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科技 > 正文

    [2017时事与政策论文] 2017年近期国内外时事论文

    时间:2018-10-14 06:19:4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时事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纽带与桥梁,恰当地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时事与政策论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时事与政策论文篇1

      一、中学时事教育的定义

      中学时事教育主要是指对中学生进行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具体来说中学时事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影响,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的学习和宣传,使受教育者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中学时事教育的特点

      1.内容广泛性。由于时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中学时事教育的内容丰富、广博,种类繁多,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种类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件。

      2.方法多样性。由于中学时事教育的内容丰富、广博,决定了教育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王明泉认为可采用:(1)时政演讲;(2)新闻分析;(3)小记者招待会;(4)报刊摘评;(5)时政沙龙;(6)时事点评;(7)时事辩论;(8)时政报告;(9)时政板报;(10)时政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②樊海珍认为可采用:(1)组织收看;(2)专题讲座;(3)新闻快递;(4)时事竞赛;(5)擂台赛;(6)答“记者”问;(7)创办手抄小报;(8)笔记展评;(9)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

      3.教学趣味性。中学时事教育的内容涉及天南海北,包括各种奇闻逸事、各地风土人情,从而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和乐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4.新闻时效性。中学时事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国内、国际的时事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热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在进行中学时事教育时紧跟时代变化,把握当前热点,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

      5.对象的特殊性。中学时事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他们正处在接受教育时期,可塑性强。面向中学生的时事教育,应当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详尽丰富的数字和材料,让客观事实本身来说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中学的学习生活实践,逐步使自己成熟起来。

      三、中学时事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时事教育既能使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发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学时事政策教育的要求。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保证每周一课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相关的专题教育”。⑤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必须提高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时事教育主要是指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⑥2004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时事教育中“时事播报”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时事播报的进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朗读几条新闻,不管学生所读是何内容,都不加以点评。这不能充分发挥时事播报的功能,也不能达到时事教育的目的。

      我认为,要充分发挥时事播报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闻的选择

      时事播报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一个符合政治课需要的新闻。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通常就会从他自身的兴趣出发选择新闻,如男生可能选择NBA的新闻,女生就可能选择娱乐新闻。很明显,这些新闻不一定是政治课时事教育所需要的新闻,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符合政治课需要的新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选择新闻。

      1.实效性。时事形势有着新闻性的特点,在运用时事教育时要抓住时间的特点,新闻强调一个“新”字,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去进行选用并讲解。因此,要指导学生选择最近发生的事件,而不是陈年往事。

      2.典型性。在众多的新闻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最具有特点、最典型的新闻进行播报。时事新闻的选择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选择近期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的发展情况及对国际形势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容。

      3.实际性。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新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正面性。选择的新闻应充分体现国家改革开放的重大成绩,宣传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新闻的讲述

      学生选定新闻后,还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述完成时事播报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新闻后就大功告成的,这样做只能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所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不能充分发挥时事播报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在学生新闻讲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播报不应“读”,而应“讲”。面对一条完整的新闻,学生要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播报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能通篇朗读,而要事先对整个新闻进行加工、整理,以求用简短、有效的语言把新闻讲述清楚。这样操作,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对自己所讲述的新闻印象更加深刻。

      2.新闻播报不应满足于“讲”,而应重视“想”。时事播报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时事的层次,还应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学生讲述新闻完毕后,还应要求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此步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条新闻所蕴涵的道理,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新闻播报不应只是学生讲,教师也应讲。学生限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时不能准确地理解新闻,讲述的内容可能有偏差之处或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讲解点评。教师通过对学生整个时事播报过程的讲解点评,一方面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体学生对此条新闻的理解水平,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其他需注意的一些细节

      1.学生讲述的仪态。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演讲的技巧,及时指出学生在新闻播报时不正确的仪态,尽量帮助学生学会落落大方地进行新闻播报,克服诸如害羞、笑场等负面情况的出现。

      2.注重活动的参与面。要发动全班同学参与时事播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千万不能固定指派若干学生充当时事播报员。

      3.教师点评要公正客观。教师在点评时应就事论事,对每个学生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还应加强时事方面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做出公正、客观、精彩的点评。

      4.活动应循序渐进。学生的能力与情感也不是一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先易后难,逐步引导,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时事播报的不同要求,让学生逐渐提高水平,锻炼能力。

      5.活动应尽量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对学生所讲述的新闻,要认真寻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之处。尽量让学生把在课堂上通过讲述、分析新闻所弄懂的道理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

      注释:

      ①安然.中学时事教育研究,优秀硕博论文库,2006:5.

      ②王明泉主编.中学时政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2.

      ③樊海珍.时政教育“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3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⑤国家教委.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R].教基厅,2000.

      ⑥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R].教基厅,1993.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⑧安然.中学时事教育研究,优秀硕博论文库,2006:4.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R].教基厅,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明泉主编.中学时政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范树成,周淑萍编写.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5]冉汇真.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报,2002(3).

      [6]李树青.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教育的关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9(01).

      [7]安然.中学时事教育研究,优秀硕博论文库,2006.

      2017时事与政策论文篇2

      近日,一条交通事故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激烈讨论。视频显示:3月5日,广东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制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对于这起事故,舆论一波三折,讨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3月21日《南方日报》)。

      你强行变道,我霸气撞飞——这是网友对相关视频给出的“阅读理解式”答案。胡乱变道,胆子不小,发生事故,该负全责。舆情发生逆转的是“撞翻变道车”的车主在微信群发出了惊人之语:该大众朗逸已经是他撞过的第7辆车。“一般都是别人全责才会撞上去,否则不会撞。之前开比亚迪S6时,已经撞了2辆凯美瑞,2辆锐志,1辆CRV,1辆RAV4,全是完胜,没有输过一次。”随后,东莞交警成立专案组,重新启动调查。结论还是认定大众车负全责,因不存在斗气开车的事实行为。

      通常,面对强制变道,大多车主尽管深恶痛绝,但为了保证驾驶安全,除了紧踩刹车、打轮躲避,似乎也无计可施。而今,比亚迪车主据说不仅两次成功阻止大众车主强行变道,还给这个不守规矩者一个大教训——被撞翻车四脚朝天,这让饱受多年塞车之苦者拍手称快。此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更近乎为“马路侠客”光荣加冕。

      变道引发意外,好在没有性命之虞,四脚朝天似乎活该。不过,有两点需要厘清:

      一是从法理而言,道路交通法规定,违反禁止标线强行并线的,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只是,“变道车辆必须避让直行车辆”,不代表直行车辆可以罔顾前车人身安全而“以暴制暴”。换言之,在风险因素瞬息万变的马路上,“撞翻变道车”的后果是不可预估、不可控的。如果我们放纵了“直行可以撞变道”的逻辑,法律就算正义,也是面目狰狞的正义。当然,若是果真故意撞车,已经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就不是“全责”那么简单了。也就是说,法律从来就没有支持过“对方违法在先,撞了白撞”的说法。

      二是从道义来说,以如此方式惩戒强制变道车辆,不仅游走在人性边缘,也是不折不扣的丛林逻辑。去年引发全民热议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起因即是女司机任意变道。用人命关天的代价,去惩戒不守规矩的车主,这力度残蛮而血腥。除此之外,难道没有别的选择?眼下,不少车主已经为爱车装了车载行车记录仪,而在不少路段,公共监控等技术也完全可以还原强制变道的是与非,何苦非要拼了性命上演私力救济的马路惊悚剧?

      车在路上,难免遇到各种状况,比之于动辄就“撞翻”的暴脾气,慢一点、谦让一点,可能更是当务之需。“撞翻变道车”的快意,于法治而言是值得警惕的。

      为快递小哥期待“依法处理”击节叫好

      近日,一段“车主掌掴快递小哥”的视频刷屏了。并非因为热闹而被围观,而是一个频频动手打人、一个没有任何反抗的对比反差,让一场看似是非分明的纠纷变了味。被打的快递小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很委屈,已经报案了。对于期待的结果,这位小哥回答了四个字:“依法处理”。目前,殴打快递员的出租司机因寻衅滋事已被北京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蹭坏了他人爱车,双方应负有何种责任,需要专业鉴定,最终由法律说了算,不是谁富有、谁气势大,就可以任性动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再有理,也不能不把法律放在眼里,用粗暴的手段始终不能解决问题。

      人都说,遇事要讲理。这首先是在情感和常识意义上判定对错,有些看似“理”气十足的事,往往在当事人心中有一个结果,但既不能“得理不饶人”,像那位车主一样揪住不放并施以暴力;也不能“理亏心虚,任人欺负”,像快递小哥一样如绵羊般被随意打骂。实际上,所谓的“理”,也只不过是一个不成文守则,关键还是靠法律。

      其实,施暴打人的背后,也凸显出对规则的不尊重、对法治的不敬畏。如果没有受到他人来自生命的威胁,为何要选择先动手?如果有清晰可辨的责任,为何不等待警察依法处理?如果心中有对规则制度的基本遵循,为何还会轻易地当街撒气?可见,表面上是在释放心中的不满,实际上是在践踏社会普遍形成的对法律制度的守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法律保护下的个体,人人遵守才能人人受益,随意破坏必将自食其果。在法律面前,没有更公平正义的解决方式,更何况是一件小纠纷?

      与施暴打人者对比,受委屈的快递小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待的处理结果是“依法处理”,值得我们击节叫好。尊重法律,何尝不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何尝不是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当强势主体遇到弱势群体、当有权有势者遇到普通老百姓、当“土著老炮儿”遇到“外来漂流者”,身份的大小、职业的贵贱、姿态的高低,不能成为评判的标准,也不能变成颐指气使、欺软怕硬的“凌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别让你的情绪冲破法律框架,别让我的权利受到无情践踏。我们需更有敬畏之心,既抱有善意,又充分尊重法律,如此进步的终将是整个社会文明。

      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2017时事与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1.2017形势与政策时事论文800字

    2.2017年时事与政策论文

    3.2017形势与政策时事论文

    4.2017年热点时事议论文

    5.2017时事议论文作文素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