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美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及启示

    时间:2023-11-05 15:30:04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袁 婧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 430000)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显性教育,以正面灌输为主要方式,多采用课堂传授、专题学习等方式,这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我国教育史上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弊端。而美国,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定称谓,但始终非常重视对公民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美国高校内,正面的课堂理论灌输较为少见,普遍采用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明显,实施效果显著,对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杜威的隐性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

    约翰·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在旧式美国教育中,学校所提倡的“课堂、教材、教师”的“旧三中心论”,使教学枯燥乏味,缺乏生气。而杜威倡导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养成品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主张学生参与真正的社会生活。此外,杜威还提出“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并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2.“附带学习”和“附学习”

    杜威也是“附带学习”概念的提出者,他认为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某种情感、态度,可称之为“附带学习”,如:一名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时,所养成的这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如喜欢或厌恶)就是一种附带学习。之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进一步提出“附学习”概念。在此二人的理论中,虽然还未明确提出“隐性教育”概念,但显然已经包含了隐性教育的思想。1968 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形课程”的概念,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那些非学校教育计划内的知识观念及态度规范等。

    (二)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是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一个美国德育学派,认为当前学生发展已面临多种价值的矛盾冲突,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障碍,而传统的说教、说服和激励等手段已不足以解决此类问题。他们主张不仅仅靠传统的教师教学来帮助学生养成道德,更应注重学生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价值观的共鸣,鼓励学生做出多种选择并把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付诸于行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美国品格教育运动

    20 世纪50—70 年代,美国社会陷入严重的道德危机时期,价值中立观念盛行,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权运动兴起,道德伦理教育备受冷落,青少年学生们价值观混乱,学风低迷、纪律松弛,青少年犯罪率增长。1983 年,美国国家优质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重新审视国内教育现状,并先后通过了多项国家教育改革的报告及服务法案,如1987年的“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计划,1988 年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1989 年的“青年从事服务”倡议,1991 年所提出的美国教育改革的远期目标和国家六大教育目标,以及白宫1994—1996 连续三年召开“公民与民主社会品格建构”会议等。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还对美国品格教育运动予以专项财政拨款支持,如“美国蓝带学校奖励计划”“品格教育先行者资助计划”等。进入21 世纪,美国品格教育运动仍保持不减态势,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等保障和鼓励品格教育运动发展。

    这场兴起于美国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品格教育运动,主张各类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注重将品格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各类显性教育和隐性渗透传递给学生,通过校园设施、校服和徽章等显性教育环境,以及各类隐性环境如校风学风、校园氛围、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交互作用,将品格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注重社会、家庭和社区等因素的协调配合,多重合力并用,努力塑造符合主流的个体价值观,培育合格美国公民。

    (一)课程教学隐性渗透

    1.通识教育课程隐性渗透

    在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取而代之的一些隐性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成为是美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大特色,完成通识教育几乎成为各美国高校授予学生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总体来说,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聚焦于政治历史、人文社会科学、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涉及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强,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涵盖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其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合格美国公民做准备,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隐蔽性。

    2.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交叉综合

    在美国高校的课程教育中,十分注重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交叉综合。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的不仅仅包含具体知识,还包含学习方法、认知风格、思维模式和伦理价值等。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也会融入其所授专业的历史文化变迁、社会伦理价值、公民道德与职业素养及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在提升其专业知识的同时,间接进行公民教育,引导其认同主流价值观,并塑造其个体价值观。

    3.名校公开课文化

    在美国高等教育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多学科领域的高校公开课,其中一些名校的公开课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著名,如哈佛大学公开课,耶鲁大学公开课等。这些公开课程一般由学术造诣和声望都很高的专家学者主讲,课程涉及内容主要包括世界文明、美国历史、民主与法治及战争与和平等内容,采取开放性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理性思考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积极向受众传播渗透美国的主流价值观,间接对其受众进行美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哈佛大学所开设的核心课程道德思辨已基本囊括了美国所推崇的政治与道德、自由与民主、有神论与无神论等各类主流价值观内容。此类公开课程公开免费向美国各高校和普通美国社会成员开放,甚至向世界各地推广,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迅速找到美国的名校公开课进行自学,影响极为深远。

    (二)课外实践活动

    1.校园课外活动

    各类课外活动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隐性美国主流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会经常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意识等。如,在国庆日、校庆日举行全校性的纪念活动,升国旗奏国歌;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各类历史文化展览及文艺演出等,以此间接向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
    在学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如模拟法庭、校园模拟美国竞选和历史事件专题讨论等,强化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
    举办各类主题演讲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相关知识,努力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

    2.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公民教育,是美国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国先后出台《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国家服务信托法案》等文件,鼓励公民参加国家服务,提出可以对做满符合相应时限义工的青少年进行奖学金奖励,以倡导青少年服务社区的社会风气。美国各大高校也将社会实践活动列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和获取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如参加各类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在图书馆、养老院、医院与工厂等场所进行义工工作等,促使学生在实践劳动的同时,体验不同职业角色,强化其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其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将人格训练和公民素质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力传播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

    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已久,自1911 年斯坦福大学成立“个人训练和特别指导委员会”至今已逾百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职业的、可借鉴性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致力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这项制度在美国高校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工作者对学生所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解答与指导服务,促进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和对美国主流意识的传播,增强学生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间接促成合格美国公民的养成。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校园传媒舆论引导

    各类校园传媒如校园报刊、校园BBS、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等是学生了解校园生活、接触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校园通讯社和校园记者是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在美国各大高校校园内,各类校园传媒同样是向广大师生传播美国文化与校园文化、美国精神与校园精神的重要阵地,师生们通过阅读校园报刊、观看校园电视及收听校园广播来获取大量校内校外信息。在美国开放性、多元性文化的影响之下,美国校园媒体拥有较大的新闻自由度,在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上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既有对科研发明和学术成果的介绍,也有对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的评论等。美国高校同样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其媒体传播与评论中会倾注主流的社会诉求和核心价值观,既传播独具特色的美国校园文化,融入民主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也通过隐蔽渗透的方式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媒体中。

    2.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美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时常举办各类球类比赛、文艺演出、话剧表演、美术展览、登山运动和主题讲座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及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的品质等。此外,美国高校具有另一显著特色,即“俱乐部文化”,各高校均具有种类不同的多个俱乐部及文体社团,注重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促进,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母校,热爱自己的国家。

    3.校园制度环境建设

    在美国高校的校园内,校际管理法制化是其一大特色,各高校均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校园管理理念贯穿整个高校管理过程。各高校在处理各类校园管理事务时,严格遵守校园的规章制度,在依据相关程序进行听证、商议等流程后,作出某项决定,若当事人不服可依照规章上诉至校长,再有校方作出终审决定。整个过程严肃规范,在这种法治化的校园管理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也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法治的严谨规范和民主的优点,明确了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标志性校园建筑熏陶

    在各大美国高校校园内,除一般的教学设施外,各类标志性的校园建筑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熏陶的一个重要载体之一。如竖立在校园内的名人雕像、雕刻在墙上的名人名言、知名校友的纪念碑,以及具有纪念性名称的某个实验室、建筑物等,这些标志性的建筑物都与这所高校的历史,甚至与美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记载着其成长发展轨迹,当大学生参观到这些标志性建筑物受到其熏陶,并对其产生兴趣时,会主动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并由衷产生对自己母校、民族乃至祖国的热爱与自豪,间接地、隐蔽地再次受到美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

    (六)隐性教育与宗教教育相融合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大国,宗教色彩极为浓厚,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的一项国际性调查曾显示,有80%以上的美国人信仰宗教,宗教信仰在美国人的精神思维层面占据着重要作用,利用本国宗教团体与宗教活动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美国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进行公民教育时融入宗教感情,将宗教上升为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引导学生认为爱宗教就要爱美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宗教文化之中,再从宗教信仰角度论证其信仰的伟大性,以坚定民众的信仰,如从《圣经》角度对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现象进行解读,用以佐证《圣经》对历史发展过程预言的正确性,通过利用宗教,来实现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目的。

    (一)改革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惯用做法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其优点,也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弊端。近年来,随着向西方高校学习以及国内学者研究提倡,国内各大高校日益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育太过于形式化和强制性,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一种扬“隐”弃“显”的思想倾向。显然,扬“隐”弃“显”和扬“显”弃“隐”都是片面的,应当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在课程设置上显性教学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习层次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使二者交融互动,共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发展。

    2.重视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

    在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各类专业课、通识教育课、选修课都可以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性地向学生传播美国历史和美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中,同样可以效仿这一点,在一些自然科学专业的专业课讲授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外,可以加强对学生专业伦理、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各类人文社科的专业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者热点事件的评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等。

    (二)提升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

    1.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的言谈举止、学术魅力及人格力量,将对学生言行的影响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教”与“行”的统一。教师立场坚定,学生则受其言行影响,“亲其师”而“信其道”;
    反之,若教师在教学中表现言行不一、教行相离的话,则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我国各大高校均设立了辅导员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是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要完善本校制度设计,制定科学的辅导员队伍规范;
    其次,完善辅导员工作责任制,对辅导员职责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第三,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支持,提升其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
    最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创设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既包含显性的校园自然环境,也包含隐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十分重要。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一所高校的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和雕像等往往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印象,其中所承载的校园文化也时时陶冶着学生情操。在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中应该更多地融入精神文化的内容,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在直观立体的感受中体会到其中所传播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精髓,如团结、务实、创新与自强等。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校园氛围、学风班风、校徽校训、校纪校规、校园活动,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文艺表演、主题讲座、知识竞答等,都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接收到来自学校的价值理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信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间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校园传媒建设

    1.加强校园媒体育人功能

    校园媒体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注重舆论引导,弘扬新风,繁荣文化,积极传播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2.建设高校校园传媒队伍

    在当今互联网和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传媒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首先,要严把入口,积极引进专业性强、政治素养高和新闻敏感度强的优秀人才加入校园传媒队伍;
    其次,要注重高校媒体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升,通过交流经验、培训学习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工作技能;
    第三,积极培育学生骨干媒体人,鼓励其回归学生群体进行校园媒体宣传;
    最后,整合校园传媒工作队伍,转变校园媒体管理模式,借鉴一般社会媒体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模式,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提高校园传媒的运行效率。

    猜你喜欢 隐性校园政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办公室政治第一财经(2021年1期)2021-01-20校园的早晨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春满校园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01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中学生理科应试(2016年12期)2017-01-07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新高考·高一数学(2016年3期)2016-05-19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英语学习(2009年7期)2009-08-05政治法律全国新书目(2009年24期)2009-07-1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