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旅游 > 正文

    先进事迹栏目名

    时间:2021-01-09 03:47:01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名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材料

    自任职以来,xxx同志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爱,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的赤诚之爱,这爱既滋润了孩子,也成就了他的事业,更升华了他的人生理想,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小学十佳新锐校长”、全国“学校管理创新示范校长”、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园丁”、“中华杰出英模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工作者、贵州省小继教第一阶段先进管理工作者、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贵州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xxx市“劳动模范”、xxx市“十大杰出青年”、xxx市人民教育基金奖

    “优秀教师”、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对于他的业绩,《xxx电视台》多次在 “乌蒙之星”栏目以《脊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加强研究,提升自我

    任教之初,xxx同志就意识到,毕生心血将奉献给小学教育这份事业。担任校长以来,由于市实验小学规模较大(近3000名师生),他虽然没有上课,但一直坚持听课、进行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他现在不仅承担着xxx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的任务,还承担着国家教育质量创新管理决策顾问的任务,多次承担市、省、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评委的任务及xxx市小学高级教师评委的任务。与此同时,不仅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开发和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任务,该课题并评为全国优秀子课题,其成果荣获全国和省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三等奖等,主论文被评为省级一等奖和发表,而且现在正承担和实施着市级课题2项,参与市级课题研究5项。几年来,他发表和获奖的教育科研及管理论文30余篇,XX年以来,《全面加强学校管理 积极推及素质教育》发表于XX年《现代校长》第一期;《寻找丢失的羊》发表于《xxx教育》XX年第二期;《加强税收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将康发展》发表于《xxx日报》XX年4月28日第三版;《赞凉都夸实小》发表于《少儿时代报》XX年6月18日第八版。《全面加强学校管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发表于《现代校长》XX年第一期。课题成果《开发和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获全国结题成果三等奖、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省级三等奖、《全面加强学校管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获全国二等奖、《浅论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有为》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被作为全国第八届学术年会研讨的三个议题中的一个议题,《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新时期德育内容的研究与探索》获省基础教育论文一等奖、《刍议“以学定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获省一等奖、《课堂应成为学生的舞台》获省一等奖、《充分利用课件优化课堂教学》获省三等奖。

    二、加强指导,提升教师 几年来,在他及班子一帮人的积极工作下,学校坚信并一直践行着一个理念: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教育好教师;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并持续地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实施了常规管理科学化(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评),科研管理常规化(坚持把科研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做到人人有课题,树立“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意识),课程管理强制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品牌建设人文化(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师生共同成长,双向成才)的“四化建设”,并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制度管人,以情感待人),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能力用人,以实绩评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由“教书型”向“科研型”、由“科研型”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心智同步,德育为先;能力为首,乐学为先;习惯为主,创新为先)的战略发展计划。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陈敭老师年轻有干劲,勤恳认真,教学成绩突出,因此她既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又是优秀班主任,一直从事初中语文的教学和科研。平时教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因此深受同事的好评、学生的敬爱、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夸奖。

    陈敭老师品德高尚,言辞举止得体,教学积极认真,成绩突出,无愧于“优秀教师”的殊荣,其先进事迹主要有:

    一、思想教育有特色:

    1、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学生。陈敭老师深知:教师担负培养下一代青少年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全国五亿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在儿童和青少年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是最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因此,她十分注重自身的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2、以人为本,抓好学生品德教育。

    她一贯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由于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和增强。

    二、求学上进有收获: 陈敭老师最初学历是中师,自己意识到知识的不足,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大专,2001年专科毕业,2008年又进修大学本科文凭。她这种积极上进的学习精神,深受同事的称赞。她常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日益感到自己的吃力,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等几乎是一知半解,只有利用业余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弥补自己知识面的不足”。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电脑教学,课件制作等她都能熟练操作。

    三严谨治学有成果: 陈敭老师一贯以治学严谨著称。她对新课程新理念理解深刻,掌握扎实,运用熟练,能够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树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是“高高在上”的,动辄批评斥责学生,甚至“拳脚相向”,致使不少学生见到老师纷纷回避。这种“独裁型”的师生关系,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李文业老师一改“教师权威”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学生成了朋友。通过自身的人格榜样,影响和鼓励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享受成绩进步的喜悦。班风纯正、学风浓厚,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陈敭老师不仅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一直致力于学校的课改研究。她上课时教学方法新颖得当,读、说、写、演、唱,形式活拨多样。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她还因地制宜,动手制作相关教具,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校闲置多年的投影仪等设备有“用武之地”。

    她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3、学生进步明显,成绩优异。作为一语文教师她一直从事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经过调查分析,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彻底改变学生贪玩任性的陋习,变得懂事、文明、好学,成绩进步明显.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更加勤奋,勤学好问的班风日趋浓厚。她所教的班级成绩在全乡期末统考中多次获前几名的好成绩,受到乡中心校的表彰。

    陈敭老师结合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积极倡导《真情习作和自由评改》,鼓励学生深入实际生活,留心观察,写日记,随时记录令自己感动的人、事、物,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有效化解学生作文头疼的难题。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等形式展示评析优秀作文,并鼓励学生投稿,参加省市举行的征文大赛。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提高全校学生的作文水平。

    陈敭老师本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兢兢业业的工作,踏踏实实教书,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光荣的称号。

    做“三用”的优秀征迁干部

    27片组第79组胡名达先进事迹材料

    根据工作需要,胡名达同志于2015年12月7日抽调参与北门棚改老化肥厂宿舍的征迁工作。由于此地年代已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加上生活居民对相关政策不甚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攀比心理,给征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现状,他作风优良、迎难而上、要求严格,始终把被征迁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征迁安置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使得79组征迁工作顺利进行。

    ——“用心做”。他认为被组织抽调参加征迁工作就是组织对他的一份信任、一份寄托,干一件事情就要认真负责,就要脚踏实地地去抓,把在过去工作岗位上的激情和热情带到征迁一线。

    ——“用情做”。从到北门棚改办报到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要和谐征迁、和谐交流、和谐谈判。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每次入户走访,他都站在被征迁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群众分析当前政策,用真情去感染群众,去化解群众的心结。被征迁户李平对安置现房非常满意,但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房款差价,征迁合同随时可能泡汤,他得知情况后,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帮助李平用公积金贷款来弥补差价,从而解决了李平的燃眉之急。事后,李平专门发送了感谢短信,这也让他倍感欣慰。

    ——“用力做”。胡名达同志虽然来到征迁一线时间不长,面对从单位的领导变为征迁工作的“办事员”的实际,但他能够摆正位置,角色转变较快,迅速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大力发扬“白加黑”“5+2”的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掌握情况。发挥自己在宣州区多年工作的优势,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同时,根据群众的需求,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努力争取群众满意的房源。79组全体成员被他这种身体力行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征迁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成功签约4户。

    这就是胡名达同志,一位奋战在征迁一线的奉献者、开拓者,他以他的热情、执着、智慧、毅力赢得了片组上下、征迁指挥部的领导和广大被征迁户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

    潜心教研

    大胆创新

    教书育人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有人说儿童是花朵,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地照料着花朵,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成长的规律。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现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爱我平凡的事业,当我面对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 的小脸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从此我下定了决心:要为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叫王敏,女,生于1985年,2004年7月毕业于宣威师范学校,2004年9月参工,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自参工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在工作期间,我多次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并勤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曾在省上获奖;
    在2011年至2012学年,我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
    自参工以来每年的教学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我任教的8年中,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实事求是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并将“潜心教研

    大胆创新

    教书育人”作为我的座右铭。我做到了:

    一、思想道德方面

    我始终做到遵纪守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爱岗敬业,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教学创新。积极参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各种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

    二、大胆尝试,改革创新

    在教学工作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
    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常常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组内、组间互相帮扶,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新的方式营造轻松、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用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他们独特的想法和学习体验进行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把教学活动视为我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过程,所以我教的学生课堂上总是很活跃,敢说、敢想,敢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在马街镇举行的片区教研活动中,我就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严格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土壤。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环境,是培

    - 123 -

    一名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有的人会说不做,有的人做了不说,向阳村党支部书记郑仁忠是做了也不会说。许多人说他不会做官,就因为他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尽管如此,老郑这么多年老实的性格依然没有丝毫改变,改变的倒是向阳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告状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奶牛专业村,集体资产达到XXX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d{2,3}元以上。

    一老郑常说,做官有做官的风光,也有做官的难处。老郑走马上任时,风光倒没有,有的只是让人头疼的乱摊子。村集体债台高筑,外债多达XXX万元。每逢庄稼收割季节,债主们就象秋收起义一样,来个大暴动,把村委会围个水泄不通。有时,他也不得不象杨白劳一样在外躲着不敢回家。村里是这样,群众生活也不怎么样,人均收入仅1\\d{2,3}元左右。还有不少贫困户生活在没窗没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靠着民政和社会救济生活。因为穷,党支部在村里没有威信和号召力,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动不动就上访。而当时同属于保平乡的乘风村由于村办企业发达,已经是富甲一方,群众过着殷实的生活。面对这么多困难,他并没有急于新官上任先烧它三把火,显示一下当官的威风。他觉得威风不是耍出来的,关键是得让群众从心里服你、敬你。怎么服,那就得发展,改变目前的落后面貌,用实力说话。那段时间,大家很少听到他说话,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只是天天看报纸、找资料,搞调研,到先进村屯和地区考察。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独自在村里徘徊,徒步走上几里地是经常的事,他在苦思瞑想发展的良策。渐渐地,他的思路清晰了,向阳村要发展必须少粮多经、少种多养、少农多工。有了思路,老郑不再沉默,开始欢了起来,也燃起了他迟来的官火。

    少粮多经用老郑的话说就是少种粮食多种经济作物。他外出考察时,看到人家几亩地大棚蔬菜就收入上万元,十分羡慕。开始心里觉得不平衡,那么多良田竟然赶不上几亩薄拉地,可看得多了,转念一想,人家那玩艺值钱。种苞米一垧地顶多出个20XX多块钱,还得排长队到粮库去求人送粮。人家坐家搞批发,还供不应求。必须调整种植结构,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能千篇1律再种大苞米了。当时,市里提出大搞万元田棚工程,老郑抓住机遇,利用国际农发贷款100多万元在立交桥下沿一级路建起了60栋高标准的温室大棚,承包给农户搞特色种植。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开始不少农户种菜,可市场形势顺息万变,由于白城周边乡镇不少农民都在种菜,加上商贩介入,使种菜的利润空间小了许多。种植结构面临再次调整。选择什么?许多人吃不准,老郑也没底。为此,他也走过弯路。当时种植芦荟比较热门,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市场供不应求。于是他与长春芦荟研究所联系,投入十万元种了十栋大棚芦荟。可到收获时,市场风云突变,芦荟一下子从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尽管老郑在长春找到研究所,好话说了一箩筐,可人家也不能做赔本生意,坚决不收。这一下,险些把老郑击垮,满嘴大泡,从此更加少言寡语。老伴见老郑这架势,坚决让老郑辞职不干了。可老郑没有退缩,他觉得路子是对的,还是自己选项目有问题。没有把市场了解好,受制于人。他改变了思路,也从此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如今你再到向阳生态大棚区,你一定会有一种难以袖手旁观的兴奋。这里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景区。有珍奇苗木、盆景花卉、特色蔬菜、食用菌、塔兔等等。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的收入几十万元。不少省市领导都先后视察过这里。每当提起这些,老郑总是自豪得不得了。

    万元棚见了效益,老郑马上又捉摸着搞万元田。他把全村670公顷旱田改造出了570公顷水田,并完善了田间配套工程,使向阳一下子变成了塞外江南,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一倍多。走在田间,望着那微风拂过的稻浪,听取蛙声一片,心里美滋滋的。在改种水田的同时,他没有忘了旱田,他总觉得经济作物从来都是相对的,是以挣钱多少来衡量的。过去的粮食也有可能变成经济作物。他打起了大苞米的主意。当时金利源食品公司生产粘玉米食品,需要搞基地建设。为此,他与该公司联系,并达成了协议,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民签订合同,规定最低收购价,让农民稳稳当当赚钱。同样是玉米,一垧地就多收入几千元,农民脸上绽开了笑容。20XX年,他又在省农办的扶持下,建立了50垧玉米饲料基地,欲把玉米磨出黄金。

    少种多养用老郑的话说就是少种庄稼多搞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实践出真知,老郑认为种地能解决温饱问题,但解决不了富裕问题。要想富必须多发展非农产业。对农民来说具体养什么,群众没谱,曾经吃过亏的老郑也非常谨慎。他觉得必须是群众熟悉和有经验的。否则就不能搞。实验的成本群众付不起。一天清晨,老郑照例早起四处转悠,哞地一声牛吟,唤住了他的脚步,他寻声望去,见一只黑白花奶牛悠闲地迈着步子缓缓走过。老郑眼前一亮,对,养奶牛。城里人爱讲究营养保健,不少有条件的家庭都订牛奶喝,老人孩子都是消费对象。这城里几十万口人,可是个不小的市场。一年下来,一头奶牛能净赚五六千元。目前,向阳村养奶牛的也就那么几户,成不了气候。要是家家能养奶牛,搞它个奶牛专业村,那收入一定可观。他一路小跑回到了村上,立即召集村班子商量此事,经过他的一番分析,大家也觉得可行。可群众能接受吗?群众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那就村干部和党员先干起来,做个示范,效益好了,群众再跟上。老郑斩钉截铁地说。在这些党员和奶牛户的带动下,全村养奶牛的热情空前高涨。老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为了支持群众养奶牛,村里制定不少优惠政策,特别是帮助解决资金困难。不少外地人听说也来助阵,一位长春商人就来到这里办起了养殖厂,养起了近40头奶牛。现在,全村奶牛存栏数已经达到了350头,日产鲜奶3吨。20XX年,被白城市评为养奶牛先进村,洮北区股份制牧业重点扶持村。老郑实现了他心中多年的梦想。

    少农多工用老郑的话说就是少搞农业,多搞企业。企业来钱快,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增加群众的收入。向阳村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村办企业。现在如果再搞也不合时宜,一是需要大量投入,二是管理也是个问题。所以必须另辟蹊径。老郑感到,向阳村地处白城南郊,交通便利。同时又座落在民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可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这是其他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看着开发区一天一个样,老郑也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借外力发展自己。一场招商引资的战役由此在他的助推下拉开了序幕。他动员村干部、党员和村里的三种人即经纪人、买卖人、外出务工的人勤联系,广招商,逢人讲,见人说。他甚至动员小学生也搞起了招商。功夫不负有心人,陆陆续续有不少客商来他这洽谈。开小酒厂的,办小卖店的,建洗浴中心的,成立草站的,无论干什么,投资大小,只要是不违法,老郑一概热情服务,让客商满意。办企业就要用地,利达木业想在向阳村投资办厂,可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最后,他们提出能不能租用村办公室的院子,这样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场地也合适。否则他们就只好走人。老郑和村干部一商量,宁可不要村部也要项目,于是把村部的院子和大部分办公室租给了他们,自己只留下三间,在后面又开了一个门。一年多下来,老郑一算,招来的大大小小企业有十多家,总投资额也有400来万元。

    随着老郑这发展经济的三招陆续见效,向阳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村里债务没了,群众腰包鼓了,干群关系融洽了,村党支部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对老郑这个老实人也更加信任了。有了一点成绩的老郑没有沾沾自喜,他觉得过去村里没有能力,只知道催粮催款,现在有了能力,就要为群众办点实事、好事、老实事,让群众和干部的心贴得更紧。

    老郑注意到,随着向阳村奶牛数量的增多,奶的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订奶的都是散户,东一家西一户的,为了保证订奶户早上能按时喝上当天的鲜奶,村民们不得不大早起来挤奶,还得装上瓶挨家挨户送。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当时,向阳村的送奶大军成了都市清晨一道独特的风景。钱虽说挣了,可太辛苦了。如果老百姓能足不出户就把钱挣了,那有多好。老郑相信有梦想就有可能。他把办奶站作为村里招商引资的重头戏来抓。今年初,他听说蒙牛乳业在内蒙乌兰浩特市落户建了分厂,正在寻找奶源基地。这下可乐坏了老郑,他通过关系与他们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接触,并邀请他们来考察。他们通过洽谈很快达成了协议。由他们投资XXX万元在向阳村建立奶站,负责收购养牛户的鲜奶,每公斤收购价1.\\d{2,3}元。没几天,奶站在群众的眼皮底下破土动工了。消息传开,老百姓乐不可支,都说郑书记给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

    人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一上任那天起,老郑就关注着学校的一切,希望有一天能改变村小的面貌。这几年先后投资十多万元为学校翻建了校舍,新建了围墙,硬化了操场,添置了桌椅,使学校旧貌换了新颜。孩子们乐得又蹦又跳,喊着学校比家好。

    为了让教师安心教书,他们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年年表彰优秀教师。此外,村里还制定了一项特殊政策,即每考一个大学生,村里就奖励家长1\\d{2,3}元。以此鼓励家长支持孩读书。这几年,向阳村已经输送了不少大学生,有在吉林北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有在长春大学读电子商务的,还有许多。老郑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的财富,千万不能让孩子没书读。在村上,他不允许有一个失学的。没钱村里想办法。他有一个设想,就是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建一所中学,那样孩子们上学就更方便了。为此老郑目前正积极与市外办联系,希望争取到外商投资助学。

    20XX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席卷全国的大部分省区,尽管向阳和白城的其他地方一样免于这场灾难,但由此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白城也由此开始了新一轮村屯规划和环境卫生整治的社会大行动。老郑也感觉到这村屯环境是该整治一下了,群众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搭乱建,把这村屯环境弄得一塌糊涂。他先从村屯规划抓起,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村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每天很早就起来,带着大伙挖边沟、推土基、铺沙石,组织小学生捡拾轻体垃圾。收拾卫生只是体力上的劳累,最难的莫过于村屯规划。有的群众不按规划乱圈乱占,使本来齐整的道路变得七扭八歪,群众出行非常不方便。这次村屯道路进行修整,必须对超过规划线的建筑物进行清障,这就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找到老郑大喊大叫,坚决不配合。老郑为此没少伤脑筋,一次又一次地做工作。个别耍无赖的,甚至躺到车底下,不让你推,为此,老郑这个老实人也不让份,干脆让人把他们强抬出去,然后接着干。就这样,老郑冲破了重重阻力,新修主了4300延长米的砂石路,整修了3000延长米的巷路。使全村的村屯环境大为改观。群众都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不用为担心非典而睡不着觉了。

    老郑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在经济工作上没少费心,但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也时刻没有忘记党建工作,他认为干什么工作都得需要个核心,在村级,这个核心就是村党支部。支部建设并不是虚的,党员和村干部队伍状况的好坏反映到群众那里都是实的,要是伤了百姓的心可是不好治。老郑上任后在党的建设上扎扎实实地抓了三件事,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件事是发展年轻党员,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向阳村共有XXX名党员,平均年龄67岁,虽没有严重到七个党员8个牙的程度,但党员年龄结构十分不合理,存在断层。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还不到10%,这种状况不改变,党的基层组织将会越来越薄弱和失去影响力,特别是战斗力。为此,老郑极力支持年轻人入党,每年都要发展2名以上。现在全村年轻党员已经占到了党员总数的XX%。第二件事是发展致富能人入党,解决能人治村问题。最让老郑头疼的事莫过于党员队伍的贫困化倾向。全村党员能上全村收入排行榜的没几个。村里的一些致富项目,党员示范户也不多,全村那么多养奶牛的,党员竟然一户没有。老郑觉得这是一个悲哀。现在全国都在奔小康,而作为群众领头雁的党员却成了被救济的对象,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表,长此下去,这不得亡党亡国才怪。至此,发展致富能人入党成了老郑的一桩抹不去的心事。市里提出发展致富能人入党的要求后,老郑把全村致富能人整个翻了个底朝天,通过考察,凡是能列为积极分子的一个不落,老郑亲自找他们谈话,勉励他们致富思源,回报家乡,为自己做事的同时,为家乡做一些事,为父老乡亲做一点事。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则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今年,他们在研究党员人选时就把一位全村的养奶牛带头人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有的人不理解,说老郑势力。老郑却说,党组织没有这些人它就不是群众的先锋队,只能是拉拉队,光喊不练。第三件事是让党员事事带头,解决先进性问题。这些年,由于忽视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些党员丧失了先进性,混同于一般群众,不但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参与上访告状。老郑感到要使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进行先进性教育。他完善了党支部的各项制度并全部公示上,经常组织党员学习,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今年,在全村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他组织党员上路,带上袖标,当起了哨兵,严把村口,坚决不让一例可疑病人进来,同时,让党员包户,包片,对重点户实行死看死守,使全村远离了非典,夺得了胜利。每年七一党的生日这天,他都要组织党员开一次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并诚心诚意要大家出谋划策。会后,他自己掏腰包请党员吃一顿团圆饭。今年七一,正赶上村屯环境大整治,他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一次义务大劳动,清理村内的垃圾。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党员,下至20多岁的新党员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从早晨一大早一直干到中午。群众为他们的行动所感动,自发地参与进来。许多党员都说,这是一场特殊的党课,党员们就应该为群众做出样子。老郑经常说,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么体现,那就是鼓励富裕户,支持中间户,带着困难户,不忘五保户。坚持多年的党员扶贫一直是老郑的得意之作。他组织有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富对子,一对一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现在不少贫困户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帮扶下已经走上了小康路。对那些没有致富能力的五保户,他时刻挂在心上,稍在空闲,就带着支部一班人,前去问寒问暖,柴、米、油、盐缺啥补啥,逢年过节,更是带着医生给老人们做全面检查,还要发上千余元的慰问品。村里有辆破旧的轿车,老郑对大家伙说,这不是我老郑的私自车,是大家的公务车,他指示司机,群众有什么急事用车,找到村里,都要大行方便。不要让群众寒了心。群众都发自内心地说,党员还是那些党员,可是却和过去不一样了。听到这些评价,老郑这个支书别提多高兴了。

    时光荏苒,转眼老郑在村支书岗位上工作已经六年了,尽管村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他总感觉还不够快,他说自己对向阳村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构想,那就是把向阳村建成全市的奶源基地,农副产品加工的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他憧憬着这一切能够早日得以实现。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同志是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恢复高考教育早期考入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现已过天命之年。他先后从事过草原饲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在本专业已辛劳工作了29个春秋。他为人正直、技术精良,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他的主要事迹是:

    一、坚定信念,有较高的人生追求目标。他在近34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始终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刻苦钻研技术,用他不懈的努力,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生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学用结合,成绩斐然。他在工作中坚持严格要求自己,自费订阅业务刊物,加强技术理论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技术论文十余篇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多年来编写教材,深入农村基层养殖户授课,为广大农户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技术困难。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获省动物保健杯先进个人、省防治牲畜五号病先进个人、全省畜牧系统精神文明职工标兵、市委市政府第三届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把畜牧业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数年如一日,不图名,不图利,以一名共产党人的胸怀默默无闻地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尽心尽力的工作着。努力研究和推广科学养鹅舍饲技术,为保障全县大鹅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建“依安白鹅之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为落实县委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推动奶业的发展,积极参与标准化奶牛饲养场(小区)的规划设计,其中以三兴镇东安村“振安优质奶牛小区”为代表的建设项目,已成为高标准与实用相结合的典范。有效的促进了奶牛饲养方式转变、带动全县奶牛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主持全县“畜牧120“技术工作中,秉公办事,不畏酷暑严寒、冰风雪雨、年节假日,特别是奶牛死亡鉴定,做到自接报24小时内必到现场,进行病理剖检处理,克服了腐尸、恶臭、气味难耐、呕吐流泪等有毒有害的侵染。公正的剖检了200余例病死奶牛,其结果无一例上访纠纷和行政复议案件发生。深受奶牛养殖户的信赖和尊重,达到了养殖户满意、组织满意、领导满意,既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又保证县政府惠农扶持政策的落实。

    四、胸怀坦荡,团结协作。近年来全县畜牧系统陆续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畜牧局工作。他能做到虚心向年轻的同志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也能毫无保留的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好沟通和传帮带,达到了全站工作虚心、热情、协调,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运作,为畜牧科学养畜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效益型畜牧业做出贡献。

    重点项目建设先进事迹

    信息化项目组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材料题目(共11篇)

    项目先进事迹材料(共3篇)

    项目经理先进事迹(共3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