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探索 > 正文

    三农工作计划

    时间:2021-01-10 09:58:57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2011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发展,谋划好“十二五”规划,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工作主题,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全省及至全国一流农产品品牌。在功能定位上,以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努力把三大片区建设成为最美的生态园区和城市后花园,达到市民“百玩不厌”的效果;
    在选择品种上,重点引进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优新品种,且栽培方式多样化,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存;
    在生态模式上,要合理布局,作物涵盖苗木、花卉,农产品等各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展示区和湿地公园观赏区,做到一年里季季有实物、有亮点、有成果。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型都市农业

    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
    新增特色商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

    (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规模农业高效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依托合理的规划和科学技术,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在全区各秸秆禁烧区内,要创新种植模式,利用秋种换茬之机,引进一批高效、特色的农产品,努力推动“一油一稻”向多品种经营的种植模式转变。要从营销包河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近城优势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大圩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集聚区,提升农家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新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把观光休闲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wendou.com】

    三、健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加快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坚持“扩面、规范、提升、扶持、创新”的原则和“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按照“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入社500户以上的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5年内,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一村一社”或“一村多社”的水平,成员数和农户数达到总户数的50%以上。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按照“大、高、新、强、多”五字方针,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四措并举,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地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民市场风险,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一片农户、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乡镇”的辐射作用。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具有牵动性的大企业。按照“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引进一批有牵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一要树立首位意识。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对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二要加强沟通。加强与区招商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招商信息和实际需求,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标准,细化任务,确立责任人,并严格执行。

    小编推荐与 2011年三农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查看更多>> 农村农业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发展,谋划好“十二五”规划,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工作主题,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全省及至全国一流农产品品牌。在功能定位上,以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努力把三大片区建设成为最美的生态园区和城市后花园,达到市民“百玩不厌”的效果;
    在选择品种上,重点引进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优新品种,且栽培方式多样化,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存;
    在生态模式上,要合理布局,作物涵盖苗木、花卉,农产品等各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展示区和湿地公园观赏区,做到一年里季季有实物、有亮点、有成果。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型都市农业

    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
    新增特色商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

    (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规模农业高效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依托合理的规划和科学技术,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在全区各秸秆禁烧区内,要创新种植模式,利用秋种换茬之机,引进一批高效、特色的农产品,努力推动“一油一稻”向多品种经营的种植模式转变。要从营销包河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近城优势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大圩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集聚区,提升农家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新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把观光休闲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确1个目标:即2011年计划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做到2个夯实:一是夯实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土地流转重大意义和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基层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二是夯实流转服务机制。鼓励建立有经营资格、有经济实力、有资信度的土地流转合作社。狠抓3项管理:即合同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管理。把握4项原则: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有序流转、规模经营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三、健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5个农民合作组织,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2%以上。

    (一)加快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坚持“扩面、规范、提升、扶持、创新”的原则和“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按照“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入社500户以上的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5年内,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一村一社”或“一村多社”的水平,成员数和农户数达到总户数的50%以上。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按照“大、高、新、强、多”五字方针,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四措并举,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地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民市场风险,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一片农户、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乡镇”的辐射作用。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具有牵动性的大企业。按照“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引进一批有牵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一要树立首位意识。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对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二要加强沟通。加强与区招商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招商信息和实际需求,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标准,细化任务,确立责任人,并严格执行。

    (四)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一要建立以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严把产地准出关,实行日常监管与专业检测相结合,保证2011年新增“三品”认证3个,产地2个。二要加大引进和推广优新特农业新品种的工作力度,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的积聚集合,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打造一批农业观光展示区,新增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努力构建出“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三要加大重大病虫害防控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力度,以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为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逐步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打造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绿色农业品牌。

    四、创新思维,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牢固树立“全域合肥”理念,围绕“三个集中”和“四个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实现“五个提高”,全力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坚持村务公开,力争今年新增流转土地3000亩。

    (二)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机化服务体系、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信贷+保险”为基础、以财政补贴为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原则,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农产品为重点,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范围。

    (四)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为抓手,以“一镇十村”示范点为重点,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打造一批“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村庄建设各具特色,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基本配套,管理制度率先创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样板区。

    五、科学规划,全面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一是抓好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和利用。实行包片网格化管理机制,调动区、镇、村三级力量,按照“标本兼制,疏堵并举”的原则,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突击战,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骆岗机场飞机飞行安全和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保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实现。二是全力铲除一枝黄花。拟上半年组织农技人员药除一次一枝黄花,下半年争取政府专项经费,组织区、镇、村三级力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铲除一枝黄花,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联系,探索根除一枝黄花的方法并付诸实施。三是抓好日常食品安全检查。参与全区组织的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和督查;
    每月组织一次区域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和督查;
    组织节假日食品安全突击性的检查和督查。对检查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安全。四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坚持集中免疫和月月补免相结合,坚持双轨四级防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城区活禽经营市场监管;
    坚持每日24小时值班制;
    抓好每月免疫效果血清检测;
    每季度一次动物防疫汇报通报制。对于突发性动物疫情即时启动应急预案,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适时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发放病虫害防治明白纸;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严重袭来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灭虫救灾,保证粮食丰收。六是抓好区水产良种场改制后续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全面完成改制任务。七是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及时调解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信访稳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偏差。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八是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积极协助巢湖渔业局加强对在巢湖作业的我区义城、烟墩两街、镇渔船和渔民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九是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农技人员要常下田头,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且重点在农业优新品种引进、转变农民种植观念和提高种植水平上下功夫。十是抓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大圩、淝河的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区级沼气服务中心和大圩镇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六、加速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坚定不移地在“抓效能、抓创新、抓重点、抓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要狠抓学习提升。坚持学习制度,倡导自学;
    坚持学习考评,激励好学;
    坚持学以致用,用于实践;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高单位人员能力和素质,多多培养善思多谋能干者。二要狠抓思想解放。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创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引领和促进系统上下在思想上适应大机遇、跟进大发展和大跨跃。三要狠抓机制创新。坚持埋头苦干和有智慧的干,充分发挥单位集体作用和整体合力,建立任务分解制、项目保障制、督导巡查制、实绩通报制、绩效考评制、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又好又快的落实和完成作为衡量实绩的标准。四要狠抓团结共为。坚持定期召开班子会议,重大事情集体研究;
    坚持经常交流谈心,努力营造大包容、大智慧、大合力、大和谐的气氛;
    坚持民主决策,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到领导决策、执行的各个环节;
    坚持互帮互助,营造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新型人际关系;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自为能力,锤炼理性、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农工作计划

    在新常态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抓好三农工作是乡发展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践行“中国要强,

    农业

    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工作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

    建设

    生态、产业、宜居、和谐的主战场,助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一、农业方面

    1.保障粮食安全。一是搞好“6203”优质水稻培育。抓好1100亩优质水稻示范点建设,确保高质水稻在乡域内的普及栽植,提高粮食产量和防病害能力,促进20xx年度水稻丰收。二是坚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制度

    ,坚守好红线规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在非利用地和荒坡地内可以发展淡水养殖、栽种猕猴桃、苗甫等产业,不能毁林开荒和破坏生态环境。并坚持土地不能撂荒,可以委托别人耕种和发展产业,鼓励流转。三是保护耕地质量。严格执行农业药品使用的

    规章制度

    ,降低土地污染,保护生态绿色环境。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变单纯粮食种植导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乡域茶叶、猕猴桃大规划的同时,鼓励多种作物套种,发展林下养殖、流水养殖等方式,促进粮食、

    经济

    作物、养殖业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即富有产业特色,又不失农业活力。

    3.提高农业科学 管理

    。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懂科学的人,结合实际,一方面外借活力,引进外来人才和现代农民,为村配备专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产业发展和日常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内生动力,由村社组织村民集中学习,利用好农家书屋、专家讲堂等载体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提升群众农业技术水平。

    4.拓宽农产品 市场

    。通过打好“乡土”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农业企业,增强竞争力。利用好新的平台,通过“淘宝”“微商”等媒体平台,将我们的农产品走出去。

    二、农村方面

    通过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是美化农村环境。年内搞好4.9公里农村的道路

    交通 建设, 水利

    土地修复和用电质量全面提升,在保持“闻稻花香、听蛙声鸣”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的前提下,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适当聚居的新村建设,完成公路沿线50户农户住房的风貌改造和89户农户形象整治。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农村节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远程

    教育

    、宽带乡村工程等促进农村向幸福美丽新村迈进。二是优化农村管理。推进依法治理和网格化管理,弘扬孝廉 文化

    ,提升村民自治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村社公共服务,切实搞好村级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畅通合理诉求渠道,积极化解信访矛盾,杜绝非访、缠访和越级上访。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统筹整合资源,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放活农村经营权,盘活土地,激发农村活力。切实搞好改革服务和政策解释,确保共享改革成果。

    三、农民方面

    面对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的要求,面临群众对致富的渴望,继续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思谋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1.保障加大农村投入好起来。结合好农业发展的农民致富着力点在于外部环境改善、农业致富的能力得到加强。一是增加农业投入来源。有限的农民投入只能取得有限的收益,要尽可能的吸引项目资金、政府投入、业主资金和社会资金助推农业发展,用好自身优势、融资平台,拓宽门路。二是严格惠农资金使用。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村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三是逗硬助农增收责任制,乡由“一把手”亲自抓,明晰目标和

    方案

    ,村社要明确责任,并将助农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着重强调的是乡要注重工作轨迹和资料整理上报工作,搞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按时按量的完成年度目标。

    2.保障利益联结机制灵起来。一是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模式。就是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由公司统一核算。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分红,又能获得打工收入,与企业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二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就是统筹部门资金、业主投入、农户投劳折资、土地等资源,通过合理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为促进产业与农户更加紧密联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农民得到实惠。20xx年实现产业基地就业1000余人次,农户全程参与管理、制作,实现农民增收24.5万元。

    3.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用起来。我们实施省级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精准扶贫任务紧迫,全乡贫困率居高不下,扶贫开发工作需要高效的用起来。一是用好扶贫项目。利用实施的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小农水项目,使一批村社好起来、群众富起来,完成渠系修复9000米、整理土地300亩、新建道路5公里,二是用好精准扶贫。对全乡摸排的705户2697人的困难群众,做好一户一方案的量体裁衣式扶贫。三是用好“二二一一”工程。坚持干部带头致富,结合示范带动和帮扶建设,为脱贫致富添举措。年内建好2500亩产业园子。四是用好-元顶子扶贫示范带建设。充分利用乡位于旺苍县青龙茶场和县元顶子茶场之间的区位优势,

    设计

    扶贫示范带线路覆盖全乡9个个村(包含乡域内3个贫困村),利用好土地资源,助推扶贫攻坚。“三农”工作任重道远,乡将坚持三农工作与实现全面小康同步,实现农业强盛、农民富裕、农村美丽。

    2016年三农工作计划

    在新常态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抓好三农工作是乡发展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践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工作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建设生态、产业、宜居、和谐的主战场,助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一、农业方面 1.保障粮食安全。一是搞好“6203”优质水稻培育。抓好1100亩优质水稻示范点建设,确保高质水稻在乡域内的普及栽植,提高粮食产量和防病害能力,促进2016年度水稻丰收。二是坚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制度,坚守好红线规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在非利用地和荒坡地内可以发展淡水养殖、栽种猕猴桃、苗甫等产业,不能毁林开荒和破坏生态环境。并坚持土地不能撂荒,可以委托别人耕种和发展产业,鼓励流转。三是保护耕地质量。严格执行农业药品使用的规章制度,降低土地污染,保护生态绿色环境。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变单纯粮食种植导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乡域茶叶、猕猴桃大规划的同时,鼓励多种作物套种,发展林下养殖、流水养殖等方式,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即富有产业特色,又不失农业活力。

    3.提高农业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懂科学的人,结合实际,一方面外借活力,引进外来人才和现代农民,为村配备专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产业发展和日常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内生动力,由村社组织村民集中学习,利用好农家书屋、专家讲堂等载体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提升群众农业技术水平。

    4.拓宽农产品市场。通过打好“乡土”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农业企业,增强竞争力。利用好新的平台,通过“淘宝”“微商”等媒体平台,将我们的农产品走出去。

    二、农村方面

    通过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是美化农村环境。年内搞好4.9公里农村的道路交通建设,水利土地修复和用电质量全面提升,在保持“闻稻花香、听蛙声鸣”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的前提下,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适当聚居的新村建设,完成公路沿线50户农户住房的风貌改造和89户农户形象整治。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农村节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远程教育、宽带乡村工程等促进农村向幸福美丽新村迈进。二是优化农村管理。推进依法治理和网格化管理,弘扬孝廉文化,提升村民自治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村社公共服务,切实搞好村级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畅通合理诉求渠道,积极化解信访矛盾,杜绝非访、缠访和越级上访。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统筹整合资源,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放活农村经营权,盘活土地,激发农村活力。切实搞好改革服务和政策解释,确保共享改革成果。

    三、农民方面

    面对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的要求,面临群众对致富的渴望,继续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思谋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1.保障加大农村投入好起来。结合好农业发展的农民致富着力点在于外部环境改善、农业致富的能力得到加强。一是增加农业投入来源。有限的农民投入只能取得有限的收益,要尽可能的吸引项目资金、政府投入、业主资金和社会资金助推农业发展,用好自身优势、融资平台,拓宽门路。二是严格惠农资金使用。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村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三是逗硬助农增收责任制,乡由“一把手”亲自抓,明晰目标和方案,村社要明确责任,并将助农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着重强调的是乡要注重工作轨迹和资料整理上报工作,搞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按时按量的完成年度目标。

    2.保障利益联结机制灵起来。一是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模式。就是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由公司统一核算。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分红,又能获得打工收入,与企业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二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就是统筹部门资金、业主投入、农户投劳折资、土地等资源,通过合理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为促进产业与农户更加紧密联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农民得到实惠。2016年实现产业基地就业1000余人次,农户全程参与管理、制作,实现农民增收24.5万元。

    3.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用起来。我们实施省级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精准扶贫任务紧迫,全乡贫困率居高不下,扶贫开发工作需要高效的用起来。一是用好扶贫项目。利用实施的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小农水项目,使一批村社好起来、群众富起来,完成渠系修复9000米、整理土地300亩、新建道路5公里,二是用好精准扶贫。对全乡摸排的705户2697人的困难群众,做好一户一方案的量体裁衣式扶贫。三是用好“二二一一”工程。坚持干部带头致富,结合示范带动和帮扶建设,为脱贫致富添举措。年内建好2500亩产业园子。四是用好-元顶子扶贫示范带建设。充分利用乡位于旺苍县青龙茶场和县元顶子茶场之间的区位优势,设计扶贫示范带线路覆盖全乡9个个村(包含乡域内3个贫困村),利用好土地资源,助推扶贫攻坚。“三农”工作任重道远,乡将坚持三农工作与实现全面小康同步,实现农业强盛、农民富裕、农村美丽。

    2020年三农工作计划

    202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发展,谋划好\"十二五\"规划,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工作主题,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全省及至全国一流农产品品牌。在功能定位上,以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努力把三大片区建设成为最美的生态园区和城市后花园,达到市民\"百玩不厌\"的效果;
    在选择品种上,重点引进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优新品种,且栽培方式多样化,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存;
    在生态模式上,要合理布局,作物涵盖苗木、花卉,农产品等各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展示区和湿地公园观赏区,做到一年里季季有实物、有亮点、有成果。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型都市农业

    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
    新增特色商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

    (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规模农业高效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依托合理的规划和科学技术,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在全区各秸秆禁烧区内,要创新种植模式,利用秋种换茬之机,引进一批高效、特色的农产品,努力推动\"一油一稻\"向多品种经营的种植模式转变。要从营销包河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近城优势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大圩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集聚区,提升农家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新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把观光休闲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确1个目标:即2020年计划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做到2个夯实:一是夯实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土地流转重大意义和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基层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二是夯实流转服务机制。鼓励建立有经营资格、有经济实力、有资信度的土地流转合作社。狠抓3项管理:即合同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管理。把握4项原则: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有序流转、规模经营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三、健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5个农民合作组织,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2%以上。

    (一)加快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坚持\"扩面、规范、提升、扶持、创新\"的原则和\"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按照\"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入社500户以上的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5年内,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一村一社\"或\"一村多社\"的水平,成员数和农户数达到总户数的50%以上。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按照\"大、高、新、强、多\"五字方针,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四措并举,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地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民市场风险,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一片农户、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乡镇\"的辐射作用。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具有牵动性的大企业。按照\"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引进一批有牵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一要树立首位意识。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对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二要加强沟通。加强与区招商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招商信息和实际需求,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标准,细化任务,确立责任人,并严格执行。

    三农办2011年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总结

    2011年,区局三农办认真贯彻执行市公司的各项工作安排,全面开展了各项经营工作。在与支局共同努力下,使分销业务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分销业务收入再创新高。现就2011年经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分销品方面

    今年不负领导众望,三农办和各支局采取各种措施,抓住春耕、秋收、秋播等有利时机大力销售邮政农资产品。利用农闲时机销售日化品和电动自行车等分销产品。至11月初形成分销产品销售额276210.8元。

    各支局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开展多项营销活动,通过营销活动的开展,拉动农村邮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各农村之局长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多沟通多汇报多请示,挣得支持。

    二、新型村油站和村邮员队伍建设方面

    今年以来,我局三农办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北京市村邮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新农办函[2011]3号)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房山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的意见》(房政发[2011]29号)文件精神,建设房山区村邮站和村邮员队伍工作。

    在与新农村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密切合作下,10月份联合下发各乡镇《房山区村邮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房新农办】函16号文件。使房山农村地区投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我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新型村邮站建设工作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充分体现。乡镇加强领导组织,我局协助配合的原则对村邮员队伍进行培训。

    2012年工作计划

    一、经营方面

    加大宣传、扩大邮政分销农资产品的知名度。邮政配送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有保障。在配送化肥产品的选择上,按照让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推销有信誉质量有保证厂家的产品。在配送中坚持六统一原则即“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同一产品、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渠道”发挥邮政渠道优势,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根本上维护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目前,农村邮政市场不仅空间较小,而且竞争也相对平缓。邮政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深入研究农村市场,了解农民需要的前提下,开发一些具有农村特色、地域背景,能够服务农业,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业务”。

    当前,一要借商业银行撤点的机会,扩大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拓宽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服务范围。二要推广部分地区种子邮购、农资配送经验,在条件成熟地区尽快开办这些业务。三要发挥邮政服务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为农民提供各类代办业务,将邮局作为政府便民服务的窗口。四要利用邮政全国联网、一体联动的优势,使邮政成为农村地区引进和发展先进流通业的有效载体,使农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五要发挥邮政信息传递功能,为农民提供及时、可靠的劳务信息,方便他们外出务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相信我们只要真正重视农村市场,开动脑筋,开发特色业务,真抓实干,农村邮政不仅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而且还能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

    二、新型村邮站和村邮员队伍方面

    在市政府和区政府把村邮站列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折子工程”之一基础上,我局将继续加大村邮站建设步伐。

    对全区462个行政村建立考核机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做好村邮员邮政业务培训、指导和管理,配合做好村邮站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扩展,完善经营机制,开展一站式缴费便民服务,逐步建成集邮政、农资、消费品及公共事业代收代缴等多种综合性服务网点,实现服务和管理创新。配合村委会做好村邮站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档案建档和管理工作。村邮站要根据农村用邮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供人民满意的服务。

    房山区邮政局 市场部三农

    2011-11-10

    三农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3年,**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主线,以城乡公共投入、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三个均等化"为抓手,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4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28元,分别增长10%和13%。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培植生态高效农业。先后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意见》8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种植业创特色,发展19个特色镇、90个专业村,带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3万亩,发展现代苹果、茶园等特色种植2万多亩,建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47处。畜牧业扩规模,创建省级示范场5家、**市级示范场3家,生猪出栏量、家禽和特种动物存养量分别达到63.6万头、458万只、900万只。海洋渔业调结构,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园区2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5个,带动全市名优养殖存养量21.5亿单位,专业远洋渔船达到247艘,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17万吨,渔业总收入625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26家、**市级38家,总数列全省县级市首位;
    规范升级合作社7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11家、总数达到468家,入社社员5.2万户,3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二、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4亿元实施各类水利工程项目667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5万亩,水源工程155处,改造农村自来水26处,除险加固病险塘坝45座,被评为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县。造林绿化成果显着。新建改造绿色通道21.8公里,绿化乡村道路56公里、村庄80个,新建完善沿海防护林9000亩,建设农**网1万亩,全市完成植树造林2.4万亩,义务植树350万株。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农机具7790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96.6万千瓦,秸秆切碎还田率达到60%,玉米机收率达到96%,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1万亩,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县。

    三、加强环境整治与保护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整治并重、修复与治理同步,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管细查,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彻底整治。村庄环境整治。把农村环境整治列入民生十件实事和市级重点工程专题调度,安排40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进行扶持,80个**市级重点村全部完成整治任务,一次性通过考核验收。安排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补助整治村环境管护,保证村容村貌整洁。河道治理,完成总投资3920万元、总长6.15公里的小落河一期和沽河二期治理工程,实施了车道河、埠**下游治理工程;
    投资1200多万元,对总长50公里的29条农村河道河沟进行综合治理。鱼粉行业整合,将全市186家企业、225条生产线整合至68家、151条,启动鱼粉行业生产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行业整合期间的监管,确保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资2000万元,建设民兴生态养殖小区;
    投资700多万元,对246家畜禽养殖场进行了综合治理,占计划的214%。石材行业综合整治,在完成40家重点石材企业废水沉淀池建设的同时,启动28家企业综合整治,制订了详细的整治方案,目前土建工程全部完工。空气质量监测,更新完善大气监测子站1处,增上臭氧和一氧化碳检测项目设施,购置监测联网设备,实现与环保部监测联网。

    四、加快实施"两个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启动实施了行政服务向镇街、便民服务向社区"两个延伸"工程。镇级层面,在全市22个镇街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将镇级行政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村级层面,根据全市村居布局,按照辐射半径1.5公里、服务周边4-5个村、2000人口,规划建设社区便民公共服务中心200处,将40多项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项目下放到社区办理,安排380名机关干部定期坐班服务。目前,已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和行政服务3.6万人次。

    五、稳步推进三项改革,增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按照"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分步实施、群众满意"的原则,精心部署,统筹安排,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充分调研,科学采用"图解法"代替"实测法"进行土地确权,全市236个试点村中226个完成了确权登记工作,占计划完成村数的144.9%,有4个村园区村探索成立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产权改革工作。全市52个试点村中43个完成了产权改革,占计划完成村数的191%。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2万亩,其中规模流转面积3.6万亩,分别占计划的123.5%和176.5%。

    2014年,**市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总要求,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为目标,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点,全面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以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宜居幸福**。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延伸扩面,2014年整治村庄200个,整治覆盖面达到80%以上,经济开发区、石岛管理区实现全覆盖,2015年全市村庄整治覆盖面达到100%。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治理。从治理、修复两方面入手,推进鱼粉、石材、小冷藏等低端污染企业整合,同步抓好农业面源、扬尘腥水、小锅炉、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加强农村水源地管理保护,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广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三是大力培植生态高效产业。按照特色镇、专业村发展思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2014年培植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三品"认证产品30个,带动发展特色种植2万亩,培植50个休闲采摘农业园区。

    二、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继续采取"图解+实测法"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年底完成261个村的土地确权工作。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镇、村规模流转主体和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和项目支持。年内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总数达到21万亩,规模化流转比例达到90%以上。三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去年产权改革的经验做法,年内每个镇街至少完成2个村居的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市完成66个村居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将农村各类产权全部纳入有形市场公开交易。

    三、加强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不断优化人居条件。一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城区重点抓组团改造、沿海重点抓整村改造、内陆重点抓村庄整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坚持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两区同建",以产业发展推动社区建设。二是加快基础设施扩面延伸。实施通水、通暖、通气和垃圾、污水处理"三通两处理"扩面延伸,年内经济开发区、石岛管理区实现"三通两处理"全覆盖。加快完善城乡路网,同步抓好农村公路改造、沿线绿化升级、环境整治和综合管护,促进城乡一体化对接。三是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范围,推动党政部门职权下放,建立市直部门干部进社区服务机制,方便基层群众办事;
    经营性服务拓宽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和服务组织将网点覆盖到农村社区,满足群众购物、就医、休闲娱乐等日常需求。互助性服务引导参与,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老互助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社会服务组织,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一是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提高新农合作、低保、"五保"标准,努力改善城乡办学、就医和养老条件,加快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树立更加重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导向,以"春风行动"、"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为载体,关心、帮扶和救助困难群众。二是扩大农民就业创业。健全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业引导"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
    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落实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调动全民创业热情。三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抓好"两个全覆盖"、社会管理服务研判等工作,以问题导向推进工作落实;
    稳妥推进农村"两委"换届,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抓好农村班子分析研判、后进整治和农村干部教育管理;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建设,狠抓基层治保调解、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建设提升年"和"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以道德力量凝聚人,以制度建设约束人,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以典型示范感染人,宣传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的**精神。

    农场工作计划

    农村干部三年工作总结和五年计划

    农村妇联工作计划

    农业 工作计划(共5篇)

    农村计生工作计划(共6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