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养生 > 正文

    【到这些地方 欣赏历史建筑之美 - 泉州晚报数字报·泉州网】 今日泉州晚报数字报

    时间:2019-08-13 12:09:47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核心提示

    南建筑,是泉州古民居“南派建筑”的简称,是泉州古建筑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形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及“手巾寮”、骑楼式的建筑,还有一种是中西合璧的住宅“洋楼、番仔楼”。在装饰构造艺术上,其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剪贴等民间手工艺精品和屋檐上的“水车堵”、屋檐下的“鸟踏”、墙上的“出砖入石”、屋脊上的“翘脊”随处可见,曲线清秀优雅,精美绝伦。

    分布在泉州城乡的历史建筑,浩如繁星,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展开。在此,记者仅为大家推荐一些比较集中的街区、村落、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

    □本报记者 黄宝阳 文/图(除署名外)

    泉州古城

    根据此前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调查摸底,仅6.41平方公里的泉州古城范围内,就有669幢传统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西街片区、聚宝街片区等地。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一千多年来,西街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其中。目前,西街片区现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多处,其中就包括了众多优美的古建筑。

    泉州中山路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长达两公里多的中山路上,处处可见保存完整的联排式骑楼,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丝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聚宝街片区的青龙巷,有20世纪初至今的多处华侨兴建的精致西式建筑,代表性的有建于1921年的归国华侨李妙森的故居,也有不少闽南传统古民居,如李贽故居、林廉平故宅等。

    蟳埔蚵壳厝

    蟳埔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建造房屋所用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据专家考证,此蚵种产于非洲东海岸,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垫空船转运来的。蟳埔先民将商船遗弃在海边的蚵壳捡来,拌着海泥筑屋而居,便是蚵壳厝。

    蚵壳厝在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其中,以蟳埔社区最为集中。蚝壳厝的建筑形式,大多为单座仿皇宫式一进、二进、三进或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小的只有单独一栋。目前蟳埔社区的蚝壳厝尚存60多座。

    蚵壳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蚵壳如片片鱼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蚵壳厝通透舒适、冬暖夏凉,外墙美观,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在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见证。

    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丰富的内涵,被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陪伴了蔡氏几代人的建筑群,最早兴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全部完工,前后历时50多年,建成汉式大厝、祠宇、当铺、书房、梳妆楼等23座宅第。现存大厝22座,大小房间近400间,东西通长21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

    古民居不仅恢弘壮阔,还十分精美绝妙。在建筑、设计、装饰等方面,建筑群体现出中外技艺、文化的深度交融,既有防火通道、防火水缸、木框架防震结构、百叶窗等各种现代设计,科学实用;还有各种精湛的雕刻,包括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雕及一种专家至今还未考证出来的特殊雕刻在内的5种雕刻形式,遍布古民居的各个角落,各有精妙,一幅一景,令人叹为观止。

    永宁古卫城番仔楼

    永宁古卫城,也是透视泉州建筑魅力必不可少的旅游之选。在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永宁古卫城里,小巷纵横交错,宁静祥和。

    永宁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一公里多,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商铺和历史建筑。街巷两旁的番仔楼建筑群簇拥林立,堪称一座天然摄影棚。欧式风的构造,掺杂着闽南建筑风,恰似一座别有风情的“小城堡”。

    来到永宁古镇,必逛的是泉州最大的番仔楼——杨家大楼,这座名为“六也亭”的大洋楼,因内设房间过百,俗称“九十九间”,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还有位于永宁最高处的宁东楼,也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其外观由精工细琢的花岗岩石砌成,楼前有宽阔的庭院,二、三层楼有雕花的阳台和欧陆风格的立柱以及中国古典的石刻门楹。在楼上,放眼远眺,永宁的山山水水、城垣街舍尽收眼底。

    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

    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126亩,因保留着130多幢明清以来的精美红砖大厝、华侨建筑、宗祠、寺庙、商铺等多样性建筑,被称为“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

    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保留下来的传统闽南红砖古厝,几乎涵盖了原来传统民居面阔的所有规制,一开间、三开间、五开间,甚至还有面阔七开间的建造形制。

    五店市的老建筑中,有很多是整体迁建搬移而来的,工程纷繁复杂、极具难度,但也恰恰体现了精确细致的闽南工艺。五店市传统建筑中,代表性的有柳青新宅、庄氏家庙、蔡氏家庙、朝北大厝、涴然别墅、蔡妈贤宅、庄志旭宅、天官第等。

    晋江新塘梧林社区

    梧林社区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形成于明洪武年间,面积近1平方公里,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梧林社区核心保护区现存有传统建筑99幢,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这些建筑物有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式洋楼11幢、中西合璧的番仔楼12幢、闽南传统大厝65幢、特色石头厝11幢,是规模较为集中的闽南华侨建筑群。

    晋江灵源灵水古村落

    灵水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在5.61平方公里的灵水前乡和后乡,遍布着207栋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其中保存完整的有近150座。

    主要有闽南“皇宫起”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华侨番仔楼和具有海洋风情的石构民居等三种形式,代表着晋江从明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这里有装修华丽的祖厝宗祠,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宫观寺庙,有昔日名人的故居,更有保持中原传统和闽南特色的古民居,种类丰富,底蕴深厚。

    永春岵山

    永春县岵山古镇,是全国比较罕见的传统村落聚集、历史建筑保护完好的区域。岵山至今保存着从明代至现代的闽南传统民居350多座,保存完好的有80多座。其中,既有飞檐翘角的闽南古厝,也有中西合璧的西洋大厝,还有华侨骑楼式建筑。

    岵山闽南古厝造型以硬山及卷棚屋顶、燕尾型屋脊、穿斗式木为主要结构,古厝内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等精美雕刻,雕刻材质有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既沿袭中原河洛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

    被称为“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绝唱”的福兴堂,便是闽南古大厝的代表。该建筑物所饰精美木雕、石雕、泥雕均出自参与建造中山陵的师傅之手,且均为手工雕刻,手磨而成,做工精细,为闽中闽南地区所罕见。这座古民居可以欣赏到众多辉绿岩、花岗岩石雕,樟木、桧木雕,砖雕和泥塑及圆雕、线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在厝内交替运用。

    泉港土坑村

    土坑村港市遗址是泉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之一,是古代泉州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坑村由明至清,建造有40多座大厝,均属石木砖结构,总占地面积约26800平方米,聚集成一片宏伟壮观的古民居群。这些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排列有序。古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窗、门的布局有圆、方、拱、菱等多种形式,琳琅满目。建筑内大多镶嵌有砖雕、石雕、木雕,雕塑内容丰富多彩。这些雕刻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线条细腻、立体感强,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古厝中设有石狮、石斗、石鼓、石花架、石秤砣、石桌等物,有的还有陶瓷古大缸、铜制小火盆,以及木坐垫,皆古色古香,这些都是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结晶。

    历经数百年发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尚存明清建筑27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