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体育
  • 汽车
  • 财经
  • 搞笑
  • 军事
  • 国际
  • 时尚
  • 旅游
  • 探索
  • 育儿
  • 养生
  • 美文
  • 历史
  • 美食
  • 当前位置: 小苹果范文网 > 探索 > 正文

    心安读后感

    时间:2021-01-10 14:05:20 来源:小苹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小苹果范文网手机站

    《心安即是家》读后感

    起初遇见她,是在图书馆里极为偶然的邂逅。本是为觅几本史铁生先生诸如《病隙碎笔》的随笔,层层书架上,就那么简单的两个字无缘由地吸引了我----素素。是的,印象中,有过这么一位作家。说来惭愧,其他的,竟全然不知。

    抽下此书,第一印象便是一种沧桑感,拨开书页后,更印证了这一感觉:泛黄的书页里略微模糊的印刷体字好似尘封了几度春秋。是的,距今出版已有整整十年了。我是十二分的喜欢这样的书:书皮简洁大方、色彩单调古典;
    书页中不夹带一丝一毫的多余线条、陪饰。而它,完全符合。

    本身文学基础都甚是贫乏的我,接触到的女作家又是分外的少。诚然,女人毕竟不同于男人,特别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作家给予了我季羡林、史铁生、周国平不能给予的启迪。她的风格,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亲切”了,她是在和一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聊天,而不像当今社会众多写书者那样进行单方面的文字输送。

    好书就是这样,首页即可将你的心静静地引入她的怀抱。首篇《重帘不卷留香久》,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她的一次尴尬遭遇,新朋大喜,作者再三受邀,盛情难却,终于是去了,且同携了两位老友,结果,事先怕的尴尬还是来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作者选择了借故离去,人情来往,决然是免不了的,受累于其中也属正常。老朋友却看着心疼:你变了许多。一句话,引得作者无限愁思:从前今日、恍如隔世、变化颇多……后来,老同学问道:下个月校庆可去?,思绪良久,答:不,不去了。一句话,饱含作者多少愁绪。篇尾,是这么一句感悟:“少年的愁绪,是一份甜蜜的忧愁,是前世的宿命。今生,不想再拾起。”这样的思绪,竟也引得我感慨良久:儿时的愁思,而今看来,天真烂漫,却只可遥望不可触及。若是哪位容易感伤的读者看到此处,也许会潸然泪下罢,我突然这么想。

    我向来是关注死亡的,周国平先生的生死观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也从读的为数不多的书中发现了一些东西:那些有思想力的作家、哲学家都会或浅或深地谈及自己的生死观。我相信,当一位作家只要对于生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研究,他的作品都会有一定深度的,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会是超然于常人,他的生活也将受益于此。书中有一篇名曰《生死》的文章,作者谈及了名叫苏曼殊的大师,说到苏曼殊的传奇经历被看作了生与死的探究,另外,她也谈到了自己对于生死的见解:因为拥有意识,人具有了某种神性,而死亡,恰恰是人成为神的障碍,反抗死亡成为了人的神圣使命和永恒冲动。另一方面,作者也讲到了死亡不单单是一个生理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心理学问题而存在。死亡也有其自身的重大意义:没有死亡,人将一事无成。确实,有了死亡,才凸显生的价值!最后,作者推荐了贝克尔的《反抗死亡》一书,我想,我终究是愿意去欣赏的。

    当读到《月落星沉》的时候,满腹的惊讶、兴奋之情迸发而出,短短三百余字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中没有一处多余之笔,丝毫不显拖泥带水,一气呵成,这样的文章,好久没有品味过了。我不舍得更没有办法进行压缩而后呈现在各位眼前,假如你将来读到了这篇文章,千万不要太过惊讶,它,就是如此简洁而深刻。

    作者看人大约是很准的,特别在解读男人方面。在读了《灵感》后,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文中,作者讲到:情意绵绵时灵感频生,男人往往脱口而出“我能为你做一切”然而,世上很多话只是一种即兴的点缀,那刹那间的美丽,可以说可以听,但却不可以信的。必须承认,作为男人,这句话刺中了我,那是一针见血的。不得不说,优秀的作家,总能发现常人习以为常却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诉说生活,品味人生。我想斗胆用这八个字试着感悟作者的风格。素素,我想我会以《心安即是家》为起点,更进一步的了解你的文章,你的人生态度的。

    最后,我想借用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让我们走进优秀书籍的宝库,去寻找自己的精神知己,因为它在那里。

    《你在,就心安》读后感

    幸福不过是这样的,你在,就心安。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只要你在,幸福就在。

    每每看到这句话,便会有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岁的祖母和岁的祖父。两个人,一个在屋里做针线,一个在屋外安静地晒太阳,不过隔了一屋远,祖母却要每十来分钟大声唤一声祖父“老头子”……

    这便是丁立梅笔下《你在,就心安》散文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这么一遍遍不厌烦地喊,仅仅是为了知道对方好好地在着,这样才心安。祖母因祖父好好的在而幸福,祖父因有祖母的关爱而幸福。

    生活中,真正的幸福不也是这样吗?知道自己关心的人好好地,才是幸福的。

    不由得想到我们自己,仅仅浅显地认为幸福是锦衣玉食,是朱门豪宅,是功成名就,人们总是这样,忽视了一些我们本就拥有的东西,只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想起要珍惜。当我看到了《你在,就心安》,看到了那简单的几乎不足为奇的幸福时,才终于明白,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父母的宠爱,充足的时间不都是幸福的象征吗?这些幸福虽然平平淡淡,但是也耐人寻味,给人以充实之感。

    初看这本书时,也只当是笑话,其实不然,人世间的真情莫过于此,就是心爱的人你必得在我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在我耳朵听得到的地方,在我手能抚摸到的地方好好的活着。生活中,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我的爸爸在夜里睡觉时喜欢打呼噜,那真正是地动山摇的,我却很奇怪,那么响的声音,妈妈怎么会睡得着,还睡得那么香?这大概就叫安之若素吧。偶尔爸爸夜里睡觉时不打呼噜,却总是听见妈妈对他的轻声呼唤。直到听到他在梦中的回答妈妈,才放下心来继续睡。

    有人说“你可以关心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我认为其实不然,曾经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正值青春好年华,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去不得医院,只得在家里熬点中药吃,说的难听点,就是等死。对父母,他当然是爱着的,但苦于没有机会,他没有放弃,找了些花的种子,太阳花凤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没过多久,他还是走了。再次踏入他家的小院,不是灰暗与冷清,而是满院的姹紫嫣红,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那愁白了头发的父母站在花旁,眼中写满忧伤,但也有一丝幸福。原来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下去,关心一个人是会长过自己的生命的。他那白发的父母有了花的陪伴,日子亦会有一丝幸福,心里也会感到一丝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只要你在,整个世界,就在。这不也正是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吗?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啊!珍惜当下,方能无悔。

    前几个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节奏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一遍《我心安处是幸福》。一开始我并不太喜欢这本书的格调,它似乎让我感觉有些遥远。我认为这是出版社策划之下写的“心灵鸡汤”式的作品,而不是自己喜欢的随性而述的文字;
    作者有着优渥的物质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字里文间相对来说有些华丽,相较我们这些普通的企业员工而言,属于当下所说的那种 “高大上”,有些渺渺的距离感。近日晚上清闲下来,我又通读了第二遍,却真的从中收获了不少生活的启示和心灵的感触:心安是幸福的根源,而心安的根本是心宽,心宽则能从容,心宽则能包容。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内心比较纠结的人,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在不同的时段有着各种各样的纠结。纠结于别人对我为人处事的评价,纠结于别人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我有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有没有办法摆脱囧境?多少个清晨,一早起来对着镜子似乎就是一脸愁容,曾经在自己划地为牢的煎熬中焦虑、郁闷,在自己制造的惶惑不安中度过一天天。

    我不是个很爱学习的人,可自认为还比较喜欢阅读,阅读不仅能让一个人记忆力、感悟力不至于太过退化,最重要的是能够不定期诊疗一下我愚笨的心智,让人享受醍醐灌顶的满足和豁然开朗的喜悦。

    在一本本的阅读中,在一篇篇的浏览中,我渐渐地明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付诸努力的前提下,把自己所想得到的,就当作是一场博弈吧,胜之应坦然,败之亦应淡然,不能让挫败感长期困扰自己;
    有些事需要无声无息地忘记,去芜存精,经历一次就长一次智慧;
    有些苦痛和烦恼需要默默地承担,历炼一次,丰富一次,豁达一次。无论何时何处都要保持感恩的心,这会让自己淡薄某些无形的压力,平息欲望和争斗之心,也许不经意间,幸福会悄然而至。这绝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在我们从阅而思而悟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体会和领悟。

    对于工作,尽管它绝对没有喝茶、聊天那样的惬意,但它是我们在社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内容,它能检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做了份内又份外的事情,会有抱怨,会有心理不平衡,可静下心来想想:如果相同事情重复交给你做,是领导和同事认为你做这件事情能够得心应手,满意值杆杆的;
    不同的事情也交给你做,是相信凭你的能力无论什么类型的问题都可以处理得当;
    遇到大事交给你做,是对你认可和肯定,认为你堪以重任哦;细小琐碎的事情还交给你做,说明你考虑事情细致周到、做事力臻完美。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事情,你的态度、你的心情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生活,真的不可能每个人、每件事都能让自己全部满意。有些事情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会发生;
    有些人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来的会来,没有选择,无法逃避,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接受、应对、放下,调整好自己的内心,要多去换位思考,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心里又有多么的不完美呢?又有谁能够做到从不犯错,面面俱到呢?不能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事、待人,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能放下。

    《曾国藩》传记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他的为人之道:为人处世,切忌“目光远大”,要“鼠目寸光”。有人会疑惑:
    “鼠目寸光”不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吗?如何能成事呢?其实不然,把眼下份内的、该办的事情做好,这样所有的矛盾,都会在你往前走的过程中自然化解,放下所有杂念才可能得到所需。曾老夫子说的“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其实就是活在当下,不纠结。这即是心宽,心宽则容。

    宽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一味地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谅人之过;
    扬人之长,补人之短。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在人生的路上,心若计较,皆是怨忿;
    心若放宽,春暖花开。

    “四十不惑”,我们历经了岁月的风雨,感受了人生的冷暖,更应该成长心智和提高修养,学会放手、学会承受、学会宽容,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绚丽彩虹。

    此心安处即吾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温暖涌上心头。因苏轼词《定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好友王定国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南蛮异乡,路途遥远,生活艰辛。唯有歌姬柔奴一路相伴相随,辗转数载重回京师后苏轼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短短数字却道出了柔奴那份豁达,那份恬淡,那份睿智。这样一位女子,虽无班婕妤的娴淑和才气,亦没有昭阳飞燕的身段和舞技。但这女子便已如玉的美,如花的好。便已莹莹如月,皎然出矣。唯一个“玉净花明”方能筹记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却不被闹市的繁杂,尘世的喧嚣所左右。耳得为声,目遇成景,悠然采菊东篱下的归途中赏这南山色,聆听归鸟的诉说。牵出了夕阳,牵出晚霞,更牵出了一个盛唐。问君何能尔,此心安处,既是吾乡。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静待凉风起,裁云持赠君。若某日君收信一笺,笺内无一字,只白云一片。别困惑,这是我将我现在的生活寄予你,这是多么诗情画意的画面啊。很喜欢南朝吴均的一首《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中出。想诗人处于一个政权更替如日出日落般频繁的时代,却能写出如此娴静的诗句来,让我们对诗人的生活

    有了些许的期待,些许的羡慕。这样动荡的环境下有别样的精彩,为心安已。不禁想,现世将你我打扰,尘世纷纷扰扰。多少人已失去了那份心安,更错过了多少美景良辰,秋月春花。只要自心的安逸,岁月依然静好。

    当今的你我已经不可能去过像陶渊明的田园式隐逸的生活,竹林七贤的纵酒清谈的岁月,有的只能像庄子那样追求内心的逍遥。保住内心中得那份澄澈,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枕窗听雨,临风听蝉。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老天给了我们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就很圆满了。此心安处,即吾乡。

    也许所谓的情深,不过是交付一切,忘记时光,忘记自己,不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题记

    人生的棋局,几人能看透,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我以为自己将要老去,你不顾一切的赶来,我看着你,多少恨化成了几分感动!你说纵然这夜色朦胧,我们也知道何去何从,声声叹息,化作一滴滴热泪滑落在你脸上,世间有千般滋味,而我们却只能把苦涩亲尝。

    这座城人潮涌动,我们淹没在茫茫人海,直到再也看不到对方的影子。南柯一梦,梦醒年华化作守候染红了天边的云彩。手紧握,却看到自己的世界安静的下起了雪,穿过纷飞的雪,只为换一个安稳,只奈世态炎凉,离人终把心抛却,一切支离破碎。

    那笑已没有了内容,所以宁愿看到一双流泪的眼,人为什么会因一个故事或一个情景感动到流泪,也许我们只是在借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世事无常,原来当初那么不愿放手的东西,都在岁月的季风下化作尘埃,当尘埃落定时,生命中所有的希冀都只是风中飘散的花香,闻着那熟悉的香味,时刻在骚动,却什么也触摸不到。

    黎明前那颗星辰是黑暗中所有的希望,它随着天亮而逐渐的消失,我们以为黑夜终将过去,其实在漫长的时光轮回中,那命运的枷锁已将一切锁在了某个点,也许我们都不愿相信宿命,才会这样一次次听从心的呐喊去远行。

    拾起一支素笔,辗转他乡,举目心怅惘,我们一直在向前走,以为真的能够走得很远,那些欢笑、那些痛苦,那些逐渐模糊的记忆,都在告诉一个人在那场时间的旅行中,为了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交付了灵魂,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情感,足以让自己泪流成海。

    经年以后,还有什么值得怀念?那些从来没有标过题目的故事,最后都有了一个岁月的名字,以为还是一个小女孩,还可以站在那里翘首看年华绽放。树有一圈一圈的年轮证明自己生长的时间,人却没有足够的记忆记住太多,证明自己曾在磨砺中成长,风起的日子,再也看不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与时光为伴,插上白色的翅膀飞越青春的河流,编织着五彩的梦想,当现实来临,一切就只是风中流沙筑起的城堡,迷了眼睛,感知到了痛,也尝尽了生活百味,人间冷暖。

    爱也悠悠,恨也悠悠,都如过眼烟云,人生苦短,有花开就有花落,光阴流转,一夜白头。青春已散场,一切到了最后都只剩凄美、决绝。此后,日子真的会平淡如水,我们坚信的明天,最后成了一种姿态,永远活在了我们的梦中。

    人海茫茫,灯火已阑珊,为了一次绝美的相逢而迷失最初的自己,蓦然回首,止不住内心无尽的荒凉。走过千回百转的岁月,饮尽了尘世的风霜,能够相牵的手,能够相视而笑的人是否还是当年旧模样!

    也许我们都不是归人,只是这苍茫人世的过客,各自背负着自己未完成的使命,所有的相遇、离别,都被深深刻上了宿命的烙印,我们徒命奔泊,只是为了寻觅到一处桃花园,获得片刻的安宁,就此可以从容上路,去奔赴下一场轮回。

    手起书落,寂寞花凉,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手心得到安息,世间种种,最是无奈。绕不开命运的漩涡,当那首悲凉的曲子响起,茫茫人海,不经意间擦肩而过,了解我的人还有谁,去年今日,是一个雨天,我还端坐在电脑前听雨写悲凉的文字,今日此刻,花开不剩,我已苍老!!

    或许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为了找寻到另一个孤寂的灵魂融为一体才不会再孤单、流浪。光怪游离的人间,原来灵魂还是孤独的,我以为努力向前走,就会遇到光明和温暖,我飞过沧桑的海走过坎坷的路,那人是否还在遥远的未来?曾虔诚许下痴狂,曾跪于佛前苦苦哀求,人间几多苦谁人可诉衷肠?

    多少时日,我提着一个旧箱子,以为一个人可以走很远的路,曾不被祝福,但自己为自己祝福,一直以及遥远的未来。夕阳西下,又是一天的落幕,回忆的两端是扯不开的线,缠绕流年,时间没有沉淀出更好的信仰,以为那是给彼此最好的信托,以为你还尚在那个路口等候,如若没有如果,是否一切烟消云散?哪一年的那一天还能各自相安相望?相约红尘,不问前事旧梦!

    坎坷如梦过,待到老去,温一壶尘年的佳酿,拿一本旧书细细品读,看着那故事中的悲欢离合,或许会想到这里的情节自己也曾参与过吧,放下书内心涌动着莫名的情愫,一场离殇写尽相思血泪,一段情要受尽多少悲欢离合。一场大雨淋湿了窗前的风铃,一缕轻风吹乱丝丝银发,铃声叮当,仿佛穿越时光,前世相约,今生长相离,又何苦常相忆,几翻回首,风雨苦度,红尘零落,勿忘心安!!

    心安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善于心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认为“心安胜良药”。他一生仕途多坎坷,即使在遭贬的路上也不忘将肉煮得有滋有味。时人有精英熟食者,以“东坡肘子肉”自居,盖慕其名而言味美也。

    心安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学与智慧。做人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心平气静,安然自得,过着长久幸福的快乐生活。

    心安是福。这福来源于修身养性,来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要善于在纷乱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放松。要善待功名利禄,既要取之有道,又要视为过眼云烟,不苛求、不妄想,做到“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

    如何做到心安是福?有三点极为重要:一是知足。“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如果处处不知足,必然要不断去索取,这样会劳碌一生、忧虑一生,何谈幸福?二是庆幸。人的一生很难避免一些不幸的事,但总有一些事值得自己庆幸。常思愉快的事,会使自己精神振奋,尽快走出人生低谷,迎来万紫千红新天地。三是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广交朋友、助人为乐,不仅会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与健康相伴相随,使快乐、幸福常在!

    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年轻时曾行医十余年。一次,他和朋友尤克金去参加一个酒会,酒会开始不久,一个叫蒙格的绅士突然发病,抱头躺地叫痛。

    有知情人说:“蒙格患脑神经痛多年,发作时必须立即吃一种特效止痛药,刚才他说参加酒会来得匆忙忘了带药,不想真的发病了。”

    柯南·道尔上前为他做了简单的诊查,说:“蒙格先生,我和你一样患有脑神经痛,我带的止痛药比你吃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吃一片马上就会见效。”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片药,让蒙格吃了下去。

    不一会儿,蒙格的头果然不疼了,他抹了一把额角的汗水,握着柯南·道尔的手连声道谢。

    尤克金在一旁感到奇怪,他把柯南·道尔拉到僻静的地方问:“从没听说你有过脑神经痛,你怎么会带止痛药?”

    柯南·道尔说:“蒙格一头痛必须立即吃药已是多年习惯,神经痛实际是心境焦虑,吃下药心境安然了,神经就会松弛下来,头也就自然不痛了,我给他的药不过是抑制胃酸的苏打片。”

    几年后,柯南·道尔在他的一篇小说里,刻画了一个抢劫巨款的罪犯在逃亡生涯中,患了严重的心境焦虑症:失眠、烦躁、眩晕……让他痛不欲生,虽然他腰缠万贯,历看名医,吃遍贵重药品均疗效甚微。后来,他投案自首,在监狱里不吃任何药物,竟白昼心安脑清、夜晚酣然熟睡,逃亡时所有的病症全消失了……

    柯南·道尔在评论心境焦虑时说:心境安然百倍胜过良药,只有心境才是让人自由驰骋的天地,心境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勿忘心安

    最近看了《超级演说家》里一个片段,是一位90后学生刘媛媛的演讲,叫做“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短短五分钟却深深地震憾了我,相信也震憾了每一位认真聆听的人。

    她说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首先想问问大家,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如她所说是个神奇的世界,老实人一辈子默默无闻,而弄虚作假的人名利双收呢?或许是的,隐约听到江湖的规矩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且先不发言,听我讲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村庄,甲村总体来说很富有,乙村就差得远了。但是甲村人贫富差距很大,村内经常动乱不安,百姓都唯利是图,为了争名逐利,不择手段,本事大的爬得高高的,没本事地被踩在脚底下,民不聊生。乙村虽然没那么富有,但是百姓日子都不算疾苦,风调雨顺,村内的民风纯朴。后来有一场瘟疫突然袭击甲乙两村,病情传播的速度很快,不过十日,两村大半人都被感染。甲村的人能逃的都逃了,逃不了的苟延残喘等死,更有些黑了心肝的趁火打劫,烧杀掠夺,王法荡然无存,最终甲村数月后,就已成地狱,横尸遍野,了无人烟。乙村的人则团结共进,与瘟疫抗战,决不放弃一丝生命,在抗战的同时找到了能治愈瘟疫的药方,虽然一场大病让村里没以前景气,但是经过众人努力,往日安居乐业的日子很快又恢复了起来。

    如果让我们选择生活在甲乙两村其中一个村庄里,那么无疑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乙村庄里对吧?可是现实生活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甲乙两村的复合体,是善良与邪恶共存的世界。我们总是能听到新闻传来冷酷的消息,天灾不可阻挡,人祸却实在可以避免,每次听到那么多杀人、抢劫、食品问题等等丧尽天良的消息,总是禁不住心痛,为什么人心能冷酷到如此地步?我想问问他们难道你们做这些坏事后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难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黑暗吗?不,并不是的,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还有很多感人至极的事,当你还能看到乞丐的碗里有钱,社会上还有很多志愿者,灾难现场还有很多救助者,我们就知道,世界还上有温情存在,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对这个世界绝望,不是与之同流合污,不是冷眼相待,我们要记住“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是魔鬼。

    何为善良?善良没有要我们为他人上刀山下火海,没有要我们付出生命,甚至金钱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做的仅仅就四个字“勿忘心安”,去利用人性的善良作恶,做每一件事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都不背离良心,都不失望于人性,像刘媛媛说的“如果将来你去路边摆摊,你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两;你将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你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 而我想补充的是,这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责任,但凡是个人,都应该尽到这个责任。

    人生路途漫漫,会有很多诱惑很多风雨,去动摇我们的信念去打击我们的信心,但请我们务必坚持到底,命运到最后,勿忘心安!

    安安读后感(共7篇)

    心说读后感

    心法读后感

    安全事故读后感

    防火安全读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