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文 > 正文

    巧用童话教学,培养语用能力

    时间:2023-11-05 16:25:0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顾静霞

    即便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的应用似乎也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如果认真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对语言的有效应用绝不仅仅是“把话说清”或“把字写对”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知识储备、完备的语言应用能力体系、丰沛的语言情怀和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习惯于套用理论化较强的方式去塑造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还很不成熟,不仅无法有效吸收这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知识内容,还会因之而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反倒不利于教学成果的取得。据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目光转移到童话这种对小学生而言有着最强情趣和认知能力契合效力的文学材料中,以学生的视角去引导他们真正掌握更多的语言应用技法。

    (一)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学生的拼音学习成果

    作为学习汉语、应用汉语的第一环节,拼音的学习质量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否获得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而这一方面的教学就成了童话在语言教学方面巨大作用得以发挥的第一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拼音学习时,要积极利用童话故事所具有的形象拟人化表达特点,将一些原本抽象的拼音知识以拟人化的方式转换为具体的角色形象,借助对这些角色的介绍以及他们之间所发生的诸多故事情节来灵活展现对应知识的概念、知识点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拼音知识的学习就获得了一个非常符合其理解能力、思维方向和兴趣取向的载体,在客观上实现了借助情景教学的优势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的目标,从而使拼音教学的成果得到极大的优化和扩大。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u”和“ü”这两个拼音字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古怪的冒牌者》这一篇颇具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这篇故事的动画版并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们在“多出来的眼镜”这一情节中形象地记住“u”和“ü”之间“头”上那一副“眼镜”的区别,并借助故事中“j”太太、“q”小姐和“x”先生这三个角色最后的“证词”以及他们和“冒牌者”之间所发生的故事来了解“u”和“ü”在声母搭配方面的不同[1]。

    (二)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

    除了要在“读”的方面获得更为灵活有效的引导外,小学生还需要在汉字的记忆和书写这一项中得到更有质量的教学辅导。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为生动的阅读体验以及降低内容理解难度,绝大多数面向小学生的童话故事读本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可以将图片信息与文字信息进行对照,这便为小学语文教师优化学生的汉字学习成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汉字学习基础和进度,选择一些包含有大量新授汉字和少部分关联课外汉字的图文童话读本供学生阅读。在学生读到尚未学过的汉字并表现出不理解时,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一部分对应的插图,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来回忆、推测出那些汉字的含义,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读音。这一方法很好地利用了童话读本的多元信息展现优势,并且实现了学生汉字学习行为的主动化和探索化,必然会取得更为良好的成果[2]。

    例如,在阅读《海的女儿》这一篇童话故事时,很多学生在读到“水手们把锚扔下了海”这句话时无法理解其中的“锚”字。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一页的插图或者利用多媒体、展板向学生展示这句话所对应的插图,问一问学生:“大家看到了画中的水手了吗?他正准备把什么东西扔到海里呢?”学生们很容易可以答出“一个大铁钩子”之类的回答,之后,教师还可继续引导学生从其他插图中找一找这个“铁钩子”出现的画面,以此来猜测它的用途——即“锚”这个字的确切含义。

    (一)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语言概述能力

    童话之所以和一般的记叙类文学相比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既是因为其语言风格具有浓厚的儿童化色彩,更是因为童话故事在情节概括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童话故事的这一优势特点,在组织学生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分析其中情节内容的叙述过程,首先,帮助学生将情节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而后组织学生思考这些部分为何被作者(或编者)省略掉。在这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可再提供给学生一些完整版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认知试着给这些故事做一做“瘦身”,最后再将对应的精简版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做一番比对以便巩固上述教学成果。通过这一方法,学生能够对片断性语言的基本结构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初步掌握语言概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这种类似于“改编”的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教师可以将《灰姑娘》这篇童话作为训练素材,在学生读完之后问一问学生:“大家在读到这篇故事中的哪个部分时,最能感受到‘灰姑娘’和王子之间的感情呢?”很多学生会脱口回答道:“‘灰姑娘’和王子跳舞的那一段。”这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询问:“王子举办的舞会应该是盛大的,可为什么作者只写了‘灰姑娘’和王子跳舞的片段呢?”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写一写这场舞会中可能出现的其他人物,并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适当的点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内容加到原文中,对比着再读一读两篇材料,逐步带领学生总结出语言概述要“突出主要”的原则。

    (二)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掌握情节构建技法

    尽管尚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但是对于文章创作思路的初级系统化学习也应当成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虽然每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故事内容、人物角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童话故事在行文思路、角色设计、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共通性,而这些就可以成为小学生日后通过自学模式来理解童话故事内容、分析童话故事情感、剖析童话故事人物的可靠参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完成课程讲解之后,利用网络和信息设备将一些与课内篇目具有一定关联度的童话故事导入到课堂中,结合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带领他们挖掘、了解这些故事在创作思路方面的共性元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童话故事的宏观方法和理念。

    例如,对于《咕咚》这一篇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通过网上搜索和屏幕展示的方式,继续带领学生阅读诸如《小马过河》《狐假虎威》等在主题和内容上具有较强相似性的童话故事。首先,从情节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点:“在这三篇故事里,兔子、小马和老虎一开始都有着什么样的情绪呀?”在学生答出“害怕”或“慌张”等答案之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它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并提示到:“湖里传来吓人的声音,大家不知道是什么;
    小马听到不同的回答,心里在犯嘀咕;
    老虎看到大家都怕狐狸,却不知道原因”……到这时,很多学生就会答出“因为它们没有搞清事情的真相!”至此,学生就可以明白这一类童话故事的常规主题表达模式和惯用技法了。

    (三)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材料仿写能力

    写作是语言应用的最高阶形式,也是对学生语言学习成果的最具综合效力的检验和运用形式。在童话故事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小学生们普遍会产生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的诉求,同时也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童话故事写作能力。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带领他们发现可供自己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回忆自己的现实生活经历,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中寻找一些与自己学过的童话故事“似曾相识”的元素,鼓励学生参照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利用这些真实元素仿写一篇故事。

    例如,在学习完《丑小鸭》这篇著名童话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一开始比较丑陋但后来却有着美丽外表的动物呢?有些学生会给出“蝴蝶”的答案,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以“蝴蝶”为主角并仿照《丑小鸭》写一篇小童话故事。至于主题的选择上,教师则可再次带领学生回到课文,让学生重新比照故事里的几个角色,深入品味一下“美”和“丑”的真正定义,引导学生试着将“心灵之美”作为自己创作的一个主题思路。在学生们完成创作后,教师要将大家的作品收集上来并进行点评,还可以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文学角”中供大家欣赏学习。

    小学生都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和传统的“听讲”相比,他们显然更愿意通过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并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在带领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趣味取向、能力层级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享受愉悦和放松的同时自然而然对文章产生更深的理解,并为他们的语言应用提供更具情感代入感的平台和更有热情激发性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能力、增进彼此默契与友谊的绝佳机遇。

    例如,在学习《白雪公主》这篇童话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大家按照童话中的角色和情节来编演一出舞台剧,由学生们自由结组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安排剧情,并在正式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这部小舞台剧演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众都能够通过更为生动、直接的方式去了解、感受这篇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形象、情感,从而对此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体会[3]。

    除了以上几方面策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借用童话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习惯。童话故事中所描绘的世界是充满真、善、美的,其中的很多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在对话当中所使用的语言大多体现着丰富的语言礼仪。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认识并利用这一点,在开展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中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以此来培养起学生们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例如,对于《三只小羊》这篇童话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们注意小羊“多莫”在和其他角色对话时与另外两只小羊相比有什么不同。眼尖的学生马上就可以给出诸如“多莫从不说‘你’而只说‘您’”或者“多莫总是说‘请’”之类的答案,那么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交流中也要突出对这两个礼貌用词的应用。

    童话是写给孩子的故事,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得以在这片精彩的文学世界中得到最为生动的诠释和最为灵活的演绎。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重视起对童话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良好资源。教师要通过扩充学生语言知识储备、构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体系、丰富学生语言情感认知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等方法来让学生的语用素养成长过程变得更富有魅力、效力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童话时形成对语言应用更加完备的认知,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语用能力强化和综合语文素养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童话小学生语言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阅读(低年级)(2018年2期)2018-05-14童话镇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午夜童话镇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25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我有我语言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4期)2015-07-07语言的将来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9年6期)2009-07-30有趣的语言学苑创造·A版(2009年4期)2009-05-27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