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热点 > 正文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乡镇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课题报告x

    时间:2020-09-21 11:28:14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乡镇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课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

    (1)国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与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的。作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它集中体现了本次新课改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新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运行机制、课程结构、课程类型、学生学习方式、学生评价方式、教师和学校发展方式等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上述变革的任何一个方面,无一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所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它对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增设了一门课程,而是对我国传统育人模式和育人思想的重大挑战。

    (2)本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

    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省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抢抓课改先机,以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教育模式,2001年学校先后成功承办了赣榆县小学语文、英语等学科实践活动研讨会。2002年,在总结学科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市较早地进行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并积极稳妥地在全镇推进。学校先后成功承办了赣榆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会 和连云港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心校对所辖村小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在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乡镇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旨在根据农村小学师资和课程资源现状,探索一条农村小学行之有效的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与途径。

    (3)与本课题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必修课程,因诸多原因导致开设不均衡,常态化实施步履艰难,因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在全国各地均有探索。以下是检索到的:

    如山东、上海等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以试题形式纳入到高考中,通过考试引起地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以此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常态化实施的状态。

    另有很多地区采取了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推进策略,从解决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入手推动了课程的实施,解决了一些宏观上的实施问题。但是,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靠自上而下的研究未能得以解决。

    还有一些地区通过探索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建立健全组织和相应机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对推进课程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检索到的各地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来看,各地因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文化教育的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的实施推进策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本课题与外地相关课题的联系、区别

    以上研究中的一些推进策略在我校的课程实施中也曾用过,如以考试推动课程的实施、以点到面逐步推进等,这些策略对推进课程实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课程的全面落实、常态化实施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的课题要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想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探索出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能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的策略。

    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在研究领域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出现。因此,该课题切合农村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及推广价值。

    二、课题确立的依据

    1、理论假设

    (1)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需要教育行政、教研、科研、培训部门相互配合;需要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扶持。

    (2)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示范辐射的过程:利用形式多样的观摩研讨活动增进村小交流,发挥中心校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村小均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3)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一个磨合期、适应期;通过经验和成果的不断积累,逐步实现验证和接受。

    (4)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成果转化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2、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认识并非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主体的认知结构亦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经验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做”,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活动中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素质教育观点

    素质教育观点产生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而产生的一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潮,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亮点工程。本研究依据素质教育原理,建构全面培养、塑造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推进策略。

    3.主体教育的理论

    主体教育实验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至今已有近10年,它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认为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化社会人的核心素质,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应当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环境和一切便利的条件,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活动”是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在活动中,人的特征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各种要素才得以产生并结合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充分,越全面;人的活动越深入,人的研究意识就越强,越有创造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式。

    本课题以乡土资源开发为突破口,,以乡土教育为载体,探索一条资源开发的途径。

    (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职教师,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加之是一门新课程,和学科课程实施的模式又完全不同,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探索活动组织的“规律性”, 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3)研究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模式。

    考试是当前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体现在命题里,怎样把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构件具有区域性质、科学的、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是从根本上改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最重要的做法。

    通过以上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共同构成农村小学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模式。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努力构建符合我市市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策略,积极挖掘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各种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组织和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打造一支课程理论和课程实施的专家、骨干队伍,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我市课程实施水平,进而提升我市新一轮课程实施的总体水平。

    具体目标:

    1、探索出一套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模式。

    2、出台课程实施的相关评价激励制度。

    3、转变教育观念,锻造一支优秀的课程实施队伍。

    4、开发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活动组织“技术”。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目的,并由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进行不断的实践——反思循环,使实践不断得到改善,主要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步骤进行.研究过程能融教育理论和实践于一体,是一个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将深入学校的实际,遵照计划——采取行动——交流反思——再行动的方案,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完成。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抽样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认识等问题现状,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思考合理的对策,指导学校的实践,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文献法

    收集、阅读、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信息动态,了解各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推进的经验,调整研究的策略,调控研究的进程,确保本研究具有前瞻性、时代感、创新性和有效性。

    六、研究成果

    本课题从05年的9月份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中心校带动村小,全面、均衡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中心思想来展开工作。三年来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课程管理策略的研究”。

    (一)课程资源开发模式:中心校构建课程“菜单”,村小融入特色内容

    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采取“两级”开发制,即:先由中心校构建课程“菜单”,村小融入特色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完全由学生自主选题,很难协调“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为此,我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先由中心校构建课程框架,提供课程菜单,让学生在这个框架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题。同时,让村小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村的课程资源优势,进行二级开发,融入自己的特色内容。这样,整个框架既体现了乡镇的整体性,又体现村小的个性与特色,使课程框架框而不死,活而有度,教师有抓手,学生活动有依托。

    中心校在构建课程“菜单”时,在内容上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范围上要包罗了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在方法上主要包括主题探究、社会实践、生活体验、设计与制作等活动类型。例如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发的校本课程《乡情》,内容涉及到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服务、风土人情、文化教育几方面。共分为九篇。每一篇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三、四、五、六四个年级的内容,每一个年级的每一块都提供了一个活动菜单,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同时学生如果有其他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加进来。在活动菜单后面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主题为学生设计了参考学案。这九篇分别是:第一篇是“谁不说咱家乡好”,这一篇是对家乡的概述,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认识家乡,在篇章结构上,全篇共分为三个梯度:认识村——认识镇——认识县。三年级是“童眼看村庄”,四年级是“童手绘新村”,五年级是“走进家乡——石桥镇”,六年级是“飞跃的赣榆”,并和我省的地方课程《淮海文化》融为一体。这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家乡的外延也不断的扩展。第二篇是资源丰富的自然环境,第三篇是充满活力的农业生产;第四篇是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第五篇是欣欣向荣的社会服务业;第六篇是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第七篇是纯朴的乡风民俗;第八篇是各具特色的乡村“名片”;第九篇是可歌可泣的红色英雄。

    第八篇各具特色的乡村“名片”,是让村小进行“二级开发”的。各个村小根据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选取具有个性化的内容,融入到中心校设置的课程框架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如:石桥小学地处镇政府驻地,石桥河从镇中间穿过,河的两岸有很多乡镇企业,石桥小学选择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的话题。官庄小学所在的村庄有80%的家庭从事家庭装潢,村民也因此脱贫致富,官庄小学就以“家乡的装潢”为主题进行特色开发。另外还有龙头小学的亲近蔬菜、王集小学的绿色家乡、大庄小学的窑文化、东温庄小学走进文明村、大温庄小学的刻纸。等等。

    这9个篇章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按照这个顺序固定下来的,而是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每个学年至少要完成每个篇章中一个活动。这样四年下来,学生对家乡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

    (二)实施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1、从学校层面上讲,先在中心校选一个实验点。取得初步经验后,在向全镇推广。从教师层面上讲,这个点是指选的骨干教师,由骨干教师通过学习与实验,总结出活动的一般规律后再向全镇教师推广。下面先从学校层面上讲,具体思路是:“抓一个点——连成一条线——促成一个面”

    (1)抓点

    我们先选中心小学六年级为实验点,按计划进行初步实验,制定各年级的课程内容框架草案。

    (2)连线

    一年后,在中心小学3—6年级所有班级实施,并对各年级的课程内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3)成面

    又经过一学期后,在全镇小学3—6年级所有班级实施,同时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工作的全面梳理、总结,初步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的《石桥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4)求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们将根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的成功经验,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内化,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整理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

    2、从教师层面上讲,我们先选取一部分骨干教师来担当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中一边摸索一边总结,形成活动模式,为下一步向全镇教师推广找到抓手。这些模式有:

    (1)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类型来看,可以分为主题探究型、社会实践、生活体验型、设计制作型等等。

    (2)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构来看,以主题探究型为例,一个小专题一般可以按“确立主题、设计方案—学生实践、体验—成果交流、评价”等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立主题、规划方案有两种模式,一是教师对活动主题有一定的预设,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筛选问题形成不同的小专题、按照兴趣分组制定活动方案、交流论证方案。另一种是完全有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问题,然后有师生共同确立活动主题再分组制定方案、论证方案。第二种方式教师很难顾及到自然、社会、自我几个方面,整个学年的活动也缺乏系统性。所以我们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第二阶段是学生具体活动阶段。活动之前,指导教师一般要对学生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如怎样采访、怎样调查、有那些途径、应注意那些问题等等。活动一段时间后再把学生集中起来,展示阶段成果、共同解决活动中的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开展活动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是成果交流与评价,活动开始前,每个小组先对活动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并在小组中讨论确定成果展示的形式,在展示之前,要先向全班同学回顾活动情况,让全体同学对该组的活动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展示各个组的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因活动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3)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可分为递进式(全班围绕一个专题,逐步展开,层层推进。)、协作式(一个专题按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调查研究的成果在大组内交流,最后共同完成主课题。)。

    (4)成果呈现形式: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论文、图表、小制作、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校报、画廊、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阵地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通过交流、评价进行思维碰撞,分享研究成果,从中获得深刻的内心体验。

    (5)用好信息采集本

    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信息采集本,作调查统计、记录、写感想等实践活动所用。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个性差异,从泛泛的剪贴、摘抄到到有目的、有专题的剪贴和摘抄;从学科性到综合性,从记录信息到整理信息、正确理解信息,从分析数据到写感想到创造、应用,从单纯的信息收集整理到版面的综合设计等,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信息资源本,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既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自我展示研究过程创设了一个平台。

    (6)结合实际,灵活安排时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时间安排上,采用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分散安排与集中使用相结合;在活动形式上,采用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在活动空间安排上,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三、课程管理模式:强化过程指导,注重评价激励

    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强化过程监控与指导,注重评价激励等手段引导全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从实验向常态过渡。

    1、强化过程监控与指导,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足、上好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中心校强化过程监控与指导,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具体措施如下:

    (1)开学初,中心校规定每学期活动量化。(3——4个短线活动,1个长线活动),各村小上报指导教师名单,活动专题,活动时间安排等。

    (2)中心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全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调研、检查、指导工作。

    (3)学校建立巡课制,并把巡课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2、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1)以赛代训,每学期,我们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比赛活动。如:教师案例评比 、学生活动成果展评、综合实践活动小专题材料评比、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评比等等。

    (2)发挥中心校的示范作用。定期组织汇报和研讨,通过汇报课、研讨课、课改沙龙等形式,使教师尽快上路,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模式。

    (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如课时的落实,长短线活动的安排,学生信息本的使用,活动模式的探索,课程菜单的修改和完善、原始资料的整理、学生成果的展示、教师案例的积累等。

    3、 建立资源库,搭建信息平台

    为了便于教师、学生查阅资料,我们要求各村小把前几年积累下来的活动案例、教后反思、学生的活动记录、活动感受、活动图片、活动实录等资料,以电子和文本两种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存档,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资源库。

    4、因地制宜,建设“小小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来支撑。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各村小因地制宜,建设“小小实践基地”。小学利用学校前面的空地建设了“花之苑”、“种植园”、蔬菜园、养殖角;让学生对周边动植物开展系列研究并采集标本,建立起“小小生命科学院”。小学利用村里装潢材料厂、小学利用本村窑场、小学依托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小学依托文明村建设、小学依托龟山茶园建成各自的实践小基地。学校为“小小实践基地”正式挂牌,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种植、养殖观察日记、种植、养殖技术大比拼;小记者采访比赛等等。

    5、注重评价激励,调动师生积极性

    (1)我们从主题的确定、指导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四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方案,分期中、期末两个阶段对师生的活动记录、活动过程进行量化考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教师评价方案附后)

    (2)学年末及时落实考评结果。具体落实到对教师年度考核、晋职、聘任等工作中,落实到对各村小的目标量化考评与村小校长的聘任中,

    (3)加强目标激励,每学期都要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和优秀学校领导,在落实量化加分的同时兑现奖金。所有这些措施都较好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持久地开展。

    六、效果检析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乡镇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实验是一项综合性实验,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矫正、再实践、总结,我校已初步摸索出“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策略。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1、“以中心校带村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的基本模式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特点,通过大课题进行统领,各村小在大课题的框架下同时开展各子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心校通过系列评比活动,把主题活动引向深入。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面明显提高,学生自身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三年来学生在县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300多人次,赣榆县教研室对我校的视导评估中曾这样描述:“石桥小学的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乡镇”。

    3、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1)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其他课堂上也基本上摒弃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 “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逐步建构起一种“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赛课、评课、说课、课件制作比赛等获奖人数逐步增多,从2005年至今有25人次获县级以上奖。

    (3)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年来,实验教师发表与课题有关的论文8篇,,获奖论文(市级以上)30多篇,在县级以上教研部门立项或结题的课题17个。

    3、学校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先后成功承办了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研讨会、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会、县“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会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学校“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被确定为市课改重点推进项目,并承办市小学课改重点推进项目阶段研讨活动,学校也被确定为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基地。2006年2月又作为全省农村小学唯一的代表参加了“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并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受到省领导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获省二等奖。开发的校本课程获省三等奖。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录像课获国家三等奖。优秀课评比获市一等奖。在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中心校获一等奖,4家村小获二等奖。同时该课题自立项以来,学校从不同角度、不同年级进行研究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信任,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誉。2007年学校被评为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学校。在市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七、结论与思考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乡镇中心校带村小”模式研究》的课题实验在有关专家的不断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模式。实现了既定的实验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实验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我们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需作进一步探索:

    1、课程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教师现实素质水平的错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农村小学教师的主力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他们热情虽高,素质不足,具体表现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缺乏深度实践和实质性的体验。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学科化、教材化的趋势。

    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在检查与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老教师用中心校下发的参考案例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3、课程实施效果的隐性与教师评价的显性要求错位。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隐性的,是很难用某个标准来衡量的,而且不是一时一事就能表现出来的。这期间,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又不能获得即时的收获和回报。造成课程实施效果的隐性与评价教师的显性要求矛盾。

    如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素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逐步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是目前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和完善的地方。虽然将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彰显教育智慧的重要舞台。我们将不断总结、完善实施策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课改工作中的亮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