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历史 > 正文

    考古读后感

    时间:2020-12-06 11:26:2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两周考古》阅读心得

    学号:14210623 方向: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 姓名:蔡治东

    《两周考古》是《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是赵丛苍,郭妍利。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周考古学的发展简史,分阶段对每一时期的主要考古收获及进展做了简述;
    第二部分重在展现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及资料;
    第三部分对两周考古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书中有图四十一幅,包括遗址的平面图、剖面图、实景图。对于本书,笔者自认知识有限,但仍想利用有限知识谈谈对此书的阅读心得。

    大体说来,两周考古工作经历过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工作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1)对青铜器的研究经历了金石学的考释著录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分期、分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逐渐融入到中国考古学的范畴中。(2)田野考古工作基本限于一些零散的调查和较小规模的发掘,且集中于一定范围内的遗址和墓葬。这一阶段商周金文集大成之作,当为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此外,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创立了标准器断代法,建立了西周铜器的科学体系。

    2、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主要特点:(1)建立了两周墓葬的分期编年;
    (2)两周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取得了不少成果;
    (3)一些文字资料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反映了当时的重要史实和经济发展水平;
    (4)不少学者运用考古资料与文献结合的方法探讨当时的等级制度与礼仪制度。但是,这一阶段仍处于资料积累过程,研究内容仅限于个别的城址与墓地的分析。这一阶段重要的著作,为1959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报告出版,该报告是两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创举,第一,运用了分型定式法,为东周墓葬分期断代建立了重要标尺;
    第二,通过比较各项考古遗存间的变化,得出春秋战国之际考古学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
    第三,通过排比发现了以鼎为中心的礼器随时间推移在各类墓葬中变化消长的现象。

    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特点:(1)中原地区的考古学谱系基本建立,以沣西和中州路的年代序列为断代标尺;
    (2)对城址和墓葬进行了综合研究;
    (3)将周文化和封国、列国文化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4)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
    (5)缺乏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

    4、20世纪90年代至今。(1)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无疑是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正式启动,参加工程的学者来自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侧年学等学科领域170多人,共设9个课题44个专题。这一工程所涉及的人力和物力,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应该是前无古人。虽然该工程在2000年已宣告结束,且争议性极大,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但该工程也的确解决了两周考古学的一些问题。(2)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研究成为该阶段考古工作的一个趋势。碳十四测年法、树木年轮法、遥感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增进了考古复原工作的精确度。总之,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学注重以学科理论带动考古研究,有明确的课题研究目的与方法,重大课题、专题研究项目增多,考古工作减少来偶然性、盲目性,并注重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大大推动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

    若把该书当作是一份考古调查报告的结论性综述,则该书的严谨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考古记录是一项严谨、复杂体系,避免受到个人因素影响的工作。从这一点来看,该书做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第二章节通过城址、墓葬、文字遗存、矿冶遗存四个方面来论证两周考古的发掘过程,第三章通过对两周陶器分期研究、两周城邑研究、两周墓葬研究、两周青铜器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的研究、先周文化研究、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六个方面来进行两周考古的资料整理。可以说,第二章是现场的发掘记录,而第三章是资料整理的记录。该书的所用到的考古学理论是文化历史主义,地层学、类型学、文献记载、序列年代方法和碳十四测年法。

    第二章节几乎全部都是说挖掘出土的文物,从出土的文物论证两周考古的基本情况。图文结合,每个位置出土的墓葬、文字、矿冶遗存都说的非常详细,虽然里面没有说到具体的挖掘方式,但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笔者依然存有几点疑问:1、在考古发掘之前,应该会有一个考古调查记录,当然,考古调查并非考古发掘的必要阶段,但该章节一点都没有提到考古调查,是否有所疏忽?;
    2、考古堆积与其说是缓慢形成,不如说是短暂事件。该章节所描述的地层难道在发掘的时候就不会怀疑,该堆积真的是缓慢形成的?两周离我们的年代毕竟太过久远,难道就不排除会有稍近的年代堆积形成;
    3、该章节在墓葬这一节中,几乎全部都是从出土用器、礼器、冥器来分析墓主人,是否带有片面性。因为,葬器有可能与墓主人无关,而只与丧葬主持人有关;
    4、该书的所有配图,几乎都是集中在这一章节,有平面图、剖面图、实物图。但是,现代科技手段用于考古已成为一个趋势,遥感图、航空摄影图已经广泛用于考古中。两周考古作为一个规模颇大的工程,应该也会把这些科技手段用于考古中。是否应该也把这些图片加上去?当然,笔者也没有查到此工程是否真的用到了这些科技手段,若没有用到这些手段,也证明笔者的困惑是多余的。

    第三章节从资料整理的角度,用类型学、序列年代方法来判断两周考古的相对年代。对陶器分期研究、青铜器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对城邑研究则用了环境复原方法。对墓葬研究用了文献记载与现场发掘结合、地层学的方法。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研究主要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学、碳十四测年法、地层学方法。对先周文化研究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学的方法。对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

    笔者认为该章节的重点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与两周考古有关的是西周年代学和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西周年代学的研究过程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侧年,建立年代学的基本框架,同时构建金文历谱,并计算有关天文材料,排列出西周列王的年代。武王克商年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碳十四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后加以整合而选定最佳年代。

    对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最大的是在由甲骨月食所推导的克商年范围是否准确。在“东亚历史”期刊(East Asian History)上,Douglas J.Keenan发表文章质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文章中对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提出了具体质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计划,包括被中国国务院接受的研究计划(指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的是一个在西元前一千纪早期的“天再旦”的记载。这些研究把这个奇特的记载解读成日出时的日偏食。这种解读看似合理(黎明要开始之际,天色因为日食而暗下来,然后再日出),但却是不确定的。日出时把太阳表面遮住的部份大到可让天色大幅变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西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确是有一次日出时日食,而这些研究计划把这个日食对应到该奇特的记载(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计算显示,西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为了证明这样的亮度减少可以给观察者有“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对观察了1997年日出时日偏食的观察者进行了调查。然而,所有的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不到10%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观察者没有“天再旦”的感觉),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超过80%的地方(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觉))。从这些数据,研究者作出结论,“主观亮度减少超过10%会造成“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这个结论根本毫无根据。实际上,飘过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观亮度减少25%„„ 另外,该文也质疑了对于该次日食的计算的正确性。

    考古学可以分为三层理论:第一层次是高级理论,即整体世界观;
    第二层次是中层理论,即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过渡,学科理论主要就是贡献在这一层;
    第三层次是实证性经验层次,即可观察性现象直接归纳。

    按照这三层理论来分析,《两周考古》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做到了非常严谨细致的程度,第一层则基本没有涉及。笔者主要想谈论下这本书的第二层描述。该书在这一层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史前时期事件的编年并研究文化变迁与延续的一般趋势。《两周考古》无论是采用类型学、文献记载、甚至是碳十四测年法,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对该方法的技术手段演绎。文化历史主义,实际上也可称为规范性文化概念。该文化概念是描述性而非阐释性的,用规范性文化概念来对两周时期的生活模式化描述,它的好处是考古学家可以从挖掘出的文化遗存推测过去的文化规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变异和变迁。按照规范性文化概念,陶器可以看成是调节技术行为的规范性反映。因此,两周考古对于陶器的分析也是非常详尽的。但是,文化历史主义虽能建构史前时代的时空框架,甚至确定遗存的功能,但它不太适合解释文化的过程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所以,从《两周考古》中,我们能知道西周的墓葬有等级之别,有殉人现象,出土了很多陶器、冥器,能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出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能确定朝代的具体年份。但是,我们不知道,除了这些历史事件,该地区发生过怎样的天灾?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陶器与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不一样? 该地区的人是怎样适应他们的生存环境的?他们的生活器具如何随着朝代的不同而进化?。。。这些问题,在《两周考古》中我们没有找到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金石学传统和文献记载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石学就是中国的古器物学。但是,古器物学绝非考古学,仅仅只是与考古学共享了部分材料的归属;
    文献史学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发展的更为成熟。相比之下,考古学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所以常常会出现文献史学研究考古的做法,这是错误的。文献史学与考古学存在对应关系。但是,考古学材料有三个特征:(1)历时与共时;
    (2)社会阶层覆盖更广;
    (3)群体性特征。这三个特点是文献史学所不具备的。这也就是为何夏商周断代工程会引起一些海内外学者质疑的地方,因为它肢解了考古材料,使之符合文献记载的概念先行。

    当代中国考古学非常强调类型学和地层学。《两周考古》非常典型地运用了类型学和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类型学从陶器、礼器、冥器的型式风格分析入手,地层学从墓葬、城墙、灰坑、窖藏这些特殊埋藏分析。以陶器为例,1、西周陶器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期。(1)早期陶器包括从西周初年到康昭时期的陶器,陶器有灰陶、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少见横纹与绳纹结合;
    (2)中期陶器指周穆王到夷王时期的陶器,陶质中泥质陶不断增加,纹饰以绳纹、旋纹和弦纹为主;
    (3)西周晚期指厉、宣、幽时期,这时期泥质陶多于夹砂陶,灰陶多于红陶,多见素面陶,绳纹少见且以中粗绳纹为主。旋纹、弦纹具有一定数量。

    2、东周陶器可分区域性特征,分为三晋中原地区、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国地区、南方楚国地区。

    (1)三晋中原地区:春秋时期的陶器盛行轮制,陶质细腻,以灰陶为主,春秋早中期夹砂粗陶较普遍存在。陶器以素面或磨光者居多,纹饰有绳纹、弦纹、暗纹,鬲、釜等器物上多施绳纹、弦纹,暗纹多施于豆、盆类;
    战国陶器陶质细腻,大多数为灰陶。陶器上暗纹盛行,多见山字形、锯齿状、兽角状,弦纹次之,绳纹少见,彩绘陶逐渐增多。

    (2)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秦国陶器:秦国陶器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陶日用器为代表,另一个以仿铜陶礼器为代表,多见于中型以上贵族墓,战国时期无论大、中、小型墓皆见。陶日用器的组合在春秋时期的早、中、晚三期和战国早期基本相同,以鬲、豆、盆、罐为常见组合。战国中期以后,秦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巨变,陶日用品和陶礼器在大、中小型墓中均出现了。这时期的日用器以鬲、盂、罐为组合,新出现了小口圆肩罐,有些墓还出现釜。

    (3)楚国陶器:楚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火侯较高,以夹砂或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以楚式鬲为代表的典型器物组合为鬲、盆、罐、长颈壶、豆、瓮等。鬲最具特点,春秋时期楚式鬲普遍取代了当地的陶鼎,其形制为中口、圆肩、三高足大而稳当;
    战国时期,鬲口变大,其宽度基本与最大径的肩部相当,三高足逐渐内收变小,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式鬲呈现头重脚轻之感。

    由蒙特留斯开创的类型学,经过滨田耕作在中国的影响,可以说器物类型学分析在中国考古学已经非常成熟。类型学不仅可以解决相对年代问题,还可以提供其他信息解决其他问题,但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推理过程。中国的考古学类型学,类表示器类,型表示传统,式表示绝对年代关系。但是,型式分析并不是越细越好,一个型有可能包含多个式,式与式之间年代间隔不确定,年代缺环允许存在。型与型之间不一定是平行关系,借助组合确定型与型之间关系。任意组合重复六次,即可确定为固定组合。《两周考古》中对陶器的分期研究即是完全符合这一方法与过程。

    关于《两周考古》中的地层学方法,可以借助墓葬举例。墓葬作为地层学中的特殊埋藏,不纳入文化层,要么在下面,要么打破地层。以春秋时期的族墓制为例子。族墓制分为“公墓”和“邦墓”。“公墓”以长治分水岭墓地为代表,“邦墓”以侯马上马墓地为代表。

    1、长治分水岭共发掘32座东周墓葬和2座马坑,分布密集,排列整齐,相互间未发现叠压与打破关系,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墓,年代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

    2、上马墓地共发掘1383座墓,其年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根据墓葬间的空白地带,可划分为若干大的群块,各大群块又可分成若干小墓群,有的小墓群中,又存在若干个年代相当、性别相同或相异的并列墓。上马墓地这些不同的群块、群组,反映出死者生前分属不同的群体。大的群块是属于不同族群的划分,每一个群块内的人们关系密切,每一大群块下的小墓群反映出同一族体中的亲疏关系,他们显然比大群块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在这些小墓群中多见晚期墓葬插入早期墓葬内埋葬,但极少有打破的现象。上马墓地有三种埋葬顺序:早期墓居于一端,晚期墓依次向另一端埋葬;
    早期墓居中,晚期墓依次向四周埋葬;
    早期墓居于四周,晚期墓居于中心。

    这两座春秋时期的墓,都未见打破地层关系,证明这两个墓葬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与稳固性,对两周考古的工作减少了很多麻烦。从上文也可得知,该地区埋葬的时候早期墓与晚期墓的埋葬地址是分开的,有一定规律的。这是否可以从侧面证明“周礼”对人们的约束性? 地层学理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相似——都认为进化有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地层学认为缓慢堆积。但是,堆积与其说是缓慢形成,不如说是短暂事件。文化层是一个理想状态,这个理想状态其实很难实现,虽然它是理解考古学的基础。所以,笔者也对上文《两周考古》中长治分水岭和上马墓地未打破地层的描述持一定保留态度。

    时代在发展,考古学也方兴未艾。今天的考古学,中层理论已经提出了后过程考古学、女权考古学、实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等等新的理论流派,考古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朝着精确、迅速的方向进展,例如像钾氩测年法、热释光测年法、铀系测年法这些技术,把考古学的技术手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我国考古学也应该吸收这些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当然,无论是外国还是我国,考古学都要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第一是文物盗掘者的故意破坏,第二是考古遗址正被世界上日渐庞大的日常活动所损害,第三是殖民征服或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盗掠。如何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对于任何国家的考古学家来说,都任重道远。

    以上就是本人阅读《两周考古》的阅读心得。由于本人知识有限,所以不免有错误遗漏的地方,还请老师指正。

    《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读后感

    从现在延续到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去寻找人类的踪迹,考古学家们费尽心思,先后找到了各个独立王朝中十大谜一般的历史痕迹。《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最鲜为人知的史前文明,并且配发了许多全彩图片,针对这十个谜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每个古迹由许多小题目组成,每个小题目娓娓地诉说了一个个离奇的故事,一段段神秘的历史……

    人们只习惯了解有哪些古迹,其实不大去详细地了解有关他们的细节问习题。所以这本书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比如,有突然毁灭却又昌盛一时的玛雅文明、曾是“人间天堂”的摩亨佐。达罗却不知何故消逝变成了群葬数千人的墓地、藏有食人怪物却一夜之间被地震和洪水推毁的克诺索斯迷宫、埃及的图坦卡蒙陵墓、因绝世美女海伦而沦为废墟的特洛群城、曾有数百尊臣石像的复活节岛、被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密林中的吴高窟、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血腥斩首之王的陵墓西潘王陵。以上十大古迹充满迷人的吸引力,把你带进远古的呼唤,具有神奇的魅力,不信,你随我走进玛雅文明看看……

    古玛雅从发现至今,有许多遗迹充满疑团。公元前2500年,玛雅人竟能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先进的天文台和神庙宫殿。他们不仅在手工业、农业上有很大的成就,在科学领域也有很高的地位。他们的数学观念和计算方法比欧洲人早800多年,其中有一个金字塔的台阶基数恰好是365级。

    还有,在一棵大橡树下发掘出来的一个水晶头骨无任何加工痕迹,

    1 而且当光线照在头骨的任何部位上,都能从眼窝处发射出去。他们的太阳历算作18个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禁日,全年正好是365天。他们将一年的金星历定位584天,而现在定位583.92天。更令人奇异的是玛雅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的居民却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无人知晓其中奥秘。

    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此类震惊世人的谜团,阅读它,你可以踏上考古的征程,感受远古的呼唤。这些文明古迹,是历史长河中的绝唱,即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残酷洗礼,即便被遗忘了上千年,当再度被发现时,他们仍然是那么灿烂,仍然令人们为之惊叹称奇。

    2

    三峡考古

    七千年的人类历史

    “早在7000年前三峡库区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的研究日前得出这一结论,比此前考古学者在瞿塘峡发现的距今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还早2000年。

    地处三峡巫峡深处的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山势险峻,土地肥沃,以盛产优质柑橘而闻名于世。1932年一位美国考古专家在三峡地区考察时发现楠木园有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这一发现引起了海内外考古专家的注意。1994年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巴东楠木园村古人类遗迹进行拭掘。2000年9月,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带领考古人员对楠木园古人类遗迹进行大面积发掘。

    据余西云教授介绍,巴东楠木园古人类遗迹的文化堆积厚,保存完好,面积逾10万平方米,是三峡地区少见的大型A类遗迹,目前考古队已完成田野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一期遗存。这类遗存的地层以一个富含碎骨、陶片及炭灰、红烧土粒的土层和一个相对纯净的沙土层相叠压,并有少量冲沟、兽洞和小坑。地层中出土的碎骨,以鱼的腮盖为主,兽骨也占相当比重。人类遗物的主要有石器和陶瓷。

    据了解,此次巴东县楠木园古人类遗迹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六朝时期的“仓”,这在三峡地区尚属首次。据专家判断,六朝时这些地穴式的“仓”可能是作为盐仓使用。

    三峡库区出土百余件珍贵文物

    三峡库区秭发县卜庄河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00多件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从战国至明朝,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发掘工作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其地点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在30多座古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战国、汉代、六朝、唐朝、宋代和明朝的铜鍪、铁剑、瓷罐、陶罐、玻璃附饰等文物,另有数百枚五铢、半两元祜通宝等青铜钱币。据了解,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的汉代铜鍪,唐、宋、明时期的瓷罐和瓷碗等。

    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卢得佩介绍,此次出土的7件战国时期彩绘陶器,展现了楚文化的成果,它表明楚文化在三峡地区比较发达。

    宜昌有20多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兵分两路参与了三峡文物考古大“会战”。一路10余人和重庆考古队合作,现在在奉节、忠县、丰都一带工作;
    一路近10人在湖北省秭归卜庄河墓群遗址独立进行考古工作,该墓群经初步鉴定为战国至六朝时期的一大型墓葬群。宜昌考古队从90年代初就进驻该地区进行发掘,经过

    五、六次较大的发掘共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批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如铜鼎、铜壶等,反映该墓群中葬有西汉时期当地的下层贵族。卜庄河墓群项目现为湖北省境内最大的项目

    国家启动全球最大文物保护工程 64支考古队会战三峡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在三峡库区启动了由全国64支考古队参与的抢救829处文物

    点的全球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总投资预计逾10亿元。宜昌有20多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参与了此次考古大“会战”。

    三峡库区是指上自重庆朝天门码头,下至宜昌三峡坝区沿江一带(包括支流),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分为地面(含水下)文物保护和地下文物保护两大类。其中地面(含水下)文物如石碑、石刻等453处,地下文物如古墓、古遗址376处,地下文物埋藏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文物保护工作量极大,同时,库区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巫山在庙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巫山猿人化石距今约204万年,比此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还要早出近30万年。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规划的临近,文物保护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所以在剩下来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64支考古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三峡首次发现东周遗址

    宜昌市文物工作者在西陵峡口首次发现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2001年11月16日,宜昌市文物部门开始对西陵峡口前坪村的3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已发掘完毕的2座古墓中,共出土陶罐、板瓦、简瓦等陶器10余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发掘古墓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

    东汉夷陵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宜昌首次出土罕见瓦棺葬

    宜昌东汉时期建筑遗迹考古取得重大发现,1月8日,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遗迹中首次发掘出一口罕见汉代瓦棺葬。

    位于峡口风景区前坪村王家沟的东汉时期遗迹,地面上曾发现大量古代建筑板瓦和筒瓦,2001年因襄樊铁路分局在此建造康复中心而作抢救性发掘。市考古工作者在该遗迹上开出一个5米正方形探方,在发掘到第三层土壤时,在探方中的4号坑发现一座古墓,首次出土一口罕见汉代瓦棺葬。该瓦棺呈东西方向,用7块瓦片拼合而成,其中棺的上下部位各用3块板瓦,左右壁各用2块板瓦,棺的前后两端各用一块板瓦,整个瓦棺为长为12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瓦棺专用于安葬死去孩童。

    宜昌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华认为,根据对该处古董筑发掘,可以推算,前坪一带在汉代已比较繁华,居住的人口比较多,史载战国时期楚 国在长江以西,为抵御巴蜀入侵而在此设立的一个军事重镇名“夷陵城”,很可能就在这里。他介绍,此次出土的这口瓦棺葬,为研究宜昌乃至三峡地区古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古归州城墙牌坊乔迁新址。秭归县归州镇政府作出决定,将归州城的古城墙、城门、牌坊等历史文物搬迁至新集镇陶家坡。

    古城归州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迄今已有1780年历史,当时刘备“挥师伐吴,于归州筑土城,屯重兵”,故归州古称刘备城。据记载,明嘉靖40年,因“久雨,地陷城记”,时任知州郑乔在刘备城废墟上重建新城,“筑土城四百丈,周三里,崇一丈九尺,门五:东曰迎合,南曰景贤,西曰拱极,西南曰鼎心。”后来又就此规模再改为石城。

    随着2002年6月1日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日期的临近,归州这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亦急待搬迁。为保护好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归州镇政府决定,于今冬明春将现有完好无损的500米城墙搬迁到新集镇陶家坡。随同古城墙搬迁的还有东门、南门、郭沫若亲笔题写牌名的屈原故里牌坊以及30棵古树等,计划总投资70万元。

    归州新集镇坐落于古城归州以东屈原庙村陶家城,近期规划占地50.82公顷,总投资1 .3亿元。新集镇于1996年3月动工,现日产4000吨的水厂已投入使用,10KV高压供电线路架设18.3公时里,地埋13.8公里,铺设有线电视线路17.4公里,地埋10公里,累计开工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已完成9万平方米,居民搬迁1345人。

    世界上第三颗传世佛牙舍利在当阳被发现

    据新华社武汉电,唐朝武则天亲授、被称为传世的第三颗佛牙(释迦牟尼)舍利,新近在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获重大 发现。

    据此间佛教人士和文物考古专家称,全世界目前认可的佛牙仅有两处;
    一为斯里兰卡的佛牙寺;
    一为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当阳地宫佛牙的论证结果引起了佛教界高度重视。

    据了解,该寺中的铁塔占地489平方米,其地宫由门厅、墓道、正厅、甬道、陈列馆组成。专家从挖掘的石刻铭文中考证,地宫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同年9月11日安葬舍利,牙舍利安放在由塔刹、塔身、基座、地宫的舍利函中。其须弥座及大石函通高80厘米,函顶刻楷书铭文,详细记载了唐朝玉泉寺僧弘景应武则天之诏,北上洛阳,由武则天亲授舍利一件、让弘景带回玉泉寺的经过。

    军垒、嫘祖纪念馆

    三游洞军垒

    在离宜昌市区西北十分里处的三游洞风景区后山江边,即下牢溪与长江交汇处的们山台地上,有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军垒。三游洞军垒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设施。1983年10月修建三游洞长廊发现,随即进行了重点清理。从长廊基础下至江边台地,再从三游洞管理处办公室后延至“三游酒家”下临江边,有砖砌墙基延伸,是为古代军垒 。军垒墙体呈南北向,由江边向下牢溪依山延伸。宽九点五米,南北长残存十点四米,残高二点三米。该垒采用东汉几何纹砖和南朝蓝纹素面灰砖夹泥修筑,平砌,呈底宽顶窄复斗状。东墙经过后世用青石夹石灰浆维修,墙体内填土夯实。该垒早期曾被严重破坏,1998年残垒周边进行了维修。

    -----------------------------------------------

    宜昌嫘祖纪念馆

    船出西陵峡,遥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绿树丛中,有一座纪念中华民族之母的嫘祖纪念馆。

    蚕丝在西陵。西陵地域辽阔,在黄帝时代西陵即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远古西陵,即今以宜昌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区域。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是峡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为峡州六处古迹之首。

    《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器,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濮,生高阳,高阳有圣惠焉。”宜昌地属远古西陵国疆土,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区域,也自然是“西 陵之女”嫘祖的故乡。在今日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区的西陵山上、在先人溪畔的嫘祖洞里、在黄牛岩上的轩辕洞和玄嚣洞中,处处留有嫘祖圣迹。嫘祖教民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西陵人民世代相传尊称嫘祖为蚕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嫘祖生辰,举行庙会祭祀。

    嫘祖与黄帝结合,一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黄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保护神。

    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铭文列为峡州古迹,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参天,当时西陵山庙已形成相当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庙却毁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无情的历史,记下了国土遭蹂躏、人民被屠杀、祖庙被炸毁的血海深仇,给我们提出了应当永远牢记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

    改革开放,国运昌兴,宜昌人民经过深入考证,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复西陵山景区,建立嫘祖纪念馆的动议,跨入九十年代后,对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妇的考证工作日趋深入,并在报刊杂志上开展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愈辩愈有,对垒双方双赢 局面。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嫘祖庙建成。嫘祖庙,是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看像似三层,实际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刺天;
    从底层到顶端,高26.53米;
    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风飘动,传响天外。

    一层楼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顶端,有精工彩绘、富丽堂皇的龙凤呈祥图案,其下有8组16个斗拱、28只丹凤,代表炎黄子孙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进大门槛,仰头即可看见象征富丽的牡丹花,表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彩绘荷藕溢出清香,代表华夏儿女的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着嫘祖塑像,这尊塑像高6.3米 ,是根据明代以前绘制 嫘祖图像,经重庆美院再创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蚕茧正在抽丝,两个侍女,一个手捧金梭,另一个献出的是绢绸。嫘祖慈祥端庄,宛如正在教民蚕传授艺主。

    嫘祖庙一期工程完工后,迎来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嫘祖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的60多位学者、专家云集西陵山,从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嫘祖,发掘线帛文化,以大量的文献事实,雄辩地确认宜昌是远古西陵历史地位。

    今日嫘祖纪念馆,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科学文明的教育阵地。当人们走近馆前广场,嫘祖纪念馆和黄帝、嫘祖塑像将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双亭榭式碑廊,将向您敞开胸襟,铭石碑文将向您叙述千古历史;
    走出碑廊,庙前左边竖立着雷洁琼女士在1994年以国

    家领导人的身份题写的《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手迹。右边立着的是一方庙字碑,以《说文解字》引文,注释了嫘祖乃民俗庙、祭祖之庙。

    再拾级而上,在“人文初祖”横额下,写着西陵山人的七字集联:

    上联是:轩辕宏恩比宇宙,

    下联是:嫘祖浩绩贯乾坤。

    这幅楹联,以宏恩比宇宙,浩绩贯乾坤,肯定了嫘祖与黄帝齐名的始祖地位。步入瞻仰亭,一副长联跃 入眼帘。

    上联是:桑绿四野衣被万民伟哉斯功煌煌嫘祖华夏圣母;

    下联是:丝连九州迹耀千载荣兮兹土灿灿元妃楚峡蚕娘。

    赞颂了嫘祖的历史功绩,写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后殿壁照,藏 一幅精工制作的黄帝嫘祖桑蚕图,这是一幅仿铜壁画,古朴典雅,画面人物,栩栩如生。

    登上二楼,您将步入嫘祖业绩展。在“人文嫘祖”“先蚕嫘祖”“西陵蚕丝源远流长”“西陵圣迹”四个板块中,您将看到宜昌学者、专家、实际工作者,在嫘祖课题、西陵考证的研究工作中,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团结奋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以实事地求是的科学态度,用事实说话,文献作证,纠正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黄州“西阳”误刻为“西陵”和唐代文人张守节、徐广在《史记》注释中,误引、误注所造成 千古大错,从而再一次确认了宜昌是远古西陵的历史地位。

    当您走出三楼歌舞厅,您将卷进欢乐浪潮,融入《嫘祖颂》的乐曲声之中,采桑、织帛、相逢、复见四个片断的歌舞表演,将把您从远古引向现实,您在欢快、动情的乐曲声中,将情不自禁地走向嫘祖,敬献鲜花,您的行动正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一片虔诚之心。

    当您走上四楼,您会看到“僭僭览胜”的标牌。“僭楼”低矮,视野难展,人所共见,而嫘祖纪念馆置僭楼览胜,正是其独道之处,在僭楼,您不仅可以领略“举目看三峡,俯 首眺葛州,四十佳景首尾占,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奇观美景,还能看到宜昌从远古西陵走向现代文明的脚印。

    从僭楼下来,经过火凤凰虚弥庙,穿过桃李林、桂花林走进西陵陶苑,在这里,您既可以看到“古龙窖”,还能看到制陶专家用现代电窑向您传授制陶技艺,提示古陶奥秘。

    光临嫘祖纪念馆,朝拜伟大母亲,尽一份华夏儿女的孝心!

    《考古学通论》教案历史系专业

    导 言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有时候被看作是一门浪漫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许多人将考古学与搜寻地下埋藏的珍宝和探索伟大的历史之谜联系在一起。比如:打开金字塔,开辟帝王的陵墓,寻找远古失落的文明等。其实,早期的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搜寻地下的珍宝。但,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有着自身规律的科学。现在,考古学家搜寻的并不都是稀世珍宝,而是古代人类所遗弃的实物资料,是古人类的垃圾。所以,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戏称,“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垃圾的学科”。许多考古学家毕生都在研究古代人类的垃圾,他们像侦探一样寻觅着遗留在这些垃圾中的远古社会的信息。

    那么,什么是考古学呢?简单地说,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地一门科学。我们著名地考古学家夏鼐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地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地一门学科”。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地是,考古学研究地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地对象是文献资料。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而获得的。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的资料要经过室内整理,再编写成报告,才能成为研究资料。所有非考古调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也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而只能称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即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必须而且只能靠实物资料来了解当时的社会信息。所以对史前时代来说,考古学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文化遗存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1、遗迹: 遗迹是古代人类获得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它包括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古代人类建筑和设施。

    古代人类活动又可分为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所以,与古代人类有关的遗迹,还有矿坑、作坊、窖藏等。与古代人类生活活动有关的遗迹还有洞穴、聚落(村落)、城堡等。

    2、遗物: 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既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按用途,它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

    按它的质料来分,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漆器和丝绵织品等。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品(如雕塑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车马器、日用器皿、装饰品、货币、铭刻、文书等。史前时代,人类自身的化石或骨骸,既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或者说是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的。即使是自然的,也必须是与人类过动有关的、能反映人类的活动的实物。这就使得考古学充满了挑战。为什么呢?

    首先,许多地下的文物或由于容易腐烂,或由于人为的和自然作用的破坏而无法保存下来,考古学家们今天所能研究的只不过是古代人类残存下来的一小部分遗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入手的古代历史重建,都只能反映过去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

    其次,从物质遗存来研究历史历史有一种特别的难度等级。这就是英国考古学家霍克斯所说的,“研究技术和经济较为容易,研究社会结构比较难,研究意识形态最为困难。

    注: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下来的连续分布的遗址、遗物的集合体。

    三、考古学的目的和作用: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古学研究对于人类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是,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期的研究,就完全依赖考古学。即使文字出现以后,考古资料仍有重要作用。因为,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同时,中国的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记载,这一块的研究也必须依靠考古资料。

    关于考古学的目的,或者说考古学的目标,目前国内的定位是“重构国史”。也就是说,国内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但国际上,现存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目前,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或考古学目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复原文化历史。

    复原文化历史,就是从时空背景来研究古代遗址、器物、工具和建筑,建立起一个区域里的人类文化再千百年里甚至上百万年的发展序列。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了对考古发现材料的罗列和描述,以考古材料的时空分布为基础来复原某种文化的发展过程。

    二是复原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考古学诞生之日起,复原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就是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呢? 因为,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即反映了古代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含了古代人类的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于是欧美的许多考古学家先驱,开始关注从动物骨骼、炭化的种子以及其他人类实物的残迹来重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为此,他们请来孢粉专家、动物专家、植物学家等,观察研究考古遗迹。这样再考古学中,就将文化的时空变化和人类的栖居形态、生存策略和古生态环境结合到了一起。

    三是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考古学的复原阐释文化发展进程的目标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国际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转折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许多考古学家提出,考古学必须创造和发展新的研究手段,对主导种种不同的文化历史现象的潜在原因进行总体理论的阐释,然后通过仔细设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来进行检验。他们认为,考古学应当用更加严谨和细致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材料,将他们放到一个可以被检验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认为考古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重建历史,它还必须对主导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作出理论的阐释

    第一章 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它也叫“同一文化共同体”。

    这里三个要素,即“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缺一不可。相似的文化遗存,即使分布于邻近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域,如果不属于同一时代,则不能称为一个“考古学文化”。

    当然,“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这三者也是相对的。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文化面貌上又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就要用“文化类型”来区分。如:同属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一般分为“两城类型”、“城子崖类型”和“黄堌堆类型”;

    二是:同一个“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该文化刚被发现时,还不了解其先后关系,也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就是指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

    三是:一类文化遗存在发现初期,很难确定它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时也被命名为“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的发现,并得到考古学界的公认,原来被成为“类型”的文化遗存就要改称“考古学文化”了。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共5种)

    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县名、乡镇名、村名等)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中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等;

    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的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
    中国的山顶洞文化、观音 洞文化等;

    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时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庙底沟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

    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

    这种做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也被经常采用。但由于具有特征性(代表性)的遗物会在几种不同文化中存在。所以这种命名方法现在在考古学界一般不用。

    5、以族别名称作为考分西文化的名称。

    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

    一般来说,这种命名方式多适用于时代较晚的青铜文化时代。总之,考古学文化命名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被命名的文化遗存是否能够构成一种“考古学文化”。否则,不宜对其命名。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内容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地区和波及范围;

    2、文化的基本面貌及其特征;

    3、文化的源流、发展及其演变;

    4、文化的时代和分期;

    5、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

    6、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

    关于“文化内涵”,一般来说,要从

    一、两处典型遗址入手,做全面、深刻的研究,再进一步把握整个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规律下的问题)

    其一,一个考古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在史前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这就必然影响到文化面貌;在文明时代,政治中心坐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大,而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小;

    其二,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当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其文化面貌未发生质变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
    当其文化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则应归纳为另一类“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器物的演化,既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也跟外来文化的影响及部落观念形态的变化相关。

    其三,史前时,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系统,时形成不同考古学文化系统的根本原因。

    每个文化系统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每个文化的性质,相邻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反映文化的性质;

    两个不同系统的交汇地区和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的交汇处,是考古学文化的过渡地区。过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除受相邻地区的影响外,一般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能将过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于相邻地区的文化系统,而应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文化系统。

    如:中国秦岭以南的鄂西北和豫西南以及淮河流域,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地区。它既受两大流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所以折这一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考古学文化。

    第二节 考古学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些学者在旧、新石器时代之间,分出了一个“中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又分出了一个“铜石并用”或叫“金石并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大体上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当;
    而在西欧、北欧等地区,整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都处在史前时期。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将人类早期使用打制石器时的时期,成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英国银行家兼博物学家卢伯克爵士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865年出版的《史前时代》一书中采用三项标准将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其三项标准是:一是动物群。旧石器时代存在灭绝动物,新石器时代均为现生种。二是经济形态。旧石器时代是采集、渔猎,新石器时代部分依赖农业生产。三是技术。旧石器时代采用纯打制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技术。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1.2万年至1万年之间。近3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占据了现在整个人类历史的99%以上,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分期,考古学上一般采用两分法或三分法: 两分法,即把整个旧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因三分法的划分与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的三个阶段(直立人或猿人、早期智人或古人、晚期智人或新人、直人)相一致。故现在考古学界对旧石器时代的分期多采用“三分法”。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处在血缘婚和血缘公社(亦叫血缘家族)阶段,中期向氏族公社过渡,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确立。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性的经济尚未出现。这种经济称为"掠夺性经济“或”攫取性经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旧石器时代处在地质时代的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更新世世距今较近的一个地质年代,距今大约250万年道1万年前)。当时学者研究,更新世发生过几次冰期与间冰期,地球上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物竞天泽,适者生存。这些变化使地球上的生物、动物和植物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生物就此灭绝。研究古生物的变化可以了解更新世各个时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灭绝的生物有些以化石的形态保存在地层中,所以,研究古生物化石既是古生物学家的任务,也是史前考古学家的责任。

    2、中石器时代(简介)

    “中石器时代”作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其经济生活仍为采集和渔猎。工具主要使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工具特征是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细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中石器时代也称为“续石器时代”或“上旧石器时代”或“外石器时代”。

    在地质时代上,它处在全新世早期,属于冰后期。因为更新世的大冰期从总体上看从200万年道1万年前。

    中国是否存在“中石器时代文化”,目前考古学界还没有定论。从近几十年所公布的考古资料成果来看,“中石器文化”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种“石器文化”,而不能作为世界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石器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区都经历过“中石器时代”。

    3、新时期时代

    考古学上,把人类社会早期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产生的主要标志是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陶器虽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但一般来讲,它是在农牧业与磨制石器之后产生的。故现在考古学上,把陶器还没有出现出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从世界上看,两河流域、希腊半岛等地,都经历过“前陶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华南地区和黄河流域也发现了“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

    因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各不相同。

    如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90000年至前7000年,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0年和新石器时代结束。

    我国的华南地区大约子公元前9000年进入“前陶新石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新石器时代结束。

    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磨制石器普遍使用,随即制陶业也开始出现;
    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磨制石器由局部磨光向通过磨光过渡,彩陶大量流行;
    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石器多为通体磨光,并出现了玉器和小型铜器,陶器以灰陶为主,并普遍使用轮制技术。

    4、铜石并用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它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红铜(纯铜)工具,已经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一般用冷锻或铸造制作红铜。但石器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铜器只用来制作小型的手工工具与饰物。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公元前1000年,直接从北方进了铁器制作技术,直接由石器时代进了铁器时代;

    至于中国,也出现过铜石并用的现象,如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既有红陶器,又有青铜器,当然也有大量石器。但是中国是否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

    二、青铜时代

    考古学上,把继石器时代之后,人类使用铜锡合金器物的时代,称之为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

    青铜是铜与锡或铜与铅的合金。它与此前的红铜(纯铜)相比较有三个明显优点: 其一,熔点低。红铜的熔点一般为1083℃。如加锡15℃,成为铜锡合金后,熔点就降低到960℃。

    其二,硬度强。一般红铜的硬度是布林氏硬度计的35度。如加锡5%,成为铜锡合金后,其硬度增到65度;
    如果加10%的锡,其硬度就增到165%。

    其三,青铜铸件,不易出砂眼。因青铜熔液不易吸收空气,浇铸时气泡少,这就能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纹饰。

    正因青铜器有这些优点,所以它出现后很快就取代了以前的红铜器。但由于锡矿较少,加之开采与冶炼又需要相当的技术。因而,青铜器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日用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

    世界上最造的青铜器饰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酒器——爵。当时发现又两件爵。一件师锡金铜;
    另一件是铅锡青铜,合金的成分不太稳定。这说明合金配比处于草创阶段。到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技术达到了高峰。

    这里窑注意的是:并不是世界所有的地区都经历了青铜时代。如日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美洲和大洋洲。它们长时期处于石器时代,因各种原因没有经过青铜时代就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

    在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爱琴海地区、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区,青铜时代是与奴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

    但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中亚、西伯利亚等地区,在青铜时代尚未文字,仍处于史前时代。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青铜器是在公元前40000年的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而中国的青铜时代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铅21世纪(夏)到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就是说,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

    三、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上,人类的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铁为原料的时代,成之为铁器时代。定义岁如此,但事实上,考古学研究中铁器时代文化主要是指铁器使用的初期阶段和某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

    就全世界而言,早期铁器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末期开始,到公元1000年中期逐渐普及于欧亚大陆。

    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则是在青铜文化高度发达之后进入铁器时代的;
    希腊、罗马在早期铁器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和非洲内陆地区各民族,在史前时代的最后阶段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美洲印第安各民族在殖民者到来史前还远不如使用铁器,所以印第安文化中没有早期铁器时代。

    铁器与红铜、青铜器相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它质地坚硬;
    矿藏分布又比较普遍;
    价格又比较低廉。正因如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文化中,铁器出现后就很快普及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铁器的使用和普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其一,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史前阶段跨入了文明时代;

    其二,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

    其三,它对各文明古国边缘地区各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铁器传入原来较落后的民族地区后,使之迅速跨进了文明时代,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铁器时代文化。

    如中亚和欧亚大草原张的游牧民族,铁器传入后,他们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斯基泰文化(中亚)和萨尔马泰文化。

    以希腊为例: 希腊自公元前10世纪以来,普遍使用铁器,整个希腊社会快速前进。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各地先后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希腊古典文明逐渐形成。正是铁器时代这一历史事件,使希腊人在文化创造上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文明成果。

    从中国来看: 据考古资料显示,春秋石器就开始冶炼铁器。如长沙龙洞坡墓、长沙识字岭314号墓,都出土了少量铁制工具,器类简单、形制薄小。说明当时铁器制造尚处于早期阶段。到战国中叶后,铁器普及到全国各地。春秋战国的铁器铸造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中国社会由奴隶制时代发展到了封建时代。但青铜器在这一时期还在使用。到了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

    第三节 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要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古代实物资料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得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收集整理考古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等。

    一、考古调查

    1、定义

    哪里有古代的遗址?考古学家们是怎样找到它们的?考古发掘又从何入手?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考古调查呢?

    考古调查是指为选定考古发掘地点、对象及反复发并评估发掘的重要性而进行发掘的准备工作。考古调查本身也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2、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一般主要有平地上的居住址、洞穴中的居住址、城寨遗址、古代墓葬、人工挖掘的矿穴和采石坑、摩崖造像和题刻、可移动的石刻(如造像、碑碣、经幢等。碣,jie,圆形石碑为碣)、古代建筑物、石器、骨器、陶器及其其他遗物和遗迹。

    3、步骤

    一是,调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查阅古文献和考古书刊,并摘抄有关资料。依据文献资料在地图上找出要调查或勘查的地点,并根据地形、地名,判断出哪些地点可能有古代遗址或墓葬,在地图上标出记号,以便重点调查。

    二是,调查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后,要向当地居民了解附近有什么古物。并且,当地的文化馆或博物馆遗迹私人收藏的古物都要查看,询问这些古物出土的地点和情况。获得这些资料后,再决定考古调查的路线。调查路线一般是沿河流或大陆为主干线,划定每天的调查范围。

    三是,实地调查或勘查时,要特别注意地形,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现象。要充分利用沟沿、路边、山崖、人工坑穴与河流等各种断面,寻找遗物和遗迹的露头,并了解文化层的情况。泉水附近、两河交汇处、渡河的津口、平地上高起的地方、河流两岸的台地等,可能有人类居住过的遗址,应当特别注意;
    石灰岩山坡往往有洞穴遗址,湖边及海边往往有贝丘遗址,液应加以注意;
    农民取土、挖掘、修渠、掘井、造坟、建造房屋及深耕的地方,也有可能将地下古物翻上来,调查时都应细心观察。

    4、技术

    考古调查中,特别是勘测调查中。有时也应用许多现代勘测技术。最主要的个勘测技术有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和地下勘测等。这些现代勘测技术,大多用于大型遗址和沙漠地区。所谓“遥感勘测”,实际上是空中摄影勘测技术的扩展。因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之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在遥感设备中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地下勘探”,就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

    对一般的遗址而言,常采用打孔的方法来勘探地下遗址。现在常用的打孔工具则是“洛阳铲”。“洛阳铲”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洛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盗墓者所用的专门工具上得到启发,对一种盗墓专用的“连箍铲”进行改造,制成了考古学专用的“洛阳铲”。

    5、记录、标本

    在考古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画、照像以及测量的各种记录,并采集标本,以供在室内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并论证其重要性。

    文字记录,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遗址编号、地名、隶属关系、遗址位置(可标记在调查图中)、海拔高度、关系人的姓名和住址、地理形势、遗址面积、文化层深度、土堆高度、附近的流水情况(河流、湖泊、池沼等)、土质和农作物、侵蚀(破坏)情况、近代建筑物、文化性质和时代、绘图号、照像(片)号、调查日期及记录者。这些内容也可以表格形式填好。

    采集标本,应分三种情况。其一是,一般的小件器物,如石器、骨器、玉器、铜钱等,可以全部收集;
    其二,沉重的大件器物如石刻等,不便运走,应作好有关文字记载并交给附近的行政单位保管;
    其三,是数量极多的陶片等,应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为标本。

    6、基本调查用具

    考古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需要带的注意调查用具有:望远镜;
    照相机和带自由头的三角架;
    罗盘;
    各种长度的皮尺和2米的钢卷尺;
    小三角铲和平头铲;
    装标本的皮囊、纸盒和标签本;
    铅笔和小型绘图板;
    半圆仪和三角板;
    调查记录本、复写纸、袖珍日记本;
    地图;
    勘查手杖等。

    以上所讲的,时考古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步骤。其实,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

    考古学史上,充斥者偶然发现古墓珍宝

    箍人类遗骸与重要遗址的故事。许多发现大都是因地理环境的变动,或者在打井,工地深耕,修建公路,建造水库等活动中偶然发现的。

    如:河姆渡遗址就是在兴修水利过程中被发现的。当时,有关部门决定在姚江边上建造一座排涝站。在挖掘3米深的地基时,挖出了大量的木器、石器、骨器河陶器等文物,民工们还被锐利的鹿角尖扎破了脚。这些情况在上报了浙江省博物馆后,在导致这处极重要遗址的发掘的。

    又如:秦始皇陵妇孺皆知,但兵马俑的发现却纯属偶然。1974年3月,骊山下的西杨村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的砂石滩上挖井,他们从地下挖出了陶俑的残片,却不知为何物。经过一位水利干部的识别,才使这一发现为外界所知。据统计,历史上人们曾经又30余次发现兵马俑的机遇,但由于不识文物,每次都与这一伟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发现也是如此。1971年,长沙某单位欲修地下建筑。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找来找去,最后选定了马王堆的两个土丘作为施工地点。不料,在挖到地下数米深后,地下却冒出了一种特别的气体。有人用水浇向冒气的地方,水却返喷了出来。有人用火点燃了气体,气体居然冒出了蓝色的火焰。此现象经包括考古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学者论证后,才判定地下极有可能是古代的墓葬。于是才有了马王堆汉墓的伟大发现。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也会给考古学家们带来惊喜。1853—1854年间,苏黎世湖区的冬季异常干旱,使得苏黎世湖的水位降低到了极低的位置。湖底淤泥中暴露出了许多的木桩、石斧和鹿角工具、陶器以及烧焦的木头。在考古学家们的努力下,世界著名的湖居遗址终于为使人所知。这就是古代人类建造在湖上的干栏式建筑的突出代表。

    当然,考古发掘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确定一个发掘地点。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早已知道何处存在着古代遗址和墓葬。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陵墓,人们都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这些显著的古墓一直是盗墓贼光顾的目标,他们将大量的古代墓葬变成了一个个“兔子洞”。在这种情况下,考古调查的重要任务就是论证评估发掘这些古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考古发掘

    1、发掘前的准备工作

    考古发掘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选定发掘对象。

    考古调查后,常发现大批的遗址和古代墓葬。这酒要根据调查资料,选定其中的一二处遗址或墓葬,作为考古发掘的对象。

    选择发掘对象的标准,一般又以下几种: 第一,是基建工程比较紧迫的地点;

    第二,是有利于解决考古学上亟待了解的问题的地点;

    第三,是遗址中所包含的遗物、遗迹比较丰富,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第四,是可能被自然力毁掉(如河岸坍方地区)和正在被人为的非法破坏的遗址或墓葬。

    二是选定发掘的对象、地点后,首先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向有关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单位申请发掘许可证;
    然后,设计精确发掘计划,编制发掘预算,组织工作班子,选择工作人员;
    再后是准备发掘工具以及仪器文具(包括照像、测量、修补器材、文具等);
    最后是测绘发掘地的遗址或墓葬的地形图。

    2、考古发掘的重要原理

    早期的考古发掘实际上与盗墓没有多大的区别。早期考古学家以挖宝为目的,他们一天可以连挖几座墓葬,他们的原则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金钱,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古代文物。但现在的考古发掘是一门精确而且要求严格的科学,它必须是为了解决特别问题的科学探索,它要求非常精确地记录考古遗址及其所含地各种遗存,要求准确地对考古遗址地层中的各种材料信息进行破译、解读、和阐释。那种一位考古发掘就是将地下的各种材料挖掘出来作一下简单说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时,没有任何明确的研究目标去发掘一处遗址,或者希望发现稀世珍宝来哗众取宠,那只是干考古学,其意义与挖宝无异。

    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原理(理论)就是;
    考古发掘的过程就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埋藏古代遗址的地层在发掘中被完全挖掉,出土的文物被搬到实验室或博物馆里,永远脱离了它们原来的埋藏背景。因此,考古发掘总是会留下遗憾。因为我们考古发掘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并不太科学或者说科学的程度不理想,不仅无法完整严密地采集和分析各种遗存样本,而且可能会无意中忽视和丢失许多古代人类社会地信息与背景现象。

    当然,考古发掘与盗墓活动是有着原则区别的。盗墓者的活动是为了劫掠珍宝。他们不但盗走了文物,而且彻底破坏了考古研究至关重要的背景。因此,即使被盗文物被追回,考古现场也无法复原。就像侦探面对毁掉了从理论说也是一个破坏的过程。但是。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和记录,建立起遗址原始资料的信息库,为后续的研究或以后的检验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因此,考古学家的责任就是要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地层、房屋、遗迹、各种自然和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并成为其他同行和后代的研究需要发表研究结果。遗憾的是,我们以前有许多重要和珍贵遗址的发掘记录并没发表,历史信息由此彻底丢失。

    3、考古发掘中的年个研究(教材《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4~10页)

    凡考古发掘,必定牵涉到地层。所以,要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必须懂得“考古地层学”。

    (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它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那么,什么是考古地层学呢?它与地质地层学又有哪些区别呢?

    简单地说,所谓考古地层学,是指借用地质地层学地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考古研究资料的方法,它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地质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自然堆积而形成的“自然层”或“生土层”。它又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P6页)

    “原生层”是指自然界中,由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最初形成的地层。

    “次生层”是在原生层形成后,又由于自然力的搬运(如大风、地震、水流冲击等)作用而形成的地层。

    一般来说,原生层在下,次生层在上。

    地质地层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读地壳形成的历史。

    考古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层,也叫“文化层”或“熟土层”。因为地球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后,人类才在地层航得以产生和繁衍。所以一般来说,“文化层”在“自然层”之上,“熟土层”在“生土层”上。

    考古地层学的目的,在于解读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过程和原因,探究古代人类的活动。

    (2)、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人类居住在一个地域,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者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带着当时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丢弃掉的各种器物或垃圾。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后来的人们又在这种“文化层”上面生产、生活,这就在原来的“文化层”上面,堆积起另一种“文化层”。

    如果有一段时期没有人类生活在上面,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比如:水流冲积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尘、草木朽烂的腐殖土等。这种在“文化层”上面的天然堆积地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这就是考古地层学的最基本原理。如果没有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文化层”的堆积就构成这一居住地址的编年历史。

    (3)、地层关系的辨别(P8~9页)

    地层关系的辨别和研究,是考古发掘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所谓地层关系,是指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层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地层关系主要有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和共存关系三种。

    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一般来说,叠压层要晚于被叠压层。

    打破关系,是指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质关系。通常是在人类挖井、建屋、修墓以及建造大型工程时,往往挖穿同一地点早期的堆积层次或者打破早期的窖穴或房基,从而形成打破关系。这是多层次的文化堆积中最常见的地层关系之一。一般来说,打破者要晚于被打破者。

    共存关系,在打破关系的地层中,一般同时包含了各种遗物,这就构成了遗物的共存关系。凡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看可视为同时代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年代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加以识别。

    分辨地层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时“扰乱层”,它主要是由人为的打破关系而形成的;
    另一中是“断层”,它主要是由自然变迁(如风吹、水冲、地壳运动等)而形成的。

    此外,在“文化层”的揭露过程中,要经常控制一个正确而清晰的断面,在断面上可以看清各层之间的界限,也可看清因扰乱和断面而形成的破坏情况及其范围,从而弄清各层之间的关系。

    4、遗址的发掘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古发掘是在一定经费、人力、技术和时间条件制约下,设法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学原始资料的过程。由于具体的遗址大小、特点差异很大,考古学诞生初期,遗址的发觉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考古学诞生初期,遗址往往是完全发掘的。完全发掘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和完整地了解遗址的情况。但缺点是十分昂贵,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以供后人评价。因为,以后的发掘技术会更先进、分析方法会更精密、研究水平会更高、提取的信息会更多。再有,许多史前遗址非常大,难以完全发掘。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有选择的发掘更为常见。有选择的发掘,能够获得地层与年代学证据、能够获得说明遗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陶片、石器、动植物样本,以及墓葬、房屋等。

    遗址的发掘方式,主要有垂直发掘和水平发掘两种方式。

    “垂直发掘”是局部探测遗址以了解考古沉积的厚度、年代、范围和文化内涵方式。垂直发掘一般采用“挖坑”或“探沟”的方法。

    “挖坑法”,就是挖一个较小的探坑,目的是为探明遗址的布局和不同部位的底下状况。它是一种小型的垂直发掘方法。

    “探沟法”,就是探一条狭长的探沟。目的是我为定遗址中人类活动的沉和次序或长时间的文化序列。它是一种规模较大的垂直发掘方法。现在考古学上,“探沟法”被广泛地用来揭露土墩遗址的地层或者城墙的剖面,观察大型聚落和墓地的外围结构。

    (土墩遗址:一般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似的间的史前居民在地表留下的各种土墩遗址。先民营造土墩有的是为进行宗教祭祀活动;
    有的是为了进行丧葬活动,有的土墩甚至成为埋葬部落酋长的圣地等。

    聚落:本是人为地理学的一个概念,一般指人们聚居的地方或村落。考古学的聚落实际上是指古代某一人类社群曾经居住过的聚落遗址。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房屋、防卫设施、经济设施和墓地等。考古聚落,一方面,各种设施相互独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们又有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聚落整体,鲜活地显现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画面。)

    “探坑”或“探沟”法,适合于时间较短的试掘。作用是了解遗址的地层剖面和城墙的修筑情况等,为正式发掘提供有价值的观察和决策依据。因此,尽管它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但却是正式大规模发掘必不可少的入手工作。

    水平发掘

    水平发掘是正式考古发掘的最常用的主要发掘方式。它主要采用“探方”的方法进行。

    “探方法”就是划成正方形的方格进行挖掘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先在选定的发掘区域,划好方格网,在每个十字交叉点打下一个木桩。方格的大小,原则上依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厚度而定。采用每边边长5米的"探方"。不管方格的大小,相邻的两个“探方”之间要保留一道宽0.5~1米的隔梁(在控制垂直剖面的框架,对相当大的发掘面积作层位上控制。)到发掘过程的末尾再挖掉隔梁。每个“探方”,要编一个号。

    “探方法”适合于发掘整片遗址,全面揭露遗址的状况,了解遗址的平面布局与结构。是我们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方法。

    掘土方法。无论是垂直发掘还好似水平发掘,无论是“探沟法”还是“探方法”,掘土的方法 都实际相同的。即按自然层和文化层分层下挖。为了避免在发掘过程中大面积地打破层次的底部,应在每个“探方”中划出一个每边边长1米的控制坑,并在控制坑中先行向下挖一薄层,以便了解地层情况。然后便从控制坑的坑壁向外扩展,将整个探方都挖到同一文化层的底部。

    记录。考古发掘要有详细的记录,将发掘时观察到的一切现象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考古发掘记录分为文字、绘画和照相三种。

    文字记录的内容有发掘地点(包括遗址名称和探方编号)、记录者姓名、记录时间(年、月、日)、各层的遗址和遗物、地层的划分、每层所显露的现象及出土物、各层的时代与断代的证据和说明、遗址的尺寸和结构等。

    另外,史前遗址中,一般的陶片和兽骨等,常常大量出土。就要在装放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布囊的内外,放置标明探方或者居住的标签。对于那些重要的陶片、兽骨、完整的或是可修复的器物,要用坐标记录法进行测量和记录。

    坐标记录的方法是:测量遗物距纵横坐标的垂直距离及深度。测距一般以探方的西南角为基点。

    遗物记录本中,除记载其坐标外,还要记录器物的编号、层位、器物名称及简单描述。

    绘图工作,包括各探方或探沟的一个侧壁的剖面图和每一个文化层的平面图。如果文化层中遗迹分布密集,还要绘造该文化层的遗迹分布平面图。

    照相记录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遗址发掘前的地貌情况、考古发掘的各个过程、地层的剖面、遗迹的平面分布、遗物的出土情况等,都要用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

    5、墓葬的发掘(P205 第八章)

    “墓”是指放置尸体固定措施,而“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

    考古学中,“居住址”或“居址”,是古代人类在世生活的遗迹;
    考古学的墓葬,则是古代人类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留下的遗迹。居住址和墓葬,都是古代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所不同的是,墓葬将人们生前的广泛的生活境界缩小于墓坑之中。它是当时人们宗教信仰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缩影,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形态与意识形态地真实情况。

    墓葬是考古学上最常见的发现。发掘和记录人类的墓葬,往往被一位是考古工作中最激动人心的和最浪漫的场面,特别是当发掘的墓葬中堆满了惊人的艺术品和奇珍异宝时更是如此。其实,墓葬的发掘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因为人骨和一些随葬品是非常脆弱的,许多精美的随葬品在墓葬打开时还鲜奇夺目,但在接触空气后不久就开始变色甚至顷刻间化为尘土,使考古学家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墓葬的发掘。

    发掘古代墓葬,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研究早期人类种族的体质特征。这一点主要是从人骨来作鉴定。二是了解古代的葬制、葬俗。三是通过墓中的随葬器物来了解古代的工艺水瓶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状态。

    墓葬的发掘,往往因墓形与葬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里重点介绍竖穴土坑墓的发掘。

    竖穴土坑墓是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领作多的一种墓(葬)形。它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地黄河流域、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竖穴土坑墓一般是从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依平面形状来分,它又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几种。其中,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最为多见。

    一般竖穴土坑墓的发掘,先要用探铲(如洛阳铲)作钻探工作,弄清层位关系、分布位置及墓葬的确切周边范围。墓口找到以后,即可进行发掘工作。

    挖掘墓葬的填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否已经挖到了墓坑的侧壁;

    第二,是否被盗掘。如果已经被盗挖过,那么盗坑的范围;
    盗掘的情况及以区别被扰乱部分与未被扰乱部分界线。

    第三,是否有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的情况;

    第四,是否时合葬墓。合葬墓中是否有二次葬入的迹象;

    第五,收集填土中所包含的陶片及其它遗物;

    第六,接近底部时,要注意区分随葬物雨填土中的杂物。

    发掘到底部,就要清理墓室与墓底。清理墓室和墓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时墓室的结构。如时竖井墓结构,择要注意有无二层台,二层台是生土还是熟土;
    如有洞室墓结构,择要注意理清洞室的形状;

    其二,则是注意葬具及其痕迹。如苇席、木棺、木椁等。一般来说,苇席、木棺、木椁都已腐朽,但应根据它们所留的痕迹,弄清它们的大小与形状。

    其三时要注意,人骨架的墓式。如仰身、俯身、直肢、屈肢、头向和面向等。

    其四式要注意,随葬器物的位置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现每件器物,都要注意寻找与其有关的资料。如发现斧头时,要找木柄的痕迹;
    发现箭头时,要寻找箭杆的痕迹,并在附近寻找弓的痕迹;
    成束的箭头要找箭袋的痕迹。

    墓葬出土物的编号一般每墓自成一个单位。平面图和记录簿上都使用同一编号。墓葬中完整的人骨架要全部采集,以便留作标本。残缺的人骨架可以簿采集,但要在野外作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和记录。

    另外,有坟丘的墓葬,发掘时要用十字四分法或平行长条法。其原理与“探方法”或“探沟法”相似。发掘其土冢时要弄清下列各项:(冢,zhong,坟墓)

    一是墓冢的高度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二是土冢内埋藏的各种祭仪和纪念性的遗迹、遗物,究竟放在哪个部位和如何安置。 三是清理填土时,也注意填土中的埋祭遗存,记清层位和迹象,并分析其意义。

    四是要特别细心地清理椁室。因椁室地清理是发掘工作的重心。椁室内如有盗坑,应先行清理。盗坑中的出土物要另行编号,绝不能与墓葬本身的出土物混在一起。

    除上面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墓葬形制。如:穿山凿石洞穴陵墓、陪葬坑(如人殉坑、兽殉坑、粮仓坑、车马坑等)、砖室墓等,都有各自的发掘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整理。

    墓葬清理完毕后,要作文字、绘图和照相像记录。这些记录要能全面反映工作过程和情况,全面反映遗物、遗迹保存的状态、位置和复原状况,并对各种遗存现象形成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发掘记录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要做到能够根据各种记录,恢复墓葬未经发掘清理前的状况,并根据这些记录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

    文字记录,一般采用表格形式进行。文字记录内容要详细,也要简明扼要,准确可靠。

    绘图记录,主要是绘制墓地的地形和墓葬坑的分布图、墓葬平面图、墓葬剖面图和随葬品或人骨的细部详图。

    照像记录,是田野考古取得真实资料的主要手段。照像的内容主要有:(1)发掘前原古迹(墓葬或居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2)开工和发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
    (3)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墓坑填土中发现殉葬物和人骨架,遗址中的打破关及其相关迹象等);
    (4)主要研究对象的主体图象和特点(如墓葬或居址的形制、结构、图像和总布局的图形;
    (5)遗迹、遗物清理后的整体景观,包括清理后的墓葬形制、人骨及随葬品的分布、房屋的布局及其相互关系等;
    (6)细部特写图像。特写的细部常有:人骨姿势、装饰品的佩戴组合、随葬品的叠压情况和屋内陈设物的保存状况等。

    三、考古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1、资料的整理

    考古发掘中的出土物整理,首先是要对出土物分类。出土物的分类一般有以下几个程序。

    一是出土物经过登记编号之后,要依器物的质料或者用途,分成若干个大的类别。二是大的类别分好后,还要根据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分成若干小的类别;
    最后是分成器物类型。分成器物类型时,要使每一类型有它们独特的特征。

    分类完成之后,就是出土物的定名。一般情况下,采用出土物当时的名称。如果当时的名称已无法考证,或者考证的仍不可靠(有分歧),可用后世的或者现今的与之形制相近的器物的名称。

    定名后,就是推断年代。

    推断文化遗存的年代,是资料整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断定年代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五种: (1)、依据文字材料断定年代。

    文字材料一般包括出土物的本身的文字材料和史书、地方志的文字材料两种。先看出土物本身的文字材料。

    许多出土物的器物上有文字纪年的。如古代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上有制造的年代,有些建筑物有当时建造的碑记,有些古代墓葬中有墓志铭等等。关于碑记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建筑物经过了重建而旧的碑记仍然保留;
    二是有的碑记是从它处移来的。

    有时,同一墓葬或同一地层的出土物,其判断年代不一定相同。即前一时期的器物可能在后一时期使用。因此,不能用个别出土物的孤证来断定一个地层或者一个墓葬的年代。

    再从史书、地方志的文字材料来看,一些史书或者地方志,有时也记载了某一古物或者某一建筑物的年代。这也是确定年代的一个依据。但在利用这种文献资料时,要特别审慎。因为历史的发展变化极为复杂,而文献中对这些复杂的历史变化、变迁一般没有或者很少记载明确。所以,如果不慎重地利用文献资料,就会出现错误。

    (2)、依据地层研究来断定年代。

    依据地层研究来断定年代也是一种断代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来说,先要确定各地层的先后次序,然后用已知年代的地层(含可确定绝对年代的遗物的地层)来推断其它地层的年代。

    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年代,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各墓葬或者各地层中年代最晚的一件出土物,是该墓或者该地层的最早年代;
    二是,一个墓葬或者一个地层的年代,可以从它所压的和被压的上下层的时代,确定其时代的上下限。

    (3)、利用地质的结构或者古生物学(包括动物化石和划分孢子)的证据,也可断定年代。

    (4)、依据考古类型学或型式学的研究来断定年代。

    所谓考古类型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的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的科学,它是断定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也叫“器物形态学”或“标型学”或“型式学”。(见教材P10页)

    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器物的演化规律,将各类器物,按其形式的差异程度的不同而排列成“系列”中最早的或最晚的一环。

    (5)、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断代,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古地磁法断代、热释光断代等。

    2、报告的编写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结果,都要以报告的形式发表,以便让他人使用考古资料。如果考古发掘报告需要数年后才能编写完毕,那就应先发表考古发掘简报。

    (1)、考古发掘报告

    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或者说考古发掘报告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序论”。这部分应写明遗址或者墓葬的位置,其位置的地理环境,古今地理沿革,发掘的历史与前人的工作(这部分释指以前的发掘或试掘的情况),发掘经过,发掘单位及参加发掘的人员,发掘方法等。

    二是“正史”部分。一般包括文化层的堆积、遗迹、和遗物的描述等。

    三是“结论”。该部分一般包括文化遗存的时代和性质、年代和分期、发掘收获与尚需解决的问题。

    四是“附录”部分。一个全面完整的报告,应将与文化遗存有关的其它资料附在报告后面,以便研究者参考和查阅。一般来说,常见的附录有:石料(器)的鉴定报告、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数据、动物标本鉴定报告、土壤职务孢粉分析报告、人骨的人类学研究报告等。

    (2)、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也要编写调查报告或简报发表。其基本内容要包括:遗址所在的位置和地理环境、调查的经过、遗址的现存面积和保存情况、遗址的地层堆积、采集的标本及其分类、文化的性质及年代的推断、保护性措施的建议等。

    如果考古调查石地区性的大面积普查,还应将遗迹和遗物按时代加以描述,并用图表归类,还要将遗址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节 考古学的分支 考古学是一个学科的总称,没有一位考古学家可以成为整个学科的行家。所以,大部分考古学家都是专著于一个考古学分支的研究。甚至于研究中国考古学,以为学者也可能通晓从史前阶段到较远历史阶段考古学的全部内容。正因为如此,弄清考古学的主要分支是极为重要的 。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对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事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四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一、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

    从靠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类。单也有人主张在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之间增加一个原始考古学{文字刚出现的历史时期的考古学}。

    1、史前考古学: “史前”一词,是英国学者丹尼尔*威尔逊发明的。他在1851年的〈〈苏格兰考古及史前学年鉴〉〉中首先使用了“史前”(PREHISTORY)一词。随后1865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鲁伯克在〈〈史前时代〉〉一书中,第一次以“史前”为主题论述了人类社会的远古史。此后,“史前”词得到了学术界、知识界的广泛认同。

    所谓“史前”,就是指人类人类社会的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而“史前考古学”,则是指以史前时期为研究的时间范围的考古学。

    由于史前时代,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可供研究。所以,研究史前时代的历史,完全依赖于史前考古学。可以这样说,人类人来社会的史前史,完全是考古学家用锄头从地下挖掘出来的。

    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为出现前的人类历史。而世界各地文字的出现有早有晚。所以世界各地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下限也不同。一般说来,中国的史前考古学,大体上包括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史前考古学出包括石器时代以外,还要延续到早期的铁器时代。

    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因此,它与第四纪地质学、古动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联系非常密切,它必须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服务。从判断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必须依靠地层学、典型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

    2、历史考古学

    所谓历史考古学,是指依靠文献来研究考古发现,或者说是用考古发现来增补文献的缺佚的考古学。因此,它主要是历史阶段的考古研究。历史考古学研究的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但它的研究必须与文献记载结合起来,或者说它必须靠文献记载。我过以前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考古不下三代”,意思就是说,夏商周以后的文献记载已经十分丰富,不许要进行考古研究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其

    一、时代的、阶级的、认识的局限,任何文献记录都会有局限甚至错误;

    二、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本身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库。文献记载一般记录的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而考古发现更多涉及的是各阶层民众的遗留物。因此,即便是文献记载得非常详细,考古学研究也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

    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因此,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的研究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的研究成果。从判定绝对时代的手段来说,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

    二、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20世纪形成的一个考古学分支。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田野发掘的技术。1904年,美国考古学家彭北莱和法国的赫伯特-施密特主持的安诺一直遗址的发掘,在考古发掘的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诺遗址(中亚科佩特山北麓)的发掘,在考古发掘史上第一次采用挖掘大型探方的方法,每件器物都用纵横坐标标明其出土位置。大多数挖掘出的泥土,多经过筛子筛过,以避免 漏掉小的器物。在其影响下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逐步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了调查的对象和范围,发掘方法逐步完善,发掘技术的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如航空照相、磁力探摩、抵抗力探索、红外线摄影等)也开始也不断用来田野调查和发掘。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至此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它除要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外,还要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田野考古学有别于其它考古学的分支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除这三大分支外,还有许多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有的是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的,也有的是按照研究的方法不同划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类学的考古学

    在考古学界里,特别是在中国,考古学被看作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但在美洲,考古学则被认为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人类学是一门广义的研究现代和古代人类的人文科学。他主要包括社会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分支科学。所谓人类学的考古学,是指从考古学文化遗存来研究、解读古代社会和人类行为方法的科学。

    人类学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考古学,学科目标并没有根本区别。因为它们都是从古代人类的物质文化中来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

    2、古典考古学

    古典考古学是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一个专门领域。这个学科分支往往要与历史学家合作,从文献记载与丰富的建筑史、艺术史的角度,来了解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过去,古典考古学比较侧重建筑物和艺术品的研究。然而现在,许多古典考古学者象史前考古学者一样,开始用他们的材料来研究紧急和社会的问题。

    3、美术考古学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美术考古学是将古代各种美术作品作为实物资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与古代历史。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各种美术品(研究对象),在年代上,上起旧石器时代,下到各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与现代)。从年代上看,它既属史前考古学的范围,又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

    4、宗教考古学

    宗教考古学是以宗教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有宗教活动,到文明时代以后,宗教活动更为普遍。因此,研究古代宗教是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宗教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有 岩画、壁画、神殿、寺庙、祭坛、祭具、造像、经卷、符篆以及其它一些宗教崇拜对象等。

    在宗教考古学中,欧洲的基督教考古学、北非、中亚、西亚的伊斯兰教考古学和南亚、东亚的佛教考古学最为重要。

    5、古钱考古学(或叫古钱学)

    古钱考古学是以古代钱币为研究对象的栲栳古分支。考古学中,古钱的铸造年代明确,长作为考古断代的依据致意。古钱学的研究,不仅要判断古钱的铸造年代,而且还要通过对过古钱的行制、质料、重量、铭文、图纹和铸造技术的考察,来究明古钱的制造者和发行地,研究其铭文、图纹的意义与风格,从而为经济史、文化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对古钱的出土和地域考察,还可有住于我们研究世界各地在经贸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6、古文字学和铭刻学

    古文字学和铭刻学,是以铸在、刻在或者书写在遗迹、遗物上的文辞为研究的对象的考古学分支。大体说来,含有文辞的遗迹和遗物可分为两类: 其一是:文辞是器物的主要内容。如墓志、碑碣、印章、甲骨、简牍、帛书和纸书等;

    其二是:文辞处于附属的地位。如纪念性建筑物、雕刻品、绘画、货币、度量衡器、镜鉴、工具、兵器和各种容器等。

    现在考古学界已经发现的古文字主要有: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迈锡尼文字(线形文字B)、商周甲骨文和金文、古印度文字、契丹文字和马雅文字等。现在后三种古文字只能识别一些单字,还不能顺利解读文辞。前几种古文字均能解读,对研究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迈锡尔时代的希腊文明和中国的殷商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铭文的研究还可以判明遗迹、遗物的制造者、所有者、所在地、用途及制造目的等。又由于铭辞是铸、刻或书写于遗迹、遗物上的,其记载的可靠程度大大超过了文献的记载。这样,它不仅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因此,古文字学和铭刻学对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和语言文字,具有重要价值。

    7、航空考古学

    航空考古学是指利用飞机等航天器在空中对地面摄影,并通过并通对所得照片的观察与分析,来判断遗迹、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分布的考古分支。

    最早在考古研究中使用空中摄影的英国 皇家陆军工兵中尉P。H。夏普在1906年进行的。近一个世纪以来,航空考古学的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人造卫星的发明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考古的效果打围提高。利用航空摄影来探寻古代文化遗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其一是,通过对照片对土质不同而产生的土色明暗几程度来判别。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遗迹就是如此;
    其二是有阳光倾斜时产生的的阴影而显示出来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遗迹;
    其三是,从农作物、野草等植物的颜色的深浅或差异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农田、运河等遗址。

    同时,没入海中的遗址也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来发现。如腓尼基 的两个海港推罗和西顿,就是通过航空摄影而发现的。

    航空考古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够发现已经被掩藏和淹没的古代遗迹,而这些遗迹是考古学家再地面所无法探寻到的。

    8、水下考古学(或水底考古学)

    水下考古学是研究海底和湖底考古遗址和沉船的一个考古分支。它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方式来记录和发掘水底文物。水下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打捞和研究水底的古代沉没物、沉船以及淹没在江河湖海中的遗迹和遗址。从作用来看,水下考古学可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水文变化、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资料。

    水下考古学最早发祥于16世纪意大利人灾害地探寻沉船。道20世纪,水下考古的到了极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水下考古学发展成为考古学的一个相当独立的分支。但在中国,水下考古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事情是这样的: 1985年,一批英国人在南中国还的一艘海底沉船里,偷偷的打捞出了大批的清带瓷器,第二年在荷兰高价拍卖。这一事件激起了我国政府组建自己的水下考古队的决心。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第一个)。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考古保护条例》。近二十年来中国水下考古队的足迹遍及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已初步取得了巨大成就。

    考古学除了上述的主要分支外,还可以 根据地域的不同而分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日本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等分支。

    第五节 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是一个学科的总称,其内容的涉及面极为广泛。他与许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等。前几种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文化遗址所在地区的历史与自然资源,目的是复原古人类的自然环境。后两种学科,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与人类的骨骸,并判断其生活年代。

    而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等。

    以上这些所有的学科中,与考古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体质人类学和民族学。

    一、考古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1、定义

    所谓“第四纪地质学”,就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

    “第四纪”隶属于新生代,它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它是地质发展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第四纪是地史上时间极短的一个纪,其地质年代大约从250万年前开始,至今尚未结束。一般认为,新生代的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纪(时期),而新生代第四纪则是冰川活动最突出的纪(时期)。

    2、关系

    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特别是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

    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所生存的第四纪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在更新世(250万年前~1.2万年前)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较温暖的间冰期(或雨期与间雨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导致了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和灭绝等一系列时间的发生。这些都对早期人类的体质变化、古文化的发展和居住范围的变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2)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地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的地层中。由于早期人类的生存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极大,因此,早期人类的遗迹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运用第四纪地质资料,(如恢复更新世的地理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人类生存的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的地层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遗物的时代确定,必须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对哺乳动物的分析研究。同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又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两者相辅相成。

    二、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

    1、定义

    考古动物学也叫“动物考古学”或“骨骼考古学”。它是专门研究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的学科。考古动物学与第四纪古动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四纪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身进化发展的研究。古动物化石,不论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考古动物学则是通过研究遗址中的动物义勋,来揭示古代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以及渔猎、家畜饲养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古人类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2、关系

    考古动物学与考古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 (1)、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全部是与野生动物。通过对这些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研究,以及对其中的绝灭种属与现代种属的对比和比例统计,可以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

    (2)、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狩猎对象和狩猎季节。

    (3)、根据动物群的特征和地理分布,再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还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

    (4)、全新世早期,家畜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研究这石器遗址种的兽骨,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

    (5)、通过对世界各地遗址出土的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古代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6)、从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遗骨的数量统计及比重的研究,可以推断处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7)、如果墓葬中发现的动物遗骨和骨骼所用的骨料,不属于本地区所产的动物,则可据此分析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换的情况。

    三、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

    1、定义: 考古植物学世专门研究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的学科,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考古植物学与古植物学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古植物学侧重于植物的发生、发展和系统分类的研究,其植物遗存,不论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而考古植物学,则是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系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来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是选择,栽培作物的起源,早期农业的出现等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居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2、关系

    考古植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表现在: (1)、通过对遗址中的古代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等遗存惊醒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见教材P32页“植物环境考古学方法”部分)

    (2)、对上述植物遗存的研究,还可以复原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发展。

    例如:根据文化层中农作物花粉的显著增加,可以判断当地居民栽培作物经济的增长。

    (3)、利用“碳-14测定法”来研究古代农作物遗存,可以了解早期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农作物的变更时代,以及农业的发展水平。

    (4)遗址和墓葬中常见的植物遗存有木材,纤维和种子(谷粒,果核和瓜,菜种子)等。通过对木材的鉴定,可以了解各种木器的材质,进而推定他们的制法和效用;
    通过对纤维的鉴定,可以了解纺织品的质料和农业与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种子的鉴定和数量的统计,可以了解农作物品种和居民的生活条件等。

    四,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1、定义: 体质人类学是指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以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等,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在英,美的传统体系中,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并列为人类学的两大部分;
    在欧洲大陆,如法国,德国及前苏联等国家,人类学习惯上专指对人类生物特性的研究,实际上相当于体质人类学;
    中国学术界所说的人类学是指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人种学。

    2、关系: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还是历史考古,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表现在: (1)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人类体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墓葬的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

    (2)研究确定人类体质发展阶段,是划分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之一。

    (3)在新石器考古中,体质人类学对研究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发展和解体有重要作用。

    (4)将随葬品和死者的性别联系起来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两性劳动分工。

    (5)大规模墓区的人骨的性别年龄的调查,能够获得两性年龄分配与平均寿命等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人口组成情况。

    (6)判断含有宗教巫术和图腾因素的随葬品的性别归属,可以了解当时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氏族社会的性质。

    (7)分析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可为探索族源问题提供线索。研究不同时代地区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规律;
    如果同一遗址中发现多种体质类型的人骨,则可分析当时有关居民的迁徙和征战等问题。

    (8)古代居民的人骨,有时人为的形成畸形,如头骨人工变形和拔牙等。研究这些人骨 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的风俗和宗教活动。研究畸形人骨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可以探索古代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历史,还可以从骨骼上考察古病理,追踪某些现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

    五.与民族学的关系

    1、定义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一门科学。它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来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选择。

    2、关系

    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也很密切。表现在: (1)两者在获得资料的方法及研究方式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考古资料的来源,主要靠考古调查与发掘;
    民族学资料之获得也主要依靠到民族地区调查。所不同的是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而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

    (2)民族学与考古学需要互相利用对方的成果。

    一方面,考古学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如文化区,文化特征,文化分期等,对民族学研究个民族的历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学资料,又对考古学研究某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帮助。

    例:如果考古学文化的某一发展阶段与现代的某一原始民族所处的社会阶段相同或相近,那么,通过对现存的这一原始民族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婚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互的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复原古代人类社会这一阶段的生活画面。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考古学者特别是史前考古与民族学者,都大量参与民族调查研究工作,两者出现了“合流“的趋势。

    第六节 考古学文化年代的确定

    对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既要明确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范围和周边地区),又要明确它的所处的年代,同样,对于文类的文化遗存,既要研究其分布范围,又要判定其所处年代。这种分布范围和”所处年代“,是考古研究的两个基本要素。

    研究考古文化的年代,判定文化遗存的年代,就是考古学中的”年代学“或直接称为”考古年代学“。

    一、相对年代

    1、相对年代的定义

    考古学上的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两种。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址存在的先后关系,或者又是文化存在时序的年代。如”旧石期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前仰邵时期“,”仰邵时期“ ,”龙山时代“ 及其早期,中期,晚期等。

    2、相对年代的断定方法: 相对年代的断定方法,也叫相对断代。它是一种判断文化遗存的时代相对早晚的方法,但并不一定知道他们是确切年代。相对年代的判断方法有多种:考古地层学的方法,考古类型的断代方法,植物孢粉分析的方法等。其中,考古地质学,考古类型学是两种最主要的断代方法。

    (1)、考古地质学(的方法)

    主要内容前面已讲;
    这里不再重要。要注意的是地质学的方法,就是光判断各个地层,确定各层文化堆积形式的先后顺序,然后根据这一相对年代关系确定包含在各地地层中的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

    (2)、考古类型学(的方法)

    定义: 考古类型学,是一种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原理,对考古发掘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任何器物都有无数特征。但是,一般来说,考古类型学中所指的主要特征群有四个方面:既其一是形态特征。比如器物的形状和他们的大小,构造;
    其二,形制特征,比如一些工匠刻意造就的一些装饰和颜色;
    其二是技术特征,如,用来制作器物的原料和制造方法;
    其二是功能特征,主要指器物的用途。

    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呢?)

    其一,一般来说,考古出土的各种器物的形态和样式,取决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又受到意识形态,如审美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些因素基本无变化,已有的器物形态就会稳定不变;
    如果变化,已有的器物形态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二,同一大类共同体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器物形态也具有相对稳定共同的特征。

    其三,人类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类共同体,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其生产物的形态或者说,器物的形态也不尽相同。这种器物形态的差异,反映了文化的地域或民族特点。

    其四,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出,各种文化因素也不断发展变化,器物形态也随之响应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考古类型学就是要依据器物的形态特征,找出其从早到晚的演变系列,研究其演变规律。

    器物类型的划分: 怎样来划分器物的类型呢?

    首先,在考古地层学确定了遗物,遗迹的早晚关系的基础上,对没一个文化层的出土物或器物进行分类。

    “类”是在大的分类单位,一般是按器物的质料和用途划分的。如如按欺侮的质料来划分的,可分为石器,木器,骨器,铜器等若干大类。

    一般来说,做为早期人类使用的日用品,它容易损坏,相对使用的时间较短,易更新,易变化。因此,同类的陶器,生产和使用的年代相同的可能性最大,以陶器来判定陶物相对年代的准确性也很高。陶器是在考古研究中,特别是史前考古研究中最受考古学家重视的一类器物。

    除陶器外,骨器的使用时间也不长,也适宜作为断代的依据,其缺点是骨器本身繁荣时代特征不明显。

    石器,由于器型的变化比较缓慢,一般不能反映时代的变化,不宜用来断代,但石器中一些时代特征较强的器行,如不同行制的有断石锛,穿孔石刀等,用来确定相对年代,还是比较好的。

    大类划分后,还可以按器物的用途再分为许多的亚类。如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和艺术品等。

    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按照器物的具体功能在细分为许多“次类”。如生产工具中可细分为农业工具,渔猎工具等;
    生活用具中可分为炊器,水器,实物等

    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按照器物的具体功能在细分为许多“次类” 如生产工具中可细分为农业、工具,手工攻击,渔猎工具等;
    生活工具中可分为饮器,水器,食器等。这样每一“次类”器物,都由许多用途相同或相近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饮器类的陶器主要有鼎,鬲,釜等;
    器有瓶,壶,罐,缸等。

    其次是在分类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器物的质地,制法,用途等欺侮形态共性的概括。它主要依据器物的主要形态进行划分。一个型就是一个器物的发展序列。如小口尖底瓶。瓶是“类别”“小口尖底”是型别。(还可进行分亚型)。

    在次是在分类,分行的基础上,对器物进一步分式。

    “式”是器物型别之下的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是该型器物在一定阶段许多个体共性的概括,代表了这一阶段型器物的突出特征。一个型包括了若干式,分别代表这一器物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反映了一个完整的器物演变序列。

    如(仰韶文化)包括按式:既: 杯行口尖底瓶,重唇口尖底瓶,喇叭口尖底瓶。它们代表了小口尖底瓶由早到晚的三个演变阶段,(如图P教材15页)也体现了小口尖底瓶的三个阶段标准型式之间的相对连带关系。

    划分器物类型,断定相对年代时要注意几点(两点): 第一,考古发掘中,常常是多种型别(类别)的器物在同一时间范围里工存,构成比较稳定的型别器物组合关系。这种型别器物组合一般变化较慢,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而在较晚时期,或另一时期,型别器物组合又发了变化,在原有的组合中某些型别器物消失了,而某些新的型别器物又新增了。这种型别器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较大的文化期别的差异。(文化期不同)

    第二 由于器物的质地,用途不同,类别不同,器物的制造和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墓葬中的随葬品,特别是专为死者制造的冥器(p教材13页),多是同时整套制作并一次性埋葬的,因此其同时性最大,根据冥器来判定墓葬及其随葬品的相对年代,也就最为准确。

    (3) 排列(分析法)

    排列分析的方法,确定器物的相对年代,在美 应用的非常普遍。它实际上是一种器物年代学的方法。

    这种方法立足于这样一种原理:即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器物都是易变的,它们流行的时间一般来说都很短暂,因此可以根据它们的流行程度和兴衰过程来建立年代学,并用图表的方式将各种器物的相对年代关系排列出来。再根据物质文化发展规律,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那些含有相似器物频率的遗址年代应当是一致的或者非常接近的。一旦建立起这种器物类型的排列图形,我们就可以将新发现的遗址极其器物归入到仔细编排的器物排列图中去,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

    应当指出,要做器物的排列分析,细致的采集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对不同的器物的质和量作出非常精密的类型学研究。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地层,好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史册,而地质年代的划分则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经过修订,完善,制定出了完整的地质年代表,使之成为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准确依据。

    地质年代表的制定依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
    用古生物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忽然先后阶段,称为相对地质年代。两者结合,更准确地反映了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年代包括地球初发展阶段,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了深入地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的特征,“代”之下又分出次一级的地质年代,包括古生代的六个纪,中生代三个纪和新生代两个纪。这些“纪”的名称听起来有点古怪,其实各有来历。例如,在英国的威儿士地区,古时候曾居住过两个名叫“奥陶”和“志留”的民族,于是地质学家把在这儿发现的两套标准地层称为“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
    又如,在瑞士和德国交界的侏罗纪里发现的另一套标准地层,就取名“侏罗纪”;
    此外,“石炭纪”和“白垩纪”表明该时期地层中可能含有煤层和白垩土。

    今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另外近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分成两个大的时代称做是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能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宙下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发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刚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塞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个纪开始吧。最古老的纪叫震旦纪,美籍人个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个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褐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塞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塞德维克边将这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愿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塞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忽然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层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洲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下是红色岩层,这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源。以上为古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的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露出含有大量钙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色的,如在我国就多为姿红色的地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92年德努阿耶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是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又划分出来第四纪,这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则由纪生代含六个纪。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一般是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带依次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4)更新世地质年代的方法 更新世是最近的一段地质年代。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在地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生命开始产生,动物植物在不断的进化。根据这些情况,学者们把整个地球历史分为许多不同的年代。这就是“地质年代”。下面介绍“地质年代”的有关知识。

    地质年代划分的根本依据是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地质年代单位,按国际统治的方法主要有宙,带,纪,世,期,时等。

    宙:隐生宙:动物化石稀少的年代

    显生宙:动物化石大量出现的年代

    宙下一级地质年代是“代”。“代”是根据古生物演化的阶段划分的。

    隐生宙:太古代 “代”平分“纪”。“纪”是基本的地质年代单位,文化,根据生物演化的阶段性和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划分。

    元古代 一部分为震旦纪 显生代:古生代 有6个纪:寒武代,奥陶纪,老留纪,泥盒纪,碳纪,二叠纪

    中生代 有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 有两个纪:节三纪,节四纪

    “纪”下分“世”。“世“是”纪“ 的再分;
    是最小的国际地质年代单位。

    新生代 节三纪 分5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节四纪 分两世:更新世,全新世 我们现处于"全新世".如恐龙生活的时代,经历了三个漫长的地质年代.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2亿4500万年前--2亿4000万年前)晚期,经历了"侏罗纪"(2亿400万年前--1亿4000万年前),到白*纪"(1亿4000万年前--6600万年前)晚期全部灭绝,恐龙在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亿6000万年。

    到目前我们人类只生存了大约300万年,如果人类象恐龙一样生存那么长时间的话,我们人类的未来真是前途无量啊!

    “更新世”大约距今250万年--1万年前,这段时间正是人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它占据了人类前史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发生过复杂而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的演化与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更新世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将考古遗址和更新世主要气候环境事件联系起来,建立人类文化发展的相对年代框架。这种方法,就是更新世地质年代的方法。

    (5)动物群(方法)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狩猎和利用各种大小动物为主,这些动物的骨骼常常被保留在河流与洞穴的沉积之中。与古人类共生的许多动物大都已经灭绝。这样,利用古脊椎动物学的理论,根据更新世动物群的演化关系,对不同时代和区域的动物种群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从动物群的演化过程来建立和判断相对年代关系。这就是动物群的方法。

    (6)孢粉分析(方法)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总称。从植物学上讲,“孢子”是指“低等”的苔藓撅类植物的繁殖细胞,它主要是一种无性繁殖。“花粉”则是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繁殖细胞。

    那么,什么是孢子分析法呢, 简单的说,所谓孢粉分析法,它是一种利用埋藏在古地层中的植物孢粉,来研究古植被和古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孢粉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确定一个遗址或者文化层的相对年代,而且还可以确定一个村落中不同房屋的不同年代。

    二、绝对年代

    1、定义

    考古学上,把遗迹,遗物形成的具体时间或者某一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范围,叫做绝对年代。

    2、绝对年代的判定方法: (1)历史考古学林业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历史考古学领域内,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闰月,日月食之类)

    但作为具体的判断年代的依据,则有,内证,外证

    “内证”是指考古调查员发掘所得实物资料如碑碣,墓志,简读以及其他各种器物中的纪年铭文。这是判定绝对年代的可靠的“内证”。“内证”虽然可信,但必须要注意2点: 其一,碑碣是否是从他处转移来或者建筑物已多次从修而旧碑是否被长期遗留使用。如果这样,该碑上的纪年铭文便不足判定年代;

    其二,器物上的纪年铭文,虽可正确是该器物本身的年代。但如果该器物被长期使用,即就不能椐此判断其出土的文化层或者墓葬的绝对年代。

    “外证”是指判断遗物,遗迹年代的证据为书籍记载和口头传说。“外证”的可靠程度不如“内证”,因此“外证”的使用更加审慎。因为书籍记载未必符合实际,口头传说更是如此。

    (2)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很大程度上要依据自然科学的方法.判定绝对年代的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法断代,钾-氢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裂变经迹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有些自然科学的断定方法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放射形碳素断代,其次是热释光,古地磁,和钾-氢法断定等;树木年轮断定法虽不能普遍应用,但他具有很高的精确度.第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放射性碳素断代,是一种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这一方法1984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其年代数据即距今年代,国际上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其一般使用的年代范围在4万年以内,极限年代为75000年.因为年龄大于7万5千年的生物体中,碳-14的残留已经很少,年代测定就到了这一方法的极限.美国芝加哥大学的WF.利比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 放射性碳素(碳-14,14C)断代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宇宙射线(中子)照射地球,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映,产生碳的同位素"碳-14(14C),而碳-14又具有不断衰变(不稳定)的特色.也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碳-14"不断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5730+_40年,大气中,"碳-14"与一般的碳元素相同,它与普通的碳组合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以二氧化碳进行新陈代谢,因此植物体内的碳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碳比例相同.其他各种动物以食物链的方法也保持着相同的碳元素.也就是说,这种生物(植物,动物)在死亡之前,身体中的"碳-14"的浓度与大气中"碳-14"的浓度保持平衡.但是,一旦生物死亡,没有新的碳元素进入体内.那么,生物体内的"碳-14"就只能按衰变规律减少.死亡5730年=-40年后,体内就只能有一半的“碳-14”残留下来,而死亡11460年后,“碳-14”就只能原来的1/4。因此,只要测出生物标本中“碳-14”减少的程度,旧可以推算少年生物的死亡时间。

    用“碳-14”(碳-14断代,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方法比较研究,他们常现可能艾为考古带学家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现了巛机加速器高能做普技术,它比常规要先进)测定年代常用的标本,主要有木炭,炭化的种子或果实,骨骼,毛发和未风化的贝壳等。动植物遗体。其中木炭标本最理想。骨骼测定的数值往往偏高;
    石灰岩地区水中生长的植物如贝壳,所测定的数值也偏高。

    放射性炭素段代的前提是,假顶大起中 碳-14的浓度自古以来保持不变。但事实上,地球磁场和太阳活动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空气中生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现在科学界已证实,6000年前的生物体内要比现在的生物体内的生物体内含有更多的碳-14因此,碳-14年代与真实年代存在着差距。往往是年代越早,偏差越大。因此,碳-14年代必须与树轮年代叫迟,才更接近真实年代。

    补:见页底碳-14。。。。

    第二,热释光断代

    (定义):热释放光断代,是利用绝缘结晶团体的热释光现象事迹行断代的 技术。它适于陶器及其他火烧黏土样品。它测定年代的范围在100万年以内。

    (基本原理): 烧制陶器的黏土中都含有微量铀,钍和少量钾等放射性物质。当陶器烧制时,高温将结晶固体中原先储存的能量都已释放。此后它重新积累能量,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愈强年代则愈久,热释光就越多。即热释光量与所受的放射性总剂量成正比。只要测出陶器中铀,钍,钾的含量,周围土壤中的辐射强度和宇宙射线强度,定出自然辐射的年剂量,就可计算出陶器的烧制年代。

    (优缺点):在考古出土物中,往往陶器及其碎片的数量最多,陶器是考古研究汇总的重要对象,用陶器作为测定年代的标本,比碳-14的有机物标本优点更多。最湖要的是:热释光所测定的年代早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从在和一点来看,热释光断代更有参考价值;
    另外,热释光法坚定陶器的真伪比较快速有效,它取样仅需数十毫克,这也是碳-14断代无法相比的。但是,热释光断代,定出的年代误差一般在土10%左右,从这一点上看,它不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精确。

    第三:古代磁断代

    古代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主要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瓦和陶器的年代测定。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A:考古地磁断代(原理) 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自古以来就不断变化着。古物中的被烘烤黏土中的热剩词性又具有永久不边的特点,它储存了古地磁变化的信息。一般黏土中都含有少量的磁性矿物,在到700度以上的高温时,磁性便完全消失,冷却时,。由于受到当地磁场感应,在其冷却后,又获得与当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一至的磁性。这种磁性称为热剩磁性。除非再受到700度以上的高温,热剩磁性(TRM)一般固定不变。古代的砖,瓦,陶瓷以及遗址中的窑,炉,灶等都受过高温的烘烤,都具有热剩磁性。因此,我们只要根据一系列年代明确的考古样品,定出古地磁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就可以确定未知年代的样品的考古年代。

    到目前为止,古地磁测定年代的误差还比较大。原因主要有是三:其一是不易得精确可靠的“已知年代”的样品,因而使得作为依据的实验曲线本身误差较大;
    其二:某些年代范围内的地磁场变化缓慢,实验曲线不容易定准;
    其三:考古样品受到其他类型的磁性干扰未能清除干净。尽管如此,研究和充实古地磁随年代的资料,仍然我考古断代所需要,而且对研究地球物理现象和探讨地磁场的起源也有重要意义。

    B:地层沉积和磁性断代

    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词性随地磁极行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其基本原理是:Δ地球磁场的变化有时会发展到有规律的词性倒转。岩石中一般也含有词性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这中剩余磁性反映了岩石生成时期的地磁场方向。湖相沉积层和深海长呢机层中也含有磁性矿物的微粒,它们在沉积过程中取地磁方向显示沉积磁性,从而反映出沉积时期的地磁方向。火成岩年代可以用“钾-氢-法”断代和“裂变经迹法”断代测定,因而可以定出过去出现地磁倒转现象时期的地质年代,并建立地磁极性倒转年代表。一个完好的沉积地层剖面,可以系统地测出每一层的沉积磁性,以此对照地磁极性倒转年表,就可以确定每个地层的地质年代。目前,研究地四世纪地质年代和确定古人类遗址的年代,建立(300万年)数百万以来的地层年表,古地磁法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第四:钾—氢法断代

    (定义)钾—氢法断代,是利用矿物岩石中的钾40衰变成氢40的原理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地质学家用这种技术测定早到20亿年,近到40万年的岩石年龄,因此,它存在考古学上主要适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

    (基本原理)钾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它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钾40原子衰变时,有11%变成氢40。氢40是一种惰性气体,很容易在烂岩形成时从矿物质中逃逸。当火山岩冷却结晶时,晴40的含量几乎下降到0。火山结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钾氢元素的衰变持续进行。其半衰期为13亿年。因此,只要测出岩石中氢40的含量,就可推算出岩石冷却以来的年龄。

    钾-氢是地质学,考古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测年方式,它特别适合于有频繁火山活动地压的遗址测体。

    第五:树木年轮断代

    (定义)树木年轮断代是一种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这是到目前为止最精确的断代方法。它还可以用于校正碳-14年代。

    (原理)树木年轮断代的基本原理是: 树木生长,每年春长秋止,在树干的横断面上留下梳密相同的圆圈,既所谓年轮。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即旱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年轮就窄;
    雨量充沛气候温暖的年份,树木生长迅速,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年年轮的宽窄都是相似的。如果一颗或树内层的一段年轮谱,同死树外层的年谱一致,就证明此死树是前一段生长的与活树有过共同的生长期,能互相衔接起来。如果此死树的内层年轮谱同更老的死树的外层年轮谱一致,就又可以衔接起来。依次类推,只要找到适当的树木,就一直可以衔接到史前时期,建立起来本地区的树木主年轮序列。这相当于反映气候变化的一部遍年史。同一气候区的考古木头样品的年轮谱只要与上述主年轮序列对照就可以知其木头样品的年代。

    (局限):树木年轮断代,原则上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很不容易做到。首先,并不是各地所有的树木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变化和形成理想的特征年轮谱。其次,不容易找到找全各个时期的木头来建立不断间的年轮序列。因此,只能在气候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选择适当的长寿命树种,才能建立起年代连接比较长远的主年轮序列。

    树轮年代学是20世纪初由A。E道格拉斯建立起来的。他及其后继续在美国西南部成百个考古遗址中收集了成千件木质结构样品,互相衔接可上朔到2000多年以前。目前世界上年代最长的主年轮序列是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白山上的刺果松建立起来的,已可上朔到1万年以后。

    树木年轮断代最重要是价值和贡献,在于它相当精确,和对碳-14年代的校正。

    第七节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环境考古学又是建立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那么,什么是环境考古学?什么是文化生态学呢?或者就是我们首先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环境考古学和文化生态学

    1、定义: (1)、环境考古学的定义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是一个考古学的重要分支。

    其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许多遗存的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
    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以及对环境的改造过程;
    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

    (2)、文化生态学的定义

    所谓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文化演变关系的学科,具体地说它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已。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与其它生物和无生命的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食物链,食物网等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

    这里,“个体”,“种群”,“群落”是生态学上的三个概念。具体来说:(P教材27页) “个体”是指生物活体的最小单位。

    “种群”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同一种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
    种群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者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各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位。一般的规律是:不同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组合;
    同一生物群落的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活空间。

    2、基本理论:我们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本身是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人类及其文化产生影响。当然,人类与其它的动植物不同,人类并非只是被动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人类还能够通过文化来主动地改造环境。正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又形成特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二、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指人类以外的自然界。它包括气候,土壤,植被,山川等许多因素。它是问类文化赖改变村在的植物基础。而人类主要的通过工具,技术,组织等文化方面的要素与其发生联系。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特被的对史前文化发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没有野生稻分布的地方,不可能是冶铜技术的创始者。

    自然环境,不但影响古文化的面貌和性质,而且哈影响古文化的发展速度。

    1、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面貌和性质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是活跃的因素。气候的状况及其变化会直接影响当时的地貌,土壤,动植物和人类;
    不同的地貌(平原,山区,海滨,草原等)和土壤有着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直接影响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地形地貌,动植物群落,矿产资源等,会导致人类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会开发和利用,并形成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组织,越是简单和早期的人类社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直接,越明显。整个石器时代,不论是旧石器时代的“截取性经济”,还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经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同内容,直接影响着人类史前文化的面貌。

    其一,史前的阴山认北的内蒙古高原,甘肃北部和新疆地区,青张高原等广大地区。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沙漠草原广泛发育。在这种自然环境的期限下,农业难以产生和发展,人类所能从事的主要是采集和狩猎经济逐渐形成了这一地区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以后畜牧业开始出现,并逐渐向游牧经济过度。这一地区,陶器和磨制石器虽然已经发生,但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开发原始环境的特有工具——细石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一直是这一地区最具特色的主要工具。

    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主要是间接打击发而形成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与旧石器相较,它一种比较精细的石器加工工艺。一般用一跟木棒或古帮放在石料上,另一端用石头砸击或依靠胸部压剥,这样打击下的石料比较细长而归整。

    用于制作细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燧石,火石,硅痔岩,水晶,玛瑙等较好的石料。细石器的器型主要刮削器,尖状器,石站,石镞等。

    考古学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型细石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行石器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北部和美洲西部。不论哪个系统,西石器都是用作狩猎采集和畜牧的主要生产工具。一般来说细石器处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在中石器时代,以后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时代。

    其二,史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从自然环境来说,降水量相对减少而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分布着结构松软的适合耕作的黄土或黄土状的土质.特别是黄土高原,黄土广阔丰厚,具有较好的直立性,土壤的渗水性强,地下水一般较深.在这自然环境中最早的人工驯化裁培的作物是耐干旱易生长的栗类作物.由于逐渐产生了以旱田栗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繁荣史前文化.另外,从房屋建造来说,也主要从使用性考虑,来充分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不同形式的风格的房屋.在这种半干旱的黄土地带,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避风防寒.于是,这一地区的史前先民,充分利用黄土的特性,挖穴造屋.冬暖夏凉的穴居也就成为黄土地带居民从古至今在主要的建筑形式. 其三, 史前的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其自然环境与现在相比,气候更温暖,降水量也多.这一地区的土壤中粘土教多,渗水性较差,因此,平原地带水网密部,山区地带则林木茂盛.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最早的人工驯化栽培的作物是喜水的稻类作物.因此,水田稻作农业是这一地区史前乃至历史时期在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在这种温暖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防潮而不避寒.所以,无论是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还是近代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竹楼,都反映了这一地区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产生出来的文化特色.

    2、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古代的性质,面貌和发展速度,有时也会引起人类文化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史前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有限,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使传统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时,古人类必须作出适应性反映,和选择,或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或者迁徙他乡寻找新的生活资源或适合生活之地。周族早年的多次迁徒就是如此。就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或居住地发迁徒过程中,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著名气候学家竺可贞,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和物候记录,对我国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我过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四个温暖时期和寒冬时期的结论。

    从渭水流域来看,约从距近5000年前后开始,气候已逐渐向干凉方向转化,大约在距近4000年前后,气候已逐渐变得干净。与这一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以粟作农作为主的齐家文化,由于气候干冷,农业生产难以为居,由此逐渐向游牧经济转化。到了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已成为游牧民族——西素的主要活动区域。

    西周初年,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一次寒冷期,周孝王时,秦岭之南的以汉水也两次封冬,幽王时,西北诸地积霜,气候也十分干冷。这样,位于西北更为干岭地区的游牧民族,在环境的压力下,开始不断地向东南迁徒,与西周发生冲突和战争,最终发展成为平生东迁络绎。东周时,颉吡部落在环境的压力下进一步内涉,形成了史书上传说的接逼诸夏的局面,也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次民族文化大融合。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250年,文献上第一次记载了淮河结冰现象。晋代时,年平均气温要不现在低1-2度,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年平均气温降低1度,就等于把这个地方望北推移200-300公里。这一时期,史书记载的暴寒大雪就达103次,大早记录大1982次,这种气候的变化,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产生了巨大影响。自古以来,逐渐而居的游牧经济,由于对自然界的水草有着无法挣拖的依赖,而温度和降水等则是左右游牧经济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显然,气候的恶化使得游牧经济陷入了严重困难,游牧民族难以生存。最后导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举族南迁,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也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以来的第二次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当然,古文化的变化有这许多的复杂原因,但无论如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引起古代文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3、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古文化的产生和变化,而且时古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上。整个自然环境并不包括在生产之中,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不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源而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史前时期,劳动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近不能认识自然界的本质,生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班来说,自然环境过于严酷,人们难以获得事物资源,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为困难,而劳动者的智慧和认识能力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长期停滞,另一方面,如果自然条件过于优越,劳动对象非常容易获得,人们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就能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这样就仰制了劳动者的需要,影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劳动。人们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总是能长期不断地获得足够的食物资源,就无需寻求新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也无需改变生产工具,就仰制了劳动这个因素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故文化发展。

    例如:南部非不的布领曼人,其居住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采集的食用植物就达86种,有17种哺乳动物是经常捕猎的对象。因为食物级易获得,每个成年布须曼人平均每天需要劳动2小时左右,全体劳动时间平均每人为600-1000小时。还有: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安达曼人,巴西的亚马逊的瓦苏苏人等,情况与布须曼人非常相似。这些地区的原始民族,因其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能够带年提供总足的事物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又很优越,人们无需要花费多大工夫就能解决住房,服装,工具等问题,因而他们不感匮乏,不知道生活中还缺少什么。对这些民族来说,既不需要改变工具,以提高生产力,也不需要创造以开辟新的经济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仰制了这些民族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直到近代还过着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还来跨入文明时代。

    自然环境对远古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我国也是很明显。

    如:我国的华南地区,在距今11000年前后,原始农牧业就已经产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业虽已出现,但一直以种植根茎果树类等无性繁殖的动物为主,禾本科农作物的栽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出现。

    其二是,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制作虽出现,但一直比较原始落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和陶器制造才得到发展。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特点说明: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虽然开始得很早(基本与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黄河流域相当),但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华南地区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都只是栽培少量的根茎果树类作物,人们的事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采集和渔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和本科作物水稻栽培以后,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才开始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比中国的其它地方优越。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即使到了新师器时代,仍然将采集和渔猎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这是抑制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将黄河流域和华南地区比较,情况大大不同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间基本与华南相当,但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比华南地区快的多。如:黄河流域大约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石兹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磨制石制和陶器已经比较发达;
    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锄耕阶段,禾本科作物傈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产量也较高;
    家畜饲养业也比较发达,猪,狗等家畜已被较多的饲养。到大约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经济和文化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约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已开始了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度。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前进步伐,之所以快于华南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黄河流域地处南温带,它既无热带,亚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无寒带地区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其自然环境对史前时期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使之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总之,在史前时期,甚至文明时代的前期,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反之,则迟滞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处于停滞状态。

    4、自然环境对古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文化传播论简介,

    (1)、影响 任何一种人类文化都是动态的,都初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就是文化传播。

    自然环境对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古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限制和制约作用。

    因为在史前时代,人们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极为原始和落后,文化之间的交往,文化因素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人群的迁徙和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古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一般来说,古代交通便利的平坦之地,文化因素的扩散能够顺利进行;
    古代的崇山峻岭,汪洋大河,戈壁荒漠等等,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隔绝作用。所以,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条件成正比。这就是说,地理环境条件越好,传播障碍越少,文化传播的地区越远;
    同时距文化中的越远,传播力越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现象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传播,特别是极端传播论,是有区别的。

    那么, 什么是文化传播论呢?

    (2)、文化传播论

    所谓文化传播论,是指一种文化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区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理论。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考古理论。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 对于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形成来说,除了发明产生,就是传播得来。

    第二,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根据这种文化的相似性,认定文化具有向外扩散出去,跨越空间,活象琏骑一圈又一圈的推动一样,使得文化终于传播到各地。

    第三,文化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某一文化特质和文化众体被接受或被抗击,视其对接受放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已,这种效用和适应性新的文化特质与久的文化特质相较的优越程度,与接受方现存的价值观念,经验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被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够进行实验的范围大小,七结果的可见程度等。

    第四,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双向进行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引起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动采借和接纳。

    第五,文化传播的范围及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一般来说,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文化互相采借的数量更大。

    第六,文化传播必然导致文化变迁。文化的融合或某种新的文化的产生。

    从文化传播理论产生和发展来看,文化传播论是20世纪在欧洲产生的。法国是、格雷伯纳,拉非尔,博厄斯,英国的里肥斯,史密斯等人都是文化传播论的倡导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使得20世纪上半期,文化传播在考古学累计为流行,并出现了所谓的“极端传播论派”。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问题,开始于一个或几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认为,文化的爱惜多于文化的发明,甚至完全否定一中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可以产生过两次以上的任何可能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传播论者虽注重了传播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回答文化如何起源,在合适何地存在过,又如传播到遥远的地区等问题。要为困难的是,用传播论来解释考古现象时,就必须排除被比较的器物或特征不是独立发明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把一种文化看成是工有的,独特的动态系统,每一种文化均循环着在技术,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有限范围内,由本身的发明,创造和采借等因素决定。

    考古通论1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 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
    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

    的废墟。

    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笔记2(2009-02-17 19:17:35)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二

    一、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
    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

    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

    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4.考古分期。是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考古文化遗存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考古研究方法。作法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对早晚不同的典型出土物进行类型排比,如不同层位的主要遗迹遗物显示出阶段性变化 ,便可将这 些层位的遗存划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以早、中、晚或序数对各期加以区分 ,如早期、中期、晚期,一期、二期、三期。考古分期具有不同的层次,可对某一遗址分期,对某一墓地分期,也可对某一考古学文化分期,对某一类器物分期。

    绝对年代的确定 确定绝对年代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于历史时代的考古学,主要依赖文献记载,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 ,如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及墓志、碑碣、简牍、帛书等。

    二、是对于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科学方法检 测出绝对年代 。方法如碳-14 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热 释光 断代 ,钾-氩法断代、古地磁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其中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领域。运用最广的方法有:①碳-14断代 。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原理是,地球生物均汲取碳水化合物为养料,一般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生物体死亡后 ,体内积淀的碳-14便以每隔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递减。只要测出有机物(如木炭、骨骼、贝壳)中残存的碳-14比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 ,从而得到有机物所在地层和遗迹单位的年代 。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上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才能使用。通常说的距今多少年,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 。它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广泛的比较研究。其出现被誉为“考古年代学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明了串级加速器高能质谱技术,它比常规的碳-14方法耗费时间短,所需样品少,是碳-14断代研究的新发展。②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进行断代,主要适用于考古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用火烧过的粘土样品。所得到的年代是

    标本停止焙烧的年代。测定的年代范围可达数十万年。③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沉积磁性断代。前者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可用于经火烧过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等的检测。后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可据沉积岩石中剩余磁性所反映的地磁场方向推出年代,用于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断代 。④钾-氩法断代 。利用岩石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进行断代。在考古上主要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⑤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测定年代的技术。树木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有关;
    旱年窄而温暖多雨年份宽。故在同一气候区内,树木年轮有相近的变化 。如把确 知 砍伐年代的树木的年轮变化,在坐标纸上绘成曲线,再依次同生长期部分交错的树木的年轮变化曲线相连接,便可得出一个地区树木年轮演变的主序列,并一直上溯至史前时代。将同一地区考古发现的木头标本,与此年轮序列相对照,即可判知标本的年代。此方法精确度很高,发明于20世纪 。通常在考古学中用来校正碳-14断代法测出的年代。

    考古学笔记3(2009-02-17 19:24:0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

    年代测定方法表:

    断代技术

    样品物质

    测年范围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5晚年以内

    古地磁

    粘土

    3晚年以内

    热释光(TL)

    陶器、烧土

    100晚年以内

    含氟量(F)

    骨、牙等

    数百万年以内

    钾-氩(k-Ar)

    火成岩

    10万年以上

    裂变径迹(FT)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数千年至数百万年

    树木年轮

    1晚年以内

    氨基酸外消旋

    数年至数百万年

    黑曜石水含

    黑曜岩制品

    几十万年以内

    铀系

    碳酸岩、骨、牙、贝壳

    数千年至45万年

    二、

    勘测技术的应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

    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
    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
    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考古通论笔记4(2009-02-23 22:30:4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

    1.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包括布方、区分层次、挖掘、收集标本、发掘隔梁、关键柱和记录等等;

    2.发掘前的准备和试掘,包括人力的组织训练、发掘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遗址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解决吃、住、土地赔偿、民工征用等问题,对遗址或遗迹的试掘,以便了解遗存的分布和规模,有利于制定发掘计划和掌握层次关系;

    3.区分堆积层次和挖掘的基本方法;

    4.介绍各种遗迹,如灰坑、水井、窑址、古墓葬等等的发掘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了解古代遗迹的分布情况,客观科学地记录,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踏查—实地步行调查

    钻探—遗迹暴露地面不足以了解埋葬情况时

    试掘—为进一步了解遗迹底层的堆积情况和文化内涵,选择恰当部位作小面积的发掘

    一、目的—科学地获取资料

    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地获取资料的方法,已发掘遗迹埋葬情况不可能恢复原状,因此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完备、系统的获取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败,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二、发掘的形式

    1,抢救性发掘(对于破坏状态的古遗迹进行发掘)

    2,配合基本建设烦的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内容)

    3,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主动进行发掘,准备充分且不受发掘时间的限制,获取的资料内容详尽)

    三、测绘、规划和布方(5×5),边缘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划分发掘区,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发掘。

    探方—考古发掘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规格标准为(5×5),大型墓葬遗址可道到10×10,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编号,控制统一发掘进步。

    四、考古地层学的应用

    1,目的:尽可能将不同时间和文化堆积区别开,确定相对年代的先后关系

    相关概念:文化层—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人类文化堆积的关系总称。

    地层堆积原理

    1,文化层的底面可能是生土,也可能是下一文化文化层的顶面

    2,自然地面或者人类活动地不一定是水平的

    3,文化层的厚度是顶面和底面的距离,表示堆积的时间,不能以绝对的厚度衡量堆积时间长短

    4,遗址局部可能或出现跳跃式的叠压关系,局部地层关系不一定代表整个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

    1.按正方向分布(北)

    2.向上而下逐层下挖

    3.按叠压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址

    4.按地层和遗址单位手收集遗物并编号

    5.清理完文化层面上的每一个遗迹再下挖

    6.下挖至生土

    考古发掘中的记录

    1.文字记录

    工作总日记、遗迹编号记录、探方日记、探方记录

    2.图表记录

    遗物记录包括出土器物标签及出土器物登记表,遗迹记录包括灰坑登记表、房址,墓葬登记表。绘图记录有各种探方层面的遗迹分布图,各探方四壁剖面图,各遗迹平面图。

    3.影像记录

    遗址全景、重要遗迹遗物照,重要地层剖面

    考古通论笔记5(2009-02-23 22:35:3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六、遗物整理

    考古资料的整理

    1.田野考古资料整理的意义;

    2.对遗物进行初步整理,包括清洁、写号、拼对、修复;

    3.选标本、做卡片及对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器物的类别、制作工艺及用途以便于分类和统计;

    4.对遗存进行鉴定检测,包括人骨、兽骨、植物的鉴定、绝对年代的测定,其它遗物如石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的鉴定等等;

    5.对遗存的分类统计,即根据器物的质地、形态、属性、数量和用途进行分类和统计;

    6.对遗存的特征、演变、年代分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考古报告的编写

    1.编写考古发掘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2.发掘报告的种类(3万字以下的小型报告,3~10万字的中型报告和10万字以上的大型报告),发掘报告的内容(共10项: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发现经过和以往的工作,保存现状、田野工作概况和过程,遗址堆积介绍、遗物和遗迹介绍和鉴定报告,工作所得认识和研究结论),发掘报告的体例(即描述的次序);

    3.发掘报告的编写方法(包括写好报告的先决条件、标题的写法、前言或序言的写法、正文部分的写法、结语部分的写法)。

    文字记录

    1.田野考古文字记录对后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依据之一,文字记录的种类包括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发掘记录和遗迹发掘记录

    2.文字记录的对象、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

    考古绘图

    1.考古绘图的重要性、种类和一般要求;

    2.田野发掘绘图的种类,包括遗址图、探方平剖面图、发掘区图、遗迹平剖面图,田野发掘绘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3.考古器物绘图的正投影原理;

    4.器物绘图的几种起稿方法,包括座标法、灯光投影法、轴对称法

    5.不同类型器物绘图的具体技法,包括石器、完整陶器和陶器残片、金属器、瓷器、玉器的画法等等;

    6.器表纹饰的画法;

    7.器物绘图的用笔技法,包括起稿和清绘的用笔技法。 考古测量

    1.考古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罗盘、照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塔尺、标杆)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考古测量的项目,包括方向、坡度、水平距离、高低差、平面图、地形图的测量

    3.方向、坡度的测量方法;

    4.水平距离和高低差的测量方法;

    5.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考古摄影

    1.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功能、种类,照相机的选择、照相机的附件、聚焦和曝光技术、用光和构图方法、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选择;

    2.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包括各类遗址、各种遗迹、遗物以及各种遗址、遗物、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等等。

    3.摄影器材的配备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4.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线的运用、拍摄位置的确定、画幅的选择、画面构图和布局、接片的拍摄方法等等;

    5.文物摄影,包括角度的选择,背景的选择以及布光的方法等等;

    6.考古摄影的新课题,介绍航空摄影、立体摄影、电影、电视以及数码录相技术在考古摄影中的应用。

    拓 片

    1.拓片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2.拓片常用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拓片的基本操作方法。

    考古通论笔记6(2009-03-03 21:34:35)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距今200—1.2万年)

    1.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分类

    2.旧石器的制造与分类

    3.人类起源与进化

    4.环境考古理论及方法

    参考书目:

    1.吴汝康《古人类学》、《中国远古人类》

    2.斐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

    3.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4.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

    笔记7(2009-03-03 21:39:29)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地点与遗址

    1.遗址——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属原地埋藏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多以居址为中心,一般规模较小

    2.地点——异地埋藏。是指那些由于流水与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埋藏点。

    3.遗址的分类

    (1)洞穴遗址

    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

    ①洞穴应出入方便,背风向阳,并有一定的居住空间的水平洞穴

    ②洞穴周围应该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料

    ③靠近水源,但也避免水患

    举例:辽宁小孤山洞穴遗址

    (2)岩棚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屋幨状结构,是临时性的、季节性

    的居住所

    举例:美国科罗拉多州13世纪印第安人„„„„

    (3)旷野遗址

    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单居所

    四、旧石器的制作、鉴别和分类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1.选择原料

    所有石料的要具有一定得硬度和韧度

    硬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上,最好在6—7之间

    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我国旧石器石料主要是燧石、石英石、角页岩、安山岩

    2.打片工具:石锤,角锤

    3.打击方法:

    A 锤击法B碰砧法C砸击法D 击钎法E压剥法

    4.修整

    A两面加工B压制法

    5.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A.加工工具 :石锤、石砧

    B使用工具: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雕刻器类,球状器类,细石器

    (二)人工石制器的鉴别

    1.人工石制器的特征

    A.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

    B人工大致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椎体、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

    C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D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整理疤痕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E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

    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A …………

    B…………

    笔记8(2009-03-03 21:41:48)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莫维斯理论

    1937—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H.L.Movius)考察了东南亚上缅甸的安雅特文化(Anaythanian)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吉丹文化(Patjitaaiian)之后,认为这两种文化同巴基斯坦的索安文化(Soan)及中国的北京猿文化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代表着一个与西方阿舍利文化平行发展的独立文化传统。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家Movius提出人种优劣有别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人类的技术和行为能力,存在着

    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Movius把欧洲与亚洲地区划分开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东方的后者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这两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
    东方的——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Movius,1948)。

    但是这套理论后来遭到许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文物自1973年发现以来,经过中外科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05年1月,在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枫树岛遗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抢救发掘,发现的大部分石器出土于基岩风化层之上的红土层中,在网纹红土地层中首次发掘出土4件手斧,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玻璃陨石。百色旧石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富含西方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亚最为著名的遗址之一,属于世界级的史前文化遗址。百色旧石器遗址主要分布于长100公里、宽15公里的百色盆地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上,分布点上百处。本次发掘的是祥周乡百渡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包括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中。

    丹江口石斧

    最新的研究表明, “百色手斧”年代在80万年前。其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立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工业技术,首次向全世界证实了早期东方人种至少在8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打制技术,从根本上纠正了把亚洲地区与非洲、欧洲划分开来的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Movius理论中“东方早期人类智力低于欧洲、非洲早期人类”的论断,在学术界有力地证明了东亚早期人类与西方具有同样的智慧和认知能力。2008年1月,湖北丹江口市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80万年前精致的手斧,亦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无手斧论”。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笔记9(2009-03-03 21:43:14)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四)、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1.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发现与古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时期,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动物化石种类,以喜温暧、习惯于栖息于森林的动物为主,并以“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最具代表性。反映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多森林、多水流、兼有草原的自然景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华南地区不仅发现有丰富的古猿化石,而且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依据环境和人类文化特征,南方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区等。

    古环境研究表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岭南一带,更新世以来的大多

    数时间里,多为暖湿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大量的砍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流行用于劈砍、砸击、挖掘的大型砍砸器和大尖状器等粗大砾石石器,小型工具少见或不见。这类以重型工具为主的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森林环境的采集狩猎经济,其中森林采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是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应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基本特征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成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
    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修理一次成形;
    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近年来发现的湖南沅水( yuan, 元音)、澧( li, 礼音)水流域旧石器地点群,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群,陕西汉水上游梁山旧石器地点群,安徽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等石器均具有共同特征。如以砾石石器为主;
    各类石器中砍砸器数量最多(陕西南郑龙岗寺 41.7 %,安徽水阳江 30 %,湖南沅水 60 %),刮削器很少;
    工具的总体特征是大而厚重。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存。

    3.文化区系的研究

    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旧石器文化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如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观音洞文化中,石片石器和中、小型石器所占比例较多,刮削器数量较多。旧石器时代晚期(贵州普定穿洞和兴义猫猫洞等),流行“锐棱砸击法”剥片和反向加工(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技术。这种技术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贵州水城硝灰洞石器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发展起来,一直流行到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中有大量锐棱砸击石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文化中,以砾石、小石块或石核为原料加工的各类石器较多。如四川富林的石器中,用小石块或小石核制作的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56 %。在有些石器组合中,砍砸器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 四川铜梁的石器组合中,砍砸器所占比例达 33 %。石器工业的主体面貌与云贵高原者相去甚远,而与南方的砾石石器系统文化较为接近。

    上述中国两大技术系统的旧石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
    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笔记10(2009-03-03 21:44:45)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五)、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1.北方地区的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这一文化区域华北区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陕西、山西、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山东等省区。华北区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属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更新世时,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植被草原化过程。与人类共生的动物主要是马、牛、羊、鹿等草原性动物。依据考古发现和自然环境特征,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等个区域内。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在河北、山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就孕育出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特征的小长梁文化;
    北京猿人文化也以中小型石器为主。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文化,中小型石器占了绝大多数。一般认为,以刮削器和小尖状器为主的小型石片石

    器系统文化,主要是一种适应草原或以草原环境为主的文化类型。刮削器和小尖状器等轻型工具主要用于切割和刮削等,反映的是草原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活动,其中狩猎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主要是在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反映的应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基本特征

    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重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
    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
    石器的基本类型是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具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较少。如在泥河湾盆地的东谷坨地点中,刮削器占 86.5% ,尖状器 11% ,砍砸器仅占 2% 。小长梁遗址中,刮削器占 62% ,尖状器 11.7% ,雕刻器 8.8% ,钻具 8.8% ,砍砸器仅占 2.9%(28)。北京猿人的石器中,石片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71.53 %;
    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最多,占 75 %,尖状器次之,占 14 %,砍砸器仅占 5.4 %。在许家窑遗址中,经统计的包括石核、石片在内的 389 件石制品中,石片占 37.79 %,刮削器占 38.56 %,尖状器占 4.11 %,砍砸器仅仅占 0.26 %。一方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既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器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类型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并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3.文化区系的研究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差异,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华北北部和南部的旧石器文化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地域性差别。如晋、豫、陕交界地区同桑干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就有明显的不同。似乎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区系(29):

    一是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北京周口店等地的华北北部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带的北部,气候相对干凉,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从更新世早期开始,就孕育出以小型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旧石器文

    化。代表性文化遗存有河北桑干河流域的阳原马圈沟(30)、小长梁、东谷坨、飞梁(31)、许家坡(32)、岑家湾(33)旧石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文化、周口店第 15 地点、阳高许家窑遗址、朔县峙峪遗址和阳原虎头梁遗址等。中更新世晚期以后,其影响可波及到东北南部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喀左鸽子洞等。石器的特点是:打片以砸击法为显著特色,锤击法也是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少见碰砧法,石片多形体较小,石片角也较小,大多数在 90 ─ 110 之间;
    石器以中、小型者居多,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同其它文化区相比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如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小型尖状器亦居于重要地位,并有一定数量的雕刻器,砍砸器的数量较少,缺乏三棱大尖状器等。

    二是以晋、豫、陕交界地区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南部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

    带的南部的河谷和丘陵地带,气候相对暖湿,自然植被中森林具多。又此区地处中国南、北两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受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多。从旧石器时代初期开始,就形成了以大型石器为特色的旧石器文化体系。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山西芮城西侯度和匼河,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陈家窝和锡水洞、潼关张家湾和卧龙铺石器,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中期)、垣曲南海峪、平陆庙后、万荣西马鞍梁、侯马南梁(中期),河南三门峡水沟和兴会沟、陕县张家湾、灵宝谢家坡等,遗址或石器地点总数约在 100 处以上。石器的特点是:打片多用碰砧法,石片多较粗大,石片角也较大,一般在 115 ─ 120 之间;
    器形较为简单而形体相对较大,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同华北北部文化区相比确有较大的差别,如石器的器型一般较大,砍砸器的比例较高,三棱大尖状器器形特殊,基本不见雕刻器等,较早阶段有少量的砾石石器等。特别是砾石石器的存在,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秦岭南、北两侧有着一定程度较多的交流与联系。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文化区及

    其特征,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早、中期是比较明显的。分布于不同区域的这两个文化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整个华北地区的气候逐渐向干凉的方向发展,植被也逐渐草原化。在这种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小型石器系统文化逐渐向南扩散,并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两种类型的旧石器文化渐趋统一而向细小化发展,使得文化样相更趋复杂,最终演化出典型的细石器

    考古学发展史

    考古学发展史

    一直以来,考古在我心中都带着神秘而崇高的色彩,因为它可以挖掘出深埋于时间深处的秘密,重现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光景,建立起横贯古今的完整脉络,让世人明白:我从哪里来。如此看来,考古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架起桥梁,为民族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提供土壤,从而凝聚整个民族。由之可见,考古绝非仅仅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现实紧紧相连,意义着实重大。

    考古学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考古学的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

    仅仅是从时间上来讲,2.5个世纪之前,在西方世界,大部分的饱学人士对于人是在几千年前被创造出来的而深信不疑。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王公贵族将柜子里面的古董杂乱无章的和外国的矿物放在一起,以作为“自然史”的例证。英国的stonehenge、法国brittany地区carnac的巨石群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挖宝活动中,庞培古城的发掘活动无疑是最有重量级的一个。但从考古学发展史角度来说,“考古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归功于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人总统Thomas Jefferson,正是他在1784年,在自己弗吉尼亚州的庄园里面的土墩墓上发掘了一条探沟。在这次发掘中,我们看到了现代考古学所运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层位学方法。但可惜的是这种基于逻辑思维的科学方法并没有在欧洲和美国得到推广和采用。在欧洲,18世纪早期就开始进行的庞培古城发掘,一直到1860年Fiorelli接手后,才逐渐有了完整的记录。

    18世纪,苏格兰地质学家James Hutton在《地球理论》中提出了“均变论”的观点,从理论上确立了层位学。而层位学直至今日,仍然是考古工作中所需要的两只手之一。另外一只就是类型学。田野发掘技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事件,是确立了人类的历史非常久远这一认识(而不是圣经所说的公元前4004年)。而这一认识的出现则是与石器的发现与研究密切相关。“史前时代”这一名词在John Lubbock的《史前时代》中被广泛采用。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也使得进化观点深入人心。但需要知道的是,他的另外一本巨著对于考古学发展的作用则更为直观,这就是《人类的世系》。从此,以考古学的方法追寻人类起源的序幕拉开了。

    19世纪,丹麦学者C.J.Thomsen出版的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指南(《北方文物入门》)对于博物馆的藏品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来进行划分。虽然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个分类有所不足,但在概念上却意义重大。三期说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通过史前遗物的研究和分类,可以提出一个相对年代序列,进而探讨各时期的问题。而这个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最终为研究过去并提出理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而在这个框架下所形成的方法,则是我们现在所知的“类型学”—即以编年或发展学列来排列研究遗物的方法。1859年,pitter Rivers将军和John Evans进行了讨论,将凯尔特人时期的英国硬币溯源至马其顿王国时期。而在这个基础上,瑞典学者Oscar Montelius则形成了一套更为有效的类型学方法体系。

    这些方法和体系的产生和流行在推动考古学发展,也使得古文明的发现和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1798-1800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Rosetta)石碑,上面所刻的埃及和希腊文字在1822年被商搏良所破译,而Henry Rawlinson则成功的破译了亚述文字。

    19世纪末之前的时期,现代考古学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基本理论)都已经具备,诸多早期文明被发现。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1960年的这段时期,在GORDON WILLEY和JEREMY SABLOFF在A History of american Archaeolgy(《美洲考古学史》)中被称为分类-历史期。核心的任务是确立编年序列,以确立地区性的编年体系及阐述各地区的文化发展。而在这段时期中,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被方法了很多,考古科技在这一时期兴起。而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C14方法为代表的测年技术的发展和以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航空摄影技术等的使用。考古进入了一个方法和技术逐渐完善,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多学科交汇互通,动手和理论技术同时具备的综合性科学

    而在中国。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则是架构在“金石学”的基础之上。“金石”二字,最早见于北宋“金石录”一书。是以传世的或者少量出土的商周以来的铭文铜器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情况一直到清代末期依然存在。包括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等都是在金石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刘鹗的《铁云藏龟》是中国第一步甲骨文材料专著,孙诒让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王国维著作《殷周制度考》、罗振玉《流沙坠简》都颇为有名。但金石学的发展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受到了影响。

    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许多外国学者进入中国。包括著名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八木庄三郎、关野贞、足立喜

    六、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上述学者的行为,有些是经过中央政府特许的公共行为,有些则是私自进行的盗窃行为。但客观来说,这些人的进入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都起着比较大的作用。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先祖在亚欧大陆东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创造过无限的辉煌。秦朝的长城阿房,汉朝的长乐未央,隋朝的运河桥梁,唐朝的含元敦煌••••不仅于此,现今还有太多伟大的遗迹湮没在时间的灰尘中,等待考古人员去发掘。所以,政府及民众应该把更多目光投向考古学,这门看似冷僻实则意义深远的学科。毕竟,正是考古学我们才得以记起这些荣耀的过去,正是这些荣耀的过去才塑造了中华民族今天包容豁达的民族性格,在每个民族成员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把每个人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古炉读后感

    古文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小尼古拉读后感

    考核读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