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时尚 > 正文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14 12:56:19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东陵区(浑南新区)嘉华学校

    张艳丽

    2012-9-27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知识竞赛中得分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 (20 分钟以上 ) 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
    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本节课的设计就采取了第二种方案。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升入初中不久,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还不太熟悉,在新时期下,学习过程更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强调学生掌握一些定式的法则,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又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小组讨论就是学生锻炼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小组讨论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设定合适的话题,让学生有的放矢,而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教材的阅读,对于教材内容没有新鲜感,所以这时我从问题入手,举出一个看似搞笑的结果,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知识竞赛中小组得分的计算,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重点与难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类比小学阶段学习的加法,比较其中的差别,注重不同点的教学,即异号两数相加时的绝对值相减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设置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某次数学竞赛,有三种参赛队,比赛规则规定,每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最后得了冠军的队一道题都没答,而第二名还答对了三道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请设计一个具体情况,使这种情况合理符合题意。

    问题出来之后请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每个组的答案可能不一致,比如说第二名可以是答对三题但答错了五道题,那么得分就是-8分,而第三名可以是答错了一题,一个也没答对。然后由学生给出计算过程,即(+12)+(-20)=-8分,也可以有其它举例。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一些知识,比如绝对值等,以上面的问题为例,来不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得分情况:
    (1)答错3题时:

    (-4)+(-4)+(-4)=-12分 (2)答对5题时:
    4+4+4+4+4=20分

    (3)答对3题,答错5题时,

    答对的3题与答错的3题抵消为0,剩下的两个答错题得分为-8,即12+(-20)=-8 由学生讨论其它情形的得分情况及计算方法。

    总结:先确定得分是正还是负的,再考虑绝续值。

    法则得出:
    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法则解决问题

    例1(教科书的例1)

    解:(1)(-10)+(-1)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10+1)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1 (2)180+(-10)(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180-10) (和取正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170 (3)5+(-5)

    =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0+(-2)

    =-2(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计算下列算式 ,先判断正负说理由,再计算绝对值。(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总结:给以上各题分类,即同号还是异号,再选择法则的相应内容去解决问题。

    强调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及绝对值的确定。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练习设计

    1、基础练习:

    教材36页知识技能1.计算

    (1)(-8)+(-9);

    (2)(-17)+21;

    (3)(-12)+25 (4)45+(-23);

    (5)-45+23;

    (6)(-29)+(-31);

    (7) (-39)+(-45);

    (8)(-28)+37;

    (9)(-13)+0 通过计算学生总结法则哪部分的应用最易出错,从而提示学生注重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及绝对值的确定。

    教材第

    2、3题自己完成

    数学理解中设计-4+3的情境,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有多种,比如气温的变化,得分的变化,水位的变化等。

    2、提升练习

    1.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2.已知如图:

    那么a+b ______0;

    a

    0

    b

    五、教学反思:

    本节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紧跟教学改革的脚步,把培养学生能力做为主要内容,同时注重合做交流,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同进也兼顾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加法法则,类比有理数范围的加法和小学阶段的加法的区别,并能用法则进行计算。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授课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
    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

    黄队的净胜球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
    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课后作业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三、说学法: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

    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法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简述如下)

    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今年恰好举行了世界杯,所以通过足球净胜球问题引入教学,情境活泼、自然。在学生回答(-1)+(+1)=0和(+1)+(-1)=0时渗透“正负抵消”的思想引入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情形。

    2、探究新知---行

    (1) 类比小学学习加法的“实物数数法”(1用一个 表示,-1用一个 表示,那么2就用两个 表示的方法)和“正负抵消”法形象直观得出一组有理数加法的结果,教学时除(+2)+(+3)教师示范得出外,其他几例均可学生自主得出,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时及时给与积极的评价。(2) 联系前面数轴,运用数轴也可以形象得出上述四组数的结果。在教学时要强调加法的“叠加性”,此处学生易出错。如在讲(-2)+(-3)时学生虽然明白-2表示从原点出发往西移动2个单位,但在加上-3时易犯“又从原点出发”的错误,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讲点的移动再移动然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在此基础上出示其它几个算式,让学生运用点的移动说明运算结果;
    二是联系孩提时学数数(数手指)的方法进行类比。在此处的教学师应加强引导,在讲完第一个式子的表示过程后其他三个让学生依照刚才教师的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出矫正和评价。

    3、得出新知---省

    在前面形象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学生从四个例子中发现一般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在引导学生观察前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师可诱导学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再诱导学生看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如果学生有困难,师可引导学生分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观察符号与绝对值特征,再请学生发表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见解。此处应肯定学生朴素的语言特别应表彰有独特见解和说得完备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4、运用新知---信

    此处的“信”主要是指在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时对照法则“步步说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法则用好法则的信心。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时更要着重强调、矫正、理清思路和步骤。然后师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此处又是“省”),在随堂练习时教师关键是反馈矫正、积极评价,

    5、联系实际、小小拓展;

    为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此处可安排两道实际应用题:如:请根据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
    (此例有很多好情境,教师应对举例举得好的学生给与积极评价)。又如: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6、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在这节课的得与失、感到困惑和疑难的地方、运用法则的关键和步骤等等。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提炼。运算时的基本思路: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

    7、课外作业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作业。教师还可提问供学生课外思考以挑战老师: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后,老师认为“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老师的说法正确吗?请

    聪明的你举例说明。

    同行点评

    潘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是比较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叁与者。的确,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
    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松坝九年制学校 李庆增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探索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教学过程内容:

    一 问题导入: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了正数和正数相加、正数和0相加,当引入负数以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二 新知探究: 1自主尝试:

    若: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借助数轴列出下列算式,尝试得出结果)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m,写成算式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m,写出算式 .(3).若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则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m,写成算式 .2.尝试应用: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1)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列式

    (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 列式

    (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列式

    3.观察分析归纳:

    (1)观察:“5+3=8 5+(-3)=2 (-5)+(-3)=-8 (-5)+5=0”你能从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整理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 练习检测:
    1 计算: (1) (-4)+(-6)=

    ; (2) (-6)+(-4)=

    ; (3) (-37)+22=

    ; (4) (+15)+(-17)=

    ;

    1616 (5) -3+3=

    . (6) (

    55(7) 0+(-2.8)= (8) -2.32+0= 2 甲地海拔高度是-28 m,乙地比甲地高32 m,乙地的海拔高度是

    m. 3 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 ) A.24

    B.-24 C.2

    D.-2 4 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四 总结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应先判断加数类型,然后确定和的符号,最后计算和的绝对值.特别是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相同,并把绝对值相减.

    五 作业:P24 1:⑷⑸⑹⑺⑻

    【桐梓四中“六环”课堂教学七年级(上)数学学科导学设计】

    第一章

    有理数 1.3.1有理数的加法

    (二)

    执笔:罗登攀

    审阅:

    审核: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2、能合理运用加法运算律化简运算.;

    3、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难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三、学习课时: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P19--20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是什么?加法结合律又是什么?

    2、计算下列各式得到怎样的结论?

    30+(-20)=

    (-20)+30=

    [8+(-5)]+(-4)=

    8+[(-5)+(-4)]=

    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还适用吗?

    (二)合作探究

    1、加法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_______的位置,_________不变。

    用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法结合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_____________,和不变。

    用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实际题时怎样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展示质疑

    1、小组学习探讨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代表发言,参与评议。

    2、提出疑难问题,并帮助他组排忧解难。

    (四)检测反馈

    用适当的方法计算:

    (1)(-2)+3+1+(-3)+2+(-4)

    (2)16+(-25)+24+(-35)

    (3)23+(-17)+6+(-22)

    (4)(-2.48)+(+4.33)+(-7.52)+(-4.33)

    (五)拓展深化

    股民吉姆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 期

    每股涨跌 +4

    +4.5 -1

    -2.5 -4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

    (3)已知吉姆买进股票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还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 1‰的交易税,如果吉姆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三小节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理念

    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又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三周时间,人人都自信满满,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因此我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问题串”引领整个课堂,请同学们通过动脑、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并利用组间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让学生通过研讨、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四、学情分析

    1.学生非常熟悉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 2.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

    3.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

    五、教学策略

    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六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由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环节的要点及时归纳,并准确地表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启发思维

    展示课件上的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7和4;

    -7和4;

    7和-4;

    -7和-4

    2、说明下列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

    (1)小兰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前进了-2米;

    (2)北京的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第二天又上升了-1℃;

    (3)东方汽车向东走了4千米之后,再向东走了-2千米。

    3、根据上述问题,列出算式。 (1)小兰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 (2)北京的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几度? (3)东方汽车一共向东走了几千米

    【设计意图】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问题一:(1)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规定向东为正,小明从O点出发,第一次向东走了多少?

    +5+3-9 -8 -7 -6 -5 –4 -3 –2 -1 01 2 3 4 5 6 7 8 95米,第二次向东走3米,两 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第一次向东走-5米,第二次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第一次向东走5米,第二次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2-3-9 -8 -7 -6 -5 –4 -3 –2 -1 01 2 3 4 5 6 7 8 9

    (4)第一次向东走-5米,第二次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问题2: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 -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9 -8 -7 -6 -5 –4 -3 –2 -1 01 2 3 4 5 6 7 8 9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问题3: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

    教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归纳法则。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明确研究数学问题一般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

    师:同学们已经有了研究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准备知识了。今天同学们有信心和我一同当回“研究生”共同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同时肯定学生的知识准备,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列出各式子,再观察,讨论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运用新知深入体会

    例1计算

    (1)(-3.5)+(-3.4) (2)(-2)+9 (3)(—2)+(—8)(4)4+(—6) 教师要详细讲解解题的过程,特别强调书写的过程。

    分析: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 (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

    例题设计要全面,要设计分数、小数的计算。如:-—1/2+(-2/3);(-0.52)+(+1.24)等,

    (四)、分析特征,总结步骤

    1、同号两数之和—这是名符其实的和,做加法。

    2、异号两数之和—表面上叫“和”,其实是做减法。

    3、绝对值同加异减

    (五)、课堂练习:
    1.计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3.用“>”或“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 |a|

    (六)、归纳总结感受思想

    1、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在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布置作业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设置情境激情引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知识,我创设了如下的学生们感兴趣的奥运足球问题情境。让学生知道奥运足球问题可以用有理数的运算来解决。

    某日,中国足球队在一场热身赛中,上半场输了1个球,下半场经过艰苦奋战赢了1个球,这场比赛中国队净胜球数是多少?

    问题1:如果把赢了1个球记为“+1”,输了1个球记为什么呢?此时净胜球数是多少?解决此类问题可以用加法,列出算式(+1)+(-1)=0。

    问题2:如果该队上半场输了1个球,下半场经过艰苦奋战赢了2个球,这场比赛该队净胜球数是多少?

    告诉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有理数的运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从而引出本节新课的学习。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解决,再让学生分组研究国家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情形,由裁判确定输赢的具体情况。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也就是

    (+3)+(+2)=+5.„„①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②

    (3)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 ③

    (4)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④

    (5)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 ⑤

    (6)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⑥

    (7)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⑦

    让学生在充当裁判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再次通过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的方法,让学生利用数轴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

    1、学生操作探究:

    (1)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2)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3)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4)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5)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6)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0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7)先向左移动0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8)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现在在数轴的什么位置?这一位置表示的是什么数?

    2、观察发现:(投影)

    (1)(+3)+(+2);
    (2)(-3)+(-2);
    (3) (+3)+(-2);

    (4)(-3)+(+2);
    (5)(-4)+(+4);
    (6)(-2)+0;
    (7)0+2;

    (8)(+3)+(-3);

    观察这8个算式,每一个算式都是怎样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还能举出不同以上情况的算式吗?这说明这几个算式概括了有理数加法的不同情况。

    前两个算式的加数在符号上有什么共同点?(相同),那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什么样的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还能观察出哪几个算式可归纳为一类吗?【(3)(4)(5)(8)异号两数相加,(6)(7)一个数同0相加】同学们已把这8个算式分成了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规律。

    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运用新知,深入体会:

    练习一: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
    (2)(-4)+(-7);
    (3)(+4)+(-7);

    (4)(+9)+(-4);
    (5)(+4)+(-4);
    (6)(+2)+(-9);

    (7)(+9)+(-2);
    (8)0+(-9);
    (9)(+2)+0;
    (10)0+0;

    练习二 活动1:请各四人小组拿出各自准备好的箱子(里面装有写着各类有理数的卡片),先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比赛,再选四个小组同时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比赛。比赛规则:从箱子里随机抽取两张卡片,计算出这两个有理数的和。不仅要算得快,还要说明算理。

    活动2:请获胜的小组代表谈谈获胜的秘诀。

    活动3: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两张有理数牌进行加法运算。(在几次运算后,老师有意识的抽取互为相反数的两张牌。)

    在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活动,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熟悉法则,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四)归纳总结,感受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般分为两步:

    四、课后反思与点评: 本节课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出有理数运算法则,加强了法则的形成过程,学生体会较深刻,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下一堂课的学习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时,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奥运足球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直观形象的实例探究运算法则,借助数轴这一有利的工具加深运算的理解,并注重由特殊归纳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由于加强了探究,课堂组织教学上适当压缩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不够,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弥补。此方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加强引导。

    1、问题的引入: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采用了足球问题,使学生处在一个裁判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情况,作出实际的判定,使学生明白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感觉在问题的引入上问题过于简单,使学生思考的范围过于局限。没有出现比较热烈的学习气氛。所以问题的引入应加大深度,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问题的探索:在问题的探索上,我采用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行走,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法则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作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3、习题的配备:整个习题的配备大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对加法法则的理解进一步的加强。感觉习题的量不够充足,学生的练习机会较少。

    4、学生易困惑的地方:(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要先进行判断属于哪一类型(同号的两数还是异号的两数,异号的两数还要看谁的绝对值大)然后再用法则去计算,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2)对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有时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出现迷糊;

    (3)这节课的知识我们借助数轴去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学效果的成与败,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引发学生的学

    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教学不是由教师先设计好课堂,而后去实施,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控课堂。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成县苇子沟学校高升宏

    一、课题: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学情分析:

    成县苇子沟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七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或学习起点: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对所学的知识基础还处于适应阶段。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相关知识,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家庭作业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仍存在个别差异性以及一些常见问题。这节课我将与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有理数的另一知识领域,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二) 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计算相关的问题,并且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正数以及整数零之间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具有基本的运算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于小数及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的不够牢固,非常容易出错。

    (三) 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学习风格:

    农村中学相对而言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较弱,教学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古板。学生处于七年级上学期,其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甚至有些学生还未完全摆脱小学时的“完全跟着老师走”的学习方法,没有自己近期或远期的计划和目标。

    (四) 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于比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的加法运算会出现常见的错误,而且尤其对 中学习的新知识“异号两数相加”的理解和法则的运用等掌握的程度会出现个别差异性,应着重对该部分知识的讲解。

    (五) 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新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热情,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爱玩爱动,因此在课上只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便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弱,但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及教师讲解引导,一定会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它是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对小学算数的提升和拓展。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会根据加数的符号正确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
    3.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总结知识的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渗透化归、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知

    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
    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呢

    2、一艘潜艇在水下20米,过了一段时间又下潜了15米,现在潜艇在水下 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又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二)进行新课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口答练习: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 (2)(-20)+(-13)=?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最后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P35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
    (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

    (三)运用新知

    1、范例讲解: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①180+(-110);

    ②(-10)+(-18);
    ③5+(-5);

    ④ 0+(-2).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符号特征,再教师示范写出过程。

    解:(1)180+(-110)(异号型 )

    =+(180-110)(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70 ②(-10)+(-18)(同号型)

    =-(10+18)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8 对于③④ 小题,可以让学生口答。

    2、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刚才做题时的基本思路。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炼为三句话:
    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

    3、说一说

    (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的符号,并说明理由:

    (1) (+5)+(+ 7); (2) (- 10) +(- 13) (3) (+ 6)+(-15) (4) (+ 3)+(-8) 注:此题意在强化对有理数加法的符号判断,特别是异号的情形着重反馈矫正。

    4、练一练

    A、计算下列各式:
    (1) (-25)+(-7);

    (2)(-13)+5;

    (3) (-23)+0;

    (4)45+(-45)。

    B、月亮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夜间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注:此两题意在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巩固和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四个学生演板。做完后小组交流。。

    5、想一想

    请根据 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
    (聪明的你能举出多少种新情境?)

    (符合此式子的情境有很多,如:温度变化问题、足球净胜球问题、方向行走问题、收入支出问题、水位涨落问题等等)

    (五)谈一谈 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算时的基本思路。

    (六)布置作业。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除法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有理数加法教案模板

    人教版有理数加法教案模板

    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