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育儿 > 正文

    两会特刊报纸_两会特刊 热点聚焦(五)

    时间:2019-02-01 00:22:2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身为 绣娘 ,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从小就喜欢刺绣,看着艳丽的丝线在针尖变化成生动的花鸟,那种喜爱就在心里扎了根。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妇女同胞喜爱的刺绣现在居然变成一种产业,而且在今年两会上,省长刘宁的工作报告中,还专门提到要 打造和提升 青绣 品牌 ,这让我和我身边的 绣娘 们感到特别振奋,更增强了我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我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 绣娘 ,现在不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会员,还被评为青海省民协副主席、青海省妇女手工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宁刺绣、门源补花绣项目传承人。我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展会和大赛奖项,我还被中国文联评为 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 等称号,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 山花奖 。这些荣誉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我一直想着要做点什么,回报省上和社会对我的肯定。

    青海刺绣作为传统工艺和旅游产品,得到了省上的大力扶持,2018年省上还专门举办了首届 民族团结进步 刺绣展暨刺绣大赛。但是目前,这一行业缺少具有综合能力的传承人和管理者,很多人虽然喜欢刺绣,但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很多家长觉得刺绣不是个正规行业,阻止孩子学习。希望省上能进一步开展细致的普查工作,编撰青海刺绣工艺的工具书籍;扩大青海刺绣产业市场,开发青海刺绣文创产品;为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搭建 公司+农户 的刺绣技能培训和产品订单制作模式,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李欣整理)

    青海青居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秀

     

    两会直通车

    发挥引领作用让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今年全省两会上, 推动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高频词汇,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

    回顾2018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城乡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广播影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民族舞剧《唐卡》在全国多地巡演,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影片《天慕》反响热烈,旦增尼玛和昂萨分别荣获《中国好声音》和《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

    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场景,构成了我省生动丰富的时代文化景致;一个个愉悦心灵的瞬间,折射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对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着力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共享发展理念。

    文化创新活力迸发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2018年,紧紧围绕文化事业产业全面发展,我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坚实文化基础,全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充分展示了青海文化形象、传播了青海声音。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加快省市县骨干文化设施和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化进村入户、农牧家书屋、村村通(户户通)稳步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先后培育出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0个、知名文化品牌22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5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

    通过改革,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创出新的局面。

    从唐卡艺术大师到政协委员,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娘本感到保护和传承青海特色民族文化的担子更重了。

    黄南州同仁县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契机,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热贡艺人和知名文化企业,形成了以唐卡、堆绣、藏戏等为主的热贡文化产业群体,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娘本认为,热贡艺术的制作手艺正不断成熟,但同时也要让唐卡艺术面向市场,将保护、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他希望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下,组织几位唐卡大师和艺人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展,期待着有一天热贡地区能够真的成为全国一流的藏文化基地。

    娘本建议,政府要加强对热贡艺术的对外宣传,为唐卡艺术和艺人走出去营造便利的条件,加大对热贡艺术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省人大代表、黄南州同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干部仁青卓玛则认为,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更需要以独特的热贡文化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合发展,以此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百姓收入。

    文化旅游能融尽融

    2018年对于青海文化旅游发展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年份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这一部门的成立,被比喻为 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旅游融合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努力繁荣文旅产业。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文化主题,展示和传播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反映巨大发展成就和新青海精神的精品力作。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和提升 青绣 品牌。推进青海之窗文旅城、循化撒拉尔水镇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和景点。以增强体验感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制定引导性政策措施,推出以民俗游、冰雪游、乡村游、特色文化游、体育健身游等为主题、综合性强的冬春季旅游产品。打造智慧旅游,加快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车旅游示范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统计数字表明:2018年1到10月份,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01.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456.69亿元,同比增长22%,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文化旅游说到底是一门幸福产业,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这篇文章才有诗意更有温度、才有远方更有未来。

    2019年,我省文旅部门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几部文旅演出版的歌舞剧或者歌剧,让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和景点,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将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坚持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的工作思路,以 1+3+6+N 的总体要求,依托旅游产业化,提升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启动并深入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海东市合作共建海东乐都省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支持贵德、同仁、门源等地重点推进、创新模式、示范引领;以全域旅游开发为主导,借鉴国内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全面推动海北、祁连、贵德、大通、乐都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推动鲁沙尔、热贡艺术、大通 互助、海晏 刚察、玉树环结古地区5处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创建工作;促进 旅游+ 产业融合,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业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名村名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为主要内容,推动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份份提案和建议,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尽心履职,为青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改革积极建言献策的生动注脚。

    省人大代表郭红萍建议,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厚植乡村旅游文化底蕴,形成浓郁地域特色、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逐步减少特色趋同的散、弱、小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 农家乐 数量,对传统餐饮业态进行减量增效。支持和鼓励差异化、特色化文化旅游业态发展,鼓励精品民宿、体验性民宿活动、乡村旅游创客、创意基地建设。

    省人大代表刘鹏认为,在大美青海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凝练青海文旅产业的宣传词,更加突出青海特色。通过大力培育文旅产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全力打造一批文旅产品、商品生产实体。因地制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李 欣)

    两会热议

    谱写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

    今年两会,繁荣发展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仍是热点话题,不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围绕这一热点畅所欲言。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只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激发文化活力,从而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资源旅游产业金名片

    嘉宾:师冬花,省政协委员、互助土族纳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的花儿艺术是很优秀的艺术,但长期受制于方言出不了青海,即使偶尔登上星光大道,由于听不懂、受众小难以走远,能不能考虑研究普通话版、说唱版?再比如湟源丹噶尔古城,西宁每年都在搞青年FIRST电影节,能不能借此机会把丹噶尔古城打造成高原 横店 ? 带着问题上两会是师冬花的一项重要任务。

    师冬花表示,由于青海省独特的生态地位,搞大开发大建设显然不合实际。青海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交汇地,也是汉唐文化同雪域文化的交融地,拥有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热贡文化、青海湖文化、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现有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搞好青海文化旅游产业的金名片,真正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师冬花建议,应该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搞好顶层设计;重视文化创意,打造旅游品牌;加大文化旅游投入,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挖掘文化资源

    嘉宾:喇海青,省政协委员、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历史学毕业的喇海青是土生土长的贵德人,他对于贵德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喇海青的眼中,一个是石头、一个是土,这两样看似平常的东西,却被他增添了很多人文的内容而显得熠熠生辉。

    正是源于对黄土、土石文化深深的钟情,让喇海青有了不竭的动力,从商的重心也一点儿一点儿向着专门从事文化资源保护收藏、旅游开发建设、旅游资源产品研发推广方面华丽转身。他说: 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有文化的东西是永恒的,生命力也必将更长久。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文化主题,展示和传播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回去后我们必定落实会议精神,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旅游+脱贫

    嘉宾:仁青卓玛,省人大代表、同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干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努力繁荣文旅产业,这样的 好声音 为我们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仁青卓玛颇为激动地拿出自己的会议笔记告诉记者。

    仁青卓玛说,在青海,如果要说传统文化,热贡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乡村振兴和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更需要以独特的热贡文化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合发展,通过更精准、更精细的谋划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百姓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仁青卓玛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应该走出一条文化+旅游+脱贫的道路,这样,不仅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保护和传承,还能够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在脱贫攻坚中起到积极作用。(孙海玲)

    走基层  访民生

    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转眼到了年根儿。忙活了一年的仁青加也回到村里。

    眼瞅着要过年了,得在家准备准备。

    今年55岁的仁青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芒村人。打从记事起,他的生活就离不开藏绣。母亲的辫套上那花花绿绿的图案,成为他童年最明亮的记忆。父亲去世后,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年长些时,长辈里有擅长缝纫的,仁青加便天天缠着对方学手艺,没几年,他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裁缝。

    24岁那年过年时,村里搞起了活动。邻居家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也回到了家乡。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起了村子的发展。老人感慨道: 我们德芒村没啥资源,但这藏绣可是个宝贝,就是没什么人知道。要是以后能有人把这个宝贝带出去

    说者也许无意,但听者有心。那天,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仁青加的心里。闲暇之余,这个年轻人一直都在思考:我们藏绣怎么才能走出沙沟呢?

    沙沟乡是贵南藏绣的发源地。这个地方的妇女,几乎人人都能绣,会绣。这门艺术,似乎早已流淌在当地人的血脉中。可历经多年风雨,却依旧 养在深闺人未识 。

    2000年,仁青加在送女儿外出学习时,走进了成都一家展馆。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让他大开眼界。突然间,那位前辈的话语一下子浮现在了他的脑海。

    想创业,资金是前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02年,38岁的仁青加离开了家乡,带着东拼西凑的3万多元来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开了一家裁缝铺,专门缝制藏服,很快,便凭借过硬的技术在当地立足。之后的几年间,不仅开了两家分店,还在共和县办起了加工厂。

    虽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仁青加一直没有忘记几年前创业的初心,甚至他的目标更加坚定:要让大家知道,藏绣并不只是在辫套上。

    2006年,他和家人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创办了五彩藏绣公司,专门招聘绣娘,从事以藏区唐卡、风景、动物、人物等为题材和内容的手工刺绣。

    绣娘有了,产品有了,可让仁青加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没有卖出去一件产品。公司只能依靠几家裁缝店的收入来勉强维持运转。

    2013年7月5日,海南州将他们精心绣制的作品《千手千眼观音》,代表海南各族群众献给十一世班禅大师,赢得了班禅大师及随行人员的高度赞誉。

    事实证明,藏绣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这件事,给了仁青加极大的信心,他一下子觉得自己的理想还有机会实现。就这样,他一鼓作气,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省内外的展览,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更是捧回了一座座奖杯。渐渐地,公司的作品有了些知名度,远销美国、日本,而藏绣更是成为了 海南特色 。

    2015年,仁青加回到村里,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办起了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这回创业,心情却大有不同。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藏绣为什么发展得这么缓慢?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太倾向经营一家企业,而不是去传承这门艺术。我们必须做一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藏绣,认识藏绣,喜欢藏绣。

    为了提高技术,他不仅把公司变成了藏绣研发基地,还带着员工走南闯北,参观学习。苏绣、蜀绣 每到一处,都虚心求教。希望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017年,仁青加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创作格萨尔史诗藏绣长卷。

    我想把《格萨尔王传》这一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英雄史诗,用刺绣的方式展现给世界。按照计划,这幅作品长达260米,目前还在做一些局部的调整。

    虽然困难重重,但仁青加仍旧信心满满。

    从2010年 贵南藏绣 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到如今,藏绣产业已覆盖海南州5县32个乡镇,以藏绣生产为主的工艺品企业达21家,年销售额达6100余万元。

    藏绣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就像他说得那样,政府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几年前,仁青加带着藏绣走出了沙沟,今后,他也能带着藏绣走得更远。(咸文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