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乡镇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0-12-04 16:16:41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高桥镇创建“文明乡镇”工作汇报各位领导:一年来,高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全力打造“平安高桥”,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向“创长三角强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创建,全镇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

    镇容镇貌日益优美,科教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风气和环境面貌不断改进,实现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下面,就我镇“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镇党委政府对“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制订了“高桥镇文明创建规划”,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镇党委将创建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全年共召开专题会议二次,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提高。文明创建规划列入高桥镇现代化建设规划当中。为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还积极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单位、“五好文明家庭”和“双建设、双整治”的创建活动。目前,已有3个村、8个企事业单位列入创建计划。平时经常对创建单位进行检查和督促,要求创建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追求完美,提升“文明工程”档次。由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我镇创建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我镇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抓优扶强、结构调整、有效投入等手段,使我镇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工业企业710家,其中“515”工程企业9家,省级集团5家。2004年1-11月,共完成工业产值54.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7;
    实现销售53亿元,产销率达96.47;
    实现工业增加值13.06亿元,同比增加28.3;
    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5.21亿元,同比增加9.2;
    合同外资1369.6万元,实到外资1280.5万元,完成市政府年指标284.6;
    自营出口完成1483万美元,完成市政府指标164.8;
    财政收入预计全年可达77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59家,1-11月完成工业产值26.94亿元,占总产值的49.01,规模企业比重正逐步提高。总体来看,我镇工业经济呈现出一种投入与产出、总量增加与效益提高同步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产值63亿元,工业增加值14亿元,工业化固定资产投入5.5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3.5亿元。

    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1、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效益农业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及时调整了农业开发扶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云森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凸现。千亩杨梅基地、獭兔养殖场、杭州市种蚕基地和省级波尔山羊繁殖基地已颇具规模,科技投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行政村参与多、产业类别多、成片试点多的特色和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以高桥江整治工程和标准化水库建设工程为重点,切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880万元,其中投资345万元实施了高桥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勤丰西石坞水库标化工程基本完成;
    云森集团老虎弄、狮子山水库新建工程全面启动。全年实施以奖代补中小型项目19个,治理山塘水库7座。通过这些工作,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

    2、社会道德风尚良好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镇共有3个村正在创建文明村,有8个企事业单位正在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基础较好,氛围浓厚。“百千工程”全面铺开。以水坞、勤丰、大畈和集镇周边八个村为重点,大力提倡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整治空心村,为创造良好农村环境打下了基础。注重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

    (一)抓好党校建设。充分发挥党校这一主力教育阵地的作用,做到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位置,教育上有计划,经费上有保证,以党员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穿插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和科普教育。

    (二)注重村级宣传阵地建设。一是抓好广播村建设,在原有23个村调频广播开通的基础上,对剩下14个村进行音频广播改造,现资金已落实到位。二是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三是抓好各村“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支部活动室、老龄活动室、广播室、阅报栏、黑板报的规范运作,引领健康向上的文化导向。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层面全方位进行教育。一是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切实抓好镇

    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一年来,共组织学习12次,收看警示教育片8次。二是党员学习实行小班化教育。三是组织37个村的书记赴省委党校培训。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强化教育,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3、科教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弘扬先

    进文化为主线,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市场建设管理。开展了“扫黄、打非”和净化校园环境活动,对全镇34家印刷企业进行了专项整顿。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对网吧、棋牌室的检查,电子娱乐场所经营有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迎“五一”万能杯卡拉OK大奖赛和高桥镇第四届体育运动会,承办了市第三届高桥杯曲艺大奖赛,充分展示了高桥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向市体育局争取资金完成了水坞村的健身点建设。目前郜村的老年人健身苑、省级东海明珠工程——高桥文化中心大楼,正在规划建设当中,一个健身活动热潮正逐渐在高桥掀起。群众文化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原来村村都有秧歌队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健身球队、健身操队。对文艺骨干的投入、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本镇特色文化、重视挖掘文化队伍建设,杜墓板龙、千家梅花锣鼓、腰鼓队、秧歌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又重放光彩,进一步推动了高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4、镇容镇貌整洁优美集镇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资300万元的中心广场已投入使用,投资3800万元的320国道绿化工程也已全部完工。高桥镇镇门已矗立在万能大酒店前;
    高桥西路已扩建并与园区道路衔接;
    集镇道路重新浇上柏油;
    高桥江桥面已扩展,高桥江整治Ⅰ标段工程已完成90;
    亮灯工程顺利完成,安装了目前全市首屈一指的豪华路灯。几年来,集镇建设总投资已达5亿元,已基本形成面积为60余公顷,能容纳5.8万人口的集商贸、休闲、娱乐、学习、居住于一体,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的新型集镇,将成为南接市区、北连杭州的一个重要卫星城镇。卫生条件进一步改观。近几年我镇用于卫生事业投资已达1200万元,全镇37个村已全部达到卫生村要求。镇政府投资70余万元建造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专职保洁员15名,村保洁员60名,新增移动垃圾箱350只。集镇公厕一座已建好,另一座已完成招投标。改水、改厕任务全面完成,确定水质检测点15个,改厕7777只,改厕率达89.8。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实现与富阳纳管;
    坑西溪、新义溪小流域整治扎实推进;
    生态镇创建全面启动,目前已编制好规划。生态村建设,水坞、喻家湾2村已通过验收,勤丰等9个新创村正在加紧建设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进。积极做好2005年的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全镇应参保27890人,已参保25881人,参保率达到92.8。

    5、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抓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大力拓展农村市场。建设种类齐全的商业网点和市场,以商贸一条街带动三产发展,使集镇建设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镇政府举办了农展会,为我镇农产品走向市场、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双建设、双整治”创建扎实开展。根据“统一标准,全面实施,典型引路,梯队推进”的发展要求,抓好水坞、大畈、唐家坞等村的创建工作,力求环境整治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六化”要求。广泛开展优质服务,镇政府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实行全程代理,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理念全面落实。

    6、社会治安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推进“法制下乡”活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创建“平安高桥”,全面启动综治民警联勤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我镇创建的新型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杭州市司法局推荐为取经单位。今年我镇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综治民警联勤室、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成为我镇综治工作的三大特色。2003年度我镇获得浙江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杭州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综上所述,开展创建“文明乡镇“一年来,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社会治安实现稳定好转,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在新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成绩只代表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各位领导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高桥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高桥镇创建“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一年来,高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全力打造“平安高桥”,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向“创长三角强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创建,全镇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镇容镇貌日益优美,科教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风气和环境面貌不断改进,实现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下面,就我镇“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镇党委政府对“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制订了“高桥镇文明创建规划”,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镇党委将创建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全年共召开专题会议二次,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提高。文明创建规划列入高桥镇现代化建设规划当中。为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还积极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单位、“五好文明家庭”和“双建设、双整治”的创建活动。目前,已有3个村、8个企事业单位列入创建计划。平时经常对创建单位进行检查和督促,要求创建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追求完美,提升“文明工程”档次。由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我镇创建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我镇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抓优扶强、结构调整、有效投入等手段,使我镇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工业企业710家,其中“515”工程企业9家,省级集团5家。2004年 1-11月,共完成工业产值54.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7%;
    实现销售53亿元,产销率达96.47%;
    实现工业增加值13.06亿元,同比增加28.3%;
    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5.21亿元,同比增加9.2%;
    合同外资1369.6万元,实到外资1280.5万元,完成市政府年指标284.6%;
    自营出口完成1483万美元,完成市政府指标164.8%;
    财政收入预计全年可达77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59家,1-11月完成工业产值26.94亿元,占总产值的49.01%,规模企业比重正逐步提高。总体来看,我镇工业经济呈现出一种投入与产出、总量增加与效益提高同步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产值63亿元,工业增加值14亿元,工业化固定资产投入5.5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3.5亿元。

    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1、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效益农业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及时调整了农业开发扶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云森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凸现。千亩杨梅基地、獭兔养殖场、杭州市种蚕基地和省级波尔山羊繁殖基地已颇具规模,科技投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行政村参与多、产业类别多、成片试点多的特色和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以高桥江整治工程和标准化水库建设工程为重点,切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880万元,其中投资345万元实施了高桥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勤丰西石坞水库标化工程基本完成;
    云森集团老虎弄、狮子山水库新建工程全面启动。全年实施以奖代补中小型项目19个,治理山塘水库7座。通过这些工作,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

    2、社会道德风尚良好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镇共有3个村正在创建文明村,有8个企事业单位正在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基础较好,氛围浓厚。“百千工程”全面铺开。以水坞、勤丰、大畈和集镇周边八个村为重点,大力提倡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整治空心村,为创造良好农村环境打下了基础。注重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

    (一)抓好党校建设。充分发挥党校这一主力教育阵地的作用,做到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位置,教育上有计划,经费上有保证,以党员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穿插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和科普教育。

    (二)注重村级宣传阵地建设。一是抓好广播村建设,在原有23个村调频广播开通的基础上,对剩下14个村进行音频广播改造,现资金已落实到位。二是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三是抓好各村“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支部活动室、老龄活动室、广播室、阅报栏、黑板报的规范运作,引领健康向上的文化导向。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层面全方位进行教育。一是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切实抓好镇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一年来,共组织学习12次,收看警示教育片8次。二是党员学习实行小班化教育。三是组织37个村的书记赴省委党校培训。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强化教育,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3、科教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弘扬先进文化为主线,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市场建设管理。开展了“扫黄、打非”和净化校园环境活动,对全镇3

    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按照“突出特色、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以天上王城景区为中心、沿线林果园区为基点连成一线,突出旅游资源和林果资源特色,不断加大对旅游沿线的改造提升,带动了全镇旅游特色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强劲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生态高效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镇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今年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启动之年,工作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会议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来,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指标量化、措施硬化、考核强化,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以实施“五位一体”工程为载体,开展“三高三强”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四民主一考核”,为建设生态和谐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强化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村级组织的落实来体现,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通过严把“三个环节”(即:严把宣传引导,依法选举,民主权利)、突出“三项重点”(即:突出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选拔农村能人党员,突出搞好选举督查),圆满完成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目前,全镇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18个,占60%;
    村“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型人员125人,比例达到85.6%;
    达到“八有”标准的村10个,占30%。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为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通过报纸、电视、文艺演出、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意义,共悬挂横额105条,张贴标语8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地实地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带来的好处,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现在,全镇上下创建生态文明乡村的热情高涨,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创建活动,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加快发展,促农增收,为加强生态文明镇建设奠定物资基础。立足农民增收,依托林果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建基地、抓服务、促发展”的思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以林果资源为载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推进了农业“三化”进程,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奠定物资基础。

    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镇位于达州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州河岸边,离市中心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8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1670人(其中城镇居民300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57万亩,森林面积2.04万亩,城镇建成区面积3.05平方公里,是达州机场和XX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所在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州河航运通江达海,河市机场飞向全国,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便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是XX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在市县的领导下,河市镇立足本镇实际,结合镇情,围绕“思想促镇、文明构镇、科技兴镇、教育强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创建工作组织保障有力

    (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文明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具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

    (二)机构健全,措施过硬。提出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的目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邓林先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同时,将镇辖区内的工商、派出所、建管、国土、社区、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导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并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河市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思想、重行动、出成绩”的创建工作方针;
    同时,向参会的各部门、各社区强调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将创建效果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体制完善,管理精细。围绕场镇的长效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了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场镇管理长效机制,为场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联创联建,即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挂包社区(村),镇机关干部及镇级部门挂点社区(村),督促社区(村)抓好工作落实;
    综合执法,即实行环境文明、场镇管理、场镇绿化、以及建管、工商、派出所、文化、国土、学校等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居民自治,即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会,建立了文明社区创建协调会,制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文明环境等自治措施,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之中,把场镇管理和创建工作转化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目前,整个河市镇有文明劝导员200余名。

    为实现场镇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月月考评、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从倾听居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建投诉热线(3531100),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镇政府成立了以治理办为主的创建巡查组。巡查组每天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责任主体,督促解决问题,并将梳理分类的问题及时上报党政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将问题分派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就本部门的问题迅速解决,对未按时解决的,镇创建办进行通报,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活力永葆生机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源泉和活力所在。真正永葆创建生命力的长效机制是以居民自治,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自觉参与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此,在创建工作思路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居民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一)级级带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进行调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检查文明,并组织现场办公。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县、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爱国文明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参加各阶段的集中性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在镇领导的带动下,我镇创建工作一次次升温,一次次掀起高潮。

    (二)层层发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还在河市广播站以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建宣传标语;
    并要求各部门、各社区均设立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特别是近年来的创建工作,给河市镇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全镇上下对创建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

    (三)部门联动。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场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城管、工商、派出所、建管站等执法单位经常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四)社会推动。一方面镇政府组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清五清、治五乱”等活动;
    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及各类企业纷纷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建功立业,如:开展“文明劝导”、“争当文明使者,争做创建主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三、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一)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镇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单位、医院、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场镇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成居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是行业健康教育得到加强。以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做好学生健康行为教育,在学校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控烟、环保、健康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深入。以需求为导向,以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及县级有关部门服务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把健康教育与居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比如今年县妇联就在我镇召开了“关爱生命、健康母亲”专题知识讲座,并在我镇开展了洁美家园评选活动。

    (二)精神文明长抓不懈。“场镇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我们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政府一直号召全体学生和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合格小公民“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文明小主人、环境小卫士、生态小使者)、“小手牵大手、创建路上一起走”等活动;
    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职工;
    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加快步伐,发展经济,奠定创建工作物质基础

    经济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重中之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
    只有镇域经济发展强了,创建工作才有基础。我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经济发展,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一)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我镇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提出建设“工业强镇、交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农业方面,苎麻种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我镇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实现多元化种植,分散压力,一方面积极寻找新项目、新品种、新方法降低苎麻种植成本,为农民减负;
    工业上,我镇从政策、手续等方面积极为镇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积极促进智鹏麻纺的恢复投产,以达到以工带农的目的;
    商业上,积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经营秩序,狠抓招商引资,力促商业兴盛。

    (二)主动积极配合,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大部分位于我镇的XX市化工园区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县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化工园区建设,积极为园区找项目、引投资。园区建设一方面解决了我镇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一方面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提供了有利时机。

    (三)做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工作,实现经济全方位发展。

    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达州环城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均经过我镇。我镇花大力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建设减少障碍。

    五、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河市镇地处城郊,市委、市政府已把河市纳入了达州大城市规划区,这一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河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一)市政设施,功能完善。一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兴盛,河市镇90%的老城已完成改造,滨江商业城、中心广场等项目已竣工,金港世纪城、龙脉世家等新楼盘正在建设中,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3.0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3万人。二是市政功能不断完善。200

    8、2009年,利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之机,向上争取资金3500多万元,对城镇几条主干道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共埋设管线15000多米,铺设人行踩板25000多平方米,新安装路灯268盏,栽植行道树2300多株,新建花台2000多平方米,安装摩托车停车栏6个,客运招呼站6个,候车亭10个,设置果皮箱123个。引进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了休闲娱乐的滨河路、中心广场商贸中心和金港世纪城农贸市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市政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是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西河路、环城路、金龙大道、七河路联通市区XX县城,木河路、河新路、河建路沟通城乡,有城市公交2条50余辆,农村客运8条20余辆;
    襄渝铁路纵贯全境,河市火车站年运输货物200多万吨,襄渝铁路二线建设也即将通车;
    洲河水运直达重庆,有各类船只180多艘;
    境内规划建设跨越洲河的大型桥梁5座,其中已建成3座,在建1座,拟建1座。同时,全镇已完成乡村公路硬化20多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
    随着河市机场至北京、广州、成都的航线开通,一个全新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河市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民居打造,别具一格。西河路、木河路是进出河市机场和化工园区的两条重要通道,连接着我镇10多个村(社区)。沿线居民农户1100余户,4500余人。2009年8月,河市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设计方案,组织五个专业施工队近700名工人,耗时50余天对西河路、木河路实施了整体打造;
    大力整顿违规占用道路情况,保证路面畅通;
    同时,加大清洁力度,做到晴天无尘,雨天无泥,民居美化。总投入850万元,对道路两旁民居,总面积约11.5万㎡进行了集中打造;
    对民居院坝进行了全面硬化;
    对民房立面实行统一贴瓷砖,门窗统一刷漆,屋顶统一封檐坐脊,三墙统一美化;
    并依托木河路民居本身特色,修建沿路花台,建设花园式庭院,形成川东特色民居群;
    花大力气彻底实施“五清”,治理“五乱”,新建垃圾池13个,清除“牛皮癣”1000余处,清理杂草200余车。

    (三)风貌整治,焕然一新。南大街是通往机场的必经之路,又称机场大道,属于临空港街道。长约1200米,沿线居民563户。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河市镇坚持“三化”原则,总投资1200余万元,对南大街4.6万㎡的民居进行了全面打造。一是设计专业化,重大规划设计院专家对南大街进行了专业设计,统一风格、集中打造。二是施工标准化,由来自重庆和成都的两支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总体建设,做到方案统

    一、材料统

    一、流程统

    一、进度统一,确保了工程质量。三是打造精细化,尽管工程量大、工期紧、难度高,但仍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注重细节、注重质量。目前,南大街打造仍在紧张进行中,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在11月10日全面完成打造工作。打造后的河市镇南大街,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有机融入中国古典建筑门廊、飘檐等元素,色彩仿古,将成为XX市风格别致、独一无二的“空港民居风貌一条街”。

    (四)农贸市场,建设一流。河市金港综合农贸市场位于XX县河市镇后街,始建于2008年5月,2009年7月20日开始改造升级,9月20日结束投入使用,共计投入改造资金380万元。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市场实现了全县“五个第一”的目标:①全县乡镇农贸市场面积第一大的市场,②全县第一家采用大跨度、大空间轻钢结构的市场,③全县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档次第一高的市场,④全县乡镇农贸市场现代设施第一流的市场,⑤全县第一个在乡镇中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市场。

    (五)垃圾处理,设备先进。河市镇四柱垂直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位于南大街丝绸巷,总占地150平方米,总投资95万元,2009年8月8日动工建设,于2009年10月竣工。其中垃圾中转站占地80平方米,投资65万元,日处理垃圾能力达100余吨;
    公厕占地7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有男女蹲位各4个,冲水感应式小便器5个,化粪池容积为70立方米。

    (六)除害防病,稳步推进。我镇除四害工作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的原则,走专业队伍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突击性活动与常年消杀相结合的道路,严密组织,科学实施,有效控制了四害密度。我们先后对饮食店、粮库、粮站等重点单位防鼠防蝇设施进行了完善,使全镇重点单位防鼠防蝇设施合格率达92.1%。同时,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统一灭鼠和夏季统一灭蚊蝇活动,使用县爱卫会专用鼠药和高效低毒杀灭蚊蝇专用药物,并及时将药物分解到各单位、各村(社区)及居民户,镇爱卫办组织专门的消杀队伍,集中时间统一投放、统一消杀,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保证了灭鼠效果,控制了蚊蝇传播疾病的发生。

    (七)城市管理,规范有序。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已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将我镇垃圾处理方式向“环保、清洁”模式转变,配备环卫清运保洁工人78人,洒水车一台,清运车辆2台,电瓶清运车五台,安装果皮箱123个,对辖区街面实行了24小时保洁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城镇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加大财力投入,调整充实了城管专业队伍,现有城管执法车两辆,城管工作人员11人,对整个场镇的占道堆码、占道停放、占道经营、占道娱乐、撑杆搭棚进行拉网式的大清查、大整治,严格规范车辆停放,强行取缔占道经营行为;
    为提高各村(社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视度,我镇党委、政府将5个社区及城乡结合部的5个村,共10个村(社区)纳入月考评对象,每月评出名次,严格问责。

    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居民行为规范化的整治目标,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的全新河市已呈现在公众面前。

    六、社会治安,综治维稳,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进一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制定政策、谁负责善后,谁出问题、谁承担责任的原则,严格履行维稳工作“一岗双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维稳工作责任述职和责任考核制度。进一步理顺维稳工作体制,加强维稳机构建设,确保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权管事。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和矛盾,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抓好落实,努力把各种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推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倒查办法,建立维稳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问责对接机制,发生影响社会政法稳定的重大问题,严格查责任。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二)进一步强化人大和政协的评议、纪委和群众的监督。近年来,镇人大组织了对三位副镇长和建管、国土等部门的评议工作;
    镇政协联络办不但对建管站开展了民主评议,同时也在县政协的带领下对辖区的村(社区)进行了视察活动,充分体察群众疾苦,并积极组织协调解决;
    镇纪委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对镇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及村主要干部每半年的述职述廉活动,并加以了民主测评。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了“六户”评选、“三优一学”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七、突出重点,长短结合,行业文明管理日益规范

    针对创建工作的难点和弱点,我们按照“严格标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坚持行业管理与群众性创建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面上推动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了“镇容环境文明综合整治、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公共场所食品文明整治、乱扔乱倒整治、建筑工地整治、市场专项整治、城乡结合部文明整治、家畜家禽整治”等近十项整治活动,做到了每个战役、每项整治都有具体方案、具体目标和细化标准、完成时限,有复查整改、长效措施和考核评分,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重点整治,场镇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涂乱画、乱停乱放、乱摆乱丢等不良现象基本得到根治。总之通过创建,创齐了人心,创美了环境,创实了基础,创高了素质,创绿了家园。

    我镇的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市级文明乡镇的标准和要求,仍然还存在一定差距,居民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文明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场镇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继续坚持几年一贯的超常创建态势,保持高昂的斗志,进一步把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创建大局中来,绷紧创建这根弦,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进一步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进一步拿出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集中力量,逐个击破,逐个解决;
    以最大的信心、最强的毅力、最实的举措,一鼓作气,早日实现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目标,把河市镇建设成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和谐的川东空港城镇。

    镇位于达州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州河岸边,离市中心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8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1670人(其中城镇居民300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57万亩,森林面积2.04万亩,城镇建成区面积 3.05平方公里,是达州机场和XX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所在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州河航运通江达海,河市机场飞向全国,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便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是XX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在市县的领导下,河市镇立足本镇实际,结合镇情,围绕“思想促镇、文明构镇、科技兴镇、教育强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创建工作组织保障有力

    (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文明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具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

    (二)机构健全,措施过硬。提出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的目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邓林先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同时,将镇辖区内的工商、派出所、建管、国土、社区、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导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并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河市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思想、重行动、出成绩”的创建工作方针;
    同时,向参会的各部门、各社区强调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将创建效果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体制完善,管理精细。围绕场镇的长效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了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场镇管理长效机制,为场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联创联建,即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挂包社区(村),镇机关干部及镇级部门挂点社区(村),督促社区(村)抓好工作落实;
    综合执法,即实行环境文明、场镇管理、场镇绿化、以及建管、工商、派出所、文化、国土、学校等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居民自治,即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会,建立了文明社区创建协调会,制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文明环境等自治措施,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之中,把场镇管理和创建工作转化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目前,整个河市镇有文明劝导员200余名。

    为实现场镇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月月考评、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从倾听居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建投诉热线(3531100),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镇政府成立了以治理办为主的创建巡查组。巡查组每天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责任主体,督促解决问题,并将梳理分类的问题及时上报党政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将问题分派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就本部门的问题迅速解决,对未按时解决的,镇创建办进行通报,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活力永葆生机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源泉和活力所在。真正永葆创建生命力的长效机制是以居民自治,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自觉参与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此,在创建工作思路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居民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一)级级带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进行调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检查文明,并组织现场办公。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县、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爱国文明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参加各阶段的集中性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在镇领导的带动下,我镇创建工作一次次升温,一次次掀起高潮。

    (二)层层发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还在河市广播站以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建宣传标语;
    并要求各部门、各社区均设立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特别是近年来的创建工作,给河市镇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全镇上下对创建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

    (三)部门联动。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场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城管、工商、派出所、建管站等执法单位经常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四)社会推动。一方面镇政府组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清五清、治五乱”等活动;
    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及各类企业纷纷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建功立业,如:开展“文明劝导”、“争当文明使者,争做创建主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三、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一)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镇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单位、医院、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场镇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成居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是行业健康教育p

    (二)精神文明长抓不懈。“场镇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我们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政府一直号召全体学生和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合格小公民 “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文明小主人、环境小卫士、生态小使者)、“小手牵大手、创建路上一起走”等活动;
    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职工;
    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加快步伐,发展经济,奠定创建工作物质基础

    经济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重中之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
    只有镇域经济发展强了,创建工作才有基础。我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经济发展,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一)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我镇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提出建设“ 工业强镇、交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农业方面,苎麻种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我镇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实现多元化种植,分散压力,一方面积极寻找新项目、新品种、新方法降低苎麻种植成本,为农民减负;
    工业上,我镇从政策、手续等方面积极为镇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积极促进智鹏麻纺的恢复投产,以达到以工带农的目的;
    商业上,积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经营秩序,狠抓招商引资,力促商业兴盛。

    (二)主动积极配合,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大部分位于我镇的XX市化工园区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县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化工园区建设,积极为园区找项目、引投资。园区建设一方面解决了我镇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一方面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提供了有利时机。

    (三)做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工作,实现经济全方位发展。

    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达州环城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均经过我镇。我镇花大力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建设减少障碍。

    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汇报

    全国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汇报(共18篇)

    乡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共5篇)

    文明创建表态发言乡镇

    全国文明镇创建情况 工作汇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