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完整版】

    时间:2023-10-28 22:25:08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完整版】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5篇

    第1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上传者 伍昆山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家园共育,协同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往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形式很多,一般都通过家访、家长会、接送孩子的短暂交谈、家园联系、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生活及幼儿在园的表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教师面对的又是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和让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指导,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
    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1、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对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使家长看到教师的细致工作态度,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使之产生好感。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老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长了解孩子当天在园的情况,对待家长决不能仅用一句“挺好的”来应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小班新入园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教师哪怕就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也会觉得满意。如:“馄馄今天吃了两碗饭,还在幼儿园大便了。”“玲玲午睡时,听着老师讲的故事,很快就睡着了。”等等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家长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心,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细致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是家长了解、信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观察基础上的。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的了解,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改进、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之进步及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等,使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请家长看了孩子的成长档案,从中家长看到了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孩子的情节,记录了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情绪的变化,使家长感受到了教师的真诚与耐心,对教师从此产生了信任。

    4、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记得有一段时间,班级马晨云小朋友不爱吃饭,妈妈领他看了中医,说是脾胃不好,还开了排号药。妈妈想让她在家休息,按时吃药,调养一段时间,可孩子不愿意。在了解情况后,提议把药带到幼儿园来,由老师喂他吃药。我每天都按要求用温水按时、按顺序得给孩子喂排号药,并注意一日三餐不让她吃禁食的食物。每天离园时我都告诉家长:“今天的排号药我给孩子按时服了,您放心吧。”每次听完我的话,家长都会感激地对我说谢谢。耐心换来了家长的放心,细心换来了家长的信任,爱心换来了家长的理解。只有当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喜爱和关心她的孩子时,就自然会产生信任感,只要家长信任老师,家园之间自然就架起了情感桥梁,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二、“家园互动”,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家长、幼儿、教师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支点,我们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当前幼儿园,这是我们所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1、让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如在大班“环保”主题活动中,为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水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等环保方面的资料,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实地参观并探究:水怎么变脏了?汽车的尾气有什么危害?等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尝试了各种学习方法,而且初步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有的家长还深有感触说:“这些活动也提高了我们成人的环保意识。”
    2、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让他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发挥来自社会各行业家长的独特作用。我们幼儿园正是本着合作、平等的态度去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家长从原来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幼儿也从原来的被动的接受形式的学习转化为探索体验式的学习;
    我们的老师从各自为政执行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到现在和家长、幼儿一起选择课程、平衡课程、优化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
    三、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为了达到家园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园双方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做到家园相结合”。
    1、家长学校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家长学校是家园共育促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家长学校讲座内容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注重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如“祖辈家长会”重点指导爷爷奶奶们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不要溺爱孩子,要求他们及时与老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信息沟通;
    对孩子的父母们,我们主要采用讲座式、活动式、交流式开展活动,这样效果比较显著。
    3、书面联系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我们幼儿园设有家园联系手册,有关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可通过联系手册达到情况交流。有的家长不能亲自接送孩子、平时工作又很繁忙,就用电话联系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如有的孩子在性格上有明显的自闭症或行为习惯方面问题较大,就与家长电话联系,约定时间专门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商对策;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教师及时通个电话,共同鼓励,巩固和强化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我的做法是:

    1、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信服。

    交流中,若对幼儿的情况缺乏了解,说话就说不到点子上,有时甚至可能会闹出笑话,使家长产生轻视感。因此,在交流中,教师必须抓准孩子的个性特点。如:哪些孩子喜欢音乐,绘画,舞蹈;
    哪些孩子上课专心听讲,自理能力强……这样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一听便觉得教师特别关注了孩子,且说到了点子上,会使家长心悦诚服,取得家长的信任。

    2、通过主题展板展示教学内容,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认可教师的工作。

    针对家长工作忙,不能经常来园观看孩子的活动,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我们每个月制作一个主题展板,向家长展示一个月的活动内容。包括:主题目标、要求、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孩子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家长一目了然,了解教师的工作。

    3、请家长进课堂当“老师”,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教育资源。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家长具有幼儿园教师不具备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请家长亲临班上给孩子们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与演示,会使孩子们感到新鲜,增强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与感受,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如:科学活动——认识消化系统,我就请在医院当内科大夫的于万晓鹏妈妈来给孩子们当老师,做生动浅显的讲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对进一步探索人体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们的参与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真正形成了家园共育。

    4、对于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首先帮助家长分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如:独生子女在家里非常娇惯,要什么家长就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比幼儿园还多,造成孩子玩玩具时不能专心玩一种玩具,而是玩两下这个,就去玩那个。长此下去,孩子缺乏耐心、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我建议家长在一段时间内,只提供给孩子一两件玩具,让他们对这一两件玩具玩的精心,玩出花样,然后再换。或请家长带孩子多进行美术活动的涂色练习,从短时间一点点过渡到长时间,培养孩子做事的耐性,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产生信服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探索家园共育新举措的过程中,不仅更新了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了他们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第2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第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孩子每天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一些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一点娱乐、聚会时间,学一些幼教知识,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怎样做才能和老师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我想通过阅读刊物或网上的家教文章,或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儿心得等等方式,能学习到一些家教知识,来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这样就能更好的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幼儿园的教育相吻合,而不是背道而驰。
    第二、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 如:六一及新年的节日联欢会、每年的亲子运动会、各班级举办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这样家长们能亲自参与到幼儿活动中,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性质、课程设置、目标等。并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及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同时也培养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与老师配合,给孩子以帮助和教育。
    第三、家长的教育观点应与教师一致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一些素质教育,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提高家园双方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种社会交往能力,合作双方在工作中可能会有很多矛盾,如果矛盾激化就可能使合作破裂,甚至造成更坏的影响。家园合作和其他的合作工作一样存在合作双方的矛盾问题,这就要求合作的双方具有一种平等的态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围绕着“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个核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责任分明处理合作中的矛盾冲突。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是必然趋势,而在其中起领导作用的教师和幼儿园应真正家园合作社为自己的重要的工作之一,并认真思考挖掘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情况的家园合作方式,使观念和口号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第3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

    新时期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作者:宫艳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4期

            摘 要:家园共育是目前学前教育研究热点,与孩子今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家园共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家长教师观念分歧、责任认知不同等问题。本文通过访谈调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了解家园共育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做好家园共育的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

    家长;

    幼儿教师。

            近年来,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大部分幼儿园和家长的认同,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1]。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家园共育工作不够深入, 还存在止于表面的现象。本文以笔者所在的X园为样本,通过访谈部分家长与教师,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态度、家园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等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家园共育的现状。

            一 当前家园共育问题调查分析

            (一)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态度差异较大

            如表 1所示,40%以上的家长认为广泛而深入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长的一种负担;

    许多家长对“家长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充分挖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近七成的家长认为有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权利;
    80%的家长认为参与幼儿园教育很有意义,愿意经常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见,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态度差异较大。

            (二)教师与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责任认知差异较大

            笔者发现,多数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都把对方互相作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但部分家长和教师对自身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还有着不正确认识。比如,教师和家长对双方在幼儿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有所差异,如大多数家长认为应由教师负主要责任,这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但也不能排除家长把幼儿教育的问题全部推给幼儿园;
    而幼儿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长主要”,这也说明教师把家长的作用看得更重了。

    第4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

    小班幼儿家园共育策略探寻


    小班幼儿家园共育策略探寻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能够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有人教育的任务。同时指出了幼儿园与家长共同作为教育者所担负的任务和职责。可见,家园共育已是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家园合作逐渐被人们接受,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小班家园共育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小班幼儿家园共育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随着大教育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幼教界人士都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儿童发展受着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对幼儿来讲,三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家庭为最大,因为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学校,而父母恰恰又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开展家园配合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关键和迫切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家园共育的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就要负起协助父母改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幼儿园工作规程》更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任务。”专家理论与规程精神为我们开展家园共育提供了依据.过去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般是幼儿园单向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整个教育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是辅助的,家园共育往往局限于顺从幼儿园的要求,被动地做些配合工作。我们所提出的家园共育中,幼儿主体性地位不变,教育的一致性,一贯性原则不变,但让家长由被动的配角转为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学会充分利用有利教育因素对幼儿主动实施教育的角色,主体性与主动性有较大的提高,它明确了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既要对家长做工作,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一、家园共育的目标制定

      合理地调节好家园共育之间的关系,通过家园共育产生教育合力的作用。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帮助家长与孩子,家庭与教师,家庭与教育工作团体沟通,使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孩子的发展,从而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家长和教师提供相互支持的环境,为家长提供合作和参与的场所,达到引发家长与教师观点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和策略的重建.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家长充分体验,认识到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价值,拉近心理距离和感情,达成共识,使家园共育达到应有效果。

      二、家园共育的阶段划分

      家园共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整个教育同步化活动周期来看,幼儿入园初与学期后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应体现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并不断调整、完善促使家园信息交流,促进各方的反馈与相互影响。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小班幼儿家园共育活动中家长的心态与要求作了分析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希冀期(幼儿入园第一个月)

      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面临新环境,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波折,一方面对新环境新鲜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容易产生与父母分离的焦虑和不安,这一阶段的家长的心态是对孩子的不适应感到忧虑,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无所适从。家长大多希望求助于老师解决,这为家园共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气氛。这阶段的要求应该是让家长明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地位,了解幼儿教育的任务,并给予家长理论知识,吸引家长参加共育工作。

      第二阶段:忽略期(幼儿入园第二个月后)

      这一阶段,孩子身心迅速发展,已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稳定,但在教育上也显示出一些问题,这时家长的心态是比较关注幼儿在园内的表现,而忽略家庭教育的作用,幼儿在家不听话时,家长常会以“告诉老师去”的话代替应有的教育,家长与教师用探讨性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良好个性与行为的培养.这时家园共育的要求是吸引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探讨幼儿的培养目标,将对智力因素的培养转移到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关心幼儿的全面发展,研究幼儿教育方法,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三阶段:需求期(幼儿入园第二学期)

      这时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行为动型已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往往在幼儿的教育上关注知识的灌输,盲目进行超常教育或特长教育,忽略幼儿行为动型的形成,忽略幼儿的主体性,将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幼儿,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这时的家园共育更不能忽视,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家长理解并将共育活动进行延伸。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深入贯彻“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精神,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开辟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家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探讨科学育儿知识,形成家园共育合力等问题。

      三、家园共育的策略探寻

      (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1.召开家长会

      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期幼儿应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等行为习惯,而不是让幼儿整天写汉字、读拼音、做计算题等,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2.设置“家园联系”栏

      家园联系”栏是老师与家长之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工作,在班级门口设置“家园联系”栏,每月一期,内容涉及到幼儿卫生保健、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家教成功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内容和信息等多方面。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家园协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3.书刊材料宣传

      让家长从理论上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科学的教育孩子,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定期向家长宣传保教知识,并进行实例指导,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活动,促进家园合作

      1.成立“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家园沟通中的障碍,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2.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任其发展,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要提高保教质量,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向家长进行指导,同时请有经验的儿科大夫为家长作幼儿期生理生长特点,如手碗的骨骼发育未成熟,过早写字造成骨骼受损,幼儿瞳仁成像相反等问题,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加强防范,与家长联系沟通,家园共同预防。

      3.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

      举办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在园的生活活动,听课、评课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进步,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和探讨,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4.利用节假日,搭起家园共育的平台

      “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家园共庆活动。“三八”妇女节,孩子们给妈妈的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张贺卡等,表达了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让家长一起来庆祝,观看孩子们自己精彩的演出,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中。新年伊始,“元旦”游艺会孩子和家长一同游戏来到了崭新的一年,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发展,大家都能从活动中体验的童年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孩子和孩子、孩子与家长、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为每位幼儿都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深受家长的欢迎。

      5.有效利用新学期家长会

      新学期的家长会,成了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共同对幼儿在园、在家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对症分析,研究并找出对策,以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及时反馈,促进共同提高

      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通过开展多途径的反馈活动,及时分析家长们反馈的信息,认真整改,以促进家园的共同提高。

      1.发放家长问卷

      以书面的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对幼儿的关心爱护程度、幼儿在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老师的工作方法、家长对老师的满意度等,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整体水平,适时调整教育目标。

      2.用好家园联系录

      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表现情况,并向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利用家园联系薄,进一步促使了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更好地与家长建立情感。

      3.多途径联系家长

      利用离园交谈,电话联系,家校通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一些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及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使家长感受教师关怀之意的同时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4.开展家教助教活动

      根据主题需要,积极倡导家长参与助教活动,摸清不同家长的资源优势,加强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家长助教的质量,不断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

      5.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

      组织家长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
    选出优秀经验材料,刊登在宣传栏和幼儿园网站上,供大家学习。

      实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当今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家园共育,既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又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庭没有了距离,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小班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5篇: 做好家园共育五个策略

    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霍尔奇小学阳光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当孩子走出幼儿园的大门跨入小学校门,从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高速度、快节奏的小学学习生活,我园于6月2日下午,在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室召开了家园共育家长座谈会,我校孙欣校长重点向家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搞好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们听得津津有味,颇有感触。接着邓园长向家长讲解了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倡议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他们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等,以便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准小学生。

    一、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大人的掌上明珠,事事都由家长包办,都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及家人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忽略了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入小学后,许多无法替代的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都须自己独立完成等等,为此,我们请家长密切合作,统一认识,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自己穿衣、刷牙、整理床铺、自己吃饭、自己整理书包、整理玩具、图书,家园携手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技能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除了做自己的事情外,还要学会为集体服务,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收拾整理玩具,学习简单的种植、植物管理,整理杯子,分发碗筷,轮流当组长,帮助发书,发玩具等,在家里帮助摆碗筷,擦桌櫈,摘菜洗杯子、洗脸等。使他们的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在入小学后就会很快的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二、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表达这节所要学的东西,内容很新颖,很吸引他们的眼球。在活动中,我们老师也对幼儿们进行了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在大班的下学期,我们再也不会像小、中班那样用五角星来表扬、鼓励他们,而要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专注,培养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在小学里,理论的东西较多,教师讲的比较多,对孩子们来说,一下子很难适应,就会出现做小动作、开小差,思想不集中等。其次,我们应该和家长去正面地引导他,拿他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他,对于他们的进步,我们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平日活动中,我们也在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比如: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他们写字过程中,我们老师如果看到某位幼儿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及时的提出,让幼儿们及时的改正,这一做法得到很多家长的赞同。

    进入小学后,他们每天有不同的作业。为了让他们知道任务意识的重要性,我们会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这样督促了幼儿们的任务意识。

    二 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孩子们要对自己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愿意尝试新的事和物,并且要让他们知道“成功是失败之母”的道理。在幼儿园里,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创设给他们提供不同的障碍,让他们不断的去克服任何的障碍,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家长在平日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们设置一些障碍,如果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碰到困难时,你要鼓励他,表扬他,让他自信满满的去完成一件事情,而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否则就是适得其反。进入小学后,许多孩子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那些原本在幼儿园里学得少的孩子的家长往往会比较心急,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认为自己的孩子拼音能力差,计算速度慢,这种情绪如果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就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性的鼓励孩子,用“你能行、你真棒”这些话去鼓励它,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加强。

    家园共育,幼小协同,是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开始顺利生活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老师与家长要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态度,踏实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阳光幼儿园

    吕文科

    2016.6.2.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