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时尚 > 正文

    市委书记2020-2021年讲政治守规矩主题廉政讲稿x

    时间:2020-09-19 07:34:0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市委书记2020-2021年《讲政治守规矩》主题廉政党课讲稿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始终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先后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刚才,我和大家一起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学习了相关的法律和文件,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有很多感触。特别是看完警示教育片,我深切地感受到,缺乏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是诱发这些人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就“讲政治 讲规矩 永葆政治底色”这一主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讲政治,要防范三个倾向。一是防范脱离群众的倾向。咱们在坐的各位,都是承担社会公权力的人,是社会的管理者,更是为但有少数干部会不自觉地忘记了自身的公仆角色,当起了群众的“主人”。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如同鱼之于水,离开了水的鱼不能生存,离开了群众的干部也就不能成事。第二是政绩观不纯的倾向。这几年,城市暴雨内涝问题很热,群众戏称“看海”。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们要从群众的调侃中,看到背后的城市下水管网的建设问题,这是一种看不见考不到的“隐绩”。有的干部觉得这种工作做了领导看不到,因此就刻意回避,把主要精力放在上级看得到的“显绩”上,殊不知“隐绩”和“显绩”是会相互转化的,群众意见大了,有的干部就要在这种“隐绩”上栽跟头。第三是能力不够的倾向。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错综复杂,我们有的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对群众诉求缺乏真实的了解和感受;有的办公室坐多了,在工作中摸不准群众脉搏,与群众的关系也越来越远。近年来,部分单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安排了多个批次机关干部到村社区、重点项目、征收一线和企业挂职,效果比较明显,也成长起来了一大批干部,值得继续保持下去。

    讲政治,要做好三个表率。第一是做理论学习的表率。目前,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还存在着学而不深、不能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等问题。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党性修养的“营养剂”、推动发展的真本领。第二是做干事创业的表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在目标确立的基础上,必须落实好责任清单,层层传递压力、明确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要争先,结合各自岗位职责,主动参与和服务项目建设,形成强大的合力。第三是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要正确对待权力,珍惜政治生命和家庭亲情,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严于自律,以高度的自觉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管好自己;要经得起诱惑,坚守底线、严格要求自己;要自觉接受监督,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守规矩,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党员干部是一个地区行为的表率,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整个社会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还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针对“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旗帜鲜明地阐述。由此可见,尽快在党员干部心目中树立更加强烈、更加自觉的“规矩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一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才是把守规矩视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从懂规矩,到守规矩,是一种自觉,一种成熟,一种忠诚。只有自觉遵守规矩,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是担当起责任和使命。守规矩,是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保持一种清醒、一份冷静、一种定力,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领导干部靠人格魅力树形象,更能起到引领作用,于"无声处"在干部群众中传播正能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通过不断地政治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贯彻落实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准确把握纪律和规矩执行的各种要求、标准和尺度,以更有实效的行动,认真践行专题教育活动。一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要带头在政治上守纪律、讲规矩,用党的先进思想指导工作实践,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力、政治鉴别力和政策水平,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确保政令畅通,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二是做守纪律的“带头人”。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按照党纪法规开展工作。坚定用党的纪律约束和规范言行举止,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八不准”纪律,把好纪律约束关、言行规范关、生活情趣关。自觉净化“工作圈”、“生活圈”、“娱乐圈”,牢固树立农发行人的良好形象。三是做守规矩的“代言人”。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标准,常以规矩意识砥砺自身,将纪律当作带电的“高压线”,真正把规矩印进心里,做到规矩面前无特权,规矩约束无例外。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把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纳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把银行从业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附公文写作的经验(供参考)

    一、从事公文写作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1.“跟着感觉走”。那些初出茅庐、初进机关门的人,在刚接触公文写作时,往往容易“跟着感觉走”,学术味、文学味、书生气十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虽不乏文采、也不乏观点,但总让人觉得飘飘悠悠,落不了地,不太靠谱,缺乏针对性。有个老笔杆子谈到自己当初为领导起草一篇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起了一个很有气势的题目《论思想冲破牢笼》,可领导看后大笔一挥,改为《谈谈解放思想问题》。

      2.“跟着套路走”。随着机关岁月的磨练、教训的积累,人也慢慢地老实起来了,照着前人的老套路、老范文来写,很快就上路了,写得像那么回事了,但又开始变得刻板、僵化、八股化。这个阶段是一个必经阶段,但是时间长了不好,太危险。如果你作茧自缚,不能破茧而出,只能是越写越死。现在机关里有这样一种人:让他写稿子,往往很快就写完了,但是你会发现都是一个套路、一个面目,就像同一生产线上出来的,让他改了再改,还是那样。这样长期下来,一旦“定了型”,真有点无药可救。

      3.“跟着问题走”。这个时期,对人对事、对业务对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感悟,从鼓捣字儿转变到琢磨事儿,笔下有了根、有了魂、有了神,不再受形式所困、文字所累,不再优先考虑结构严谨不严谨、语言优美不优美,而是开门见山、直奔问题、直指要害,说得明明白白,写得切实到位。

      二、做好日常公文积累的六个步骤

      1.“悟道”。“道”之本义是“道路”,后衍为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统群学、通万理、化万物的总智慧、总规律、总法则,是管本源、本质、本真、本位的,古人称之为“大道”。那么,我们共产党人的“大道”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写公文,不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大道”,就不会有思想性、规律性和辨别力、洞察力。“道”主要靠“悟”——感悟(直观感受)、体悟(亲身体验)、领悟(学习领会)、渐悟(日积月累)、顿悟(直达彼岸)。把道悟通了,一通百通,一了百了。

      2.“研理”。道理道理,“道”和“理”是不同的,“道”之下为“理”,简言之就是某一具体事物或领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理论体系。不仅要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写作,还要学习研究古今中外的文章学著作,深入钻研写作理论,研究写作规律,精通文理、文脉,这样写出的公文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3.“习法”。“理”之下为“法”,就是创造、制造、改造某一事物的具体方法、技术、流程.制度等。写文章也有具体的方法、技巧、流程、步骤,如怎么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遗词造句、行文叙述等,我们称之为“文法”。“法”重在“习”。怎么“习”呢?一是要多诵习。尽拉多地熟读乃至能诵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好公文,久而久之就会读出文法章法,诵出语感灵感。二是要多摹习。也就是要注重多临摹好范文,照葫芦画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篇篇都是经典范文,应多加揣摩。三是要多练习。刀子越磨越快,笔头越写越硬。要抓住一切机会,亲自动手写稿子,和大家一起议稿子、推稿子、改稿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有大法,无定法”,学法得法不能拘泥于法,要活学活用。

      4.“知事”。也就是对写作对象,你要非常熟悉、非常了解、非常在行。知事是行文之本,没有这个本,思想的锋芒就无以依托。要把知事谋事与作文谋文结合起来,知大局、察大势、明大事,悉政策、精业务、懂本行。“事”了解得不清不楚、不深不透,稿也就不可能写得又清又楚、又深又透。知事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习,二是调研,三是实践。

      5.“积材”。就是平时要多注意收集素材,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主要是建好“四库”——思想库、素材库、语言库、范文库。用好“两把剪刀”:机械剪刀,剪贴报刊资料;电子剪刀,势辑电子信息资料。“一支笔”,即摘录抄录各类好观点、好语言、好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积累资料要做到纸上留印、脑中留痕、库房留门,以免用时想不起、找不到、翻不出,出现“守着粮仓饿肚子”“背着米袋要饭吃”的现象。

      6.“勤思”。也就是光收集储存还不够,还要加工、消化。亲身思考和感悟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才能做到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日常思考感悟多了,下笔就不会肤浅空洞。

      三、公文写作之前的“五个想明白搞清楚”

      1.把主题、主旨、主线想明白搞清楚;

      2.把方位、站位、定位想明白搞清楚;

      3.把框架、结构、布局想明白搞清楚;

      4.把重点、难点、亮点想明白搞清楚;

      5.把场合、身份、对象想明白搞清楚。

      四、精准构思的“五看”技巧

      1.“向上看”。和上级对表,准确地领会把握上级领导精神。写领导讲话稿,除了要和中央精神对好表,也要和领导本人对表,做到:“平常学领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平常学领导”,服务领导必须了解领导、学习领导。要常学常悟领导的“稿外话”,包括其思想、语言、情感和兴奋点、关注点等,力争在各方面部与领导处在一个频道,同向思

      考,同语表达,同频共振。“写前问领导”,就是动笔前,在时间允许、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与领导沟通得充分一些,把领导的思路意图摸得更准一些,增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不要自以为是、摸着黑写。要知道,领导不关心的东西等于垃圾。“写时当领导”,也就是如同演员入戏,把自己换位成领导角色。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想领导之所想,也要想领导之未想,努力达到“写后启发领导”的效果,防止领导想到一就只写到一,说到二就只写到二,—旦后来领导又想到三、说到四,而使自己陷于被动跟进、疲于应付。

      2.“向下看”。和基层对表,接地气,了解下情,把回应基层呼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行文发文的现实依据,否则写出的文章、发出的文件就没有针对性。

      3.“向前看”。和愿景对表,认清趋势、把准方向,不能看得太近。

      4.“向后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过去走过的弯路。

      5.“向里看”。和自身对表,正确定位,合理预期,务实施策,防止公文内容脱离现实条件和自身实际。

      五、如何写出一个好题目

      1.好题目有什么魅力?题目是文眼,是主题思想。它要很明确地告诉人家,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抵制什么,题目要像一面旗帜、一盏明灯、一个标杆、一面镜子,立场鲜明、态度明确、观点清晰。

      2.好题目有哪些标准?好题目至少有这么“三鲜”:一是鲜明直接、有的放矢。让人一目了然、一针见血。二是鲜亮打眼、尖锐抓人。能够—下子说到人心坎里,产生共鸣、引发同感,同频共振,起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好效果。三是鲜活生动、有表现力。善于用一些“大白话”、大实话等通俗易懂的群众语吉,新颖别致、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好题目就是要“新、巧、活、短、实”,犹如一个人的好名字,能够让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心头一颤”,真正“听得进、记得住、叫得响、传得开”,能够“入目、入脑、入神、人心”。

      3.好题目从哪里来?好题目来自干部群众,来自火热的生活,来自平时的思考和积累。一是好题目来自群众。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群众语言最生动、最鲜活、最朴实、最简洁,群众是语言大师,比如说,什么是官僚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群众就说:领导干部不下来就是官僚主义;下来不干事就是形式主义。从群众语言中去提炼题目是个好办法。二是好题目来自基层。基层是创新的摇篮,基层直接面对矛盾、问题和困难,躲不开、绕不过。从问题和现象中去提炼题目是个好路径,有时问题就是好题目。三是好题目来自实践。高楼大厦、深宅大院里是憋不出好题目的,憋出来的也苍白无力,也只是个文字游戏而已,实践是探索的沃土,活跃的创造来自实践,唯有实践出真知、出好题。四是好题目来自领导讲话特别是即兴的一些讲话。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在于他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于领导掌握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信息量大、含金量高,思想闪光点多,稍作提炼捕捉住就是好题目。

      六、写好公文的“五个讲究”

      1.讲究“皮薄馅厚汁多”。皮薄,就是过渡的话、穿靴戴帽的话少点,不要拐弯抹角绕圈子、不要东拉西扯不入题,说了半天还不着正题、不入主题,给人“只闻楼梯响,不见主人来”的感觉。馅厚,就是要有思想、有观点、有内容、有干货,要“货真价实”。文章的生命贵在有思想,一篇真正能够吸引人、打动人的文章,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词藻、工整的对仗,而在于有独到的见解。见解源于有没有一双慧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才可精于表达,善于察别人所未察、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汁多,就是有味道,这味道就是要有一定的文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文笔要好。干货不等于干巴巴,要既好用又好看,让人“吃”得有滋有味。

      2.讲究“虎头豹尾”。所谓“虎头豹尾”,一是“头要亮”。即开头要吸引人,要抓人,“扣人心弦”,让人想读、爱读下去。通常可以采取“树靶子”“列现象”“讲问题”的办法,引出话题。二是“尾要翘”。做人不可翘尾巳,但做文可以也最好是翘尾巴。翘尾巴就是要有力量、有气势,让文章的结尾扬起来而不是落下去,能够提神来劲,具有感染力和战斗力。

      3.讲究“起承转合”。文章讲究个“章法”,好文章可以“大开大合”,放得很开,收得很紧,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一篇文章必须讲究怎么“切入”,怎么“破题”,怎么“领起”,怎么“过渡”,这些个节点要好好推敲,要出彩。文章可以跳跃,但要避免显得突兀,不能“断气”,一定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看似乱石铺街,实则逻辑严谨,散而有序。写文章要学会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一步一步地深入和推进。“起承转合”好比一个曲子,有过门、有高潮、有快慢,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4.讲究“有破有立”。好的文章往往是“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立结合。一般是先破后立,“砸烂破房子,才好盖新房子”。“破”就是告诉人家“不能这样做”,就是反对什么、防止什么、抵制什么,“破”更多的是摆事实、讲现象、说问题,好比“把脉号诊”;“立”就是告诉人家“应该怎样做”,就是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褒奖什么,“立”更多的是说方法、讲道理、立规矩,好比“开出药方”。“有破有立”就好比坐诊又号脉,“望闻问切”又“开出药方”。总之,“有破有立”是以说理为主要特征的文章的核心元素。文章的针对性、生动性往往就体现在破与立的结合上,“有破有立”的好文章才生动有趣,才不会“沉闷”和“死板”。

      5.讲究“遣词造句”。有人说,写文章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那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义理和考据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辞章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辞章讲得就是怎么遣词造句,好的辞章在于用词要妥帖,造句要合文法。遣词造句就是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宇斟句酌。文章用词既要准确、严谨、规范,又要生动、深刻、鲜活。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章有情有形,情在内、形在外,而情与形都有赖于语言表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