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开展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时间:2023-11-03 11:55:0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文/蒋文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中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使幼儿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美术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美术欣赏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有效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欣赏、理解和鉴别美术作品,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

    (一)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美术是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美术欣赏能够感受、理解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提高审美情趣,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幼儿的想象是由一个事物迁移到另一个事物,也是连接幼儿生活体验和美术创作的桥梁。幼儿的想象与其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情感态度密切相关。想象力是艺术的基础,想象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强化了美术形象在幼儿大脑中重新组合的过程。美术欣赏活动不是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美术作品,而是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挖掘幼儿的美术潜能,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二)丰盈幼儿的情感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情感直接影响着美术欣赏的效果,是美术欣赏的灵魂所在。很多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都隐含着各种趣闻轶事,教师带领幼儿了解大师背后的故事,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作品的认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如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画中只有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不能立即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从梵高的经历和性格去分析,使幼儿了解向日葵是梵高眼里最不寻常的花,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感情的写照,是他苦难生命的缩影。当幼儿认识到美术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价值,他们就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丰盈自己的情感,提高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欣赏作品需要通过对话,包括幼儿和作品之间、幼儿和教师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无论是哪种对话,幼儿都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传递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接收到他人的理解和感受。此外,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笔触、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传递信息,幼儿则依靠敏锐的知觉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做出回应,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整体感知是美术欣赏的基础

    美术欣赏是一项复杂而又丰富的心理活动,而欣赏的起点就是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感知。幼儿的感知能力独特而且敏锐,不受外界的影响,幼儿能直接对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表达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要通过激励和表扬,让幼儿沉浸在美好的艺术体验之中。只有当幼儿能够完整地描绘出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形象时,幼儿才能真正调动感知力,从而顺利完成美术欣赏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情,给予幼儿充足的欣赏时间,并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指导幼儿从整体感知作品,而非只注意到作品的局部特征。例如,笔者在引导幼儿感知《两歧图形》时,有的幼儿说那是花瓶,有的幼儿说是人脸。当幼儿争论不休时,笔者问道:“能说说为什么你们看到的是花瓶或者人脸吗?”幼儿说:“阴影部分就是两个相对的人脸啊。”“白色的部分就是花瓶啊。”幼儿这么一解释,争论就停止了,因为双方都没错,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审美评判是美术欣赏的核心

    审美评判是指欣赏者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根据审美标准,进行意向性的认识、评价和判断。审美评判能够强化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认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联想和想象,借助于已有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评判。教师在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应采用科学合理、趣味性强的美术欣赏方法,引导幼儿独立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如在《两歧图形》的美术欣赏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就自己所看到的花瓶与日常生活中的花瓶进行比较,从外形、颜色、功能和用途等方面加以评判,再让幼儿就自己所看到的人脸图像,与本民族的人脸加以比较,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笔者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促进了幼儿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情感体验是美术欣赏的关键

    美术作品欣赏形式不能浮于表面,教师要引导幼儿走进美术作品的情境中,深度理解作品的内涵、思想感情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在欣赏美术作品《大熊猫吃竹子》时,幼儿一致认为这幅图画表达了大熊猫吃竹子时的快乐心情。笔者提问:“为了让大熊猫一直这么快乐,需要怎么做呢?”幼儿回答:“种好多好多的竹子。”笔者赞同地点点头,并假装疑惑地问:“那要是竹林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呢?”幼儿马上说:“我们可以在竹林旁边写下公告,这样就可以保护竹林了。”话音刚落下,就有幼儿反应过来,“这幅画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笔者不禁点头赞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不但掌握了欣赏绘画的技能,还形成了环保意识,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领悟作品的内涵是美术欣赏的灵魂

    只有让作品体现出的内涵与欣赏者的心灵感受处于同一高度,才能激发幼儿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其渴望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声音。如笔者在带领幼儿欣赏《大熊猫吃竹子》视频时,幼儿仔细观察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以及大熊猫吃食物时的场景。欣赏完大熊猫吃食物后,笔者让幼儿观察地面是否干净整洁,幼儿纷纷点头示意。笔者发现幼儿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于是问幼儿:“我们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浪费食物的现象,针对这一不良现象,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美术作品,来提醒大家不要再浪费粮食呢?”这一提议让幼儿陷入了沉思。五分钟后,幼儿开始滔滔不绝地讨论起来,幼儿说,“要画一幅农民伯伯种田的图画,提醒大家要珍惜粮食”“把袁隆平爷爷图像贴在食堂”等。通过本节课,笔者引导幼儿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还培养了幼儿热爱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提高表现美的能力是美术欣赏的目的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美术作品的欣赏,都属于美术教育。当幼儿的情感在美术欣赏中被激发时,他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创作的行为,这就是创作的驱动力。当幼儿将美术作品看作自己的生命个体时,自然而然就会和美术作品发生对话,进行交流沟通。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即兴创作,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幼儿创作完美术作品后,教师可以把幼儿的作品聚集在一起,让幼儿共同赏析,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助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如幼儿在欣赏《小鸭子》美术作品时,被小鸭子的萌态所吸引,纷纷拿起笔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小鸭子。笔者引导幼儿:“小鸭子与我们日常见到的天空中飞的鸟儿,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幼儿的答案五花八门。笔者让幼儿画出与小鸭子相似的动物。二十分钟后,笔者收集、展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并与幼儿一起点评这些作品。幼儿被不同的画作吸引,他们大声地感叹着,沉浸在美术创作的兴奋之中。教师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欣赏的重要性,利用身边资源创设教学环境,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增强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鸭子美术作品美术 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小鸭子得救了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5期)2019-06-27开心的呼噜噜好孩子画报(2017年7期)2017-09-13什么是玩呢好孩子画报(2017年5期)2017-07-14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表扬错了好孩子画报(2014年11期)2014-11-12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1期)2009-03-24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