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汽车 > 正文

    流浪地球读后感

    时间:2021-01-14 02:28:4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流浪地球读后感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人生就有坚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设定在太阳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为了存活,带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也揭示了当灾难来临时,生活中人性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灭亡,那结果截然不同,就算前过程艰难,但是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就算过程安逸,结果注定灭亡,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的珍贵在于,给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万道的五彩缤纷。希望,给它一束人性的光辉,它肯定也会回赠你成功的缤纷世界,所以希望和钻石一样珍贵。

    小说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反叛军要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名士兵冻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屈服求饶,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整个人类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后一个小时氦闪爆发了,太阳开始走向灭亡,所以说这五千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选择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猪坚强”。如果不是它选择了希望,在废墟中九天九夜都坚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会有今天

    1 /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选择了更崇高一点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她一推,让三名学生免受病痛之苦,让她们获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人世间最朴质的情感,却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呢?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坚持走下去。每当我跨过沟壑,走过崎岖的小路,眼前出现一片绿荫,心中顿时变得明朗。你选择了希望,希望也就会选择你,并带给你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

    2 /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阅读是拓展人生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每本书都是一扇门,通向我们没有涉足的新世界。在阅读中,我们经历了我们本来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经历的事情,游历了那些我们的肉身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愿大家在阅读中建立美好的生活。——刘慈欣

    读后感心得体会:

    1、我对科幻小说的爱好还是从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开始的,还记得书中的主人公是原振侠,不知为啥我更喜欢他笔下的浪子高达这个人物,还傻乎乎的把QQ网名改成“浪子高达”,网站用户名、邮箱名等都注册为“langzigaoda”,莫非我还有一颗浪子的心,有一个浪迹天涯的梦想,要不然咋就从江汉平原给生生的跑到大东北去读书了呢?

    不过现在年岁已大,多半是浪不起来了!

    2、《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地球科学家证实太阳即将爆炸消失,而作为太阳行星的地球在那时也将瞬间被气化。为自我拯救,地球上所有国家组成了联合政府,计划通过地球发动机将地球航出冥王星轨道,驶离太阳系,最后到达比邻星,成为这颗恒星的一颗卫星,让人类继续延续。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整个计划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在地球逃出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后,人们观察到太阳内部已经四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人们怀疑“太阳爆炸论\"是一个超级骗局,是联合政府中那些人的阴险野心,只是为了建立他们的独裁帝国!人们组成了反叛军,同联合政府的军队斗争,力图推翻联合政府,控制地球发动机,把地球从寒冷的外太空开回原来的轨道。由于民众已普遍相信这是联合政府的骗局,所以联合政府最终被推翻了,最后坚守地球发动机控制室的5000名联合政府人员全部被赶到户外极寒天气下被活活冻死。可就在所有联合政府人员被冻死后不久,太阳爆炸了,人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只是代价太惨重了。

    经过此事后地球还是按原计划向比邻星逃逸,最终到达了比邻星,重新开始了阳光下的生活,结束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

    3、关于这次叛乱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伴随着无尽的黑暗,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暗无天日。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死亡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死亡是最可怕的么?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是无尽的黑暗,永无止境的黑暗。为了逃避那无边的黑暗,人们可以痛苦、恐惧的活着。读后感亲爱的,痛苦呀恐惧呀这些东西,也只有在活着时才能感觉到,死了,死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边只有黑暗。还是活着好,你说呢?”经历了几百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发生叛乱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4、关于电影还想唠叨两句,票房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就不用多说了,目前已突破40亿。我想说的是:

    《流浪地球》是我们拍摄的第一部外太空科幻片,观众有新鲜感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觉得相比美国的外太空科幻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当然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路得一步一步走。

    电影将剧情进行了更改,着重表现了脱离木星引力部分,删除了人们叛乱部分,我觉得这有点画蛇添足。叛乱的情节更能体现人们内心情感世界的演化和人性的本质。

    第一次觉得编剧真的是挺厉害的,第一次看完电影比看完原著用时长。

    另外就是游族影业你可长点心吧,你可是2014年就开始发力电影《三体》了,你自己说什么时候上映?可别拍砸了,不然强制冬眠然后扔进冥王星博物馆。

    ,希望能帮助您!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流浪地球》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流浪地球》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流浪地球》读后感1500字:

    熬夜看完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心里很是触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故事背景设定太阳四百年后会发生一次大爆炸从而走向毁灭,爆炸产生的能量会在瞬间将地球蒸发。

    人类为了生存想要在四百年的时间内逃出太阳系去最近的恒星,但是如何去又成了一个问题。有人说应该抛弃地球建造宇宙飞船过去,但是问题是最近的恒星周围没有行星,有行星的恒星又太远以人类的技术无法建造足够支撑其到达的生态系统。

    因此人类选择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人类搬进地下城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速,地下城市遭受岩浆的不断侵袭,跨越小行星带时无数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终于到达逃逸速度,脱离了太阳系。

    但是太阳却没有如期发生爆炸。不少人开始重新观测太阳,发现太阳的数据同四百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愤怒的人民感觉被政府骗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却已七零八碎满目疮痍,人民开始质疑政府以至于叛变夺取发动机的控制权,想要重新回归太阳的怀抱。

    当人们处死流浪地球计划的政府人员的时候,太阳却爆炸了,随太阳粉碎的还有人类回归的希望。愤怒的人民变得沉默,带着地球开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始继续流浪。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但是令我震撼的却不仅仅是刘慈欣的想象力,也不仅仅是作者硬科幻的水平如何之高,而是在科幻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文中科幻仅仅是作为背景,人类的感情才是重点。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点时,社会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觉得地球马上就要被太阳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弃,爬上地面,想着现在被蒸发也比忍受着毫无希望毫无未来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的父亲却告诉自己的家人: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说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以前一个高贵的人需要有金钱、权利等等,但是现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

    这是整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高贵之所在。

    当男主参加运动会雪橇项目,一个人开车在冰封的太平洋上奔驰时,放眼望去一片黑暗,连星星的光芒都不复存在,他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动,感觉自己就像一颗粘在黑暗这块幕布上的小颗粒,无依无靠,动弹不得,孤独就像一个大手将他紧紧攥住,他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园,未来一片灰暗,强撑的希望在这孤独的黑暗中也一点点熄灭,这种绝望令人难以忍受。

    最后还想分享一下我自己胡思乱想强行带入的一点想法。

    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可以转化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人成长到某个阶段总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父母跟前过一辈子,必须要出去闯荡,去流浪,去打拼,就像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人类只能迈向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宇宙。

    出发前必须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带着父母给予我们的资源、人生经验、做人道理之类的上路还是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在社会上自己闯荡?读后感但是即使你选择了后者,父辈对我们的影响却早已深入骨髓,难以磨灭,我们只有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像人类逃离太阳系也必须带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

    当我们终于踏上社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会在某个深深地夜晚,在遭受社会的打击之后,回想起父母,回想起家,想到父母的怀抱,家的温暖。于是,回家便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入我们的思想当中,经历的磨难越多,受的委屈越大,这颗种子越是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就像逃离太阳系之后的人类遥望仍然安静祥和的太阳一样。

    终于有一天我们鼓起勇气想要放下社会上的一切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终将一个人孤独的流浪在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样,出发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当然,纵使宇宙无边、社会黑暗,还是要抱有希望,万一就碰到新的太阳(另一半)了呢?

    唉,扯完这一大段,真的觉得刘慈欣都要打人了,感觉就像那些红学家,简直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红楼梦,红楼梦生万物一样,啥事都能扯到红楼梦,所以我也就是给大家安利下这本书,据说同名电影都在拍了,大家就是看个乐呵就好。

    ,希望能帮助您!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

    翻开小说,纸张笔墨满是流浪、祈祷、希望和失望的意象,对应的是,书中主角艾斯苔尔昵称“小星星”。星星作为一个意象,一半是熹微的光明,一半是不息的流浪,如书名一般,小说主题是祈祷着希望之光,是漫长无尽头的流浪生活。

    在艾斯苔尔的流浪生活中,经常有烛光次第亮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低低的虔诚祈祷声。每当心灵迷乱、丧失自信于光明摇曳迷离的时候,就习惯性地向冥冥中的上苍求助,一番祷告诉说完毕,以为上帝听闻信徒的心声,将会伸出援助之手,仪式也就此结束。接下来的仍是流浪,向着流动着丰美水草和牛奶蜜汁的地方,向着光明之城——耶路撒冷,即使前路再艰辛,总是有一个方向,向东,向东,那里,太阳照耀在每个人的身上。

    作为犹太人,艾斯苔尔一直在生存着、流浪着。从法国陷落后的尼斯到意大利人管辖下的圣马丁威苏比亚,到逃避德军的费西奥那,再到奥尔良、巴黎。终于,得闻以色列建国,途径阿隆港,最终到达宗教神圣所在耶路撒冷。无时无刻不在浪迹的犹太人能够在万水千山的等待流浪中以烛光低语里的祈祷而使散漫的意志再次凝聚,尽管无助中寻求宗教是往往只是美好的自我欺骗,但它可以给人以希望,让我们在地狱中不失却仰望天堂的渴求。西方人在文艺复兴后力量的源泉一方面来自理性之光,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宗教力量,流浪的人们就是在遵照耶和华的指示,如几千年前从埃及出发一般,前往圣地,他们是在步着摩西的痕迹。

    所以,经受得起流浪的民族必然有着一种特质。吉普赛人流落他乡,陷入其他民族的风俗人情里,最终迷失了原来的自我。犹太人不是,他们流浪天涯却依然有着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有着宗教在支撑。正是因着这一认同和支持,在这个流浪的民族建国之时,在有了自己的一方土地时,能够迅速的强大起来。所以,如犹太人的群体性的流浪,实际上并不算流浪,因为有和你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人,有着群体的热情煽动,有着共同的目的。吉普赛人是个人性的流浪,所以只好如浮萍一样忍受风吹雨打了。

    可是在我们扯掉犹太人群体的标签,具体而微到个人的时候流浪效应就凸显出来了。

    《流浪的星星》里,个体希望的是一个简单的安居之所。在流浪中,艾斯苔尔想,“我情愿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看日子流过,看云,看鸟,然后做梦。”,“有一个安定的家多好啊,哪怕在阿隆港的山洞独身一夜也是美妙无比。”在安定的居所,艾斯苔尔可以看四时的景致,可以听马里奥的胡哨声,可以看到两条蛇恩爱缠绵,可以让特里斯当靠在滚动着水珠的胸前让他听自己心跳的急速。她可以整日里听母亲喊着“艾斯苔尔”,而不是“艾莲娜”,可以感受母亲的关爱,可以不再看到她孩子般的无奈哭泣。她还可以再次看到父亲,穿过齐膝的高草,抱起女儿,不用再总是翻山越岭,穿越日日夜夜。她想着,拉歇尔可以于意大利军官相爱,也不必担心战争结束后要遭到女人的嫉恨,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要受侮辱,要剃光头,被路人白眼。战争,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伤恨别离。雅克可以从前线回来,看着新生的孩子,听着清脆嘹亮却口齿不清的“爸爸”的喊叫。可以不会再有难民营,可以见到萘玛,那个只是交换了彼此姓名和眼神的阿拉伯女孩,却有着共同遭际的人。她可以守候着跳跃的烛光,安静的祈祷,静静的吟唱《圣经》的段落„„没有战争,没有流浪,艾斯苔尔可以享受更多的美好时光,更多的犹太人可以不必以他乡为故乡。个人的流浪,群体的流浪,何时才能停止?这是作者用笔传达着微小却又深远的对和平安宁的无限期待。

    作为独立的个体,你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亲人的离去,好友的分别,刺激着流浪中如星星般渺小的艾斯苔尔。在阿隆港等待船,如期待诺亚方舟一般,她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看到的,就像萘玛想第一次看到父亲打渔回来的渔船。对于最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是第一个想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所以我们对未来才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不放弃,我们祈祷第一个看到希望之光。然而,当我们抵达彼岸,在洪水退过,有鸽子口含橄榄树枝,向我们昭示所谓的和平来到,却发现原来的期待落空,我们总是无法如鱼得水于严酷的现实。耶路撒冷就在眼前,可等待到的耶路撒冷却是巴勒斯坦人的噩梦,是连绵不绝的战争,是彼此的伤亡悲痛。这是个体的失望,更是群体的失望,由希望变为失望。小说以抵达耶路撒冷之时,以发现原来圣地并非“圣地”、圣地也有战争为界限,前半部是心怀对圣地的憧憬,以祈祷来祈求希望为手段,即使有再多的艰难穷苦也会度过,后半部是以萘玛的难民营生活、雅克的战死、亲人的离开为标志,标识出希望的破灭。截然的相异,浑然一体的过渡,表现着作者的文章手法是如何的高超,其不自觉凸显出的希望逐步走向破灭又是如何的决然相异,这是群体里个人流浪梦的失落。

    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总是以笔法细腻动人见长,透过细细的笔调,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艾斯苔尔的心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逝去安静时光的回忆,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怜相惜,每一段散发出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关爱。然而,这种关爱的希望是容易失去的,爱人、父母以及萍水相逢的萘玛,都在时光里渐渐的回不来了,希望沦为绝望的过程竟然是那样的自然。追根究底,原因何在?战争!世界大战!对犹太人的屠杀和歧视,巴以冲突下两个民族伤痕累累。战争阴霾下是死亡,是无穷尽的失望接踵而至。失望是不可避免的,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每一个穿越二战的死亡线来到传说中的天堂耶路撒冷的人都有着这般失落。流浪、希望、战争、绝望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勒克莱齐奥写不尽的主题。

    在世界总体平和的今日,依然有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索马里冲突、科索沃冲突的发生,世界仍不太平。可是,在太平的地方,人们生活就是幸福的吗?我们看到有非洲的儿童疾病连连,有太多的无助人群需要人道上的援助。勒克莱齐奥观照的就是主流外的人群,是微小的、弱小的群体,是以美妙之笔描画渺小人的美好世界,如《流浪的星星》、《看不见的大陆》、《乌拉尼亚》,本身名字就带有乌托邦的梦幻姣好和无奈。同时,又蕴含不在此世,会流浪,即使在这世界,也还是永远的流浪者和默默者的意味。他用笔传达弱小者的声音,以对弱小被遗忘生命的关怀,提醒着生在繁华中的人们不要忘却了还有很多亟待帮助的人在世界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他正是用自己的笔来唤醒世人注重脆弱的生命,关怀弱小的群体,记起那些被遗忘的姓名,这是人本主义,是世界主义的价值观。许均先生说得好,“在探索人内心的过程中,勒克莱齐奥一直是向前的。他比较关注的是那些被遗忘的、主流文化之上或之下的文明。他是一个以独特目光来看待世界的人。其实文学应该是对于人类存在的揭示,是对人类文明存在的向往和想象。勒克莱齐奥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文学的可能。”如同本人的形象——勒克莱齐奥有着一个长方脸盘,一双含情的眸子,有着柔弱的文人气质——其文字也是细腻纤细,传达出的声音难以唱响天地,现代文明太庞大繁复了。“我想说的是,和过去相比,小说家已经不是预言家了。在过去伟大的文学时代,小说家经常承担的是预言家的功能,但现在,小说家没办法阻止犹太人大屠杀、不能阻止战争、不能阻止殖民、不能阻止奴隶制度。作家的这种无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回过头说,书和作家的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勒克莱齐奥的这段话中透露的完全是无可奈何的意思。即使这样,他仍以一个世界公民的姿态——毛里求斯是他的祖籍国度,法国是出生地,笔下的人物则是万万千千的易遗忘人——以偌大的世界观念,书写着世界里的事情,唤起更多的人关心小的生命和群体。

    勒克莱齐奥素喜为“边缘人”著书立传,《诉讼笔录》中疯疯癫癫的亚当,《金鱼》中四海为家的女孩,《巨人》中千呼万唤出不来的“巨人”„„这些“边缘人”无一不是既存社会的反叛者和逃避者,他们的反叛和逃避一方面揭示人们视之为当然的规则的吊诡之处:维系人类正常生存的规范同时也成了人类进一步解放自身的绊脚石;
    另一方面,“边缘人”的所作所为多少透出一点“出世”的味道,每每使我想起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出关》:厌倦了生活的老子骑上青牛,留下一卷《道德经》,西出函谷关,向这个世界告别。

    《流浪的星星》故事从1940年讲起,至1982年收尾,时间跨度达四十年,分别以第一和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女主人公艾斯苔尔经受战争、逃难、饥饿、疾病、死亡及战后辗转以色列、加拿大、法国的心路历程。篇首时的小女孩到书末已是年逾花甲两鬓斑白的老妇,而追寻幸福与自由的主题则贯穿全书,成为艾斯苔尔看似混乱的流浪生涯的一抹指路之星。

    与占领军通好的同龄女友被乡亲唾弃,暗恋的年轻人马里奥意外身亡,现实的种种打破了艾斯苔尔关于伊甸园的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一切都会永远地持续下去”,逃难路上艾斯苔尔一遍遍吟叹,依时局难易与心情流变而定。“一切”是指什么?家园、友人、父母的背影,还有一份温馨的情愫。乐园的恒定不变是每一个儿童的向往,然而时光终是残酷,彼得·潘再是百般抗拒也会长大,天堂是瞬间,幻灭是注定——纳粹侵入使艾斯苔尔认识到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继而认同、浸淫于这种身份,与阿拉伯女孩萘玛的短暂邂逅则使她认识到犹太人身份的局限,人类大同与博爱的理念从此觉醒。

    艾斯苔尔能够一眼就从众多阿拉伯难民中看出萘玛是同道知己,何以自己的未婚夫雅克就不是?勒克莱齐奥似乎是把男性当成了这个世界的压迫机制的一部分——艾斯苔尔看到,男人们今天荷枪实弹地保护本族的犹太女人,明天就会跑上战场杀戮阿拉伯人,制造更多的孤儿寡母。雅克的运道的确如此,后来死在与他族的战争中。艾斯苔尔是否就此成为男性的批判者,激烈的女权主义者?作者笔锋一转,专辟一章讲述萘玛的遭遇,她与男孩萨迪游走荒漠,逃避战乱和饥饿,在孤独寂寞中感知彼此的爱抚和温暖。萘玛仿佛艾斯苔尔精神上的同胞姐妹,萨迪也并非专事杀戮性情暴戾的男性,他们的历程似乎就是作者故意避而不叙的艾斯苔尔日后嫁为人妇的经历。男性不是女性的对立面,他们本身就是战争机器的受害者。“菲利浦和米歇尔也会来到这里,我爱他们”,包容男性,爱护丈夫和儿子是艾斯苔尔继续生活的精神支柱。

    与母亲伊丽莎白的关系一直是艾斯苔尔的内心隐痛。母亲终日活在父亲死亡的阴影之中难以自拔,做女儿的虽未表现青春期的叛逆与抗争,但叙述中动不动就出现的“伊丽莎白,曾经是我母亲的那个女人”的调子,多少透出对母亲的感受。自小失去感情羁绊的艾斯苔尔成了个精神上的流浪者,远赴加拿大生子求学只是断线风筝的意料中的举动。无根的漂泊使她痛苦难当:“他们都有自己的家,有出生地,有他们可以凭悼祖父母的公墓,他们有自己的记忆。而我,除了肚子里的这个即将显现的球,我已一无所有。”她与儿子一同回归以色列,意在给儿子创造一个“有自己的记忆”的环境。她到法国陪伴临终的母亲,医院周边燃起的森林大火令她想起四十年前大逃难的点点滴滴,继而感到一种“疼痛”。直到此时我们才看到,艾斯苔尔的刻意忘却和流浪生涯并没有如她预想的那样消除内心的“伤口”。风筝并未断线,“伤口”也从未弥合,无论是母亲还是她自己,尽管方式不同,仍然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战争的记忆中。她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找不到这疼痛来自何方,我便会丢失了我的生活和真理,我将要继续流浪。”

    最终“疼痛”总算被及时找到,而拯救也被证明有效。艾斯苔尔凭吊了父亲被杀的地方,将母亲的骨灰远远抛撒,等待丈夫和儿子与她团聚。一段阴霾连连的记忆就此逝去,“流浪”得以终结,而“生活和真理”终于旗开得胜。这时我们想到了战时救济过这对母女的西蒙舅舅,这位从未正式露面而只活在艾斯苔尔记忆中的老人说:“必须离开才能忘记!得忘记!”真是一语中的!遗忘不是为了隐藏伤痛,而是更好地面对未来。自由和天堂固然遥不可及,但它们就在你我的生活中,生活固然琐屑、庸常,但仍维系着人间的爱与温暖,值得我们守护。

    从某种角度而言,《流浪的星星》的主人公的艰苦求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似勒克莱齐奥的其他主人公那般“超脱”,如亚当装疯卖傻,金鱼女孩四处躲藏,或是如《巨人》中烧掉超市“百宝利”那样极端且无意义(还会落下恐怖主义的把柄)。恐怕作者自己也已经认识到,如果一个人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心如止水、漂浮无根,且无任何幸福可言。艾斯苔尔这个形象或许意味着一种成熟,不仅是作者思想从“出世”到“入世”的回归,也是包括你我在内的人生可能有、也可以有的升华。

    因此我满怀喜悦地说—— 欢迎回来,勒克莱齐奥先生。

    流浪地球观后感 精选15篇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共20篇)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共5篇)

    浪潮读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