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

    时间:2023-10-21 16:15:11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振兴行动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4篇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篇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xxx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备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同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xxxx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4、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xxxx年,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和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5、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重视特殊教育,努力为广大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6、继续扩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促进各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举办的教学班(校)。内地高等学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专门人才作出更多贡献。要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7、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xxxx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
      二、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8、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3年内,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xxxx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校要在新师资培养及教师培训中作出贡献。9、重点加强中小学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2000年,在全国选培10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10、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2000年前后,要通过提高师生(包括职工)比、分流富余人员等途径,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同时,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师范毕业生的定期服务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包括非师范)到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任教,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并享受倾斜政策。
      三、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1、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国家给予重点资助。12、从1998年起,在全国高校的重点学科中,设立一批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入岗位。13、全国高校以竞争选优方式分批精选骨干教师,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提高科研、教学质量及设备装备水平。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14、高校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实现重点学科的开放效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15、进一步提高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对于获奖后留校工作的博士,连续5年支持其科研,教学工作。要稳妥扩大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规模。1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除继续派遣短期访问学者外,选拔高级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华进行短期讲学和研究。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四、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17、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已经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要保证2000年切实完成"211工程"首期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二期计划,主要用于加大已立项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18、按照xxx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的精神,"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少数大学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条件。19、一流大学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一流大学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结果。因此,办成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要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对于若干所高校和有条件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0、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21、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22、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2000年,争取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23、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24、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定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25、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
      七、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26、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27、要创造条件在高校周围,特别是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发挥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8、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培养创造新人才的实践基地,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后,要组建一批以高校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集团。29、建立健全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包括高校在内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开发活动。尽快组建一批专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允许技术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上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30、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规定,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11%左右。普通高校生师比提高到12:1,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平均在校规模达到4000人左右。31、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步伐,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3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不搞新建。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求的各种人才。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德国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校外,多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33、加大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要从有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公平选拔合格人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出发,进行高考科目、内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试点,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特点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的方法和制度。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经高考录取和已在校的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缀学。国家继续安排资金资助特困生,地方财政和学校相应配套资助。同时,积极开展高校学生贷学金等多种助学制度的试点工作。34、积极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继续推进"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建成文、理科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基地。积极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体系。35、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推行聘任制,加速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高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争取3至五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九、积级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36、依据《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要努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依托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基地。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各类新就业人员进行时限和形式不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和结构,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37、成人职业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再就业工程服务。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促进企业、学校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38、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扫盲工作要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切实巩固脱盲的成效,把脱盲与脱贫结合起来。今后3至5年,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够在从业前后接受一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一两项生产致富的实用技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特别要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形式,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使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39、认真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的教育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40、社会力量办学要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鼓励滚动发展。要完善法规建设,充实学校设置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校容管理,严格财务审计,不断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鼓励现有学校发挥规模效益。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41、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基础教育阶段要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地方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对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学校产权必须明晰,国有教育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国有和公有资产不得流失。十一、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4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统计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至2个百分点。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以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积极支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国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的基础上,建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43、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年基本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改造后的筒子楼作为高校的公寓和周转用房。44、进一步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在2000年前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住房建设,以支持利用学校自用土地,加快新建"经济适用型"住房,资金不足部分,应多渠道筹措解决。同时,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安居工程"的建设。45、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拨款制度,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十二、高举*****的伟大旗帜,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46、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和*****为指导,按照xxx同志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时间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学生鉴定政治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时间,自觉艰苦奋斗,立志振兴中华,把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47、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要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把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好。加强"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思想理论的实效。48、加强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49、加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马列主义、*****和*****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设立理论研究和教学优秀成果奖,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促进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转化,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50、高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使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篇2

    无锡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

    (讨论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无锡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时期。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迫切需要大力推动文化振兴、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无锡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着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特制定《无锡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又好又快推进“第二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固确立宣传思想文化“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地位,着力把握文化改革发展“三加快一加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文化振兴策略,努力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二、目标定位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推动文化大众化、社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充满活力、更富效率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特质鲜明、注重生态、永续利用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加快形成传播力强、反应灵敏的宣传舆论引导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常态长效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加快形成科学合理、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高地。到2015年末万人实际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城乡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18%,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使无锡成为文化引导力凝聚力强、文化事业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新发展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成为全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行军。

    三、发展战略

    1、体制创新战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切实增强无锡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2、龙头带动战略。构建以城区为龙头、江阴、宜兴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以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和重大文化项目为龙头,带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文化核心产业和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带动文化产业超越发展。

    3、科技提升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以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文化科技和科技文化,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扩大文化的辐射力和覆盖面,增强文化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4、精品创优战略。充分发掘无锡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江南风格和吴地气派的文化艺术精品,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树立无锡文化形象,提升无锡文化地位。

    5、人才兴文战略。创新并不断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培育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德艺双馨、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领军人才,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形成一支由专门技术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构成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

    四、重点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

    1、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和基层党校、员工学校、市民学校、学习中心户等阵地建设,打造“无锡市改革发展高层论坛”等讲坛论坛品牌,办好学习创新节、社科普及周。完善社科重点课题社会招标制度,实施“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产生积极影响的高质量社科研究成果。

    2、弘扬无锡城市精神。实施《弘扬无锡城市精神,实施“尚德文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发掘“尚德务实、和谐奋进”无锡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内在特质,探索弘扬无锡城市精神的新渠道新途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凝心聚力,夯实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重大节庆纪念日和全国、省、市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大主题宣传教育力度,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推出一批新的全国全省重大典型,发挥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深化公民道德实践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各项基础性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奋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4、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策划,创新报道方式,发挥报台网联动效应,为又好又快推进“第二个率先”加油鼓劲。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培育发展新兴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发挥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和党委、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三位一体”机制作用,健全网络宣传管理机构,完善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抓好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二)文化惠民工程

    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无锡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建成无锡大剧院、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中国泥人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市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分馆、文化馆新馆和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新校区,加强中心城区外围及新城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基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到2015年末每万人实际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万人公共藏书量不少于18000册,各城区均拥有1个剧场、1个文化公园、1片文化广场,各镇、街道建有文化广场,加强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建成“十分钟文化圈”。

    2、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江阴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城市。继续办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和“薪火相传—中国文保年度杰出人物颁奖典礼暨先进事迹报告会”。推动惠山古镇、宜兴紫砂、无锡古运河遗产点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吴文化、佛文化等8大文化博览园,鸿山遗址公园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示范园区,吴都阖闾城遗址公园完成建设,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全面对外开放。2011年完成清名桥、惠山、荣巷、荡口、小娄巷等5大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2013年完成严家桥、礼舍等10个古镇古村落保护修复。加大泥人、紫砂、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立“非遗”传承中心。到2015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7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300处,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达100%,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至20个。

    3、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建立开放式、市场化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运行机制,实施重点文艺创作生产项目化管理,市级每年资助重点文艺项目15个以上。无锡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建成国家重点艺术表演团体、全国舞剧创作基地,力争1-2部原创剧目成为国家级精品。扶持锡剧、滑稽剧、评弹精品创排演出,出台《无锡市振兴锡剧艺术的若干意见》,创设“太湖画派”,完成《无锡文库》编纂出版。到2015年,戏剧、音乐、舞蹈、书画、文学、影视等各艺术门类获省级以上奖项作品累计达到30件以上。

    4、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深化“幸福进万家、文化乐万民”行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完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制,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实行“全年无休”开放服务。全市所有社区(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30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有线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入户率达95%以上。办好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承办中国音乐金钟奖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创新“激情周末”等广场文艺演出,打造一批基层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各类公益性演出不少于3000场,送戏、送电影下基层分别不少于2000场和10000场。

    (三)文化产业超越发展工程

    1、培育核心文化产业链。在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传媒、文化旅游等核心产业。发展动漫影视、网络及掌上游戏衍生产品等产业,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动漫游戏产业链;
    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大力发展视觉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积极培育服饰设计、咨询策划,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创意设计产业链;
    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为龙头,以中视影视基地为依托,吸引跨国影视传媒企业、著名影视导演工作室等入驻,构建影视创意、拍摄、版权交易等全链条的影视传媒产业链;
    整合历史文化街区及镇(村)、大遗址、古运河历史风貌带、沿大运河工业遗产带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以及文化企业园区等资源,打造吴文化、工商文化展示旅游目的地,促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传媒、文化旅游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增长点。

    2、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层次。加快建设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中国之窗”CBI无锡国家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无锡园区、吴都阖闾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当当网华东区总部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太湖科教产业园、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园、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惠山古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广电发展有限公司、报业发展有限公司、慈文影视、江苏金一、灵山实业、亿唐动画、江苏新广联、演艺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超10亿元文化产业项目20个以上,营收超50亿元文化企业5个以上,建成超百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5个。

    3、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建设 “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研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示范网。加快文化产业与WEB3.0、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等高新技术的融合。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学习、数字游戏、数字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建设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全市数字有线电视双向互动覆盖率达80%。加快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院等,打造电视购物、电视医疗、电视教育、电视黄页等新服务,抢占数字化发展高地。

    4、培育文化消费市场。鼓励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吸纳社会资本提高艺术生产力、市场竞争力,成为演出市场的竞争主体,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
    扩展图书音像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增强图书音像发行单位的市场营销能力,扩大正版图书音像制品的流通和有效供给;
    提升网络文化市场,引导网吧等经营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丰富文化娱乐市场,鼓励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娱乐场所,鼓励运用高科技引进开发新的娱乐项目,丰富娱乐品种,服务大众文化消费;
    积极培育工艺美术品市场,大力发展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博览等艺术品产业,丰富艺术品交易平台,倡导健康向上的艺术品消费习惯。

    (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工程

    1、打造城市品牌。围绕无锡今后5—10年发展目标,突出“现代化湖滨花园城市”形象定位,着眼展示无锡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魅力和城市潜力,借鉴企业形象设计(CIS)思路方法,构建城市理念、行为、视觉三类识别有机整体,加重无锡城市形象的美学色彩,精心策划推介城市品牌,大力宣传无锡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象征,不断扩大无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加强城市宣传。树立全方位、大外宣理念,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运作、企业参与的城市形象品牌营销格局,把外宣与外贸、外事、外援、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宗教工作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全球城市品牌指数(CBI)”调查,实施面向国内外的城市形象品牌整体宣传推广计划,积极申办、承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会展、论坛、高层研讨会和节庆文化活动,为宣传推广城市形象提供有利平台。利用省市、国际友城外宣资源,发挥境外无锡知名人士和境外无锡商会、同乡会及友好交流合作组织的作用,主动融入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外宣协作,借助国内一线城市外宣平台,展示推广无锡“现代化湖滨花园城市”形象。

    3、扩大城市辐射。加强与中央外宣媒体、境外媒体合作,充分发挥本市新闻媒体对外宣传职能,推动广电、报业集团通过与境外主流媒体合作举办节目栏目等形式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推进“采访线工程”和外宣基地建设,办好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国内权威网络媒体无锡频道(视窗),加强无锡网络媒体英文版网站建设,办好无锡日报英文周刊、手机英文报,扩大境外覆盖面。制作推出一批地域特色浓郁、时代特征鲜明、文化与科技含量高的城市形象外宣片和外宣品,进一步加大城市形象广告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刊播力度。

    五、平台建设

    1、理论大众化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资金保障、优化师资力量、健全宣讲队伍,进一步创新理论宣传普及方式,拓展基层理论宣讲阵地和媒体理论宣传阵地,打造“改革发展高层论坛”、“北大讲堂—东林讲坛”、社科普及周等理论大众化品牌。

    2、现代传播平台。着眼现代传播特点,以广电集团、报业集团为依托,以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为支撑,进一步整合全市媒体资源,构建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移动电视等于一体,高科技、现代化、广覆盖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为又好又快推进“第二个率先”进行多层次、宽频率、全方位的宣传。

    3、项目推进平台。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类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建立文化建设重大项目库。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一项一策”,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原则,优先安排、规划文化项目用地计划。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情况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年终检查考核并向社会公示。

    4、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办法,由广电集团与有关机构合作,建立规模10亿元的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供资金支持。加强文化要素市场建设,组建文化产权交易所,探索文化无形资产评估质押担保办法,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产业要素支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风险投资领域。在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孵化器,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5、信息支撑平台。研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反映无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文化产业形势分析,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信息数据库,密切跟踪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最新动态与趋势,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6、外宣推介平台。由市宣传、文化、旅游、经贸、商务等部门联手,聘请国内外一流城市品牌研究机构、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成员、公共传播研究机构、世界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等组建城市品牌智囊团,精心策划推介“现代化湖滨花园城市”品牌。选取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国CNN电视台等面向国内、港澳台和世界的权威传播平台,加强合作协作,注重内涵展示,全方位宣传无锡城市形象魅力。

    六、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推进“第二个率先”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文化振兴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化发展的指导协调,增强领导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鼓励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更多采用文化创意设计,使民众经常受到文化和创意的感染并激发兴趣,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催化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开展“创意社区”项目,将艺术、文化、设计、商业、技术等与社区发展相结合,释放城乡居民的文化创造才能和创造热情,使“文化振兴”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到基层。

    2、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宣传文化领导小组和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把文化振兴重要指标纳入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内涵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考核分值比重,对各市(县)区进行综合考核,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方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发改、经信、规划、财政、科技、税务、工商、国土、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文化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市和市(县)区健全加强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文化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文化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3、政策保障。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对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原财政拨款不减,对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全年无休”进行扶持保障,对文艺精品创作和特色文艺团体给予重点扶持。各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分别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5元标准,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群众文化活动基本经费,用于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贯彻省有关文件规定,加大对无锡市文物保护、文物征集专项资金的投入。把文化产业纳入财政资金扶持重点领域,市财政设立每年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功能性、引导性投入,支持有市场前景的文化项目和关键技术开发,积极探索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扶持措施,在税费减免、资产处置、工商登记、园区建设和土地政策等方面对优势文化企业给予优惠和倾斜。

    4、人才保障。在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市宣传文化人才工作办公室,加强对全市文化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把文化人才纳入全市科技和人才规划及政策扶持范围,制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意见,实施宣传文化人才“5630”工程,力争在2011—2015年引进和培养30名高层次理论人才,30名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30名作家和艺术家,30名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30名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30名高层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明确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享受与高科技人才同等的资金、住房、户籍、子女上学等优惠政策。出台发现、培养和扶持民间文化人才的具体措施。加强文化领域政产学研合作,支持高等院校、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民间组织与文化单位创设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教育培训等基地。建立文化专门人才数据库,健全文化人才档案和跟踪机制,完善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重视中青年骨干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充分发挥“杜鹃文化奖”等重大奖项的激励效应,鼓励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


    附:

    无锡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主要指标

    指  标

    单位

    2015年目标值

    备注

    一、思想文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城市精神知晓率

    %

    98

    2.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全省领先

    3.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经费和重要成果数量

    全省领先

    4.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先进典型数量

    创成全国

    文明城市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全省前三

    指数测评

    得分排名

    6.报纸期刊发行量

    55万

    不含江阴、宜兴

    7.新媒体建设

    全省领先

    二、公共服务

    8.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1200

    9.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

    %

    100

    10.网上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数字化工程建设

    全省领先

    11.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

    100

    12.每年组织各类公益性演出数量

    ≥3000

    13.每年送戏下基层数量

    ≥2000

    14.每年送电影下基层数量

    ≥10000

    15.每个乡镇(街道)特色文化广场数量

    ≥1

    三、文化影响

    16.文化产品获国家级奖项总数和金奖数量

    全省领先

    17.全省“五个一批”人才数量

    10

    18.文化遗产数量和保护传承

    国保25处、国家级非遗20个

    19.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率

    %

    95

    四、文化产业

    2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5

    按本市现行

    口径统计

    21.文化产业园区经济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总增加值比重

    %

    >50

    22.超10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

    ≥20

    23.营收超50亿元的文化企业

    ≥5

    24.超百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5

    25.上市文化企业数量

    ≥3

    26.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18

    五、文化投入

    27.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

    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28.财政文化建设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2.5

    29.文化产业投入增幅

    高于第三产业投入增幅

    30.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资金,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

    1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篇3

    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2017—2025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振兴发展蒙医药,推动蒙医药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健康内蒙古2030”实施意见》《“十三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蒙医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蒙药材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制定本计划。

      一、行动目标

      发展壮大蒙医药医疗、预防、养生、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养老、旅游及产业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蒙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传承创新,推进蒙医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二、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7年至2022年)。将蒙医药发展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研究扶持政策措施,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抓好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

      (二)评估完善阶段(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蒙医药发展情况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中期督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进一步完善促进蒙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三)巩固提高阶段(2024年至2025年)。各地区、各部门对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巩固成绩,全面实现蒙医药振兴发展。

      三、重点任务

      启动10大行动,实施30项工程。

      (一)蒙医药管理机制完善行动。

      1.蒙医药管理体系健全工程。加强蒙医药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管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配齐蒙医药专职管理人员。合理确定各级蒙医医院的规格及待遇,各级蒙医医院与同级人民医院同等级同待遇。(自治区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

      2.蒙医药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蒙医药综合监管和审评审批能力,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部门设立蒙医药监管机构,自治区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实蒙医药专业人员,完善蒙药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质量管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蒙药种植安全追溯体系。(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科技厅)

      (二)蒙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3.蒙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蒙医医院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进行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员配置和信息系统标准化配备和建设,建成区域蒙医诊疗中心。盟市级蒙医医院须达到三级甲等、旗县级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30万人口以上的旗县级蒙医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完成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二期工程和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新大楼建设。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6—2020年)》,优先办好蒙医医院,每千人口蒙医中医床位数要达到1张以上。未单独设置蒙医医院的地区,在中医医院核定的内设机构总数内,合理确定蒙医内设机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4.蒙医药信息化能力建设工程。建立自治区蒙医药数据中心,构建涵盖蒙医药政策法规、行政审批、继续教育以及蒙医药知识库、数据库等内容的信息平台。搭建蒙医药远程医疗、教育平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集成共享。建立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数据中心,构建涵盖蒙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智慧监管的信息平台,建立汇集蒙药产品追溯、药材种植(养殖)、市场流通、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企业及产品等内容的产业公共信息平台。(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大数据管理局、财政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5.蒙医医院制剂能力建设工程。强化国家蒙药制剂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各级蒙医医院制剂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制剂室全项检验能力,支持应用现代化技术改良蒙药剂型和配制技术。允许取得制剂许可的蒙医医院配制使用蒙药制剂,鼓励每个盟市建立1—2个区域性医疗机构蒙药制剂配制中心,配制的蒙药制剂可以调剂到全区各级医院及基层。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蒙药制剂品种,无需取得制剂批准文号,在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可配制使用,并按蒙药报销政策列入医保目录。(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6.基层蒙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旗县级蒙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蒙医馆”建设,推进县乡村一体化蒙医药管理服务模式。支持三级蒙医医院对口帮扶旗县级蒙医医院,鼓励旗县级蒙医医院托管苏木乡镇卫生院及嘎查村卫生室。支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三)蒙医药临床优势培育行动。

      7.蒙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工程。以现有蒙医药领先学科、重点学科为核心,打造区域诊疗中心。支持旗县级以上蒙医医院建立蒙医特色诊疗中心,提升临床服务和人才培养能力。在现有学科专科的基础上,再建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重点研究室、10个自治区领先学科、20个重点学科、50个重点专科和200个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及“名药、名方”评选。加强各级蒙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形成区域蒙西医结合急救中心,二级甲等以上蒙医中医医院要纳入当地120急救指挥系统。(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8.蒙医药“治未病”能力建设工程。支持蒙医医院建设“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蒙医药“治未病”服务。各级蒙医医院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蒙医药医疗、康复、养生、保健项目融入居民生活,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具有蒙医药特色的治疗、康复、保健、体质辨识器械、疗术、教学等设备的研发和推广。(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9.蒙医药康复治疗能力建设工程。盟市级以上蒙医医院建设蒙医特色康复示范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加强蒙医优势病种的康复技术攻关。旗县级蒙医医院建设蒙医康复诊疗中心,开展康复服务,对基层进行指导。建立自治区蒙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筛选制定并推广操作指南。加强各级蒙医医院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鼓励使用蒙医适宜技术,并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四)蒙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行动。

      10.蒙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服务推进工程。鼓励蒙医医院提供科学、规范的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挥蒙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特色优势,二级以上蒙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开通养老机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自治区支持建设3—5个蒙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每个盟市支持建设1—2个蒙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每个旗县(市、区)至少有1所蒙医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养合作关系,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设置蒙医诊室。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以蒙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自治区民政厅、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11.蒙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展工程。发展融蒙医药文化、特色疗法、博物馆展览、疗养、康复、保健及旅游于一体的蒙医药健康旅游,培育特色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将内蒙古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蒙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自治区支持建设5个蒙医药特色旅游示范区、10个蒙医药特色旅游示范基地、20个蒙医药特色旅游示范项目。(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12.蒙医药相关产业培育工程。推进蒙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发展药膳药浴及蒙药结合天然温泉浴等特色服务,研究开发蒙药材为基础的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绿色产品;
    综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发一批基于蒙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推动蒙医药产业链延伸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

      (五)蒙医药文化传承推进行动。

      13.蒙医药传统知识传承保护工程。加强蒙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蒙医药联合申遗,争取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濒危的蒙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理论和技术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蒙医药文化遗产聚集区实施整体性保护。支持100部蒙医药文献古籍的深度挖掘、整理、研究、翻译、出版。收集研究民间蒙医传统疗法,对其特色技术和方药进行机制研究。建立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推广平台,开展第三批300位名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继承人取得出师证书后,可不受继承学习培养前具有资格的年限限制,直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文化厅、教育厅)

      14.蒙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工程。发掘蒙医药文化资源,建立蒙医药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自治区级蒙医药博物馆。培养一批蒙医药文化传播人才,打造一批兼顾蒙医药文化展示、体验、传播的文化传播平台,编制一批高质量、多语种的蒙医药文化宣传读本、教材和音像资料,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要将蒙医药事业作为公益事业进行宣传。推动蒙医药传统文化和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蒙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新闻出版广电局)

      (六)蒙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15.蒙医药人力资源配置工程。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内机编办发〔2015〕163号)规定,合理核定蒙医医院人员编制。利用对口帮扶和县乡村一体化等管理模式,建立蒙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各级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事项,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经本级卫生计生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自治区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

      16.蒙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引进蒙医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拔尖人才、学术骨干、团队及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提高“国医大师”及国家级名老中(蒙)医药专家、学科带头人待遇。在自治区各类人才工程遴选中向蒙医药学科人员倾斜。启动“自治区蒙医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引进蒙医药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临床研究优秀学术领军人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卫生计生委)

      17.蒙医药人才培养工程。整合自治区蒙医药高等教育资源,筹建内蒙古蒙医药学院。支持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过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取得中医学(蒙医学)和中药学(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加强大中专院校蒙医药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建设蒙医药高等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强化临床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对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培训和访学进修支持力度。加大国家级蒙医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力度。落实为基层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蒙医药人才优惠政策。健全蒙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自治区教育厅、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8.蒙药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蒙药药材培育、种植(养殖)、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检验检测、职业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用人才。推进蒙药师承教育,建立蒙药继承创新人才队伍,为蒙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科技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七)蒙医药科学研究创新行动。

      19.国家级蒙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程。依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建设国家级蒙医药临床研究基地。支持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或其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建设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级蒙药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蒙医诊疗特色器械研发基地,打造民族创新药物研制平台、蒙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平台、内蒙古道地蒙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标准体系研究示范基地。建设1—2个国家级蒙药研究工程中心、1—2个国家级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1—2个国家级蒙医药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室、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计生委)

      20.重大疑难疾病蒙医药攻关工程。依托国家级蒙医重点实验室、流派工作室、传承工作室,开展蒙医药医史文献、学术理论、临床基础、药材资源以及新药创制等研究。支持运用蒙医药传统研究方法结合基因检测、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蒙医药核心理论、治疗机理、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复方药效物质等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开展恶性肿瘤、血液病、肝病、脾胃病、肾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病、老年病、皮肤病、地方病、复杂骨折、颈椎腰椎病非手术疗法等的蒙医药防治专题研究。(自治区科技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

      21.蒙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设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蒙药技术战略联盟,筹建国家或自治区级蒙药产业孵化基地,形成要素完备、功能齐全、高效运转、市场化运作的蒙药技术创新体系。创建30家以上自治区级科研开发平台。(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卫生计生委、教育厅、农牧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22.蒙药新药研发工程。支持蒙医医院收集整理、研究提升和备案注册蒙药单方、验方等。鼓励基于蒙药秘方、名方、验方、经典方、科研方、医疗机构制剂等的新药研发和剂型改良,对30个疗效独特的蒙药制剂进行深度研发,争取15个品种进入临床研究。开展50个蒙药院内制剂的药效学评价和安全性试验。制定蒙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机制。(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计生委、科技厅、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八)蒙医药标准体系完善行动。

      23.蒙医药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蒙医药标准体系,提升蒙医药标准研究水平,推动一批地方蒙医药标准提升为全国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加快新一轮蒙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使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财政厅、教育厅)

      (九)蒙药可持续发展行动。

      24.蒙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建立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机制、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建立自治区级稀缺濒危蒙药材种质资源库、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体系和紧缺野生药材繁育基地,开展替代品研究。推进蒙药材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等品牌保护,确定道地药材重点发展品种、濒危保护品种和重点种植基地目录。培育12个集中连片6万亩以上的区域性药材种植基地。(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林业厅、农牧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质监局、卫生计生委、工商局)

      25.蒙药材附加值提升优化工程。开展蒙药材终端产品开发和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制定蒙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和配方颗粒生产备案管理制度措施,推动蒙药配方颗粒研究,提升蒙药健康产品的应用范围和附加值。(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卫生计生委、质监局)

      26.蒙药产品改良提升工程。建立蒙药秘方、验方的挖掘整理、研究鉴定、专利申报等服务机制和有偿使用制度。扶持蒙药生产企业在保持蒙药特色的基础上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新剂型。启动重点蒙药品种和传统产品的二次开发,激活“休眠”“半休眠”品种。选择10—20个蒙药进行剂型改进、工艺提升和新用途研发。(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27.蒙药自主品牌培育推进工程。围绕现有蒙药品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支持优势资源投资或大集团化运作蒙药产业,在区内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蒙药生产企业,加快蒙药企业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步伐。(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科技厅、农牧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商务厅、质监局)

      28.蒙药流通体系建设工程。推进蒙药材种植、产地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产业服务,加快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鼓励药品流通(物流)企业调整优化经营模式和运营结构,合理布局网点,建立蒙药营销通道;
    支持药品批发(连锁)企业、零售药店设置蒙药销售专区或专柜,加大宣传力度;
    支持有实力的药品流通骨干企业和蒙药生产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建立规模化营销团队和物流基地,拓宽供给渠道。(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工商局)

      (十)蒙医药宣传及对外交流拓展行动。

      29.蒙医药文化传播推广工程。主流媒体设置专栏,制作蒙医药宣传片,宣传推广蒙医药文化、理论、医疗、产业、品牌、特色、疗术、疗效、科研团队、道地药材、重点企业(单位)等。举办“中蒙博览会—国际蒙医药高层学术论坛”等,鼓励支持蒙医药学科专家参加国内外学习、访问、讲学,推动蒙医药教学、医疗、科技、文化、产业等交融发展。(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30.蒙医药国际学术交流工程。鼓励各级蒙医医院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备,拓展蒙医药医疗服务贸易领域。发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机构”的示范作用,推动在蒙古国建立蒙医传统疗术及体检中心。支持与蒙古国合作建立蒙医药研发实验室、蒙医医院和蒙药制药企业,在蒙医医疗服务、基础研究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支持在境外举办蒙医药文化巡展和科普宣传。(自治区外事办、商务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文化厅)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自治区蒙医药发展领导组织机构,研究提出蒙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重大决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导行动计划推进进度。建立蒙医药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蒙医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蒙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分解落实方案,细化、实化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自治区建立蒙医药发展信息季度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各地区、各部门任务落实情况。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定期对行动计划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二)落实保障政策。

      1.落实蒙医药补偿政策。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条例》有关规定,推动基本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指标和医疗服务支付标准向蒙医医院倾斜。鼓励优先使用蒙药及蒙医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并提高报销比例。在蒙医或蒙医中医医院就医,起付线降低20%到50%,报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5%到20%。将符合规定的蒙药成药、院内制剂(包括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蒙药制剂)、饮片和蒙医非药物诊疗技术服务全部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争取将更多蒙药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2.实行差别化医改政策。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考虑蒙医药特点,提高蒙医传统诊疗技术服务价格,调整蒙药制剂价格;
    保留蒙药院内制剂和饮片加成政策,蒙药不计入药占比;
    在“农牧民健康小药箱”中加入蒙药品种;
    启动蒙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落实蒙医药专业人才招考取消报名比例限制;
    在公立蒙医医院人事薪酬改革和绩效考核中,对优先运用蒙医药诊疗方案和手段的岗位和人员,要在绩效目标考核中给予倾斜。(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3.扶持蒙药产业化发展。制定蒙药产业重点项目、特优产品经费支持和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建立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创新工作表彰奖励机制。扶持蒙药研发和技术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蒙药标准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并完善政府对蒙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加大对公立蒙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公立蒙医医院人员经费按规定予以补助。制定引导和激励蒙药产业发展和投融资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蒙药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要用好用活现有国家和自治区支持蒙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蒙医药振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做大做强蒙医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

    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篇4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摘要)

    (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备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
    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
    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同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
    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
    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4、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2001年,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和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重视特殊教育,努力为广大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6、继续扩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促进各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举办的教学班(校)。内地高等学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专门人才作出更多贡献。要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7、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
    二、 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8、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3年内,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校要在新师资培养及教师培训中作出贡献。
    9、重点加强中小学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2000年,在全国选培10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0、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2000年前后,要通过提高师生(包括职工)比、分流富余人员等途径,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同时,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师范毕业生的定期服务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包括非师范)到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任教,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并享受倾斜政策。
    三、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 新体系建设
    11、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国家给予重点资助。
    12、从1998年起,在全国高校的重点学科中,设立一批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入岗位。
    13、全国高校以竞争选优方式分批精选骨干教师,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提高科研、教学质量及设备装备水平。

    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
    14、高校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实现重点学科的开放效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5、进一步提高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对于获奖后留校工作的博士,连续5年支持其科研,教学工作。要稳妥扩大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规模。
    1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除继续派遣短期访问学者外,选拔高级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华进行短期讲学和研究。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四、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
    17、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已经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要保证2000年切实完成"211工程"首期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二期计划,主要用于加大已立项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18、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的精神,"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少数大学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条件。
    19、一流大学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一流大学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结果。因此,
    办成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要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对于若干所高校和有条件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
    21、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22、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2000年,争取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
    23、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
    24、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定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
    25、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
    七、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培育 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
    26、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服务。

    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27、要创造条件在高校周围,特别是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发挥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28、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培养创造新人才的实践基地,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后,要组建一批以高校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29、建立健全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包括高校在内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开发活动。尽快组建一批专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允许技术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上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30、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规定,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为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11%左右。普通高校生师比提高到12:1,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平均在校规模达到4000人左右。
    31、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步伐,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3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不搞新建。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求的各种人才。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德国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校外,多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
    33、加大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要从有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公平选拔合格人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出发,进行高考科目、内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试点,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特点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的方法和制度。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经高考录取和已在校的家境贫
    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缀学。国家继续安排资金资助特困生,地方财政和学校相应配套资助。同时,积极开展高校学生贷学金等多种助学制度的试点工作。

    34、积极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继续推进"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建成文、理科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基地。积极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体系。
    35、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推行聘任制,加速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高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争取3至五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
    九、积级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
    36、依据《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要努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依托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基地。
    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各类新就业人员进行时限和形式不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和结构,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
    37、成人职业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再就业工程服务。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促进企业、学校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38、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扫盲工作要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切实巩固脱盲的成效,把脱盲与脱贫结合起来。今后3至5年,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够在从业前后接受一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一两项生产致富的实用技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特别要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形
    式,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使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39、认真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的教育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40、社会力量办学要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鼓励滚动发展。要完善法规建设,充实学校设置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校容管理,严格财务审计,不断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鼓励现有学校发挥规模效益。
    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
    41、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基础教育阶段要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地方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对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学校产权必须明晰,国有教育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国有和公有资产不得流失。

    十一、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
    4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统计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
    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至2个百分点。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
    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以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积极支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中国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的基础上,建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43、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年基本解决高校青年
    教师住房困难,改造后的筒子楼作为高校的公寓和周转用房。
    44、进一步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在2000年前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住房建设,以支持利用学校自用土地,加快新建"经济适用型"住房,资金不足部分,应多渠道筹措解决。同时,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安居工程"的建设。
    45、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拨款制度,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

    十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把高 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46、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时间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学生鉴定政治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时间,自觉艰苦奋斗,立志振兴中华,把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47、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要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把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好。加强"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思想理论的实效。
    48、加强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49、加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设立理论研究和教学优秀成果奖,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促进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转化,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50 、高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使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