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美食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汇报

    时间:2021-01-14 03:39:45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浅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农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质量的状况。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绿色、有机农产品 创新

    1.了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本质 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

    简而言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侧重于供给方的有效调控,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尤其是防止产能过剩给生产者带来损失。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早已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家应在顶层设计上搭好框架,再延伸推进某一区域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农业领域的供给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1.2.1土地制度改革

    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者离开农业、农村;
    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动力。

    1.2.2农业结构调整

    1 这次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挖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潜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四化”同步。这次结构调整的主体是近年来新型经营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是商品农产品供给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而结构调整的任务也隐含着进一步促进这些主体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质量,这也是结构调整的内涵之一——农业生产的主体结构,即通过主体结构的改变推动供给结构的改变。

    1.2.3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底线。根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的生产,既要保耕地,又要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供给包括粮食最低保护价格的改革以及现有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粮食领域出现了“三量齐增”的现象,即产量增、进口量增、储存量增,这是由于最低保护价政策和收储政策相互交织而导致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没有正确运用这两个政策工具的结果。因此,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和让粮食储备回归市场是这次改革的中心任务。

    2.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2.1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2.2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较快上涨,而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越来越大,玉米、棉花、糖料等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问题突出,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

    2.3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主产区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农业。由于供求结构失衡,一些地方出现了“粮价跌、伤心菜、贱苹果”等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才能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4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这些年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必须抓住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修复生态、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实现绿色发展。

    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符合中国国情、凸显各区域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3.1以区域地标品牌建设为重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大力开发与地方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名优特产品,把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攻方向;
    特别是加大对区域代表性特色农产品、重点品牌的加工和销售扶持力度,注重对地方独特资源、传统工艺、农耕文化等的挖掘,以此彰显农业的地方个性,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

    3 3.2以“新农人”为方向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农村能人为重点对象,积极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扶持体系。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农民培训以教师课堂培训为重点向乡土型人才在生产现场培训为重点转变,增强培训实效。

    3.3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加快城乡资源要素流动

    完善征地制度,鼓励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以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积极稳妥地推广新型土地流转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3.4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改革

    要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着重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干部、经济文化能人、回乡创业人员、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新乡贤”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村治理、农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完善农业农村相关制度体系。

    3.5以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

    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生产结构,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品种上,重点是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提升牛奶质量,鼓励杂粮杂豆和马铃薯生产。品质上,重点是抓好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打造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

    3.6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产业体系

    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效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大力支持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消化粮食尤其是玉米库存。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使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4 3.7以推进节本增效为重点,优化生产体系

    在农产品价格很难提升的背景下,节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当前重点是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集成节肥、节药、节水、节种、节油等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3.8以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

    立足各地环境容量和生态类型,发展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形成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区域布局。加大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建设力度,重点调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长江流域湖泊水库和近海水产养殖。但要注意的是,目前全国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已基本形成,优化区域布局要更多地微调、适调、精调,从当地实际出发,避免大折腾、“翻烧饼”。

    3.9以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为重点,优化经营体系

    支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介土地托管方式,让分散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鼓励引导农民自愿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

    3.10以治理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破解农业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的制约。着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湖南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试点,扩大东北黑土退化区治理试点范围,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探索生产生态相协调的路径和体制机制。

    3.11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巩固提升产能

    坚持把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确保口粮安全的根本举措,把建设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作为稳定棉油糖自给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

    5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打造产能稳固的粮食和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只要市场有需要,就能产得出、供得上。

    4.完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措施

    4.1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加快建立与转方式调结构相适应的补贴政策体系,发挥补贴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大“三补合一”力度,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争取新增农业生产成本补贴、新品种选育补贴、标准化生产补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补贴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4.2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农产品价格是引导生产、调节供求最直接、最管用的杠杆和信号。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增加政策调整弹性,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继续执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政策,玉米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让价格回归市场,同时保护农民利益。

    4.3完善金融保险政策

    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破解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问题。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组建并运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逐步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产粮大县谷物保险面积全覆盖,逐步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全覆盖。

    4.4完善贸易调控政策

    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全与国内生产、需求相适应的农产品贸易调控机制,控制结构性过剩农产品进口,促进农产品优进优出。加强国内产业安全保护,尽快完善重要农产品贸易损害 6 补偿制度。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建立农业“走出去”扶持政策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商学院 班级:会计6班

    姓名:寇朗婕 学号:201622349132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措辞。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所作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6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产业升级、扩大内需

    一、供给侧的概念

    (一)什么是供给侧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供给侧”的“侧”字并不是“侧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需求侧;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这几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前我们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要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但现在我们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来买蛋糕,但现在是我们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这样就不愁没有人来买蛋糕。

    (二)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1.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特别是工业产能过剩的弊病,特别是钢铁产业,虽然产出的都是好钢,但是销售严重下滑。这十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日渐蓬勃,国有企业很多该转型的企业都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过渡工业化,扎堆集中于第二产业,而对于第三产业,比如服务业、互联网,物流业,则几乎没有涉足。

    2.民营企业部分大多都是偏向于生活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代理,奢侈品,互联网方面。在有效整合需求的同时,存在零散,混乱的问题。

    3.房地产库存严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房地产库存严重超量,不仅要通过适度降价促销,政策支持,还要鼓励房地产企业相关的创新,比如租赁,融资租赁,地产银行等形式。争取每年消化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库存。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抵押,都要创新模式。不能够把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到一个篮子里面。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方面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化解过剩产能

    在我国,一方面传统行业比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由于国内需求减弱、国外同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这些行业在今年上半年都处于下滑状态,从效益情况看,煤炭行业在今年1—5月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业利润下降60%多,冶金行业利润下降36%,这些行业都属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行业。山西是我国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形成了煤炭、化工、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但不幸的是,这些产业均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不但不受国家鼓励,而且在市场的恶性竞争下快速走向衰落,由于这些产业占到山西经济规模的80%以上,与山西经济一损俱损,这些产业走向衰落,可以预见的是,山西社会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可以建立企业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为了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应当从源头上入手,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规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产能利用率评估系统,以评估企业是否存在生产过剩问题,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理智地进入市场,防止过度投资。至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各地就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它的范围,采取具体措施,中央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来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2)化解房地产库存

    去库存方面,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

    三、四线城市。昨天发布的消息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对去库存会起到促进作用,现今也正在鼓励新市民购房,推动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货币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这些群体,政府不一定去盖保障房,可以把现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购集中起来,再安排给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户区改造的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房地产的库存。

    (3)调节成本

    降成本方面,现已在调查制定方案,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有不合理的收费,还有其他一些过重的企业负担,都要降下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去年底对全国2526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反映的最主要困难中,超过七成企业家选择“人工成本上升”,超过半数企业家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当前,还需警惕不少企业“吐槽”的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束缚了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4)补短板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1.脱贫补齐民生短板

    截至2015年底,全国依然有5000多万贫困群众,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总量。面对最后的“锅底人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脱贫工作列在补短板领域首位,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2、拉伸经济动能短板

    拉伸动能短板,要培育新产业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拉伸动能短板,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

    3、发力社会事业短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中,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任务艰巨,职工安置问题凸显。必须意识到,减法做到哪里,加法就要做到哪里;
    去产能去到哪里,社会保障就要补到哪里。

    三、结束语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是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四、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新华网2016-01-27 [2]李抒望.《再解读:供给侧改革深意何在》中国青年年报2016-2-22.02版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宏观经济2015年第12期

    [4]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第33卷第6期 [5] [] [] [] [] [] []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公共经济学)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一.内涵及其实质

    内涵:“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质:“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二.改革原因背景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暴露一些经济上的问题,我国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消化过剩产能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三.供给侧改革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曲线分析

    投资消费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可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投资对GD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消费对GDP贡献率始终呈现增长趋势。“三驾马车”变化明显,重新分配格局。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供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给跟不上需求矛盾突出,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

    服务业发展趋势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曲线可知,自2011年起,中国服务业呈现增长趋势,在市场规模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并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大。随着服务业行业的发展,能缓解中国的供需矛盾问题,解决部分社会现实问题,对增加就业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四.供给侧改革分析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五.供给侧改革措施

    1.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优化企业税收机制,尽量减少税收,避免偷税漏税,避免重复性收税,以此来减轻企业负担。放低门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2.放松行政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开放绿色通道,给有良好信誉跟诚信的企业放低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手续,使其尽快生产,融入市场。

    3.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针对垄断企业给予取缔,争取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利于企业的发展。

    4.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革。

    5.改进资源和基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由市场自动形成价格,减少垄断和国家干预,从而减少通货紧缩。

    6.有效控制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成本。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公平使用,同时降低基础设施使用成本,督促市场共同维护,以减少维护成本。

    六.供给侧改革影响

    1.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稳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一方面,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形成“宏观调控+改革”的政策组合拳,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要举措。这实际上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则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新一届政府强调宏观调控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拓展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使发展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宏观调控可以更多的采取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而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这既能增强市场信心,又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2.是努力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举措。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即简政放权、深化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大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解决这些制度性的障碍的关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键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为例,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创新性文化基础薄弱,投机性发展氛围过浓,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人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智力花在投机取巧上,热衷于泡沫投机活动,是导致实体经济不振、创新动力被抑制的重要原因,这有文化因素,也有发展观短视、政绩考核制度等问题,更有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束缚了企业手脚的供给体制问题。深化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新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3.是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的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危机四伏,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国际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有拉美化现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结构转型升级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是突破中等收入的关键。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是制度创新,即对关键领域的改革能否深化,形成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也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4.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改革并不仅是简单的放权,是对旧体制的“破”,更关键的是在于“立”,即“立什么样的新规”?成功的改革就是要靠法治来巩固,来扎根,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即形成公平而富有激励性的新制度,以此减少不稳定性,同时增加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能力。改革的深处就是法治。一方面,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和定型,其完善的标志就是法制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是仅提供一时的激励,当一放就乱时再收回,像一些不够深入的改革那样形成“收放循环”,而是在打破一些关键领域的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制,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正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两方面要求,使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高层在会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称去年最重要指示。首提“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信号重大,它预示着在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中,在管需求还是管供给的左右纠结中,已有清晰定论。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怎样理解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而推进的改革;
    “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针对供给侧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
    “供给政策”是指为进行供给管理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制定的配套政策,像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属于供给政策的范畴。

    图1 供需侧与经济增速关系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本质: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三、西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四、如何认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和特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过去多年里,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议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办法,来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不回避矛盾,面对问题,并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去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激发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的活力。

    二是重视效率。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三是着眼长远。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故凯恩斯指出“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是侧重制度。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政府政策的作用,故常常运用财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来管理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制度的作用,强调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化解深层次矛盾。

    五、供给侧改革的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打赢这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
    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图2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手段

    六、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效应——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
    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
    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
    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有多重要?

    习近平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习近平指出,国内经济现在面临“四降一升”。结构性改革必须进行,而重点就在供给侧。

    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传统门类生产过剩。传统门类出现生产过剩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有的农产品生产缺口很大,而有的农产品增产则超过了需求增长;
    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上。

    这种结构性问题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必须改善供给结构,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习近平说得很明确,就是改结构。习近平特别强调,“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

    习近平说,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西方供给学派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

    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改革的内涵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改革的要点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权威人士指出,去产能,要加大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
    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能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各项改革决策,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把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的各个方面。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创新能力不强,被习近平喻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指出,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这十二个字可谓创新之“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都需要贯穿始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跨越古今中西,用大篇幅对“五大发展理念”分别阐释。这不是“碎碎念”,而是“重要的问题讲N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让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通稿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习近平强调,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

    【通稿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1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后,各地区各部门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制定了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成效逐步显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有些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有的地方还没有有力行动起来,有的工作抓得还不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勇于担当,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要突破重点难点,坚持重点论,集中攻关,以点带面。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解疑释惑;
    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盯住看,有人管,马上干。要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意减少风险隐患。

    习近平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
    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
    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
    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

    供给侧改革

    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习近平提出这四个“不能”,是对供给侧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阐述。

    供给侧改革有多重要?

    习近平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习近平指出,国内经济现在面临“四降一升”。结构性改革必须进行,而重点就在供给侧。

    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传统门类生产过剩。传统门类出现生产过剩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有的农产品生产缺口很大,而有的农产品增产则超过了需求增长;
    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上。

    这种结构性问题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必须改善供给结构,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习近平说得很明确,就是改结构。习近平特别强调,“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

    习近平说,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西方供给学派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

    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改革的内涵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改革的要点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权威人士指出,去产能,要加大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
    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能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各项改革决策,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把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的各个方面。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创新能力不强,被习近平喻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指出,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这十二个字可谓创新之“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都需要贯穿始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跨越古今中西,用大篇幅对“五大发展理念”分别阐释。这不是“碎碎念”,而是“重要的问题讲N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让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浅述供给侧改革及其短板

    一、何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二、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
    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
    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三、何为供给侧改革短板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仍感到有所匮乏。统计显示,当前有些行业产品供过于求,比如,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服装等行业供应过剩,大量库存积压。而中高端制造业(爱基,净值,资讯)、服务业产品则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医疗、健康、养老等服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务行业资源有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出境消费和海外购快速增长,反映出国内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问题。

    不同领域发展呈现“长短板”在所难免,但不能任由短板停滞不前。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短板重点体现在产业经济方面,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容小觑。过去我们在产业等领域留下了很多欠账,一些短板亟须补齐,否则容易给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而补短板重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助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经济发展亟须补齐的八大短板: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如要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增长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三是民生建设的短板;
    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

    五是环保生态建设的短板;

    六是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

    七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

    八是防控金融风险的短板。

    四、短板形成的原因

    短板形成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由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局限所带来的,一种是由体制机制的障碍带来的。比如因为我们的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而缺乏关键的高技术产品供应能力。”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分析。

    然而,补“短”并非易事。如何引导资金流向短板领域是个难点。比如民生领域要求社会效益优先,这使民间资金投资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对于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政府资金不足,需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但一些政府官员对这种新型投融资模式把握不透,积极性不高,知之而不为之,造成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落实起来不尽如人意。

    高科技领域投入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其不足不仅表现在资金上,更表现在技术、管理、人才的投入上。这些短板的存在都制约着经济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如何补齐短板

    当前补短板需从“软硬”两方面入手。“硬短板体现在信息、数据、网络等基础设施。软短板则表现在制度层面,例如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创业,是否能够促进竞争,是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

    补短板可以从产业、区域、企业三个层面发力。产业层面就是支持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化解过剩的产能,推动中国制造20

    25、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批新业态、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改造生产模式;
    企业层面,“十三五”关键任务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区域层面,政府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新区域发展战略。

    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补齐体制机制方面的软短板尤为重要。对于是政府体制机制没发挥好造成的短板,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解决;
    对于市场机制没发挥好造成的短板,要通过培育市场机制,让市场自觉地发挥作用来完成。

    造成短板的核心因素是全社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应当扫除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制度性制约,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及微观主体自主创新的动力。同时要调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形成促进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要补齐供给侧改革的短板,就是要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关键是补齐短板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配置。在要素投入上,要注意通过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来促进经济增加;
    在方针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历程,把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停提高的历程。一是改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侧重高学历教育的失衡现状,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本领,注意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以适合将来产业升级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即除经济增加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来说的,就其本身的含义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事物。经济学家把经济问题分成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研究都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需求侧,就是买方,也就是花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方,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

    消费包括个人消费,也包括政府和企业购买的一些商品和服务;
    投资就是购买可以长期(几十年)使用的资本品,比如投资修一座大桥,可以理解为花钱买了一座大桥;
    出口就是外国人来购买我们的商品和服务。

    从需求侧来搞改革,就是想办法提高这三种购买力。比如出口退税,促进商品出口;
    政府发行国债来投资;
    前几年搞家电下乡,给农村购买家电提供补贴,刺激农村消费,都需求侧改革。

    供给侧,就是卖方,把东西生产出来卖的。生产东西的主体是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有了企业,还需要明确企业之间的交易规则和再分配机制,这主要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关键。

    此外,经济学一般会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研究生产和供给,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这些东西。现在环保问题突出,所以还应该加上资源环境。这些要素,主要就由企业和政府来负责组合和分配。

    总的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改变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之间,以及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参与生产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关系理顺了,生产就好搞,经济增长就快;
    关系理不顺,就要出问题。

    我们之前的经济增长,比较重视需求拉动,特别是投资拉动。需求拉动的一个特点就是问总量不问结构,一千亿的投资砸下去,产生一千多亿的产出,经济就增长了。至于产出的东西是什么,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并不重要,反正投资是纳入GDP核算的,GDP数据上去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实现了目标。

    但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这一千亿的投资砸下去,砸出来个什么东西,就很重要。

    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央拿出4万亿刺激经济,其中有很大部分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上去,结果砸出来个高铁,那就很好,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年的GDP数据,还可以产生几十年的效益,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好处;
    还有一些砸到了豪华办公大楼上去,或者砸到一些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上去,也能拉动当年GDP增长, 但产生不了实际效益。这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因为投资一般都是以负债的方式取得的,投下去没有效益,将来还债的时候就要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来还,就会降低投资,引起经济衰退。

    如果供给侧的效率得不到改善,投资的效益一定会逐步降低。

    还是拿高铁举例,刚开始修几条大城市之间的高铁,经济效益比较好,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都被挤爆了。但是随着高铁越修越多,特大城市之间都连起来了,再建就只能连接一些非中心城市,它的上座率、经济效益就会下降。上一轮经济刺激,高铁发挥了大作用;
    这一轮刺激,再靠高铁投资,也可以,但效果肯定就没有上一轮那么好了。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以前有些地方大规模投资建设钢铁厂、水泥厂,但是现在产业升级转型速度很快,中低端的钢铁水泥需求量没那么大了,如果再继续把钱砸到建设钢铁厂上面,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动、亏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也很大。所以现在要压缩落后产能。

    之所以要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因为同样的钱投下去,产生不了以前那么好的效益了。以前花四万亿,经济立刻就嗖嗖嗖的往上涨;
    现在花八万亿,也不一定有当年的那个效果,需求管理对经济的拉动不那么管用了,这就说明供给侧的资源使用效率不够高,需要改革。

    二、历史上的供给侧改革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供给侧改革”,应该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村的私有土地变成集体土地,把私营的工商业变成国有企业。生产粮食和商品的主体整个都改变了,当然是供给侧改革。

    从1953年开始,国家又搞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和计划经济,把农业剩余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中去,强行改变经济体系的产出结构,让中国从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为主体的国家。这也是供给侧改革。

    计划经济搞了几十年,出现了体制僵化的情况——国有企业官僚主义严重、创新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资源要素都拿去生产重工业产品去了,普通老百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大规模供给侧改革——把土地承包给了农民,国有企业的管理自主权和市场化程度提高,逐步的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供给侧的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大变化。

    从1997年前后开始的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也是一次重要的供给侧改革。这次改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过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内部人腐败私吞国有资产、工人下岗生活缺乏保障、教育医疗费用高涨等问题。

    到2003年,内部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做法被叫停,开始强调国有经济做大做强,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某些乱象也得到了纠正,这又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至于国外的供给侧改革,那也很多。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供给侧改革就是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新政”。1929年,自由资本主义的无序竞争和投机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崩溃。罗斯福当选总统以后,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穷人以基本的社会救济、禁止使用童工、制定八小时工作制、扩大政府权限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制定各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等等。这些改革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美国二战后的经济大繁荣打下了基础。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权力的继续扩张,社会福利开支也膨胀的很厉害。这就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在有些地方管的太严,有些福利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压抑了经济体系的活力。到了1981年,里根当选总统以后,又开始搞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大幅度的放宽了政府管制,促进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种放松在航空业和信息通讯行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但是,里根的改革又有一些市场化过度的问题,特别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市场化,导致了美国医疗成本迅速上升,很多穷人就买不起市场化的医疗保险看不起病了,结果就是直到今天美国的人均寿命都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人均医疗支出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

    花双倍的钱,却买到了更差的医疗服务,这就说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了大问题。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奥巴马总统上台,大力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就是针对里根改革的弊端来的。

    三、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拉动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的一体两面。关于供给侧改革,习总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句话要放到一起理解,不能割裂开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拉动是一致的,不矛盾。

    大部分“供给侧改革”都是跟“需求拉动”同时进行的。罗斯福新政除了供给侧以外,也还有扩张政府开支、兴修水利工程等投资拉动的政策;
    里根的改革除了简政放权以外,还有扩大政府赤字、提高政府债务、加强军火出口等以需求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1997到2002年间,朱镕基总理主导的改革,在改体制的同时,也配套了发行国债、扩大政府赤字来加大投资的需求侧改革。

    相比较而言,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长期,是对经济结构比较深入的调整;
    需求拉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

    需求侧改革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用财政的钱或者借钱来扩大投资,或者减税鼓励消费;
    货币政策就是放松银根、降息降准之类的,让金融体系创造出来更多的货币。

    通俗点说,需求拉动就是多花钱、多发行货币,创造新的购买力,然后就等着经济体自己来响应这些需求,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出来,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了。见效快。

    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扩张需求不调整经济结构,投资效益就会下降。如果花更多的钱但是生产不出更多的产品出来,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为生产要素的总量或者说供应速度是有限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就那么多,供给侧的资源配置不优化、生产效率不提高,需求扩大了,要素价格肯定往上涨。

    要在需求扩大的同时,实实在在的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出来,就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的改革比需求拉动要复杂的多,涉及到人、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诸多元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改起来很麻烦,不是一个简单的宽松还是收紧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化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它一定是一个结构化的问题,也就是在有些地方要更宽松,在有些地方则需要收紧;
    在有些地方要加强市场化,在有些地方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习总的原话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的“结构性”三个字是很重要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结构化的调整方向也不一样。像罗斯福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自由市场扩张过度了,以加强政府干预为主要改革方向;
    里根的改革,就是政府管制太多了,以放松政府管制为主要改革方向。到底在哪个领域朝哪个方向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供给侧改革需要面对的十个关系

    具体到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可以总结出来这么“十大关系”,现在大部分经济问题上的争议、热点,都跟这十大关系相关。能不能理清楚这十个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大小的关键。

    第一个关系、反腐倡廉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政府内部)

    今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下面的商标局闹了个笑话:因为采购纸张不及时,竟然七个月没发出去一张商标注册证。

    这是一系列改革的连锁反应。首先是2014年5月的新《商标法》把商标审结时限压缩到了九个月,特殊情况最长十二个月;
    而以前的平均审结时间十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到三十六个月。然后,国家又发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新注册企业数量陡增。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又将商标注册费用从800元降低到了600元。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商标注册量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年之内翻了一倍都不止。

    商标局购买纸张必须从政府采购网走招投标采购程序的。为了防止内部人吃回扣贪污腐败等问题,政府采购程序一直都搞得比较复杂。起初提交的采购量没有考虑到商标申请注册的爆炸性增长,临时要想增加采购量,又得重新走一遍程序。这套程序一走下来,大半年就过去了。

    这个事情从表面来看是合法合规的。但程序和规范都是根据历史经验来制定的,一旦现状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程序和规范就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去突破和改变这个程序规范。像商标局这个事儿,媒体一炒作,引起了比商标局更高层的领导重视,很快就纸张采购到位,开始加班加点的印刷了。

    类似的领导重视、特事特办、突破常规的做法在之前曾经十分普遍,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地方或部门的一把手权力失控和腐败,但也确实能够提高政府效率。

    比如,地方项目建设中常见的“未批先建”:有好的项目要落地,主要领导重视,那么在土地指标、开工证等多项手续还没有办完的前提下,项目就已经开始建设了,一边建一边补办手续。

    这是违反程序和规范的。但是它有效率。因为土地审批、规划审批的程序非常麻烦,一套流程下来花个一两年是正常现象。我们的经济要以每年百分之八九的超高速度增长,一个项目落地之前光审批就要一两年,中国经济还怎么按照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给行政体系带来的压力,可能会让官员们片面强调程序的执行而忽略最后的效率。高压之下,会产生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反正一切都按照程序来办事,慢一点就慢一点,别出岔子。

    这个地方慢一点、那个地方慢一点,最后整个体系运转就可能大幅度的放缓。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国家发改委密集的批复了数万亿的投资项目,但是批复了之后这些项目投资落实的速度很慢,老是见不到成效。不像2008年的时候,国家一说要增加四万亿投资,地方和各个部门就像战场上冲锋一样到发改委抢项目,立项要钱,争着大上快上。资金落地速度极快,对经济的拉动可谓立竿见影。

    现在需要建设投资的项目还是很多,但大家都怕犯错误,都要按照程序规矩来,速度就慢了下来。

    政府的廉洁和高效之间,是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长期来看是统一的,廉洁才能高效,腐败必然低效。但是从短期来看,又可能出现矛盾。从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中国政府的腐败问题确实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现在要反腐败。但同时也要看到,这又是地方政府鼓足干劲、大力创新、成效卓著的十年。这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跟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敢做事、敢改革是分不开的。

    中纪委机关报今年三月份发文说,组织上应保护为发展而犯错的干部。看起来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句话如何落实,其实是个大课题,不是发篇文章就能解决的。改革总要冒风险,并不能保证成功。真要突破陈规干点事,一旦没搞好了,追究起责任来,按照现有的机制,肯定还是谁突破的谁被追责。

    在提高政府廉洁度的同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基层干部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像之前的十年那样大力探索创新,在原来的政策体制内是不太容易解决的,而应该探索一种新体制。这是供给侧改革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

    第二个关系: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政府和企业)

    2014年12月,很多媒体都在转发一条新闻:天津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把某些审批程序从109个章减少到了1个章。

    四个月之后的2015年4月,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大爆炸,死伤四百多人,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震惊全国。这次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审批不严(注:本轮改革之前的审批)。在爆炸的那个地方按照规划就不能建危险品仓库,但是这个仓库竟然通过了审批。而主管部门对其消防安全措施的监督也有很多漏洞。这就体现出了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的矛盾。

    还有,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大幅度的修改了出租车管理条例,为“滴滴打车”等刚兴起一年的网络打车开了方便之门,简政放权速度不可谓不快。这是好事。但两会刚结束,就有媒体爆出:深圳网络打车的司机中发现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这又不免令人担忧:如果放的太开,乘客的人身安全可以难以保障。

    简政放权是大趋势,把决策权下方给第一线,有利于降低制度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局部的问题就否定简政放权这个大方向。但在经过过去两年较大规模的简政放权改革以后,显然应该更为细致的去梳理和反思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甚至还有哪些要管的更严、收的更紧。把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督结合起来,实现简政放权的精细化、合理化,是供给侧改革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关系:国有经济与民营资本的关系

    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全国垫底,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列倒数第

    一、倒数第三和倒数第四。辽宁省竟然降到了2.6%这样的水平,令人大跌眼镜。统计数据一出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立刻出现了很多指责东三省经济体制的声音,认为就是因为东三省国有经济比重太大、民营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有关国有、民营的优越性之争,再次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2012年之前,国有经济几乎完全控制资本市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在生产销售领域竞争。现在的情况是民间资本市场也壮大起来,百度阿里等大型民营企业都建立起了跨越保险银行的金融系统,各种民间投资基金入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开始转型做专业的投资人。民营资本从投资到生产销售的整个链条已经被打通了,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生态体系。民营经济的独立性因此大大增强。

    一个民营企业家从创业到做大做强,以前他可能离不开国有银行的支持,而现在他需要考虑的可能是如何拿到天使投资,然后经过几轮融资发展壮大,最后被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参股投资或者控股收购,从而走完整个企业成长周期,中间完全不需要跟国有资本发生关系。民营经济获得了完整意义上的独立。

    国有与民营的关系,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都已经从经营层面上升到了资本层面。这是一个重大转折。

    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民间资本的作用和他们发挥作用的范围,以及它们和国有经济的关系。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控股金融公司的组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等等,都是这个问题的折射和体现。

    第四个关系: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资金与技术)

    所有人都希望经济尽可能多的由创新来驱动。但社会创新只是最尖端的那么一部分。它是领头羊,而不是整个羊群。经济增长中的大部分,还是要靠投资来拉动。

    创新出现之后,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来把创新成果产业化。比如,研发出来一款新型电动汽车,最后总要批量生产,就要到处占用土地投资建厂、采购原材料和配件。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去支持。

    中国现在投资量很大,路桥和建筑物的建设量比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都要多。但是如果按照人均水平或者国土密度来算,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再建设十多年可能才赶得上。所以不管是创新驱动还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投资都是必须的。

    我们三年前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这本书里面讲过,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政府负债率长期偏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投资和债务太多。

    中国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应该大力借钱负债来搞投资。只要投下去产出来的东西是有用的,投资多一点是好事。天津从2007年到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最高是2009年,增长49%,其次是2008年,43%,是GDP增速的好几倍。现在回落到15%左右,经济增长也减速了。但天津现在经济有大问题吗?并没有。总体来说还是很健康。

    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健康的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经济增长。大家都去消费,吃喝玩乐了,这种经济增长肯定不可持续;
    只有多投资、多建设、多生产,这种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美国人可以搞消费拉动,因为它是全球霸主,背后有几十艘航母和许多海外军事基地做支撑,靠发钞票和搞金融就能把全世界的资源买过来,然后尽情消费。它的消费品生产基地和资源大都在海外,消费地在本土。所以美国的经济学家就喜欢研究消费驱动型经济理论。

    美国的这套理论现在被写进中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但是它对中国不适用,不能照搬。因为中国不是世界霸主,该理论成立的基本条件就不满足。中国只能专注于搞生产,生产搞上去了才能消费。生产必须远大于消费,多出来的要用于再投资和出口创汇,用劳动制成品、高科技产品去购买全世界的资源。搞供给侧改革,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创新,都不应该否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是说现在强调创新驱动了,投资拉动就应该减少。投资改革的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限制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投下去要建起来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控制总量。

    第五个关系:土地供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土地)

    中国经济发展并不缺土地,缺的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中国所有的城镇建设用地加起来,只有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49%。而美国2.4亿城镇人口居住的地区则占了其国土面积的3%。全世界的城市占地球陆地面积的比例是2.7%。中国的城镇建设用地已经非常集约高效了,有提高优化的空间,但整体来看不存在低效浪费的问题。

    就算现在所有的城市占地速度按照过去三十年那样快速增长,再增长三四十年,城市占地面积翻一倍,城镇建设用地也不会超过国土面积的1%。

    而且,中国的农村建设用地是城镇建设用地的好多倍,只需要适度的把农民集中居住,在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也足够我们再发展几十年。还有现存的城镇建设用地中,低矮的平房和单层的厂房又占据了很大部分,通过改造提升,也可以获得很大的空间。

    中央划定的耕地保护红线是18亿亩,但2013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是实际耕地超过20亿亩,中间有2亿亩的富余。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0.2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因此,2012年一年,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约120万亩)。按照这个速度,2亿亩耕地可以支撑中国城镇化再发展160年。

    所以,对中国来说,自然条件和耕地保护允许的可建设用地并不缺乏,问题主要还在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制度。

    经济增长需要空间。土地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瓶颈。这也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这就跟投资和创新的关系一样,要拉动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增长,只靠创新驱动是不够的,建设空间在量上的增加仍然是保持经济增速的必备手段。

    现在的问题是,规划控制越来越严,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缓慢,城镇拆迁成本又越来越高, “三管齐下”,把增加建设用地供应的渠道都给限制了,导致了用于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过度紧缺,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障碍。

    要改善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有三对小的关系需要协调好。

    第一是规划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2016年刚过完农历新年,一份中央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决定就把网络舆论搅得天翻地覆,这个决议说要打开封闭式小区。由于文件本身的说法比较简明扼要,大家都以为是要把封闭式小区的围墙给拆了,很多人担忧治安问题、老人和小孩的安全问题等等。搞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出来辟谣,很多规划专家也出来解释,但解释过来解释过去,普通老百姓还是不太理解。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封闭式小区好不好,关键是在全国层面对这么细节的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似乎并无必要。中国那么大个国家,大大小小那么多城市,要说全都建封闭式小区,肯定不好,但要说所有地方都不要建封闭式小区,似乎也不太合理。这种事情,是很地方化的事情,连省一级都不用统一规定,各个城市甚至各个城市的区一级政府来决定就可以了——根据社会治安、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实际情况,该开放就开放,该封闭就封闭。这不是很好吗?

    这个事情说明一个道理:城市规划并不是层级越高、管的越细,就一定越科学、越严肃。逐步打开封闭式社区的决定,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的通知,没有比它更高的了。但因为争议太大,反而影响了中央权威,显得决策不够严肃。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分工的变化速度太快,带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很快,每个地方的情况又都不一样,规划论证再严谨,总会遇到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问题。调整的形式可以很严肃,公开透明、严防利益输送,但是不能太繁琐、太死板,在程序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严肃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合理划分不同政府层级之间的规划权限。

    规划权限的划分是比较专业的问题,一言难尽。总的来说跟简政放权改革一样,应该是以放为主,中央和省管的粗一点,市县两级管的具体一点。要给予市县级政府更多的规划自主权,中央管总量、管比例、管环保等大原则,具体规划方案、土地用途的调整市县可以更灵活一些。这样才比较合理,土地和空间的供给才能更有效率。

    第二是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关系。

    2012年国家发改委起草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时候,我们曾经参与过部分支撑性的前期研究工作。当时,我们就提出,地方上搞城镇化探索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包括成都、重庆、广东云浮、浙江嘉兴等,都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有较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在后来的规划文本中体现的并不充分。

    这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各项规划目标虽然定的很好,但到了地方上要落实,一遇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马上就卡住了。医疗教育社保这些要花钱,但毕竟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肯定是住房。住房确实只能自己买,地方财政真承担不起,最多只能优惠补贴一点。但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很难买得起工作地的房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把农民工在农村的资产——土地进行流转来解决。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这些提法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如果只围绕人的市民化说事儿,新型城镇化很难落实。有学者提出,要人的城镇化,不要土地的城镇化。这个说法太理想化了。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有土地的城镇化来做支撑。重庆等地的成功经验都表明,人的城镇化的一次性开支,大头只能从土地城镇化上来。土地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前提和抓手。土地制度不改变,人的城镇化是要落空的。

    要想两头兼顾,让农民在农村保留宅基地,在城市打工还能自己挣钱买房,大部分农民工也做不到——房租会消耗他们收入的很大部分,而农村的宅基地空在那里并不能产生现金流。早点进行资产置换,农民工在城里有房子不用交房租了,才能积累财富,才能真正的市民化。不然永远会被房屋租金剥夺大部分劳动收入。随着租金和房价越来越高,农民就会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在城市永远居无定所,这是很糟糕很糟糕的。所以土地流转不能拖,拖得越久农民工越吃亏。打着保护农民利益的旗号反对土地流转,其实是有损农民利益的,让农民工的收入不断的被城市房租所剥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跨市县的土地流转,还应该建立起一定条件下的跨省流转。

    “穷人进城,富人下乡”、“农民进城、资本下乡”,这种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是很好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式。挣够了钱的人去农村或者大山沟里住大房子享受好空气,想多挣钱的农民进城来工作提高收入,把农村的土地租给有钱有闲的人休闲旅游养老,对两边都很有利。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这个步骤一定要经过。让农民守着青山绿水不动,它变不成金山银山。

    通过宅基地流转让农民在城市拥有产权住宅,通过耕地流转让他们长期享有土地租金,通过村集体留用地流转开发让他们长期享受经营收入分红,这才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最佳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圈地开发赚钱,那也是应该的合理的,谈不上是资本对农民的掠夺。关键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的名义去跟社会资本合作,不要让农民分散的去面对市场和资本。做到这一条,土地流转就没问题。

    第三是拆迁与居民权利保护的关系。

    现在城市拆迁,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的成本太高。2009年,北京南锣鼓巷改造的时候,补偿价格就到了每平米15万到30万,那时候周边上商品房才每平米两万元左右。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做过一个北京拆迁调查,南锣鼓巷一居民老大妈,8平米的平房要价1500万现金,而且搬到通州回迁房得按照每平米2000块钱卖给她才愿意搬迁。

    过去十多年,有些人打着保护弱势群体的旗号,把城市改造更新中的小问题、偶发事件无限放大,让城市改造拆迁变成了少数人一夜暴富的方式。很多拆迁户的预期也被吊的很高。这种巨大的成本最终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

    拆迁补偿要合理,要让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不能过度强化房屋或土地的私权利,因而妨碍城市发展、损害公共利益。

    要健全集体谈判、公开补偿制度,这在很多地方已有成功实践。拆迁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集体公开谈判,不搞单独协商、秘密补偿。拆迁范围内居民赞同补偿方式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就说明补偿条件是合理的,对不同意的极少数,应该坚决采取强制手段,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闹得越凶越占便宜。这样既可以避免弱势群体利益受损,也可以避免少数钉子户漫天要价,阻碍城市开发。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空间,以合理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持续不断的实现内部更新。

    第六个关系:劳动保护与企业负担的关系(人与企业)

    今年的两会,降低社保交费率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因为有太多的企业抱怨给工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负担过于沉重,最后的结果是企业需要缴纳的社保给降低了2.5个百分点,社保缴纳总额从占工人工资的40%降低到了37.5%左右。相当于国家给企业的一次小规模减税,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学过发展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个“刘易斯拐点”,就是发展中国家从农业剩余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到变得非常紧缺的这么一个转折点。从2003年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区间,劳动力成本一直快速上升。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企业,因为不能承受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破产倒闭;
    还有很多国际品牌也纷纷把制造基地从中国转向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

    劳动力成本上升,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确实给企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倒逼企业升级转型,淘汰那些技术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企业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破产倒闭,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现象,对中国经济是好事情,不能怪到《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上来。

    在劳动者权利保护方面,政策即使有所松动,也不会有太大的空间,不可能抵消工资的上涨幅度。企业如果把生存或盈利的希望寄托到劳动力成本降低上来,是不切实际的。加快转型升级,用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精细化管理等方式来降低用工开支,才是正道。

    对政府来说,通过降低社保缴费这样的方式来给企业减负,也不宜多用。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工资收入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缴费的绝对数字就不变了,缴费占工资的比例是下降的,它带有累退的性质。降低社保比例主要受益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端产业受益比较小,不符合促进产业升级的大战略。相比之下,提高个人所得税或者初创企业所得税的起征点可能更有意义。此外,像与二胎政策配套的产假,如果政府用降低社保所花的成本来给休产假的女性支付工资补助,让企业不必承担二胎产假期间的工资,既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也可以改善女性的求职环境,有没有可能会更好一些呢?

    总之,在劳动保护和企业的营商环境改善的关系上,政策应该充分的统筹兼顾,在不损害劳动者权利的前提下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尽可能用体制创新来做到双赢,不宜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供给侧改革如果以降低劳动者权利为代价来推进,可能会偏离方向。

    第七个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环境)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好像减肥和吃饭的关系。如果减肥是靠饿瘦的,也不健康,还容易营养不良。合理的饮食加上运动锻炼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环保不能靠“不吃饭”——不发展地方经济来实现,把自己给“饿”成青山绿水,而是应该靠持续的经济增长(吃饭)和产业升级(锻炼)来实现。而且,落后地区好的空气质量弥补不了不好的医疗卫生状况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所以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始终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中心城市,而不是西部农村。

    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极大,落后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都是很严重的。落后的轻工业比如纺织服装造纸等废水排放量惊人。只有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才能真正的带来环境的改善。

    虽然有很多学者几十年前就在高呼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回顾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实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并没有避开。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可能也就没有办法避开。又要想不污染,又要想以经济10年翻一番的速度完成工业化,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不太可能实现。

    好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度过了污染最严重的阶段,开始进入“后治理”这个时期了。从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一再提高。落后产能、污染严重的轻工业小作坊,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被淘汰。

    当前在处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一些环保主义者存在极端化倾向,把环保看的比人类自身的发展更重要。有很多达不到科学论证标准的环保理论,却被很多人相信并传播,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这是很糟糕的。

    比如,我国西南山区水力资源丰富,当地人民因地理条件限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发展水电,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或者以相关收益来推动山区移民,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有些人以环保为名,呼吁保护地质原生态,却无视地区人民的艰苦生活长期不能改善的现状,干扰水电建设。

    修水坝发电,确实对某些鱼类的繁殖不利,但相对于水坝的价值来说这样的影响可谓微不足道。而水库与气候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关系,实际上没有被严格的科学研究证实过。很多人却拿着类似的理由,大力鼓吹水坝的危害,并且实际上阻碍了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这就是不科学的环保理念错误的干扰了经济发展的例子。

    还有像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基因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之一,转基因食品对解决人类食物来源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早已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是能够过关的。但是有些人混淆视听,过度夸大长远的、虚无缥缈的、可能存在的危害,以此阻止转基因技术的市场化应用。用不负责的煽动来取代严肃的科学研究,以激起大众非理性的恐惧心理,这也同样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中国急切需要取得转基因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如果失去市场化这样大的推动力,纯粹闭门搞科研,我们在基因技术方面就可能大幅度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一定要避免出现的。

    环境科学是一门非常前沿的科学,就算是发表在一流学术期刊上的结论,也未必都可靠,更不要说网络传言了。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它很容易被利益集团利用。除了转基因,还有像某些化工项目的上马,会影响某些房地产楼盘的市场价值,相关利益方就可能夸大其危害,声称这种项目排放的有害物质会在方圆几十公里内致癌,煽动民众来集体抵制该项目,让项目建设流产。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如何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制定好环保政策和宣传环保理念,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课题。

    第八个关系:金融创新与实体产业的关系(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

    第九个关系:“大物移云智”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技术进步)

    第十个关系: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人、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综合关系)

    这第

    八、第九和第十个关系,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以e租宝为代表的P2P互联网金融创新接连爆出诈骗问题,“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还需要重新讨论。这些方面的讨论很多,本文就不必多说了。

    总的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是一个相当综合的系统性改革。现在有人一提“供给侧改革”,就是去产能、市场化。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可能会失之于简单化。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还是应该多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思考,才能把供给侧改革推进的更加深入、更有成效。

    僵尸企业供给侧工作汇报(共3篇)

    县委机构改革工作汇报(共4篇)

    质监局机构改革期间工作汇报(共3篇)

    供水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汇报(共17篇)

    统计改革工作汇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