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讴歌党100年光辉历程

    时间:2023-10-20 11:10:1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讴歌党100年光辉历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讴歌党100年光辉历程

    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6篇

    【篇一】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回顾我们党的90年光辉历程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九十年,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从党建设的历史进程、从发展道路的反复探索、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从新世纪的严峻考验,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深刻启示。

    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找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成功地迈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沉着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战胜风险,顶住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胜利地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成功解决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大飞跃。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再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大飞跃。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先后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思想战略,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而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也将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在新世纪新的征途上,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够找到适应新情况的新思路、新途径,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继续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经过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正是由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新形势下,只有继续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准则,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地发展进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谋人民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地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搞改革、搞建设,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在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抗日时期,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来,我们党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逐步完成祖国领土的统一。面对我国政党林立,民族众多的情况看,我们党仍然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重要机制,团结人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党始终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我们的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是由当代中国先进分子组成的。我们党始终秉持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新中国的创立者,而且是建设和改革的政治设计者、组织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行动带领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重要性,也致使我们党更要坚持完善自身。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好“参加革命究竟为什么”的问题;
    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解决好“现在当官干什么”的问题;
    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解决好“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要做到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而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展现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道德风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体制,切实保证人民军队、国家政权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主动、各尽其责,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稳定发展,致力于人民的幸福安康,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二】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90年辉煌历程

    1.图说历史

    下面的图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90 年中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三、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

    图三: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或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图四:遵义会议。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敛关的转折点。

    (2)分析图五反映的会议召开的国际背景。它的召开对中华民族的前途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影响: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图六反映的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什么深远的影响?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的两次重要转折,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

    图六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从农村走向城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特点。

    (1)分析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1)原因:a.地势险要b.资源丰富c.反动力量薄弱。d.革命基础好

    (2)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做法对于中国农村改革有何影响?(2分)

    影响: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农村逐步实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3)从以上两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启示: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建国前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革命史。根据提示,填写完成下表。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内容。(7分)

    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新生的力量出现在了中国政治的舞台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

    (1)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领导工人运动 。

    南昌起义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2)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率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列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两例重要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日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6、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

    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
    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等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十分重视法制建设,请列出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颁的两部重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在近90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铸就了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比如长征精神等。请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
    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9、 建国初,哪一计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请举两例)

    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⑦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任意两点2分)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在此政策推动下深圳成为一座“一夜崛起之城”,她的崛起在当时起何作用?随后,在长三角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是指的哪里?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或:经济特区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又奋斗了62年。其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1)指出材料一中“28年”的起止时间及其标志性事件。(4分)

    (2)你认为中古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3、遵义会议——建党以来的第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4、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思想

    主要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15.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 年9月 地点:北平

    内容: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还决定在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缅怀革命先烈。

    历史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1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l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历史意义: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7、. 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

    主要内容: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历史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底。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纳”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析。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会议名称 意义(内容、地位、影响)

    遵义会议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中共十二大 时间:1982 年 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时间:1 987 年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党”。

    遵义会议的召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束“文革”、实行改革开放等

    21、试举两例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带领人民分别打败了哪些敌人。

    领导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
    领导解放战争,打败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22、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走向成熟的。

    提示: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等。

    23、三代领导人在理论上的创新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创新的共同点是什么?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或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4、这三位领导人的核心领导地位分别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是遵义会议确立的,邓小平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江泽民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十四大确立的。

    2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围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提示: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
    抗日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26、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通过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各行各业分别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至少列举两个)

    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等。

    2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1978年,在农村实行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5年,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2006年,在农村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等。

    29、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篇三】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立)——党的光辉

    主题词:中国 革命 挫折 共产党 成立 人民 利益

    文章主题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并以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夏,吴玉章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发行《赤心评论》。其后,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布自动取消,并令其成员个别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事实说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成为中国最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政党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失败,形成了三政权鼎立的局面。

    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彭湃来到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分析,明确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国共合作创立了黄埔军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发展的重要,红四军前敌委员还明确的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巢战争的胜利。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

    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土地法,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之后才逐渐完善。

    但几次“左”的错误,使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冒险主义,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了高潮,盲目要求进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的至17日在黔北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了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共产党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发展所作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所有人们所公认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共产党感到骄傲、自豪。

    【篇四】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党 的 光 辉 历 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光荣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党的历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八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八十年。”

    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一切爱国力量深深的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一八四〇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工人阶级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人运动也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正在这时,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1917年俄国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讨论了建党问题。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湖北,王晋美、邓恩铭等在山东,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法国和日本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也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建党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公开刊物;
    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午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前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晋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的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的严酷现实,深刻总结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认为鉴于中国的现实状况,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首先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一场深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实现共产主义。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就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二大已初步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党的二大就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还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三大讨论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的问题。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必须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工农革命运动。1925年组织领导了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毛泽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共产党还参与领导北伐战争,并组织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先于北伐军占领上海。大革命首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四、大革命的失败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革命的道路不是笔直的。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还不能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革命的具体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致使革命力量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六万多人减少到一万多人。然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仍然顽强地继续战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总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革命斗争。红军各个方面军曾连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立农村红色政权的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但是,在三十年代前期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1927年11月-1928年4月)、李立三(1930年6月-9月)、王明(1931年1月-1935年1月)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不得不与1934年10月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主力撤离后的一些南方根据地,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战争。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少到四万人左右。

    五、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渐形成。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而转战到陕北,同在那里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相会合。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六、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加紧了对我国华北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党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了全国规模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新高潮。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政策,积极推动蒋介石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推动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发展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八年之久,并同苏联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互相支援,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制定了正确的军事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立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经过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从1941年5月-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整风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1945年4月-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系统总结和阐述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七、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于1945年8月25日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6月底,国民党蒋介石依赖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要求,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毛泽东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文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开始。

    八、建国初期的工作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建国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从此,整个国家和社会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也都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大会坚持了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九、“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失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是,我们缺乏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但是,“左”倾错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逐步发展。在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1963年至1965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在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这个期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历史已经判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7月6日,朱德逝世。9月9日,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党的正确路线的恢复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年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此时,党和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拨乱反正。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拨乱反正的进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进行了拔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变到各方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对外开放,这三大转变与随后强调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框架。邓小平曾这样评价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他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界限的划分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在发生的变化主要是从一九七八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1页,第2卷第159页)。江泽民进一步作了全面概括,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笫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对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分析,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2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个中兴盛世。改革首先从农村全面展开。1982年前后,具有重大而深刻影响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国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在计划、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分配及劳动工资等方面迅速铺开。

    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随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科研、文化、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1979年开始,中央在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4月,中共中央和为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初,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并辟为经济特区。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系统的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88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混乱现象。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政治风波。1989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由此产生。新的领导集体迅速稳定了局势,妥善处理了动乱暴乱,实现了经济秩序的好转。1992年1月-2月,邓小平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强调“加快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进一步增加对外开放城市,建立保税区,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周边地区、和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9月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
    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之后,在我国全面展开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党中央1994年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不动摇,继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世纪、新情况和新考验提出的,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崭新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论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推进党的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三、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科学发展观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形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重要思想。“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后胡锦涛又在2004年2月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和 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2005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篇五】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党史——97年光辉的历程

    【授 课 人】:

    【授课目的】:学好党史国史,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们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改革的重大责任。

    【授课方法】:集中授课

    【授课时间】:45分钟

    【授课内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97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7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7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7年。

    第一部分 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陈独秀、李大釗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翻天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1935年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92年 邓小平理论成形。南方讲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成形。(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1919.5-1949.1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过许多救亡图存之路,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成功了。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

    1949.10-1978.12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旧中国留下了一个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就拿号称“现代工业脊梁”的钢铁来说,1950 年,全国钢产量只有61 万吨,不及现在一个小钢铁厂的产量。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前景充满怀疑。共产党能够建立新中国,能够建设好新中国吗?中国共产党不信邪,硬是顶住各种压力,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具备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这就告诉我们,尽管有曲折、有困难,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

    1978.12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中国要发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52万亿元人民币,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

    第二部分 九十七年艰辛与辉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主义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它从诞生时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奋斗目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发动和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为推动人民革命运动新的高潮作了充分的准备。

    北京“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

    1918年10月,“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

    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俄共远东局派人来华考察。各地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一大”标志着中共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参加大会的有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影响深远。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

    时间:

    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当时为李达寓所,今成都北路7弄30号)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党员195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等共12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王尽美、邓恩铭、项英、向警予、高君宇、张太雷。他们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色结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广州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 瞿秋白、 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孙中山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步出会场

    第一次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大革命时期

    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潮

    革命先辈在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大发展并组织了农民自卫军,湘区党委派人在湖南衡山、毛泽东在湖南韶山也开展了农民运动。这一切都预示着全国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

    地点:上海

    出席代表: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中心议题: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武汉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半个月,武汉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18-7.11

    地点: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各地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人。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和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也参加了大会。此外,参加开幕大会的还有少共国际、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以及意大利、苏联等国共产党的代表。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延安

    出席代表: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主要内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朱德《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大会总结了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历史意义: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实现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的基础上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 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共产党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华国锋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主要内容是:第一,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批判了他们炮制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动公式,揭发了他们篡党夺权、策动反革命武装叛乱的阴谋,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第二,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决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决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结束”。

    第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

    地点:北京

    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赵紫阳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了题为《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时间:1992年10月12日-18日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18日

    地点:北京

    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根据中央规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增加了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和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这是中央企业系统和中央金融系统首次单独组团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十五大的36个代表团相比,十六大的代表团增加到38个。

    中国共产党

    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2012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军委等。2012年11月14日12时许,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大会的秘书长为习近平 ,副秘书长为刘云山、李源潮、栗战书 。

    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年10月18日

    地点:北京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三部分 光明的使者 幸福的源泉

    是谁把光明播撒在中国人民头上

    是谁驱除了黑暗的幕纱,是谁把光明播撒,是谁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谁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是谁把“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全党唯一的宗旨,是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众所周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泱泱大国,华夏之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入侵疯狂掠夺,中华大地满目苍夷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共产党人擦干了眼泪,掩埋好牺牲同志们的尸体,又起来战斗了。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割据的北伐战争。正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英、美、日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处在危机之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就发生在这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上。一跃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习总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人民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说共产党是胜利的保障,幸福的源泉!

    第四部分 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一、坚定维护

    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坚定维护核心,既要靠内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也要靠组织凝聚、纪律约束、制度保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要把维护核心融入血脉灵魂,化为忠诚信仰和政治自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维护党中央和习主席权威,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二、坚定信仰

    坚定的信仰信念源自理论上的高度认同,铸牢维护。核心的信念首先必须强化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

    要从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把学习贯彻全面提高到新水平。

    要围绕掌握科学体系和思想精髓打开学习武装新境界,扭住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领深化,领会把握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眼睛向内、净化灵魂,把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与德的塑造、党性锤炼统一起来,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端正思想品行,提升道德境界。

    三、坚定认真

    要认真贯彻落实军委关于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深入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团以上党委机关专题教育和基层学习教育,全面做好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工作,切实纯洁思想、纯洁队伍。

    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刀刃向己,对照军委明确需要查纠的重点问题、需要明辨的重大是非,深刻反思、深入整改,以实际行动接受考验、带动部属,推动部队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同时要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动向,旗帜鲜明批驳各种诋毁领袖英模、攻击我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等错误政治观点,增强官兵免疫力。

    四、纪律严明

    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定维护核心信念的内在要求。

    强化“四个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致、维护权威、听从指挥。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心存敬畏,严格遵守党章这个总规矩,严格落实各项党规党纪,坚持“四个服从”组织原则,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惩治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各级党组织在执行和维护纪律规矩上担负主体责任,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多用、常用、用够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党内监督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五、维护核心

    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最能检验。

    要把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落实改革作为维护核心的实际行动,以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觉悟、振奋的精神把各项改革任务完成好。抓好统一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跟进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官兵站在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高度,深刻领会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改革自信、强军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改革。要抓好组织领导工作,明确工作重点、盯住关键环节,周密做好转隶交接工作,把从严执纪、督查问责贯穿始终,确保改革蹄疾步稳、压茬推进。

    第五部分 党史学习心得

    党史学习心得一

    以史为鉴

    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党史学习心得二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

    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到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果。这种探索和实践向世人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史学习心得三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进步,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华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史学习心得四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

    制度决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鞋子合脚才是好”。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脚,人们穿上就知道。从三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出乎史 入乎道

    出乎史 入乎道

    出乎史,入乎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党史国史之光照亮未来,给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六】讴歌党的100年光辉历程

    党的90年光辉业绩

    国贸101班 张捷 0602101141

    深情回顾党90年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知党、爱党、信党、颂党、跟党走”的爱国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推动“加快重建加快发展,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经历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回顾梳理党的90年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一、深情回顾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90年;
    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
    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90年;
    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二、热情讴歌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斗争中孕育、诞生和成长,天然禀赋了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斗争精神。

    九十年前的她,还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就像一个软体动物。没有强壮的身体,只有一颗默默等待成长的坚强的心。

    九十年前的她,虽然柔弱,却不畏独行。不断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跌倒爬起,却始终紧紧跟随那指引光明的人。

    九十年后的她,年轻富有朝气,刚毅而又坚韧。她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卓越的精神和金子般的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九十年后的她,终于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赢得了改革和发展的最后胜利,谱写了辉映苍穹的动人篇章。在她的带领下,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光辉业绩

    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赢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纪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不懈奋斗,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领导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跌入了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低谷。西方列强从此开始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从此开始了内争民主、外争国权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们党适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使中国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经济濒于崩溃的困难局面。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中国由农业国迅速向工业国迈进,并逐步成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解放初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曾提出了“超英赶美”的雄心壮志,今天这个“中国梦”已经接近实现了。

    (三)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我国已初步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建国初期,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从因科技落后而受制于人到中国宇航员在太空向地球问候,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历史不会忘记:旧中国曾经因科技落后、国力贫弱而被动挨打。从教育发展来说,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跨越”、 “一个确立”。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实现历史跨越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新的起点上,教育科技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将为祖国从世界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
    (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在近现代史上,人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十分贫困自不待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吃、穿、住、行、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诸方面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倍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大大提高,消费结构明显优化,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建国初期,我国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经过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建国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迅速,一个覆盖全国多数城镇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五)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备受列强侵略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建国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实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了国际战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开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四、90年奋斗的成功经验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领导亿万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基本经验就在于,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把党的最高纲领与现阶段的任务结合起来,把“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和建设大军,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五、伟大成果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实现了科技从无到有,经济从贫到富,综合国力从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从各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果。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建设之本,坚持毛泽东思想,同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制定科学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于中国的发展规律相吻合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从小小的一个组织慢慢壮大,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心开始,一路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时刻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政党!

    (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和向心力

    从大革命时期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开始,到抗日时期建立广泛的爱国抗日统一战线,再到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我们始终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也通过中国政治人民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来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个向心力。

    (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六、深刻启示

    回首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的光辉历程, 重温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追寻党九十周年来走向成功的足迹,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它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生,它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而存。它从萌芽、诞生、成长到壮大,时刻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九十年来,它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带领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灾难深重的祖国,如今建设成为一个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它给我们当今追求进步和成功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 成功需要科学先进的思想理念

    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强国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这些运动和革命斗争中,始终没有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思想,给黑暗中苦苦探索的中国人民送来曙光。中国少数先进分子首先看到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在先进知识分子热情介绍、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 成功需要敏锐准确的分析判断

    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当事物发展出现新的情况,就要及时分析,弄清实质,抓住要害,预见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采取对应措施,才能使事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陈独秀幻想以更大让步来维持国共合作,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这两次错误,使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惨痛失败。经历两次惨痛失败,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党逐步走向成熟。而华北事变的爆发,经过正确分析并制定新的策略,致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三) 成功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学习别人的先进理论经验,要和自身实际相结合起来。例如:在党的历史上,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照搬苏联革命经验,推行“城市中心论”,致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而毛泽东同志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先行者和杰出代表,他领导的“秋收起义”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纵观党的九十年光辉历程,凡是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
    凡是脱离实际做出的决策,都使党的事业遭遇困难和挫折。

    (四) 成功需要及时正确的战略措施
      在目标任务确定后,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主客观条件,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战略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取得成功走向胜利的必要条件。抗战时期,国民党因为害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单纯片面的抗战路线,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而我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经过深刻分析,提出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

    (五) 成功需要忘我无私的全心投入

    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党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组织北伐,以叶挺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为北伐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大革命失败后,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革命屠杀所吓倒,而又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抗战爆发后,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冲锋在前,深入敌后,英勇奋战。正是这种忘我战斗的革命斗争精神,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无私胸怀,最终取得了民心,取得了胜利!

    (六) 成功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反思
      走向成功的过程,同时也是成功者完善自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完善自我,加强自身建设,一要不断学习,二要总结反思。解放后,从社会制度设计到构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我们向苏联学习。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更加开阔的眼界,面向世界学习。纵观党九十周年的历程,学习融入了党的整个生命。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是我党至今保持新鲜活力,领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七、结束语

    善于反思总结,是我党在挫折后总能不断前进和崛起的又一优势。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共产党人永远铭记。我们只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把这个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起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加以推进,始终不渝的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一定能够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进入新世纪,我们见证了2001年中国的入世,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北京奥运成功举办,上海世博圆满成功……政治、经济、外交、交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成就不断向前迈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像党走过的道路一样,我们要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争当先锋,干难事、实事,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