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时尚 > 正文

    农村三农农业发展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1-01-17 03:45:50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页眉.

    农村经济发展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为借鉴和学习省外先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拓宽发展思路,xx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选派干部到苏州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这次学习培训苏州农村干部培训学院有针对性的安排了专家、教授讲课,又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苏州发展经济成功的经验,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此次培训,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听取了xx市各层次、各方面领导和专家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如《农村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与管理实务》、《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解放思想与全面创业》等课程,实地考察参观xx市华西村、苏州科学发展十佳村永联村。所到之处,都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经济发展态势。苏州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

    二、几点体会

    苏州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政府建设机制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下派村支部书记,如何做好我们村的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对于我们村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强化发展观念和竞争观念,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抓好经济建设,必页脚..页眉.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努力调整结构,发挥本地区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民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食用菌种植产业,打造出地方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地加快发展的步伐。

    二是大胆创新,加强基层领导队伍建设。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华西村和永联村的发展面貌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农村发展关键在干部,重点在班子。在任职工作中,要始终突出抓好班子建设这个重点,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围绕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要帮助解决村干部队伍和村党员队伍存在的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他们识大体、顾大局,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谋发展上来。

    三是积极引导,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把促进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全体村民生活水平作为任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任职干部面临的第一考验。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视野宽、信息灵、门路多的优势,为农村带去发展经济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选准脱贫致富路子,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本地优势,以富带贫,共同发展。

    经过这次苏州考察学习,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对工作存在的许多不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困扰心中许久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和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这次有幸参加了州局组织的税收执法业务和风险防范培训,老师的授课让我开拓了视野,汲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思索,让我从另一个角页脚..页眉.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税收工作的重要性与风险性。有思索才会有进步,作为年轻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定好位,要加强学习,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学会感恩,踏实工作

    感谢州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接受新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税务干部要依法治税,工作中要依法依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执法质量。我深知做人要学会感恩,感谢地税给我们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我为自己目前拥有的而感到幸福,因此十分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进地税以来,在办税服务中心的时间最长,对号称税收金字塔的稽查业务实在陌生,所以老师讲课时自己认真地做好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感谢老师的教诲,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一颗阳关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我们就会把眼睛投向有阳光的地方,假若自己无能为力,就避开黑暗的地方。思想上毫无杂念,做到知法、守法,执法风险将会离我们又远一些。

    二、善于学习,联系实际

    地税是个业务单位,长期跟经济打交道,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没有过硬的工作技能,不仅不能为纳税人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执法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税务执法证据实务》、《税收执法程序问题及其风险分析》、《税务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税收案件定性问题研讨讲评》等课程,徐娟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何小王老师幽默风趣的讲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用实例告诉我们执法中要注意什么,怎样走执法程序,在执法中如何取证及固定证据,在工作中不要凭个人意识办事,如何去规避执法风险等。老师虽然主要讲的是稽查执法风险,但我课后忍不住对办税服务中心的工作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查找、思索。我们是执法单位,有权就意味着有责,税收工作岗位固然处处是风险,但是这并不意页脚..页眉.味着有风险便什么事都不干,我们只有不断规范管理,通过提高自身水平,增强风险意识,认真踏实工作,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实际,每一个细节都依法依规,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执法风险。

    三、认识不足,寻求差距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这次学习,深感自身不足,税收知识在我的思维中还是单条块,不能够让它融会贯通,运筹帷幄,光学税收业务是不行的,还要全面学习其他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要多向前辈学习,在工作中多积累、多总结、多动脑。居安思危意识是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保障,只有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改进,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页脚.

    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10—17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xx—浙江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浙大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 、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浙江省富阳市东洲街道江岭芦笋种植示范基地和黄公望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江浙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浙江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1、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整合农业产业资源,组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 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2、实施加工转化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3、实施产品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产品社会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

    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用科技促增收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要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二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因地制宜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三要支持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努力培养造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现代知识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篇二:农业种植培训技术心得 农业种植培训技术心得

    近几年,全国发展温室种植的规模大面积增加,温室大棚种植已成为主流,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在是技术当道的年代,谁掌握了农业技术谁就拥有了开掘第一桶金的钥匙。然而,通过乔老师几天的培训讲解,使我们逐渐拥有了这把钥匙。

    在这次培训中,乔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本地蔬菜的栽培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对设施蔬菜的施肥,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处理措施进行了培训。并且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对蔬菜栽培中的选种,消毒浸种,催芽,播种和育苗措施,田间管理等做出了科学化的分析讲解,强调了在病虫害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们掌握了一些蔬菜种植实用技术,提高了大家的蔬菜种植水平,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乔老师这几天的耐心讲解。篇三: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教兴农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

    通过学习,我们要坚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逐步构建起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们推广形式要多样化,推广内容要全程化。要依法规范推广行为,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在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业内的最新方向,使我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提高。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1.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了较丰富和全面的农业推广知识,这是能较好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学知基础;

    2.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我的故乡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发展对我国农民是多么的重要,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与推

    广的有效性,让农民摆脱繁杂,落后的农业技术,已成为我不断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

    最后是我对这门课程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固然重要 ,但最终的目的是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农业推广过程中。虽然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会有办法解决的。篇四:农业技术人员基层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陕西省基层农技员培训班”心得体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作为主题,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普及是提升和发展现代农业最有力的“推进剂”。省农业厅和农业局精心组织的“陕西省基层农技员培训(渭南)班”在渭南市市委党校于2012年4月16日到4月20日开班,我作为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有幸参加。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现就把我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1、在开班仪式上市农业局刘德学副局长做了精彩的动员讲话,他详细的阐述了农技人员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并就对目前我市农技体系改革进行了介绍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两点要求。随后农业厅科教处戴建昌处长就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并结合我国、我省的实际情况作了非常全面的讲解,他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能力”正是我们全体农技员需要掌握和加强的本领。

    2、陕西省植保总站总农艺师刘俊生老师做的“陕西省小麦吸浆虫防治”;
    渭南市种子管理站史友明老师做的“设施蔬菜高效益栽培实用技术”以及王哲笃老师做的“陕西省农情信息培训”和省农药管理所副所长李志文老师做的“农药管理研究应用”。这几位老师都能将农业技术和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是我这个没有学过植保的门外汉也知道了什么是吸浆虫,当我听到小小的吸浆虫可以使我省的小麦产量减产三分之一时,确实很惊讶!但是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设施农业一直是我市广大农民 提高农业收入发家致富的一项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前节假日回老家时我家的邻居常常问我一些关于大棚黄瓜、西红柿的问题时我只能小声的告诉他们:“我在大学不是学这个的”。看着他们一脸的无奈我真的觉得好尴尬!听了史友明老师的“设施蔬菜高效益栽培实用技术”课程我再也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了。高毒农药残留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而且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食品安全。李志文老师关于农药管理和研究应用的课程使我了解到了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也使我知道只要合理安全的施用农药农药残留问题将不复存在。

    3、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还为我们开展了“扩展训练”和“快乐工作快乐学习”讲座以及现代农业基地观摩。通过“快乐工作快乐学习”这个讲座使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工作的目的。在本次培训中由于我们的学员中没有有关畜牧兽医的人员,农干校的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养殖方面的课程,我们听起来确实觉得很费劲,建议在下一期培训时能先了解一下受训学员的情况再安排相关的专业课程。

    总之通过几天的学习培训,收获很多。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是农业厅和农业局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关心和鼓励,我很感激也很珍惜。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好农技人员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渭南的农技推广事业添光加彩。篇五: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兴隆县农牧局张麦收 2014年8月18日,承德市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河北省昌黎科技示范学院进行了开班典礼。农业部、省农业厅、承德市市长、市农业局局长、学院校长等领导参加了这此次培训开班典礼,在典礼上每个领导都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及这次培训开班的意义,彰显了领导们对这次培训班的重视和对我们大家的希望,希望我们大家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服务于承德人民,也体现了领导对承德人民的关心。这次培训的目的旨在提升我们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服务人员,能来参加这次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非常感激市局领导们审时度势的举办此次培训班,让我们这些技术人员不断充电,完善自我,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下面我谈谈这一个月来的培训的体会:

    一、体会

    (一)、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我们所需的

    我们是基层技术人员,天天和农民打交道,天天服务于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理念、养殖水平及效益的高低,同时我们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技术的讲解员,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工作的目的是把所学的技术传授给广大的农民朋友,提高养殖水平,让他们富裕起来,然而知识不断更新,我们原学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已十分落后,某些细菌、病毒已发生变异,疾病的典型症状已不明显或细菌病毒二者混合感染,这给诊断、防治造成困难,甚至对疾病症状搞不明白,这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能力的水平受到限制,无法正确诊断畜禽疾病,因此,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学习,这次培训尤其显得重要,它是对我们大脑的一次洗礼,是给自己的一次充电 ,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开阔视野的机会,对于我们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我们所需的,这也增加了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 、讲师尽职尽责

    一个月以来,我们主要学习了动物的繁殖及品种改良、育传与育种、动物的营养与饲料、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家畜繁殖学等,老师们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试验课,都认真尽心的去讲、去传授,并时而提问,讲课内容丰富、简明扼要,把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传授给了我们,也是我们学着较容易,彰显了一个老师的职责,这为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同时,学校有图书馆,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参考材料,丰富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三)、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学员的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了由基层单位的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虽然每

    个人的单位、家庭都有不少事需要做,但基本上都放下某些事,坚持学习,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知识。在交谈中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每个人都很珍惜,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同时学校的学习环境比较悠闲,让人感觉很舒服。真的感谢领导们为我们大家提供这机会。这不但能学习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结交了本地区的不少朋友,为以后相互学习、技术交流也提供了机会。

    (四) 、专业知识方面

    在这次培训中,我主要学习了畜牧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例如:动物的繁殖与品种改良、动物营养与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解剖生理学等,在培训的过程中,老师们为了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深入的传授养殖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了许多实际观察中拍摄的大量图片,通过图片和老师们细心的讲解,我发现了在畜牧业工作多年的自己在养殖知识和技术方面,仍然有着的许多盲点和欠缺,通过短短的一个月,自己学到了很多平常不懂或先进的技术,在老师们的耐心讲解下学到了许多书本新的知识,比如,牛羊的解剖、其基本生理结构,部位及名称试验课上学会了粗蛋白质、食盐、牛奶中碱的含量的测定,学会了一些仪器的使用等,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实践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了我对学习畜牧知识的兴趣。

    (五) 、对这次学习培训有一个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开拓了视野,更新了畜牧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进一步认识到了知识和各种技能的重要性,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发

    展畜牧业不但要精通畜牧专业知识,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尤其是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面对畜牧业内传染极快且不断升级的病毒、细菌,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接受新的理念、新的举措,用新的技术、新的医药来治疗新的疾病,用新的诊断方法去诊断疾病、去预防疾病,用新的理念去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壮大畜牧事业,更好的为养殖户服务。

    二、建议

    由于我们是基层的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畜禽疾病的诊断、防治、预防接种工作,每门课程都有300页以上,内容比较多,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这样11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极大的难题,在短时间内弄不太明白,比如动物的遗传与育种、动物的饲料与分析、繁殖学的理论知识。建议多教如何对畜禽进行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流行症状的辨别,并结合试验、实践、图片及到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增加我们的感官记忆,这样我们更容易,更准确的来诊断畜禽的疾病,以减少误诊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珍稀动物养殖比较流行,在农村对珍稀动物疾病的诊治是盲点,建议增加狗、猫的诊治与预防,以便服务于农民。

    因此,这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是对我们知识更新的一次机会,我将以此培训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之分析

    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生代农民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
    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

    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另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我们不能对农民工持歧视态度,要重视其劳动成果。

    2.粮贵也伤民

    了。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吃不消,甚至会采取另外一种的粮食替代品,从而使粮食产而不售,从而使

    农民没有收入,这样就伤民。在粮价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市场的客观规律,视市场而定粮价,而不能盲目提价。

    3.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我们以福建福安农民收入为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6 年增长了0.92倍;

    2012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9532元,增长14%,以此可知,农民的收入正逐年上升,不过城乡贫富差距还是在拉大。由于这种持续不变情况,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农民采取了取消农业税的措施,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尽管消农业税对农民增收不会产生较直接的效果,但对农民较低的纯收入来说,取消农业税无疑是增加现金流入的一个方面。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可自行支配用非农收入交税的那部分资金了,农民的生活也无疑会得到一定改善,农民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他们的增收行为。随着农业现代投入的增加,农业利润的下降,中央在种粮上进行了直补,还有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柴油补贴,这对于他们的致富并没有起着多大的作用。中国大多数农民没有从土地中爬起来,有的甚至一生都在拿着锄头,何必如此呢?这或许就是有的农民始终保持低收入的原因。这次两会上提出农民的增加收入手段缺乏力度,而我们应该就此采取措施。我们要鼓励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创收,如在种植、养

    殖方面,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府应该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调整农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总结:

    这次的两会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更重要的是倾听农民的心声,政府要从走到农民群众当中去,政府应该完善群众表达民意机制,多增加意见和建议渠道。篇2: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着手

    两会学习心得—解决 三农 问题还须从 三基 着手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

    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

    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

    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

    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

    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篇3: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着手

    两会学习心得—解决 三农 问题还须从 三基 着手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

    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00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矗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矗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

    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矗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志,“60”讲的是老年人,是这些年老体弱的以及一些妇女在农田里干活。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

    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

    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幢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

    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矗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矗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

    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矗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志,“60”讲的是老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

    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篇4: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

    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础。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

    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

    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础。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

    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

    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篇5: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心得

    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心得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

    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对文件的学习,了解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将各文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并继续贯彻执行;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

    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文件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

    措施:;
    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通过对历年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可以总结得出文件的重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

    如果说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重点是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的话,21世纪关于“三农”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这些文件的颁布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它直接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途径,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只有这样,

    “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才有希望。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业院校必须参与科技工作,尤其是要参与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中去,今年我校在国家实施的200多个产业项目中只参与了一项,科研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些专业的教师应尽早准备转产业研究,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搞功能型实验站,或者参与到他人的项目中去,争取参与到国家的大项目中去。

    我认为应定位强调以农为优势,学科发展不仅包括涉农的自然科学,还包括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使之都能为“三农”服务,这才是农大的特色,不能把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边缘化。我们要以农为优势,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强化农大的特色,正确理解办学定位,增强凝聚力,使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强,为“三农”服务是农大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推广的关系,正确认识涉农专业的社会贡献和非农专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对于涉农专业随着国家的“三农”政策倾斜,还要进一步扩大涉农专业建设。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农村政策的学习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学习,认真讨论,优化发展思路。积极参加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点”,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历年的农村政策进行全面认真的学习。真正吃透一号文件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的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

    措施,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的从村政策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把握精神实质。从年级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抽调理论工作者,组建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镇村进行宣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握一号文件精神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利解决城乡人力双重循环断裂问题等,把农村政策的基本精神在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深入百姓心中。

    三农问题之分析

    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生代农民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
    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

    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另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我们不能对农民工持歧视态度,要重视其劳动成果。

    2.粮贵也伤民 了。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吃不消,甚至会采取另外一种的粮食替代品,从而使粮食产而不售,从而使农民没有收入,这样就伤民。在粮价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市场的客观规律,视市场而定粮价,而不能盲目提价。

    3.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我们以福建福安农民收入为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6 年增长了0.92倍;

    2012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9532元,增长14%,以此可知,农民的收入正逐年上升,不过城乡贫富差距还是在拉大。由于这种持续不变情况,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农民采取了取消农业税的措施,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尽管消农业税对农民增收不会产生较直接的效果,但对农民较低的纯收入来说,取消农业税无疑是增加现金流入的一个方面。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可自行支配用非农收入交税的那部分资金了,农民的生活也无疑会得到一定改善,农民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他们的增收行为。随着农业现代投入的增加,农业利润的下降,中央在种粮上进行了直补,还有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柴油补贴,这对于他们的致富并没有起着多大的作用。中国大多数农民没有从土地中爬起来,有的甚至一生都在拿着锄头,何必如此呢?这或许就是有的农民始终保持低收入的原因。这次两会上提出农民的增加收入手段缺乏力度,而我们应该就此采取措施。我们要鼓励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创收,如在种植、养

    殖方面,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府应该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调整农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总结:
    这次的两会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更重要的是倾听农民的心声,政府要从走到农民群众当中去,政府应该完善群众表达民意机制,多增加意见和建议渠道。篇2: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着手 两会学习心得—解决 三农 问题还须从 三基 着手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material)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 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

    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material)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篇3:xx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着手

    xx两会学习心得—解决 三农 问题还须从 三基 着手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so100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矗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矗据有关资料(material)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

    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矗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志,“60”讲的是老年人,是这些年老体弱的以及一些妇女在农田里干活。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

    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幢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

    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矗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矗据有关资料(material)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

    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矗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志,“60”讲的是老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篇4: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

    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础。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有其田”,这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农者耕其田”。现在的农民在干什么?谁在种地?现在在田地干活的人被人们称为“3860”部队。“38”说的是女同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 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

    这次“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温总理讲话一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有的说不用5年,准备3年就取消,也有些地方领导说,准备明年就取消农业税。与会代表有个态度,当然是好事情,但要解决三农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不征农业税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表层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节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多开源。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对于这一点,有些地方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是农民多,耕地少。但这几年的所谓发展,把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地剥夺了,农民失地就是失去生存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不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

    一方面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耕地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在“广招天下商,共建开发区”的热潮中,城镇建设用地大扩张,各地大量圈地,加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超标准建房,大搞游乐场等原因,耕地流失十分严重。短短几年的所谓“开发”,全国减少耕地1亿多亩。你如果有机会到目前发展最快的苏南地区走一走,可以看到到处是开发区,以前的农田都变成了宽马路和大广场,有的是大片片地撂荒,肥沃的庄稼地或变成了水泥地,或杂草丛生。难怪前总理看到此等景象雷庭震怒,但怒则怒,奈之何?这几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古人讲“江南熟,天下足”,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能看到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也要从外地购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繁衍生存的基础。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生存就是大问题,遑论致富发展了。

    二是还农民以劳动的基本权利。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解决“耕者

    以前集体经济时,人们一有空就到田头,把庄稼莳弄得好好的,每年土地的回报都是不错的。现在倒好,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坐等收获。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那来的收成。农民要想改变生活状况,除了外出打打工,更要在农桑上做文章。而外出打工并不容易。现在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在城市,劳动力并不缺乏,农民进城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到城里转了一圈,空着手又回来了。农民经不起来回折腾啊!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好田(是广义的种田,包括农村多种经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农村!

    三是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中国历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一盘散沙的农民被组织起来了,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回过头来看,尽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有过失误,但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挽救农业,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包产到户、个体经营必定是短期行为,谁来修水利?谁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谁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怎么搞?如何引进先进的种类和种植技术等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来发挥作用。而原来的“集体经济,队为基础”早就不复存在。现如今,农村村级组织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村干部的职责恐怕就是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了。

    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现在也叫规模经营)的道路,以集体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的和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其二,要把吃皇粮的干部数量降下来。村一级干部要恢复自食其力的传统,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

    活自己,不能当专吃农民税费的寄生虫。县乡一级干部要大大压缩编制,就目前而言,压缩一半人马绝对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三,建立农民自己信得过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一些公道正派的能人来领导这个组织,由上级来指派农村基层负责人的做法当休矣。

    总之,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多用心思考,而不要光空喊口号。篇5: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心得

    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心得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对文件的学习,了解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将各文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并继续贯彻执行;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文件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 措施:;
    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通过对历年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可以总结得出文件的重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

    如果说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重点是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的话,21世纪关于“三农”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这些文件的颁布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它直接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途径,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只有这样,“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才有希望。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业院校必须参与科技工作,尤其是要参与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中去,今年我校在国家实施的200多个产业项目中只参与了一项,科研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些专业的教师应尽早准备转产业研究,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搞功能型实验站,或者参与到他人的项目中去,争取参与到国家的大项目中去。

    我认为应定位强调以农为优势,学科发展不仅包括涉农的自然科学,还包括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使之都能为“三农”服务,这才是农大的特色,不能把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边缘化。我们要以农为优势,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强化农大的特色,正确理解办学定位,增强凝聚力,使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强,为“三农”服务是农大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推广的关系,正确认识涉农专业的社会贡献和非农专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对于涉农专业随着国家的“三农”政策倾斜,还要进一步扩大涉农专业建设。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农村政策的学习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学习,认真讨论,优化发展思路。积极参加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点”,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历年的农村政策进行全面认真的学习。真正吃透一号文件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的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 措施,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的从村政策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把握精神实质。从年级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抽调理论工作者,组建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镇村进行宣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握一号文件精神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利解决城乡人力双重循环断裂问题等,把农村政策的基本精神在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深入百姓心中。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状况

    (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求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这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但是,近些年针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占据绝大部分,如前所述,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要求乡镇财政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能够拨付的配套资金越多,乡镇财政可以申请到的专项转移支付也就越多。而那些财力较小,甚至无力拨付配套资金的乡镇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当然较少。于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乡镇财力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性”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扭转专项转移支付过多的局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可持续性,即连续性、长远性、稳定性,而不是间断的或大起大落的。由于在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乡镇中,企业大都为数不多,并且产品单一,市场价格变化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幅涨落,从而造成税收增减。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使得税收增长呈现刚性,于是为保持税收刚性,乡镇财政不惜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足税款。在税收任务仍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乡镇财政被迫通过加大乡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税。于是乡镇财政“寅吃卯粮”,加大了乡镇财政赤字,使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可持续性”要求乡镇干部从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过度追求税收增长,同时要减少财政负债。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大学党组织:

    每年寒假开学,在火车站都会经历这样一幕:在火车站成群结队的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的铺盖,拥挤在候车厅等待外出的列车——青壮年男子、妇女、儿童??吵吵嚷嚷。

    由此景,我想到了在各种媒体频频出现的带有很浓的政治词汇“三农问题”。确实国家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好几个年头了,成效肯定是突出的,但肯定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比皆是的。现在农民的地位真的提高了没?农民的权益得到落实没?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些问题我还是比较关注的。现在回家还会听到爸妈谈话间,会提到政府现在和以前对农民的政策不同的地方。让我感慨最深的一句话是爸爸说的“在我看来xx这一届是最牛的,别的不说,就说这农业税吧,这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民给政府缴税交公粮,现在倒换成政府给咱反钱了”。是啊,这确实可以算是划时代的创举了,起码在我的农民父母眼里这不亚于任何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惠农方面这些确实做得不错,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学生,当然我关注更多的是教育这方面。初入大学时,最让我感到不公平的是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升学压力的不同,虽然学生都很辛苦,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农村孩子是得到的教育设施是最差的,可是考学要求的分数却不是最高也是比较高的。这就反映了一些政策的问题,一些城市机构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就农民工的问题也是——好多城市人歧视农民工。确实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体力的脏累劳动,可是我记得在毛概课上政治老师的一句话“城市人是最没有资格歧视农民工的,想这些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那些不都是前辈再前辈的农民给造出来的?正如那句小品词说的,没有农民你吃啥喝啥”。日前,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和两会的精神开展工作。我想对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要把两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必不可少。这些不是唱高调,要确确实实深入到人民中,真真正正的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

    安民心,才能快发展。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天职,而不是秀工程秀项目,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向党组织保证我不会做那种只说不做,只会唱高调的“秀”才,我会努力,我会奋进,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我希望党组织能够严格的考验我,让我不断的成熟,让我有更大的进步。篇2:学习三变深化农村心得体会

    学习三变深化农村心得体会

    “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用新理念、新举措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三变深化农村心得体会的范文,欢迎参考。

    学习三变深化农村心得体会一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透过现象找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从滞后思维向超前思维、从线性思维向复合思维的转变过程。“三变”改革以其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给农村改革带来深刻的哲学启示。

    第一,要用战略思维抓农村改革。“三变”改革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知与行的统

    一、全局与局部的统

    一、目标与路径的统一。“三变”改革启示我们,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树立“大势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确认识和顺应国家和世界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势,提高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做到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应势而动,确保农村各项改革谋在关键处,干在点子上;必须树立“大局观”,把农村改革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融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农村改革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提高农村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树立“长远观”,用长远眼光谋划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统筹谋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有序推进。

    第三,要用创新思维抓农村改革。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立足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推进时代与实践的新发展。

    “三变”改革,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逻辑”结合起来,在遵循矛盾运动规律和总结基层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本土化的具体实践。“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用新理念、新举措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讲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变为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业发展;二是从过去习惯于争取政策强农惠农,转变为更加重视运用法治兴农护农;三是从过去习惯于依靠财政直接支农,转变为更加重视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支农;四是从过去习惯于着眼国内市场调控产销,转变为更加重视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第四,要用法治思维抓农村改革。“三变”改革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基本要求,确保改革正确推进、准确推进、有序推进、协调推进。“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必须把法治作为重要保障,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一是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二是围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积极稳妥推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农村产权制度,确保在法治框架内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围绕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壮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规模,推动农业保险事业发展,在法治引领下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四是围绕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依法加强社会治理,高度关注和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五,要用底线思维抓农村改革。底线思维体现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界值思维,一旦量变突破这个临界值,就会突破底线,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涉及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要守住农民脱贫的底线,必须把脱贫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围绕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谋划和推进改革,让贫困群众在农村改革中甩掉贫困帽子、走上共同富裕道路。二要守住农民利益的底线,资产入股、产业培育、经营主体选择、股权收益分配等等,都要守住保护农民利益的底线,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更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体制机制,确保农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农民利益不受损,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三要守住改革方向的底线,必须坚持土地公有的性质不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的体制不动摇、稳定土地长期承包关系不动摇,把握好改革的方向线、程度线、速度线,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利建制的改革经验,确保农村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六,要用民生思维抓农村改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其本质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工具。“三变”改革的核心是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一切 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切实做到“五个务必”:一是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三农”问题始终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休戚相关,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着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真正为广大农民谋发展、谋幸福。二是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的真正含义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抓改革、惠民生。三是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基础观点。在农村改革中,必须坚持用全面的、系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

    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四是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同样需要从外部借力。深化农村改革,不仅需要致力于推进城乡配套的各项改革,革除一切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弊端,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还要以开放促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不断拓展“三农”发展新空间。五是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三农”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必须从历史的、全局的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把握“三农”工作的规律性,使改革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同时,由于“三农”问题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涉及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各项政策措施必须落细落实。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转思路、转作风、转路径,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是一条深化农村改革的哲学实践和创新之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到中国特色的“现实逻辑”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深层次的价值意义必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学习三变深化农村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近年来,贵州省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开展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下简称“三变”)改革探索,通过将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作价入股,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扶持类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量化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的股金,将农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以及资金、实物、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经验和亮点:以农村“三变”改革给农民“还权赋能” (一)建立支持保护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机制,整合涉农、扶贫等相关项目和资金,用好国家政策举措,发挥整体合力。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允许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涉农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的股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扶贫开发资金可量化到贫困农户),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集中投入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量化为村集体资产转交给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或者资金、技术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合作共赢。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

    (二)建立确权颁证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厘清和明晰农村资源资产权属,做到四至清楚、面积准确、产权清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鼓励将农村集体各类资产进行清理核实,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确定权属关系,折价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并按比例获得收益。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

    (三)建立产权交易机制。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建立交易监督机制,强化监管,确保产权交易规范透明运行。创新农村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分级建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形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县级交易所、乡级流转服务站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农村产权及其他权益类资产评估机构,满足农村资产和权益评估需求。在农村产权评估市场的培育阶段,通过采取扶持补贴政策和适当降低民营评估机构行业准入条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评估、会计等中介机构进入农村产权评估市场,让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投资平台。村集体和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入股农业经营主体,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协商确定,也可以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加强评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业务指导、讲座培训、考核颁证的方式,培养一批专职从事农村产权评估业务的专业队伍。

    (四)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

    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农户和承接经营主体的信贷信用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进一步扩充信息采集范畴,公安、工商、法院、税务、国土、环保等部门可依法依规向征信系统报送行政执法信息。深入推进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和农村金融信用县等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探索融资担保新模式,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加快再担保机构发展,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探索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共同出资组建的行业性担保公司。

    (五)建立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针对各地各类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情况,建立创设各级财政支持开发、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的机制,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费补贴区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扩大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保险的试点范围。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采取风险补偿、政府资源配置等方式,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并与银行共同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摊机制。建立股权(股金)监管机制,重点对财务和经营情况进行监管。建立抵押物处置机制,对于纳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县(市、区),因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需要实现抵押权时,允许金融机构在保证农户承包权和基本住房权利前提下,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处置抵押物。建立股权退出机制,农民和村集体持有承接经营主体的股份部分,成员内部之间可以依法转让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合同备案机制,引导合作当事人按协商内容,依法签定合同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合作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协议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兑现收益分配。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年限,明确农民入股经营主体解散、破产后的处理办法。探索筹建农业资产经营公司,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法律顾问机制,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并全程指导农民签合同、入股经营、股权收益等环节。

    (六)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政府部门把保护农民产权利益列为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允许试点乡镇成立村集体经营公司,实现集体资产的统筹经营和统一管理,提高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放大收益;实现村民到股东的转变,保障入股村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建立股份联结机制,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机制。建立股权分红机制,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按照合同确定的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在集体资产评估量化、资金量化、合理划分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合理确定入股主体股金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办法,通过签订股权分红协议约定相关事宜。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机制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温向全国人大代表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能管用的好报告。报告数据详实,振奋人心。报告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说过去,讲现在,谈未来。报告既涉及到过去五年中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又毫无避讳工作中的不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学习报告无疑是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但我同时认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政治任务,也应该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和自觉行动。政治任务虽然是一种学习推动力,但相形之下,个人需求却比政治任务更具个人积极主动性。如果完全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来被迫完成,其学习成效就难免大打折扣。要使报告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关键在于从心里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与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幸福未来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充满热情而积极的自觉学习,才能学得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才能把报告化为自己的思想血肉,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怎么学习报告,才能不枯燥乏味,又事半功倍呢?我们知道,全国千千万万的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是报告的数据来源和基础,而这些工作经过提炼与升华后,成为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变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南。报告中涉及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我在天府镇农业中心的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将其比照起来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表是我作的一个粗略统计与对比。

    全国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五年来,全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但是报告也坦诚的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上表可以看到,这五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目前存在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今后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报告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将继续摆在重要位置,是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认真学习领悟报告,让报告成为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为建设“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状况

    (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求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这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但是,近些年针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占据绝大部分,如前所述,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要求乡镇财政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能够拨付的配套资金越多,乡镇财政可以申请到的专项转移支付也就越多。而那些财力较小,甚至无力拨付配套资金的乡镇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当然较少。于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乡镇财力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性”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扭转专项转移支付过多的局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可持续性,即连续性、长远性、稳定性,而不是间断的或大起大落的。由于在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乡镇中,企业大都为数不多,并且产品单一,市场价格变化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幅涨落,从而造成税收增减。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使得税收增长呈现刚性,于是为保持税收刚性,乡镇财政不惜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足税款。在税收任务仍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乡镇财政被迫通过加大乡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税。于是乡镇财政“寅吃卯粮”,加大了乡镇财政赤字,使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可持续性”要求乡镇干部从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过度追求税收增长,同时要减少财政负债。

    银行学习三农心得体会

    篇1:农行领导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中提升认识 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领导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农业银行防城港支行行长 李春儒

    近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暨领导力提升集中轮训班(第一期)。此次培训的内容涵盖面广泛,涉及面深入,尤其是专家老师们的精彩讲课,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浓厚的课堂氛围、精彩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让我从不同角度去深刻体会理论知识、领导理念,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升华了思想,使我对当前党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国际国内新形势、突发事件的沟通思维方式以及情绪管控的认识都得到了一次全面更新和提升,对今后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参加集训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拓展视野。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当前全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集训内容紧扣主题,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要课程,有效提高学员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通过对《坚

    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中国改革开放反思与改革的未来走向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把权力关在笼子》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加深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高层次理解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发展与变革的内涵和要求,自身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信念更加坚定,自身理论和知识水平有进一步提升,强化了正确的权利观,将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二、总结经验,提升能力。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它能使人们超出常规标准,常规质量的去完成任务,并且乐意这么做。领导力作为社会交互作用的一种要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一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围绕领导力

    的提升上,领导的有效沟通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可以说是此次培训的一个突出内容。在学习《领导干部压力应对与心理调适》、《突发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的内容中,通过参与与媒体沟通模拟和领导干部压力应对测试的两个活动,让领导干部发现自身与媒体沟通及情绪管控仍存在的不足,并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加以完善,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沟通及

    情绪管控能力。本人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个人沟通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提高能力不仅是要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党和国家、对单位负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把在集训学到的知识与工作相结合,在沟通和情绪管控的运用上,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创造出新的方式方法,用新的思维提升能力。

    三、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水平。XX年,既是防城港奋发向上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重大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农行防城港支行承载着重要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整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培训结束后,本人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

    研究总结出我行做好当前工作四点措施。一是以实际行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三农”和金融服务,服务好防城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二是进一步抓好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不折腾、不冒进,沉下心来抓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做实长远发展的根基。三是进一步转变作风。广泛树立“两深入、两服务”的意识,领导人员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为基层服务、为客户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全行要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我行的实际抓好党建工作,不折不扣地落

    实好上级的各项要求。

    四、交流体会,升华友谊。参加研修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区不同地方,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尽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志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学习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每次集体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授课专家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与大

    家都成了朋友关系。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实践、思想及观念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发展,为防城港金融事业发展努力奋斗。

    篇2:银行学习先进心得体会

    学习宋宏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服务“三农”中体现人生价值。在他看来,人生价值就是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就是对自己职业的敬畏,对岗位的坚守,对社会的奉献。这正是潜江农商行宋宏金同志先进事迹的真实写照。8月4日,我参加了宋宏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取了宋宏金等四位同志的精彩报告,使我深受教育,被先进典型的争先创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所

    感动。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宋宏金同志,31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工作,努力担当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断创新支农理念,提升支农服务水平。他努力学习,精通业务;
    踏实奋进,严谨务实;
    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他是同事眼中热情的“抱鸡母”,客户心中亲切的“贴心人”,领导眼中勤恳的“老黄牛”,他是广大我们农商行员工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路、掌握新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年轻的农商行员工,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知识和技巧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掌握.身处银行这个行业更需要我们学习,内部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也很快,今天正在使用的系统明天就升级了,再加上相应的核算理念也在不断地完

    善,这就要求我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技巧、掌拥新技术。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宋宏金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为了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正是凭借这样的敬业精神,

    使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格尽职守、勤奋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机关部室是农商行对外服务的心脏,责任重大,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农商行的形象,影响着广大客户对我们系统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和财务中心同事们,会一如既往地时刻鞭策自己,用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作风去对待每一位客户,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处理好每一个问题,真正做到领导满意、支行满意、客户满意。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于职守、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宋宏金同志在31年的信贷岗位上,硬是坚守着职业操守,做到了严格律己,守规矩、守本分。他用业绩获取绩效利益,用忠诚获取阳光利益,用道德获取功德利益,用汗水获取良心利益。这一切使我深刻认识到,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要恪守自己职业操守。它源于责任心,源于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己的高度负责意识。工作中事无大小,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

    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

    宋宏金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农商行老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农商行的光辉形象,是全行干部员工学习的楷模,也是农商行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学习宋宏金同

    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更加坚定信念,在今后工作中,要以先进引路,找差距、鼓干劲,在自己的岗位为农商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3:信合心得体会

    篇1:信合员工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

    心得体会

    XX年2月

    省联社二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和大庆农商银行董事会相继召开,王建成理事长、吕永刚董事

    长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通过学习这两工作报告及相关的讲话精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全面学习,加

    深会议精神理解和认知

    王建成理事长站在

    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高度,立足全省村信社的经营实际,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全省农信

    社经营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从全省金融业运行的整体情况,用事实说话、数字占比、

    市场份额比较,深刻分析了我省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新形势,提出的改革发展策略

    切合实际,科学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报告中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出

    在XX年省、市联社业绩都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市里在筹备创建大庆农商银行工作上成绩突

    出、效果显著。在XX年工作安排上,我们看到了联社美好壮观的发展前景,可谓是竞争与

    发展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工作责任和

    目标,也指明了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一个信合人也深感重任在肩,因此,我认为

    必须全面学习这两个报告,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学深悟透,做到心中有数,主动

    适应新常态下

    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自身职责,摆正自身位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在具体

    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转型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更新观念,提

    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

    吕永刚董事长提出,

    “理念更新、依法治行、转型发展”是未来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

    作为信合人,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来提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更好地

    适应业务经营发展工作的新要求。工作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工

    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才能把工作高标准“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和责任心,恪尽职守、勤勉履职。在工作中努力践行“严、实、快、新”,着眼于“严”,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落实工作不偏

    离正常轨道;
    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

    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工作要有前瞻性;
    着眼

    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

    法,使工作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三、转变作风,强

    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我们每个信合员工

    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而是

    整个信合系统。要树立信合的良好形象,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接待每一位客户做

    起,事无大小之分,客无贵贱之别,来的都是客,客户

    是信合的上帝。只有牢固树立“以客

    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我们信合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就会立足于不败之地。“以客户

    为中心”是我们每一位信合人必须遵守的理念,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符合转变的要求,更要从

    实质上达到这个转变,在服务上要为客户创造更新的充实体验,用科学发展解决历史和现实

    问题。我们在工作作风、经营理念要有质的转变,彻底摒弃盲目自大的思想,破除传统观念,

    找准新的经营增长点,要“以支农、支小”为重心,把规范化服务与精细化业务拓展有机结

    合起来,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从等客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从事后出力向事前攻关

    转变;
    在细分客户、攻关目标客户、发展核心客户上下功夫,在实施差别服务、拓展优质客

    户上下功夫,在抓好日常业务操作、落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在有计划、按步骤抓业务发展

    上下功夫,在服务“三农”、支持“三农”中,推动各项业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

    快”。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

    点心得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讲话精神,

    理清思路、抢抓机遇、尽职尽责、勤

    奋工作,为我县联社的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信合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信合

    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信合员工>培训

    >心得体会

    近日,联社以提升营业厅服务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培训班。主讲夏老师凭借她多年的工

    作经验和创新的服务理念,以事实为依据,多角度分析,从营业厅现场服务质量管理、客户

    投诉与纠纷处理规范及技巧、柜面突发事件应对和防范预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讲

    解。通过这次的培训与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服务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新员工,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增强积极主动

    的服务意识,做到用心微笑、诚心待客。而遇到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时,一是要加

    强与客户的沟通解释工作,安抚客户的不满情绪,面带微笑,坦诚接受客户的批评和建议。

    二是要办理业务做到准、快、好,尽量缩短客户等候时间,消除顾客长久等待造成的不愉快

    心理。所以,当顾客来到窗口时,如果能够面带微笑的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处理完

    业务后跟客户说再见,欢迎你下次再来。这样,客户离开后记住的是银行柜员的良好服务,

    而不是长时间等待的不愉快。

    2、加强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不但要满足客户物质上的需求,还要满足客户精神上的需求。加强软服务技能的

    提升,发挥出每个人的创新意识,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

    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不但能急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还可以让客户体会到在城区联社办理业

    务是超值的,是难忘的。

    3、加强团队合作,树立品牌形象

    我们在服务工作中,要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只要对单位、对整体、对业务发展有利的事,不

    分前台后台,不分岗位工种,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秉持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工作理念,

    坚持立足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发挥点多面广的既有优势,加强营销宣传,

    通过服务让客户主动了解与认知我们,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柜员岗位虽是一个小

    小的窗口,但它是银行和客户的纽带,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城区联社的形象,因此对待

    工作上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不能怕麻烦,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从

    而在竞争中获胜。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优秀的银行柜员。

    3、端正工作态度,包容谦让客户

    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一名前台柜员,每天都要与客户打交道,有时难免与个

    别不好沟通的客户发生点矛盾或产生点误解。为此我们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客户的问题,即使

    面对个别刁蛮无礼的客户,也要微笑面对,包容客户的不礼貌言语,不管客户有什么不满,

    不管对错在哪一方,要首先学会说对不起。因为投诉就是改进的机会,努力做到将投诉变为

    倾诉,把客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换位思考,针对不同

    客户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用心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满意的服务。

    服务无大事,细节出黄金,服务无小事,千堤溃蚁穴。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好的态度、

    更高的业务素质来为每一位客户做好服务,学习同事们的好的做法,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为**城区联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合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篇3:学习信合先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

    信合先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10月22日晚,我

    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参加了我们信合10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报道,我很受感动,很受启发。

    作为信合职工中的一员,我为有这样10同事而感到无比欣喜和自豪。其中我们黄州区信合

    xxx同志在十几多年的信合生涯中,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一步一步成为全区市、乃至全

    省的标兵、先进工作者,得到了客户尊敬和认可,更是我们全体信合人的光荣。

    xxx同志用他的实

    际行动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黄州信合人心系信合,情洒信合,奉献信合的情怀,他不愧为我

    们这个时代先锋,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三个服务”宗旨的忠实履行者。正因为有了许

    许多多“xxx”们的努力奋斗,我们信合的发展才会日益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现在信合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机遇,机遇催人奋进,我们应该以xxx为榜样,学习他忠诚事业、恪尽职

    守的敬业精神,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坚韧执着、勇于攻关的创新精神,克难奋

    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与xxx不同,但我们做人做事

    的要求和标准是相同的。我认为:

    学习xxx就应做到

    以信合为荣,更加“乐业”。随着信合的不断发展,黄州信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

    显增强,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职工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黄州信合迎来了兴旺发达

    的最好时期。我们要增强信合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信合发展喜悦,感受信合这个大舞台的

    魅力。是黄州信合养活了我们,给了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身为一名

    信合职工我感到无比光荣。我们要怀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以信合为家,以信合人为荣,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更加爱护我们的美好家

    园。学习xxx就应做到以信合为责,

    更加“敬业”。信合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推进黄州信合的快速发展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

    这代人的身上。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我们要有重任在肩的

    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有干事业的满腔豪情和雄心壮志,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

    追求,把追求当奉献,把握新机遇,拓宽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创新业

    绩。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为建设

    和谐信合增添活力和激情,共创美好生活新信合。

    学习xxx就应做到

    以信合为力,更加“精业”。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健康的工作形象、最昂扬的工作热情、

    最严格的工作标准,在本职岗位上,把事当事,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通过“三

    比”切实做到“三新”,立足本职、奉献岗位,以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扎实过硬的个人素质

    和圆满出色的工作成绩,全面履行信合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畅通信合、数字信

    合、文明信合、和谐信合”的宏伟蓝图才能早日变为现

    实。

    语言不能代表行动,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让我们在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xxx精神的感召下,进一步振奋精

    神,团结一心,把xxx精神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岗位,

    建功立业,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建设信合、发展信合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联社党委的工作部

    署,再加一把劲、再添一份力,为实现黄州信合现代化建设奉献我们的力量!黄州信合的明

    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4:信合情同心梦培训心得体会

    “信

    合情,同心梦”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二期)培训汇报

    XX年9月15日

    XX年7月9日我

    有幸参加了在贵州省教育厅举办的“信合情,同心梦”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在这

    几天的培训里,我们聆听了十位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虽然时间只有6天,但让我们受益

    匪浅,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专业

    标准、办学理念。本次校长及骨干教

    师培训,贵州省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团校从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后勤服务等

    工作上都做了周密、细致、精心的筹备和安排,学员们都非常满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

    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强化了学习与研究的意识,更使我对一名教师职责有了

    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了解,现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粗浅的汇报如下:

    通过学习,我深深

    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刻体会到“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精髓

    之所在,它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修身齐家的标准和要求,更是“治国平天下”民族发展的希

    望,当然也是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

    目标和方向。对比欧美等西方老死不相往来冷漠的人际关系,对比西方宗教与文化冲突而不

    共戴天一触即发硝烟弥漫战争,中国融合团结的民族关系更彰显出传统文化“仁爱”“和而不

    同”“求同存异”的弥足珍贵。只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才能转化为民族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正

    如歌德在《最后一课》中说到的:“亡

    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

    个不尊重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只会走向毁灭!”也才真正领悟到今天重温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用意,领悟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和“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

    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的深刻内涵。深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而教

    育工作者更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道德的力量是强大

    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然而,中国传统的文化缺少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理念,缺

    少了政治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文化内核,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复杂的人性面前更多地表现为无能

    为力,“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用不着建立政府。”传统文化某种程度非但不能遏制人的兽性,

    甚至沦为助纣为虐的工具,人的贪欲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面前更是得到畅通无阻的实现,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

    验”,所以必须在传统的文化中注入民主与法治思想的

    新鲜血液,让民主与法治成为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才能推进中国的民主和法治的建设:“只有当制度和法规演变、积淀为普通民众的

    内心信念和社会的行为准则时,宪政法治和各种制度才能落到实处。”“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

    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基于此,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躬

    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理想,“实行法治,拒绝人治”;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部分道德法律化”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的理念。

    放眼世界,我们不

    至于孤芳自赏,回首传统,我们亦不必妄自菲薄。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传承

    和弘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还要吸纳孟德斯鸠、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借鉴西方成功的

    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经验。

    篇5:信合工作作风心得体会

    工作

    风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单位组织

    的集中学习、辅导、讨论和自学,深刻认识到干部员工

    作风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系统工作人员

    精神面貌、工作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浅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一 是坚持把思想

    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以改革

    创新精神开展工作。作为信合成员,必须立足新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适应党

    的任务、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改变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观念、工作

    机制和工作方法,使党的监督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

    要把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二 是切实改进学

    提高运用理论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是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作为一名干部终身的任

    务。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

    自己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

    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宽广的视野、正确的决策,来自不懈的学

    习。我们要通过学习,增强自身工作的预见性、洞察力和驾驭力。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

    质。要挤出时间,认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坚决纠正学习风气不浓,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高的问题,任何人

    不得借年龄大、工作忙、负担重等理由推脱学习,要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三 要脚踏实地地

    篇4:信合员工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XX年2月

    省联社二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和大庆农商银行董事会相继召开,王建成理事长、吕永刚董事长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通过学习这两工作报告及相关的讲话精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全面学习,加深会议精神理解和认知

    王建成理事长站在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高度,立足全省村信社的经营实际,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全省农信社经

    营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从全省金融业运行的整体情况,用事实说话、数字占比、市场份额比较,深刻分析了我省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新形势,提出的改革发展策略切合实际,科学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报告中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XX年省、市联社业绩都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市里在筹备创建大庆农商银行工作上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在XX年工作安排上,我们看到了联社美好壮观的发展前景,可谓是竞争与发展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工作责任和目标,也指明了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一个信合人也深感重任在肩,因此,我认为必须全面学习这两个报告,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学深悟透,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适应新常态下

    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自身职责,摆正自身位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转型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更新观念,提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

    吕永刚董事长提出,“理念更新、依法治行、转型发展”是未来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作为信合人,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来提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更好地适应业务经营发展工作的新要求。工作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在工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才能把工作高标准“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恪尽职守、勤勉履职。在工作中努力践行“严、实、快、新”,着眼于“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落实工作不偏离正常轨道;
    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
    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工作要有前瞻性;
    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工作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三、转变作风,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我们每个信合员工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而是

    整个信合系统。要树立信合的良好形象,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接待每一位客户做起,事无大小之分,客无贵贱之别,来的都是客,客户是信合的上帝。只有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我们信合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就会立足于不败之地。“以客户为中心”是我们每一位信合人必须遵守的理念,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符合转变的要求,更要从实质上达到这个转变,在服务上要为客户创造

    更新的充实体验,用科学发展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我们在工作作风、经营理念要有质的转变,彻底摒弃盲目自大的思想,破除传统观念,找准新的经营增长点,要“以支农、支小”为重心,把规范化服务与精细化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从等客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从事后出力向事前攻关转变;
    在细分客户、攻关目标客户、发展核心客户上下功夫,在实施差别服务、拓展优质客户上下功夫,在抓好日常业务操作、落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在有计划、按步骤抓业务发展上下功夫,在服务“三农”、支持“三农”中,推动各项业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讲话精神,理清思路、抢抓机遇、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为我县联社的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5:信用社心得体会

    篇1:信用社心得体会

    青年

    员工座谈会心得体会

    9月初xx市联社组织了“理念大学习、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的三大活动,我县响应市

    办号召,在召开三大活动之后,又精心组织青年员工召开座谈会,在学习三大活动的同时,

    加强青年员工的沟通,为农信社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此次座谈会的交流,进一步地解放思

    想、做到与时俱进,学习了先进的理念,提升了服务质量。

    农信社从创立之初

    到今,也有60多年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良,付出了多少艰辛,才有了农信社今天的丰

    收成果。在取和如此喜人的成绩下,我们也不能自满,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面对严

    峻的形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以最前进的思想改装大脑,以最先进的理念付诸行动,以

    最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特别是我们青年员工,农信社的未来就靠我们来把握,我们不能让

    前辈们的辛劳白费,我们应当从各方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我们为农信社服务的能力。

    一、用先进的理念

    武装大脑

    树立科学、发展的

    理念,做学习型人才。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变化着,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不易感知的,

    容易忽略。我们很多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漠视身边细微的变化,而面对急剧的变

    化表现出顽强的抗争,抑或是徒劳的抗争。然而,问题是很多情况下,变化是在悄然间发生,

    却未被感知和觉察,以至于铸成悲剧,就像一只扔进冷水里慢慢被加热煮熟了的青蛙。当我

    们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

    满志,怡然自得或夸夸然畅谈美好的未来。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

    能为力,无法挽回了。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只有敏锐地注视

    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未雨绸缪,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

    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不管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早学早受益,不学则会很

    被动,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二、加强学习

    虽然平时我能经常

    提醒自已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思想与行动总是不能同步,时常雷声大雨点小,

    学习效果不明显。和同行相比,我的业务技能和业务能力较弱,换而言之,就是竞争力不强,

    剖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与学习相关,只有不断加强自

    身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

    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

    把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为此应当定期进行自我学习的检查,切实加强学习效

    果,提高认真学习的主动性。

    三、大胆创新

    基层信用社是第一

    线和前沿阵地,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我在农信社从事柜员工作也有一年,信贷工作

    半年之久,在实际工作摸索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这些新方法、新途径都为我

    日后工作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素

    材,在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利用实际工作的经验,不断结合新的问题,

    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使农信社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一定要把“三

    大活动”内化于心,要从思想高度重视,不能放松警惕;
    外化于行,要将上述要求落实到工

    作实际当中,用严格的要求检验自己的一言一行。相信我们的农信社一定会越来越好!

    篇2:农村信用社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

    体会

    日月如梭、光阴似

    箭,怀着一颗对未来憧憬的心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向往已久的工作中已将近一年,在这一年

    里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实习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信合人,其间我感触颇深,老同志无微不

    至的关心,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通过这段时

    间的工作学习,我学会了许多东西也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

    首先,总结一下自

    己这段时间的体会

    1、刚工作时在工作

    和学习上都有些不适应。工作的时候不象在学校里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

    切都要靠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啬自

    己的工作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
    开始时我什么都不会,点钱都点不好,是他们

    手把手的教会我的,休息时间还帮我补习业务上的知

    识,让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在生活上,

    主任和其他同事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同时也让我感

    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

    2、积极进取的工作

    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单位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

    新人,更需

    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工作范围,需要自己有积极进取的工

    作态度,多做事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工作经验,才能更好的掌握工作方法,少走弯路,这样

    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农村信用社主要

    是为“三农”提供服务的,刚开始工作时,有些不习惯,有些业务由于农民客户的知识文化

    程度和个人素养方面普遍不高,沟通方法不对等原因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慢慢的在工作中

    摸索,逐渐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法,例如多写一张易看,易懂的提示语放在柜台边上,主动询

    问农民客户的业务需求,及时解答农民客户不懂得问题等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农民

    客户,渐渐地和农民客户关系变的融洽,彼此配合默契,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也使

    我更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

    4、团队精神。工作

    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

    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在中各尽所长,团结

    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

    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

    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一

    5、由于年轻,对于

    柜员业务的操作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储蓄、贷款

    业务,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做储蓄、贷款等业务工作一定不能单纯依靠熟练度。做每一笔

    业务都要反复核对,要像对待新业务的态度一样对待,认真、细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我

    深深地知道要做好金融工作就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

    时还要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和团队精神,

    把我们在学校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真正发挥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水平。

    在这一年的学习工

    作中发现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经验,很多问题不能分清主次,还有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学

    习工作的进行,我会逐渐积累经验完善自己。争取早点向老同志看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增

    砖添瓦,尽自己绵薄之力。

    篇3:农村信用社服务心得体会

    农村

    信用社服务心得体会

    一年前怀着对未来

    生活的美好向往怀着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无限憧憬我成为了一名农村信用社的普通员工从那

    天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迎来送往的平凡工作中我不仅有对工作满腔热忱、更有颗追求完

    美的心坚持不懈、韧劲十足地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以务实求真、一丝不

    苟的态度处理每一笔业务以自然豁达、和善宽容的心境接待每一位客户以团结互助、平和谦

    逊的姿态与领导同事一起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贡献自

    己的力量从中我领略到了服务的魅力体

    会到了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的真正内涵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并以此得到了领导同

    事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也高标准严要求

    地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扩充拓展自己的业

    务知识面亲切快捷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服务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知识全面、服务规范

    从容的多面手。几年来的实践也使我真正理解了服务的真缔理解了服务的内涵深知只有平时

    勤练技能和苦钻业务知识才能熟练掌握服务的技能规程提高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准确、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

    诚度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更好的业务。

    一、微笑是文明优

    质服务的引言。

    微笑是自信的一种表示是无声的语言她传递着友好的信息她是人们交往中最

    丰富、最有感染力、最有征服力的表情。柜台是银行的窗口柜台员工的精神面貌代表着银行

    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微笑是员工心灵的窗口是职业风范

    有效展示形式。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

    能和客户进行最真诚有效的沟通。

    比起年轻漂亮的同事我没有先天有利的条件但我相信“相

    由心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最具魅力才能把一颗真诚的心传递给客户用我发自内心的足

    以赢得每一位客户信任的会心的真诚的微笑来温暖客户的心灵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我深知

    客户是银行的宝贵资源有了客户才有我们的存在服务是银行的经营之本、是银行的效益之源、

    是银行的灵魂、是银行的生命所以无论工作压力多大还是工作多累还是家有烦心事忙碌到深

    夜都不能摆出一副不开心的脸色因为这样会使客户感觉他是不受欢迎的人将会引起客户的猜

    疑和不满无形中会把许多客户拒之门外。有一位客户来我行办理了几次业务后他告诉我们他

    到全国很多银行办理过业务相比之下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给他留下的印象最好我真诚自然的微

    笑让他备感亲切在农村信用社有家的感觉虽然他们单位现在搬到离其他银行较近的地方可他

    还是愿意舍近求远的来我行办理业务成为我行的忠实客户。其实在每天的工作中随时随地都

    面对着客户审视的目光就好象是每天都要面对“考官”

    我做到了多少也就意味着“考官”能

    给我打多少印象分也就意味着他将决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客户对我的态度实际就是我自身

    言行的一面镜子不能去挑剔镜子的不好而是要更多地反省镜子里的自己哪里不够好哪里需要

    改进。然而要使所有客户都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那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我知道除了每天着装

    整洁、文明用语、班前准备工作做充分外微笑就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微笑

    的习惯而且不仅仅是我自己微笑更要让我们的客户微笑这样就能让即使是初次到农村信用社

    办理业务的客户也感到亲切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二、技能是

    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银行点的一线员工没有过硬的

    业务技能娴熟的操作技巧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就干不好本职工作。在进入农村

    信用社之前我并不是金融从业人员没有从事过经济类工作银行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片崭新的天

    空所以我十分注重加强业务技能水平的学习和提高深知技能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只有掌握

    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

    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才能

    提高工作效率赢得客户的信赖。

    八小时工作之内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技能于是我利用中午

    休息时间、晚上、休息天抽空练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以前打字速度不够快、准

    确率不够高就坚持每天利用练十分钟二十分钟练打报纸、打书本坚信有一天“铁棒能磨成针”。

    点钞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做准每一个微细的规范动作进行无数次的机械重复训练做到心、口、

    手合一这样才能提高速度和准确

    率。我深知抓紧一切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坚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繁的

    精神才能练好技能。也只有把基本功练好才能提高办理业务的速度。

    三、知识是提高服务

    能力的坚强保证。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服务理解为态度即态度好就等于服务好。其实不然服务

    有其更深刻的内涵服务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遵纪守法的合规意识和善解心意、准确、

    快捷、高效的服务技能而知识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坚强保证。

    良好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平时的学

    习和日常的实践。我非常专注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运用在工作中学在工作中提高

    在工作中体会。抱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原则做到在工作中多听、多学、

    多做、多想。听师傅、领导的教导学师傅处理业务时的操作技术做业务时要特别谨慎注意容

    易犯错的环节和细节遇到难点和问题时立即向师傅请教及时为客户解决做到熟能生巧做完业

    务后马上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就会做细做精越做越好。在学习中提

    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积累实际经验。怀着求新、求变、求学的上进心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一行。我行地处家具市场家具老板习惯于以现金结算往来不能体会到大额现金的

    不安全性而且有悖于人行关于加强大额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于是我利用所学知识及时向他们

    推介本地支付可选择开取本票异地支付可选择异地电汇方便又快捷同时尽量开立单位结算账

    户办理相关结算往来。银行的工作在时时变化着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情况发生这都

    需要我们跟紧形势努力改变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目标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适应不断

    变化的工作目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对我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会计专业专升本的学习并于XX年顺利拿到了会计专业本科学历用

    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为服务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坚强保证。

    四、沟通是做好服务的有效手段

    用心体会善待客户这是做好服务的根本。客户如果得到满足他会把他的喜悦向别人传递如果

    他的心情极糟他也会把造成的原因向别人倾诉。这种效果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以n次方的形

    式进行扩散。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之中它体现的不仅是我个人而是我们相城支行的整体形象。

    所以工作中我经常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客户的心态和具体服务的需求以真诚换取

    客户的真情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争取把工作做得最优最好。我们相

    城支行很多客户离我行的路程都比较远他们每次来行办理业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每

    当遇上这些客户我就换位来体会客户的心态所以每次客户过来我都会给予真诚的问候耐心细

    致地听取客户的服务诉求尽可能快地办理完相关业务同时想他们没想到的一些细节提醒他们

    比如有些客户很长时间难得来一次不用客户说主动将这段时间所有分户对账单季度结息回单

    结算业务收费回单等单据整齐完整的提交给客户省去了这些客户的来回时间给他们提供方便

    也给他们留下农村信用社窗口服务的良好印象让他们觉得来农村信用社办理业务是正确的选

    择是种服务的享受。

    面对客户的申诉平心静气地倾听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策并以诚恳的

    态度加以说明取得谅解。不管处理结果如何主动答复避免引起客户的抱怨并学会运用一些处

    理应急事件技巧如“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我们有一家具店客户他急需提现金到他行办理

    异地存款在告知他大额现金需提前预约他急得情绪很激动通过了解、结合我行现有的业务进

    行分析为他提供了大额异地汇款几分钟后对方客户很快地收到了货款及时发货了客户直说感

    谢。客户轻轻的一声谢谢使我深深地领悟到“诚信铸就品牌服务编织未来”服务理念的深层

    涵义并时时为自己所在的岗位感到自豪。

    五、团结是提升整体服务形象的无形力量。

    我深

    知相聚在农村信用社这个大家庭中一起工作和学习是种缘份同事间互帮互助团结共事既要自

    己进步也要关爱年轻同事的成长帮助她们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充分发挥着团队力量只有心系

    集体注重团队才能将各项工作做的更好。例如签发一笔本票业务各岗位间共同努力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可以使客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办完业务。例如提前把贷款到期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

    信贷部门与信贷部门联动地把客户的服务工作做到实处使客户满意。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团

    队精神在日常业务中团结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进而整体提升

    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

    六、满意是服务工

    篇4:信用社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

    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

    信用社,现任**信用社主办会计。很感谢联社为我们新员工提供了这样一次既能像各位领导

    学习,又能抒发我们信合情怀的机会。

    转眼间参加信用社

    工作已经三年多了,但正是这短短的时间,我亲眼目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变化,亲身参与到

    了改革过程的具体工作中,我感到很荣幸。同时在这过

    程中,让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也有了

    更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一、农村信用社的

    工作既繁琐又单一,面对的客户多种多样层 次不一,要处理的事情变化多端,所以我们必须

    保持好一种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始终能冷静的对待和处理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

    的心。学会感恩就是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任性;
    学会感恩就是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冷漠;

    学会感恩就是要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对环境的挑剔。

    二、树立竞争意识

    和忧患意识,提升信用社的团队意识。

    竞争的内涵是优胜

    劣汰,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起竞争观念、忧患意识,懂得等、靠、要没有出路,只有以竞争

    求生存的道理,懂得“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前进道路上一刻也不能停”的道理。当今银行

    业竞争日益白炽化、专业化,农村信用社能够在其间稳步前行并不断发展壮大,归功于这一

    大集体对信合的着力落实与施行,即农村信用社

    能够给客户提供方便和温馨的服务,着重于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度与归属感。同时在农

    村信用社员工中树立忧患意识,就是要使自己意识到目前自己取得的成绩与要求还有差距,

    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万不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通过这几年的金融工作,使我体会到只有

    不断努力拼搏、不断努力向上,不断研究新问题、摸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使信用社

    的各项业务不断向前发展。

    三、与时俱进,努

    力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贡献力量

    1、加强学习,提高

    篇6:银行业务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根据省行三农金融部的安排,为进一步深化信贷规范化管理,真正做好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支持和服务,三农金融部组织全省三农金融信贷系统内信贷员,在6月2日至3日为我行三农金融部消费类贷款条线进行整体业务制度培训。

    随着经济发展、新的贷款业务风险点层出不穷,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加强是我们始终应该坚持学习的源动力,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业务沟通手段,将切实提高客户经理规范化操作意识,有效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增强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切实提高消费类信贷客户经理规范化操作意识,有效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在这二天的培训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

    如何做好贷前的调查,贷后的跟踪检查,如何做好营销工作,以及营销的技巧等。

    本次培训时间紧凑,内容新颖,条理清楚,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经验之谈。整个的培训让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省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以致用,要有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服务,要以客户的标准为标准,并要有超越客户的期望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急用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让客户得到超越期望的更加满意的答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特别还要注重细节,学会使用沟通的技巧,任何一个微

    小的失误都可能决定成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客户随时可以离开我们,而选择其他人。服务是制胜的关键,客户服务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和产品本身都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银行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的差异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要想突出产品的个性化,打响自己的品牌,获得客户的青睐,新颖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是我们致胜的法宝,客户服务的差异性形成了产品的差异性,所以客户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用卓越的服务来赢取客户。“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在培训中我们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而在工作中,往往也存在着某些或多或少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东西,我们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抱着更大的热情的去面对挑战。要注

    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工作压力时,应该将每次的困难当作一种考验,当作是再次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机遇。在每次对新的考验机会的期待中,使自身的价值得以提高,也就将压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

    通过对“消费类贷款业务制度”培训,使客户经理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按照制度办理业务。使学员对贷款程序、原则、内容等有了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这次培训使我的综合素质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也认识到,要想做好信贷工作单靠培训是不行的,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

    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积累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并结合理论知识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去。

    二0一五年六月十一日

    篇7:信合员工心得体会

    篇1:信合员工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

    心得体会

    XX年2月

    省联社二届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和大庆农商银行董事会

    相继召开,王建成理事长、吕永刚董事

    长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通过学习这两工作报告及相关的讲话精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全面学习,加

    深会议精神理解和认知

    王建成理事长站在

    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高度,立足全省村信社的经营实际,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全省农信

    社经营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从全省金融业运行的整体情况,用事实说话、数字占比、

    市场份额比较,深刻分析了我省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新形势,提出的改革发展策略

    切合实际,科学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报告中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出

    在XX年省、市联社业绩都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市里在筹备创建大庆农商银行工作上成绩突

    出、效果显著。在XX年工作安排上,我们看到了联社美好壮观的发展前景,可谓是竞争与

    发展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工作责任和

    目标,也指明了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一个信合人也深感重任在肩,因此,我认为

    必须全面学习这两个报告,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学深悟透,做到心中有数,主动

    适应新常态下

    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自身职责,摆正自身位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在具体

    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转型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更新观念,提

    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

    吕永刚董事长提出,

    “理念更新、依法治行、转型发展”是未来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

    作为信合人,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来提升工作执行能力和成效,更好地

    适应业务经营发展工作的新要求。工作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工

    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才能把工作高标准“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和责任心,恪尽职守、勤勉履职。在工作中努力践行“严、实、快、新”,着眼于“严”,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落实工作不偏

    离正常轨道;
    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

    面对平凡岗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

    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工作要有前瞻性;
    着眼

    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

    法,使工作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三、转变作风,强

    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我们每个信合员工

    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而是

    整个信合系统。要树立信合的良好形象,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接待每一位客户做

    起,事无大小之分,客无贵贱之别,来的都是客,客户是信合的上帝。只有牢固树立“以客

    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理念,我们信合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就会立足于不败之地。“以客户

    为中心”是我们每一位信合人必须遵守的理念,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符合转变的要求,更要从

    实质上达到这个转变,在服务上要为客户创造更新的充实体验,用科学发展解决历史和现实

    问题。我们在工作作风、经营理念要有质的转变,彻底摒弃盲目自大的思想,破除传统观念,

    找准新的经营增长点,要“以支农、支小”为重心,把规范化服务与精细化业务拓展有机结

    合起来,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从等客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从事后出力向事前攻关

    转变;
    在细分客户、攻关目标客户、发展核心客户上下功夫,在实施差别服务、拓展优质客

    户上下功夫,在抓好日常业务操作、落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在有计划、按步骤抓业务发展

    上下功夫,在服务“三农”、支持“三农”中,推动各项业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

    快”。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

    点心得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讲话精神,理清思路、抢抓机遇、尽职尽责、勤

    奋工作,为我县联社的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信合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信合

    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信合员工>培训

    >心得体会

    近日,联社以提升营业厅服务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培训班。主讲夏老师凭借她多年的工

    作经验和创新的服务理念,以事实为依据,多角度分析,从营业厅现场服务质量管理、客户

    投诉与纠纷处理规范及技巧、柜面突发事件应对和防范预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讲

    解。通过这次的培训与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服务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新员工,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增强积极主动

    的服务意识,做到用心微笑、诚心待客。而遇到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时,一是要加

    强与客户的沟通解释工作,安抚客户的不满情绪,面带微笑,坦诚接受客户的批评和建议。

    二是要办理业务做到准、快、好,尽量缩短客户等候时间,消除顾客长久等待造成的不愉快

    心理。所以,当顾客来到窗口时,如果能够面带微笑的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处理完

    业务后跟客户说再见,欢迎你下次再来。这样,客户离开后记住的是银行柜员的良好服务,

    而不是长时间等待的不愉快。

    2、加强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不但要满足客户物质上的需求,还要满足客

    户精神上的需求。加强软服务技能的

    提升,发挥出每个人的创新意识,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

    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不但能急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还可以让客户体会到在城区联社办理业

    务是超值的,是难忘的。

    3、加强团队合作,树立品牌形象

    我们在服务工作中,要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只要对单位、对整体、对业务发展有利的事,不

    分前台后台,不分岗位工种,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秉持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工作理念,

    坚持立足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发挥点多面广的既有优势,加强营销宣传,

    通过服务让客户主动了解与认知我们,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柜员岗位虽是一个小

    小的窗口,但它是银行和客户的纽带,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城区联社的形象,因此对待

    工作上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不能怕麻烦,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从

    而在竞争中获胜。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优秀的银行柜员。

    3、端正工作态度,包容谦让客户

    农业产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9篇)

    农村干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共13篇)

    农村干部武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8篇)

    农广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8篇)

    农业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13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