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2022浅析文物藏品数字化保护【优秀范文】

    时间:2023-10-28 21:50:11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浅析文物藏品数字化保护【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浅析文物藏品数字化保护【优秀范文】

    浅析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4篇

    【篇一】浅析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

    大佬都在说数字化转型,但你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字化吗?

    充分理解数字化,明确数字化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明确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对于一个技术领导者来说非常重要。

    我刚刚采访完一位架构师。采访中我问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数字化转型到底有什么意义?”类似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人们本应该对“数字化”这个概念理解得更充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大量不同情景下把这个问题问过多遍后,我可以很确信地说,大家对这个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实际上很多时候大家被问及这个问题后,更多的表现是困惑或盲目的恐慌。

    对于抛出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感觉有些愧疚。同时我也觉得,如果没有经过彻底的深思熟虑,自己被问到这个问题后一样会感受到相同的恐慌。有时候,无法清晰表达出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含义,并不一定说明对方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充分理解数字化,明确数字化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对于一个架构师来说非常重要。毕竟我们需要向董事长、CEO、CTO、分析师、开发者,以及其他所有相关人员解释这些概念。同样重要的是明确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而充分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定义,理解数字化这个概念本身,至少可以确定出正确的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数字化转型”?组织如何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从中获益?本次采访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很棒的答案。

    先来看看字典上对于“数字化”是这么说的吧。

    形容词:数字化

    ∙以一系列数字0和1的形式呈现(的信号或数据),通常由电压或磁性极化强度等物理量的值所代表。

    ∙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关联、使用,或存储数据或信息。

    ∙需要或涉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最后一条解释很有趣对吧!或大或小不同规模的组织使用“计算机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如果这就是“数字化”的含义,那么现在的组织为何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很多东西字典是无法给出足够解释的。

    我在2016年对“数字化”的定义

    “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对业务过程进行的重塑,通过重塑使其默认就更加适应更全面的在线环境,从最终用户的接触到后端的办公室工作,全面实现无需人工介入的过程自动化。

    为何要数字化转型

    任何组织都应该首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通往数字化的道路并不是免费的……需要大量投入,因此出钱的人必须能全面理解数字化所能带来的收益。投资回报这种东西非常难以计算,并且只能针对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衡量。原因可以列出很多条,然而最终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归纳,并汇总成一点:如果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业务就完蛋了。如果不能认真对待数字化,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然后业务一样会完蛋。Blockbusters的故事你总听说过吧!(译注:Blockbusters是一家线下的VHS录象带和DVD影碟租赁连锁店,2004年全盛时期有6万员工和8千家店,客户横跨全北美。Netflix曾主动提出被并购但被拒。Blockbusters已于2010年破产,Netflix如日中天。)

    数字化到底是什么

    ∙客户为先的文化。你的客户是谁?他们是你数字化服务的用户。那么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客户”而非“用户”?长久以来我们都坚持“客户始终是对的”这样的心态,如果将自己的用户视作客户,无论对方是否为服务付费,那么我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吸引他们,维系他们,取悦他们。为了数字化转型,必须打造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文化,可以另客户获益的功能,可以快速改变客户或帮助客户降低成本的服务。无论做什么,必须将客户放在首位。

    ∙即时反馈 。在数字化世界中,客户都期待着自己的请求能够立刻获得反馈。客户不会再等待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数天,仅仅为了知道自己的请求是成功或失败。数字化世界的响应时间已经开始用毫秒作为单位来衡量。

    ∙实时 。数字化系统应该能全天候接受请求,应该能按需可用,应该能使用/返回最新数据。最终一致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架构方法,但应该按照网络和自动化处理延迟,而非业务过程延迟进行衡量。

    ∙自动化 。听起来很明显,数字化服务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计算机处理过程(最理想状况是100%由计算机处理),需要的人工介入越少越好。

    ∙智能 。繁琐的工作都应交给数字化服务处理,将客户或其他方面人员需要付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这里说的“智能”是指服务应当能够帮助客户处理最原始的信息并进行相关运算、汇总、提炼和转换,这一切都无需用户操心。同时这种智能也意味着服务应当能预测客户的下一步操作,并提前做好准备,提供建议。

    ∙在线 。数字化系统应该能通过互联网从任何地点访问,不应对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任何限制。

    ∙美观 。美观的界面和构造优美的API,数字化时代的任何服务都应具备这样的特征。某种程度来说,美观与否是观察者的主观结论,但也意味着易用、直观,以及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意味着可以将对客户而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交付到客户面前。

    ∙推进改变 。应该是由数字化服务定义业务过程,而非业务过程定义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意味着业务过程需要作出改变,以便适应计算的世界,而非反其道行之。绝不能用在线的方式继续沿袭以往离线时代的做法。

    ∙定期改进。 你觉得AWS新功能发布的频率如何?我简单统计了一下2016年11月21日到2016年12月5日之间的改动,两周时间,28次发布!这就是AWS,可能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化平台。大部分客户对技术并不十分精通,他们并不清楚进行这样的软件改进做起来到底有多难……其实他们也不需要关心这些。他们只是希望能看到改进。数字化平台应该尽可能以必须的频率完善自己。

    数字化不是什么

    ∙批处理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应该继续依赖离线的数据馈送和调度处理。机器之间的通信应该通过API进行,应通过推送方式在信息可用的那一刻立即进行。这样可以确保信息始终保持最新状态。

    ∙手工处理。,数字化过程的默认形态不应包含任何人工介入或处理。任何离线的介入都应视作一种例外,例如无法使用数字化服务,或面对某些任务,机器学习/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例如欺诈检测,目前依然离不开人工的介入。

    ∙技术刷新 。技术并不能让你数字化转型。步入云端不能帮你数字化转型。使用微服务架构不意味着你已经数字化转型了。使用NoSQL也不意味着数字化。如果你看到某家组织通过强调自己的技术成果表达对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支持,那么也许可以假设他们的数字化之路选错方向了。

    助力转型

    ∙云。—上一节内容已经明确提出:技术本身并不是数字化的目标,本节将开始(并持续不断地)介绍为什么技术的恰当选择可以帮你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众所周知,云计算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数字化服务所需的缩放性,以及性能和规模。云计算的背后是一套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但可以良好配合帮你确定最正确的方向。

    ∙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从我在1999年开始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以来,CI/CD也许是软件开发领域最大的收获之一。当时团队和团队成员需要分别编写代码,很少进行合并,最终上线前需要多天忙碌的工作,通过繁琐的操作将大家的代码合并到一起。然后他们悲剧地发现代码无法集成并配合工作。(实际上我作为开发者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甚至没有使用VCS,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CI/CD,配合定期进行(通常至少每天一次)的提交和小型(如果需要的话)合并,有助于快速安全地开发出高质量代码。团队将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开发客户真正需要的数字化功能。

    ∙敏捷 。作为一种方法论,也许并不完美。但该方法的基本原则与数字化观念相当匹配,可以促进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定期交付。不以敏捷为核心的数字化程序必须付诸更多努力才能满足转型的需求。如果敏捷方法论不可行,至少一切行事需要首先考虑到敏捷的基本原则。以人员而非资源为中心,即时(Just in time)设计,不断演化的架构。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论,这些基本原则都是适用的。

    ∙用户研究 。虽然最近才开始研究这一点,但对这方面有很多第一手体验,同时与很多非常天才和娴熟的专家有过合作,他们向我证明了只要做得对,用户研究将成为数字化服务的核心,甚至远比代码、架构、方法论更重要。用户研究可以引导你实现数字化涅槃。为什么?因为如果“用户”觉得更易用,你的服务就会更可用,被更多人所使用……最终你也会更加成功。这里用了“用户研究”而非“客户研究”这个词,因为业界就是这样称呼的。

    ∙简化设计 。作为架构师,我经常会拥护一件事:我们的设计要尽可能简洁。若非必要,不要让设计变得更复杂。不要试图去解决那种绝对不会自行显露出来的问题。网上有很多文章解释了原因,但从数字化的角度来说,简单的设计可以让每个人更加关注手头的事情,进而改善客户体验。复杂的设计意味着需要更多维护,可能出错的东西变得更多,用于确保服务正常运转所花费的时间远多于改善数字化体验所用的时间。

    是时候数字化转型了

    组织迈向数字化世界的旅途充满了挑战和艰辛,甚至可能存在不小的争议。在这段旅途中,肯定需要面对针对各种收益所提出的质疑,实际上你可能一开始也有不少疑问。心态从非数字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可能是其中最难的部分。任何能够屹立不倒的组织都有多年来一起同舟共济的核心员工,这些员工很了解业务,对企业很忠诚,正是这些员工树立了组织的文化和观念。然而这些员工面对变动也是最不容易动摇的,需要说服他们相信客户不是组织内部的“业务”,而是组织所提供服务的用户。他们需要习惯于每周定期发布,甚至每日发布。他们需要理解,以往的业务过程是针对巨型机的世界,而非针对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创建的。那个世界中的所有查询都是通过代理程序(Agent),而非设备进行的。这样做并非因为他们缺乏智能和能力,而是因为已经获得成功,现在希望实现数字化的组织,恰恰都是曾经以某种特定方式成功过的组织,因此他们可能会问:为何还要改变?

    此外还会遇到技术挑战。运行诸如云端微服务RestFul架构这样的分布式系统当然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但还会在延迟、数据一致性、无状态,以及下游服务失败等方面遇到挑战。你的组织中肯定还在使用一些必不可少的遗留系统,这些系统从开发时就没有考虑过大容量低延迟事务。你的数字化战略中考虑过如何替换这类系统吗?如果考虑过,又打算如何进行切换或将数据从老系统迁移到新系统中(想想Strangler模式吧)。但这个过程代价不菲,因此如果不打算替换,遗留的平台又如何融入你的数字化愿景?也许数字化平台已经全面做到了实时低延迟运转,但你依然在使用古老的记录系统。

    在考虑对数字化转型进行投资时,CEO、CIO,或其他CXO需要抓住机会将组织所获得的成功下沉到员工身上。让产品负责人的所有工作都以客户为中心,并要跳出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理解这些信条重要性的技术和软件架构师,同时也要更深入地意识到这些信条会受到业务和客户目标,而非其他因素的驱使。开发者不能将高质量代码视作一种负担,而是应该视作创作和创新方面的自由。测试驱动的开发(TDD)可以提供最无拘无束的Bug修复和支持。同时业务分析师需要能够将需求解释为数字化过程,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解释为离线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这本就不易,但只要具备恰当的人员和耐心,所有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都会获得回报。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篇二】浅析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

    浅析铁路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作者:李怀民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6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快速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运输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铁道业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铁路对信息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内各个网络通信公司都联合铁路部门建设了覆盖全局的铁路IP综合数据网,并在其上开展了站段信息化业务、视讯会议、电力远动、轴温探测等多种业务,满足了铁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为更好地服务铁路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通信系统;
    数字化;
    调度

            1 铁路通信系统建设现状

            铁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通信网历来有铁路运输的耳目之称。经过铁路历次大提速和大规模建设,高铁为方便百姓出行、加快物资流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高铁的发展,通信技术在今天已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通信要彻底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交流。从政策方面我国工信早在2008年就指出,共享共建的范围铁路沿线内的管道、通信杆路、光缆、电缆、微波、通信铁塔、房屋、基站天面、电力、电源、防雷保护接地装置及其它通信设备等,铁路相关单位、各基础电信企业要按照铁路专用通信和铁路沿线公用通信的需求统筹规划通信基础设施,依法协商开展共建共享。

            近几年铁路信息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基本实现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计算机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获得成功,路网性编组站基本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等装备率显著提高,铁路通信基本建成数字化传送网,程控交换网和数据通信网。

            2 铁路通信系统数字化建设内容

            铁路通信网应满足铁路通信的需要,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通信业务。铁路通信的发展方向应为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现代铁路通信系统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服务对象多元化:铁路通信网将体现通信信号一体化,作为统一的通信平台为信号、综合调度系统、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等专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通信网络服务。

    【篇三】浅析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

    浅析走向数字化的传统艺术

    作者:曹珣;

    作者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2014

    卷:000

    期:007

    页码:P.47-47

    页数:1

    中图分类:J0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绘画;数字绘画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传统艺术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绘画爱好者群体日益扩大。从而体现出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正反方面的影响,既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

    【篇四】浅析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

    精品文档
    《数字化校园平台登录【我国数字化教材未来发展浅析】》
    摘要:国外数字化教材的快速发展趋势 国外数字化教材应用发展进程较国内快得多,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数字化教材出版应该说都是新生事物,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数字化教材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超越纸质教材的优势将不断发挥出来
    以纸质为基础的传统出版业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正在受到数字出版技术的冲击。据统计,我国2009年数字出版业产值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随着教材的数字化发展,必然对传统纸质教材的出版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一、数字化教材发展现状及分析 1. 国外数字化教材的快速发展趋势 国外数字化教材应用发展进程较国内快得多。一方面,由于国外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一代逐渐步入大中小学以及近年来国外电子教材整体技术得到了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国外很多国家的版权保护情况较好,公众普遍具有知识产权观念,使电子教材的使用和产业发展呈激增之势。

    美国、英国的大学出版商纷纷进入数字化教材发行领域,以提供给读者除纸质教材外更多的购书选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出版公司和阅读器电子公司合作。例如,皮尔森教育集团的Addison Wesley公司已向芝加哥的go Reader公司提供134种共13 500本计算机、数学、经济学类大学教材,go Reader公司正在将这批图书制作为电子图书,和它的电子阅读器一并投入市场。另一种形式是在线出版学习模式,即出版公司和网络公司合作。例如,麦格劳・希尔教育公司与Wize Up合作出版的网络数字化教材,学生可以在Web网站上通过输入用户口令阅读到这些书,还可以直接将图书内容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还有一种形式是在提供数字化教材的同时,提供延伸服务。例如,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不但能提供大量在线自学评估课程,还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众多课件,为教材提供内容延展阅读等服务。还有一种形式是光盘版数字化教材,通常光盘是和纸质教材一起捆绑销售的,不便于产权保护,已不具发展潜力。

    对出版商而言,数字化教材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不会像纸质教材那样,无法控制学生使用二手书。因为出版商可以控制购书者使用电子图书的时间:他们在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他们的网络版教材,而在学期末,教材将被“关闭”,学生便无法阅读或无法下载或者下载后的电子图书不支持计算机之间的复制和粘贴。因此数字化教材引起了国外出版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美国大学书店协会(NACS)2009年秋季发布的一份针对1.6万名在校大学生的调研报告,至少42%的大学生已经购买或阅读过至少一本电子教材,预计2012年大学书店的教材销售将有10%~15%是数字形式。

    2. 国内数字化教材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都配有不同形式的数字版教材和教辅,但多采用光盘形式。特定文件类型的数字化教材与硬件阅读器集成的数字化图书方式在国内也进行了尝试,但业界普遍认为,由于知识产权保.
    精品文档
    护环节的薄弱,国内很难利用这种形式实现数字化教材的商业化。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的在线学习出版模式,在国内也已经起步。北京一百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先行者,他们和国内的百余家教材出版社进行合作,把各出版社的英语教材搬上“100e网络英语学习平台”,制作语音课本,让学生通过下载进行付费在线学习。国内也有正在尝试在线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多媒体教材与在线教学辅助的模式。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从2006年起,开始搭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与服务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作者客户互动平台、网上营销平台等信息化平台,目标是形成网络教学、网络服务、网络销售一体化。

    3. 我国数字化教材发展面临的问题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数字化教材出版应该说都是新生事物,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国内,问题更加突出,有多个方面的表现。

    (1)版权保护意识。虽然数字化教材正方兴未艾,但若想要迅速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赢利模式。在版权保护方面,国外涉及的问题是由于版权保护而对用户的种种限制,影响了用户选择的积极性。但在国内,尤其是由于著作权和版权的保护问题,我国教材的数字出版尚没有确定一种合理的赢利模式。数字教材出版牵涉作者、出版者、网络运营商、电子阅读器商家等多方利益,由于电子产品的特殊形式,极易被复制、盗版。由于我国国民版权保护意识比较欠缺,如果相关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数字化教材就失去发展的推动力。如何建立版权保护机制,从而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是促进教材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2)数字教材的数字格式采用方式。数字教材的数字格式采用是阻碍电子阅读器数字化教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出版商都希望把读者限定在特定文件类型或者硬件阅读器上,所以市场存在多种互不兼容的电子教材格式。近年来,电子阅读设备的品种还在增加,这将导致市场竞争的混乱无序,不利于该产业的发展。

    (3)阅读习惯或观念。不同的阅读习惯或观念也是数字化教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年轻的读者比较习惯于网络阅读,但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一般不太习惯这种方式。相对于电子产品的复杂性,纸质书的安全、方便和低廉的价格也会使很多人倾向于不选择数字化教材。

    二、我国数字化教材未来发展浅析 随着数字化教材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超越纸质教材的优势将不断发挥出来。但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预计至少在未来五年内纸质教材仍将是主体。因此,我国数字化教材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考虑三个问题:
    1. 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行业整合 数字化教材作为一种产业创新,专业人才必然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出版对于人才要求比较全面,既要具备一定的教材出版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开发能力。教材出版单位必须重视培养和引进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电子教材的开发、编辑工作。

    2. 探索合理可行的赢利模式 在数字化图书方面,国外出版商主要以数据库在线出版、在线学习出版、期刊和电子书在线出版三种模式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很多大的专业出版公司已赢利。例如亚马逊的e-book在美国大受欢迎并实现赢利。首先是因为亚马.
    精品文档
    逊目前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网络书籍资料库,能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丰富的书籍、报纸和刊物等资源;
    其次,他们找到了正确的赢利方式;
    再次,就是其出版物的内容产品前台和网络平台及其服务体系的后台实现了完善的衔接。这些经验国内可以借鉴,但必须考虑到中国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的具体情况。

    (1)版权保护问题。一方面要在政府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法规,为数字化出版的著作权、版权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版权意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通过商业化模式加技术设置盗版、盗用的壁垒,保障行业的赢利渠道。针对教材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模式:根据学校每年的专业设置和学生人数向学生收取电子教材版权费用,让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使用或下载电子教材;
    出版单位与学校签订电子教材使用协议,为学校提供电子教材的限制性使用权。通过协议的有效执行,来保障电子教材的赢利。这种以学校为销售终端的模式,就会比以学生为销售终端的模式更加有利于防盗版。

    (2)电子教材产品研发环节。电子教材的设计研发环节要求无论是教材作者,还是出版社编辑,都需要改变原有的教材写作和编辑出版模式,尤其是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例如多媒体教材大多数都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以实现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是传统纸质教材所无法实现的。可见,电子教材的设计需要从人才、条件、思路等多方面进行大的调整。

    (3)数据传输环节。这个环节是指电子教材的数据文件通过可移动的存储媒体或者通过互联网到达用户的过程。在使用特定电子阅读器的情况下,通过数据格式的不兼容来保护版权的思路必然会阻碍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市场的竞争或者政府的主导作用促成规范的行业标准。但是以互联网为传输载体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以互联网为传输载体的方式有着低成本的优势,应该是未来电子教材发展的主流方向。应该注意到,这个环节的实现已经超越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业务能力范畴,需要以优势互补的原则与IT行业结合。

    (4)维护和服务环节。电子教材的特点以及为实现电子教材的优势,要求不能仅仅将数字化教材本身作为教学资源分发了事,必须提供后续的“立体化”增值服务。与纸质教材不同,把教材送到老师或学生手里不是服务的终结,而是服务的开始。要通过持续对用户使用情况的跟踪进行疑问解答、资料补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支撑平台,以实现教材售前咨询和演示、对教材产品的用户定制、教材资源共建共享、教材使用者与开发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功能。

    3. 出版行业与相关行业的合并重组趋势 从数字化教材赢利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要实现这种赢利模式,已经超出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业务能力范畴,必须考虑相关行业的合作或合并、相关技术的集成和嫁接,包括教材出版单位、电子阅读器领域、IT信息行业以及网络运营和电子商务行业。从国外经验看,通过战略重组,充分占有资源,奠定数字化教材出版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优质资源的整合实现产业运作的提升。国内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探索,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创而.
    精品文档
    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拟打造中国首部立体化、智能化的网络教材,成为国内数字化教材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总之,数字化教材的快速发展趋势对传统教材出版提出了新问题。教材出版单位如继续发展,甚至有新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顺应此趋势。如何考虑整合教材作者、电子技术提供者、电子商务运营者,打造全新的数字教材开发应用模式,对当前的传统出版行业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极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该文在中国编辑学会“现代技术条件下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