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西藏“宣”歌舞文献研究综述

    时间:2023-11-05 08:00:0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李静

    “宣”被认为是象雄语,有歌舞之意。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宣”起源于阿里地区一带,可追溯到古象雄敦巴辛绕·米沃其时期。据文献资料记载:人们在迎请敦巴辛绕·米沃其时表演了“宣”。由此可知,“宣”歌舞距今约3000 多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西藏自治区“宣”歌舞至今仍活跃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札达县、普兰县、噶尔县、日土县及西藏中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阿里“宣”于2008 年2 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古格“宣”于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普堆巴宣”于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西藏自治区“宣”歌舞作为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藏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且承载了这一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等部分信息,对其进行研究对传统文化的丰富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西藏自治区两处“宣”歌舞进行汉文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归纳,梳理出目前西藏自治区“宣”歌舞的研究动态。

    从笔者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对“宣”歌舞进行研究的人不多,研究成果较少。笔者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得出,目前在“宣”歌舞的研究成果中最常见的有三个方面,分别为:(1)以介绍性内容为主的“宣”歌舞的研究;
    (2)从舞蹈的视角对“宣”歌舞进行分析探讨的研究;
    (3)对“宣”歌舞的传承、保护及发展进行探讨的研究。此外,还有涉及“宣”称谓及语义演进的研究、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壁画中的“宣”歌舞进行分析的研究、对“宣”歌舞文化及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的研究等,但此类研究内容或研究视角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文章篇幅数量不多,基本都只出现过一次,而以上三方面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研究内容。

    此部分主要对目前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笔者将收集的文献资料分为学位论文、期刊、图书、报纸四大类,并对其中的部分文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一)学位论文类

    将“宣”歌舞作为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的人目前较少,笔者检索到的只有四篇硕士论文,分别是桑嘎卓玛的《西藏阿里“宣”舞蹈文化特征研究》、刘璟璇的《“宣”舞舞台语域的审美探索》、巴桑罗布的《从人到神的嬗变——人类学视域下直贡护法神阿琦信仰文化为例》、格林朗杰的《古格“宣”舞与面具舞的舞台继承与创新》。其中,桑嘎卓玛的《西藏阿里“宣”舞蹈文化特征研究》一文主要从“宣”歌舞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称谓演变、历史源流、表演主体构建等方面对“宣”歌舞进行了论述。刘璟璇的《“宣”舞舞台语域的审美探索》一文主要从舞台“宣”的原样呈现、组合改编、素材创作三种类型里选取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创作背景、舞蹈手段、音乐手段及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阿里地区托林、普兰、底雅、萨让、楚鲁松杰的“宣”歌舞服饰进行了详细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看出不同地区“宣”歌舞在服饰方面的差异。巴桑罗布的《从人到神的嬗变——人类学视域下直贡护法神阿琦信仰文化为例》一文运用人类学的视角,从直贡阿琦来源及其早期历史研究、直贡噶举派与直贡阿琦关系研究、直贡阿琦神像种类及特征、直贡阿琦祭祀仪轨、直贡阿琦信仰文化影响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此论文的章节设置中可清晰看出其研究对象是墨竹工卡县直贡梯寺著名的护法神之一——直贡阿琦。虽然该论文中有关于“宣”歌舞内容的部分描述,但只在第五章第一节中短暂出现,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格林朗杰的《古格“宣”舞与面具舞的舞台继承与创新》一文运用文献搜集法、田野调查法、视频资料法等对古格“宣”舞与面具舞的舞台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思考,通过对作品集《梦似坛城》的组成部分《梦·“宣”》和以面具舞为题材的《匿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怎样将传统古格“宣”舞和面具舞与现代舞台表现形式相结合,从而使古格“宣”舞与面具舞更加贴合现代舞台表现形式。

    从以上四篇学位论文来看,桑嘎卓玛的《西藏阿里“宣”舞蹈文化特征研究》、刘璟璇的《“宣”舞舞台语域的审美探索》、格林朗杰的《古格“宣”舞与面具舞的舞台继承与创新》都是从舞蹈的角度对“宣”进行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后两篇论文是以“宣”为创作素材,对自己编创的作品进行分析,对“宣”本身的内容涉及较少。巴桑罗布的《从人到神的嬗变——人类学视域下直贡护法神阿琦信仰文化为例》一文中“宣”只在第五章直贡阿琦信仰文化影响中短暂出现,且以介绍性内容为主,并未对其深入研究。所以,虽然有四篇关于“宣”歌舞的学位论文,但对其本身内容涉及较少或未深入其内里,只停留于表层阶段。

    (二)期刊类

    目前,笔者检索到有关“宣”歌舞的期刊类资料主要有贡嘎加玛的《阿里独特艺术“宣”舞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探讨》、任赟娟的《藏地古乐“宣”的历史称谓和语义演进考》《图像表征与礼乐内涵:古格故城遗址和拉达克古寺宣舞壁画研究》、格林朗杰的《古格“宣”舞的综述研究》、康卓桑姆等人的《浅谈阿里札达县托林“宣舞”艺术特征》、单增次仁的《阿里民间舞蹈辨析》、王若楠和柳亚奇的《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生态演绎》等。

    在这些期刊类资料中,人们对“宣”歌舞的关注点及研究角度各异。有从体育角度进行研究的,如王若楠、柳亚奇发表的《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生态演绎》,认为藏族传统体育“宣”舞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文化断裂与文化重构,并从器物、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对“宣”歌舞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任赟娟的《藏地古乐“宣”的历史称谓和语义演进考》一文探讨了“宣”的历史称谓及其语义的演进,并提出“宣”的原初称谓具有祭器、礼法刑政之意,而表示礼乐歌舞之意是后来才有的说法,这一研究角度新颖独特,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康卓桑姆、次仁旺杰、赤列伦珠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浅谈阿里札达县托林“宣舞”艺术特征》一文主要从音乐本体角度出发对托林“宣舞”的起源、舞蹈特点、表演特点、音乐特点进行了论述。任赟娟的《图像表征与礼乐内涵:古格故城遗址和拉达克古寺宣舞壁画研究》一文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对阿里地区古格古城遗址红庙和白庙大殿里的壁画、达巴宗遗址的壁画及拉达克的当嘎寺、宛喇寺壁画中的“宣”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这五个壁画中“宣”的异同,为人们认识古格时期壁画中的“宣”提供了资料。贡嘎加玛的《阿里独特艺术“宣”舞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探讨》一文重点对“宣”这一古老歌舞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进行论述,并指出传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关系,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等。

    由于全部罗列所需篇幅较大,笔者仅选取以上几篇进行简要分析。从上述收集分析的这些期刊资料来看,对“宣”歌舞进行研究的角度和内容与学位论文相比较为多样,但真正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文章不多,大多都属于浅描型文章。

    (三)图书类

    图书类资料有丹增次仁的《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何永才的《西藏舞蹈概说》、阿旺克村的《西藏舞蹈通史》、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更堆培杰的《西藏音乐史》、南喀诺布的《古代象雄与吐蕃史》、罗杰的《墨竹工卡“宣”舞》、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编著的《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

    在《西藏音乐史》一书中,作者把“宣”歌舞放于第一章节远古时期的音乐进行介绍。作者认为,从远古发展而来的“宣舞”“卓舞”“卡尔舞”等这些民间舞蹈及其音乐都没有被雪域高原漫长的历史风沙淹没,而是以极强的生命力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以至于今天我们仍能聆听其悦耳的音乐,目睹其古朴优美的舞姿,并且“宣”歌舞的历史悠久具有远古时期歌舞音乐原始、古朴的特点。丹增次仁的《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主要对“宣”歌舞的舞蹈动作、服饰特点、历史源流做了介绍,是人们了解“宣”歌舞必读的经典图书之一。阿旺克村的《西藏舞蹈通史》对“宣”歌舞进行了描述,但本书中作者所用一词为“鲜”。罗杰的《墨竹工卡“宣”舞》一文主要对“普堆巴宣”歌舞的段落内容进行描述。

    笔者对图书类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除了罗杰的《墨竹工卡“宣”舞》一书是针对“普堆巴宣”而做的专题性研究,其余书籍都是对某一地区歌舞品种的收集汇总,对各个歌舞品种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描述,且基本都是以介绍性内容为主,并没有单独对某一歌舞进行分析研究。

    (四)报纸类

    报纸类资料中也有对“宣”歌舞的描述,主要有《领略阿里古格宣舞魅力》《西藏千年宣舞舞蹁跹》《千年神韵 古格宣舞》《“藏西秘境”的文化瑰宝——古格宣舞》《走进西藏高原感受藏族古老歌舞魅力》等。在这些报纸资料中,既有纯文字的介绍内容,也有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呈现形式,但这些报纸资料中的内容篇幅较短,多以介绍描述为主。

    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的整理,笔者归纳出在大部分文献资料中都会提及的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宣”歌舞产生的时间及地点。“宣”歌舞产生距今约三千多年,目前所知最早记录是在迎请敦巴辛绕·米沃其时表演了该歌舞。之后在1042 年,古格王迎请印度阿底峡大师进藏时,作为礼仪舞进行了表演,并且在古格遗址的红庙大殿壁画上有详细记载,关于“宣”歌舞的起源地普遍认为源于阿里一带。(2)“宣”歌舞的伴奏乐器。在文献资料中提到“宣”歌舞伴奏的乐器数量较多,有大鼓、小鼓、大法号、唢呐、铜锣、钵等。(3)表演“宣”歌舞时的人数少则20 人,多则100 人,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服装齐全者皆可表演,但由于表演时所需服装精美华贵,因此普通家庭难以配备齐全的服装,只有家庭条件优越者才有机会表演“宣”歌舞。(4)“宣”歌舞的汉语写法,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较常用“鲜”或“弦”,但在后期的文献资料中运用最多的是“宣”一词。(5)“宣”歌舞的跳法有“加宣”“顿宣”“卓宣”等,虽然各文章所说名称不同,但笔者经过比较后发现表达的含义一样。以上五个方面是笔者在整理、归纳上述文献资料时发现的文章中提及最多的内容。此外,在上述文献资料中大多都是对阿里地区“宣”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有涉及墨竹工卡县“普堆巴宣”的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宣”歌舞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发现,目前关于“宣”这一古老歌舞艺术研究的成果较少,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虽然在期刊类资料中对“宣”歌舞研究的角度和内容相对较多,如舞蹈视角、体育视角等,但都是以浅描型文章为主,真正深入研究的文章较少。而且“宣”作为西藏古老的一种歌舞艺术,对其进行音乐形态分析的文章不多,笔者目前只发现一篇对其进行音乐分析的文章。因此,目前对“宣”歌舞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有很大上升空间,将其置于音乐语境中的音乐形态研究更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歌舞西藏 谈如何有效提高歌舞导演的创作能力戏剧之家(2022年25期)2022-09-07天上的西藏北方音乐(2019年8期)2019-10-21歌舞欢庆“三月三”学苑创造·A版(2019年6期)2019-07-11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岷峨诗稿(2019年4期)2019-04-20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8年6期)2018-06-30神奇瑰丽的西藏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7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与建设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1期)2017-03-21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周刊·下旬刊(2016年12期)2016-07-15图表的利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4期)2016-04-19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