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04 19:10:0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葛家玉 陈偲彬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未来的长三角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重点,打造全国示范区。淮安位于长三角区域北部,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与长三角重点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研究表明,地域相近的城市通过共建共享市场资源,打破互相存在的壁垒,利用优势互补,实现了共同发展。淮安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在逐年增加,本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着较为突出的区位比较优势,这为淮安承接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便利。2021年,淮安将“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确立为新的奋斗目标,更应紧抓“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要点,以纲要为指南,抓住时机,发挥淮安产业、生态、区位等特色优势,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全力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要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稳定器”和“主引擎”作用,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淮安而言,将产业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合作,是淮安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机。

    首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提到了很多与淮安有关的"元素"。《纲要》中提到要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启动实施淮河治理重大工程等,这些都与淮安未来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城市之间交通的互通互联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能够积极融入长三角,淮安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现代运输体系,交通的便利将迅速缩短淮安与各城市的空间距离,为合作交流节约时间成本。近年来,淮安高铁(徐宿淮盐、连淮扬镇等)陆续投入使用。除了铁路建设工作实现突破,淮安还建设运行了城市内环高架,在淮安市内的中心城区、车站、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搭建了快速通道。同时,运河航道、高速公路、机场航空等枢纽均在加大投入建设中,用以增强淮安与长三角区域城市间的快速通达能力,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提升淮安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各要素流动效率。

    其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为淮安吸收利用高端资源增加了机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淮安将有机会通过主动加强自身的开放程度,增加互动、融合,以此深化与其他城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各类优质高端资源向淮安流动的快速通道。例如,合作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以期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协同发展。南京作为淮安对口挂钩合作城市,两者之间交通便利,在各类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建等方面提供了支持。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淮投资的长三角企业的数量和体量均在不断增加,且产业层次也越来越高,为淮安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成长活力。2021年,淮安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多次举办经贸、文化等特色交流活动,有效增强外地企业对淮安的认同感,建立交流合作新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全市新设及增资台资项目62 个,协议台资超过5 亿美元,位居江苏苏北地区第一位。同时,淮安还获评了中国“2021(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城市”,淮安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淮安与长三角各城市的跨区域交流合作,推动淮安产业链、创新链与其他城市的协作互补,吸引优质企业来淮投资,依托长三角的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高端优势,充分挖掘产业发展养分,促进淮安产业实现向中高端产业的转型。

    第三,淮安在前期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要素优势,这为其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2020 年期间,淮安的GDP和人均GDP 一直保持缓速上升趋势(详见表1),与此同时,三大产业的增加值逐年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了较快发展,淮安在稳步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要素优势。一是淮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分布相对集中。例如市区的岩盐、盱眙县的稀有凹土、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淮阴区的芒硝等。二是淮安有特色品牌的绿色农副产品。淮安洪泽湖区域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淮安也是全国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每年向外输出优质稻麦、畜禽、鱼蟹等,并以此创建了“盱眙龙虾”“金湖大米”“涟水高沟捆蹄”“洪泽湖大闸蟹”等一批带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三是淮安有形成规模的旅游资源。有以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河下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淮河风光带、里运河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等。淮安可以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将这些传统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基础。

    表1 2010-2020 年淮安地区生产总值汇总表

    《纲要》要求,长三角现代化经济体系到2035 年基本建成,届时将实现显著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合理均衡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目标。淮安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淮安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区域内部城乡发展有待进一步平衡。以2020年为例,淮安市GDP 总额4025.37 亿元,辖内GDP 最高为淮安区616.10 亿元,最低为金湖县337.03 亿元,市区与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2020 年年末,淮安市乡村人口数量393.27 万人,其中涟水县乡村人口94.62 万人,盱眙县64.98 万人,金湖县24.49 万人,总人口的不同带来了劳动年龄内人口数的差距,劳动力的缺乏对经济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据来看,淮安区、清江浦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的占比远低于其他县域。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分布来看,1486 家企业中清江浦区只有70 家,远低于淮安区的219 家。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淮安城镇人口占比全市人口的一半,而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则高达88%,远高于乡村。2020 年,与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淮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均值以下。因此,淮安的城镇和农村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问题,与苏南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第二,产业结构需要逐步优化。自2014 年起,淮安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次之”模式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的模式。为了推动淮安市高质量发展,淮安积极制定推进产业转型的政策措施,自2018 年起施行的《淮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8-2020 年版)》文件,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淮安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金融、旅游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随后,市政府发布的另一文件《淮安市“三新一特”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 年)》明确了淮安四大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盐化凹土新材料产业和食品产业。发展重点产业的同时还兼具培育淮安地方特色的分工协作产业集聚区任务。从发展数据来看,2019 年和2020 年淮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中的制造业企业占比均超过95%。2020 年,淮安有1425 家制造业企业,资产总计2249.19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有121 个,资产占比4.6%,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仅有55 个。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企业集中在清江浦区的数量占比达25%,淮安产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三,交通运输和智能物流发展待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升智能物流发展速度,加快要素流动的效率。对于企业来说,低廉的交易成本是影响企业转移决策的重要因素。要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淮安势必要以实现要素及商品等在市场上的快速流通为目标,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统计数据显示,淮安公路货运周转量从2016 年的181.58 亿吨公里上升至2019 年的 213.2 亿吨公里。近几年淮安交通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已经实现了高铁和市区内环高架的正式通车,但是无论是机场还是高铁,淮安与重点城市的直达站点和班次都较少,还需要在航空、高铁、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更多投入,开通与更多大型城市的直达站点,用以进一步提升物流交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区域协同化发展提供便利。

    淮安属于欠发达地区,但自身拥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土地和矿产资源方面有显著的后发优势。为抓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发挥淮安在省内北部中心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淮安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

    (一)做好统筹规划,推动内部产业协调发展

    树牢“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不断增强内部发展的协调性。淮安土地大部分以平原为主,是全国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可将发展有机无公害的绿色农业作为重点,并定向供应给长三角重点中心城市,重点建设淮安农业的品牌优势,以现有品牌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淮安农业品牌声誉。同时从长远发展看,政府可以通过统一质量标准生产加工,平衡销售价格等规范化管理,实现特色农产品区域内部品牌共享、资源公用。“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已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拓宽品牌的宣传渠道,例如网络直播、网红代言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利用美食节等农产品交易展会等创新宣传模式。其次,淮安要借助长三角的科技人才技术优势,围绕中心城市的上下游产业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打造制造业协作园区。同时,淮安可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借助新媒体,推送一批西游乐园、白马湖等“网红打卡”短视频,提升文化知名度和体验度。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流通要素支撑

    强化交通互联互通,降低交通成本,加快建设高铁、公路、机场等,形成向外复合运输通道,增加淮安直达南京、上海等地的客运班次,让淮安共享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站、上海虹桥站等枢纽服务,推动形成内部与外部联通、既安全又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和物流网络。其次,优化营商政策环境,活跃市场资金流动。研究修订吸引投资,促进产业转移落地的相关激励制度,优化企业落地行政审批流程,积极支持来淮企业在淮安建立生产基地。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淮安发展投资基金的运作。同时,提前做好土地规划,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加快对空心土地的整理,避免土地资源紧张影响产业转移的承接。加大与重点城市的文教资源共享,例如淮安建立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大专院校与本科院校设立专业人才共同培养模式,与南京共建优质医疗中心等。通过对交通、市场、土地、文教等要素的调整,形成淮安对接长三角的高效配置,做好长远服务合作交流。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水平开放

    一方面,淮安要积极学习和把握国家战略内容和长三角区域重点中心城市的近几年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最新信息及时调整淮安的对内规划和对外合作政策,让本地资源要素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吸引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企业。另一方面,淮安在承接长三角区域精密机械等优势产业链条的补充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引导企业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支持研发专项投入。企业引进外地高科技人才的同时,提供政策激励本地人才固存。政府支持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集体攻克技术难关,全方位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同时,搭建良好竞争平台,鼓励公平竞争。让本地企业和来淮企业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公平竞争,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有效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推动淮安与长三角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与融合发展。

    (四)聚力建设产业集聚示范区,打造融合发展新名片

    以成立来淮投资合作产业园为契机,整合淮安现有产业园片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来淮投资企业的持续集聚注入新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在产业园片区内建设并完善服务平台载体,提高服务效率,推进落实淮安的各项优商政策、加速对外科技合作,融汇各类优势资源,提供营商环境最优、要素成本最低的发展平台。启动淮安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集中力量组建产业转移集聚区,同时不断提升淮安工业园区的生活娱乐配套功能,吸纳人才,畅通沟通对接渠道,优先积极承接食品加工、高端防治、现代通讯等技术型加工产业。通过举办经贸文化交流等方式,不断延伸扩展淮安与长三角企业的合作关系,构建更大、更重要的交流基地,将淮安产业协作示范区推上更广阔的平台,全力打造长三角来淮投资示范区名片,以此作为淮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淮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前期的发展,淮安积累了一定的特色要素优势,例如稀有矿产、旅游资源、便捷交通、特色农产品等,这为淮安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淮安目前仍存在内部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带优化、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待提升等问题。因此,淮安应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要点,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建立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合作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经贸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新名片,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淮安长三角高质量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4期)2022-04-14——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大江南北(2022年1期)2022-01-19韩信在淮安的遗迹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淮安的惠济祠与妈祖文化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9年12期)2019-01-1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