度,描述了一个普鲁士人和他所在的世纪。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十字路口,似乎永远糅合着偶然性和必然性,给人的启发和思考,从来都不嫌多。

    1

    揭示“燕国历史文化”内涵,认识古代中国

    燕国是存世时间仅次于卫国的姬姓诸侯国,是先秦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燕国是姬姓周朝分封在北部边陲的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存世八百余年,最后灭于秦。燕国现存史料稀缺,地处边陲,地理环境复杂,古国与古族汇聚互动,其历史文化研究一直是复杂的学术工程。

    历史学者彭华最近出版的《燕国八百年》一书,充分吸收近年来所公布的新资料和推出的新成果,再现了燕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彭华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著有《燕国史稿》《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等,编有《王国维儒学论集》。

    他在《燕国八百年》中,构建了广阔的时空界限与立体视野,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向上溯及燕地史前史,往下追踪至秦末汉初,纵横开阖地论述了燕国八百余年(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2年)的历史。同时,细致梳理了燕国经济、政治、古族与古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与史载人物,揭示了“燕国历史文化”的种种内涵,令两三千年前的燕国跃然纸上。

    历史学者谢维扬在为《燕国八百年》所做的序中,点评了燕国史研究的意义。他说,作为先秦时期区域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如同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一样,燕国史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古史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古代燕地历史的探索,它对于说明古代中国整个历史进程都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要真正准确和全面地认识古代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各个地区发展上的关系,而尤其在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进程时是这样。

    2

    抛开足球和文学,了解美洲大历史

    也许你是马尔克斯、聂鲁达、波拉尼奥、略萨等拉美文学大师的忠实读者,或者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哥伦比亚足球队的球迷,但除了足球和文学,我们对美洲的历史了解多少?英国历史学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的《美洲五百年:一部西半球的历史》一书,对美洲历史作了一次简约而清晰的综合,带领读者了解灿烂的美洲文化历史根基。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是家喻户晓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他的专业范围跨越环境史、思想史、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全球史等多个领域,曾任教于大西洋两岸的多所高等学府,包括牛津大学、塔夫茨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目前是圣母大学历史学教授。著作有十多本,包括《改变世界的观念》《文明的力量》《大探险家》等。

    菲利普认为,美洲历史可简要地理解为四个时代:本土文明时代、欧洲殖民时代、独立时代和“美国世纪”。500年前,欧洲航海者“发现”的美洲并非一片蛮荒之地。以墨西哥和秘鲁为中心的美洲本土文明已经繁荣了数百年,建立了宏伟的城市。历史悠久的美洲农业培育出土豆、玉米、辣椒、花生、番茄、烟草等作物,它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口味。

    16世纪,西班牙人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并且继承了它们的权力和财富。此后,欧洲上到王公贵族、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下到失业者和流放犯,纷纷来到新大陆,寻找财富、土地或者自由。大量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这片土地,以弥补殖民地农业的劳力短缺。经过两个世纪的殖民开发与斗争,美洲大部分成了英国和西班牙两个王国的领地。

    18世纪末至19世纪,美国的独立革命获得成功,开始向自身的西部内陆扩张。然而,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之后,却陷入了分裂、内战或经济停滞的困境。美国在19世纪逐渐崛起之时,就开始谋求美洲的霸主地位。在美洲历史上,美国有多特殊?难道美国的某些例外特征,造成了它在美洲乃至全世界的异军突起?美国对美洲的大历史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读者在《美洲五百年》中,能找到菲利普给出的解答。

    3

    用诙谐敏锐的手法,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

    《春之祭》是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与成名作,它本是一部芭蕾舞剧。加拿大历史学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的《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为切入点,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和文化新动向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深刻解读。

    莫德里斯·埃克斯斯坦是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他受人称道的畅销书《春之祭》曾在九个国家出版,曾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列为当年的优秀图书之一。《漫步天明后》也是一部全国畅销书,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洛杉矶时报》和《环球邮报》列为2000年优秀图书之一。

    埃克斯坦斯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他借助普通人的生活,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出版等事件,记叙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

    埃克斯坦斯认为,正是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为代表的这种人们看待生与死的生存意识及其在当时资产阶级中的蔓延和得到认可,确立了现代的某些观念和意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之祭》是一部文化史,它将现代战争的研究与现代文化的研究相结合。大多数战争史的写作都只是把关注点放在战略、武器装备和组织工作上,放在将领、智囊和政治人物上。与之相反,埃克斯坦斯在故事中,将无名士兵放在前沿和中心。从当时的文学、芭蕾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寻找士兵精神状态和行为动机的根源。

    埃克斯坦斯对自己渴望理解的事情充满了激情,他的写作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和对智慧的爱,因此也给与了这段历史一次引人入胜的解读。

    4

    把俾斯麦的一生,嵌入19世纪欧洲史

    经常被提起的两位德国政治家,一个是希特勒,另一个就是俾斯麦;人们对前者的评价众口一词,而对俾斯麦的评价却无法统一。他究竟是英雄,还是魔鬼?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人们给俾斯麦起的外号能列出一长串来。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现代史教授克里斯托弗·诺恩在《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一书中,出了自己的解读。

    诺恩认为,俾斯麦的一生首先是普鲁士的,然后才是德国的,除此之外还是欧洲的。他从这三个角度来写俾斯麦,而且特别强调了其中的欧洲视角。另外,正如俾斯麦本人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总归不会写进档案里”一样,诺恩充分考虑了历史表述的主观性和史料的局限性,将俾斯麦平凡生活的一面、与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嵌入19世纪欧洲的历史,从而写出一部独特的俾斯麦传。

    这本传记值得一读的原因在于,诺恩立场客观冷静,少有发表对俾斯麦倾向性很强的评价,而是将俾斯麦的思想和行动放在欧洲的全景下观察,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耳目一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