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2022年“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3篇汇总

    时间:2022-07-31 22:37:39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3篇汇总,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3篇汇总

      “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3篇汇总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3篇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三“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借助飞速发展的科技,自然的奥秘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人类的自然观念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发展养护自然。在以往的发展当中,囿于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高浓度的雾霾、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重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底线守护自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边界”就是“底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守住自然生态底线、确保生态安全,为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大规模国土绿化、海洋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科技保护自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在其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提出,工业革命一开始,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大大提升,使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但是科技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相机陷阱记录野生动物,生物声学倾听雨林的声音,“千里眼”守护东北虎豹,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让自然受益于科技。未来,我们要更广泛地运用科技保护自然,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发挥云、AI、5G等新技术在守护自然资源、保护濒危物种、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用技术见证自然的美好改变。

      @党员干部 和地球来一场“绿色”约会

      20XX年4月22日是第XX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修复我们的地球”,旨在动员大家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作为共产党员,要忠实践行“两山论”,争做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和美丽的地球来一场“绿色”约会。

      绿色发展要思想先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给出了最优解答,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既让绿水青山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又利用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将绿色生态当作最宝贵的财富,主动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讲员”,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深入社区、校园、乡村,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为祖国绿水青山增姿添彩,自觉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

      绿色发展要行动至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人民根本福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赋予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保护绿水青山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争做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归根结底取决于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党员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从自己和亲朋好友做起,积极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一次性用品,坚持绿色出行,参与造林绿化,认种认养认捐,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以多种方式参与绿色生态建设,擦亮美好生活底色,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绿色发展要以人为本。“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建设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党员干部要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让绿色中国成为“参天大树”,让老百姓在“参天大树”之下嬉笑乘凉。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增进民生福祉,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破解污染治理难题,切实做守护生态的卫士,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需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绿色发展更有以人为本的“温度”。同样,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作为七十五亿之一的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环保运动中,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大自然因你我的呵护而更加美好。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感悟地球密码

      20XX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XX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来到了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保护蓝色星球是我们每一位地球人的责任,在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必然要携起手来,共同进退。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引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面前人类如何抉择,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每个人如何自处……这些问题就需要每个人深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从一个小山村走向全国,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了“两山论”的正确性,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来源,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便给出了最优解答,让绿水青山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利用经济发展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把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做好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便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的,是不可分离的。只有真正从情感上从内心里对生态环境重视起来,才可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和谐共生”。也许你每天只是去蚂蚁森林种种树,也许你只是做好垃圾分类,亦或是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看似一些不起眼的小举动,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善举。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融入生活中的生态情感,热爱自然、爱护生态、尊重生命,平等地对待地球万物是处于地球这个生态大环境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最好的事情。

      “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理论无疑要告诉大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珍爱自然、保护地球,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所有国家和全体人类共同的使命,资源开发利用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不仅是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日子,更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一个个塞罕坝造林人、八步沙“六老汉”造林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情怀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身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我们不能只看到今天,更要想到未来的发展。

      人类与生态环境都是地球上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途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践行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