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欧洲的忧伤

    时间:2023-10-24 12:20:16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二战,让欧洲艺术家普遍产生了一种忧伤情感。在许多作品中常能看到这种意象: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毒气室、装甲车、一颗颗射出的子弹和一排排倒下的身影。

    那年夏夜,我在家看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罗曼·波兰斯基惯用灰色铺排背景,镜头里有许多时光的沉淀,背景音乐如主人公乌拉迪斯洛·斯泽皮尔曼的脸一样沉郁。1939年,德国军人攻入波兰,二十岁的斯泽皮尔曼和家人随犹太难民的火车离开华沙,开始了他噩梦般的生活。印象中,华沙是人类发展途中的一个车站,那里聚集着冷战的弹壳,而人类的火车一直在途中,并没有站台,也没有终点。纷乱的站台上,一个女人因为问了一句“你们要把我送到哪里?”而被德国士兵开枪打死。斯泽皮尔曼对战争的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他既是那场灾难的经历者也是凝视者。影片通过斯泽皮尔曼的经历再现了那段历史:灰暗的天空,奔跑中倒下的身影,烟雾中出现的坦克,人们表情迷离的脸重叠着纳粹军人的身影,钢盔反射着灰暗的冷光。我更注意那些士兵的表情——它们仿佛一个个宇宙中的黑洞。

    在这里,“火车”成为法西斯意志的符号,与影片中废弃的楼房和杂乱的街道构成一种特定语言。每一个背景,都像一个词,透着寒冷、死寂的气息。在《钢琴家》中,火车反复出现,波兰斯基将火车作为一个载体——它强行将人类的灵魂运往遥远异乡。

    斯泽皮尔曼原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影片是根据他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的。在逃亡华沙途中,他躲藏在一座几近废墟的房子里,房子阁楼上有架遗落的钢琴。作为钢琴师,斯泽皮尔曼很长时间没弹琴了,他的手指像被一团火焰在灼烧。一同逃亡的人告诉他,你可不能弄出声音来。但他难以抵抗钢琴的吸引力,钢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斯泽皮尔曼的手颤抖着伸向键盘,琴键在废棄的楼房里响了起来。

    “你是谁?你在干什么?”一个德国军官发现了他。

    在欧洲那间幽暗的房子里,一场战争中关于钢琴的对话从这时开始了。这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的对话,简洁,却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钢琴让斯泽皮尔曼想起自己的身份:我是钢琴师。

    “你弹一下琴吧。”德国军官用优雅的语气说。在德国军官要求下,斯泽皮尔曼在钢琴前坐了下来,那一刻,时间在战争短暂的空歇中静止了。斯泽皮尔曼弹奏了钢琴。这时的画面相当沉静——河流,在战争以外的土地静静流淌;群鸟,在春天的天空自由飞翔。琴声唤醒了两个人心中温暖的部分,仿佛一道阳光从阴云中划过。斯泽皮尔曼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这位德国军官是个音乐爱好者,音乐让他从一个侵略者迅速变成了倾听者。斯泽皮尔曼的琴声与德国军官复杂的内心在战争间歇中相遇了——音乐挽救了斯泽皮尔曼的生命,也拯救了德国军官的灵魂——他暗暗帮助斯泽皮尔曼,直到苏联红军到来……战争结束了,德国军官成为战俘——命运的转换很快完成了。斯泽皮尔曼想起德国军官,到处找他,但是终于没有找到,斯泽皮尔曼不知道他的名字。影片结束时,字幕上出现了那个德国军官的名字。那时,作为战俘,他已客死在一个俄国农场。这个消息让斯泽皮尔曼内心隐隐不安,为了表达他对死去的德国军官的敬意,他弹起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镜头中,斯泽皮尔曼富有情感的手指长时间在键盘上滑翔,这是一次心灵的飞翔,我想起忧伤的夜莺飞越欧洲夜空的画面。琴声足足持续了两分钟,直到画面结束,周围一片黑暗。电影结束后,我在一张旧报纸上记下这样的文字:

    我们必须给战争中的亡灵找到一个车站,给那些流浪的词找到一个恒久的居所,哪怕是一条河流,就像我曾经住过的那家乡村旅馆。

    我无法知道那个车站是否还在,那辆运送难民的火车是否还在时光轨道上奔跑。我一直把“二战”看作一个废弃的车站,那里飘飞着整个欧洲的大雪。

    苏联是二战的主战场。反思战争,一直是苏联导演表现的主题之一。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伊万的童年》,通过伊万的梦架构了影片的第二时空,和第一时空的战争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心灵创伤。由于父母在战争中被德国纳粹杀害,十二岁的孤儿伊万怀着对纳粹的仇恨加入了苏联红军,当了一名小侦察员。有一次,部队让伊万进行秘密的侦察活动,他再也没有回来。战争胜利后,中校在敌人的材料中发现了伊万的档案,他被绞死。影片中,伊万始终带着一种愤怒的眼神,那种对纳粹的仇视,通过一个孩子表现出来是那么的真实,也充分表明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

    伊万的行为和幻梦紧紧纠缠在一起,对他而言,世界仿佛一种幻觉。

    影片一开始就把人带进一个既是现实又是梦幻的世界。伊万的“梦”把我们的视线从残酷的战争中解脱出来,聚焦于一组诗般的景象,传递出导演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伊万趴在桶边喝水,他微笑着抬头对妈妈说:“妈妈,布谷鸟在叫。”突然,一声枪响,梦被惊醒了;妈妈在井边打水,伊万在井水里捞星星;又是一声枪响,吊桶像炸药一样掉入井底,妈妈倒在井边——她被德国人杀害了。伊万和小姑娘坐在满载苹果的汽车上疾驰着,苹果撒了一地,马在地上吃着苹果,这里是一幅和平景象;伊万与许多孩子一起在河边做游戏,他追着前面奔跑的小女孩,并迅速超过了小女孩,然后继续奔跑。最后,一棵象征战争与死亡的枯树,塞满了画面。

    塔可夫斯基的童年是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村镇度过的。多年后,塔氏诞生的村镇已不复存在,那里已被大水淹没。这种场景也在《伊万的童年》里出现了——伊万在“淹水的死寂森林”里侦察敌情,那个童年伊万身上有着塔可夫斯基的影子。《伊万的童年》中经常出现一些寓意深刻的镜头:战壕旁边斜立的十字架,寓示着战争对上帝的亵渎,对人类信仰的毁灭。频频出现的伊万梦境,则表达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谴责。

    在下雪。妈妈,乌克兰在下雪。

    救世主的王冠是千万粒悲痛。

    ……这是谁的声音?这些冷彻骨头的诗句,是否比雪更冷?

    保罗·策兰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1938年春天策兰高中毕业时,德国军队进军维也纳。1938年11月,他坐火车去法国上医学预科时,正赶上纳粹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杀。1942年,策兰的父母被驱逐到纳粹集中营,父亲因在强迫劳动中患上伤寒死去,母亲则死得更惨,纳粹的子弹击碎了她的脖颈。策兰在朋友掩护下幸免于难,后被强征为苦力,历尽种种磨难。战后,策兰回到已成废墟的故乡,亲人的死及个人磨难在他心里投下巨大的阴影。“策兰”这个名字,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隐藏或保密了什么”。他以“晦涩”著称的诗、他悲剧性的内心,甚至还有他的死,都被置于这个痛苦而又扑朔迷离的背景下。策兰1945年发表的诗歌《死亡赋格》,以对纳粹邪恶本质的强力控诉和深刻独特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战后的德语诗坛,成为“废墟文学”的象征。

    清晨的黑牛奶我们傍晚喝

    我们中午早上喝我们夜里喝

    我们喝呀喝

    我们在空中掘墓躺着挺宽敞

    那房子里的人他玩蛇他写信

    他写信当暮色降临德国你金发的马格丽特

    他写信走出屋星光闪烁

    他吹口哨召回猎犬他吹口哨召来他的犹太人掘墓

    他命令我们奏舞曲……

    《死亡赋格》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具,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语言紧凑流畅,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人以奇崛的隐喻、冷峻的细节描写、沉郁的反讽,描摹出纳粹集中营里犹太囚犯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以及德国纳粹凶残的本性。

    凯尔泰斯的小说《英国旗》讲述的是从集中营出来的“青年克维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度过的灰色日子。凯尔泰斯十四岁时被投入德国纳粹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被转到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我从一开始,就被“英国旗”的悬念紧紧攫住,跟着主人公经历了一次心灵历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被席卷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匈牙利的大潮:在坦克的炮筒之下,在浓密的硝烟之中,在惨烈的血泊里,在凄凉的废墟上……我们和主人公一起望见了那面裹在一辆吉普车车头的“英国旗”。其实,那到底是面什么旗子,这一点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和主人公一起望到一个飘在火山顶上的风筝;在一个没有铁丝网的集中营里壮起胆子,发出了一声“无声的呐喊”;在一场“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人类堕落中,捕捉到了一束“自由的意识”。作家在斷续的回忆和表述中隐含了不堪回首的伤痛:

    在我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我本人在内——都被打碎成了画面与印象的碎片。

    《英国旗》的故事发生在冷战时期的匈牙利,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情境。凯尔泰斯不是为了讲述故事而讲述,也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写作,而是像作家在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是为了“表述根本就不可能表述的生活”。凯尔泰斯·伊姆莱是为了精神上的生存而写作,为了当人类的证人而写作。凯尔泰斯的创作远远超出了“二战”的时间存在和“集中营”的空间存在,超出了对纳粹兽行的控诉和对人类堕落的揭露,超出了对个人苦难,甚至对犹太民族苦难的倾诉。

    凯尔泰斯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生存就是屈从”,他在《英国旗》中表达了这一观点。匈牙利著名作家艾施泰尔哈兹·波特说:

    在世界上有一种痛楚和一种彻底的屈从,我们只有通过凯尔泰斯的眼睛才可以看到。他使我在一个历险的、恐怖的瞬间里突然意识到一种屈辱,意识到自己是在哪里,或者说自己到底是在哪里。

    《英国旗》里那句反复出现的自我介绍“我曾是塞朴·耶努”让我震撼。由此想起人类从黑暗到光明、从地狱到天堂、从肉体到精神的变化和距离。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时间性”一章中作过关于“曾是”的论述,他说,“过去犹如梦幻一般从存在那里滑走了”“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时间改变了一切。凯尔泰斯在“我曾是塞朴·耶努”这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呢?是忧伤、命运、不可改变的因素,等等。

    文化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写到其局外人式的文化身份情境《乡关何处》一文时,说他要记载一个被遗忘的世界,一部属于离乡背井、变动不居的身份认同的回忆。“乡关何处”的迷惘,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的典型文化情境,在废墟背景下,全方位观看人类自我方位的迷失。

    如果为人类的灵魂标一个维度,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处在什么位置?如果火车一直往前行驶,我们该在哪一站下车?现在的生活,是生命的欢乐颂还是精神的失乐园?凯尔泰斯的另一部小说《寻踪者》表达了人类的精神迷失,从某种程度上呼应了萨义德“乡关何处”的提问。“特派员要靠什么才能够取证?……如果没有人与他为敌,那么他又将与谁为敌?他准备战斗,却只找到一个被人遗弃了的战场,他并非是在敌人的胁迫下放下武器,而是因为缺少敌人……”凯尔泰斯似乎要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出口,结果自然是荒谬的或者根本就没有结果,这真是一个悲凉的话题。存在主义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他人”是“自己”的坟墓。我的理解是,与“自己”不能相融的环境因素,它们不断侵蚀人类脆弱的心灵。在这里,凯尔泰斯与米兰·昆德拉一样,对白色恐怖有着天生的敏感与拒绝,那同样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

    在黑夜里,他们在废墟下的讲述,低缓而沉重,我听到弹片呼啸着从天空划过,落在对面花园里,世界充满忧伤。

    责任编辑:田静

    张毅

    欧洲的忧伤

    你压力大吗?

    在工地采访,看见塔吊的配重铁块,黑乎乎,方方正正,标注着“5T”字样,好像并不厚的面包片,一块竟有五吨。我施展自己的“手无缚鸡之力”,推、拽,真的,纹丝不动。

    突然想到,若论产生压力,在一定体积里,这家伙应该“无出其右”了吧。无论重压与冲撞,都是“桌角压王八——死挨硬扛”了吧。以我这一道难题接着一道难题、唾面自干唯有勉力前行的中年,面对这家伙的观感,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工友介绍,这些铁产生的压力镇在塔吊后面,根据臂长、角度、风力的计算——也就是杠杆原理——能吊起自身重量几倍的东西来。

    嗯。那么我的沉重,通过推敲、润色,是不是也能产生别样的价值呢?

    收玉米好似采莲

    国庆七天长假,在以往的拥堵外,多了绵绵秋雨。

    这是第二晚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秋雨可不缠绵,而是执拗得可怖。连着盛夏的几场暴虐,多地秋收遇灾。

    想起在朋友圈看到一张雨中收玉米的照片,搜了半天,看到中文之精妙:“收玉米收出采莲的感觉来。”

    我在农村长大,手掰棒子,小镐刨秸,深知收割玉米的劳累。这些年都用机器了,秸秆粉碎,玉米直接倒进车里拉回家就成。今年不行,雨水浸泡,收割机进不去,只能蹚水进去一棵棵掰、一趟趟搬了。

    劳累不算,倒伏、发霉,减产是肯定的了。

    古稀爹娘在家里也种了两亩玉米,侥幸赶在雨前收回了家。

    近些年有些麻木了,在城里也每日焦灼。对于一些灾祸,哪怕是擦肩呢,心怀侥幸,却无暇感伤了。

    玉米悲情了。而采莲,可能也大小麻烦一大堆吧。

    很多美好,可能是因为彼此不熟悉而想象出来的。

    病中说病

    从盛夏到中秋,还有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2021年肆虐半壁河山的雨说得太多了。城市、道桥、农业……直接损失、次生灾害,完全称得上触目惊心。

    这时候,住在远离大川大河、没有奇异风貌的平原小城,就凸显出扁平的優势来。受雨灾的影响,这里就平缓得多。

    这两天受到的个人影响就是腰疾复发。几天湿漉漉,腰眼开始隐隐酸麻,不能长坐。这是老毛病,从小便容易疼,一两天的过程,倏忽来去。两天的预警,没有吃药,前天出门办事,晚上贴了膏药。没想到当晚高潮来临,辗转难眠,到早晨竟然连穿鞋袜都不能。但也不能就地躺平啊,坚持着,把自己捆在驾驶座上,一路开了回来。

    大概二十四小时了,我想描摹一下是怎样的疼:腰乃中枢,一点受制,上下左右皆不灵。症状是酸、麻、疼的综合,一点、一块,似乎还游移,一摇、一侧就一激灵,平日里的一寸变化都受到影响,一米八的大胖子就迤逦歪斜、咝咝哈哈了。

    病是老症,按以往经验,也就两三日。但这次不禁想得很多:老爹年近八旬,几年来也是饱受腰痛之苦。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突出、椎管狭窄,生理病变加意外跌伤,复杂得几乎无法可治。身为村医的他给人治了六十年病,在他的照拂下,我奶奶、姥姥生病都没住过院,到头来自己却难逃病魔。以我一天两夜的痛苦,想到他严重时近一个月的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总说理解总想探问,疼不加于自身却永远不能体会。以自己不到百一的疼痛,想到老爹的绵绵暗夜,更有深深的愧疚与无力感。

    以前隐隐想过,以自己的人高马大,一旦病痛缠身,所面临的麻烦肯定更麻烦。也曾想过,应该多发明便利病人的设施、器械,解决那些瞬间艰难的日常,翻身、排便等等。曾参观一家医院,屋顶设置了钢索轨道,卧床者被兜住屁股吊起来,哗啦一推就从床上到厕所到走廊。那几乎是最先进最完备的,然而造价高昂,更多的人用不上、用不起,一旦卧床,仍旧根本没有生存质量可言!

    老病是一场浩劫。熬磨是自己的,往往与多少钱财、何等条件无关。人到中年,虽不信神佛,但也常常祈祷,昔日的家国大计,已缩小到亲朋安康了。活着,很多时候也许只能靠侥幸。还是无力感,平日可以恩宠猫狗,投身公益,涉及至亲剧痛了,依然会囿于时间与金钱——还是积攒不够。很多劫难也不是时间与钱财所能解决的,不禁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与品性。

    病不分大小,小疾如此,何况大病?鲁迅先生笔下某种人“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也不浪漫。所幸现在的病,只分长短,想着以前的风风火火,更盼着连日阴雨后乌云散去,洒下黄金一样的阳光来。

    神仙组合

    上网浏览,没想到费孝通一辈子喜欢杨绛,跟着钱锺书陪跑,虽然他也没耽误结婚。很多女人一结婚心就收了,有时连闺密都疏远了。古龙说:“男人的爱持久而不专一,女人的爱专一而不持久。”多少痴人傻蛋一辈子沉溺于此铁律啊!

    再想,名人就是名人啊,民国各位大咖扎堆上学、做学问、饮酒、做情敌——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胡适、陆小曼算超级组合,还有丁玲、胡也频、冯雪峰、沈从文组合,还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组合……我也听说过当代名家某某与某某的组合,但烟火气、名利气、狐臊气乃至暴戾气太重,与彼等神仙伴侣相去甚远。

    民国爱情故事近年来圈粉无数,令人心里发酸又口水长流,是因为隔了时间的玻璃罩子呢,还是出于对名人的艳羡?

    毕竟,老妈子与厨子、屠夫的组合,在什么年代都不被推崇。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参加一个活动,主人指着墙上一副对联考大家: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一帮所谓文化人都傻了。我不禁望文生义:“就是不光吃饭,还要喝茶,表示在物质生活基础上,还要讲求精神享受。”

    果然丢人了。人家一解释,原来是米寿、茶寿:米字“正八倒八”形状,被赋予八十八之意;米上加草字头,近似廿,就加二十,茶寿,就是一百零八了。

    此联系由冯友兰先生赠金岳霖先生,意思是何止八十八岁,期望一百零八岁。文人雅意,不知道就露怯了。

    近日还读词。明朝大才子杨慎,一阕《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被世人反复吟唱。

    这是杨慎谪戍云南时所作组诗之一,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后易名为《廿一史弹词》,取材于正史,用浅近文言写成,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

    清初毛宗岗父子将“滚滚长江东逝水”置于《三国演义》开篇,致使后人都误以为系罗贯中所作。杨慎还有一首《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被冯梦龙拿去放在《东周列国志》开篇,又使人误认冯梦龙所作。近代评书也多拿此首为定场诗,我是从郭德纲那里听说的。

    这也是历代笔耕者运数吊诡之所在,思之不禁扼腕。本人写字不济,平仄亦不通,却也忍不住附庸风雅:

    半生白发苦机缘,拈须吟句心难安。

    千篇百曲高阁束,三言两语无意传。

    现在网络方便,不用博闻强记,搜索一下即可。刚刚丢了人,现在忍不住掉一下书袋。

    苦海乐泛舟

    不用说。

    不想说。

    不能说。

    这好像是人生不同的境地。

    不用急,慢慢来过,一样也不会少。

    近些年来说文学之苦难,莫过于路遥。其经历坎坷坚忍,《平凡的世界》描摹了作者一口口吞咽的苦难,从而引发了同样人生熬磨的芸芸众生的共鸣。还有史铁生,残疾重症、铁画银钩,锻造出黄金质地的苦难册页。

    相比之下,好像别的作家就没有苦难一样。甚至有的人被觉得风流倜傥、不甚正经,通过轻松的甚至怪邪的路径就成名成家了。

    文学是各色人生艰难中的苦吟与呐喊。屈原的报国无门,李白的理想扭曲,苏轼的正道不行,鲁迅的生民不醒……说李清照,先期闺阁温腻,如果没有后期命运跌宕的悲愁,她的文学生命就不免失于轻飘,同样的还有亡国之君李煜——文学的质感与生活的幸福感成反比,这也是这班文学信徒难以逆转的悲惨宿命。

    当然,也有很多文人无德、无行,但似乎也一样摆脱不了这注定的苦难魔咒。

    责任编辑:田静

    猜你喜欢 泰斯凯尔伊万 书评:《独一无二的伊万》疯狂英语·读写版(2022年2期)2022-03-17跳雪堆故事会(2021年3期)2021-02-05论《基督山伯爵》中的人道主义牡丹(2020年6期)2020-04-24不完美的表演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18年10期)2018-05-14秘诀意林·少年版(2016年4期)2016-09-10语法转换小学生·新读写(2016年7期)2016-05-14凯尔经的秘密新少年(2015年8期)2015-09-06午夜钟声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15年6期)2015-05-14有诚意的“恶魔”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5年3期)2015-03-24无心插柳的成功当代青年·我赢(2014年12期)2014-09-22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