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财经 > 正文

    经典历史故事长篇

    时间:2021-02-19 18:03:17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经典历史故事长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历史故事长篇精选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欧阳修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狄青骁勇善战,打起仗来所向披靡。这一文一武,表面看,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但那一份忠君爱国的情结,爱民如子的情怀,却都是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惺惺相惜,结成了挚友。

      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逢迎人。有一回,狄青打了胜仗归来,宰相陈执中为了拉拢他,亲自率文武百官前来祝贺。狄青很高兴,连忙摆了盛宴款待大伙。但他并没有特别恭维陈执中,敬酒的时候,反而先与欧阳修碰杯。这小小的无意之举,就激怒了陈执中。他认为,狄青这是居功自傲,没把当朝宰相放在眼里,于是怀恨在心。

      待众人散去后,欧阳修劝告狄青,如今怠慢了宰相,要当心祸从天降。狄青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说:“我哪里怠慢他了?皇上英明,我心正身正,何惧之有?”事实上,狄青也确实光明磊落,后来的日子里,尽管陈执中总想伺机报复,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而不得不作罢。

      宋仁宗皇佑四年,狄青奉命征讨西夏。西夏兵将听说是狄青来了,吓得惊慌失措,还没怎么打,就溃不成军了。西夏王李元昊没有办法,只好送来降书顺表,真正向北宋称臣。这一下,狄青的威名便更加响亮地传开了。班师还朝的时候,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马不能行,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哪料想,这场面却被陈执中知道了!他立刻进宫对仁宗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仁宗一惊,慌道:“此话怎讲?”这样,陈执中就把狄青受到百姓拥戴的情形,添油加醋说了一番。仁宗听后,摇摇头说:“狄青是忠臣。”陈执中当即回道:“恕臣直言,太祖何尝不是周世宗的忠臣!”这话戳中了仁宗的痛处。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虎将,周世宗死后,因小皇上年幼,赵匡胤就在手下将士的簇拥下黄袍加身,夺了周家的天下。那时候,赵匡胤曾痛哭流涕,对后周众臣说:“实在是万不得已啊!”……这个狄青,会不会也“万不得已”而黄袍加身呢?仁宗不由得打了个激灵,暗暗有了惩治狄青的念头。

      可问题是,狄青现在并没有罪,而且还有赫赫的战功。仁宗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国家又出了大乱子。原来,岭南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因不服大宋统治,便煽动部分少数民族起来造反。他们的声势很大,当地的宋军抵挡不住,一退再退,没多久,叛军就控制了好几个州县。消息传来,朝野上下顿时慌作一团。这时候,仁宗想到了狄青,但又不太放心,就与陈执中商议,先命陈曙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这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奸诈而有心计,尽管精于吏道,却不会打仗。遇到侬智高的叛军,头一阵,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陈曙慌了,忙重整队伍再打,可还是一个败,实在顶不住了,他只好向朝廷紧急求救。仁宗也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起用了狄青。陈执中心里虽然不快,却因陈曙不争气,没什么好说的。但他怕狄青再立大功,就派人密令陈曙说:狄青大军一到,侬智高必败,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在手!

      狄青临走前,欧阳修来为他饯行。欧阳修忧心忡忡地说:“这一去,你可得小心些。你要冷落百姓,如果他们再围观你,你就用鞭子狠狠打他们,尽量让他们恨你。”这算什么话?狄青不解。欧阳修说:“当初,韩信领兵在外,遭到刘邦的怀疑,曾问计于张良,张良告诉他要‘自污’。韩信听了张良的话,行军打仗的时候,对百姓们大肆掳掠,以至于百姓们都怨声载道,大骂狗韩信。刘邦知道后,嘴上虽然对韩信严加斥责,心里却不再怀疑他了。你现在与韩信有何区别?”狄青恍然大悟,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出欧阳修所料,狄青带着大军,离开京城还没走多远,便遇上了一群百姓来看他。狄青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便狠狠心下令说:“给我乱棒打散!”于是,狄青的兵将就一齐动手,把这些百姓打得四散而走,这样一连打了几次,狄青的名声彻底坏了,都说他是个没良心的,升了官就忘了本。士兵们也觉得狄青变了,都敢怒不敢言。

      这些事儿,很快传到了仁宗耳朵里。仁宗大喜,对陈执中笑道:“狄青这个莽夫,怎能如此对待百姓?朕一定要严惩他。”陈执中点头称是,心里却暗暗嘀咕:狄青怎么变聪明了?

      到了阵前,狄青安营扎寨后传出命令,无论谁都不许贸然进兵,违者一律斩首。他的意思是,先想查清敌情,再一举破敌。可陈曙却误以为,狄青这个命令,是怕他抢功,再加上他有陈执中的密令,胆子也大,就暗暗带兵出来偷袭侬智高。谁知,又是大败不说,还被敌兵牢牢困住,一下子搅乱了狄青的计划!狄青大怒,连忙亲率精兵,冲进敌营救出了陈曙的部队。陈曙跪下,正要谢恩,哪想狄青却大吼一声:“给我绑了!拉出去斩!”陈曙素知狄青无情,料想不能活命,忽然心生毒计,对众士兵高声笑道:“狄将军是真龙天子,死在他手下,我没有怨恨!你们还不快拜?”说罢,就对着狄青叩头,并山呼万岁。有一些士兵,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赶紧随着他跪下,山呼万岁。

      狄青惊得浑身发冷,脸都白了。他一刀杀了陈曙,怒道:“狗贼!你怎敢逼我犯上?”又对跪着士兵流泪道,“诸位这是干什么啊?”这时,众人才醒悟过来,连忙站起来,愣愣地看着狄青,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狄青很快平定了叛军,逼死了侬智高。可是,凯旋而归的时候,他却仍然很紧张,陈曙喊他万岁一事,总是沉沉地压在心头。

      欧阳修出城迎接狄青,最早知道了这件事,不禁大惊失色:“你怎么能杀了陈曙?这不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吗?那时,你应该随着陈曙转身跪拜啊,就当是你们一同拜皇上的……”狄青怔在哪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欧阳修低头想了一会儿,忙说,“再迟就来不及了。”便骑上狄青的宝马,飞速跑回京城,找到好友刘敞,请他赶快打点一份厚礼,送到陈执中家里,目的是想方设法缠住陈执中,为自己先陈执中一步见到皇上争取时间。

      这时,对于陈曙喊狄青万岁一事,陈执中也是刚刚知道。他高兴坏了,暗道:狄青啊狄青,活该你满门抄斩!哪想,他正要出门去见皇上,刘敞却突然来了。刘敞是监察御史,陈执中不想得罪他,况且刘敞是来送礼的,他更得陪陪人家了。于是,两个人就慢慢拉起家常来……

      欧阳修匆匆来到宫里,见了皇上就说:“陛下,臣请罢了狄青的官职。”仁宗一愣,说:“狄将军刚打了胜仗,怎好罢官?”欧阳修说:“狄青虽忠,但臣夜观天象,发现狄青这个将星属阴,西夏也属阴,叛贼也属阴,这些年的大洪水也属阴,彼此牵连,相辅相成。如果罢了狄青的官职,这一切灾难便会自然消退。”

      仁宗非常迷信,而且很敬重欧阳修的《易经》才学,就说:“这个理由罢免狄青是很充分可是,以卿之意,狄青该到什么地方去?”欧阳修说:“陈州属阳,可让狄青执掌陈州。”仁宗当即颁旨,大意是:狄爱卿有功,但其性有违天意,回京后可稍作休息,前去陈州上任。

      见太监拿着圣旨出了皇宫,欧阳修心里这才踏实了一些,长出了一口气。这时,陈执中终于摆脱了刘敞,也来朝见皇上。他气喘吁吁地说:“臣请处置狄青。”仁宗笑道:“处置过了,让他到陈州去了。”陈执中得知圣旨已下,一切已不可挽回,就说了句“陛下英明”,又看了一眼欧阳修,悻悻地告辞皇上,回家去了。

      后来,狄青到了陈州,再也没有受到皇上的猜忌,安安乐乐地度过了晚年。他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全凭挚友欧阳修的大智慧。



    (篇二)经典历史故事长篇精选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huì)赂(lù)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手里,心里非常苦闷。他不断地劝楚顷襄王远离小人,收罗人才,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靳尚、公子兰就怕楚顷襄王反抗秦国,自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非拔去不可。他们勾搭起来在楚顷襄王跟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国强兵的打算,反倒给排挤出去,他简直要气疯了。他不想吃,不想喝,憋着一肚子忧愤没处去说。他在洞庭湖边、汨(mì)罗江(在今湖南东北部)上,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歌。他面容憔悴,披头散发,骨瘦如柴。

      有个渔父劝他:“你何必这样呢?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你为什么不跟世人一样呢?”

      屈原说:“国王他们是糊涂人,只有我清醒啊!我伤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像刀割一般。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这样的想法,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恨秦国抢楚国的土地的人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把他的歌写下来,这会儿写得更多了。《离骚》这首有名的长长的诗歌,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忧虑国家的前途,日里梦里,老想回楚国的国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他的爱国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秀丽的河山逐渐被秦国抢去,楚国太危险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楚王,事实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对他说:“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屈原说:“我怎能扔了家乡、扔了父母之邦啊!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啊!救国的道路漫长漫长啊,我不能离开楚国,我要上下寻找救国之路啊!”

      坏人掌权,楚国的大难终于临头了。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这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楚国被毁,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要和楚国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楚国的屈原死了,赵国呢?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拜他的弟弟赵胜为相国,封为平原君。平原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结交天下各种人物,把他们收留到门下供养着。这种收养门客的做法,当时成了风气。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像平原君那样收养着门客。他们每家都有几千名门客。连秦昭襄王听说平原君收养门客,都想跟他结交呢。



    (篇三)经典历史故事长篇精选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

      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爱兵爱民,雍正年由外地调入旅顺水师营担任协领,当时军营内部种族歧视比较严重,汉族官兵与满族官兵同差却不同饷,他曾理直气壮地去找盛京将军要求给汉族官兵加薪,他的诸多举动深得官兵的好评。

      水师营原来在荒野郊外,朝廷要在这里建水师营,按规划要建1200间营房,高勋在建营房期间因公得罪属下一个根基很硬的佐领,那佐领四下里放风要去告他贪污,挪用建房银子,使1200间营房只好建成草顶的房屋。这消息传到上司那里,上司立即派官员来水师营调查,他们严肃地审问高勋:“军队建营房为什么不建瓦房而建草房,省下的银子哪去了?”来查办的官员气冲冲地审问高勋,高勋则理直气壮地回答:“这里的百姓都住草房,附近没有砖瓦窑,要建砖瓦房,一是要占地烧砖瓦,二是会引起百姓埋怨,建草房则可避免这些情况,而且也省下不少银子。”

      上司派来的查办人员仔细走访了营区,在官兵中普遍搞了调查,又仔细查了账目,清点了库内剩余的银子。经过查询,账目相符,库存银子与账面完全一致,高勋没有铺张浪费,还处处替朝廷节省银两,上司很满意,便给高勋记了大功一次。

      水师营的建立除了要组织官兵在海上巡逻,防止倭寇入侵之外,还要负责在沿海缉私,查禁朝廷规定的违禁品,高勋偏偏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惹了一个大麻烦,这麻烦使水师营官兵及百姓为高协领捏了一把汗。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天,水师营集市上来了几个外乡买卖人,他们在贩卖长白山人参。在当时,朝廷规定,人参是贡品也是高级补品,必须由朝廷统一经营,普通百姓如敢参与人参贩卖,便要抓入大牢,按刑部法典处罚。所以,百姓来协领衙门举报后,高协领马上派人到集市上查探,当奉命前来查探的官兵赶到集市后,发现这几个外乡人竟大大方方与当地百姓讨价还价,对官兵的到来熟视无睹。官兵们刚要上前问话,那几个外乡人竟怒发冲冠对来干预的官兵不由分说抬手就打,这几个被派去的官兵虽说平时精通武功,却没遇到过这些武艺高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外乡人打得连滚带爬,鼻青眼肿,幸亏在附近操练的大队官兵赶到,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才将这几个人拿下押送到协领衙门,一路上,被捆绑的外乡人在官兵群里还伸腿打人,气焰十分嚣张。

      高协领升堂审讯,问了半天他们才开口,为首的那个北京人自称姓高,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自称是做买卖的,这伙人在公堂上昂首挺胸,怒目相视,差人命他们跪下回答协领大人的问话,他们不但不跪,还一个劲地骂着。高勋自当官差还没遇上这种不懂官府规矩的人,他猛拍公案大喝一声:“大胆歹徒,你们胆敢私贩长白山人参,犯了国法,又胆敢殴打官差,该当何罪?来人哪,把他们押下去……”

      站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军师赶紧拉了一下高勋的袖子耳语说:“大人且慢,我看这些小子不同寻常,为首的那小子气度不凡,一定是有什么背景,怕是有点来头。当然,私卖人参确是犯了大法,依我之见,不如把他们连人带货一起送往盛京,让盛京将军看着发落去吧。”高协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深知官场黑暗,一旦严惩了高官或皇亲国戚,说不定有什么麻烦,烧香引出鬼的事可是得不偿失。

      第二天,他派得力官员和一队官兵,将这伙人捆绑起来,连人带货押往盛京。

      到了盛京,押进盛京将军衙门,只见盛京将军看见押解来的人后,急忙跑下公堂,亲自替为首的那个小伙子解下绳子,并亲自送到行宫安顿下来。

      这情景被前来押送的水师营官兵看得一清二楚,他们经过打听,才知被抓的为首的年轻人原来就是皇太子弘历。高协领得到这个消息后,自知惹下大祸,他做好了心理准备,等着随时被朝廷满门处斩。

      雍正十三年秋,老皇帝雍正驾崩,皇太子弘历即位,改年号为乾隆元年,这消息传到水师营,高勋顿时心惊肉跳。正在他天天忐忑不安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命高勋火速进京。高勋安顿好家眷,没敢把自己的“厄运”告知部下及亲属。他在军师的帮助下,把皇帝可能问罪的事儿都想好了对策,准备了一番后,他便硬着头皮进京复旨去了。

      高协领刚到京城,没敢耽误,急匆匆上殿去见皇上,乾隆皇帝见了高勋劈头就问:“高勋,抬起头来,你还认识我吗?”高勋抬起头来又连连叩首:“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乾隆笑容满面地问:“高勋,你有什么罪啊,有罪的是朕,朕怕是有罪之人吧?”高勋一听,明明是皇上在挖苦他,反正总是一死,倒不如把心里话倒出来,如此死法也痛快一些。他把心一横,反倒镇定下来,斩钉截铁地说:“恕奴才直言,长白山人参是朝廷规定的贡品,寻常百姓私自买卖是要杀头的,长白山是我大清的发祥地,皇祖立下圣训,此乃禁区,不准进山采药、打猎,圣上私采长白山参,又私自拿到集市上贩卖,犯了国法,罪上加罪,……”乾隆听了略露赞同的脸色,只好说:“可我是皇上啊?”“皇上那时没登基,应当按大清刑律与庶民同罪。”“可我是皇太子……”“你口口声声称自己姓高,是掌柜的,奴才岂知皇上的真实身份?”乾隆龙颜大怒:“大胆的奴才,高勋,你竟敢如此放肆,在你心目中还有君臣之礼吗?你死到临头了,知道吗?”“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过,死也要让臣死个明白,我不知高掌柜就是皇太子,不知者不怪罪,奴才为什么要处以死罪呢?再说,大清皇祖遗训,皇家太子都不去遵守,谁还去遵守?奴才身为朝廷命官,遇见违训犯法之事不去管,那才是失职有罪,如忠于职守去管犯法之徒反而有罪,以后谁还去管犯国法的事呢?”

      乾隆帝听了高勋在朝上一番“胆大妄为”的忠言,心里十分痛快,他决定好好提拔他。他对高勋说:“朕错怪了高协领,念你秉公执法,对朝廷忠心不二,朕要对你重用,你回去待命吧。”

      高协领回到水师营不久,朝廷便下了圣旨为他擢升了官职,高协领的子女也跟着他走马上任。高勋上任那天,水师营官兵及百姓挥泪送别,百姓把高勋一直送出了二里之外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高协领水师营抓皇帝的故事便代代传了下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