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历史 > 正文

    1949到历史大事件(完整)

    时间:2023-10-27 20:00:3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49到历史大事件(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1949到历史大事件(完整)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5篇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篇1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灭亡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篇2

    九上 列举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大事件

    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经济 新航路开辟 15—17世纪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

    九上 列举促使近代社会发展的大事件

    政治: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861—1865年美国内战。

    3、1868年起的日本明治维新。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列举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完善成熟的事件

    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政治、经济大事件。

    中外资产阶级革命及文献

    中: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外:英资革《权利法案》

    美独战《独立宣言》

    法资革《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美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相同思想:自由 民主 平等 法治 核心思想

    列举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拿破仑 孙中山 主要事迹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罗斯福:实行“新政”度过经济危机,领导美国人民参加反法西斯 资产阶级革命家 战争取得胜利。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发动对外战争。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作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列举中外改革

    中: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封改良)

    戊戌变法 1898 (资 改革)

    改革开放 1978起 (社 改革)

    外: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资 改革)

    美国罗斯福新政 1933

    列举中国封建性质的改革或改良:洋务运动

    19世纪中外资产阶级改革或改良

    中:戊戌变法

    外: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现代中外改革

    中:改革开放

    外:罗斯福新政

    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
    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的一种形式;

    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关于“改革”的观点

    改革开放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不断创新,重视政策的连续性、一贯性,重视教育。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经验要结合国情加以改造创新,制定符合国情的措施。

    18世纪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变革

    政治: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

    经济: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19世纪上半期

    列举近代英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经历的重大变革

    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年

    经济: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列举使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并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经济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3、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三次科技革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火车 汽船

    二:汽车 飞机

    三:轻轨 磁悬浮列车 高铁

    三次科技革命新机器的发展

    一: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二:内燃机 发电机 电动机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观点

    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有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飞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不利:引发环境污染 交通堵塞 交通事故 核辐射 等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期“把热变成机械运动”的发明及发明者

    改良蒸汽机:瓦特

    汽船:富尔顿

    火车机车:史蒂芬孙

    列举中外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思想及代表人物

    中国思想解放运动: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1915年 胡适

    核心:民主与科学 鲁迅

    李大钊

    外国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但丁

    核心:人文主义思想 达·芬奇

    莎士比亚

    列举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2、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列举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及其领导人和颁布的文献

    1、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

    华盛顿;
    《独立宣言》

    2、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林肯;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1933年罗斯福新政。罗斯福;

    《全国工业复兴法》

    列举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1、18世纪前期彼得一世改革。)

    2、俄国1861年改革。

    重要文献:

    九上《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九下《全国工业复兴法》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协定》

    《尼布楚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1919年。

    2、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华盛顿会议1942.1.1《联合国家宣言》

    4、雅尔塔会议1945。

    其中有损中国利益的会议及条约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德意日采取的措施

    美: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加强合作的事件。(协同作战的事件)

    《联合国家宣言》1942.1.1

    诺曼底登陆 1944.6

    雅尔塔会议 1945.2

    攻克柏林 1945.4

    苏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1945.8

    关于“战争”的观点

    战争、分裂:热爱和平(统一),维护世界(祖国)和平(统一),反对战争(分裂)。

    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平与发展是主

    流,树立忧患意识,加强经济建设,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

    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侵略: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邓世昌)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

    百团大战(共产党)

    关于“中国屈辱史”的观点

    中国屈辱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变革

    经济(器物、技术):洋务运动

    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经济 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观点

    中国近代抗争、探索 :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学习先进,具有对国家民族的

    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牺

    牲精神。

    近代日本三次侵华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

    1937—1945 20世纪三十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变法 1898

    辛亥革命 1911

    新文化运动 191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开始:五四运动 1919.5.4

    结束:新中国成立 1949.10.1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

    1.中共一大 1921.7.23 上海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北京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抗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放:三大战役 辽沈

    (大决战) 淮海 消灭国民党主力

    平津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20世纪中国三次巨变(近代两次)

    近代1:1911年 辛亥革命

    近代2:1949新中国成立和

    195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现代: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分别写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

    列举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1894年 建立兴中会。

    2、1905年 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3、1911年 领导辛亥革命。

    4、1912年 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京的见证

    戊戌变法;

    设立京师大学堂 1898

    八国联军侵华 攻占北京《辛丑条约》;
    1900--1901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新青年》;

    1915

    五四运动 1919.5.4

    卢沟桥事变 1937.7.7

    北平和平解放 1949.1.3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1949.10.1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南京的见证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840--184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
    1911

    南京大屠杀;

    1937.12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949.4.23

    上海的见证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1840—1842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五四运动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1919.6.5

    《申报》创刊;
    19世纪70年代

    商务印书馆创办;
    1897

    中共一大召开;
    1921.7.23

    热点问题 尾数为“1”和“6”的年份及大事

    1561 戚继光在浙江平定倭寇

    1661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01 清与列强签《辛丑条约》

    1911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1921 中共一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31.9.18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71.10 中国重返联合国

    热点问题 尾数为“1”和“6”的年份及大事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 美国内战

    1941.6.22 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

    1776.7.4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美国诞生

    1936.12.12 西安事变

    清末民初我国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重大事件

    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篇3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1.      公元前15世纪                     希腊南部的迈锡尼等地形成新的文明。

    2.      公元前12世纪                     迈锡尼文明衰弱下去

    3.      公元前11-前9世纪               希腊进入“荷马时代”,原始社会开始解体,进入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4.      公元前8世纪中期                  罗马城建立

    5.      公元前8-6世纪                    在希腊制度瓦解的过程中,雅典城邦开始萌芽。

    6.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在雅典进行改革

    7.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罗马共和国建立

    8.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9.      公元前5世纪中期                 《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0.  公元前3世纪中期                  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

    11.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12.  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13.  公元前338年                      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希腊城邦日益衰弱

    14.  公元前230年                      秦王嬴政开始灭六国

    15.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

    16.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17.  公元1世纪后期                    罗马帝国建立起三十多个行省

    18.  3世纪末至4世纪初                法学家编纂了一系列法典。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19.  1258年                           大贵族起草了《牛津条约》

    20.  1262年                           英王取消了该条例,导致了一场内战

    21.  1265年                           主持召开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会议

    22.  13世纪                           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还是封建性的

    23.  14世纪上半期                     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

    24.  1376年      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5.  1380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6.  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27.  1640年                           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了共和国

    28.  1660年                           由于政局混乱,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9.  1688年                           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30.  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31.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32.  1786年                           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震撼了联邦统治者

    33.  1787年                           来自北美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34.  1789年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5.  1825年                           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36.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毁烟

    37.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38.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39.  1841年初                         英国直接威胁广州,强占了香港岛,又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40.  1842年8月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41.  1843年                           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42.  1843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43.  1844年                           美法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44.  1847年底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45.  1851年初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6.  1851年9月                       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

    47.  1852年春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48.  1853年                           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49.  1853年秋                         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50.  1853年冬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1.  1855年                           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

    52.  1856年                           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

    53.  1856年秋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54.  1856年秋                         先是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石达开负气出走

    55.  1857年底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

    56.  1858年                           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

    57.  1858年夏                         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58.  1859年6月                       英法联军对大沽口炮台再次发动袭击

    59.  1859年冬                         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6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宰相俾斯麦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大业

    61.  1860年                           侵华联军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62.  1860年                           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又攻破江北大营。

    63.  1861年                           俄国农奴制被废除

    64.  1861年秋                         安庆陷落

    65.  1862年春                      清军围攻天京。天京陷入重围

    66.  1864年夏                         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67.  1870年                           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68.  1871年初                         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69.  1871年春                        《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70.  1871年3月18日凌晨  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便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71.  1871年3月28日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72.  1871年5月下旬                   政府军攻入巴黎城内

    73.  1875年                           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4.  1894年                           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75.  1894年春                         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76.  1894年7月                       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运送清军的船只

    77.  1894年8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78.  1894年9月                       日军占领平壤。

    79.  1895年初                         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80.  1895年4月                       清政府被迫与日军签订《马关条约》

    81.  1900年6月                       八国侵略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82.  1900年7月                       联军增加兵力,占领天津。随后向北京进犯

    83.  1900年8月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84.  1901年9月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定了《辛丑条约》。

    85.  1905年                           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

    86.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召开

    87.  1906年                           日知会在刘静庵领导下成立

    88.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了

    89.  1911年10月12日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辛亥革命”

    90.  1911年底                         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91.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92.  1912年春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3.  1912年2月                       宣统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94.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95.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96.  1917年3月                      “二月革命”爆发

    97.  1917年3月15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

    98.  1917年7月                       俄 “七月事件”爆发

    99.  1917年8月                       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代表大会

    100 1917年10月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101.  1917年11月7日              革命工人和士兵随即向东宫发起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东宫。

    102.  1919年初                    “和平会议”举行

    103.  1911年5月5日               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104.  1919年6月初                 北京学生上街讲演,军阀政府又逮捕大批学生

    105. 1919年6月5日               上海工人六七万人举行罢工

    106.            1920年初                     李大钊和陈独秀酝酿成立中国工人阶级政党

    107.            1920年8月                   中国共产党组织首先成立

    108.            1920年10月                  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

    109.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10.            1922年7月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11.            1923年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12.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13.            1925年                          五卅运动爆发。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14.            1926年                          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115.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开始

    116.            1926年底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17.            1927年初                        广州的革命政府迁往武汉

    118.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119.            1927年4月18日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120.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以后又宁汉合流

    121.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等在南昌发动起义

    122.            1927年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 “八七会议”

    123.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24.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125.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26.            1930年10月                     蒋介石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

    127.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

    128.            1931年冬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129.            1932年1月                  日本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130.            1932年3月                      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伪满州国

    131.            1933年秋                        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

    132.            1934年10月                     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33.            1935年1月                      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34.            1935 年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 “华北事变”

    135.            1935年10月                     毛泽东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136.            1936年10月                     长征胜利结束

    137.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138.            1937年8月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

    139.            1937年8月13日                 开始淞沪会战

    140.            1937年10月                     日军攻入上海市区

    141.            1937年11月                     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142.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43.            1940年下半年                    百团大战

    144.            1941年                          日本进行大“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实行封锁

    145.            1941年初的一个黎明              潘家峪惨案

    146.            1941年10月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在重庆成立

    147.            1942年初                        中国政府派远征军救出英军七千多人

    148.            1945年初                        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149.            1945年4月23日                 中共七大举行

    150.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      1945年8月底                    毛泽东等飞抵重庆

    2.      1945年10月10日                  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3.      1946年初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4.      1946年夏                          全面内战爆发

    5.      1947年春开始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6.      1947年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7.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 出台

    8.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

    9.      1948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柏林被分为东、西两部分。

    10.  1948年8月                     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

    11.  1948年9月                        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2.  1948年秋                           中共中央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3.  1949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14.  1949年                            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5.  1949年初       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6.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17.  1949年夏                         《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约成立

    18.  1949年4月                        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和谈

    19.  1949年4月21日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20.  1949年4月23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

    21.  1949年6月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

    22.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3.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4.  1950年初                          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5.  1950年                            开始抗美援朝运动。舒曼提出 “舒曼计划”

    26.  1950年6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和一些沿海岛屿以外的全国领土

    27.  1950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没收官僚资本的任务

    28.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

    29.  1952年                            全国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0.  1953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1.  1953年2月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  1954年                           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33.  1954年初                         农村很快掀起大办农业社的热浪

    34.  1954年4月                    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35.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36.  1955年4月                       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

    37.  1955年5月                       苏联和阿尔及利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签署华沙条约

    38.  1955年6月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生效,正式成立华约。

    39.  1955年底                          农业基本实现合作化

    40.  1957年                            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41.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42.  1959年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43.  1961年      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民主德国政府筑柏林墙。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44.  1962年7月                        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基地,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很快发现

    45.  1962年10月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46.  1964年                            第三届人大召开

    47.  1967年                            欧洲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49.  1970年10月初                     尼克松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50.  1971年                         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并亲自接见。基辛格秘密访华

    51.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出面提出保留台湾席位的提案惨遭失败  

    52.  1971年4月                        中国邀请部分国家的乒乓球队代表团来华访问。

    53.  1971年10月                       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54.  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

    55.  1972年 2月                       尼克松访问中国

    56.  1972年秋                         田中角荣应邀访华。日本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7.  1973年                           不结盟运动第四次首脑会议

    58.  1978年                           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59.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60.  1978年底                         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61.  1979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62.  1979年初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

    63.  1979年开始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当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4.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波兰局势动荡

    65.  1981年底                        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66.  1982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67.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8.  1984年                            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69.  1984年12月                       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70.  1985年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71.  1986年                         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72.  1987年4月                        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73.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戈尔巴乔夫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74.  1989年                            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民主德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

    75.  1989年10月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决定实行多党制

    76.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

    77.  1990年7月                        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78.  1990年10月                       两德统一

    79.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80.  1991年8月                        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81.  1991年底                          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文件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停止存在”欧洲共同体各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82.  1992年                            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83.  1993年                           “汪辜会谈”召开

    84.  1993年底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85.  1996年9月                        钱其琛在联合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86.  1997年                            东南亚发生严重金融危机

    87.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88.  1998年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89.  1999年     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在11国启动

    90.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91.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

    92.  2003年                            首次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篇4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政权的结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   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   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

    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背景:

    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

    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

    ★考点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

    ①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11、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12、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3)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考点1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3年。

    ★考点1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考点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2)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3)建立者:孙中山。   

    (4)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17、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1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考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考点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

    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22、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A主要内容: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23、国民大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初,占领南京、上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②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③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考点24、南昌起义

    ①时间及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②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考点2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①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的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②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考点26、红军长征

    (1)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意义:

    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考点27、遵义会议

    (1)召开: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意义:

    ①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考点28、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考点29、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考点3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报告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考点3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会议决定改北平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考点33、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发展奠定初步基础。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恰当的制度。

    ★考点34、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
    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③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考点3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

    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③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他进行了会谈。

    ④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⑤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双方达成了"九二共识"。

    ⑥1995年初,江泽民就现阶段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36、新中国建立初期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②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③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⑥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再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37、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后,1979年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③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考试38、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外交活动

    ①2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②中法两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
    1998年,亚欧会议"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③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2001年,由中国倡导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着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2003年,举行了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六、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39、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

    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考点40、罗马法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4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年。    

    ②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③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世纪前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考点42、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

    (1)1787年宪法

    A主要内容:

    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B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C作用: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这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考点43、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①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2)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考点4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

    (1)内容: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2)评价: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彻底、不完善。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45、《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4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理论条件: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考点47、巴黎公社运动

    (1)巴黎公社的成立

    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2)革命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48、雅尔塔体制

    ①内容: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实质是美苏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新的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考点49、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2)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

    (3)措施:

    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50、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①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②军事上:1955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半岛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最后,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表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

    ★考点52、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为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过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了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

    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

    (3)影响:增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考点53、迅速崛起的日本

    (1)经济恢复(1945年-1955年)原因:

    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提供的契机。

    (2)高速发展(1956年-1973年)

    ①原因: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
    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表现:1955年,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谋求政治大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政治大国"目标

    ★考点54、不结盟运动

    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

    ②正式形成: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斗争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③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

    ⑤历史意义: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考点55、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表现:

    ①波兰剧变:发生于1989年,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②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3)剧变原因

    ①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

    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政策的推行

    ★考点56、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②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2)过程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导致政局动荡,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③"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和俄共被停止活动,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④俄罗斯等在1991年底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 考点57、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发展

    (2)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和发展:

    ①美国: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渐提高。

    1949到2022历史大事件篇5

    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着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着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
    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着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15、“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8、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携西施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1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0、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2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着有《孙膑兵法》。
    2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2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4、屈原爱国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
    屈原着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25、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26、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27、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28、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29、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30、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
    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义军推翻。
    31、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32、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3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34、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厅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6、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意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37、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38、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39、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40、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的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着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1、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
    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42、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43、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44、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45、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46、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前仆后继斗争了20余年,沉痛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败统治,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47、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48、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49、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

    50、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51、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用,且家人被拘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统一了北方。
    52、华佗:汉末注明医学家,外科技术尤为精湛,首次将全身麻醉(酒服麻沸散)应用于外科手术。并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禽兽创编了“五禽戏”。
    53、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i)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54、赤壁之战: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预南下扫平刘表和江东孙权,刘表病故,次子刘琮(cong)继位,向曹操递了降表,刘备腹背受敌,撤往江陵,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幸有赵云、张飞奋力拼杀得以脱险,退至江夏与刘琦汇合;
    同时,孙权接到曹操檄文,劝其投降,鲁肃献计联合刘备抗曹,任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领兵五万赤壁下寨抗曹。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操采用庞统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孙刘联盟设反间计(蒋干中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并巧借东风,火烧连营,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所放(曹操对关羽有救命之恩),逃回江陵。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55、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计,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助下,带着妻子安全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56、建安七子:在曹操统治集团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an)、徐干(gan)、阮瑀(yu)、应玚(yang)、刘桢(zhen)主导文坛发展。

    57、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曹丕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58、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59、关羽因大意失荆州,公元222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出兵三峡,进攻东吴,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陆逊打败,于次年病逝。
    60、自蜀汉建兴5年起,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shan),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cui),病逝,年仅54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1、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62、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何晏(yan)等,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
    6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ao),曹丕之孙,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huan)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
    64、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ing)宦官黄皓(ha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65、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wei),废太子(后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jiong)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长沙王司马乂(yi)、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16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chi)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66、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十六国开始,公元316年汉军大举进攻西晋都城长安,晋愍帝赤上身,乘羊车出城请降,西晋灭亡。次年东海王司马越侄司马睿(rui)在南方建业正式称帝,为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任王导为宰相,共同执掌朝政,
    实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亦因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最终抑郁病死。
    67、十六国:从刘渊的后汉开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上称为“十六国”,南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68、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
    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69、科学巨匠祖冲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家和机械制造家。他所创制的《大明历》,确定一年为365.2428天(与现代科学确定的只差50秒),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还和他的儿子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后人称之为“祖氏原理”。于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岁。
    70、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前秦苻(fu)坚讨伐东晋,其先锋部队被晋军击溃,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在秦军撤退之际,秦军中有人疾呼:秦军败了,秦军大乱,晋军乘胜出击,大获全胜。侥幸逃脱者丢盔弃甲,连听到“风声鹤唳(li)”也以为是晋军到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71、顾恺之: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72、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73、公元604年,杨坚次子杨广,弑父杀兄夺取皇位,是为隋炀(yang)帝,公元617年,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立代王侑(you)为帝。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隋朝灭亡。
    74、决战玄武门: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
    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75、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
    76、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bo)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77、玄奘(zang)西游取正经:公元627年,陈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大小110各国家,到达佛教圣地—天竺,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带回佛经600余部,着《大唐西域记》。
    78、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天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79、女皇武则天: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武氏独揽内宫大权,660年,因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武则天自参政步入执政;
    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共受朝拜,天下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卒,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武后废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下,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其掌理朝政的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80、请君入瓮(weng):武则天称帝,平定徐敬业叛乱后,为除掉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国人告密,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办案严刑逼供、手段残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后来有人告密周兴造反,来俊臣“请君入瓮”将其治罪,周兴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杀;
    索元礼因害人太多,民愤太大,被武则天处死;
    来俊臣预谋害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发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则天处死。
    81、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82、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忠昌,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国号唐,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83、唐中宗复位后,让其妻韦后当权,公元710年,中宗卒,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韦后,拥其父戴睿宗复位,两年后,睿宗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宋璟”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再次出现了“天下大理”的中兴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后来被奸相李林甫(fu)、杨国忠(杨玉环的同族哥哥)破坏殆尽。
    84、公元713年,高宗之女(武后生),太平公主谋反被玄宗赐死,其党羽及儿子们尽数被诛杀,同党窦怀贞被改姓“毒”,王晋改姓为“厉”,以作为惩罚。宦官高力士因诛逆有功被破格提升,官宦之盛从此开始。
    85、公元718年,日本遣使中国,受唐皇帝接见,获赠大量朝服。次年,日本天皇下令,举国仿衣隋唐,遂成为和服基础。
    86、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ao)恒。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到日本。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
    87、李白和杜甫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继屈原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字子美,后人称为:“诗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公元744年,两位文学巨匠在洛阳相遇,成为历史佳话,闻一多曾把二人的相遇比喻成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