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游戏 > 正文

    逻辑证明是

    时间:2020-12-23 06:15:5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第六章、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

    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1、科学认知的经验层次与理论层次

    科学方法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规则,它们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三个层次:第一个,各门科学所特有的认识和方法;
    第二,整个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方法;
    第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遍适用的方法。

    科学认识的两个基本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属于经验层次;
    另一个是理性认识阶段,属于理论层次。科学方法:经验认识的方法,理论认识的方法。

    经验认识——(分析、综合和概括)——理论认识

    科学认识的经验层次和理性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区别并没有固定的和意义,它们只具有相对意义。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之间便越来越相互渗透,互相依赖,互相转换。

    2、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时代所提供的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科学问题蕴含着问题的指向、研究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科学问题从形式上可以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科学问题不仅包含了问题的指向和与特定的疑问词相联系的义项,而且还包含了问题的“求解应答域”。应答域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所提出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领域中。

    3、科学问题的提出

    首先,任何真正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之下提出的。

    其次,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给出统一解释,既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最基本的途径和科学理论或假说建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再者,理论内部存在的逻辑悖论或佯谬可能引出重大的科学问题。

    4、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途径

    (1)通过进一步获取事实来回答问题。

    (2)通过引入新的假说来解决问题。

    (3)通过引入新的概念解决问题。

    二、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知识的经验论证问题——就是为完成辩护的任务而设立的。

    (1)所有有意义的认识陈述或者是分析的(不然就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经验的。

    (2)所有有意义的经验陈述,原则上可以用经验来证实,也只能用经验来证实。

    (3)所有有意义的经验陈述都能归结为中立的直接观察语句。

    4、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传统与创新的互补

    在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即达到某种适当的平衡。

    发散性思维是指科学思维中具有高度思想活跃和思想开放的性格的思维。

    收敛性思维是指科学思维中建立在传统一致基础上、受到一系列规范约束的思维。

    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同意,在某种意义上可转化为科学研究中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5、发现与辩护的真正区别

    发现涉及科学理论和假说的起源、创造、发生和发明。是主观的,与文化因素、心理构成、社会背景有关,属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只适合于描述性研究。

    辩护则涉及科学理论和假说的评价、检验、维护、成功及确认。是客观的、规范的。

    真正的区别在于猜测、假设的或然性与理论的可接受性之间。

    猜测表示最初的思索,这可以不要理由,逻辑对于猜测不是必要的。

    假设的或然性是指有好的理由支持一个假设,但它尚未被检验。

    理论的可接受性或理论的确认,这就是辩护。

    或然性先于可接受性。发现和辩护正在接近。或然性和可接受性都是可分析的。支持或然性发现的东西,也是支持或然性的辩护,因此,一切真正的发现是辩护。

    三、直觉、灵感与机遇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猜想。它不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的逻辑推理,而是从整体上做出的直接把握。

    由直觉得到的知识,还要进行逻辑的加工和整理。验证:首先是从揣测引至逻辑结果,进一步还要把这些逻辑结果跟科学事实相对照,并把它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自觉地激发灵感

    灵感产生的前提条件,科学家执着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灵感产生时,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摆脱干扰。灵感是突发的、飞跃式的。

    3、机遇及其利用

    主动增加机遇的出现率。

    注意线索,保持对意外事物的警觉性。

    善于解释线索。

    具有坚持的胆识。

    四、程式化的追求与随心所欲 (1)预设主义

    经验主义的预设主义是对科学合理性问题的传统解决办法,它的宗旨是预设两个前提来为科学辩护,其一是以经验为合理性的最终目标,其二是以逻辑为合理性的基本形式。

    首先,预设主义相信所有的科学理论必定依据经验,正因为与经验相联系,科学词汇才可能有意义,科学命题才具有可接受性。

    预设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逻辑主义。科学方法论给出了一切理论都应具备的、永久不变的公理结构。具体的理论会产生或消亡,它的内容会变化,但科学方法论所掌握的是科学中不变的本性——任何可能理论的结构或形式。

    (2)相对主义

    认为,科学中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的、包罗万象的表征科学特征的方法,科学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导致对世界的新的理解,而且也导致方法,推理规则,科学概念以至元科学概念的改变。

    任何形式的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包括科学陈述的逻辑特征、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认为在科学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费耶阿本德认为,促进科学发展与捍卫规则的标准,二者不可兼得。强调,一方面并无理由离开特定的问题去事先规定什么适用于一切场合的规则和标准。另一方面,科学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自觉地打破看似显然的方法论规则,因此,违反规则是科学进步所必需的。

    认为科学不过是人类诸多传统中的一个传统,它与其他的传统从地位上来说是平等的。

    “反规则”,怎么都行。强调科学是一种自由的实践,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主张按规律和秩序办事更为人道,更容易鼓励进步。认为科学能够并且应该按照固定的普遍规则进行,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有害的,对科学不利的。

    对于方法论,反对一切普遍性标准,以及作为普遍性标准的规则。

    (3)互斥两极的互补性。

    科学合理性的基本情况。第一,科学的变化和创新是无所不在的,它们比单纯发现新事实、比简单更替有关世界的信念要深刻得多。第二,在人类的实践中,科学确实在进步,现代科学的主张确实比过去的要好。

    2、程式化追求的里程碑

    (1)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方法论

    科学研究应该从被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这些原理演绎出关于事件、性质和现象的陈述。

    科学解释,从表面现象的知识过渡到原因性的知识,其完成以现象陈述能从解释性原理中演绎出来为标志。

    科学结构,把科学看做演绎组织起来的一组陈述,逻辑原理处于一切证明的最高层次。

    (2)归纳逻辑的深入研究

    培根:从特殊的事例上升到较低的公理,然后上升到一个比一个高的中间公理,最后上升到最普遍的公理。

    (3)现代归纳主义

    认为只有经验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只有通过数学与逻辑寻求到的知识才可能精确。

    第七章 科学认识的经验基础

    一、科学实验的意义、功能和结构 1、科学实验的意义

    科学实验之所以是科学认识的基础,一方面在于实验方法是证明和发展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于理论不断改进的原动力来自实验及其结果。

    实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的特点在自身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成为证明和发展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实验是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

    2、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科学观察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要有目的的,主动的观察。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去考察,描述和确认某些自然现象的自然发生。

    观察的中药特点实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者一般是直接从感觉中获得被研究对象的信息。

    观察的客观性,就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事物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全面观察和分析。

    观察的主观性,片面性。主观片面的观察即误观察和未观察,就是在观察中,人不知不觉地把他固有经验和认识掺入到他的观察中,把个人主观的东西当做客观存在的东西。未观察,在观察中,只注意对象的某一方面或一部分,只看到与自己固有看法相吻合的东西,而对自己固有看法相背离的东西视而不见,因而产生观察的片面性。

    还要看到观察的局限性。

    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相互依存,观察室实验的前提,实验的观察的发展。

    3、科学实验的一般作用

    一是证明或反驳假说,二是提示新的理论。 4、科学实验的主客体结构 科学实验是直接的、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即在主体积极支配下的对象——工具活动。

    实验活动的主观方面即实验者的活动,是任何实验的首要组成部分。

    实验活动的客观方面包括实验研究对象和实验手段。

    二、科学实验的认识论反思

    1,科学实验在行为和功能方面的重要特点

    (1)实验中要求简化、纯化以至强化自然过程。

    (2)实验中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实行模型化原则。

    (3)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可重复性。

    2、科学仪器与测量的认识作用

    首先在于他能帮助人们克服感官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增强认识能力,使单靠感官观察不到的现象显示出来,单靠感官分辨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人的视野因而达到新的领域。

    还在于它们能帮助人们改善认识的质量,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客观化、准确化。

    科学仪器的运用,使科学实验从单纯凭借人的感官进行的观察,发展到简介观测阶段。(误差)

    量的观察就是观测或测量,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定量描述。

    测量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关于现象的定量方面的信息。

    测量结果中的常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量的反映,并不是客体的直观映像。

    作用:

    (1)测量为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去研究自然提供了必要条件。

    (2)测量精炼了科学结构。

    (3)测量作为一种说明具有简洁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不变性。

    3、科学实验与理论思维的辩证关系 科学实验与理论思维的联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实验必定受某些科学知识体系的支配,另一方面,它又产生更完善、更深刻的新的理论构成。

    三、科学事实与科学规律

    事实,特指某个单称命题,而且它是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借助于一定语言对特定事件、现象或过程的描述和判断。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另一类是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 科学事实作为客观事实的反映,固然具有不依赖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对科学事实的客观性,要作认真的分析。

    第二,就事实概念而言,这里同一件事情是从不同的关系上被考察的。

    第三,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事实也是认识的一种形式。

    第四,科学认识活动从经验地收集事实开始,最终目的是建立能理解事实并预见新事实的理论。

    第五,与客观事实不同,由于科学事实是某种经验的陈述或判断,所以容许对它作出某种评价或估计。

    3、两类科学规律:必然规律与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一种规律性只以一定的概率出现,而不是在所有的场合下出现。

    四、归纳问题与归纳方法 1、归纳问题及其实质

    广义归纳法,包括科学归纳法、统计方法、类比方法等或然性推论。

    实证主义者强调,归纳方法是唯一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因为它直接和经验相联系,是对事实进行概括的方法。

    现代实证主义者,只有运用归纳方法,才能逐渐从记录事实的判断过渡到理论陈述。反之,理论陈述中的术语和概念必须能归结为可观察到的陈述,才可视为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形而上学。

    休谟的归纳原理。

    归纳问题实质: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理论思维的重要作用,坚持把事实向理论的过渡进行到底。

    2、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方法:由经验获得的事实。

    演绎方法:建立逻辑必然的知识体系。

    归纳方法与概括和加工事实有关,并且总是以观测和实验的结果为根据。演绎方法则是要从一些作为原理的判断形式,推导出一个判断体系,推到程序完全依据所采用的的逻辑系统的规则。

    归纳方法目的是确立科学认识基础的客观性,并由它得出合乎清理的、或然的推论;
    另一类方法——演绎方法的目的是组织“现成的”知识,即从作为真理而被采用的前提中得出必然结论的方法。

    3、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就是从实验事实中寻找引过来联系的方法。科学实验室科学归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穆勒五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剩余法和共变法。(因果联系)

    运用科学归纳法注意:第一,正确地划出有关情况的范围;
    第二,正确地分析有关的情况。

    科学归纳发的依据是个性的对立统一,个性中包含着共性,通过个性可以认识共性。

    科学归纳法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还在于它对科学实验的指导意义。

    4、大数现象与统计方法 大数现象,及其变化发展具有几种不同可能性的随机现象。那种可能成为现实,带有偶然性。

    5、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以两个对象之间的类似为基础。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然后依次为根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

    类比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 第一,类比具有启发作用

    第二,类比还被当作思想具体化的手段 第三,类比方法为模型实验提供了逻辑基础

    第四,类比方法在产品设计特别是仿生设计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类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类比推理常常是不可靠的。类比推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是因为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而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推论的可靠性。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

    第八章 科学认识的理论建构

    一、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1、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就是抽出和排除事物非本质的次要因素,通过思维揭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科学抽象的意义,是答道关于事物本质的普遍的、系统的认识,即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抽象的意义:

    第一,科学抽象通过对现象进行分析和鉴别,排除假相,确定真相,撇开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联系,可让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暴露出来,使人们的知识本质化。

    第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抽象通过区分基础的东西和派生的东西,由表及里,把决定事物性质的隐藏的基础揭示出来,使人们的知识层次化。

    第三,科学抽象撇开次要过程、干扰因素和无关的内容,把事物的自然状态,即具体而复杂的表象形态变成纯粹形态,让其主要的发展过程充分在思想中显现出来,予以精细的研究,从而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使人们的知识真实化。

    2、理想化方法

    包括建立理想模型和设计理想实验 3、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演绎推论的作用 首先,演绎推理揭示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系统地结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从而构成科学的解释性的基础。

    其次,演绎推论不但是科学解释的基础,而且是作为科学预见的手段。

    成熟的科学认识一般是以假说——演绎形式组织起来。假说——演绎形式就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分析与综合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
    综合则在思想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接起来进行考虑。

    分析总是从某种整体性出发,总是受关于对象的整体性认识支配的。

    综合不是对象各部分主观、随意的凑合,也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按照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事物。

    科学抽象有赖于分析和综合这两种思维方法的结合。

    5、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就是人们的逻辑思维过程(表现为知识的逻辑体系)是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或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应,是历史过程的缩影。

    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建立起有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只有遵循历史中的线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种相对成熟的科学体系。

    6、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从抽象上升懂啊具体,是科学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的重要标志。思维中的具体是科学认识的结果,是被透彻加以研究和被理解的具体,是思维掌握具体,把它当做“精神的具体”复制出来达到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现实内容和主观思维形式的统一。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具体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从“感性上的具体”到“思维中的具体”构成科学认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其中的中介或桥梁就是“抽象的规定”。

    二、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1.假说与理论

    (1)假说是通向理论的必要环节。

    科学假说,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

    (2)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3)狭义与广义的假说。

    狭义上,假说是有着对象存在或它与其他对象具有本质联系的某种猜测性判断。

    广义上,假说是指判断系统,其中一些事具有或然性的原始前提,即狭义的假说,而另一些则是这些前提的演绎展开。

    2、假说成立的前提

    第一,科学假说应当是符合科学世界观。

    第二,科学假说不应该与科学中普遍的,久经考验的规律和理论相矛盾。

    第三,科学假说不应该同已知的经过检验的事实相矛盾。

    第四,科学假说应该是可检验的。

    第五,科学假说应该符合简单性原则。

    第六,建构的科学假说体系应该具有自洽性和相容性。

    3、科学假说向科学理论转化的条件

    第一,把假说运用于实践,如果有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说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 实与之矛盾,那么,就证明这个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假说是否已转化为理论,除了解释性条件,还必须有预见性条件。如果由假说作 出的科学预见得到实际的证实,那么,就标志着假说已经转化为理论。

    科学理论的功能、结构与演化 1.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

    因果关系,结构功能关系,起源关系 (1)因果解释。(2)概率解释。(3)结构解释。(4)功能解释。(4)功能解释(5)起源解释。

    2.科学理论的预见功能

    科学预见提供了认识事物发展进程、预见最近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可能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 思想基础。

    科学预见是科学理论能动作用最鲜明、最显著的表现之一,也是科学理论相对独立性最有特 色的表现之一。

    3.科学理论的结构

    理论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就是决定它的思想内容的成分 。每门科学中的原理、定理、定律,都是用有关的科学概念总结出来的。

    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就是由概念、与这些概念相应的判断、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 组成的。

    反映理论成分(即概念和相应的判断、推论)之间的关系的总和,是理论的结构。

    演绎理论是构造性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

    4.假说-演绎方法模型的演化

    (1)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

    (2)罗吉尔·培根的归纳-演绎图式。

    (3)假说-演绎模型的确立。

    (4)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5)波普的演绎模型。

    5.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发展

    新理论一定要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新理论必须在认识的深刻性和精确性方面大大优于旧理论。

    新理论必须能够遇预见旧理论无法预见的自然现象 四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1.可观察性与两类规律 (1)\"可观察性\"的意义。

    (2)经验规律与可观察性。

    (3)理论规律与不可观察性。

    2.理论规律获得的途径及其构造的普适性 (1) 理论规律获得的途径。

    (2)理论规律构造的普适性。

    3.从理论规律导出新的经验规律

    (1)提出一种将理论词语与可观察词语联结起来的规则集合。

    (2)数学实体与物理学理论体系的联系与差异。

    (3)运用对应规则把理论词语转化演绎为可观察词语。

    第九章

    数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 一、数学方法与模型化原则

    1.、数学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

    (1)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提供了一种抽象思维的工具。

    (2)数学方法,特别是公理方法,为整理和发展已有的知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提供 了有效的手段。

    (2)数学方法,特别是公理方法,为整理和发展已有的知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提供 了有效的手段。

    (3)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手段。

    二、系统观思维与系统科学体系 2.系统观的基本特点 (1)组织性。(核心)

    是整体性的实质。意义包括:不可还原性,自我保持性,变异革新性,层次性。

    (2)过程性。

    (3)或然性。

    3.系统科学体系的结构

    (1)贝塔朗菲关于系统科学体系的设想。

    系统科学是一个总称。有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有关系统的科学。仅仅把整体还原为它的元素是不够的,还需要探索宇宙中哥哥系统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系统技术。计算机,自动调节机械等的“硬件”和新的理论成果及学科的“软件” 第三,系统哲学,即由于将系统作为一个新的科学范例引进以后,思想和世界观要重新定向。

    (2)钱学森对系统科学体系的设想。

    三个层面:系统哲学或系统管。系统理论;
    系统工程 3、系统科学的特殊性质 (1)横向科学的性质。

    系统科学的概念、范畴是从自然与社会各领域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在各门自然科学 的基础上,撇开各类系统的具体内容,研究所有这些系统的一致性和同型性,揭示系统结构 的规定、类型和规律。

    (2)行为科学的性质。

    系统科学本质上是研究事物的功能行为的,它并不把对象作为纯粹的实体,研究其质的 构成及变化原因,而是在对象的发展过程中动态地研究它的功能行为。

    (3)方法论性质。

    系统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系统工程作为一大类组织管理的技术,直接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三、系统科学基本范畴的方法论功能 1.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环节)组成的整体。单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作为构成系统要素的的事物可以是单个事物,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小系统。同时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 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

    2.信息

    从哲学上分析,信息反映着事物的差异,是系统有序性和组织程度的度量。信息不同于 物质也不同于能量,它是事物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知识。

    3.控制

    控制是与系统的有目的性行为相联系的一个范畴。事物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有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控制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某种行为,改变条件, 使事物沿着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让某种特定的可能性得以实现,达到特定的目的。

    4.组织

    组织是与系统秩序相联系的范畴,组织既是一个确定的结构,又是一种有方向的过程。

    一切具有确定联系的事物 都是组织。所谓组织过程就是从混乱无序发展到秩序的过程,是一个建立确定联系的过程。

    组织具有整体、生长、变异、递阶秩序、支配、控制、竞争等等特征。

    四、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运作要点 1.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系统科学方法是在系统思想统率下,建立在系统科学概念、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现代 科学方法。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较高的精确度,为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

    系统科学方法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科学知识数学化提供了中间过渡模式,加大了各门科学数量 化的进程。

    2.系统科学方法的运作要点 问题系统的恰当选定、模型的建立、

    系统科学理论和技术(包括数学工具)的应用 3.系统科学方法的种类 (1)信息分析方法。

    (2)功能模拟方法。

    (3)黑箱辨识方法。

    (4)反馈控制方法。

    (5)整体优化方法

    第十章

    技术和工程的概念基础

    一、技术的定义、要素与结构 1、技术哲学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1877年,德国的卡普,《技术哲学纲要》(系统地论述技术哲学的第一部著作) 认为“技术是人类同自然的一种联系,技术发明是创造力的具体化,技术活动是器官的投影,手是所有人工制品的模型、原始的工具。”并且认为,技术是文化、道德、知识进步和人类“自我挽救”的手段。

    1897年、法国,埃塞比纳斯,《技术的起源》,

    论述了技术的历史发展,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法国理性传统中的机器问题。

    早期技术哲学:注重技术的实践层面,忽视技术思想层面 1927,德国的戴沙沃,《技术哲学》,提出了技术创造是处于规律(经验科学)、法秩序(伦理实践)、美(对美及符合目的之物的批判力)之外的第四个王国,即热情,是为人类精神所贯通的,提到了技术包含人类精神的层面。

    存在主义学派:海德格尔 社会人类学派:格伦

    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学派:马尔库萨、哈马贝斯

    西方技术哲学主流:从技术的发展、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方面出发,对现代技术的广泛渗透性和劳动问题、有机界与技术机械的区别、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的功能原理与认识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代表人:埃吕尔《技术与社会》

    埃吕尔的观点:现代技术的发展囊括了一切,人们不仅仅是生活在自然界,而且生活在技术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完全为技术价值所统治,技术使人类摆脱了时空的某些局限,但并没有使人类获得自由。

    马克思主义传统国家对技术的研究:

    马克思把技术当作劳动过程的要素,认为技术是人和自然的中介,把它们归结为工具、机器和装置这些机器的劳动资料。并注意到了技术当中包含的理性因素。

    代表:前苏联和捷克,《人-科学-技术》,1973年

    认为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是“以科学为先导的当代生产力的根本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完全实现和充分利用。” 现代技术学派的观点:现代技术活动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2、技术的定义:

    17世纪,狄德罗《百科全书》,对技术的定义 :“所谓技术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1)狭义的技术

    广泛的定义把技术扩展到任何讲究方法的有效活动。

    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技术的本质体现了技术具有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表明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社会规律,社会属性表明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

    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传统(实证论技术传统)--体现出科学精神 人类主义的技术哲学传统(超越论传统)--体现出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是技术的两种传统的对立来源 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传统(实证论技术传统):认为人外在于技术,可以创造、操纵和驾驭技术,而不是受技术约束。

    人类主义的技术哲学传统(超越论传统):认为人是技术系统难以分离的构成要素,总是被纳入种种技术系统中,受外在技术模式或节奏调制。

    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传统(实证论技术传统):注重对技术内部问题的研究和技术运行机制的探讨。

    人类主义的技术哲学传统(超越论传统):注重对技术哲学外部问题的研究和技术价值的评判。

    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传统(实证论技术传统):对技术现象概括不全面、缺少对众多技术形态统一基础的研究。

    人类主义的技术哲学传统(超越论传统):缺少对技术本质、技术体系结构以及技术效应发生机理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4、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技术要素的分类: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的技术要素,经验、技能是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

    (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技术知识主要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一种是经验知识,一种是理论知识。

    经验技术、实体技术、知识技术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独立性与相关性。

    第二:互补性与主导性。

    第三:自稳性与变异性。

    5、技术体系的结构类型与技术世界的梯形结构:

    所谓技术结构:就是由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等三种技术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技术要素相互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技术结构。

    主要有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知识型技术结构:
    技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维。

    技术世界至下而上分化为:基础技术、专业技术、工程技术。

    与之相相对应科学分化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

    技术从宏观上讲,形成了一个以人类需求或目的为核心的立体辐射状网络结构,其一端连着主体需求,另一端连着科学、经验认识等领域。

    二、技术发明与工程技术方法 1、技术发明的过程和方法

    技术发明的过程:结果已行与未行、已能与未能之间的矛盾过程。

    (1)技术发明过程:技术发明泛指创造新事物或新方法的活动。形态表现为从无到有、效率从低到高、功能由弱到强的基本方向。

    (2)技术发明方法:(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总结) 一、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创造性思维演进的程序主要有: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二、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组合。

    技术发明的常用方法:列举法、分合法、设问法、智力激励法、形态矩阵法、输入输出法、联想组合法、移植构思法等。

    2、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是技术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

    (1)技术预测方法:就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发展的状态、趋势、动向、成果及其影响的预见和推测。主要有:

    第一、类比性预测方法

    第二、归纳性预测方法

    第三、演绎性预测方法 (2)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技术方案的构思: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

    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归纳为三类:

    第一、塑造理想技术对象: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等 第二、变换思维方向:逆向、类推、联想、等价变换思考等 第三、团队内部的相互激励:智力激励法、群辩法等 3、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试验方法、评价方法

    技术方案构思只有通过工程技术设计才能付诸实施。

    (1)工程设计方法:就是应用设计理论和方法,把人们头脑中的技术方案构思规范化、定量化,并把它们以标准的技术图纸及其说明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活动。

    工程技术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最优化原则与可靠性原则。

    (2)试验方法:是指在技术方案构思、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为了确认和提高技术成果的功能效用或技术经济水平,在人为的干预和控制下,对技术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查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研究方法。

    技术试验过程分为:试验准备、试验操作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三个基本阶段。

    (3)技术评价方法:技术评估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价值评判过程,而且也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冲突和协调。需要信息沟通和充分协商机制,才能找到各类价值主体广泛接受的技术目标,最终确定技术方案。

    技术评价的技术特点有:
    一、全面性 二、有序性 三、跨学科性 四、客观性 五、质疑性

    三、技术是人与世界实践关系的中介 1、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建构:

    技术的基本功能是在于支持主体目的性的实现的方面,方式是主体目的性活动的序列和方式,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技术形态的建构和应用过程。

    技术系统和技术世界按照社会实践的需要建构起来,社会实践需要成为构建技术系统的出发点,也是选择应用技术形态的根本性因素,社会发展的格局与走向因而决定技术的演进轨迹。

    2、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所谓仪器工具系统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创造和使用的物质技术手段体系。

    仪器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两大成果。

    仪器工具系统:实物形态存在的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语言符号系统:观念或知识形态存在的人类活动工具。

    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仪器工具系统的作用:

    第一: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感觉器官的自然缺陷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第二:在实践活动中,人类天赋本能的局限性限制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
    从哲学层面上看:主客体双向运动过程

    从技术的角度看:技术活动就是为实现主体社会需求,依靠职能与动作技能,控制或操作物化技术体系,实现各自目的的过程。

    四、技术的社会建构与发展动力

    1、技术的社会形成:选择、调节和支持

    主要考察技术的外部因素,主要理论是“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SST):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技术开发活动的选择、调节和支持等层面。

    “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SST)的三种方法论:

    第一:社会建构主义方法

    第二:系统论方法

    第三:操作子网络理论方法 共同点:认为技术不仅仅是由自然引述确定的,只有同广泛的社会因素建立起了联系才能消除人们对它的质疑,并能够稳定地把握。

    (1)社会选择作用 发生角度方面 开发或推广方面 技术消亡方面

    (2)社会调节作用 发展方向 发展速度 发展规模

    (3)社会支持作用 经济支持系统 信息支持系统

    试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教育支持

    4、技术世界年内部相干性的作用 技术试验与技术规范的矛盾运动;
    不同领域或专业技术形态之间的矛盾;
    具体技术形态的建构过程对技术世界支持的依赖性方面的矛盾。

    总之,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是科学理论方法论功能的展现,是解决新目的与旧技术形态矛盾的现实基础,社会竞争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社会方式。技术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技术发展的现实轨迹,是新技术形态建构的直接基础。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际

    一 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 1.技术进步与技术开发

    技术进步应该是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及其取得的成果,它包括基础性技术研究,应用性技术研究和发展性技术研究。

    基础性技术研究,就是技术原理的发现或基于原理性的技术发明,简称技术发明。

    应用性技术研究是在技术发明的基础上使其逐步发展、完善、进入更加实用化的阶段。

    发展性技术研究是对现有成熟技术的改进提高。

    2.技术开发的特点

    狭义技术开发即技术创新的特点主要是:
    (1)一体化。

    (2)国际化。

    (3)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4)技术开发经费的差异性。

    (5)技术开发时间的差异性。

    (6)风险性。

    4 技术转移及其方式 (1)技术纵向转移。

    (2)技术要素的转移。

    (3)产业的移植

    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 1、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原始创新也称根本性创新,是指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战略中具体表现为领先战略,主要依赖于技术上的突破和优势,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是领先战略的最基本的特征。

    集成创新就技术基础的复杂程度而言,核心在于“集成” 2、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信息守门人 (2)创新倡导者 (3)创新构思者 (4)技术难题解决者 (5)项目管理者

    企业是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实现技术构想的商业价值。

    技术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技术创新需要很多与产业有关的特定知识,它们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 只有企业具备实现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组织体制 3、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1)产权激励 (2)市场激励 (3)政府激励 (4)企业内激励

    四 创新的风险性与企业家精神 1. 高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

    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
    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
    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
    难以确定市场的接受能力与时间;
    难以确定竞争能力 2.企业家精神 (1)创新精神。

    (2)追求卓越精神。

    (3)冒险精神。

    (4)求实精神。

    3.创造性的模仿和学习

    第十二章 社会科学的哲学反思

    一、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界定

    在概念界定上的推敲

    (1) 对科学概念的两种理解 英美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应是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具有尽可能严密的逻辑性,最好是能公理化,能运用数学模型,并且要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2、能够直接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德国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就是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

    (2)人文学科还是人文科学 (3)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4)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 二、文科的基本功能

    1,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认识功能 (1)描述功能

    (2)解释与批判功能 (3)预见功能 3,社会功能 (1)文化功能 (2)政治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 (4)决策咨询功能

    三、当下文科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1,意识形态与科学性问题

    (1)作为意识形态的人文社会科学 (2)作为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

    (3)克服片面政治化和片面意识形态化 2,体制与运行问题 (1)社会评价的不规范 (2)社会地位低下 (3)投入不足

    (4)急功近利的片面市场化倾向 3,学术失范与规范重建问题 在道德层面 在思想层面 在学术评价层面 在社会大环境层面

    4,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1)国际化 (2)本土化

    四、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

    1,矫正正位倒错,凸显问题意识 (1)非体系本位意思 (2)费功利主宰导向 (3)去片面意识形态化 2,恰当设问和应答 (1)设问方式的转变 (2)应答方式的创新 3,多元的价值追求 (1)咨政与怡情 (2)建构与解构

    (3)学者人格与多元追求

    第十三章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一、现代科技作为经济内生变量 1、现代科技并入生产过程

    “科技——生产——经济”统一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经济体制的建立内在地要求着相应的科技水平。

    三、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 1,近现代的两次科学大革命。

    2,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2. 技术革命与生产力革命。

    四、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 1.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3.现代科技是面向人类未来的双刃剑 4.社会文明的进步要靠科技来引导

    第十四章 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

    一、恰当的科技运行机制 1.相对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 2.恰当的外部连接机制 3.树立科技意识

    二、科技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结构调整 1.提高基础科技教育的质量

    当前我国基础科技教育中有三个片面观念,恰好妨碍了学生形成上述能力。它们是:

    ——关于科 学自然观理解的封闭性而非开放性;

    ——关于科学实验的验证观而非探索观;

    ——关于逻辑的符合观 而非工具观。

    2.调整专门科技教育的结构

    我国专门科技教育的主要问题不在内容而在于其结构。

    三、科技奖励制度和机制 1.政府主持的奖励模式 (1)国家鉴定。

    (2)国家奖励。

    2.由市场导向的奖励

    3.以科技共同体为主导的奖励(支持)机制

    现有同行评议机制的运行中有两个突出的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名人效应\",二是\"非共 识性授奖\"现象

    四、科技战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制定顺应时代的科技战略和政策 2.科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1)科技战略构想的主导原则问题。

    (2)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问题。

    (3)重点与全面的协调方式问题。

    3.研究、制定与执行科技发展战略诸环节

    第十五章

    科技与文化的整合

    一、科学与非科学

    1.辨别科学、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2.警惕打着科学旗号的迷信 3.注意对科学的迷信

    4.高扬科学精神,破除迷信

    科学的主要特征: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

    二、科学理性与人类精神

    1.科学理性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在人类精神对立的两极中平衡 3.对科技的人文主义的反思

    4.在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1. 反思“文化大革命”破坏科技事业的文化成因

    (1)关于唯科学的科学观。

    (2)关于反传统文化和反西方化的双重倾向。

    (3)关于民粹主义倾向与集权主义。

    2.新一轮科学化浪潮的检视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 这场科学化浪潮的主要有三大动机:
    (1)功利的动机。

    (2)学术的动机。

    (3)政治的动机。

    3.克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虚假对立

    一方面,基本上尚处于前现代化阶段,必须走向“现 代化”;

    另一方面,世界还在前进,相对于中国的超前发展已然形成气候,还没有现代化的 中国人毕竟不能回避后现代化的要求。

    逻辑就是上帝

    关敏(ww2840901454)提要:有人说,中国文化的逻辑批判是逻各斯中心主义。我说,你批中心主义最好先把“中国”批到,“中国”就是中心主义之国。逻辑不仅是是思维的中心问题,而且逻辑就是上帝。无逻辑的民族必然臭成酱缸。

    一,广义的逻辑就是上帝,就是逻各斯即道 《旧约》第一篇《创世纪》开宗明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出一个词,立刻就出现这个词的对象或曰对应物(逻辑学谓之概念的“外延”);
    上帝说出一切词,于是便有了一切物。先有词,后有物,就这么简单!这意味着精神比物质重要,精神(语词)创造了了物质。

    《新约》圣经“四福音”中最代表基督教而最少犹太教影响的《约翰福音》的作者开宗明义:“宇宙被造以前,logos(词或译“道”)已经存在。词与上帝同在,词就是上帝。”或者翻译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有必要说明,四部福音书都是用希腊文而非希伯来文写成的,除《约翰福音》以外的另外三部福音书因为取材、结构、观点大致相同。以上引用正是《约翰福音》开头的几句,可谓字字千金,当然后面还有一句不可掉以轻心:“于是词(常译为“道”)成了肉身,即词化身为耶稣”。而雅典娜的处女之身是从宙斯的脑袋即思想中诞生的。这真是门当户对的好姻缘,于是雅典“新娘”与希伯来“新郎”交拜天地,而且坐“床”(柏拉图师徒之“床”),产生了基督教文化。

    《约翰福音》因为迁就希腊哲学而替基督教神学留下了一个犹太教原本没有的难题:犹太教的上帝先于词语,无须用后起的语言证明;
    基督教的上帝等同于词语,就必须用语言加以证明。而且证明上帝的本体存在的同时,还必须证明词语创造了一切,因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这就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全部工作。无论托马斯.阿奎那们的努力是否成功,“词先于物”或“本质先于存在”实际上就成了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内容。这种信仰无论是被称为“实在论”、“观念论”、“本质主义”,还是被称为柏拉图主义或托马斯主义,它总是西方世界最基本的文化图式和思维模式,甚至他们的对立面也无不如此。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维的芦苇”。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同样是思维先于存在的翻版。而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大部分西方哲学家都重复过恩格斯的话:“一切思维都是语言的思维。”唯有中国提倡无语言的思维,显然是与上帝唱反调。

    二,狭义的逻辑根源于上帝 希腊思想家所说的理性就是逻辑,逻辑logic源于logos。Logos被希腊哲学家视为神。希腊哲学指出:物直接呈现的物质形态是由其背后的理念、形式或逻各斯决定;
    形式(Form)规定着事物的本质,而质料(Material)只是被动的可能性。真正构成上帝概念胚胎的还是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纯形式”。这个纯形式的规律就是亚氏创造的形式逻辑。“逻各斯”是正义的化身,这些正义的纯形式显示在思维领域里就生成了形式逻辑的内容。

    狭义的逻辑即上帝的理性显示在人类思维中的正确思维形式。形式逻辑诞生后,首先应用在几何学中;
    几何学的成功反证了形式逻辑的正确。几何学里说:体由面构成,面由线构成,线由点构成;
    那么“点是什么?”答案是:点是没有大小的,或者说要多小就多小,没有长宽高,等于零或等于“没有”。可见,点是一个唯心的抽象。那唯物主义者会说:你弄一个没有大小的“点”给我看看。答复:无法弄出来。然而,这个无法弄出来“点”就是几何学的根本。

    也就是说,在逻辑学的公理体系中,初始概念(如“点”)是无法定义的,是没有对象的“纯形式”,这个“纯形式”被亚里士多德视为上帝。可见,形式逻辑根源于上帝。

    由此可以断言:“神”相当于几何学的“点”,相当于宇宙学的“奇点”,它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根本!几何学需要

    一、二条公理作基础,而这些公理却是无法证明的。无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那个最初的知识根据是理性无法证明的。实际上许多推理和许多判断,追根溯源找那个第一原理的话,就只能是上帝。正如伏尔泰所明确断言的:“只要我们考察一个最根本的原理,就必须求助于神”。

    三,基督教诞生于希腊文化中 上帝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在上帝未生之前,西方文化已有了他诞生的土壤,这土壤就是希腊理性主义哲学。

    西方人崇拜上帝,追求精神自由,产生了逻辑思维的说理文化。柏拉图指出:政治家的首要素质就是要懂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最基本的统治技术。人的灵魂如果撇开一切物质的东西,就是跟神(的法律)打交道。“理性的推理(即逻辑)才是人的灵魂通往神的一条道路”,这不是一劳永逸似的“大道至简”,而是一个不断接近神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与数学一起合称为“理论”的知识,而“理论”在古希腊语里的本义是凝视,他认为理论的知识是一种不为其它实用目的而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是最高贵的静观知识。亚里士多德说:神是纯粹自我沉思的理性,是事物运动的最高目的;
    万物都趋向这个最高善、最高目的而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有理性,而人的理性起源于神的理性也最终统一于神的理性。“如果理智对于人来说就是神,那么合乎理智的生活对于人来说就是神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通过思辨即形式逻辑就能通达神性,从而实现人的不朽。这种理性观后经斯多葛派的改造而普及于希腊语社会。

    斯多葛派的创始人芝诺(前336~前264)指出:“逻各斯”或“宙斯”或“理性”是宇宙秩序的创造者、主宰者;
    自然法就是遍及宇宙的统治原则,也就是神。它的命令就体现着公正、客观。神圣的理性作为一种遍及宇宙的万能力量,寓于所有人的头脑中,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在整个宇宙中普遍有效。因而正义是普遍的,不应因其正义体系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应该有正义体系不同的城邦国家。由于所有的人本性相同,共同受自然法的支配;
    因此,人类就构成一个情同手足的整体、一个世界国家。人类应和谐相处在一个统一完善的世界国中,这个世界国家的法律就是自然法。由于每个人的灵魂分享了宇宙灵魂的“圣火”——理性,因此无论出身、地位、财富如何不同,他们都是神的儿女,都是世界国家的公民,相互间是平等的;
    因性别、阶级、种族或国籍不同而对人进行歧视的做法是不正义的,是与自然法背道而驰的。斯多葛派的理性观和人人平等的世界公民观被少数犹太教人士接受,他们以此为基础把犹太教改成了基督教。

    四,没有上帝的民族必然僵化成酱缸 根据丹皮尔的说法,一个没有上帝观念的民族,总体上就与科学绝缘了。当上帝在实施第一推动(first cause)的时候,汉民族不知道怎么回事把上帝给得罪了,于是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的进化从此停顿了下来,汉文字就是这种停顿的最好证明和最显著标志。

    自然科学产生的原因,按照维特汉姆的总结,是人类将大脑固有的逻辑思维法则外推到客观外界去,认定(假定、设想aume)自然界冥冥之中有一个上帝操纵的统一的规律在控制一切现象。这个认定是个永远无法证明的。因为中国人头脑中根本没有上帝的观念,科学在中国出现的曙光也就从此黯淡了下去,并且永远也无法出现了。

    欧洲中世纪,做学问主要为了证明或彰显上帝的荣耀,与今天中国人理解的科技是生产力根本是两码事,更与做官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是西方“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荣耀上帝,并不是为了实用”的基督教传统,奠定了今天西方领先世界的文明。西方的神学院以及最早的大学,教授的是逻辑、修辞学(辩证法)。他们用一种共同的理性来解释上帝,不是完全随意的,他们认为上帝所说出来的话有普遍性。如果上帝的话语,或者上帝没说话,上帝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就糟了,各有各的解释了,怎么解释都有理,那就是“东方智慧”了。上帝的道记录在《圣经》中,就是神言和逻各斯。西方人重视语言逻辑,他们的批判有据可循。

    欧洲中世纪一千年,不是黑暗的,而是理性的、禁欲的、高尚的一千年。这一千年是欧美文明大厦的根基。他之所以容易被人们误解,那是因为奠定根基的艰苦工作是在地平面以下进行的。并且这些工作的作用又是潜在的、长远的,常常不被人们的肉眼所见的。

    莱特兄弟搞飞机试验的时候,没想到飞机的用处,也没想发财;
    他们渴望人像鸟一样自由。当时的专家说:“飞机绝不可能上天!比空气重的东西怎么能飞?”后来莱特兄弟飞起来了。专家又拼命去解释飞机能上天的原理,搞出了空气动力学,最后导致航天科学的诞生。不是为了实用,结果很实用啊。这实用的飞机是追求实用的中国人追求不出来的。

    思考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的牛顿如在中国,肯定会被人看成疯子。中国人处处追求实用,追到了什么?数数看,从电灯电话电脑电视机一直数到抽水马桶,没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

    没有信仰,没有高远的境界,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最终一事无成。你越追求实用,越是什么也追不着;
    你不求实用,一心追求上帝的真道,什么都会加给你。千真万确!由此可以说:上帝是科学的源头,上帝是理性的源头,上帝是智慧的源头,上帝是道德的源头,上帝是民主的源头,上帝是快乐的源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追寻,如果能一直追寻到底的话,就会发现,在一切的终极之处,上帝在微笑。

    请扫码予以赞赏鼓励

    试谈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辩证关系

    试谈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辩证关系

    JOHY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直以来存在激烈争论一个课题,即科学的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关系。有人认为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完全同一,另有人认为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截然分离。

    本文试图联系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关系的发展历程,联系科学实际,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力求阐明这一理性认识活动意义。

    【关键词】发现逻辑;
    证明逻辑;
    辩证关系

    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是科学逻辑的两大基本主题,两者的关系问题可谓是科学逻辑的中心问题,曾受到西方科学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无非有二:一方主张坚持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截然分开;
    另一方则看到了两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联系,主张对科学认识活动完整性。

    1 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关系的发展历程 1.1 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在构建他的归纳——演绎科学研究模式时阐述了发现与证明相统一 的观点。科学研究是在观察基础上 , 运用归纳法获得普遍性的关干事实的解释性原理;
    然后运用演绎法推导事实的原因,从而建立起科学知识,这一过程被人们称之为归纳——演绎模式。

    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实验科学的出现,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发现与证明的相统一的观点在罗·格罗斯代特和罗·培根等人那里得到发展 。他们一方面增添了一些发现解释性原理的归纳技术,另一方面要求对归纳得到的原理作进一步的实验 。此外还提出了某些检验的逻辑方法如罗·格罗斯代特的否证法。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 ,发现与证明在数学与演绎逻辑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在古代素朴统一观中 , 隐含着归纳逻辑基础和演绎逻辑基础之分 , 同时兼有“关于事实的知识”与“ 关于推得的事实的知识”的区别。这就为以后发现——证明的归纳主义统一观与演绎主义统一观之争,以及以分析命题为基础的、以数学一一逻辑必然性特征为合理性标准的发现与证明分离观作了理论准备。

    1.2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同一

    在以实验科学占主导地位的近代 , 似乎发现了的东西也就是被证明了的东西 ,发现过程与证明过程并非存在明显差异。于是弗·培根等人提出了归纳逻辑基础上的发现与证明同一观 。与此同时,由于数学科学的发展 , 笛卡尔提出了演绎逻辑基础上的发现与证明同一观。培根与牛顿尽管在科学方法论上有较大差异,前者注重排除归纳法 ,后者注重分析——综合法 , 但二者都重视归纳逻辑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培根、牛顿与笛卡尔的发现与证明同一观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内在联系,克服了古代发现与证明素朴统一观的直观性与思辩性。但它对发现与证明的抽象考察过于简单化,片面地强调二者的联系,忽视了它们的差异性和可分性。在肯定归纳逻辑或演绎逻辑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时,又给予了片面的夸大,忽视了它们的局限性,并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1.3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分离

    1

    试谈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辩证关系

    19世纪,自然科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处于由经验方法为主向以理论方法为主的过渡。一些科学方法论家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可错的 , 归纳主义的发现逻辑难以成立,完全摆脱经验基础的演绎主义发现模式也不可接受,发现逻辑几乎成为多余。这样,随着发现逻辑的被忽视,发现与证明被分离开来。

    赫歇尔指出 :方法论所注意的不是发现而是证明 。在赫歇尔那里 ,发现与证明不仅可区分,还可分离。惠威尔则进一步以既然发现逻辑不存在 ,就必然不存在发现与证明的联系问题。到了20世纪前期,这种“可分离观”被逻辑经验主义者和波普尔、拉卡托斯等人推到极端,从而出现了发现与证明的强分离观 。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的发现与证明分离观是建立于传统的合理性标准之上的 。按照这种合理性尺度 ,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者完全否了发现逻辑的存在。波普尔认为: 科学家开始想出理论或发现理论的行为“并不需要逻辑分析 ,而且也不接受这种分析,逻辑分析只和论证或论证性问题发生关系”,发现过程“既无获得新思想的逻辑方法 ,也不存在对这个过程的逻辑重建。

    这样,波普尔又将逻辑学与心理学对立起来,进而将发现与证明对立起来。然而,由于他比逻辑经验主义者更多地看到了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到科学发展总是由发现问题经解题到检验,再走向新问题的循环往复发展过程,又不得不承认 “认识论也即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认为它就是科学发现的理论”。尽管波普尔的“发现逻辑”是指科学发展的逻辑,但它还是无法摆脱证明与发现存在一 定联系的纠缠。

    1.4对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统一关系的新探索

    发现与证明的分离观 ,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证伪主义的观点 , 都是以否认发现逻辑的真正存在为基础的。汉森等人明确地提出了修正和批评。汉森不仅看到发现逻辑的存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联系。佩拉、麦克劳林针提出逻辑上相联系的强统一观。这就为解决发现与证明的关系间题提供了一些积极性观点,推进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但无容置疑,他们的观点也是有片面性的。例如 ,他们过份强调逻辑联系,而在逻辑联系上又夸大归纳逻辑的作用;
    过份强调了发现与证明的统一,忽视了发现证明的相对区别,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证明的地位。

    2 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辩证关系 2.1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分离

    科学发现的逻辑和证明的逻辑不是同一种逻辑模式,不同的发现或证明都会运用不同的逻辑手段,同一发现或证明也会交替使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因此,同一逻辑手段并非贯穿于发现与证明的两个过程。同时,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区别还表现在二者的联系并非是必然的。一方面,发现时所运用的背景知识并非必然地延续到证明,证明可以运用不同于发现所运用的背景理论。另一方面,助发现的证据并非就是证明的证据,用作证明即支持假说的证据不仅要求新颖性,还要求严格性与严峻性。这些都是助发现 的证据所不可承担的。发现与证明之间不存在必然性的逻辑联系。发现过程并非古典经验主义所认为的统摄假说的发现、评估、真理性的确定于一身,假说的发现并不就是它的证明。所以,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是相互区别开来的,那种认为发现逻辑等同于证明逻辑的片面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区别实际存在于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之中,不是凭主观作出的纯逻辑抽象。

    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既有质的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主要环节。合理地区分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不仅有助于对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深入研究 , 而且对科学研究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认识这种区别,对于深入研究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研究和追求科学理论的科学性、精确性和逻辑性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2.2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统一

    2

    试谈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辩证关系

    发现和证明是统一的科学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环节或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是连续的、互补的和交叉的。按照科学认识进程,假说被“发现”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接受证明,可见,科学认识的过程就是假说的形成、假说的检验证明以及假说的更替,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其中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交替运用,形成一条长长的历史锁链。

    所谓“发现”,是指最初发现即一种观念或理论的初始构思的特殊历史过程,而不是指最后的已被辩护了的成果。所谓证明,是指一科学主张的支持强度以及认识论辩护的确定。它通常要求运用事实资料和理论的预言来论证发现的合理性,指出科学研究的过程或产品依一定范围而存在。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的关系探究中,还可以窥探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必然性与或然性的统一以及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统一。归纳和演绎作为基本的科学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假设的发现和证明中。正如胡适所说的,在建立假说的过程中,“演绎和归纳互相为用的,忽而归纳,忽而演绎,忽而又归纳;
    时而由个体事物到全称的通则,时而由全称的假设到个体的事物,都是不可少的”。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有区别,但也有联系,因而达成了逻辑与历史的高度统一,再次证明了恩格斯的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这种反 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2.3 我眼中的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

    我认为科学发现与证明的逻辑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而使发现与证明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并推动科学认识的展。我们应该在辩证的科学实践观指导下研究科学的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日益在分化和分离中趋于联合、统一和一体化。在科学既分化又合化,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大潮流中,科学自身的全面、综合、整体、完整、统一的辩证特点越来越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科学的知识成果与科学的研究活动也越来越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的研究发展越来越需要有关的科学主体和科学工具配合起来。因而,科学本身固有的发展状况表明自己是辩证的而且是实践的。科学是如此,哲学也是如此,辩证唯物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日益反思到实践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实践在整个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作用。

    辩证实践的科学观,既有现代丰富的科学发展历史及其事实为依据,又有现代深刻实在的科学发展逻辑与证明逻辑作保障,必定是真正全面完整的科学观。

    参考文献:

    [1] Thomas Nickels.Scientific Discovery, Logic and Rationality[M].[S.l]: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2]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 托马斯·尼柯斯.发现的逻辑与证明的逻辑[J].哲学研究,1986,(10). [4] 张巨青.科学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5] 张大松.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关系的认识嬗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6).[6] 欧阳荣庆.科学发现与证明为什么分离?[J].现代哲学,1988(3).[8] 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3

    (一)理财业务极简史

    理财业务并非是银行诞生之初就有的业务。银行最初成立时的主业是存贷款业务:储户们把钱存到银行,储户总体上来说有存有取,但终归会沉淀下一笔相对较为稳定的金额,银行就将其用于发放贷款,并以此赚取贷款利率和款利率之间的息差。存贷款模式已延续几百年,我国银行业直到2004年才开始出现理财业务。

    1.1 理财业务的定义

    关于理财业务的定义,银监会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5年第2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二条指出:本办法所称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以及商业银行以特定目标客户或客户群为对象,推介销售投资产品、理财计划,并代理客户进行投资操作或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根据此定义,银行的理财业务大致包括两大类:▶ 理财顾问服务,即投资相关的咨询业务。银行仅仅是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和投资组合建议。▶ 综合理财服务,即理财产品的设计与销售。暂行办法第八条定义为:个人理财综合委托投资服务(以下简称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相关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由银行选择、决定投资工具的买卖并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等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综合理财服务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具体实践中,银行设立一个理财产品(含具体合同),向投资者(一般就是银行原有的存贷款客户)出售,以此募集资金。然后银行作为受托管理人,把这些资金按约定进行投资,取得的收益按约定分配给投资人,自己则收取管理费。对于银行和投资者来说,理财业务应是资产管理业务,而非存贷款业务。

    1.2 理财业务对资产管理业的偏离

    理财产品的特点有两个,这两个特点都使得理财产品和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有所偏离:▶ 早期投向银行间市场债券为主。由于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和个人存款的利率之间存在明显利差,理财产品可以充当套利工具。与基金产品不同的是,理财产品主要以投资者获得固定收益,银行获得“超额留存”,并且这种动机使得银行开始管理期限错配,对资金池产生需求,使得理财产品偏离了传统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

    ▶ 后期“非标”纳入投资范围。“非标”的引入使得理财产品进一步偏向存贷款业务而非资产管理业务。银行理财资金一方面以信托计划为通道向借款人放贷并投资其他领域,另一方面向投资人支付更高的固定收益,本质上已经是存贷款业务,这种表外的存贷款业务,是一种典型的影子银行。

    ①早期投向银行间市场债券为主

    理财资金最开始投向的就是银行间市场的各种高等级债券,所以人们通常会觉得它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非常类似。其产生的背景是银行间市场很早以前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利率较高,但是个人不能直接参与;
    与此同时,个人的存款利率则受到管制,利率较低。两者间存在明显利差(仅极少数时期倒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实则可充当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工具,个人购买基金,基金再投向银行间市场的债券。最初是由公募基金从事这种业务,后来银行也加入了其中,将理财资金投入银行间的高等级债券市场。

    理财产品与基金的不同点使得银行理财逐渐偏离资产管理行业。首先,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有很大的区别:公募基金的管理者只收取固定管理费(只是这对基金管理人激励不足),套利空间的其余部分都归属投资者;
    理财业务的收益分配则可双方自行约定,通行的做法是给投资者一个固定的收益率,剩下的都归银行管理人,被称为“超额留存”。虽然这并不违反银监会规定(《暂行办法》允许双方自行约定),但这种约定的收益率却给后来的刚性兑付埋下了伏笔,开始有点偏离资产管理业务。其次,由于银行获取的是“超额留存”,他们就存在拉大套利空间的动机,而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期限错配,为管理期限错配,又对资金池产生需求,进一步偏离资产管理业务。

    ②后期“非标”纳入投资范围

    “非标准债权(非标)”纳入了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使得理财业务进一步脱离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所谓“非标”,其本质上就是向企业发放的贷款,贷款条件由双方议定,而不是证券那样的标准化合约,所以称之为非标。由于早期规定的限制,银行理财资金用途有限,且没有投资人主体。作为规避,银行发明了“银信合作”,即先由信托公司设立一只信托计划,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然后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该信托计划。这样,利用信托计划作为通道,理财资金就实现了向借款人放款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以信托计划出面,投资其他领域,包括股票一级市场(打新股)、二级市场和另类投资等。在吸收存款方面,银行又继续向理财产品投资人支付稳定的收益率,刚性兑付正式确立,和高息揽储类似。由此,银行理财业务在本质上已经是存贷款业务,只是相对利差小一些(因为理财的收益率高过存款利率),这种表外的存贷款业务,是一种典型的影子银行。

    1.3 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严格管控

    银行自身会不断地累积风险而不注重自身的风险控制。首先,银行存贷款业务的主要模式是赚取息差,在息差率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资金规模越大则银行越赚钱。所以,银行一般来说都会有强大的动机去做大规模。其次,风险越高的贷款客户,银行收取的贷款利率也越高,银行会为了盈利而拓展这些客户,导致贷款业务的风险偏好上升。以上两种行为都会加大银行风险,但由于银行本身“大而不倒”的特征,风险爆发时政府会出手兜底,所以银行并不担心风险的叠加,不断做大规模,放大风险,这是银行业务本质决定的。所以,各国均对银行施以严格监管,设置资产充足率、不良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遏制其无度扩张,不让其风险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之前的分析,由于银行的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实质上已经成为了表外的存贷款业务,且不受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制约,风险有可能失控。基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敞口,监管层很快发文叫停银行理财产品投向“非标”。针对严格的监管,银行推出新的对策,即理财资金不再去直接购买信托计划,而是购买了信托计划的受益权。这几乎是中世纪信托问世的翻版,富人为了避免财产继承的沉重税负,而由受托人管理自己的财产,财产收益则支付给受益人即子女。银行就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富人,利用信托计划,理财资金几乎实现了所有的投向。

    在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监管层不允许银行信贷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领域,而银信合作则又一次绕开这一监管。对此,银监会开始着手遏制,2008-2011三年间连发十文干预理财产品投向,表明监管层对于银行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

    如果以上监管文件被监管层严格执行,银行的所有表外资产都将回到资产负债表中,这将会导致多数银行的监管指标“爆表”。就在银监会与银行进行反复博弈的时候,2012年证监会的监管政策变动为银行理财提供了一线生机。2012年的券商创新大会后,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资管都被允许充当通道,流程和信托一样。这种情况下,上述银监会的政策将全部被绕开,于是银监会一改监管方式,直接规定非标资产的总量上限。2013年,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规定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亦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的4%。该文件于3月27日公告,次日,银行股行业指数大幅低开,全天暴跌超6%。但是,监管层相当于变相承认自己无法杜绝影子银行,只能退而求其次,限制其规模。该规定取得较好效果,此后非标总量得到控制。但仍然有部分银行,将非标资产通过不同的手段包装成标准化债券(所谓“非标转标”),从而规避了监管。

    (二)理财业务本应是资产管理业务

    银行理财业务和监管层之间的反复博弈不断吸引市场眼球,归根结底其症结在哪?我们认为,这还是要从业务的根本商业逻辑上去找到关键点。存贷款业务和理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虽然表面上都把客户把钱交给银行,银行再去投放,但其实本应有是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

    2.1 存贷款业务商业逻辑

    存贷款业务,即通常所说的银行表内业务,是两层债权-债务关系。第一层债权-债务关系是存款等负债业务,储户把钱存在银行,银行以自身信誉为保障,向储户支付固定的利息率,并保证储户资金的随时偿还或者定期偿还。此时,储户并不在意存款的具体投向。银行留取一部分存款资金用来应对储户的取款,其余的大部分沉淀资金则用于放贷(第二层债权-债务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所有来源(包括存款)的资金会汇总在一起使用,即俗称的“资金池”,存款和贷款间没有科目对应关系,某笔存款和某笔贷款间也不存在对应关系。资金池是银行表内业务的利器,利用资金池,银行可实现资产与负债之间规模(积少成多)、期限(续短为长)、信用风险(用低风险资金为相对高风险业务融资)的错配,从而能够动员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形成资本,用于生产。

    如前所述,第二层债权-债务关系是贷款等资产业务。银行在贷款放出之前会履行筛选、审查、监督借款人的工作(为克服信息不对称而进行的信息生产工作),这也理解为是一种专业的债权投资管理服务。此外,如果借款人出现偿还困难,信用风险则由银行吸收,银行用利差收入覆盖坏账,不转嫁给存款人;
    如果储户出现突然大量的提现需求,银行自己留存的资金不够,那么银行需要向金融市场或央行紧急借款(不能以贷款还没到期收回为由拒绝储户取款),并为此承担成本,也即流动性风险也由银行吸收。因此,银行是基于:(1)信息生产工作;
    (2)承担信用风险;
    (3)承担流动性风险,获取其相应回报。这是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逻辑。

    2.2 资产管理业务商业逻辑

    资产管理业务的商业逻辑与存贷款业务完全不一样。资产管理业务,是投资人将资金托付给资产管理人,请其为自己从事投资(《暂行办法》称是委托关系,但也接近信托关系)。资产管理人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收取管理费(可以是管理资产的固定比例,也可以是投资收益的分成),把扣除管理费后的投资收益交还给投资人。资产管理人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勤勉地为投资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但投资结果由投资人自行承担,不保证收益。除此之外,资产管理业务不应该有“资金池”,每项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有多个投资人)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是清晰的,不会和别的产品的钱混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投资人的收益、风险不被混淆。

    典型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公募基金,基金公司是基金管理人。比起投资人自行投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在投资方面更为专业,二是公募基金汇集了众多投资人的资金,能够更好地实现分散化投资或履行股东权利,实现规模优势。资产管理人的回报仅来自专业的投资管理服务,管理人不为投资人承担流动性风险(有些资产管理产品可随时赎回或转让,流动性较好,但这种流动性并不是管理人提供的,所以不属于“管理人承担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

    综上所述,存贷款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分属两门完全不同的行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我们将两者作个简单对比:

    银行存贷款业务,是用资金池来吸收流动性风险,用资金池的错配来赚取利差,利差用来覆盖坏账,承担信用风险。资产管理业务,不用承担这两种风险,所以理论上不必设立资金池。银行理财业务设立资金池,为利益输送创造了空间(多只理财产品的资产混在一起运用,边界不清,管理人可随意调节某只理财产品的收益),而银行理财业务,理应是资产管理业务而非存贷款业务,否则就应该一并纳入表内,统一实施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流动性等监管。

    但是,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却因有意无意的混淆,并不像是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比如,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一直存在资金池操作,屡禁不止。还有,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很多情况下竟然是向投资人约定收益率的,而不是约定管理费。以及其他问题。最后,就形成如今这种现状,即理财业务既不是存贷款业务,也不是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

    (三)逻辑扭曲带来的影响

    在法律人士以及从业人员继续探讨银行理财业务终究是什么的过程中,定位不明的现状所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其中有正面的影响,但更多是负面的影响。

    ▶ 倒逼利率市场化:这一点是积极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接近末尾,这几年进展较快,而理财业务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其他国家经验上看,利率市场化其实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生要求,即使监管没放松,市场也会自发地用其他方式突破,银行理财业务就是典型案例。银行理财业务使更多投资者获得投资性收入,使更多借款人拿到融资,有其积极意义。

    ▶ 整体风险不明:部分理财业务本质上接近存贷款业务,或者说是把部分表内放款业务转移到表外,但风险依然由银行承担,从而规避了监管,使部分监管指标失真。比如,理财资金投放的非标,不用计提拨备和资本占用,不计算不良率,不用回避高风险领域(比如监管层叫停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商等领域投放信贷,但理财资金投放可规避此监管),最终导致监管层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估不准确,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抬高无风险收益率:由于银行在我国仍然拥有极高信誉,他们发行的理财产品又因为刚性兑付,被很多投资者默认为无风险,从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际上是一种无风险收益率。当然,结合第(1)点(倒逼利率市场化)来看,如果原来的无风险收益率是人为低估的,那么抬高现有无风险利率算是对无风险利率的修复。但带来的问题是,当货币当局希望压低无风险利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宽松的效果却被抬高的无风险收益率抵消了。因此,这造成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干扰。

    (四)监管取向及其影响

    监管层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立场一直是明确和坚定的,但监管的执行情况却一直不理想。

    其实,早在2014年银监会曾颁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里面对理财业务多方面做出详尽规定,使其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其中包括:非标资产回表,非标资产不允许错配,穿透管理(解包还原)和限制通道层级,分组产品的监管,细化托管制度,不允许资金池,建立风险准备制度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该征求意见稿征经过两年多时间,依然没有下文。与此同时,理财业务规模疯狂增长到23万亿元(2015年底),占银行业表内资产比例高达20%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发展到了失控的地步:

    ▶ 第一,规模失控:2015年底总规模达到23万亿元,2016年上半年仍在增长。▶ 第二,投向失控:经过层层通道,理财资金已经实现多种投资,甚至包括风险极高的为恶意并购融资。虽然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业,理论上可以为合格投资提供所有种类的投资管理服务,当然也包括高风险投资。但是,这是建立在信托关系基础上。但目前理财业务仍有表外存贷款业务的嫌疑。▶ 第三,杠杆失控:经过多层通道,层层叠加杠杆,最终会使杠杆奇高,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

    理财业务的三大失控,可能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或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且不能被监管部门有效监测。可时至今日,理财业务的系统法规依然没有出台,一个《暂行办法》实行十多年,后面只有几个补丁式的规章,无法从系统上管控理财业务风险。因此,我们预计正式文件出台时已不远,其基本要义与《征求意见稿》相近。

    在看到正式文件前,我们尚不能准确评估其带来的影响。但根据监管精神,至少可以肯定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理财业务量价齐跌。总量控制,甚至有所收缩。因不能错配、信用风险加大、业务成本加大等原因,银行理财业务的收益率会下降。▶ 第二,非标业务得到遏制,资金可能回流债券市场。更有甚者,资金将离开银行理财业务。这对借款企业的流动性并不利,但利好债券市场。▶ 第三,信贷(非标)资产获取能力较强的银行形成差异化优势。

    (五)对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展望

    对于未来,我们觉得有三个问题值得考虑,而且这三个问题是层层相关的。

    (1)监管层的意图。我们认为监管层决意要求银行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这一点向来明确。

    (2)落实该监管精神对银行理财业务本身的影响。要落实这一精神仍有一定难度,并且对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有较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的专业优势集中于信贷业务(发放非标准化债权)和债券业务,但在其他资产方面,尤其是股票、股权投资方面,并无优势。如果未来银行理财业务转向真正做资产管理业务,银行合乎现实的投向,依然是非标、债券为主。投向非标(本质是贷款),并要求期限不得错配、投资人风险自担,相当于银行利用其专业优势,自行寻找、审查借款人,然后发行一个理财产品,向投资人募集资金,并投向那个借款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投向非标的理财业务就非常类似一只大型P2P。此时,银行的业务将集中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表内的存贷款业务,另一部分是表外的P2P业务。

    如前文所述,在存贷款业务中银行赚取的是:(1)信息生产工作报酬;
    (2)承担信用风险的补偿;
    (3)承担流动性风险的补偿。而在表外业务上,银行不再承担后两项风险,但依然要赚取信息生产工作的报酬,因为他们依然为投资人挑选借款人。虽然银行不再向投资人保证收益,但是一旦违约时间发生,投资人遭受损失,银行的专业能力就会被质疑,从而影响未来银行非标类理财产品的销售业绩。这一点和存贷款业务完全不一样。在存贷款业务上,即使银行不良率已经很高,但只要离破产还远,存款人觉得自己存款还是安全的,那么他们也不会立即把存款转移。换言之,非标理财业务对信誉更为敏感、脆弱。那么,可以预见,银行会非常谨慎地挑选借款人。现有实践中,银行还会引进第三方保险、担保等措施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管理信用风险)。此外,今后还会设立转让平台等,使理财产品可以转让(管理流动性风险)。

    (3)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业务后,与自营的关系。银行自身发放贷款,是自营业务,而资产管理业务如果也聚焦于贷款(非标),那么存在利益冲突。参照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资管部门、研究部门之间设有严格防火墙的制度设计,银行也要引进防火墙制度(《征求意见稿》称“栅栏”原则)。更为彻底的做法,是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就像银行旗下的公募基金一样,专职从事特定领域的资产管理业务,与银行自己的自营业务充分独立。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市场逻辑本质是对策不是博弈

    通过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的市场监管理论的获奖,揭示了“博弈”和“对策”是经济主体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揭示了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由博弈向对策转化的历史必然性,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必然性。

    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凭借其在大型企业、市场力量和监管等领域的学术贡献荣获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许多行业都是由少数大型企业或单个垄断者控制。如果不受监管,这类市场经常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实际)价格高于由成本推动的价格,或者效率差的企业通过禁止更有效率的新企业进入市场而存活。”“价格高于由成本推动的价格,或者效率差的企业通过禁止更有效率的新企业进入市场而存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市场失灵”,而这种市场失灵是由企业垄断造成的,而企业垄断又是由不受监管的市场完全竞争造成的。完全竞争必然走向竞争的反面——垄断,垄断使竞争不再充分,从而使市场失灵。这说明真正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怎样充分竞争?引入政府的作用。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让·梯若尔为有关这类市场失灵的研究注入新活力”。他的研究对于政府如何处理企业合并或联合,以及如何监管垄断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让·梯若尔在接受法国《回声报》采访时就曾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主要源于监管失败。他认为,一些经济学家无限相信市场效率,而这一观点已经“落后时代30年”。如果在一个市场中,内部交易者可以随意转移资源,进行内部交易,将对其他交易者特别是小股东不利,股票市场也不能发育健全,只有信息透明才能保护小股东,使他们有积极性向市场注入资金。所以他认为公司信息透明性与公司治理很重要。对于由数家公司巨头主导的行业垄断及由此造成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只有政府规制才能有效监管并纠正市场失灵。借助这些新的理念和相应的机制设计,政府可以更好地鼓励强大的公司变得更具创造力,同时又防范它们伤害竞争和客户。让·梯若尔针对企业信息不透明与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提出的加强政府监管的对策方案说明,政府不在市场之外而就在市场之中,政府本身就是市场主体;包括企业规制在内的政府宏观调控是保证企业信息透明、市场充分竞争与有效运转的必要环节,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基础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把市场作用与政府调控对立起来、把政府看成市场外部性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政府本身作为市场主体,对于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经济主体“对策”的典型——政府的强势地位,使其对企业的规制行为很难纳入通常所理解的完全竞争主体之间的“博弈”范畴。因此,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意义,就在于通过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的市场监管理论的获奖,揭示了“博弈”和“对策”是经济主体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揭示了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由博弈向对策转化的历史必然性,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必然性。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高级更完善的市场经济形态。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www.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信息经济学是博弈论的理论基础,而博弈论又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西方现代经济学中之所以没有把博弈与对策、博弈论与对策论明确区别开来,是由于没有把信息经济学由信息认识论上升到信息控制论。停留在信息认识论层面的信息经济学,只能教人在“囚徒困境”中进行非合作博弈实现消极的“纳什均衡”,不能教人通过合作博弈实现积极的信息对称,这样的信息经济学只能教人博弈不能教人对策是必然的。像张维迎这样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市场自发论“逻辑”就是建立在信息认识论与博弈论基础上的,他的厚厚的一大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就是教人怎样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进行博弈。诚然,信息对称或从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自然现象,社会领域信息对称是有自发的一面。人类社会追求信息从不对称到对称转化,是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本能,正好像追求公平是人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本能、通过内部基因变异外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实现生物体和环境的对称与物种进化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基本粒子运动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产生万物是自然界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能一样。但人类追求信息对称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发层面,而必须上升到自觉层次;就好像人的本能不能停留在动物层面而必须上升到理性层次一样。这就是信息认识论必须上升到信息控制论的逻辑的与历史的依据。之所以会出现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梯若尔教授说的,好的经济学家忙于教学和研究,所以没有时间面对大众媒体,差的经济学家反而做这些事情的现象,就是因为差的经济学家有时间面对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比较容易通过和差的经济学家的接触实现和经济学家之间的信息对称,大众媒体通过和差的经济学家的接触可以相对提高和经济学家信息对称的边际效率;而那些差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也乐于接受媒体采访,也是出于用名气来弥补学问不足、实现自己人生超越与心理平衡的本能冲动。这就是为什么著名经济学家都是媒体经济学家、好的经济学家都不大著名的重要原因。但这种低层次的、表面的信息对称会出现社会信息对称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在社会大众整天听那些差的经济学家夸夸其谈时,听不到好的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实践证明:要解决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走出信息看信息,在经济控制论领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仅仅从信息层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够的,必须从控制论层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受控的实践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从不确定到确定,从不对称到对称的双向融合过程。这说明必须用自觉的信息对称代替自发的信息对称。这就必然要求用信息控制论代替信息认识论,把对策和博弈分离开来,用对策代替博弈。本人之所以长期主张从现有的“博弈”中分离出“对策”,把现在不加区分的“博弈”和“对策”看成两个概念,用对策代替博弈,就是希望提高人实现信息对称的自觉性,减少人实现信息对称的盲目性,提升人实现信息对称的层次性,从而改变人的自发的行为方式,提高人的主体性,提高人作为经济主体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市场的逻辑本质上是对策的逻辑不是博弈的逻辑。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之所以得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他把博弈论运用到经济活动的控制中,提出用机制设计和产业组织来控制人的经济活动,使人与人之间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无序“博弈”得以规范,使市场能够有序运转。这对于经济学理论与人类经济实践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让-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www.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梯若尔:“如果在一个市场中,内部交易者可以随意转移资源,进行内部交易,将对其他交易者不利,股票市场也不能发育健全。因此保护少数小股东很重要,这样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向市场注入资金。”因此,“我认为透明性很重要,公司信息、公司治理也很重要。”如果说,“透明性”属于信息认识论范畴,那么“公司治理”就属于信息控制论范畴。通过信息控制实现信息对称(透明),实际上是用对策代替博弈,虽然让-梯若尔本人仍然把对策称之为博弈,或者他仍然把对策与博弈混为一谈。这不奇怪,人类任何概念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模糊到精确、多义到一义的过程,让-梯若尔的机制设计与产业组织理论客观上揭示了把对策与博弈两个概念剥离开来、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用对策代替博弈的必然性,虽然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对策代替博弈、实现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方法,首先是进行产业组织的机制设计,也就是让-梯若尔说的,如果想把事情分析透彻(实现信息不对称向信息对称转化),就必须用博弈论(这里的“博弈论”实际上就是对策论)表述出来,这样就能知道改变游戏规则(进行机制设计)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否能通过对充满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制实现信息不对称向信息对称转化、对充满无序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使之实现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目的);其次是靠健全的法规和制度,对诸如内部交易等无序非法的博弈行为起诉、罚款甚至投进监狱,使之得到有效控制。这种通过制度设计(机制设计)以实现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原理,可以运用于市场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宏观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微观的劳动力市场与经理人市场,以及股票、债券、期货、借贷市场,等等。市场经济的信息对称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于制度设计问题。让-梯若尔认为禁止内部交易很不容易,必须靠健全的法规和制度,说明科学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回避“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各级政府官员、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企业和股东与客户“多种势力和群体”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而实现经济主体与客体的信息对称,掌控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信息控制实现信息对称方面确实有制度优势。

    曾几何时,西方经济学否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并由此否认经济科学决策的可能性。在他们那里,经济规律与社会规律,社会规律与宇宙整体规律是脱节的,所以才有不确定、信息不对称、非理性、有限理性,才有“囚徒困境”与博弈。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只有博弈没有对策,即使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著述中也有出现“对策”字眼,但在概念上仍然是博弈。让-梯若尔的对策论产业组织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策走出经济人有限理性造成的“囚徒困境”的出路,虽然让-梯若尔仍然没有对对策与博弈的概念做明确的区分。让-梯若尔把博弈论定义为研究人与人之间、组织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让-梯若尔的博弈论定义过于宽泛,以致使人无法把握博弈的真正本质。人与人之间、组织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信息的交换中又包括博弈与对策两种方式。让-梯若尔对博弈论的宽泛定义实际上是把博弈与对策、博弈论与对策论混为一谈。实际上博弈与对策不同。所谓“博弈”,是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依靠经验和猜测进行决策的思维方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www.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冒险是其本质特征,“风险也大机会也越大”是经营活动的基本信念;其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过程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结果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对称。所以西方现有的信息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经济学是博弈论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经济学基础上的博弈论又是市场自发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所谓人与人之间在“囚徒困境”中通过非合作博弈实现“纳什均衡”就是经典的博弈。但“囚徒困境”只是西方经济学家抽象思维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所谓的“囚徒困境”,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手段(包括间谍手段)实现信息对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策;即使人们经过努力后无法实现完全的信息对称,人们这种想办法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努力、措施从不得力向得力转化的摸索过程,就是一种对策的过程而不是什么“囚徒困境”中的博弈过程。所谓对策,就在信息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基础上依靠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本质特征是不打无把握之战,“多算胜,少算则不胜”,“知己知彼百战无不胜”,即使信息不对称也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机制、方案设计取得和信息对称一样的效果;因此属于对策范畴的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是自觉的而非自发的,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让-梯若尔对我国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取消内部关税使国内商品自由流通等建议就是在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基础上的对策论建议,虽然他在表述上仍然把他的对策说成博弈。博弈论建立在信息经济学(现有的信息经济学实际上是信息认识论)基础上, 而作为博弈论理论基础的信息经济学(信息认识论)又是建立在一般均衡论的基础上。建立在一般均衡论与信息经济学(信息认识论)基础上的博弈论,与建立在对称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信息控制论基础上的对策论有本质的区别。让-梯若尔强调了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说明了博弈向对策转化、信息认识论向信息控制论转化的必要性,在强调实证性的西方经济学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说明西方现代经济学范式被中国经济学——主体与客体对称、规范性与实证性统一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这是让-梯若尔对人类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从人类经济学本身的整体发展逻辑而言,让-梯若尔今年获奖可谓名至实归。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www.jlun.net/

    中国复兴的逻辑是什么

    【毛泽东曾经在井冈山反围剿时写下这么一段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革命时代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也是新中国时期全民建设的真实反映。

    日前,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主笔玛雅专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黄平,从革命时期人民的主体地位谈起,讲到新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民参与的重要性。在黄所长看来,对共产党来说,人民群众永远是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尽管眼下有人提到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只要长江长城还在,黄河黄山还在,中国就在,我们的希望就在,就不会失去底气和信心。”

    本文原载于《红旗文稿》2015年第24期,有删节。此为全文,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京无线电厂 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玛雅: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原则,即“六个坚持”。其中第一位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来看,如何理解人民主体地位问题?

    黄平:

    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民的主体性。如果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画一个路线图,它先是通过政治革命,尤其是武装斗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解决亿万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要通过革命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一个新中国,没有亿万普通民众的参与,只靠少数精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是谁?他们在哪里?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现代大工业,也没有大批城市无产阶级,有的主要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乡村的亿万农民,那革命的主力军能是谁?只能是广大农民群众。

    但是,农民在旧时代不但是一盘散沙,而且没文化,更没有政治意识。要使他们成为革命的主体,就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于是我们看到,从井冈山到延安,中国共产党扎根农村,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并且逐步发展出一整套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相并列,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群众路线不仅是工作作风,也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认识路线。

    玛雅:

    毛主席当年用种子和土地来比喻党和群众的密切关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黄平:

    正是因为这个逻辑,延安时期讲,看一个知识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最终要看他是否愿意并且主动与工农相结合。这话听起来很绝对,但背后所反映的既是立场和感情,也是中国革命的逻辑。不遵循这个逻辑,中国革命就无法成功。

    正是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一个新型的政党和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进入这种新型政党、新型军队,把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小农改造成高度组织化、有觉悟和牺牲精神的现代人,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小米加步枪”能够夺取全国胜利,是因为这些从农村来的普通战士政治觉悟高,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同时他们是高度组织化的,甚至组织化程度超过了马克思理想中的城市工人阶级。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最具有组织性,中国的革命斗争如此残酷、如此惨烈,武器装备如此之差,医疗救护用品奇缺,队伍长年在山沟里,甚至还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如果没有高度的组织和觉悟,这样一支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早就鸟兽散了。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造,也是一个奇迹。通过高度的组织和严密的纪律,也通过学习和教育,把普通农民造就成了革命军队的坚强战士,后来成了新中国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建设者。

    玛雅: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优势。虽然过去30多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路线被淡化,甚至被淡忘。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制度优势积累下来的红利。

    黄平:

    的确。1949年以后,共产党再一次把亿万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用今天的话说,使他们成为具有生产力、竞争力的劳动者。1979年改革开放后外国资本为什么愿意来中国投资?要是没有这样一支几亿人有组织的劳动大军,他们来投什么资?这个劳动大军可不只是便宜,要说便宜,非洲不是更便宜吗,为什么来中国?

    毛泽东时代奠定了两个基础,一个是造就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劳动技能的现代化生产大军。再一个是创造了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到独立的工业体系,还有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基本条件。始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不仅是百川归海,而且是万事已俱。就连人均预期寿命都从1949年的35岁到1979年的68岁,30年翻了一番,几乎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这样的基础是不能被忽视的。

    说起毛泽东和他那一代共产党人,确实是我们后来者想绕也绕不开的一座大山。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既得益于改革开放,也与他那代人的坚强领导和不懈努力奠定的坚实基础分不开。毛泽东那代人留下的财富,包括精神财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情愿不情愿,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在不断汲取、总结和继承。对于我们下一步往哪走、怎么走,对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其指导意义和作用都不可估量。

    对共产党来说,群众路线仍然是根本 玛雅:

    高山仰止。毛泽东和他那代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或者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他所开辟的那条道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是什么?

    黄平:

    毛泽东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你看他的文章,从早期的《民众的大联合》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延安时期那些很成熟的经典文献——《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都一以贯之体现了这种人民主体性。一直到他的晚年,不论当时党内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多大的问题,他都是站在人民一边、群众一边;
    即使政策上有错误,后果也很严重,但是他站在群众一边的立场始终没有变过。

    中国革命年代创立的群众路线,首先一点就是人民,主要是普通农民。他们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当年毛主席的话我们都记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玛雅:

    10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表述继承了毛泽东的人民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黄平:

    客观上说,今天的中国与毛泽东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时代发展了,历史进步了,农民正在减少,城市正在扩大,知识、文化、科学、技术、信息成了人们(尤其是青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千变万变,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人民仍然是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特别是普通群众,既包括工人农民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分子”,都不仅是经济生产中的一个“要素”(其他要素如资本、土地、技术),也不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分子”(还有其他分子,比如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他们也是创造财富和维系社会的基本力量,是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是中国今后往哪走、怎么走最重要的依靠力量。

    玛雅:

    所以对共产党来说,人民群众永远是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在今天,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仍然是根本性的。前面你提到,群众路线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认识路线。在你看来,今天回归群众路线,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黄平: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既是政治路线,也是组织路线,还是认识路线,当然也是工作作风。十八大以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先从作风和纪律着手,首先是要求干部不能违反八项规定。但是群众路线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作风问题,它首先是政治路线,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站在最广大人民一边,这个立场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中国革命奇迹最重要的原因。那时候,党没有区别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殊利益。而在今天,如果政府和投资商开发商,甚至外国资本沆瀣一气,对待工人只是资本的逻辑,只是雇工关系,人民就不再是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人了。这时候他就被当成了负担——政府财政的负担、社会保障的负担、医疗养老的负担。

    玛雅:

    中国今天工人农民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多人不会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已经没有这样的政治意识。

    黄平:

    这是很大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政治路线首先就是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在一次分配中确立劳动者的地位,包括劳动产权,而不是只有资本才有产权。不能是在二次分配中如何做到公平一点,把更多的预算和投入用于低保、用于民生,因为那充其量是社会民主主义,在不动摇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二次分配来缓解劳资矛盾和贫富差距,维护秩序,稳定社会。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社会主义为导向,所以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基础。

    与之相关,群众路线也是组织路线。就是说,不论是党组织还是国家机构,人民群众在里面的份额是多少、发言权是多少,与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应该成正比。同时,把工人农民和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重新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主力军。中国道路的一个奇迹,就是把曾经一盘散沙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变成自觉的革命战士。革命胜利后建设新中国也是走的这条路。因此,对于共产党来说,把人民组织起来是一以贯之的宝贵传统。

    在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背后,是认识路线的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一切知识都是从亿万群众的实践中来的,而不是从个别人的脑袋里蹦出来的。他当时批评知识分子的那些毛病——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今天对照一下,问题不都还在吗?所以,群众路线首先是政治路线,也是组织路线和认识路线,由此派生出工作作风。这四个方面一脉相承、彼此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延安枣园,毛泽东故居

    人民参与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玛雅:

    群众路线的精髓是人民主体性。今天回归群众路线,如果只是停留在整顿作风上,就缺了一个核心。

    黄平:

    从作风和纪律着手是对的,先解决显而易见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反腐倡廉无疑是力度最大也是成果最大的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现在已经从落实八项规定逐步深入到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底线。但最后还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不仅仅是不能碰、不准碰、不敢碰的问题。

    中国不同于其他很多国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性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认识路线,而只是在姿态上、形式上回归,还是不能激活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那种力量。那种力量以前叫“精神原子弹”,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亿万人民群众力量是无穷的。最近这几十年,1997年长江抗洪抢险,还有后来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汶川抗震救灾,都展现出这种人民的力量。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有灾有难了,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共同担当。喜庆的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建国60年大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那种普天同庆、万众欢颜,我参与、我自豪的气氛,体现出“人民是主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力量。

    玛雅:

    这种人民主体性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相得益彰,是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黄平:

    十几年前我在西南贫困山区做调研的时候,遇到发达国家的专家来这里搞“扶贫”。旁观者清啊,他们一来就发现,西南山区有一个现象是他们在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看不到的,就是这里的男女老少,一个个白天黑夜都在干活!有位外国专家十分感概地对我说,普通老百姓都如此肯干,这个社会不发展起来没道理。

    当然,光肯干还不行,还要政策对。用老百姓的话说,叫“人努力,天帮忙”。我觉得,这个“天”就是政策,就是制度。中国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是从实践来,从基层来,从群众中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很多实践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比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南方的乡镇企业、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才有真切的获得感、喜悦感和主人翁感,才有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就是中国老百姓对国家的满意度持续多年居于世界高位的原因。中国道路的最大特点,就是亿万人民迈开脚步,自己走出了这条路。毛主席当年的两句诗,放到今天仍然是真实的写照:“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

    反之,如果我们发展经济只走精英路线再加资本逻辑,忽略工人农民,忽略普通民众,那一件事、一座桥、一条路的“政绩”还是可以干得漂漂亮亮。但那是用钱堆出来的,或者是现代技术做出来的,包括用多媒体搞得非常炫丽。但如果人民群众不买账,不认为是自己的事,他们就不会参与,也不会珍惜,更不会保卫。

    玛雅:

    而且用钱能堆出多少呢?中国8万多个水库大部分是在新中国前30年修建的,如果在今天用给钱的办法来修,那得花多少万亿?堆得出来吗?

    黄平:

    只用钱堆肯定不行。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繁荣”很可能是虚假的、虚胖的。如果人民性、群众性缺失,亿万民众只是当看客,那即使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大家都不支持、不参与,有些人还成心对着干,那怎么办?单靠加强警力来维持秩序吗?所以,人民做主、人民参与、人民共享,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下一步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这比环境、资源、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

    再来看中国革命这个奇迹。从1919到1949年的历史,是无法用金钱的逻辑来解释的。如果只是金钱的逻辑、资本的逻辑,加上技术和装备的逻辑,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就该散伙了。面对日本侵略者也早就该缴械投降了,或者“识时务者为俊杰”,走汪精卫路线。如果真是那样,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了。

    玛雅:

    你说的,我很有共鸣。今年6月去延安,在参观毛主席的窑洞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从当年“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党。共产党想要干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

    黄平:

    确实如此。这样一个政党,第一它的权力来自人民,老百姓用脚投票,还在夺取全国胜利以前就已经赋予它这个权力。第二,秦汉以来的“大一统”一脉相承至今,不但有组织力、号召力、规划力和执行力,而且有整体的和长远的战略目标。第三,共产党本身具有创造性,从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开始,如此成功地把普通农民组织起来,塑造成新型的人民军队。有没有问题和错误呢?当然有。有些问题还很严重,有些错误还很惨痛,教训也很深刻。但整体来说,新中国能够在那么差的经济条件下,用30年时间就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全国农村建起水利灌溉系统,还使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番,甚至改变了文化生态和社会道德状况,这一切说到哪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不仅连续多年实现了高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十几亿人的大国用这么短的时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比西方发展的历史,要说外部条件,我们的外部条件不知差到哪去了。西方300多年的发展,全部人口加起来还不及我们的人口规模,花了那么长时间不说,其间除了内部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革命,甚至国内或国家间的战争,还有那么多殖民、侵略,对大自然和各种资源也是恣意掠夺和破坏,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新中国面对的几乎全都是瓶颈,环境、生态、资源、能源、耕地、淡水„„各种硬约束如此之多之重,却在如此短的时间以如此低的代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这样来看,邓小平当初讲政治改革的那些话确实不是托辞,而是多年的经验和智慧之谈。一方面体制和机制要改革,解决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问题;
    另一方面不能把我们好的东西改掉了。尤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这些不但不能改,还必须坚持。

    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玛雅:

    在下一步发展中,共产党应该如何发扬传统,保持优势,带领中国行稳至远,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黄平:
    这涉及三个方面的一致性,即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和社会主义目标。这三个方面能否把握好、处理好,涉及下一步中国道路能否走稳走顺,甚至走出世界意义。

    首先要讲国家强盛。虽然中国不想树敌,更不想称霸,希望能够互利合作、共赢共享,但是有些人总要把我们当敌人或是对手。在外部还有虎狼的情况下,就不能不讲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强盛。否则13亿人,如此少的耕地和水资源、油气资源,要是不讲国家利益而只有个人利益最大化,中国社会早就弱肉强食、互相残杀了。如果社会分崩离析、战乱不断,还有什么个人利益可言呢?最遭殃的其实就是无数的个人,从无地到无业再到无家,流离失所,沦为贫民、饥民、灾民、难民。

    玛雅:

    所以说,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国哪有家,这话千真万确。

    黄平:

    中国是一个还在发展中的大国,环境、资源等硬约束如此之强,外部条件又如此复杂,特别是有人不愿意看到我们发展繁荣,试图从软的硬的方面遏制我们。不论过去30年、60年、90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如何艰难、如何伟大、如何成功,别人真要联合起来打断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发展并不是不可能的。建一座房子要花很多的时间和投入,拆掉它就是一下子的事。而要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文明复兴,这比建房子不知道要难多少倍,但如果要破坏它、打断它,可能就是毁于一旦。我们讲三个自信,就是要强化自己的内在素质,而从外部来说,则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确保一个大前提,就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必须摆在前面,否则中国分裂成七大块,还谈什么经济发展、人民利益?

    但是讲国家利益又不能以国家之名,把人民变成可怜虫。如果人民不再是主体,不再是社会的重要力量,那国家也强盛不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果亿万人民不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他不是参与者,而只是一个看客,或者是被动的受恩惠者,那国家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国家利益也落不到实处,哪怕GDP再高,国家强盛也是空的。

    玛雅:

    有句话叫“筑梦者,想非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果十几亿人民不能成为筑梦的主体,中国梦就不可能实现,或者只是实现少数人的“美国梦”。

    黄平:

    中国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动力,以人民为目的。以前有句话,农民的孩子知道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他们甚至可以牺牲生命。这是共产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后取得全国胜利最关键的一点。要是比资金比装备,怎么比都没优势,那还打个啥呀?唯一的优势就是扎根人民,和人民融为一体。毛主席那段话是在井冈山反围剿的时候写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是靠这个,军民一致,鱼水情深。淮海战役甚至有“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之说。新中国初期也一样,年轻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心甘情愿奉献青春,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主人翁地位。

    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生产者,更应该是财富的创造者和共享者。之所以说群众路线是个政治问题,就是因为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而且是在一次分配中得到确立,而不仅仅是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这不是多收点少收点税、多给点少给点福利的问题,因为普通群众或劳动大众不应该是可怜巴巴的被救济者和福利领取者。如果那样的话,就算做到头,无非也就是社会民主主义。而如果做得不好,国家和人民还会处于疏离、分离、对立的状态。人民不会把国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包括一些大事要事,国家做起来那么坚决,可如果人民只是在一旁看戏,那就不可能持久。国家离了人民,即使GDP再高也是虚胖;
    人民离了国家,即使收入再高也是散沙。当把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摆正了、统一了,才有第三个一致性,就是社会主义目标。

    玛雅:

    为什么这么说?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不是同步的?

    黄平:

    人民主体地位和国家根本利益,这两者统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只是民为本,那中国几千年就有了;
    如果只是国家强,现在世界上的强国,多数都不是社会主义。当我们达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时,那已经是一个崭新的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只有当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单一国家在亚洲和世界的崛起,更不是一次替代美国霸权的“权力转移”,国际层面的社会主义才有可能。

    历史上,一些国家试图通过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比如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后来西欧北欧试图通过改良——福利国家、二次分配,来缓解贫富差距。现在由于全球化、信息化,也由于革命时代已成为历史,福利制度又“先天不足”,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很可能只有通过中国道路的成功及其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才能在新的层面重现。而这,恰恰又是与中国原本就有的和谐、大同乃至天下观念不谋而合的。所以,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坚持中国道路和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命运,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今天来看,“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近在咫尺,第二个百年目标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来没有这么接近过。行百里者半九十。也许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越是临近登顶就越需要耐力、毅力和智慧。而只有在登上顶峰之后,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骄傲地说,社会主义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玛雅:

    从这个意义说,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是选择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球范围来看,整个世界还是西方在主导。但是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治理领域,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黄平:

    是的。事在人为,在全球领域,改革旧秩序,探索新秩序,管控风险,练好内功,这些事情中国不但已经在做,做得也真不赖。放眼世界,中国确实称得上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在,我们的希望和信心就在 玛雅:

    这两年中国经济下行,民生问题也很突出,不少人感到失望,开始失去信心。你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支撑是什么?

    黄平:

    看问题不要只看一时一事,也不要只看表面和个案。从历史脉络看,中国确实走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因此这10年,即从十八大到2021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10年。中央现在第一刀砍在反腐上,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人民拥护,举世瞩目。治党之后,接下来就是治国。反腐是惩恶,同时还要扬善,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能够积极进取,积极作为。要把对国家有担当、对人民有奉献、对未来有信心的人,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力。特别是对爱国青年和有志之士,要积极培养锻炼他们,同时给担子、给压力,使之经得起风雨见得起世面,成为国家的脊梁和社会的栋梁。

    玛雅:

    对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你怎么看? 黄平:

    我觉得不妨换个角度看。第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大发展、高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期是正常的。只要能保持中高速发展20年,就是很了不起的。第二,过去的发展模式片面追求GDP,带来了很多弊端。现在随着经济放缓,正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模式,改善生态,发展民生等。第三,适当放缓使得我们有可能慢下来、静下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改造我们的学习,调整我们的战略。比如,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本质要重新认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认识西方先进发达的一面多,随着苏东解体、冷战结束,原来帝国主义的那套好像都不存在了。2008年以来世界核心地带发生了危机,不是周期性、政策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因此原来的那些西方迷思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玛雅: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还是好运。我们问题多,他们问题更多;
    我们犯错,他们错误更大。

    黄平:

    对,国运在,势头好。这10年是关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两点:一是在政策层面,包括战略和决策层面,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
    二是在经济层面,包括金融和能源,不要整个被资本和西方拿下。所以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头脑一定要清醒。

    玛雅:

    你曾经说过一句话,给我印象至深。你说,“只要长江长城还在,黄河黄山还在,中国就在,我们的希望就在,就不会失去底气和信心。”

    黄平:

    我现在仍然坚信这点。再有二三十年,随着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将更加强大,更具有世界影响力。现在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和挑战,对外仍然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仍然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同时要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整个社会综合治理、国家制度建设也要跟上。在话语权上,要表明立场、敢于亮剑,坚定捍卫中国道路的正当性,建立三个自信以及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今后的10年20年30年,只要我们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实现之日,中国将不但站得更稳,也将站得更高,中国道路、中华文明也会更加受到世界的尊重。

    逻辑证明(共16篇)

    证明是正明

    逻辑读后感

    小逻辑读后感

    逻辑狗教学计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