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育儿 > 正文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大沥探索】大沥 面对面 珠江时报

    时间:2019-02-24 04:02:27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大沥探索 来源:珠江时报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 插画李世鹏

     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去年迎来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终期验收,认定佛山的创建工作各项指标达到优秀档次。在这场持久的公共文化建设征程中,佛山干出了自己的特色。值得称道的是,佛山以基层文化为抓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服务延伸,不断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输送养分。

     佛山不断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各镇街的文化供给得到提质增效。其中,南海区大沥镇用大文化的概念,创新性探索文化引领社会发展,形成“善于借力、善搭平台、善于创新”的“大沥模式”,为佛山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成功案例。

     探索基层文化站总分站制建设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快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从而加大基层文化民生保障水平。

     “社区经常举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对于社区的凝聚力和邻里间的和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大沥镇居民林思雅告诉记者,农历新年期间,狮会、元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大沥文化中心也是她休闲的好去处,图书馆、功能室等,不断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目前,大沥镇共有3个镇级文化中心,3座图书馆,27间读书驿站。全镇38个社区高标准建设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共建有180座文体楼、60个文化广场、200多个文化站点,建成了完善的镇、社区、小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形成“十分钟文化圈”。

     近年,通过政策、机制、平台、资源等一系列创新,大沥在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上不断发力。2017年,更在全国率先提出探索建设基层文化站总分站制创新模式。

     “文化馆总分馆制”,指的是建设一个由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文化馆集群,其中一个馆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总馆,其他馆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分馆,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文化馆服务体系。而大沥提出的基层文化站总分站制,则是借鉴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思路,探索建设基层文化站总分站建设模式,以镇文化站为总站,以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站,推动资源和服务下沉,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大沥每年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都在2000万元以上,同时出台了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加上人员配备与硬件设施齐全,有实力对该模式进行探索。”大沥镇文化站站长李智勇表示,围绕“统分结合”的思路,将镇级文化资源与分站共享,发挥镇级公共文体扶持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撬动社区增加投入。同时,文化站派驻专业文艺骨干到社区驻点,指导和带动社区开展更丰富优质的文化活动。

     据了解,大沥在2017年提出探索文化站总分站制创新模式后,通过梳理,2018年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大沥镇文化站总分站制》。建设工作在今年全面铺开,将选取10个成熟的、条件比较好的社区作为试点推进。

     做优基层公共文化供给,其中一个要点是构建起多层级公共文化供给网络,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大沥镇率先探索文化站总分站制,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建议,大沥可以将图书馆和文化馆融合在一起,甚至将图书馆与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旅游景点进行融合,打破馆舍之间的体制障碍,这将是大沥镇文化站总分站建设所体现出来的最大的示范意义。

     品牌活动让群众享受文化盛宴

     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一直以来,佛山不断推动更多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充分调动各界力量,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让群众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近年来,大沥频频创新,推出了不少重磅品牌文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佛山文化添砖加瓦,并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大沥不仅是经济强镇,也是文化名镇。作为“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的故乡,大沥牢牢抓住这一优势,打造了全国唯一一个以创意摄影为主题的国家级摄影展览——“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

     “发展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没有新的活水引进或缺乏新意,将是一潭死水。”李智勇说,把伯奇文化与创意摄影相结合这个设想,得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专家领导的肯定。通过品牌和活动的打造,可以更好地向外推广大沥文化的魅力,同时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至今已经举办了8届,成为中国摄影协会八大品牌之一。“伯奇杯”巡展还进入了2018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复评,大沥镇文化站是全省唯一的群文单位。

     大沥镇还是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2018年,广东书法园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国家级书法展览——“艺聚南海”饶宗颐书法作品展等高水平艺术活动,全年共计举办144场艺术展览,致力打造区域性文化新地标。

     不仅如此,大沥还因地制宜,打造彰显社区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推动文化共享,让基层百姓受益。2008年,大沥启动“文化共享”工程,至今已与超过40个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和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同时,大沥镇还积极为群众搭建展示平台。今年1月18日,第三届大沥“春晚”精彩上演。作为一个老百姓的大舞台,“大沥春晚”上演的节目全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整个活动历时5个月,共举办72场比赛,参与演出队伍800多支,演员多达8000多名,涵盖全镇每一个社区,最终选拔出13个精品节目向观众展示。晚会上,沥东龙狮队带来了龙狮武术表演。“活动为每一个有梦想、有才艺、天赋与特长的街坊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沥东龙狮队队长张志华说。

     目前,大沥已形成广东大沥口哨达人秀、“大沥杯”广东省硬笔书法展、佛山文学奖等多个品牌活动,大沥都市周末剧场、广佛创客音乐汇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据统计,大沥去年全年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超700场次。

     品牌就是品质的象征,城市文化品牌体现着城市文化的特色、风貌品位,文化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大沥通过深挖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修炼文化内功,从而提升城市品质。

     多措并举促进文艺精品创作

     繁荣艺术创作,有利于推动城市软实力提升。出精品、出人才,一直是佛山推动艺术创作发展、宣传城市形象的目标。

     近年,大沥的原创文艺精品屡获殊荣。由大沥镇文化站创编的大型话剧《穷孩子·富孩子》入围2017年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一举拿下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等多个大奖。2018年,该剧完成12场全国巡演,并参加了19场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文艺精品惠民巡演”。在文学创作方面,2018年,本土作家洪永争的小说《摇啊摇,疍家船》获首届“小十月文学奖”小说组金奖,本土作家亚明的小说《羊儿在云朵里跑》获首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铜奖。

     艺术创作繁荣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对文艺创作的扶持。李智勇介绍,大沥出台政策扶持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本地的文艺爱好者创作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并通过整合资源解决创作人才缺乏等难题,为文艺精品创作提供支持。

     2014年,大沥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大沥镇公共文体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方案》,通过资金扶持,激励本地文艺爱好者进行创作,推动本地文化精品“走出去”。

     目前,大沥文联下设有沥城笔会、书法、美术等11个协会,会员超千人,他们都是大沥文艺创作的力量。大沥不断为文艺社团的发展提供丰厚土壤,公共文体发展扶持资金每年为各协会提供专项经费。同时,大沥实行创新“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艺术人才,还实行积分制,鼓励和资助文艺人才创作和参赛。

     “在文艺创作扶持方面,大沥把资金落到实处,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给予扶持,这是对创作人才的重视和鼓励,让文艺工作者无后顾之忧专心投入创作,也极大促进了大家的创作动力。”沥城笔会副会长洪永争的作品曾获得公共文体发展扶持资金扶持,他表示,大沥还定期举办专业的艺术培训,为基层社区、文艺社团骨干提供专业培训和互动交流平台,这些都是营造城市良好文艺创作氛围、吸引更多文艺人才集聚的有效途径。

     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佛山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动运行机制创新,强化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通公共文化走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过程中,大沥形成了“精品迭出、阵地丰富、人才集聚、机制创新”的特色。

     采写/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