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2022年)

    时间:2022-07-31 22:05:0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2022年)

    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5篇

    【篇一】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

    象山经济开发区“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从1999年县工业示范园区成立以来,象山经济开发区通过10年的“磨砺”,由小变大,逐渐“壮实”。如今,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工业城已经崛起,两大核心区共有落户企业44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3家。

    开发区“壮实”了

    最近,宁波富红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订单饱和,企业满负荷生产。今年1至7月,富红公司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据介绍,富红公司是第一批落户象山经济开发区工业示范园的企业,在“进城”的10年时间,企业年产值便飙升至3.5亿元,扩张了近6倍。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象山经济开发区这一平台。开发区招工容易、交通便捷、信息灵,发展环境比在东陈南堡时好多了。”董事长王星平说,近年来公司通过企业兼并等方式,目前公司在开发区的厂房面积已有70多亩,是首次入园征地的2.8倍。2004年12月,公司开始踏出“县门”,在新疆建立了棉纺基地,并成立3家公司。去年,新疆3家公司实现销售额3亿多元。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调研员朱才成是参与工业示范园规划设计者之一,亲眼目睹了开发区的发展壮大。据他介绍,1992年8月,象山经济开发区成立,当时仅有规模较小的老企业,随后几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1999年9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划定东起西大河、南至田横山脚、西至环城西路、北至丹南路的区域建立县工业示范园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

    为把园区打造成全县发展工业的平台,县委、县政府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创造了“四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统计口径不变、税收分成不变、服务方式不变)政策,从镇乡搬迁来的企业或镇乡新引进的项目,一律按照“四不变”的方式运作。

    朱才成回忆说,在筹建示范园区期间,申请入园的企业有29家,但在1999年底召集入园企业落实地块时,只有兄弟针织、富红针织、顺声通讯、强盛机模、正东机械、华毅水产、国兴针织等7家企业正式确定,其余多数企业半信半疑,担心园区是否会形成?政策是否会兑现?

    “上世纪末,征地建造厂房审批程序复杂。1998年有家企业想上一个项目,要征地新建厂房,前后加盖公章148枚,耗时17个月,最后还是没有办成。”朱才成说,因为县里重视,园区管委会在一两月里就帮首批落户的7家企业办成审批手续。政府用实际行动取得了企业的信任。2000年2月,剩下的22家企业全部确定入园。

    经过3年运作,到2002年末,园区已初具规模,入园企业81家,竣工投产企业47家,工业总产值达19.6亿元,从业人数1.7万人,现代化工业城区初步形成。“园区的形成,不仅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还鼓励和推动各镇乡发展工业,遏制了‘乡乡冒烟、镇镇建园’的现象。”朱才成说。

    10年前,泗洲头镇年财政收入不过一二十万元,是有名的贫困镇。该镇通过引进长城玉士集团等5家大企业落户开发区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工业年创税就突破300万元,摘掉了贫困帽。

    为破解土地制约瓶颈,2004年,县委、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超前规划,用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未来象山工业发展蓝图,大目涂围垦工程无疑是“无中生有”、“柳暗花明”的精彩一笔。2005年浙洽会期间,位于这块“处女地”上的滨海工业园开园兴建,规划总面积6.18平方公里。

    土地的盘活,又为开发区的发展壮大注入了“营养剂”。至目前,开发区已完成9.83平方公里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投入累计达13.3亿元,入区企业440家,在建51家,企业累计实际投资达70多亿元。2008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7.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2%,创利润4.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7亿元;
    128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强势型、实力型企业分别为9家和16家,占全县总额的69%和41%。

    开发区“和谐”了

    昨天,记者走进象山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看到,总投资3600万元的外来农民工集中居住区3幢6层主体工程已全面竣工,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道路等室外附属工程。

    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外来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428间住房,2000多张床位,并配有超市、餐厅文体娱乐中心等相关功能区。再过几天,等路面硬化后,即可对园内企业招租,将有效解决企业职工住宿难、购物难、就餐难等问题。

    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初,开发区管委会就提出了“一站式”服务,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落户的外资企业和县外客商投资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客商只要提供必须的报批资料,从立项到审批、领取营业执照均由园区全程服务,有的外商独资企业还委托园区代办银行开户、税务登记、企业年检、子女就学等工作,开发区都全力为外企做好,营造了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朱才成介绍说,投资1000万元港币的超时印花有限公司是落户象山县工业示范园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为园区“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所感动,“超时”董事长何元通先生又做“红娘”,引进了投资1500万美元兴建中高档面料项目的港资启新公司,“启新”落户后又招来投资1998万美元的创裕制衣公司,“启新”还与“巨鹰”强强联合组建鹰星印染公司。

    “开发区采取按照合同分次交付土地款的方式,缓解了公司创业初的资金压力;
    投产后的各种税费优惠政策,又促成企业快速发展。”首批“进城”的正东机械公司总经理仇建文告诉记者,当年由于资金不足,达不到园区征地10亩以上的准入门槛,便与人合伙买地办起正东公司。凭借园区这一平台,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他又在园区里买下了近30亩土地,新办了赛德森公司。2004年赛德森公司投产以来,年产值均保持在4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将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管委会从2002年开始转入社会化服务,构筑规范园区、平安园区。出台园区管理细则,建立物业公司,加强对环境卫生、流动摊贩、企业文明施工等管理;
    成立园区综合办公室,建立综治工作中心,新增消防工作站、安监工作站、外口管理站、调解委、专职巡逻队等五部门,安装覆盖全区的治安与道路监控系统。

    去年2月,开发区成立了党工委。为发挥“红色殿堂”的作用,开发区筹资30多万元建立党员服务中心,设立支部活动室、远程教育室、谈心谈话室、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等,为全区数百名企业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构建了“温馨港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李达飞说,通过党员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有效弥补了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紧缺、活动资源制约的缺陷,着力架起区域党建服务的“连心桥”,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开发区“磁力”变强了

    近日,新落户滨海工业园的浙江众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该公司总投资7500万元,以生产太阳能电池为主。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享受优惠政策以及形成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是吸引企业落户开发区的主要原因。

    创办初期落户开发区的主要是针织企业。近年来,开发区在促成针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引进机械模具、电子电器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并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相关产业链,促进了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据统计,开发区工业示范园区内机械模具行业销售额从2006年的7.3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5.85亿元,比重从2006年的18.1%上升到2008年的21.9%;
    电子电器行业销售额也从2006年的5.6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3.18亿元,比重从13.9%上升到18.2%;
    针织行业销售额从2006年的22.3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7亿元,而比重却从54.9%下降到51.1%。

    “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全县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朱才成介绍,开发区先后引进超时印花、启新面料、兰花电脑绣花、创裕制衣,以及色纱、大提花床单等染整、印花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县针织业空白,而且延长了针织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了我县针织业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博禄德电子公司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县内十余家与之配套协作企业的发展。龙泰塑胶公司的投产打破了我县无文具类产品出口的历史,在该公司的牵线下,引进生产包装系列等上下游企业5家。

    开发区发挥全县工业主阵地优势,加大技术引进和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科技创业中心,组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多个行业创新平台,成为了我县创业创新的示范基地。

    据介绍,目前区内集聚了各类各级专业人才2600多名,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著名品牌(商标)18个,专利122件,80余家企业通过各类体系认证。2008年,合力集团、强盛机模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宏利集团、富红针织均进入全国针织行业50强,打响了我县“铸造模具之乡”、“中国针织名城”两张名片。

    开发区不仅仅具备工业经济发展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大的“扩散效应”。工业示范园区目前聚集了2万多名务工人员,众多商家看中了这里的人气,经营起三产服务业,创造了财富。记者在园区丹河路看到,千余米长的道路两旁宾馆酒店、超市商铺林立,银行、医疗诊所、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其繁华程度并不亚于丹城其他街道。

    邻近园区的白石、珠水溪、潘家桥、金井头等村庄,通过房屋出租、发展三产服务业、到企业就业等途径实现了强村富民。白石村目前租住着5000多外来务工人员。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全村有2100多间房屋出租,仅此一项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三、四百万元。此外,不少村民在开发区工业示范园区买了商品房或商铺,还有一些村民在园区企业上班甚至开起了店做起了老板。(记者 吕茂盛)

    【篇二】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的实施意见(2019)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根据《浙江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3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衢政发〔2018〕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衢江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盘活一批"僵尸企业"、提升一批工业低效用地,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与效益。

      二、基本原则

      (一)规范程序。工业低效用地的认定和处置在尊重历史,充分考虑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以事实为依据,做到程序规范,处置适当。

      (二)分类处置。以促进土地的重新利用和提升效益为主要目标,根据工业低效用地的宗地特性、产生原因及产业发展要求,分类制定可供企业选择的多种处置方式,避免"一刀切"式政策调控,伤害市场经济主体积极性。

      (三)盘活存量。对清理出来的工业低效用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科学制定处置方案,合理安排新产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和产出率。

      三、认定标准

      本方案所称工业低效用地,指的是不符合闲置土地认定标准,但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亩均税收、建筑容积率等不符合招商引资协议或土地出让合同要求的建设用地。同时包括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因素等原因,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工业用地。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建设用地,可以认定为工业低效用地: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建设状况不符合闲置土地认定的标准,但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或项目投资协议书约定容积率、投资强度50%的建设用地(不包含政府同意企业预留用于发展空间的用地及因规划原因暂时无法开发的土地)。

      (二)根据《衢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衢江区政发〔2018〕70号)文件,区亩均办每年对全区规上企业和用地5亩(含)以上规下企业进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连续二年(自2017年起算)为D档的工业企业用地。

      (三)根据《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衢州市区开展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衢政办发〔2017〕78号)文件规定亩均税收计算方法,上一年度(自2018年度起算)亩均税收未达1万元的工业企业用地。该认定标准为动态标准,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年度园区综合亩均税收水平进行调整,原则上每个年度调整一次,在一季度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并公布。

      (四)停产或间断性停产超过半年以上的非正常生产企业用地。

      (五)其他类型的工业低效用地。

      四、处置办法

      (一)限期整改

      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年度认定情况,建立工业低效用地动态管理库,实行动态管理。自低效用地认定之日起限期一年,督促土地使用权人继续开发利用低效用地,通过限期整改措施完成原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税收等相关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1.鼓励转型升级。土地使用权人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改良、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加紧实施技改项目,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2.鼓励资产重组。土地使用权人通过收购、联合、兼并、控股、债务重组等方式实施重组。新增生产建设项目经市工业项目决策同意后实施。

      3.鼓励"退二优二"。具有转让意向的企业,向衢江经济开发区进行报备,转让信息统一汇总到开发区招商服务平台,通过加强对外招商推介,引进符合产业布局导向、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落地。

      4.主动申请政府收储。由企业主动提出申请政府收储,区土地储备中心等相关部门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决定是否收储,具体收储办法按照区政府相关文件执行。符合产权分割条件的,可实行部分收储。

      (二)倒逼转型

      在整改期限内,低效用地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应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土地产出率。限期一年满后,低效用地企业未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或整改未达目标,仍属于低效用地的,由联合处置小组采取以下倒逼措施:

      1.取消本级政府所有对该企业的帮扶措施及奖励补助政策。

      2.项目投资协议或土地出让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的,严格按照违约条款追究责任。

      3.用电、用水、污水处理等费用采取差别化政策,严格征收。

      4.税务、生态环境、经信、市场监督、应急管理、资源规划等部门按照职责强化监管。

      5.按照市工业项目决策咨询等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工业用地或厂房出租管理。

      6.按照其他政策文件可采取的其他倒逼措施。

      五、处置程序

      (一)认定告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依据本方案认定工业低效用地企业,将《低效用地认定及限期整改告知书》发放到企业,要求企业限期向衢江经济开发区提交整改方案和限期整改申请表(自收到通知书后30天内)。对认定低效用地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书后,提供相关凭证给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反馈。

      (二)申请整改。在限定时间内,企业将整改提升方案与申请表一起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审核。

      (三)部门审核。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整改材料进行审核,对于新增技改、转产、兼并重组的,按项目决策咨询程序报市区工业项目决策咨询。

      (四)签订协议。经审核,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同意企业整改措施的(新增项目的须取得市区工业项目决策意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企业签订限期整改协议。对于在期限内未提交整改方案的,视为未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五)到期复核。整改期限到期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协议对低效用地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复核,按照复核结果,决定是否报联合处置小组采取相应倒逼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立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统筹协调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工作,同时成立低效用地联合处置小组,对不积极整改、限期未达整改目标的企业按批进行联合处置。各相关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科学把握处置标准,确保此项工作持续深入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责任主体,应强化用地协议管理,严格执行工业用地租赁、转让等监管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控。区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开发区内低效工业用地的收储。由于债权债务等原因进入破产程序的,在公开拍卖处置前,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区经信部门按照产业布局要求,确定拍卖地块的准入条件,并以函件形式告知法院,防止引进不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再次成为低效用地。区级各部门根据本方案工作职责,积极履责,抓好落实,确保低效用地处置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三)立足长远,强化督查。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重点工作赋分,建立定期通报、定期督查工作机制,对推进不力、瞒报谎报漏报等情节的相关部门进行通报、问责。同时要加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类严重失信行为和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总结、推广处置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氛围。

      七、附则

      (一)土地出让合同等法定文书约定分期开发的,按分期开发日期、范围进行认定。

      (二)对发展潜力大、目前经营暂时碰到困难的低效用地企业,由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等部门核实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的,可列入政府帮扶对象。该类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政策处置。

      (三)经认定构成闲置的工业用地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另行处置。

      (四)工业低效用地认定工作按照本方案每年度开展一次。

      (五)本方案自2019年6月22日起施行。

      附件:1.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部门职责分工

      3.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流程(见PDF文档)

      4.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企业整改申请书(见PDF文档)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19日

      附件1

      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章青华

      副组长:韩 勇(区府办)

      胡水木(衢江经济开发区)

      成 员:余小红(衢江经济开发区)

      李英宏(区经信局)

      吴凌霞(区财政局)

      汪静宜(区税务局)

      余建荣(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集聚区分局)

      王雪军(区生态环境局)

      徐功铭(区市场监理局)

      舒义禄(区应急管理局)

      张光军(区综合执法局)

      揭晓福(区土地储备中心)

      官建阳(衢江供电营业部)

      陈荣旺(区水务公司)

      兰季丰(区环保公司)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胡水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余小红、李英宏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各成员单位同时作为联合处置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处置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

      附件2

      衢江经济开发区工业低效用地处置部门职责分工

      为加快推进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现将各部门和单位职责、任务明确如下:

      区经信局:负责工业低效用地处置相关工作的督查检查、定期通报等工作,指导工业平台做好已供地项目的产业确认、投资强度、亩均效益评价等指标的审核确认工作。负责对低效企业提交的新增生产建设(技改)项目按简易流程进行决策,并将项目决策信息及时反馈给经济开发区。

      衢江经济开发区:做好辖区内低效用地企业的具体认定和处置工作,完成年度低效企业处置工作任务。负责对低效企业提交的整改方案进行审核,签订整改协议书,整改限期到期后,负责低效用地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复核。按年度制定新的低效用地亩均税收标准,制定低效用地整治措施,直至开发区范围内低效用地全部清零。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核实企业用地情况,提供项目的土地出让合同,会同区经信局指导各平台开发主体做好闲置和低效工业处置对象的确定和具体处置工作;
    依法做好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违约条款追究;
    指导各平台开发主体对项目宗地分割的规划调整以及建筑密度、容积率审核确认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工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涉及的各项资金。

      区税务局:负责核实企业税收入库情况,负责各项税收的征收管理,查处低效工业用地存在的逃避缴纳税款行为。

      区综合执法局:负责做好低效用地上违法建筑查处工作。

      区土地储备中心:负责收储开发区范围内需要收储的工业企业用地。

      区应急管理局:根据职责加强对低效用地企业的监管。

      区生态环境局:根据职责加强对低效用地企业的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职责加强对低效用地企业的监管。

      区水务公司:负责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对需要进行要素调控的企业配合做好强制措施技术支持。

      区环保公司:负责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对需要进行要素调控的企业配合做好处置。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篇三】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

    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开发区全生产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总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整治任务

    1、安全监管基础建设。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规范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协调机构、监管机构,健全监管网络;
    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建立目标考核和指标控制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完善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2、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治理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危险路段,合理设置行人安全通道,完善信号灯、警示标志、安全标牌,采取隔离措施,实行人车分道行驶,打牢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3、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以防泄漏、防扩散为重点,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严肃查处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的行为;
    强化对已建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的监管;
    认真贯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全面掌握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单位的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加强对易燃、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管道的安全监管,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缺陷;
    制定、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实现一般事故减少、杜绝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的目标。

    4、建筑施工安全。以建筑机械施工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为整治重点,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积极开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工作;
    狠抓建筑施工企业“双基”建设,完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开展建筑工程车辆无牌无证治理活动,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5、燃气安全使用。执行燃气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落实燃气经营者指导用户安全用气责任落实情况,特别是针对园区燃气中存在的老旧管网、违章压占管线、安全间距不够和与市政管网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加大排查治理力度和实时监控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消除各类隐患情况。

    6、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整治。重点对危化品包装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气瓶等特种设备,以及其他存在可能造成人员群死群伤风险的锅炉、管道、电梯等,开展全面、深入的检查和整治。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基础。

    三、时间安排

    “铸安”行动从2015年10月开始,到2017年12月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督促指导辖区、行业领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
    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个清单,实施闭环管理。

    (三)重点整治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

    1、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依法整改消除一批重大隐患,停产整顿一批严重违规违章企业,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惩处一批非法违法单位责任人。

    2、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重点乡镇和单位实施暗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铸安”行动扎实深入开展。

    (四)督查检查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

    各乡镇、各部门成立检查组,对“铸安”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对各地开展综合督查。

    (五)总结提高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开展“铸安”行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传达到各单位负责人,深化完善本单位整治方案。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单位要针对实际情况,明确重点监管部位和重点区域,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登记建档,重点监督,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督促落实主体安全责任。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危险部位和环节要严格执行旁站式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安全监管部门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通过专项整治消除监管上的薄弱环节,完善安全监管工作。适时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要总结工作经验,稳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尤其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事故警示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严肃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和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严肃查处,绝不手软。对列入专项整治重点对象仍发生伤亡事故的,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召开事故警示现场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积极参与事故调查,严肃追究责任,从重从严查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篇四】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

    洋浦经济开发区

    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部署,加快建设“五个洋浦”步伐,进一步解决我区农村贫困边缘户住房困难问题,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平,根据《海南省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琼建村〔2018〕72号),依据管委会安排,结合开发区危房现状和困难群众居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目标任务

    2019年底前,完成三都区农村贫困边缘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二)工作原则

    1.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危房改造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大力推广节能材料和技术,确保改造后的房屋经济、美观、适用、节能、防风抗震,能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要求。
      2.最贫困、最危险原则。不搞普惠制,把经济收入稍高于贫困线、住房为危房作为确定危房改造对象的必要条件,同时必须满足改造对象户主户籍所在地与其居住地一致。

    3.减轻负担原则。控制农村危房改造建筑面积,推进加固改造。应优先采用加固修缮改造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C级危房原则上采用加固修缮方式改造,D级危房能加固的应优先选择加固修缮,其次才是拆除重建;
    大力推广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农房加固技术。

    4.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的原则。危房改造要符合村镇规划,优先安排利用原宅基地、闲置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避免土地、资金的浪费。
      5.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规范程序,坚持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申请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领导机构及各单位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2019年农村贫困边缘户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决定成立开发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张 进(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副组长:潘文雄(规划局局长)

    陈晓全(三都区党委书记)

    成 员:李东山(社会局局长)

    陈 琳(财政局局长)

    刘昊华(审计局局长)

    胡从国(规划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规划局,具体负责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潘文雄任主任、胡从国任副主任,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二)各成员单位职责

    规划局负责农村贫困边缘户房屋危险等级鉴定和编制危房改造方案;
    负责危房改造申请的备案;
    负责对农村建房施工队伍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对农村建筑工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负责不动产权证(宅基地证和房屋产权证)办理、规划报建、保障房租赁。

    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安排和拨付补助资金至办事处,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负责资金监管。

    审计局负责各项费用、过程支出、期后审计等工作。

    三都区办事处负责受理危房改造申请,经调查(含是否唯一住房、面积、产权、经济收入等)后做出审批意见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建立完善申请户档案并妥善管理,做到信息公开公示;
    负责补助资金管理及支付;
    负责本辖区内危房改造的管理工作;
    负责危房改造数据的收集统计上报工作,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同时配合规划局开展房屋危房等级鉴定等工作。

    质监站负责房屋建设的质量安全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参与竣工验收,对危房改造过程的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三、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及资金筹措

    (一)补助对象

    1.危房改造补助对象

    我区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三都区内居住在D、C级危房且仅有唯一住房具有开发区农业户籍的贫困边缘户。

    危房是指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规定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C级)的房屋。所有补助对象须有规划局所聘请的鉴定单位出具的《洋浦地区农村房屋安全性评估表》。

    具有下列十种情况之一的农户不得享受农村贫困边缘户危房改造补助:

    1.生活在农村,全部家庭成员为原城镇户籍包括农垦城镇户籍家庭。

    2.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8000元(家庭刚性支出大等特殊情况由三都区办事处党委研究决定)。

    3.已在集镇,或城市买有住房(含自建房)、商铺、地皮等房地产的农户。

    4.家庭拥有或使用价值在3万元以上(含3万元),且能正常使用的汽(轿)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

    5.家庭成员(含已分户直系亲属)办有(或投资)经营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如饭店、宾馆、超市、农家乐、工厂、药店、诊所等)的农户。

    6.家庭成员健康具有劳动能力,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的。

    7.家庭成员(含已分户直系亲属)有1人以上(含1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有正式编制(含离退休千部职工)的农户,或1人以上(含1人)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稳定的农户。

    8.全家外出,不常住村里半年以上的农户(不含节假日短期回家)。

    9.儿子都有工作有安全住房,只有老人在农村居住危旧房的。

    10.已签订拆迁协议或近两年纳入拆迁范围的农户。

    (二)补助标准

    A类补助标准:适用于属D级危房的农村贫困边缘户,需拆除重建(包括原址重建和异地重建)或加固维修,每户给予建房补助资金3万元。

    B类补助标准:适用于属C级危房户的农村贫困边缘户,维修加固,按实际危房面积补助,补助标准为200元/ m2,最高不高于1.8万元。

    (三)资金筹措

    开发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由洋浦财政全部支出。危房改造工作中所需聘请房屋安全性鉴定单位、房屋面积测量单位、危房改造宣传经费和危房改造标识制作经费等单独列支。

    四、资金管理

    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由三都区办事处提出申请,财政局直接划拔至三都区办事处。三都区办事处负责资金管理,并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确保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建设房屋及配套设施,不得挪做他用。危房改造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建房补贴款(异地重建的须拆除危房)。补助资金拨付至危房改造户账户后,及时将拨付凭证放于档案。

    五、合理选择改建方式
    原则上,经审核批准的贫困户危房改造只能原房加固或原址重建,因为规划冲突不能原址改造的,可申请异地重建,确需异地新建的须在村庄规划区域内选址,不得侵占农林田地,新房建成后须自行组织拆除原房屋,将土地退回村集体组织。

    六、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建设风貌掌控

    危房改造要达到基本建设要求,改造后住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办事处与村委会要严格控制危房改造的建筑面积:原则上改造后的农房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3平方米;
    房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宜超过18平方米(报建面积超过此标准的,应说明建房资金来源、承诺限期内完工)。

    根据《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规定,农村村民使用宅基地建新房的,应节约集约用地,必须遵循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每户宅基地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75平方米;
    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宜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应留有适当的院落空间;
    房屋建设层数不得超过3层或房屋高度不超过12米。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厨房、卫生厕所、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加强对农房风貌建设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推广使用《海南国际旅游岛村庄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指引》、《海南省农村(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建筑设计方案图集》,规划局要根据当地风俗风貌和民居特点,为改造农户提供4-6套安全、经济、实用、美观、抗风、抗震的免费住宅设计方案供选择。 

    七、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建村[2013]104号)。危房改造设计可以选用规划局推荐使用的通用图、有资格的个人或有资质的单位的设计方案,或由承担任务的农村建筑工匠设计。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

    规划局要组织对农村建筑工匠开展技能培训,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三都区办事处联合质监站须逐一将危房改造户的施工人员信息登记(见附件5)并归档;
    应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填写检查表(见附件4),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记录,检查全覆盖,并归档。

    三都区办事处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规定,逐户逐项检查和填写《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表》(见附件6)。严把竣工验收关,需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视为验收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凡验收不合格的须整改合格后方能全额拨付补助款项。危房改造验收后由规划局统一制做、悬挂危房改造标识。

    八、积极推进农房报建工作
      危房改造户的新建扩建房屋应当符合村镇规划,房屋改造前须按《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向三都区办事处城建安置科申请办理规划报建手续,依法取得规划许可,再向洋浦规划建设土地局申请办理宅基地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农户须向洋浦规划建设土地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依法取得房屋产权。

    对于未取得规划许可的D级危房改造户新建房屋视为违法建筑,不予拨付补助资金。
      九、完善农户档案管理
      办事处要对危房改造建立一户一档的档案管理制度,派专人负责管理,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农户的纸质档案必须装订成册,应包括:1档案表,2农户申请书,3农户改造申请审批表,4家庭成员有关身份证件(包括户主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等复印件),5贫困等证明材料(复印件),6农户房屋危险性等级鉴定书,7公示,8协议,9入户调查表,10危房改造前、中、后照片,11竣工验收表,12补助资金发放证明,13施工人员信息表,14规划报建证等有关材料。  

    十、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办事处要严格执行工程进度月报制度,于每月28日前将当月危房改造进度、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措施报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做到动态跟踪,切实加强督促。对于危房改造户名额的增加或取消及时上报至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一、实施步骤及申报审批程序

    (一)实施步骤

    2019年1月正式启动全区危房改造工作,10月底全部竣工。

    1.宣传启动阶段(1月20日前)。开发区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房屋改造的宣传,将政策宣传到每个贫困户,做好动员部署。

    2.报审阶段(2月28日前)。村委会受理改造申请、组织核查、公示无异议后报办事处。

    3.审批阶段(3月15日前)。办事处组织核实、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进行审批。

    4.建设阶段(3月16日至10月底)。危房改造户组织材料、人员和资金,完成施工建设任务。

    5.验收阶段(11月)。三都区办事处组织对房屋改造情况检查、验收。

    (二)申报审批程序

    1.危房改造户申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危房改造申请审批表》(附件2),并提供户籍、低收入情况(如低保证等)等证明材料。

    2.村委会审核。村委会按照《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危房改造入户调查表》(附件3)开展入户调查,召开会议对各申请对象进行评议,做好民主评议记录,妥善保存评议记录备档,并将评议结果在居委会、村务公开栏给予公开。经评议认为符合补助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上报办事处。对不符合补助条件或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3.办事处审批。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员按照《洋浦经济开发区农村危房改造入户调查表》(附件3)进行核查;
    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在办事处、村委会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对申请做出审批意见。不符合条件的,在审批材料注明原因并存档,同时函复村委会及申请人。

    4.报批材料备案。已审批的危房改造申请材料,办事处要及时报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供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调取查阅。

    5.资格取消工作。对于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进行公示取消。

    十二、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要求和其他有关规定,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纪检、审计、财政、规划等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扶贫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同时,严格查处出具“假证明”、提供“假信息”的行为。

    【篇五】县经济开发区违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

    平地崛起工业城——天门经济开发区改革开放工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6日 16:25 来源:
    热度:73℃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11月1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前左二)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国(前左一),市委常委、天门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方德宏(右一)等的陪同下在亿鑫纺织有限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新建的高标准、现代化的佑琪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天瑞电子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开发区干部深入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了解生产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

    ▲投资1.5亿元的亿鑫纺织有限公司目前已进入试生产,细纱车间工人正在工作。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改革开放春潮滚滚,这里的发展风生水起、气象万千; 这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热土,招商引资高歌猛进,大变革、大挑战、大机遇,千载难逢;
    这是一个立于市场经济前沿的改革试验地,从平地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工业城,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个河滩小岸正在惊觉奋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正拍岸而来。

      天门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为候口。古时候,天门县令为了迎接从汉江乘船而来的朝廷官员,就在县河南岸建起了候官口,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后成立了乡,简称“候口”。美丽的县河水流淌不息,滋润着方圆34.76平方千米的土地,孕育着14个村,30000多人口。1995年,天门市委市政府,抓住改革开放契机,在候口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成立了天门经济开发区。

      天门经济开发区这一新生的工业城沐浴着市场经济和思想解放的浩荡东风,成为了驶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现代区域经济示范区,成为了实现中部崛起的典型。

      如今,在这片炙手可热的土地上,接踵林立的企业工厂星罗棋布,尽显风光。一条路,就是一批工厂落户的村庄,一家工厂,就是一群勤劳者走向富裕的舞台,不见机车的轰鸣,不见黑烟的嚣张,只见建设工地红红火火,街道车水马龙,公路四通八达,市场人气旺盛,人文绿色环保。“逼”出来的开发区人如果要写一部开发区的成长史,那么开头就是一个类似于“逼上梁山”的故事。

      达到一个效果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

      “有女不嫁候口郎,日里夜里心惶惶,有朝一日娘家转,刮走几件旧衣裳”。过去的候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守着一亩三分地,只见劳作不见利”,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小农思想”影响,候口人在“棉花收了种小麦,小麦田里播棉种”的轮回中守候着希望。可一旦遭遇到大雨洪涝,天旱干枯,别说富起来,就连一日三餐都难以自保。

      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的经济仍然落后。候口的地理面积小,“巴掌大的地方,横根棍子就到了头,插根筷子就能探到底”,外地人常常如此评判。由于地盘小,经济落后,候口办事处干部连最起码的开支都应付不了,干部谈起候口,就像谈虎色变一样害怕调到候口工作。久而久之,在干部群众中就念出了“穷不过候口”的顺口溜。

      穷则思变,变则通。思路决定出路,机遇就是财富。1995年,天门市委市政府顺应改革大潮在候口成立了天门经济开发区。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发区,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以引进大投资商、大项目为突破口,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做到“特区特办,特事特办”,使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和试验示范作用。

      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往日平静的小村庄沸腾了,开发区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敢闯、敢冒、锐意进取,吃人家吃不了的苦,赚人家赚不了的钱,终于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乡曲迅速地吹响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军的号角,长袖善舞,勇立潮头,显示出了其无可匹敌的英雄气概,迅速成为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弄潮儿。全区78家企业,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缀在一条条宽敞优美现代的公路上,每一家公司工厂都是一个亮点,装点着昔日的接官之道。

      1994年,候口办事处工业总产值2106万元,农业总产值2305万元,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比1.1;
    上交税金64.3万元,人均纯收入905元。在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民营企业。

      2008年,天门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40000万元,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8比1;
    上交国地税金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4703元,在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78家,占企业总数的100%。

      短短14年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开发区发展迅猛,建设火爆,用深圳速度,在这块黑土上,让2008年的工业产值比1994年增长了161倍,翻了8番;
    上交税金增长了124倍,翻了7番,人均收入翻了2番。

      如今的开发区人,步履矫健,脸上写满了自豪。因为他们是经济浪头摆舵的领航人,是时代的缩影和未来的脚印;
    他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因为他们所代表的30000余昔日的候口人,以英雄般的史诗,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传奇。

      形成一个思路欲致鱼者先通水,水积而鱼聚

      候口人抱怨过:不沿海,不靠江,一条小小的县河水,我们的经济如何腾飞?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无异于缘木求鱼。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招商引资。

      没有项目的开发区不成其为开发区,没有大项目的开发区是徒有虚名的开发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靠的是经济实力。如何吸引客商前来投资?“欲致鱼者先通水,水积而鱼聚”。

      为了搭建更好的投资平台,开发区建设初期,市委书记别必雄只要在天门,每周必到开发区现场办公,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国对开发区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一直亲自督导。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文件、会议纪要的形式相继出台了《天门市重点工业园区投资优惠办法》和《关于重点工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关于农民安置补偿的会议纪要》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妥善安置侨乡开发区失地农民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既保护了投资商的权益,又保护了农民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促进了开发区经济发展。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开发区在三年的时间内先后投资2.5亿元,高品位建设南洋大道、创业大道、汇侨大道、健康大道、汉北路、西湖路、天岳路、中心路、天门路、大桥路、天横路等“五横七纵”道路及配套设施。园区路网直接与天仙公路和随岳高速公路连接,直通圈内各市,改善了园区交通环境和招商引资环境。

      “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引进代表开发区发展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尽快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经济发展。”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开发区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放在大力引进精品项目和高端产业上,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注重提高企业入驻开发区的“绿色门槛”,要求入园的所有企业,都要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并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中,特别提出要禁止和限制简单加工,“组装型”项目进入开发区。

      对于有了初步合作意向的项目,开发区就会锲而不舍,紧盯不放。比如投资达一亿元的亿鑫纺织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引进,再到投资建设,市委书记别必 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国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天门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方德宏一直挂点负责,亲自督导建设,促使该项目今年10月顺利投产,这样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创造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奇迹。

      这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开发区共引进企业78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15家),协议投资18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8亿元,已投产企业达到47家,其余在建企业今明两年内可全部建成投产,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执行一种理念你投资,我服务,你赚钱,我发展

      “要想长远发展,和谐是根本”。开发区工委书记方德宏提出:现代招商引资比硬环境,更比软环境,只有坚持软硬环境同时抓,才能确保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开发区强化法律意识,强力推进拆违,树立遵纪守法的民风。对区内少部分群众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未经审批非法占地、抢建房屋的行为,联合市城管局、公安局以及土管、规划等部门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先后依法拆除违章建筑一百多户,成立了开发区规划执法局,建立健全了规划长效管理机制。

      在转变观念上,开发区提出了“无为即过”的机关治理法则。变指令性为指导性,变服从型为服务型,为引进来的企业搞好跟踪服务,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这是开发区干部思想观念转变的前奏。

       “不作为就是过错”已为机关干部普遍接受。人人谋事、个个争先已成氛围。混钟点,碌碌无为者已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优秀的人才。市委常委、天门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方德宏提出了“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工作要求,周末时间总是亲自带头深入到企业和拆迁一线调研解决问题。

    开发区干部对所有落户企业实行重点挂牌保护、25天安静工作日和进入企业准检制,保护客商的合法权益。2005年4月,市某单位未在25天安静工作日后进入企业收取税费,企业主将情况反映到开发区后,开发区领导及时派人到企业了解情况,并与该单位主要领导联系协调,妥善地解决了问题。

      针对开发区入驻企业多、建设项目多等特点,开发区干部大力整治建设环境,严厉打击强行施工、强行用工、强卖强买等地霸行为。并结合区内实际,通过制定相关规定,规范建筑市场、劳务市场。派出所还抽调警力专门成立工业园区警务区,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对企业实行24小时服务和治安巡逻安保。并针对工业园区建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多次召开会议宣传、教育,专门组织力量对各种霸势力进行打击,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征地在开发区是比较难做的工作,群众情绪混杂,只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完成任务。金兴达冲压件厂落户开发区群力村时,群众以地价低、村级遗留债务没有解决等理由,拒绝老板进入,不让工程机械进场施工。开发区一班人想方设法,上门做工作达37人次,最后在一周时间内将该村所有群众的思想工作全部做好。

      除了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开发区也兼顾地方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企业服务区,预留村级发展用地的规划,目前,已规划出一个263亩的企业服务区,8块村级发展预留地。并采用大规模集中建设安置小区,每个小区设计居住规模达到1000户以上,全部单元安置,这样更容易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高城市品位。

      开发区为了解决辖区内群众的后顾之忧,未雨绸缪,高瞻远瞩,今年启动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已经有一千多名失地农民被纳入社保体系,享受城市社保待遇。

      创新一种模式由一区多园带动集群发展

      开发区以打造武汉城市圈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围绕区内汽车配件、药化、电子、轻纺四大板块进行招商,注重引进与开发区现有产业关联性强的企业,促进产业集聚,注重引进高新技术,着力改造和提高开发区产业水平,通过招大引强,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区内以东风华泰铝轮毂为依托,从事电镀、抛光、打磨、包装、汽车零部件配套等相关行业的企业达到12家。

      昂首阔步天地宽,展望前景,开发区干部将配合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协作分工,将开发区建成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配套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医药化工基地,电子工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组成五大工业版块。

      汽车零配件工业板块,依托东风、神龙汽车工业,着力支持东风华泰(天门)铝轮毂有限公司400万只扩规项目,并以之为龙头,发挥华兴包装有限公司、天成汽车安全带有限公司、瞭远机电有限公司、车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优势,建成面积在2000亩以上,到2011年销售在10亿元以上的汽车机械工业园。

      纺织服装工业板块,以宝隆服装工业园、亿鑫纺织工业园、昌丰纺织工业园、金吉利纺织、佑琪服饰为主体,充分发挥天门棉花和天门轻纺优势,建成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轻纺工业园,整个园区分三期建成,与武汉大纺织公司对接,在2011年年销售额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

      医药化工板块,着力支持省级高科技企业湖北成田制药有限公司占地400亩的扩规项目、湖北益泰有限公司、中佳药业有限公司、天义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改扩建,建成面积在1800亩以上,到2011年年销售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医化工业园。

      电子工业板块,支持省级高科技企业天瑞电子有限公司新上电子项目,继续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姻,开发市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形成电子光谷产业链,建成到2011年年销售达10亿人民币以上的电子工业园。

      商贸物流板块,以杭州华泰商贸城、星星工业园、上海金炎家电商贸城为龙头,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武汉汉正街批发市场对接,建成天门买全国卖全国的物流中心,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人民币的商贸物流工业板块。

      春潮晚来急,厚土绽奇葩。天门经济开发区正以强劲的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之势,迎接八方客商;
    正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满载着天门人民繁荣发展的共同愿望,扬帆远行。(本网记者邹凡丽(文)  伍双娥(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