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探索 > 正文

    回首报业改革四十年 探索新时代报业转型发展:回首40年聚力新时代

    时间:2018-11-08 12:13:22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作演讲。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作演讲。

    法制网总编辑、法制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岳君作演讲。

    在当前的新时代,报业媒体如何转型?这是当前全国报业媒体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昨日,在中国报业发展四十年深圳(宝安)峰会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法制网总编辑、法制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岳君等学界和业界专家,共同回顾了中国报业改革四十年的发展特点,分享媒体转型经验,共同探讨在新时代报业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如何继续坚持价值引领,继续推动和服务社会发展。——编者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泛内容”引领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方向

    昨日上午,在中国报业发展四十年深圳(宝安)峰会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以主题为“生态、业态、形态之变:中国报业改革四十年”的演讲,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传媒生态、媒体业态、媒介形态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分享媒体转型经验,并探讨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路径。

    改革开放推动传媒转型发展

    范以锦表示,观察传媒生态、媒体业态、媒介形态“三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报业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三态”在不同时期都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新闻业的走向,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阶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生,由于传媒政治生态发生变化,恢复和强化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报纸单位在推进新闻改革的同时,经营管理也在同步发展。其中,在新闻宣传上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突出经济宣传;二是记者转变作风,坚持深入第一线采访,抓住上上下下都关注的热点进行分析报道;三是改变文风;四是把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来抓,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五是媒体的功能更加丰富多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等功能得到了认可。

    在报业内部自身改革发展上有三个方面:一是报刊市场日益繁荣,从单一结构往多品种发展,1980年2月份羊城晚报复刊,出现了全国“大办晚报”热,各种报纸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从1980年至1985年全国新创刊的报纸有1008家。二是重新确定报纸单位的属性,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走上了自我解决资金、自我滚动发展的道路。三是自办发行迅猛发展,1985年,《洛阳日报》开启了自办发行道路,1986年,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座谈会召开,1990年,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开始自办发行。

    互联网时代带来机遇与挑战

    范以锦指出,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媒体业态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到来,传统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推动了媒体产业化发展。这一阶段有两个标志性事件: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批准一批机关报创办都市报;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是一批报业集团成立。“都市报的发展和报业集团的创建,使得传媒业态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报纸越来越厚,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读者和市场,传统媒体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当前的互联网阶段,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形态异彩纷呈,报业既面临巨大挑战,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范以锦说,在新技术的作用下,报纸的新闻内容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内容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覆盖面广。现在,许多报纸都办有“两微一端”,新闻会迅速发布在这些平台上,社会上各类传媒平台看到有价值的新闻也会纷纷转发传播,这就形成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共同传播的新格局。

    借助互联网,对外形象传播有了好的平台途径,媒体也在紧贴新技术的发展,转型步伐加快。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介入到新闻领域,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各报业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型媒体集团。

    以“泛内容”延伸媒体产业链

    在目前面临的转型中,媒体既要传播社会价值,又要寻找商业价值。未来的路怎么走?范以锦认为应打造“双平台”,一个是优质新闻内容平台,继续传递社会价值、坚守优质内容。

    另一个是“泛内容”变现平台。范以锦认为,传统的媒体商业模式无法以新闻内容实现直接变现,只有拓展精准目标用户的“泛内容”产品、乃至“泛内容”产业,才能让“泛内容”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范以锦说,南方报业在媒体智库化方面就有较好探索,去年智库项目已有60余个。该集团还在探索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布局文创园区,由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南方报业合作共建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自今年4月26日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各类参观者超过6万人次。

    此外,智能化也为媒体转型带来了新方向。范以锦举例,广州一家公司利用VR技术对“一带一路”的场景呈现,引起政府关注,并带动一系列项目。现在,该公司运用VR技术,打造虚拟动物馆、夜间森林公园、儿童乐园、自然博物馆,找到了非常广阔前景。这些“泛内容”变现的探索都为国内媒体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法制网总编辑、法制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岳君:

    38载初心不改 不负使命再创报业辉煌

    昨日上午,法制网总编辑、法制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岳君代表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周秉键在峰会上作了主题为《法制中国,四十不惑》的演讲。他从《法制日报》的初心和未来奋斗的路径两个方面作了演讲。

    马岳君说,《法制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是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改革风暖,法渐兴,一报领命”,根据彭真同志“政法战线要办一张报纸”的指示精神,《法制日报》的前身,《中国法制报》于1980年8月1日创刊。伴随着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法制日报》始终不忘初心,忠实履行“党在政法综治战线的主要喉舌,党和国家在民主法制建设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这一历史使命,走过了38年的发展历程。《法制日报》从创刊初的一张四开报纸,发展到如今旗下四报、三刊、一网站、全媒体报道平台,组建了遍布全国37个记者站,以及海外6个记者站,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宣传队伍。这期间,《法制日报》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民主与法治精神,参与了每一个重大法治事件的报道,塑造了一批政法英模和先进单位,极大地提升了政法队伍的形象,鼓舞了政法干警的士气。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无论是内容和经营,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事业,进行了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

    对于《法制日报》未来奋斗的路径和四十年再出发的方向,马岳君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

    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党媒姓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1日全国政法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面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法制日报社及所属于的子报子刊、法制网、“两微一端”,始终坚持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将宣传的重点从政法综治领域逐步扩大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全面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这是法制日报社一个新的变革。

    强化顶层设计 坚持创新发展

    按照网络优先、移动优先的原则,法制日报社制订了《媒体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及行动方案》,调整了传统媒体的机构设置。在报社设立了媒体融合指挥中心,建立了媒体指挥平台,整合报社报、刊、网、新媒体资源,推动报社各项业务全面深度融合,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现在法制日报社对记者的要求是,一个记者如果出去采访,采来的稿子必须有多个版本,既要有纸媒的版本,还要有新媒体的版本,同时开始施行新的审稿机制。

    提升内容品质 坚持内容为王

    法制日报社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趋势,突破传统宣传工作思路、方法、内容、形式方面的套路,把战略中心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来,着力提升新媒体的网上斗争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品牌创新能力、话题设置能力和“引关圈粉”能力。这段时间的一些热点事件,如范冰冰涉税案、昆山宝马男反杀案、重庆万州公交车案报道中,报社都以自己独特、专业、权威、及时的声音发声、引领舆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在范冰冰涉税案中,专门在新媒体发的“法制日报评《一声长叹一声雷》:既然有人捅破了这层纸捅破后,就应该查下去!”这个稿子出来之后当时就把崔永元的话题推到了热搜上,这是今年在新媒体上做出的一个重磅报道。

    改革体制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

    法制日报社在如何发展上谋良策,如何借力上想办法,如何整合上下功夫,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搭好平台,为实现报社新媒体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动力,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模式,结合《法制日报》特点,连续举办了公司治理高峰论坛、食品药品安全论坛,以及全国政法信息技术装备战,创建了法报文化传媒公司、法制网移动互联技术公司、法制视讯文化公司等面向互联网领域的多项企业,这是报社这几年取得的一些成绩。

    最后,讲到融合,马岳君说:“《法制日报》起步不算早,还处在学习探索阶段,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的决心很大,因为我们深知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媒体的大事,也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我们很庆幸《法制日报》因改革开放而生,伴随着波浪壮阔的时代浪潮踏浪而来,我们更庆幸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报社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当然我们也更期待能够再创辉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

    回望40年报业媒体经典 探索报业助力改革开放

    昨日上午,在中国报业发展四十年深圳(宝安)峰会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带来的一场《从历史看未来,中国报业如何助力改革开放》主题演讲,讲述报业媒体如何助力改革开放事业,并探讨进入新时代,报业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如何继续坚持价值引领,继续推动和服务社会发展。

    关键词:“启蒙者”

    张志安说,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报业市场改革重新启动,80年代开始走上改革发展之路。但是当时人们的旧思想和旧观点要从旧的框架中真正解放出来,还有很多束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级媒体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0年代报业媒体的深度报道和新闻作品的创新在推进整个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可以用一个词叫做‘启蒙者’,这是观念的启蒙和引领。”

    张志安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等一系列非常有影响力的报道为例,讲述了报业媒体承担了整个80年代思想解放、观念启蒙中的重要作用。“回看当时的作品,思想主题是第一位的,而事实、数据材料、案例和人物都是为一个宏大而重要的主题服务的。”张志安说,在1987年以后,类似的深入报道作品大量涌现,当时在新闻奖项中也首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

    张志安说,一种文体的创新,是要扎根社会现实的土壤,这是回应了社会发展改革动力的方向和社会的普遍需求。报业媒体只要能够紧跟社会的脉搏,那么,其所做的文章和新闻实践的创新一定不会走在后头,一定是对社会有所引领。

    关键词:“监督者”和“记录者”

    走进上世纪90年代,张志安以“监督者”和“记录者”来总结报业媒体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解放日报》的系列评论报道与《深圳特区报》的通讯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两部非常具有意义的新闻作品,展示出报业发展一大特点,即地方性报纸媒体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也在继续引领思想风潮。

    张志安说,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强调专业手法,越来越强调事实的原则;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一段时间后,各个行业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报业媒体就开始通过报道来促进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在整个90年代不仅报纸,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加入了舆论监督的热潮当中,比如中央电视台开设了《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新闻纵横》,1996年中央电视推出了《新闻调查》,把电视调查电视舆论监督和报业监督结合在一起,成为了90年代媒体推动和助力社会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努力实践行动。

    1995年《中国青年报》推出了《冰点》周刊,第一篇作品《北京最后的粪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张志安说,这是第一次主流媒体报道的视角对准了普通老百姓,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让人们重新看到社会发展当中的个人力量与精神。“这些视角在当时的报道中实现了主流媒体报道的价值和维度的转向,而这种转向让老百姓更多地出现在媒体关注的视角当中,所以这种视角是有历史意义的。”张志安说,在今天,报业媒体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也是一以贯之地体现党和国家对老百姓命运关注的价值,这是报业媒体人文精神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彰显,是值得报业媒体继续延续的。

    关键词:“调查者”和“解释者”

    进入新世纪,张志安以“调查者”和“解释者”的角色来概括过去20年中国报业的发展。他说,一方面报业媒体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发挥党报深入基层调查社会复杂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传统;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日益深入全球化发展,报业需要有更强的知识深度和专家眼光,来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除此而外,在过去20年,都市报的主流化发展和他们所做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都市报在解释社会现象、调查社会问题的报道在过去十几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张志安说。

    “中国报业改革发展四十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发展见证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张志安用一句话概括了报业媒体在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报道价值和社会贡献。

    关键词:报业力量 未来发展

    报业媒体现在进行转型升级,报纸向死而生,向数字化转型,新闻报道在不断地探索融合发展。而未来如何发展,在张志安看来,未来报业发展力量一定是要服务于改革发展,而助推改革最重要价值是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关头,中国报业正在从新闻报道、融合转型、媒体智库、行业拓展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要持续助力改革开放,张志安建议报业媒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转变:一是不仅要关注社会的热点做议题的追踪者,还要做社会改革发展重要性议题的设置者;二是不仅要做事实的把关者,守住事实底线,更要做真相的阐述者;三是不仅要做信息传播者还要做价值引领者;四是不仅要致力于新闻报道,还要深入地参与到国家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张志安说,这要求新闻媒体既要做好正面报道和舆论引导,又要记录事实和真相阐述,更要做价值引领的影响者。“在记录中影响,在影响中推动,这将是我们未来中国社会发展40年报业可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价值的方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