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热点 > 正文

    【西安“国际化社区”在哪里?】西安报业集团 边雅妮

    时间:2018-11-03 16:01:5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记者 陈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向来都是老外青睐的旅游城市。如今随着大西安向国际化大都市奔跑的步伐日益加快,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们和西安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有人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开创一番事业;有人在这里寻找文化家园,开启心灵之旅;还有人在这里收获爱情,成就美满人生。资料显示,西安已有175人获得永久居留身份。西安越来越“国际范儿”,作为城市的基本窗口——社区,有没有跟上这一节奏?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外籍人士居住较多的小区。

    国际化元素还是有点儿少

    西安高新区是我市最早设立的开发区,这里高科技企业、人才众多,也是我市外籍人士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要建设国际化社区,当然少不了外籍人士的参与,要让外籍人士参与,那双语标识就是 “国际化”最直观的体现。记者昨日走访了外籍人士居住比较集中的绿地世纪城小区、枫叶新都市、枫林绿洲、棋远锦樾等小区发现,这些小区硬件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但国际化元素却并没有那么多。

    从绿地世纪城小区西门进入,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绿茵缭绕,两位保洁员正在路边认真清扫,不时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鸟叫。沿着悠长的道路一直朝里走,绿地边上不少老人带着小朋友正在享受着秋日里温暖的阳光,稍大一点的小朋友奔跑、跳跃,看起来一派悠闲的生活景象。但小区内没有明显的英文标牌,小区物业管理处也没有英文提示。小区外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门口还有个别的中英文标识,其他的快递点、餐饮店、美容院、理疗馆等大都只有中文门牌。

    在绿地世纪城外的食饕界美食街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韩国料理、韩国烧烤、炸鸡啤酒、脊骨汤、紫菜包饭……韩国美食随处可见,韩国餐馆的数量几乎与中餐馆平分秋色,一条街上到处都是中韩双语制作的广告牌、门头。如果只是看图片,恐怕会让人误以为身处韩国。“这里居住了不少韩国人,很多生意都是面向他们的。”附近的住户老何说。不过,在这里居住毕竟不是只吃个饭就成,对外籍人士来说,社区生活就不那么便利了。

    教育医疗服务期待国际化

    美国人Nathan 来西安3年了,现居住在浐灞生态区。刚来西安的时候,他与外界交流少,人生地不熟,只能通过与本国朋友交流获知西安的情况。去年冬天Nathan得了重感冒,不得不去医院看医生,这次看病让他深切体会到外国人在西安生活的不便。“当时回到家里已经晚上8点多了,我就近邀请了一位关系好且懂英语的中国同事陪同自己去医院。那时候真的有些无助,因为我的病症和感觉要通过同事传递给医生,我担心准确度的问题,因为说实话那个中国同事的英语并不是非常好。”Nathan告诉记者,希望在医疗这方面,西安的医院能给非本国居民提供更多帮助。

    在绿地世纪城附近的食饕界美食街开韩国餐馆的金先生一家来西安已经5年了,孩子也在高新第七小学读书。提起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他们连连叫好,但是对于身处的生活环境却连连摇头。“环境卫生真的需要提高,你看我们物业首先对我们态度就不好,打扫卫生还不及时,生活在这里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老板娘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其实来西安的外国人并不都很富有,我们也想上国际学校,但是国际学校一是少,二是贵。她希望未来,外国小朋友在西安上学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人士,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专门把辖区的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移到了外籍人士比较集中的绿地世纪城南门附近,服务站内还专门配了两名精通中英双语的民警,全天接待来办理居住登记、签证咨询、涉外安全防范和求助、日常咨询的外籍人士。迈出的这一步显然还没有满足国际友人们的需要。

    建设“国际化社区”还在路上

    国际化社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近期,碑林区正在开始探索主动打造国际化社区的路子。碑林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化社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标准,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杭州等城市的一些资料,碑林准备将重点放在以和谐示范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公共服务精细化、交往空间融合化、治理空间多元化和社区环境宜居化为内容,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碑林特色、自信开放、美丽和谐的“国际化社区”新形态。

    这位负责人说,首先,创建国际化社区需要打造氛围,转变以往的社区服务理念,从被动咨询到主动为外籍人士提供便民服务,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其次,需要其他各种硬件配套跟上,比如社区公共环境、社区周边完善的警务、医疗、邮政、电信、教育等配套项目,以此满足中外居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不过首先面临的难题便是语言不通,初步打算借助于高校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把这些团体中的留学生和精通外语的人才吸纳为社区志愿者。

    “在外国人聚集的社区打造国际化社区还需要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尽量依托地区优势来发展,不能一刀切。”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碑林区目前已经把以教育辐射型为代表的西北大学社区和西安交大社区和以旅游促进型为代表的三学街社区、德福巷社区作为试点社区,已经举办过几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效果还不错,受到了外籍人士的认可。最终让外籍人士在西安过得更舒心,让他们真正融入社区,拥有归属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