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养生 > 正文

    互助资金典型发言04-09x

    时间:2020-10-20 07:33:13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互助资金典型发言04-09

    狠抓关键 规范运作

    努力提高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水平

    ——在全省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平凉市静宁县扶贫办

    ( 2012 年 7 月日)

    静宁县位于甘肃东部,是平凉西大门,是全国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 18 个干旱县之一。

     总面积 219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7.3 万亩,山旱地占 93% ,年均降 雨量可靠值仅 383 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全县辖 24 乡镇 392 个行政村, 其中贫困村 215 个。全县总人口 48.25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45.02 万人, 2011 年建档立卡有贫困 人口 30.22 万人, 贫困面为 16.1 %。2011 年全县生产总值 20.63 亿元,农业增加值 8.16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036 元。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在国家、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 持下,全县扶贫开发和社会经济取得了跨越发展,但是自然 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目前贫困程度仍 然较深是静宁的基本县情。

    一、 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运行的基本情况和成效

    2006 年被列为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县以来,按照国扶 办、 省扶办安排部署, 坚持稳步推进、 积极创新, 先后在 17 个乡(镇) 41 个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建立了“民

    PAGE

    PAGE #

    有、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扶贫资金互助组织。试点过程 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以农民增收为目的, 以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 以放得出、 收得回、 有效益为前提, 以一次投入、滚动发展、效益多样为原则,以政府引导、农 户自愿、互助合作为手段,以直接到户、有偿借款为基础,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不断扩大资金规模,不断探索和完善管 理机制,推动了贫困村互助资金健康规范,安全有序运行, 有效解决了项目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资金短缺的难 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资金投向明确、运作方便快捷、产 业支撑有力、民管民用民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村级互助资 金运作新路子。

    至目前,全县 41 个试点村互助资金总额达到 756.296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585 万元,社员交纳互助金 143.83 万元,社会无偿捐赠其它资金 27.466 万元。试点村总户数 8745 户,其中贫困户 5359 户;发展社员 2104 名,其中 贫困户入社 1756 名;组建互助小组 542 个。累计借款 1157 人(次),其中贫困户 999 人(次);累计发放借款 548.79 万元,其中贫困户 498.34 万元,占 91%;累计还款 69.416 万元,其中贫困户还款 63.196 万元,资金收回率和贫困户 收回率均 100% 。资金投向种植业 219.52 万元,占 40%; 投向养殖业 252.44 万元,占 46%;其它行业 76.83 万元, 占 14% 。新建果园 3.17 万亩,新增养殖专业户 1360 户, 引进基础母牛 1360 头,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显著。

    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静宁县委、县政府 高度重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搞 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稳 定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 定了《静宁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经 营管理站、审计局、信用联社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 目实施领导小组。

     扶贫部门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协调、 组织、 实施和督查考核,财政局、审计局、经营管理站主要负责资 金的审核、拨付及财务指导。各乡镇也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 长的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宣传发动、 政府推动、 互助社筹建、 资金监管等工作。为了把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制定了县 级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班干部包农户的“三包”责任 制,层层明确责任,确保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科学合理选点,强化宣传启动。在互助资金试点村 选择上,优先考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好、产业优势突出、村 两委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采取竞争办法,先后对治 平后沟、甘沟、细巷等三个条件不成熟的项目村进行了调整。

     项目启动时我们采取印发宣传资料、 刷写标语、 召开座谈会、 召开群众大会、深入农户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从政策依 据、章程草案、运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户对 扶贫互助社的性质、目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充分调动 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共召开各种宣传发动会 162 场 次,印发各类资料 7.5 万份。

    三是培训业务骨干,提高队伍能力。加强对互助资金管 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去 年国扶贫办南充互助资金培训会和省扶贫办互助资金试点 管理培训班后,我县及时召开了全县乡镇长、乡村管理人员 参加的互助资金动员暨培训会, 对国开办发 [2009]103 号文 件和《指南》进行了认真系统地辅导培训,不仅是与会人员 深刻领会了互助资金的有关政策规定,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他 们的业务操作能力。确保各试点村严格按照新的要求开展试 点工作。自 2010 年 10 月以来我们先后开展县级培训 8 次, 乡级培训 41 次,村级培训 82 次。聘请有关专业人员,采 取课堂宣讲、互相交流、案例分析和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 方法,从互助资金的目标、宗旨、原则,互助资金的建立、 运作管理,互助社章程、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培训和技术培 训等方面,对县乡业务人员以及各互助社的理事会,监事会 成员和部分社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拓展了理事会和监事 会成员的业务知识层面,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与互助社 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使会员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发 展能力与互助社管理的要求相适应。

    四是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规范运行。坚持“政府引导、 互助社自治、 内外结合、 双层管理” 的原则, 通过公开选拔, 乡村审查,推选产生了有一定文化程度、公道正派、责任心 强的工作人员,分别担任互助社理事长、监事长、会计、出 纳等职务,负责互助社日常工作。在健全机构,充分发动的 基础上,及时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各试点村在扶贫办的具体 指导下,结合村情实际, 讨论制定了 《扶贫互助社章程》 、《互 助资金运行管理办法》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操作流程等 规章制度,做到了按章办事,按制度办事。针对原试点村互 助资金运行管理中记账不及时,票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 们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定期报表制度、联系人制度,对全 县互助资金试点村的财务核算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 一账簿设置、 统一会计科目、 统一会计核算、 统一会计报表、 统一会员借款台帐” 。同时规范了入社程序,借还款程序, 保证了试点工作规范运行。同时,为保证互助资金的安全、 及时、有效运作,我县互助资金由乡镇参与监管,开设互助 资金专户,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运作程序。县扶贫办定期召 开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调度互助资金运行 中出现的问题,对互助资金运行实行全程管理。

    五是扶持主导产业,发挥资金效益。把互助资金贷款首 先向增收项目投放,主要扶持了果品产业、畜牧产业和设施 瓜菜生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41 个试点村果产业面积由 6.5 万亩增加到 13.4 万亩,发展养牛示范户 636 户,建成 青贮池 207 座,扶持 926 户贫困农户,进一步发展了区域 特色产业。余湾乡韩店村通过总结推广幼龄果园套种小拱棚 瓜菜的成功做法, 给会员借款 15.6 万元, 2010 年集中连片 建成 1500 亩幼龄果园套种西瓜间作辣椒设施栽培示范点, 当年农民人均瓜菜收入达 970 元,既培育了长远增收的果品 产业,又实现了农民当年增收,整村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 并创出了干旱山区发展果品产业的新路子。司桥乡庙咀村累 计借款 23.1 万元,解决了贫困群众购买鸡苗和饲料资金短 缺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标准化养殖规模,集中建设养殖小 区1 处,扶持发展养殖大户 27 户,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 55 户,养鸡规模达到 8.2 万只。依托互助资金初步构建了协会 借款、骨干承担、利益联结、扶持到户的资金运行模式,节 约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2011 年该村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 2665 元,较 2010 年增长了 15.5% 。双岘乡甘硖 村在 2008 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中,新植果园 1600 亩,为 解决群众短期增收和长远发展的矛盾,在 2009 年启动互助 资金项目后, 先后为村民发放借款 22 万元,兴建塘坝 8 处, 在果园内套种新品种西瓜 900 亩,洋芋 700 亩,实现当年 收入 109 万元,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问 题,既巩固了整村推进项目的成果,又实现了农户短期内增 收。通过互助资金试点与整村推进项目相结合,建立了“互 助资金 + 互助社 + 农户”的运行新模式,在推进项目村后续 开发、预防返贫、实现持续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上起到了十 分重要的作用。

    三、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体会 经过六年的互助资金试点历程,我们深刻体会有四点:

    一是精心组织是前提。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妥

    善安排,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真正选出会 员信任的协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让广大会员放心和满 意。

    二是广泛宣传是关键。

     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 做到家 喻户晓、人人明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加入合作组织带来的 便利和实惠,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建章立制是核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建设是根本 性的东西。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 既有约束性又有操作性,真正从源头上堵塞工作中的各种漏 洞,避免发生资金运行的风险。

    四是加强监管是保障。扶贫、财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 门,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隐患。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不 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水平,督促他们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 度办事,真正把基础工作做好,让互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 济效益。

    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着眼于整村推进项目的后续开发和巩固提高,短期 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把互助资金贷款首先向增收项目投 放,主要扶持了果品产业、畜牧产业和设施瓜菜生产,不断 壮大产业规模, 37 个试点村果产业面积由 9.5 万亩增加到 13.4 万亩,发展养牛示范户 436 户,建成青贮池 107 座, 扶持 526 户贫困农户, 进一步发展了区域特色产业。

     余湾乡 韩店村通过总结推广幼龄果园套种小拱棚瓜菜的成功做法, 给会员借款 15.6 万元,2010 年集中连片建成 1500 亩幼龄 果园套种西瓜间作辣椒设施栽培示范点,当年农民人均瓜菜 收入达 970 元,既培育了长远增收的果品产业, 又实现了农 民当年增收,整村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并创出了干旱山区 发展果品产业的新路子。

     司桥乡庙咀村累计借款 23.1 万元, 解决了贫困群众购买鸡苗和饲料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扩 大了标准化养殖规模,集中建设养殖小区 1 处,扶持发展养 殖大户 27 户,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 55 户,养鸡规模达到

    8.2 万只。依托互助资金初步构建了协会借款、骨干承担、

    利益联结、扶持到户的资金运行模式,节约了养殖成本,提 高了养殖效益, 2010 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065 元, 较 2009 年增长了 13.5% 。双岘乡甘硖村在 2008 年实施整 村推进项目中,新植果园 1600 亩,为解决群众短期增收和 长远发展的矛盾,在 2009 年启动互助资金项目后,先后为 村民发放借款 22 万元,兴建塘坝 8 处,在果园内套种新品 种西瓜 900 亩,洋芋 700 亩,实现当年收入 109 万元,有 效的解决了农民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既巩固了整村推 进项目的成果,又实现了农户短期内增收。通过互助资金试 点与整村推进项目相结合,建立了“互助资金 + 互助社 + 农

    户”的运行新模式,在推进项目村后续开发、预防返贫、实 现持续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着眼于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业技 术的发展和小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各互助社充分发挥互助 资金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解决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资金短 缺的问题;另一方面,着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特别 是在中南部果产业专业村,通过果业协会,加快了无公害农 药应用、果实套袋等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 的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

     同时, 扶持 137 户贫困农户购置旋 耕机、微耕机、小型拖拉机等新型农机具,提升了农村生产 力,增强了农户科技意识和效益意识,激发了农民依靠科技 增收致富的动力。

    三是着眼于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基础 设施的建设。把互助资金运行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突出 改善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生产条件,重点扶持农户危旧房改 造、“一池三改”和通自来水等基础建设,先后为双岘甘硖、 余湾韩店等村的 26 户贫困农户借款 10.4 万元,扶持新建了 房屋,通上了自来水,加快推进了整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着眼于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改善了干群关系。坚 持把互助资金借款始终瞄准贫困农户,在 37 个试点村,先 后为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看病医疗等有困难的农户及时发 放借款 14.4 万元,帮助贫困农户度过难关,起到了雪中送 炭的作用,并培养了他们的诚信意识,达到了联保互助、合 作发展的目的。

    我县 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 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苹果 二十强县、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果业发展百强示范县”等

    6 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自 2006 年我县被省上确定为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 县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组织穷人、瞄准穷人、一次投入、滚 动发展、 效益多样的原则,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抓点示范、 规范运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资金投向明确、运作方便快 捷、产业支撑有力、民管民用民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村级

    互助资金运作新路子

    淳化县地处陕西省中西部,咸阳市北部,渭北黄 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全县辖 5镇10乡 370个行政村 676个 自然村,总面积 983.81 平方公里,总人口 20.17 万人,其 中农业人口 18.04 万人, 。截止目前,全县 5 个试 点村加入会员 932 户,入股金额 48.6 万元,扶持贫困户发 展奶牛 98 头、笼养鸡 8.3 万只、大棚菜 71 棚,实现农民增 收 143 万元,试点村人均增收 320 元,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群 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切实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

    一、制定试点方案,严格筛选试点村 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首先要制定好试点 方案,选好试点村,工作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接到中省关 于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后, 我县立 即成立了全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启动试点工 作。县“两办”牵头,组织扶贫、财政、农业、果业等部门 组成 5个联合工作组, 深入全县 18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逐村调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实施、农业资源、产业优势、贫 困程度和村级组织等情况,寻找试点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经 过反复讨论和论证,制定出了《淳化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 资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 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工作步骤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结合 村级实际,我们在深入学习试点通知精神、综合考虑各种因 素的基础上,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确定了方里镇徐村、居寨 村、铁王乡北塬村、卜家乡卜家村和胡家庙乡后庄村等 5 个 产业基础好、 村级班子组织能力强、 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烈、 村风民风淳朴诚信的扶贫开发重点村为试点村, 指导制定了 试点村村级互助资金实施方案, 为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章程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健全组织机 构、制定工作章程是关键。本着规范、实际、操作性强的原 则,各试点村在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及县上试点方案 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机构和工作章程。

     一是成立机构。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公 道、正派、有责任心的村民组成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 理协会,由会长、副会长、出纳员 3 人组成的,任期两年。

     选举产生各中心主任和监事会机构, 全面负责互助资金运行 和监督等工作。二是建章立制。在深入讨论、广泛调研的基 础上,制定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章程》、《村级发展 互助资金管理协会职责》、《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协会成 员职责》、《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发放流程图》、《村 级发展互助资金操作规程》、《村级生产互助资金财务管理 暂行办法》、《互助资金发放公开公示办法》等一系列规范 化制度, 为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和制度保障,真正做到借款程序化、发放公开化、管理制度 化。三是严格会员界定标准。建立健全了农民自愿入股、政 府配股和赠股机制。针对群众的经济基础和收入状况,灵活 标准、分类对待。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能的农民提 倡入股,每股 1000 元,最高不超过 2 股;对于经济比较困 难的贫困户,政府按 1:1 比例配股,政府配 500 元,农民出 资 500 元,配股的可在六个月之内分两次交清;对于有发展 潜力的特困户,经个人申请,互助资金管理协会认可,县扶 贫部门审核公示,赠送股份一股,即人民币 1000 元。享受 借款的权利,且在三年之内存 500 元(第一年存 100 元,第 二年存 200 元,第三年存 200 元,并按存款时间计算分红) , 会员标准的界定,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强化宣传动员,拓宽工作覆盖面 为了让试点村村民广泛了解、参与、支持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工作,各有关乡镇和县扶贫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 5 个专 门工作组,蹲点试点村,积极散发宣传资料,挨家挨户上门 宣传,开放村级广播,召开动员会,广泛深入宣传互助资金 性质、协会章程、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全县累 计召开群众动员会 30 多场次,上门宣传 800 人次,散发宣 传资料 1000 余份,以过细的工作和强大的宣传氛围,使试 点村村民对互助资金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明确了解, 对资金来 源和使用管理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解除了思想疑虑,极大 地激发了群众支持参与试点工作的热情。

     铁王乡北塬村全村 118 户 506 口人,加入协会会员达 94 户,占全村总户的 80%; 全县 5 个村入股会员占到农户总户数的 80 %。入股会员中贫 困户 792 户,占入股总户数的 84.9%。目前,全县村级互助 资金金额达 123.60 万元, 其中各类股金总额占 48.60 万元。

     全县 5 村入股 210 户,入股金额 21 万元,配股 516 户,配 股金额 25.8 万元,赠股 206 户,赠股金额 2.06 万元,形成 了良好的资金筹措管理工作机制,扩大了互助资金总量,提 高了互助资金扶持产业发展能力。

    四、严格规范运作,保障资金安全 为了充分发挥互助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互助资金滚动增值、 持续利用、责任自担、独立核算、民主管理、互助合作的原 则,我们在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规范 运作,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项目审核到位。互助资金主 要作为农户发展经济对短期资金需求的借款来源, 其发放的 首要前提是必须有合适、可靠的发展项目。基于此,协会对 申请借款的会员,逐户核对项目,了解项目准备情况,对于 项目准备充分、 扶持前景看好、 诚信意识强的会员予以确认, 真正做到项目用在点子上。二是借款额度控制到位。在实施 过程中,我们对于各类持扶项目按照投资额大小,规定了最 大的借款额度。

     对果实套袋、 畜牧业养殖等一般性生产项目,

    互助资金借款额度控制在 3000 元以内;对于特殊产业如大 棚蔬菜、奶牛养殖等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借款控制在 5000 元 以内,宜多则多,宜少则少,区别对待,既满足了群众发展 不同层次产业的资金需求,又确保了资金的周转和安全,最 大限度发挥了互助资金的扶持效应。三是程序运作到位。在 借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先由本人提出借 款申请,交中心小组讨论通过后再交协会,协会收到农户借 款申请后,确定专人对该农户申请的扶持项目进行严格审 查,包括实地考察,根据农户计划实施项目的可行性,确定 是否对该农户发放借款。在借款办理过程中,借款人必须采 取五户联保或个人担保(五户联保即如该农户不能按期归 还,其他农户必须负连带责任;个人担保就是借款农户可找 有实力的农户担保,在借款不能按期偿还时,担保农户负连 带责任, 但同一农户原则上不能同时为几户农户提供担保) ,

    并张榜公布贷款名单及金额, 其他成员无异议后与农户签订 贷款合同和还款保证, 经协会主任签字后由财会人员向农户 开据信用社现金支票给需要贷款的农户。

     每次不能超过 5000 元,农户持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会员借款证、身份证在信用社 提取现金。四是监督检查到位。在整个借款运行过程中,县 财政部门、 扶贫部门经常深入村组, 检查互助资金运行情况, 重点了解协会会员是否借款等情况, 对到期但仍没还款的农 户,及时督促并规定最后期限, 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促进产业开发,凸显试点效果 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民 增收和农村产业培植。我们始终坚持以此为目标,根据各试 点村的农业基础、 特色产业、 区位优势、 市场条件, 有选择、 有重点地扶持了铁王北塬大棚菜、 奶山羊, 方里北居寨奶牛, 徐村养鸡,卜家乡卜家村大棚菜、养猪,胡家庙乡后庄村优 质苹果等主导产业,先后向 746 户贫困户借款 86.4 万元, 发展蔬菜大棚 71 棚,养羊 311 只,养猪 478 头,养鸡 8.56 万只,养牛 98 头,这些村成为全县乃至咸阳市知名的“一 村一品”示范村,村民收入也由 2006 年的 2193 元提高到 2007 年的 2700 元,方里镇徐村 80 户借款的养鸡户 2007 年 纯收入达 160 万元,村民张学良去年向协会借款 2000 元, 购买 5 头母猪,净挣 8000 元,今年再次向协会借款 3000 元, 准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实在在的效益,使农民加入互助 资金协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协会会员已由开始的 179 户增加到 932 户,受益的贫困户还款意识也明显增强, 2007 年 7 月 5 个试点村共放款 40 万元, 回收率达 90%,实现了互 助资金扩大积累,滚动良性发展和高效、安全运作。

     三年的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历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做 好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领导重视是根本。工作进展的快与慢,质量的好与坏,直接 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

     我县被确定为全省贫困村村级互助 资金试点县后,省市扶贫部门对试点工作格外关注,多次深 入我县,指导试点方案,分析存在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 领导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 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亲自深入基层,检查指导 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扶贫、财政等相关部 门负责人,经常深入试点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督促工作落 实,县扶贫部门领导包村、干部包户,切实加快了试点工作 步伐。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任务。

     落实责任是关键。干部有了责任感,才会有干事的激情、抓 落实的行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把落实工作责任放在首 位,县委、县政府与各有关乡镇和部门逐一签订了目标责任 书,各有关乡镇也分别与试点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了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采取听汇报、 查资料、看典型户的办法,分析和解决在工作中的责任落实 问题,确保了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事实证明,只要责任落实 到位,就一定能加速工作进程。

     公开透明是核心。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是一项政策性强、关 联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工作,只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才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才能真正使广大农村贫困户真 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 才能确保运作程序的规范和 资金的高效安全。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建立信息公开管理制 度,向社会公开试点村、资金来源、管理办法、使用原则、 参与形式、举报电话等,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保障 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有效监督和资金运行。

     实践 证明,只要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就一定能赢得广泛信任, 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和参与。

    健全机制是保障。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为此我们大力实践、积极探索,各试点村都成立了互助资金 协会,主要负责农户借款发展项目的审定、借款审批、资金 投放和安全运行、借款回收、盈利分配等事务,接受上级扶 贫财政部门和乡镇的工作指导,并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同 时成立了互助资金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协会对“互助资 金”的管理、使用工作。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 导带队、县“两办”督查室、扶贫、财政部门组成的互助资 金试点工作小分队,定期不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县扶贫办也确定分管领导和业务干部主抓此项工作, 加大对 “互助资金”管理和运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基本上形成了一 整套规范运作和全方位、多层次监督机制,从机制上确保了 资金高效安全和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